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腰椎悬吊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腔镜手术用切除组织收集器的制造方法
- 用于预防或治疗烟碱成瘾的缀合物的制作方法
- 产科用快速输血加压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复方氨酚烷胺微丸的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疾病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 HouttuynoidA在治疗回盲肠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儿科用输液椅的制作方法
- 一种带可旋转进出水装置的宫腔取环钳的制作方法
- 前端曲度可调式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中药制剂金水宝金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油茶型皮肤护理液的制作方法
- 一种采用叶天天花治疗褥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羟基积雪草苷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种jL科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曲臂式b超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眩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香波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茚地普隆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 腹腔暂时性关闭防感染装置制造方法
急救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急救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连接管,包括五个依次连接的导通单体;所述导通单体包括导通单体外壳和塞体;位于首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一水平导通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头;位于尾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二水平导通管连接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为相同结构的连接头或不同结构的连接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急救连接管,能够有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急救连接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急救连接管。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的输液连接管通常是一根长软管,一端接药液瓶或药液带,另一端接针头,通过将针头插入患者血管内来完成药液输送;但是,这种输液连接管具有一种自身缺陷,即每根输液连接管只能用于一种药液的输送,当需要输入混合药液时,则需要连接多根输液连接管,这会导致工作量增加,并且需要在患者身上多次扎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特别是在急救情况下,需要快速完成药液输送,如果反复进行重复的工作,将会降低急救效率,达不到最好的急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急救连接管,能够有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包括五个依次连接的导通单体;所述导通单体包括导通单体外壳和塞体;
[0005]所述导通单体外壳包括空心圆筒主体、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和竖直导通管;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空心圆筒主体的两侧并与空心圆筒主体内部导通,且第一水平导通管和第二水平导通管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竖直导通管垂直连接于空心圆筒主体的顶部并与空心圆筒主体内部导通,且竖直导通管轴线与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的轴线垂直;
[0006]所述塞体包括旋钮、基本圆柱状的空心芯体;所述芯体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且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分别与芯体内部空间导通,并且,第一导通孔的中心与第二导通孔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芯体的轴线,且所述连线位于其所经过的芯体截面的直径上;所述芯体顶部开有第三导通孔,且第三导通孔与芯体内部空间导通,并且,第三导通孔的中心位于第一导通孔的中心与第二导通孔的中心的连线所经过的芯体截面上;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芯体的后端部;
[0007]所述芯体嵌套在所述导通单体外壳的空心圆筒主体内且芯体外表面与空心圆筒主体内表面紧密贴合,并且,所述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和第三导通孔能够刚好对准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和竖直导通管;
[0008]位于首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一水平导通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头;位于尾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二水平导通管连接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为相同结构的连接头或不同结构的连接头。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端,所述第二水平导通管端部设置有螺旋连接件;
[0010]所述螺旋连接件包括第一圆筒体、第二圆筒体和连接第一圆筒体与第二圆筒体的锥状筒体,第一圆筒体内径小于第二圆筒体内径,锥状筒体的截面较小的一端连接第一圆筒体,截面较大的一端连接第二圆筒体;
[0011]第一圆筒体的内径大于第二水平导通管端部的外径;第一圆筒体朝向第二水平导通管的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环,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第二水平导通管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卡环,所述螺旋连接件套在第二水平导通管外部且第三卡环位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第三卡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筒体的内径且大于第一卡环的内径;
[0012]第二圆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水平导通管位于第三卡环处的端部延伸出第一延伸管,且第一延伸管端部伸出于第二圆筒体的端面,第一延伸管与第二水平导通管连通且其外径小于第一水平导通管内径。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连接件的外周面等间隔设置有第一辅助旋转片;所述第一外螺纹端的厚度范围为0.5?2mm。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芯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柱体、空心柱体、第一圆片和第二圆片;所述连接柱体连接所述旋钮与空心柱体,所述连接柱体外径小于空心柱体外径,所述第一圆片外径小于第二圆片,所述第二圆片直径小于空心柱体;所述连接柱体外表面等间隔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凹槽,所述空心圆筒主体与所述连接柱体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凸起,所述凹槽与凸起能够刚好配合;所述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和第三导通孔均设置在所述空心柱体上;所述旋钮形状为类十字形,十字交叉处采用圆弧平滑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头时,
[0016]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圆筒状第一连接头主体和圆筒状第二连接头主体,所述第一连接头主体内径大于第二连接头主体内径,所述第二连接头主体前端连接位于第一连接头主体内的第二延伸管,且第二延伸管端部伸出于第一连接头主体的端面,第二延伸管与第二连接头主体导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主体外表面两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旋转片;
[0017]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锥状主体及设置于其端部的圆环状端口。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五个避污盖;所述避污盖包括圆筒状盖体,所述盖体内部固定连接圆柱状堵头,所述堵头端部延伸出盖体的端面,且堵头端面为部分球面,堵头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竖直导通管的内径;所述竖直导通管顶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端,盖体端部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端的厚度范围为
0.5?2mm ;所述盖体顶部外周面设置有锯齿状纹路。
[0019]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通过首尾相连的五个导通单体,实现了最多六种药液(五个竖直导通管输入的药液加上从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输入的药液)混合而成的混合药液,从而大大提高了急救效率;并且,根据导通单体的特殊设计,还可将导通单体任意组合为所需要的急救连接管;或者,通过避污盖将不需使用的导通单体的竖直导通管封闭即可调整混合药液找中药液种类的数量;组合多变且使用便捷。较佳的,还对互相连接的导通单体的连接机构进行了特殊设计,提高了产品使用的便捷性倉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中导通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中导通单体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中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中避污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 “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28]参照附图1和附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和后视结构不意图。
[0029]所述急救连接管,包括五个依次连接的导通单体10 ;所述导通单体10包括导通单体外壳11和塞体12 (参照附图3和附图4);
[0030]所述导通单体外壳11包括空心圆筒主体111、第一水平导通管113、第二水平导通管114和竖直导通管112 ;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113、第二水平导通管114分别连接于所述空心圆筒主体111的两侧并与空心圆筒主体111内部导通,且第一水平导通管113和第二水平导通管114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竖直导通管112垂直连接于空心圆筒主体111的顶部并与空心圆筒主体111内部导通,且竖直导通管112轴线与第一水平导通管113、第二水平导通管114的轴线垂直;
[0031]所述塞体12包括旋钮121、基本圆柱状的空心芯体122 (参照附图5);所述芯体122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导通孔(未示出)和第二导通孔1222,且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1222分别与芯体122的内部空间导通,并且,第一导通孔的中心与第二导通孔1222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芯体122的轴线,且所述连线位于其所经过的芯体截面的直径上;所述芯体122的顶部开有第三导通孔1223,且第三导通孔1223与芯体122的内部空间导通,并且,第三导通孔1223的中心位于第一导通孔的中心与第二导通孔1222的中心的连线所经过的芯体截面上;所述旋钮121固定连接所述芯体122的后端部;
[0032]所述芯体122嵌套在所述导通单体外壳11的空心圆筒主体111内且芯体外表面与空心圆筒主体111内表面紧密贴合,并且,所述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1222和第三导通孔1223能够刚好对准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113、第二水平导通管114和竖直导通管112 ;
[0033]位于首部(即位于第一个位置的)的导通单体10的第一水平导通管113连接第一连接管24,第一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头20 ;位于尾部(即位于最后一个位置的)的导通单体10的第二水平导通管114连接第二连接管32 (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是在第二水平导通管114和第二连接管32之间连接过渡管33),第二连接管32端部连接第二连接头30 ;所述第一连接头20与第二连接头30可以是相同结构的连接头或不同结构的连接头。
[0034]可选的,参照附图1和附图2,当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头时:
[0035]所述第一连接头20包括相互连接的圆筒状第一连接头主体21和圆筒状第二连接头主体23,所述第一连接头主体21内径大于第二连接头主体23内径,所述第二连接头主体23前端连接位于第一连接头主体21内的第二延伸管22,且第二延伸管22的端部伸出于第一连接头主体21的端面,第二延伸管22与第二连接头主体23导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主体23的外表面两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旋转片25 ;所述第二连接头30包括锥状主体31及设置于其端部的圆环状端口。
[003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3和附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中导通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为从主视图视角得到的)和导通单体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为从主视图视角得到的)。
[0037]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113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端1131,所述第二水平导通管114端部设置有螺旋连接件14 ;
[0038]所述螺旋连接件14包括第一圆筒体、第二圆筒体和连接第一圆筒体与第二圆筒体的锥状筒体,第一圆筒体内径小于第二圆筒体内径,锥状筒体的截面较小的一端连接第一圆筒体,截面较大的一端连接第二圆筒体;
[0039]第一圆筒体的内径大于第二水平导通管114端部的外径;第一圆筒体朝向第二水平导通管的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环14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144,第二水平导通管114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卡环1141,所述螺旋连接件14套在第二水平导通管114外部且第三卡环1141位于第一卡环143和第二卡环144之间,第三卡环1141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筒体的内径且大于第一卡环143的内径;
[0040]第二圆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端1131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145,用于与下一个导通单体10上的第一外螺纹端1131之间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导通管114位于第三卡环1141处的端部延伸出第一延伸管142,且第一延伸管142的端部伸出于第二圆筒体的端面,第一延伸管142与第二水平导通管114连通且其外径小于第一水平导通管114的内径。
[0041]可选的,所述螺旋连接件的外周面等间隔设置有第一辅助旋转片141 ;所述第一外螺纹端1131的厚度范围为0.5?2mm。
[0042]在另外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中塞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为从右视图视角得到的)。
[0043]所述芯体12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柱体1224、空心柱体1221、第一圆片1226和第二圆片1227 ;所述连接柱体1224连接所述旋钮121与空心柱体1221,所述连接柱体1224外径小于空心柱体1221外径,所述第一圆片1226外径小于第二圆片1227,所述第二圆片1227直径小于空心柱体1221 ;所述连接柱体1224外表面等间隔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凹槽1225,所述空心圆筒主体111与所述连接柱体1224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凸起,所述凹槽1225与凸起能够刚好配合,使得芯体122可以在所述空心圆筒主体111内的某些固定位置较稳固地固定而不易错位;所述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1222和第三导通孔1223均设置在所述空心柱体1221上;所述旋钮121形状为类十字形,十字交叉处采用圆弧平滑连接。
[0044]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实施例中避污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为从主视图视角得到的)。
[0045]所述急救连接管还包括五个避污盖13 ;所述避污盖13包括圆筒状盖体131,所述盖体131内部固定连接圆柱状堵头132,所述堵头132端部延伸出盖体131的端面,且堵头端面为部分球面(即球形面的一部分),堵头132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竖直导通管112的内径;所述竖直导通管112顶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端1121,盖体131的端部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端1121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未示出),所述第二外螺纹端1121的厚度范围为0.5?2_ ;所述盖体131顶部外周面设置有锯齿状纹路133,且其顶部还设置宝盖顶134。
[0046]根据以上任意实施例或实施例的排列组合所得到的急救连接管,在使用时,每个导通单体通过依次首尾相连(即第一个导通单体的第二水平导通管连接下一个导通单体的第一水平导通连接管,依次类推)并通过将两端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连接到所需连接的器械或设备上(例如药液带和针头),并从每个导通单体的竖直导通管处输入不同的药液,使不同的药液在急救连接管内混合并注射到患者体内;进一步的,还可通过旋转塞体来选择导通任意一个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或竖直导通管(根据导通孔与导通管的不同对准方式进行调节),从而多样化地使用急救连接管。例如,将第三个导通单体的塞体向左旋转90度,则只能导通第一水平导通管和竖直导通管,使得急救连接管的第一、二、三个导通单体起到作用,且第三个导通单体的竖直导通管要用作第二连接头进行所需连接的器械或设备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实施方式基础之上得到其他的变换使用方式。
[0047]其中,当全部导通单体的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和竖直导通管均分别与各自相对应的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和第三导通孔对准时,每个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竖直导通管、空心圆筒主体、空心芯体、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头主体、第二延伸管、第二连接管、锥状主体、第一圆筒体、第二圆筒体、连接第一圆筒体与第二圆筒体的锥状筒体、第一延伸管、空心柱体均为内部互相导通的。
[0048]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连接管,通过首尾相连的五个导通单体,实现了最多六种药液(五个竖直导通管输入的药液加上从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输入的药液)混合而成的混合药液,从而大大提高了急救效率;并且,根据导通单体的特殊设计,还可将导通单体任意组合为所需要的急救连接管;或者,通过避污盖将不需使用的导通单体的竖直导通管封闭即可调整混合药液找中药液种类的数量;组合多变且使用便捷。较佳的,还对互相连接的导通单体的连接机构进行了特殊设计,提高了产品使用的便捷性能。
[0049]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急救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依次连接的导通单体;所述导通单体包括导通单体外壳和塞体; 所述导通单体外壳包括空心圆筒主体、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和竖直导通管;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空心圆筒主体的两侧并与空心圆筒主体内部导通,且第一水平导通管和第二水平导通管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竖直导通管垂直连接于空心圆筒主体的顶部并与空心圆筒主体内部导通,且竖直导通管轴线与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的轴线垂直; 所述塞体包括旋钮、基本圆柱状的空心芯体;所述芯体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且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分别与芯体内部空间导通,并且,第一导通孔的中心与第二导通孔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芯体的轴线,且所述连线位于其所经过的芯体截面的直径上;所述芯体顶部开有第三导通孔,且第三导通孔与芯体内部空间导通,并且,第三导通孔的中心位于第一导通孔的中心与第二导通孔的中心的连线所经过的芯体截面上;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芯体的后端部; 所述芯体嵌套在所述导通单体外壳的空心圆筒主体内且芯体外表面与空心圆筒主体内表面紧密贴合,并且,所述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和第三导通孔能够刚好对准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第二水平导通管和竖直导通管; 位于首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一水平导通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头;位于尾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二水平导通管连接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为相同结构的连接头或不同结构的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导通管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端,所述第二水平导通管端部设置有螺旋连接件; 所述螺旋连接件包括第一圆筒体、第二圆筒体和连接第一圆筒体与第二圆筒体的锥状筒体,第一圆筒体内径小于第二圆筒体内径,锥状筒体的截面较小的一端连接第一圆筒体,截面较大的一端连接第二圆筒体; 第一圆筒体的内径大于第二水平导通管端部的外径;第一圆筒体朝向第二水平导通管的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环,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第二水平导通管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卡环,所述螺旋连接件套在第二水平导通管外部且第三卡环位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第三卡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筒体的内径且大于第一卡环的内径; 第二圆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水平导通管位于第三卡环处的端部延伸出第一延伸管,且第一延伸管端部伸出于第二圆筒体的端面,第一延伸管与第二水平导通管连通且其外径小于第一水平导通管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救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连接件的外周面等间隔设置有第一辅助旋转片;所述第一外螺纹端的厚度范围为0.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柱体、空心柱体、第一圆片和第二圆片;所述连接柱体连接所述旋钮与空心柱体,所述连接柱体外径小于空心柱体外径,所述第一圆片外径小于第二圆片,所述第二圆片直径小于空心柱体;所述连接柱体外表面等间隔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凹槽,所述空心圆筒主体与所述连接柱体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凸起,所述凹槽与凸起能够刚好配合;所述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和第三导通孔均设置在所述空心柱体上;所述旋钮形状为类十字形,十字交叉处采用圆弧平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头时, 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圆筒状第一连接头主体和圆筒状第二连接头主体,所述第一连接头主体内径大于第二连接头主体内径,所述第二连接头主体前端连接位于第一连接头主体内的第二延伸管,且第二延伸管端部伸出于第一连接头主体的端面,第二延伸管与第二连接头主体导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主体外表面两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旋转片; 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锥状主体及设置于其端部的圆环状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五个避污盖;所述避污盖包括圆筒状盖体,所述盖体内部固定连接圆柱状堵头,所述堵头端部延伸出盖体的端面,且堵头端面为部分球面,堵头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竖直导通管的内径;所述竖直导通管顶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端,盖体端部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端的厚度范围为0.5?2mm ;所述盖体顶部外周面设置有锯齿状纹路。
【文档编号】A61M39/10GK203954465SQ20142041545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许淋曦, 季萍, 王小云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补中益气丸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1347-93记载补中益气丸(浓缩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临床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背景技术:风湿骨病在西医上称为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症,以关节疼痛、酸困、麻木、活动
- 专利名称:一种小分子mek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MEK蛋白激酶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用作制备治疗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疾病的药物上的用途。背景技术:ERKMAH(信号转导途径与细胞增生、存活、分化、凋亡等
-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石膏治疗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按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永磁石膏治疗器。背景技术:现有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医疗保健按摩器械,其石膏按摩头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分别用模具加工成型后,再组装
- 新型手部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拆装检修,不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新型手部治疗仪。包括壳体,壳体由相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空腔,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末端通过转轴相连,以使上壳体沿转轴翻转,
- 专利名称:治疗肾虚腰疼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肾虚腰疼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背景技术:现代医学认为,肾虚腰痛多数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下降,特别是性激素分泌减退和蛋白质缺
- 可移动式产前检查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可移动式产前检查仪,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检查仪主体,其特征是在检查仪主体上设有检查仪支撑腿、通电导线、移动滑道、胎心率声波检测箱、阴道检测成像盒和风动式消毒机,检查仪
- 专利名称:光甘草宁刺激头发生长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光甘草宁(glabranin)或其衍生物的头发护理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增加头发纤维直径、刺激头发生长、保持头发或减少脱发、刺激毛发生长期或休止期阶段的毛囊生长
-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刀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刀具,包括尾座组件、刀柄和刀件,所述尾座组件包括固定尾座和活动尾座,所述固定尾座的外圈上环形设置有一个定位槽,所述活动尾座的外圈上固定有一个卡爪,所述卡爪配合
- 一种新型氧气面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氧气面罩,包括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带的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设置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透气孔和与氧气管连接的氧气孔,所述氧气孔活动连接有氧气管接头,所述氧气管接头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所述
- 专利名称:一种含硼替佐米的冻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化学制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硼替佐米的冻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硼替佐米(Bortezomib)为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结构如式I所
-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免疫力、抗辅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辅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辐射可直接造成组织细胞中核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破坏及代谢障碍,特别是对DNA合成旺盛的组织器官,如骨髓、胸腺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
- 专利名称:抗肿瘤复方茯苓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的复方茯苓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同时也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抗肿瘤的治疗方面起到了协同增强的治疗作用,属于药品复方制剂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随着
- 一种人体工程学式手持式血压表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工程学式手持式血压表,所述血压表包括血压表本体,表壳,所述血压表本体上设置有机芯组件和膜盒组件,所述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充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表还包括阀体气嘴和阀体胶
- 专利名称:一种适合医院血液科使用的双针头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血液科使用的医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医院血液科使用的双针头装置。背景技术:静脉滴注已经作为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 手段,在有些静脉滴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尤
- 专利名称:胸外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胸外手术拉钩。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胸部手术时,需要助手牵拉手术创口暴露手术视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拉钩便于手术,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
- 专利名称:一种供注射用的多索茶碱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中的药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供注射用的多索茶碱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随着地球空气污染和环境恶化,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专家预测,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