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三环吡唑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真空拔罐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桡骨小头锁定钢板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扶正、增强免疫的中药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结合人白介素-18的抗体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一种医用助行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口腔医疗器械接头固锁装置制造方法
- 内窥镜器械鞘的制作方法
- 阴囊水肿托的制作方法
- 可携带式密集低光能激光细胞健康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一种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导向装置制造方法
- 胸腔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 多功能关节温灸器的固定装置及其多功能关节温灸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多合一胰岛素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肺痈病苍耳诃子散的制备方法
- 一种骨折端闭合复位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中药制剂小儿热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更年期精神病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缓释防霉片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中草药领域,具体指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脾胃湿热证逐渐增多,脾胃湿热证亦成为慢性胃炎的常见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川栋子5 15g,制香附5 15g,陈皮5 15g ;黄柏IOg,胡黄连3g ;白术5 15g ;海螵蛸l(T30g,三七粉3 IOg ;薏苡仁10 25g,茯苓5 15g,法半夏5 15g,苍术l(T20g,藿香5 15g ;鸡内金10 25g,稻芽5 15g,麦芽5 15g ;五味子5 15g。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薛生白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段文字概括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病因。湿热证以脾胃病变为中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为太阴湿土之脏,主升;胃为阳明燥土之腑,主降。两者升降相因、燥湿互济、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传导等功能。脾病则精微不布,蕴而生湿;胃病则通降不行,郁而为热。湿热阻滞,使脾胃气机窒塞,升降失常,纳运失职,出现脘腹胀满痞闷、食欲不振、暖气、呕恶、大便黏滞不爽、苔黄腻等。故脾胃功能失调是脾胃湿热证的主要病机。治疗祛湿与清热并举,当尤重祛湿。脾胃湿热证的主要病机是脾胃功能失调,”治疗必健运脾胃,调其升降。脾胃湿热证多兼有气滞血瘀,气机的调畅有利于湿热的宣泄,而慢性胃炎的病理与血瘀有关。活血化瘀药的应用确能改善病变粘膜血循环,改善病变局部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使病变组织的神经体液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恢复正常,从而缩短病程。本发明治疗以清热化湿,调理脾胃为要。本发明选择上述药物组合使用,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
其中川栋子,又名川楝子,为樟科植物川楝的果实;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
膀胱经,具有除湿热、清肝火、疏肝理气、杀虫疗癣的功效,善治肝气犯胃疼痛、肋疼痛、经行腹痛、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等症。制香附,性味辛、微苦、甘,性平,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治肝气郁滞,胸闷胁痛,胃病,腹痛;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主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湾,咳嗽痰多。黄柏,又名关黄柏,性味苦、寒;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能;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胡黄连,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的功能;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白术,又名于术、冬术、于潜白术;性温,味苦、甘;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能;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将白术与麦麸拌炒后所得到的白术即为麸炒白术。麸炒能够增强疗效,缓和作用猛烈的药物的药性;矫臭以利服用。麸炒是一种常规处理方法。海螵蛸,为乌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性味咸、涩、温;归脾、肾经;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能;主治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下述优选方案中所用的煅海螵蛸,是将海螵蛸放般罐内,煅至焦黑色,取出放凉后即得到煅海螵蛸。此处理方法为常规处理方法。三七粉,为粉状的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本申请以粉状入药。薏苡仁,又名米仁、六谷、川谷、菩提子;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的功能;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抚。茯茶,又名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法半夏,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主治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麸炒苍术为苍术与麦麸拌炒所得。麸炒为中药的常规处理方法。藿香,又名土霍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川藿香、兜篓婆香、多摩罗跋香;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能;主治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鸡内金,又名鸡肫皮,性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功能;主治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本发明优选方案中的砂炒鸡内金,取净鸡内金,清炒至鼓起。本品表面为暗黄褐色至焦黄色。此处理方法为常规处理方法。稻芽,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能;主治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取净稻芽,照清炒法炒至深黄色即得炒稻芽;炒稻芽功效偏于消食。
麦芽,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能;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取净麦芽,照清炒法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后即得到炒麦芽。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主要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能;主治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本发明药物组分及用量少经过发明人长期临床应用并进行了大量摸索、调整后总结得出的。通常,各组分在下述用量时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川栋子12g,制香附IOg,陈皮IOg;黄柏6g,胡黄连3g ;麸炒白术15g ;煅海螵蛾25g,三七粉6g ;薏苡仁20g,茯苓12g,法半夏10g,麸炒苍术15g,藿香IOg ;沙炒鸡内金20g,炒稻芽12g,炒麦芽12g ;五味子10g。本发明重要的使用方法为常规水煎,得水剂后口服。根据近几年本药的临床使用情况,统计了 261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使用本药后的治疗情况,其中浅表性胃炎142例,萎缩性胃炎119例,水煎,每晚口服,忌食生冷辣性食物。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服用本药三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其中痊愈率10%,显效率56. 7%,有效率26. 7%,无效率6. 7%。所谓痊愈是指胃炎症状消失,并且无复发。所谓显效是指症状减轻,所谓有效是指自觉症状好转。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多味药材协同作用,以清热化湿、调理脾胃为要,能够有效改善病变局部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使病变组织的神经体液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或好转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制备例I川栋子12g,制香附IOg,陈皮IOg;黄柏6g,胡黄连3g ;麸炒白术15g ;煅海螵蛾25g,三七粉6g ;薏苡仁20g,茯苓12g,法半夏10g,麸炒苍术15g,藿香IOg ;沙炒鸡内金20g,炒稻芽12g,炒麦芽12g ;五味子10g。水煎服。制备例2川栋子5g,制香附12g,陈皮7g;黄柏5g,胡黄连2g ;麸炒白术IOg ;煅海螵蛾15g,三七粉4g ;薏苡仁15g,茯苓5g,法半夏7g,麸炒苍术10g,藿香8g ;沙炒鸡内金18g,炒稻芽10g,炒麦芽IOg ;五味子10g。水煎服。制备例3川栋子IOg,制香附5g,陈皮15g;黄柏3g,胡黄连2g ;麸炒白术5g ;煅海螵蛾IOg,三七粉IOg ;薏苡仁10g,茯苓15g,法半夏15g,麸炒苍术20g,藿香5g ;沙炒鸡内金10g,炒稻芽5g,炒麦芽15g ;五味子15g。水煎服。制备例4川栋子15g,制香附15g,陈皮5g;黄柏IOg,胡黄连Ig ;麸炒白术12g ;煅海螵蛾30g,三七粉8g ;薏苡仁25g,茯苓10g,法半夏5g,麸炒苍术13g,藿香15g ;沙炒鸡内金25g,炒稻芽15g,炒麦芽5g ;五味子5g。水煎服。病例报告I、王某,男49岁,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半年,症状表现为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连续服用制备例I 二个月后治愈,至今无复发。2、刘某,女,51岁,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两年,症状表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连续服用制备例I 一个月后治愈,至今无复发。3、男,62岁,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年,症状表现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现象,胃镜检查轻度糜烂。连续服用制备例2三个月后治愈,至今无复发。4、刘某,男58岁,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一年,症状表现为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并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胃镜检查有糜烂。连续服用制备例2 —个月后症状减轻,中间间隔20天后又连续服用制备例2 —个月后治愈。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5、张某,男46岁,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年,症状表现上腹部无规律疼痛、饱胀、进食后加重,并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症。连续服用制备例3 二个月后治愈,观察三个月无复发。6、张某,女47岁,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一年,症状表现上腹饱胀,灼烧痛,反酸,进食后加重,偶有上消化道出血,医生检查上腹部压痛。连续服用制备例4 一个月后治愈,随访一年无复发。7、马某,男73岁,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三年,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并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连续服用制备例I三个月后症状消失,后又连续服用制备例I 一个月,至今无复发。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川栋子5 15g,制香附5 15g,陈皮5 15g;黄柏flOg,胡黄连Hg;白术5 15g ;海螵蛸10 30g,三七粉3 IOg ;薏该仁10 25g,获茶5 15g,法半夏5 15g,苍术10 20g,藿香5 15g ;鸡内金10 25g,稻芽5 15g,麦芽5 15g ;五味子5 15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川栋子12g,制香附IOg,陈皮IOg ;黄柏6g,胡黄连3g ;麸炒白术15g ;煅海螵蛾25g,三七粉6g ;薏苡仁20g,茯苓12g,法半夏10g,麸炒苍术15g,藿香IOg ;沙炒鸡内金20g,炒稻芽12g,炒麦芽12g ;五味子1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川栋子5~15g,制香附5~15g,陈皮5~15g;黄柏1~10g,胡黄连1~3g;白术5~15g;海螵蛸10~30g,三七粉3~10g;薏苡仁10~25g,茯苓5~15g,法半夏5~15g,苍术10~20g,藿香5~15g;鸡内金10~25g,稻芽5~15g,麦芽5~15g;五味子5~15g。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多味药材协同作用,以清热化湿、调理脾胃为要,能够有效改善病变局部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使病变组织的神经体液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或好转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8998GK102727788SQ2012102325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单伟光, 谭曜, 郭利平, 陈先锋, 马中春 申请人:谭曜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用于护发生发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护发生发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酒配方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头发,大家都非常喜欢它,而现代的头发远远比古代的头发要来的时髦,前卫。但有些人太过于注重头发,而做出很多适得其反的事
- 专利名称:Peep阀及具有该peep阀的麻醉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气控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EP阀及具有该PEEP阀的麻醉机。 背景技术:PEEP阀(Positive Expiratory End Pressure)是呼吸机和麻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调理成年男女亚健康状态状态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健康是指身体无病(内脏和谐无疾、皮肤紧致光泽、心态和谐尚佳)、心理无恙(睡眠质量较高、精神状态
- 一种口腔清洗消毒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清洗消毒装置,属于口腔【技术领域】,外套筒内的一端安装清洁刷轴,另一端安装冲洗球轴,清洁刷轴通过清洁刷轴紧定螺钉固定,冲洗球轴通过冲洗球轴紧定螺钉固定,清洁刷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清
- 新型微创肾结石检验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新型微创肾结石检验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检验治疗仪主体,其特征是在检验治疗仪主体上设有底座、检验治疗仪操作平台、检验治疗仪控制面板、电源线、液晶显示屏底座
- 专利名称:一种同源多道电针仪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针仪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电针实验研究多是直接使用电针仪输出端口逐个进行,但电针仪端口数量有限,多为6个,每个输出端口的电压、电流、频率需分别调节,易致操作时
-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多西他赛的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含有多西他赛的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的用途。背景技术: 多西他赛是紫杉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具有抗
- 一种病床角度调整的自动警报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床角度调整的自动警报装置,所述病床包括有床架和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床板,所述床板的头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用软绳连接有一重锤;还包括有感应模块、警报器、电源开关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郁化火证型脑鸣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郁化火证型脑鸣的中药。背景技术:脑鸣是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因脑髓空虚,或火郁、痰湿阻滞所致。脑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4
- 专利名称:虫草八珍精华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行业的虫草八珍精华胶囊。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保健品,有螺旋藻、珍珠粉胶囊、脑黄金等多种保健品,但由于其保健成份的单一性及功能的单一性,在市场上的销售量有限,而且人们都在迫切的寻
- 专利名称:一种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排风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染病员的隔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排风过滤装置。技术背景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痄腮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痄腮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痄腮是风湿邪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西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特征,一侧或两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ー是效果不够明显,ニ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大批肝硬化患者因肝的纤维化不断加重,最后引发消化道出血、
- 专利名称:抗血小板粘附材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抗血小板粘附的聚氨酯材料,其可应用于医疗用器材的技 术领域,特别是作为医疗用导管主体材料或医疗用导管表面处理树脂,以达到抗血小板粘 附的效果。背景技术:血液在人体体内正常状况
- 一种神经内科枕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枕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设有气杆,所述气杆的上端部设有弧形弹性板,所述弧形弹性板中间位置为下凹结构,所述弧形弹性板的上端设有与其结构形状相适应的枕芯,所述弧形弹性板
- 专利名称:稳定的非布索坦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索坦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非布索坦片剂。还涉及制备该片剂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非布索坦片剂具有优良的药学性质。背景技术:高尿酸血症是由于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脾胃虚寒性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脾胃虚寒性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
- 专利名称:超声碎石钳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碎石钳。 背景技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很多人坐办公室工作的时间都很长,缺乏运动,有的人因为工作紧张,常常一天喝不上几次水,有的索性不喝。结
-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脾虚泄泻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脾虚泄泻的中药配方,属中药领域。背景技术:泄泻一证,其致病原因,多种多样。治泻方法,大要言之,暴泄不可骤用补涩,久泄不能漫投分利。因病制宜,随证施治,
- 一种消毒气垫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毒气垫床,包括三向阀、充气管、气垫、干燥瓶、消毒瓶、除菌层、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上从下到上共四层,依次为第一层床板、第二层一号气垫和二号气垫、第三层三号气垫和四号气垫和第四层除菌层,
- 专利名称:治疗呃逆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呃逆中药的制作方法,属于制药领域。背景技术:呃逆(顽固性膈肌痉挛),是指打嗝持续数周乃至数月不止,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者。中医将它分为五种类型,即胃中寒滞型、胃火上逆型、气逆痰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