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止痛消肿贴膏的制作方法

止痛消肿贴膏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2


专利名称::止痛消肿贴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止痛消肿药物贴膏
技术领域
。随着社会平均寿命的提高、各种类型的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已成为伤骨科的主要病种。目前,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的皮肤贴膏有麝香止痛膏、代灸膏、香桂活血膏、消炎止痛膏(巴布剂)等。这些药膏纵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它们的镇痛作用不显著,例如麝香止痛膏是以活血为主,而且麝香资源贫乏;虽可用人工合成麝香为原料,但疗效尚受影响;又如代灸膏、香桂活血膏是以局部发热、祛寒为主,而基本上无镇痛作用;再如消炎止痛膏(巴布剂)不仅镇痛作用欠佳,而且粘贴性能较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选用合适的中药,研制镇痛消肿效果好的贴敷透皮吸收药剂。丹皮酚又名芍药醇、牡丹酚,是毛茛科植物牡丹皮,萝蘑科植物徐长卿全草,桦木科植物白桦树皮等植物中的有效成份,在古代医书《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名医别录》都有关于牡丹皮药用的论述。1884年日本学者长井长义最早从丹皮中分离出丹皮酚(芍药醇)“Peaonal”,其后,国内外学者大量报道了药理研究结果、证实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并且毒性反应小。本发明人根据中医记述的“牡丹皮性辛寒无毒、能泻伏火、续筋骨除风痹、消扑损瘀血”的原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牡丹皮有镇痛抗炎作用,采用中药徐长卿和牡丹皮中的有效成份丹皮酚,研制了一种新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该贴膏是由中药丹皮酚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载体组成的。其中活性成分丹皮酚与药用载体可以按下列比例量任意配制为100%的组成。丹皮酚0.1~30%、基质10~20%、增塑剂0.1~5%、填料0.01~30%、增粘剂1~20%、防老剂0.01~1.5%、溶剂45~75%上述中药活性成分丹皮酚可以市售得到,其质量符合药典标准;基质可以是天然或合成橡胶;增塑剂可以为聚异丁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腊或椰子油;填料为氧化锌、二氧化钛、立德粉、氧化镁或滑石粉;增粘剂为松香、萜烯树脂、甘油松香或石油树脂;防老剂为Z-二硫化甲苯骈咪唑锌、辛基二苯胺、二苯胺甲醛缩合物(AN-2)、苯乙烯化苯酚(SP)、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DNP)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等(264)。溶剂可以为甲苯、二甲苯、汽油。本发明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如下一、试验目的通过对牡丹酚贴膏(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和消炎止痛膏(巴布剂)(阳性对照)的镇痛与消炎作用的动物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实验依据。二、受试药物牡丹酚贴膏上海卫生材料厂制消炎止痛膏(巴布剂)上海中药三厂制三、动物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有合格证书。种属昆明种。体重20g±2g。性别雌雄各半各组动物数每组10只。1、高剂量牡丹酚贴膏10只。2、低剂量牡丹酚贴膏10只。3、空白对照组(基质组)10只。4、阳性对照组消炎止痛膏(巴布剂)10只。四、试验方法选择采用小鼠光幅射热甩尾法实验方法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的幅射热测痛仪,将小鼠固定于瓶内,尾部暴露在外,光刺激点选择在尾部下1/3处。辐射热测痛仪与D-20P编程式自动控制仪(上海自动化研究所产)相连接,以便在受试鼠出现甩尾反应的同时,立即记录下反应时间(秒)。五、实验步骤在动物实验之前,测出每个小鼠的基础痛阈,条件选择热反应在5-10秒者,然后给小鼠后背部剃毛约2×2.5cm2,再用脱毛霜脱去残留短毛后,将四种不同的膏药贴在背部待测。实验条件室温20度±2度观察时间为用药后0.5,1,2小时再测痛阈值。定量指标为秒。六、剂量设置1.各组均制成2×1.5cm大小(3cm2),其中高剂量组内含丹皮酚2.6mg/3cm2or2.6mg/20g。2.低剂量组内含丹皮酚0.87mg。3.空白对照组为不含丹皮酚的基质组。4.阳性对照组即巴布剂组。七、给药方法将不同组别的2×1.5cm2的膏药贴在背部脱毛处。贴一次后按时测痛。八、对照实验1.空白对照即用制作牡丹贴膏的基质。2.阳性对照消炎止痛膏(巴布剂)。九、试验结果所有镇痛数据均为不同时间点测得值减去基础痛阈值后得到的差值,经SAS3.0版本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1.不同药物的贴膏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X±SD)<</tables>表一A高剂量组B低剂量组C阳性对照组D空白对照组*(P<0.05)**(P<0.01)KS(P>0.05)2.不同剂量的丹皮酚对小鼠痛阈的影响从表一可见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的剂量差三倍,但各组的痛阈提高率分别为0.5h-77.07%;1h-50.29%;2h-36.5%。与低剂量组相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相反低剂量组与空白,阳性对照组之间却无显著差异(P>0.05)。十、试验结论根据上述镇痛实验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贴膏选用丹皮酚对镇痛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镇痛作用有显著差异。本发明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的抑制肿胀作用研究结果如下一、试验目的本试验主要观察不同剂量的牡丹酚贴膏在抗炎消肿方面的药效学研究。二、受试药物牡丹酚贴膏上海卫生材料厂制消炎止痛膏(巴布剂)上海中药三厂制1.动物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有合格证书;种属大白鼠;品名SD品系;体重170-200g,雌雄各半。2.各组动物10只三、试验方法(一)蛋清实验采用大鼠足跖浮肿法,用毛细管放大测量足跖容积以换算出肿胀程度与抑制率。致炎方法无菌操作,给大鼠右后足跖睫膜下注射10%蛋清0.1ml致炎检测指标采用大鼠足爪容积测定致炎前和致炎后不同时间大鼠足爪容积变,以致炎前后容积和差值作为肿胀度。观察时间用药后1h,2h,3h,4h进行测试。剂量设置同镇痛作用研究实验。给药方法注射完致炎剂之后,即在该足贴上受试的外用贴膏,给药次数亦是一次性。试验对照同镇痛作用研究实验实验结果高、低剂量组与基质组的肿胀程度(ml)(均数±标准差)将所得数据按抑制率公式(3)加以计算它们的抑制率分别为1h66.9%,2h88.4%,3h77.4%,4h79.2%。将各组肿胀度经SAS3.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基质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丹组与基质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方法(二)(鹿角菜实验)采用大鼠足跖浮肿法,用毛细管放大法测量足跖容积以换算出肿胀程度与抑制率。致炎方法无菌操作,给大鼠左后足跖腱膜下注射1%鹿角菜胶0.1ml致炎检测指标(同蛋清致炎实验)。观察时间用药后2h,4h,6h,8h进行测试。剂量设置见镇痛实验。给药方法见蛋清致炎实验。试验对照1.空白对照为牡丹酚贴膏之基质2.阳性对照消炎止痛膏(巴布剂)所有炎症数据均为不同时间点测得容积值(ml)减去基础容积值所得之差值,经SAS3.0版本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结果不同药物组不同时间所测得体积(ml)M±SD从本实验数据结果所见,高剂量组牡丹贴膏处于容积的低水平,其肿胀抑制率2h为26%,4h为14%,6h为6%,8h为14%。说明高剂量组的肿胀抑制能力比蛋清组为逊色,经SAS3.0版本软件统计运算结果,高剂量组与其它三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一、临床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伤科。该院收集了94年2月至94年5月间共52例病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2岁、平均43岁。52例中膝关节退变12例(23%)、腰痛8例(15%)、颈肩软组织损伤7例(13%)、肩周炎7例(13%)、颈椎病4例(7%)、网球肘4例(7%)。术后肿痛4例(7%)、骨折肿痛3例(5%)、其它3例(5%)。病程最长20年、最短一天。其中二周内的急性损伤占17例(33%)。二、治疗方法及使用注意点治疗方法本贴膏由上海卫生材料厂提供,面积为7×10/cm2,在疼痛部位贴敷,每隔12至24小时换药一次,3-5次为一疗程,应用以覆盖整个病变部份为宜。本药物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一般在贴敷15分钟后即可起效,持续10-12小时。局部皮肤破损者禁用。局部皮肤过敏者慎用。三、观察指标本贴膏的主要功能为止痛、消肿,故在确定诊断标准时以疼痛、肿胀、活动度的体征为主要观察指标,为便以统计学处理,则采用打分制方法记录。(一)疼痛强度1分无痛;2分疼痛轻,可意识到,但不影响工作休息,不会因疼痛睡醒;3分疼痛中,但可忍耐,轻度影响日常工作休息,有时因疼痛睡醒;4分疼痛重,无法忍耐,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休息,因疼痛不能入睡。(二)肿胀程度(与健侧比较)1分无肿胀;2分肿胀轻,周经增加<3%;3分肿胀中,周经增加>3%、<10%;4分肿胀重,周经增加>10%。(三)活动度(与健侧比较)1分活动自如;2分活动受限轻,<20%;3分活动受限中,>20%、<50%;4分活动受限重,>50%。四、疗效标准疗效均以自身配对为主。由于本组病人大多数都已经过各种外用药物的治疗,故在临床病例中,不再设制阳性对照组。痊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之差值(以下简称差值)≥3分;显效差值≥2分;有效差值≥1分;无效差值<1分。五、治疗结果疼痛治疗前为4分的有13例(25%);3分的有34例(65%);2分的有5例(10%)。治疗后疼痛为4分的0例(0%);3分的11例(21%);2分的18例(84%);1分的有23例(45%)。有效率为100%。肿胀治疗前为4分的有1例(2%);3分的有8例(15%);2分的有19例(37%);1分的有24例(46%)。治疗后4分有0例(0%);3分有0例(0%);2分有6例(12%);1分有18例(35%)。有效率为47%。活动范围治疗前为4分的有5例(10%);3分有29例(56%);2分有15例(29%);1分有3例(5%)。治疗后活动范围为4分的有0例(0%);3分有1例(2%);2分的有20例(38%);1分的有26例(50%)。有效率为90%。见表(一)(二)。表一治疗前症状分布情况疼痛肿胀活动4分13例(25%)1例(2%)5例(10%)3分34例(65%)8例(15%)29例(56%)2分5例(10%)19例(37%)15例(29%)1分0例(0%)24例(46%)3例(5%)表二症状治疗前后差值之分数及比例疼痛肿胀活动3分11例(21%)0例(0%)1例(2%)2分18例(34%)6例(12%)20例(38%)1分23例(45%)18例(35%)26例(50%)0分0例(0%)28例(53%)5例(10%)有效率100%47%90%同时疼痛症状的平均分由治疗前3.17分改为治疗后的1.42;肿胀症状则由1.73分改为1.15分;活动范围的影响由2.73分改为1.40分。见表(三)。经统计学检验,三个指标治疗前后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见表(四)。表三治疗前后各症状的均数(分)治疗前疼痛肿胀活动治疗后疼痛肿胀活动均数3.171.732.731.421.151.40标准差0.550.790.740.530.360.69表四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前后差值疼痛肿胀活动均数1.760.581.32标准差0.770.690.67例数525252P值<0.01<0.01<0.01六、付作用在此52例病例中除局部骚痒、皮疹者7例(15%)外,余无任何不良反应。七、典型病例龚××,女,59岁。右肘关节疼痛,无力,时已贰年,近以肘外侧疼痛为主,不能持物,经检查右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抗阻力伸腕试验阳性。在此以前,曾应用各种膏药,效果都不明显,甚至出现皮肤反应。经用本贴膏后半小时,症状就明显改善,2天症状消失。且无过敏反应。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有显著的止痛消肿作用。临床证实其中的丹皮酚能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巴布剂)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又因是中药丹皮酚,无不良付作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公开了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的方法是先将基质置于溶剂内浸泡至全部膨胀,软化后搅拌打浆,再将配方量的丹皮酚及其它上述药用载体包括油脂、填料、增粘剂、防老剂加入制成含药胶浆,过滤,最后将胶液通过涂布包装机涂布、切片、包装即成。本发明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有显著的止痛消肿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扭伤、劳损、腰部疼痛、肩周炎、滑囊炎、腱鞘炎等,是一种含中药丹皮酚的皮肤贴敷药剂,本发明采用的基质对皮肤无刺激、粘贴性能强、能合乎患者的需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适宜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实例一、制备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配方汽油60.87%、天然橡胶15.22%、羊毛脂与凡士林(1∶1)2.17%、氧化锌4.35%、松香14.78%、264与DNP(2∶1)0.44%、丹皮酚2.17%将橡胶片置于汽油内浸泡,至橡胶全部膨胀,软化,搅拌打浆,混入上述配方量的丹皮酚及其它载体,制成胶浆,过滤后的胶液经涂布包装机涂布,切片,包装即制成止痛消肿帖膏。实例二、制备止痛消肿帖膏(牡丹酚帖膏)配方甲苯70.67%、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3.2∶5)14.13%椰子油与液体石蜡(5∶1)1.77%、氧化锌与二氧化钛(1∶1)3.53%、松香与甘油松香(3∶1)8.83%、VANCX与STALITE(6∶1)0.18%、丹皮酚0.89%按实例一方法制备。实例三、制备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配方甲苯58.82%、合成橡胶18.81%、聚异丁烯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2)4.2%、立德粉与滑石粉(5∶1)5.88%、松香与萜烯树脂(1∶1)6.40%、AN-2与SP(1∶1)0.85%、丹皮酚5.04%。按实例一方法制备。权利要求1.一种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其特征在于该贴膏是由中药丹皮酚作为活性成份与药用载体组成的,其中活性成份丹皮酚与药用载体可以按下列比例量任意配制为100%的组成丹皮酚0.1-30%、基质10-20%、增塑剂0.1-5%、填料0.01-30%、增粘剂1-20%、防老剂0.01~1.5%、溶剂45-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肿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基质可以为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肿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增塑剂可以为聚异丁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或椰子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肿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填料为氧化锌,二氧化钛,立德粉,氧化镁或滑石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肿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增粘剂为松香,萜烯树脂,甘油松香或石油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肿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防老剂为Z-二硫化甲苯骈咪唑锌,辛基二苯胺,二苯胺甲醛缩合物(AN-2),苯乙烯化苯酚(SP),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DNP)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汽油。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将基质置于溶剂内浸泡至全部膨胀,软化后搅拌打浆,再将配方量的丹皮酚及其它药用载体包括增塑剂、填料、增粘剂、防老剂加入制成含药胶浆,过滤,最后将胶液通过涂布包装机涂布、切片、包装即成。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痛消肿贴膏(牡丹酚贴膏)。是由中药丹皮酚作为活性成份与其它药用载体包括基质,增塑剂,填料,增粘剂,防老剂,溶剂制成。能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贴敷于皮肤的粘性强。本发明的贴膏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成本低,宜于规模化生产。文档编号A61K9/70GK1130079SQ9511154公开日1996年9月4日申请日期1995年3月1日优先权日1995年3月1日发明者杜宁,钱霄霞,符诗聪,马秀凤申请人: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卫生材料厂

  • 产科破膜组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科破膜组件,中间隔板将插入筒分隔成前、后两段,在插入筒的前段内填充有缓冲液体,在中间隔板的后侧上设有储液腔室,在所述插入筒的前段的端口内滑动安装有一端开口且中空的不锈钢顶套,在不锈钢顶套
  • 专利名称:干扰素配制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诸如药用干扰素组合物的干扰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它涉及含有干扰素多肽和磺基烷基醚环糊精衍生物(sulfoalkyl ethercyclodextrin derivative)的稳定
  • 颈椎修复枕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修复枕,包括颈枕和侧枕,颈枕内填充有由按摩球和樟木球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侧枕内填充有红外线棉,颈枕和侧枕同轴线设置;颈枕外壳由三块相同的颈枕片缝制而成,三块颈枕片以颈枕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
  • 用于吸氧的降噪湿化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吸氧的降噪湿化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设有出气管,瓶体下部设有进气管,瓶腔内下部设有散气环管,进气管连通散气环管,散气环管下侧管壁布有散气孔;瓶盖上的进水管座位于瓶腔内端设有进
  • 一种厨房站板刀具两用消毒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砧板刀具两用消毒箱,包括刀架、控制器、砧板、砧板架、箱体,所述刀架和砧板架分左右区又空间相连,所述控制器连接于箱体内部的上方右角处,所述砧板位于箱体的右下方,所述砧板架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性疾病的速效性疾灵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的说是治疗性疾病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西医认为性病是由螺旋菌引发,耗损于皮表,属皮肤科范畴。历代均有此病,不仅外生殖器发生病变,还能侵犯重要的内脏器官,波及
  • 专利名称:一种小分子mek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MEK蛋白激酶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用作制备治疗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疾病的药物上的用途。背景技术:ERKMAH(信号转导途径与细胞增生、存活、分化、凋亡等
  • 超声波观测系统、超声波观测系统的动作方法【专利摘要】超声波观测系统(1)具备:超声波振子(11),其对被检体发送和接收超声波来生成超声波信号;第一自动加压机构(12),其对被检体施加按压力来使被检体产生加压位移;弹性图像生成用位移计量电路(
  • 内科护理新型输液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内科护理新型输液架,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输液架主体、综合控制处理箱和红外监测箱,其特征是在输液架主体上设有按压式开关和警报提示器,输液架主体两侧设有输液瓶悬挂架,输液
  • 一种药剂服用提醒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剂服用提醒装置,包括:定量提醒装置和伸缩导管,所述定量提醒装置与所述伸缩导管相连接;所述定量提醒装置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吸嘴,所述定量提醒装置内固定安装有一导管,所述定量提醒装置底面
  • 一种可以增加胎儿吸氧量的负压氧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孕妇负压吸氧的装置,具体为一种可以增加胎儿吸氧量的负压氧舱,包括负压舱室,舱室上带有可以开启和关闭的舱门,舱门四周装置有气体密封圈,舱室内部装有和外部空气连通的戴到孕妇头上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药剂,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属于中药制剂领域。背景技术:面部神经麻痹,也称面部神经炎,俗称面瘫,其症状是患者在患病后口歪眼斜,口角流
  • 多功能钬激光光纤套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膀胱镜运用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膀胱巨大结石术中使用的多功能钬激光光纤套管,涉及一种膀胱镜激光碎石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包括硬性聚氨酯套管、直径为6Fr,外观为白色,其特征在于:所
  • 一种包皮切割器的缝合钉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皮切割器的缝合钉,包括有钉架、钉脚,所述钉脚分设在钉架的两侧,钉脚和钉架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架和钉脚为方形,所述方形的长和宽之比范围为1至1.5。钉架和钉脚的截面为大
  • 专利名称:海巴戟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巴戟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背景技术:海巴戟(Morinda ci trifolia L.)又名海巴戟天、橘叶巴戟,俗称诺丽、水冬瓜,为茜草科巴
  • 一种新型眼科用双头式泪道阻塞扩张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眼科用双头式泪道阻塞扩张器,属于眼科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开眼器、放置槽、固定板、连接柱、连接转轴、堵头、套环、滑柱、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眼器后顶端表面中间处设有放置
  •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智能化输液监护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用输液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智能化输液监护 仪。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重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输液泵进行临床输液监控,由于设备 结构复杂,调节速度慢
  • 专利名称: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指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更具体的说,裸花紫珠提取物在制备抑菌、止血、镇痛、收敛的药物的应用以及在制备牙膏、口胶、漱口水、口香喷雾剂、含片等口腔清洁用品中的应
  • 专利名称:多潘立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胃肠促动力作用,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多潘立酮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背景技术: 多潘立酮(domperidone)
  • 专利名称:长皮源液的制作方法长皮源液是一种对烧烫伤有特效作用的药品,它同时对刀伤、痔疮、脓肿、疖子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大面积烧汤烫伤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目前所用药物,大部分迅速干燥结痂,病人疼痛难忍。虽有中药成份的烧烫伤药物配
  • 专利名称:胎儿心电图正交导联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学心电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胎儿心电图正交导联系统。背景技术:胎儿心电图是经孕母腹壁或胎儿体表所记录的胎儿心脏动作电位及其在心脏内传导过程的图形。胎儿心电图中携带了丰富的胎儿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