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含有速溶阿胶粉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下肢关节恢复被动训练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丙泊酚中长链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治疗雏鸡白痢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分体式扩香仪及其雾化精油瓶的制作方法
- 一次性耳指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 一种听觉时间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 盐酸吉西他滨冻干粉针剂的制作方法
- 治疗肾虚脾湿头痛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 强力维c银翘片的薄膜包衣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兽用舌夹的制作方法
- 可控式洗鼻器的制造方法
- 妇科疾病直接给药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磁共振成像中用多通道数据组合实现水脂分离的方法
- 一种焊接使用防护面罩的制作方法
- 一种呼吸内科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
- 骨痛灸的制作方法
- 喹诺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用于经鼻给药的含有咪唑并三嗪酮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当刀套相对刀柄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从刀套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其特征在于:在刀柄反面的护刀锁口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护刀锁口与第一锁死口之间通过斜面或圆弧面进行过渡;在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方设置第二锁死口和阻挡块。在按钮处于按压状态下,向前推动刀套时,由于撞头被阻挡块所拦截无法使撞头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有效地防止了手术刀尚未使用便被推入锁死状态的情况。另外,正反双面同时卡死的状态不会因刀套与刀柄之间的间隙过大以及变形而发生滑脱的现象,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锁死状态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次性安全手术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外科手术刀,特别涉及一种带刀片保护套的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手术刀。
【背景技术】
[0002]手术刀是进行外科手术的必备工具。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手术刀的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其中对手术刀的改进也经历了许多阶段,目前手术刀的设计与开发正逐步走向成熟,但在手术刀的发展历程中,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始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
[0003]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中国专利CN2621611Y,名称为《锁卡式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实用新型专利。参见该专利,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刀套上设按钮和锁头,刀柄上的滑道前部设护刀锁口,后部设使用锁口,按钮推压锁头使刀套在护刀锁口与使用锁口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其特点是:该技术方案在护刀锁口前部设计了一种可以锁死刀套的锁死口,手术刀使用后可以按住按钮先将刀套从打开位置推送到护刀位置,然后推至锁死位置将刀套锁死在刀柄上,不能再次打开重复使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手术刀,彻底解决了以往护套式手术刀遗留的安全问题。
[0004]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专利技术方案仍存在设计缺陷,给使用带来不便,甚至留下安全隐患。第一,这种手术刀在初始状态下,刀套处于护刀位置,如果使用者按住按钮后误操作将刀套向前推送时,则手术刀尚未使用便进入锁死位置,从而失去后续的使用状态;第二,当刀套处于锁死位置后,若按住按钮继续用力向前推送容易使刀套从刀柄前端滑脱,从而失去对刀片的保护。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从手术刀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角度入手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最接近现有技术使用中存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问题。其中,第一目的是解决刀套相对刀柄误操作锁死的问题,第二目的是解决刀套相对刀柄滑脱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刀片固定在刀柄前部,刀套套在刀柄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前部相连,当刀套相对刀柄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从刀套前端开口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
[0008]所述定位机构具有按钮、锁头、护刀锁口、露刀锁口和贯通槽,其中,贯通槽设在刀柄上并且沿刀柄长度方向布置,贯通槽在刀柄厚度方向的正面与反面之间贯通,护刀锁口设在刀柄反面的贯通槽前端位置上,露刀锁口设在刀柄反面的贯通槽后端位置上,按钮和锁头均设在刀套上,其中,按钮位于刀套厚度方向的正面,锁头位于刀套厚度方向的反面,按钮和锁头分别为刀套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按钮上设有撞头,在刀套与刀柄套装状态下,所述撞头从刀柄正面穿过贯通槽与位于刀柄反面的锁头相抵或接近,当刀片相对刀套呈现伸出状态时,锁头卡入露刀锁口中定位锁定,当刀片相对刀套呈现缩回状态时,锁头卡入护刀锁口中定位锁定,按压并推动按钮时,撞头推动锁头脱离露刀锁口或者护刀锁口,并且在露刀锁口和护刀锁口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
[0009]在刀柄反面的护刀锁口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该第一锁死口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锁头配合,第一锁死口的凹形腔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均垂直于刀柄长度方向,护刀锁口与第一锁死口之间通过斜面或圆弧面进行过渡,斜面或圆弧面的方向和位置有利于锁头从护刀锁口滑移至第一锁死口中。
[0010]在刀柄正面,对应反面第一锁死口的位置设置第二锁死口,该第二锁死口位于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方,第二锁死口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撞头配合,第二锁死口的凹形腔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第二前侧面垂直于刀柄长度方向,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端与第二锁死口之间设有阻挡块,该阻挡块靠近贯通槽的侧面垂直于刀柄长度方向。
[0011]在按钮处于按压状态下,同时通过按钮向前推动刀套时,撞头被阻挡块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在按钮处于自由状态下,向前拉动或推动刀套时,连接撞头和锁头的弹性臂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在刀柄正面避让阻挡块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同时锁头在刀柄反面从护刀锁口经斜面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中,形成锁死状态。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3]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部”、“前端”、“前后”、“前方”、“前侧面”、“向前”中的“前”
是指以本实用新型手术刀整体作为参照刀尖所指的方向。所述“后端”、“前后”、“后侧面”中的“后”是指“前”的反方向。
[0014]2.上述方案中,所述“正面”是指以本实用新型手术刀整体作为参照按钮所处的侧面。“反面”是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正面至反面是手术刀的厚度方向。手术刀的前后是长度方向。本实用新型图示给出的是右手握持式手术刀,用右手握持后拇指恰好自然作用于按钮。左手握持式手术刀与右手握持式手术刀以中心线为基准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手握持式手术刀的正面依然是按钮所处的侧面。
[0015]3.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锁定”是指刀套相对刀柄暂时被锁定不能滑动的状态,可以按压按钮来解除锁定状态。所述“锁死状态”与定位锁定不同,锁死状态是指刀套相对刀柄永久被锁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永久性锁定,只有通过破坏才能解除锁死状态。
[0016]4.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由刀柄前部外缘与刀套内缘配合构成,其中,刀柄前部的正面和反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凸筋,刀套内缘对应该凸筋设置有凹槽,凸筋与凹槽配合构成滑动导向机构。
[0017]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和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片座与刀柄为一体式连接结构而且带刀片保护套(刀套)的一次性安全手术刀。为了解决刀套相对刀柄误操作锁死以及刀套相对刀柄滑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刀柄反面的护刀锁口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同时,在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方设置第二锁死口和阻挡块。这样在按钮处于按压状态下,同时通过按钮向前推动刀套时,由于连接撞头的弹性臂在按压状态下不能进行弯曲变形,所以导致撞头被阻挡块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这种功能和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止手术刀在初始状态下(刀套处于护刀位置时),使用者按住按钮后误操作将刀套向前推送时,手术刀尚未使用便进入锁死状态的情况。在手术刀使用后,为了安全只要在按钮处于自由状态下,向前拉动或推动刀套,由于连接撞头和锁头的弹性臂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在刀柄正面避让阻挡块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同时锁头在刀柄反面从护刀锁口经斜面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中,形成锁死状态。在锁死状态下,由于刀柄正面的撞头卡死在第二锁死口中,同时刀柄反面的锁头卡死在第一锁死口中,这种双面同时卡死的状态不会因刀套与刀柄之间的间隙过大以及变形而发生滑脱的现象,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锁死状态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解决了刀套相对刀柄误操作锁死以及刀套相对刀柄滑脱的问题,提高了手术刀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但制造成本与现有技术相同,并未增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正面立体分解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反面立体分解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套从后端观察的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C处放大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柄正面局部放大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柄反面局部放大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初始状态立体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使用状态立体图;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锁死状态立体图;
[00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在初始状态下或使用后回到初始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00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在使用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在锁死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0032]以上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0033]1.刀片;2.刀柄;3.刀套;4.前端开口 ;5.按钮;6.锁头;7.护刀锁口 ;8.露刀锁口;9.贯通槽;10.撞头;11.第一锁死口;12.第二锁死口;13.阻挡块;14.凸筋;15.凹槽;16.正面弹性臂;17.反面弹性臂;18.斜面;19.推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5]实施例: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
[0036]如图1和图2,该手术刀由刀片1、刀柄2和刀套3组成,刀片I固定在刀柄2前部,刀套3套在刀柄2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2前部相连,当刀套3相对刀柄2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I从刀套3前端开口 4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
[0037]所述滑动机构由刀柄2前部外缘与刀套3内缘配合构成,其中,刀柄2前部的正面和反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凸筋14(见图5-8),刀套3内缘对应该凸筋14设置有凹槽15(见图3),凸筋14与凹槽15配合构成滑动导向机构。
[0038]所述定位机构具有按钮5 (见图3、4)、锁头6 (见图3、4)、护刀锁口 7 (见图5-8)、露刀锁口 8 (见图7、8、9、11)和贯通槽9 (见图5-8),其中,贯通槽9设在刀柄2上并且沿刀柄2长度方向布置,贯通槽9在刀柄2厚度方向的正面与反面之间贯通。护刀锁口 7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前端位置上,露刀锁口 8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后端位置上。按钮5和锁头6均设在刀套3上(见图3、4),其中,按钮5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正面,锁头6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反面,按钮5和锁头6分别为刀套3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其中,按钮5设在刀套3的正面弹性臂16上(见图4),锁头6设在刀套3的反面弹性臂17上(见图4)。按钮5上设有撞头10 (见图3、4),在刀套3与刀柄2套装状态下,所述撞头10从刀柄2正面穿过贯通槽9与位于刀柄2反面的锁头6相抵或接近(见图3、4),当刀片I相对刀套3呈现伸出状态时(见图10),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 8中定位锁定,当刀片I相对刀套3呈现缩回状态时(见图9),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 7中定位锁定,按压并推动按钮5时,撞头10推动锁头6脱离露刀锁口 8或者护刀锁口 7,并且在露刀锁口 8和护刀锁口 7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
[0039]在刀柄2反面的护刀锁口 7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 11(见图6、8),该第一锁死口 11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锁头6配合,第一锁死口 11的凹形腔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均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护刀锁口 7与第一锁死口 11之间通过斜面18 (见图6)或圆弧面进行过渡,斜面18或圆弧面的方向和位置有利于锁头6从护刀锁口 7滑移至第一锁死口 11中。
[0040]在刀柄2正面,对应反面第一锁死口 11的位置设置第二锁死口 12 (见图5、7),该第二锁死口 12位于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方,第二锁死口 12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撞头10配合,第二锁死口 12的凹形腔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第二前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端与第二锁死口 12之间设有阻挡块13 (见图5),该阻挡块13靠近贯通槽9的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
[0041]本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使用过程描述如下:
[0042]第一,手术刀使用前初始状态
[0043]图9和图12表示此状态。从图12中可以看出,在此状态下,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7中,使刀套3相对刀柄2处于定位锁定状态。如果要想打开刀套3必须按住按钮5使撞头10推动锁头6脱离护刀锁口 7,然后才能向后推动按钮5带动刀套3相对刀柄2向后滑动。此时,如果操作者按住按钮5后,向前推送刀套3发生误操作时,就【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而言,必然会使手术刀在尚未使用时便进入锁死状态。而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在按钮5处于按压状态下,如果向前推送刀套3,由于撞头10被阻挡块13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 12中,即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上述由误操作导致手术刀提前失效的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在此状态下,如果按住按钮5也只能进行打开刀套3的操作。
[0044]第二,手术刀使用状态
[0045]图10和图13表示此状态。此状态是在初始状态基础上按住按钮5并向后推动按钮5使刀套3相对刀柄2向后滑动至后端位而得到。从图13中可以看出,在此状态下,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 8中,使刀套3相对刀柄2处于定位锁定状态,刀片I从刀套3的前端开口中伸出,暴露在外处于使用状态。
[0046]第三,手术刀使用后关闭状态
[0047]图9和图12表示此状态。此状态是在使用状态基础上按住按钮5并向前推送按钮5使刀套3相对刀柄2向前滑动至前端位而得到。从图12中可以看出,在此状态下,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 7中,使刀套3相对刀柄2处于定位锁定状态。
[0048]第四,手术刀使用后锁死状态
[0049]图11和图14表示此状态。此状态是由上述关闭状态过渡而来,具体是:放开按钮5,在按钮5处于自由状态下,通过推钮19 (见图11)向前推送刀套3,或者用手捏住刀套3向前拉动刀套3时,连接撞头10的正面弹性臂16和连接锁头6的反面弹性臂17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10在刀柄2正面避让阻挡块13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 12中,同时锁头6在刀柄2反面从护刀锁口 7经斜面18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 11中,形成锁死状态。此状态下刀片I隐藏在刀套3内处于被保护状态,操作者不能再次打开刀套3使用手术刀。
[0050]在锁死状态下,由于刀柄2正面的撞头10卡死在第二锁死口 12中,同时刀柄2反面的锁头6卡死在第一锁死口 11中,这种双面同时卡死的状态不会因刀套3与刀柄2之间的间隙过大以及变形而发生滑脱的现象,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锁死状态的稳定性。
[005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I)、刀柄(2)和刀套(3)组成,刀片(I)固定在刀柄(2)前部,刀套(3)套在刀柄(2)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2)前部相连,当刀套(3 )相对刀柄(2 )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I)从刀套(3 )前端开口( 4)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 所述定位机构具有按钮(5 )、锁头(6 )、护刀锁口( 7 )、露刀锁口( 8 )和贯通槽(9 ),其中,贯通槽(9)设在刀柄(2)上并且沿刀柄(2)长度方向布置,贯通槽(9)在刀柄(2)厚度方向的正面与反面之间贯通,护刀锁口(7)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前端位置上,露刀锁口(8)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后端位置上,按钮(5)和锁头(6)均设在刀套(3)上,其中,按钮(5)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正面,锁头(6)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反面,按钮(5)和锁头(6)分别为刀套(3)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按钮(5)上设有撞头(10),在刀套(3)与刀柄(2)套装状态下,所述撞头(10)从刀柄(2)正面穿过贯通槽(9)与位于刀柄(2)反面的锁头(6)相抵或接近,当刀片(I)相对刀套(3)呈现伸出状态时,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 8 )中定位锁定,当刀片(I)相对刀套(3 )呈现缩回状态时,锁头(6 )卡入护刀锁口( 7 )中定位锁定,按压并推动按钮(5)时,撞头(10)推动锁头(6)脱离露刀锁口(8)或者护刀锁口(7),并且在露刀锁口(8)和护刀锁口(7)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 其特征在于: 在刀柄(2)反面的护刀锁口(7)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11),该第一锁死口(11)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锁头(6)配合,第一锁死口(11)的凹形腔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均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护刀锁口(7)与第一锁死口(11)之间通过斜面(18)或圆弧面进行过渡,斜面(18)或圆弧面的方向和位置有利于锁头(6)从护刀锁口(7)滑移至第一锁死口(11)中; 在刀柄(2)正面,对应反面第一锁死口( 11)的位置设置第二锁死口( 12),该第二锁死口(12)位于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方,第二锁死口(12)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撞头(10)配合,第二锁死口(12)的凹形腔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第二前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端与第二锁死口(12)之间设有阻挡块(13),该阻挡块(13)靠近贯通槽(9)的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 在按钮(5)处于按压状态下,同时通过按钮(5)向前推动刀套(3)时,撞头(10)被阻挡块(13)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12)中;在按钮(5)处于自由状态下,向前拉动或推动刀套(3)时,连接撞头(10)和锁头(6)的弹性臂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10)在刀柄(2)正面避让阻挡块(13)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12)中,同时锁头(6)在刀柄(2)反面从护刀锁口(7)经斜面(18)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11)中,形成锁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由刀柄(2)前部外缘与刀套(3)内缘配合构成,其中,刀柄(2)前部的正面和反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凸筋(14),刀套(3)内缘对应该凸筋(14)设置有凹槽(15),凸筋(14)与凹槽(15)配合构成滑动导向机构。
【文档编号】A61B17/3211GK204092115SQ20142027581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施国平, 曹跃平 申请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玻璃体切除术后低头坐位搁头专用桌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体切除术后低头坐位搁头专用桌,包括头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枕支撑架、第一活动关节、支撑平台和倾角调节机构,所述头枕放置在头枕支撑架上,头枕支撑架底部一端通过第一活动关
- 专利名称:血调节肽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血调节活性并可用于刺激骨髓生长及治疗病毒、真菌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的肽。有多种调节信使及修饰剂如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及不同类型的肽具有调节骨髓生长的作用[Metcalf,Cell,43∶5
- 专利名称:一种复方丹参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丹参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复方丹参片分别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5年版。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三味组成。随着人们对复方丹参制剂的不断深入
- 专利名称:基于益生菌的组合物及其在预防和或治疗呼吸性病变和或感染以及改善肠功能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基于益生菌的组合物,如有必要与益生元物质结合,及其在预防和或治疗呼吸性病变和或感染,以及同时改善可受到为解决所述病变状况而采
- 一种用于医用护理设备上调节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用护理设备上调节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由固定架、底座、连接板、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组成,所述固定架安装在底座的左端,固定架的上侧固结有海绵软垫,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沉孔
- 一种分层式胶囊药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式胶囊药瓶,包括主瓶盖、上瓶、中瓶、下瓶和吸盘,所述主瓶盖与上瓶配合安装,所述上瓶上部设置有上瓶口,上瓶下部设置有上瓶底座,所述上瓶与中瓶配合安装,所述中瓶上部设置有中瓶口,中
- 专利名称:一种2-糖基喹啉化合物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一种2-糖基喹啉化合物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糖基喹啉化合物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阿尔
- 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主体,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平台、连接升降平台的导向杆、转轴、升降拉杆、固定在升降拉杆上的固定部;升降机
- 专利名称:含氨基葡萄糖和钙剂及维生素d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是是一种含有以氨基葡萄糖和钙剂及维生素D为有效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制剂,以及该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中的应用。背
- 一种双腔气囊插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腔气囊插管,其包括一插管本体,所述插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包括外气囊以及设于所述外气囊内的内气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节约成本,减少病人住院耗材;减轻病人再次换气管插管的
- 一种新型内科呼吸装置工具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内科呼吸装置工具箱,主要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呼吸内科病房,本实用新型在普通呼吸面罩的基础上,增设了人工呼吸口和喂食口,方便对患者进行抢救和喂食,导气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可
- 一种儿童输液保护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品,特别公开了一种儿童输液保护板。该一种儿童输液保护板,包括输液保护板,保护板扣罩,手腕固定带,其特征是:输液保护板与保护板扣罩通过保护板扣罩连接扣连接,输液保护板上设有若干
- 专利名称:利用rna干扰文库筛选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利用RNA干扰文库和免疫缺陷小鼠细胞在体移植肿瘤转移模型筛选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背景技术: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到机体其它部位的现象。统计表明,
- 专利名称:含有至少一种孕激素和至少一种雌激素的替代治疗用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替代治疗及口服避孕用的制剂。更具体的说,本发明在一方面涉及缓解卵巢减少或停止产生雌激素(如当绝经时)的效应。替代治疗主要是诱导经闭而几乎不流失
- 专利名称: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的组合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尤其是一种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的组合制剂。背景技术: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能阻止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PPI进人体内后,作用时间可达24h以上,
- 一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皮插入钢板体外瞄准固定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皮插入钢板体外瞄准固定器,其中,包括:固定导筒,活动导筒,导向标尺,止紧件,所述导向标尺的一端上垂直连接有所述固定导筒;所述导向标尺
- 医用氧气筒固定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氧气筒固定架,包括上、下两个氧气筒靠板、支撑靠板的立柱和立柱底部的固定板,固定板锚接于地面,靠板上具有与氧气筒圆周面接触弧度不大于180°的第一弧形面,靠板内设有与第一弧形面同轴
- 创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口防水装置。其包括包括上、下圆形卡环和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之间连接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D”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上、
- 专利名称:泡沫硬化剂制备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制备泡沫硬化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浅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症、痔疮、皮肤血管瘤等表浅皮肤黏膜疾病越来越多。泡沫硬化剂需要在医务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药方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药方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临床现状主要有一侧面部剧痛骤然发作,甚至出现
- 专利名称:含水清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水清洁组合物。特别是,本发明涉及适于清洁人体皮肤和头发的含水清洁组合物,该组合物是含有某些特定长链和短链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这些组合物不但温和而且表现出极佳的发泡性能。本发明和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