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治疗冠心病和中风后遗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 一种含奥美拉唑的肠溶片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护栏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氧气筒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 便捷消毒瓶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生殖系统护理组合保健贴的制作方法
- 含酸性染料的亲油性固体化妆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诱导儿童牙齿合理排列的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耳、鼻、穴位治疗头的制作方法
-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 玛咖酒及其生产方法
- 个人洗净用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基于手机的心电监测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便携折叠式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 一种创意闹钟的制作方法
- 治疗口蹄疫的中药粉剂的制作方法
- α-硫酸锌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用于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中药药膜剂及制备方法
- 一种生脉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烧伤药物。
背景技术:
烧伤,中医称为火烧疮、汤火伤、火疮、汤泼火伤等。关于烧伤的病机认识和治疗,历代劳动人民在向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祖国医学对烧伤的研究,历史悠久,贡献很大。晋代葛洪《肘后方》(公元341年)和晋末《刘涓子鬼遗方》(公元483年)中,已有治疗汤火灼伤的记载,其中以柏白皮、山栀、白芷、丹参、甘草等具有抗菌消炎、活血收敛作用的药物,以猪脂熬膏外敷等方法迄今仍被后人广泛使用。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公元652年)初步提出了烧伤的内服外治方法,其中栀子、黄芩、白蔹等配成的药液清洗创面具有特效。之后王焘之《外治秘要》(公元752年)和王肯堂《外科准绳》(公元1602年)中对烧伤的治疗记录甚详,是烧伤治疗中的一项宝贵经验。
在烧伤治疗中,烧伤创面的处理和用药最为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对防治烧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皆有较大进展,目前在治疗烧烫伤中最常用的是京万红软膏和磺胺嘧啶银软膏,京万红软膏虽然也属于纯中药制剂,但由于其换药次数多、疗程较长、容易造成痂下感染等缺点常不被采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虽然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其作用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的
大黄50-350份、赤芍20-280份、桃树皮30-250份、冰片5-50份、蜂蜡1-120份、麻油500-5000份。
优选的重量比例的原料如下大黄240份、赤芍180份、桃树皮150份、冰片25份、蜂蜡18份、麻油1000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浸渍有治疗有效量的上述药物组合物的纱布。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治疗有效量的上述药物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外用辅料组成的制剂,所说的外用辅料包括凡士林等,所说的制剂为软膏。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比例将大黄、赤芍和桃树皮加麻油煎熬,直至炸枯变黑后,用漏勺将变黑药材捞出,加入蜂蜡使之融化,冷却至70-80℃时再加入冰片和搅拌均匀,待凉即可装瓶备用。
本发明的烧伤药物是经过多年在民间和医院临床使用,从中医药学角度,反复筛选而得到的优选配方,选用上述五种成分是因为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堂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或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功效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外敷主治痈肿疮毒、水火烧烫。临床应用因其清热解毒、清火消肿,故煎、为膏、为末、为酊等涂、洗、敷水火烫烧灼,疗效显著。其药理作用抗菌,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抗菌作用较强。体外实验最敏感的细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其次为绿脓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其抑制原理是这些蒽醌衍生物对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收敛作用。
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苦,微寒,归肝经。赤芍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古人用芍药主治“腹痛、头痛、肿脓”,陶弘景将芍药分为赤、白两种,赤芍功能主治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外敷主治痈肿疮毒、水火烧烫、跌打损伤、瘀积作痛。
桃树皮为蔷薇科植物桃Amygdalus L.,或山桃Adavidiana C.de Vos exHenry除去栓皮的树皮。夏秋季剥取,切碎晒干。本品味苦、辛,无毒。主要成分为桃皮素、柚皮素、橙皮素等成分。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菌的功效。主治疮痈肿毒、烧烫伤、瘰疬、湿疮、湿癣以及各种疼痛。
冰片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而成的结晶,称龙脑冰片,其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龙脑香二醇酮等,应用于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较轻,而有某些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猪霍乱弧菌有抑制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对烧伤创面及其感染创面具有清热消炎,消肿止痛,防腐生肌之功效。
蜂蜡为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练而成。其功效为解毒、收敛、生肌、止痛。主治疡痈久溃不敛,水火烫伤等症。临床应用主要是烧伤外制之基质,亦可制成蜂蜡膏涂抹创面。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四类,即酯类(软脂酸蜂花酯约占80%)、游离酸类、游离醇类、烃类。
芝麻油为胡麻科植物芝麻的成熟种子中压出的脂肪油,载于《本草经集注》。其功效为润燥通便、解毒、生肌,主治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等症。临床应用主要为解毒生肌、润肤止痛,是烧伤科油剂、糊剂、软膏剂、纱布剂等外制法制剂良好的赋形剂。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甘油酯35.2%、油酸甘油酯46%、软脂酸性甘油酯7.3%、硬脂酸性甘油酯4.4%。此处方成份,相互提携、相益得彰,在治疗烧伤、烫伤中具有绝好疗效。
本发明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为一种外用药物,其使用方法与常规的外用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相同。
本发明的药物无毒性,临床应用证明,对各种烧烫伤均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本烧烫伤配伍合理、组方简单,治疗效果满意,具有止痛,减少渗出有湿润的作用,同时又有收敛的效能,价格低廉,愈合快,痛苦小有明显抑菌抗感染的药物。本发明药物可使深度烧伤创面以及散在的肉芽创面,可使之由油污不洁,转为新鲜致密,促进周边上皮及芽面残存的皮岛增生蔓延,不用植皮,创面即可愈合,这样就减轻可病人痛苦,尤其对幼儿、老人、体弱的病人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晚期散在肉芽创面能加速创面愈合,愈合后瘢痕松软,外观平整,色泽粉红,很少孪缩,这对于缩短疗程,保证肢体功能也很有价值。在保护创面、抗菌消炎、收敛止痛等方面具有综合的作用,本药处方搭配合理、作用明确,在临床验证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尤其适合于在军事战争中的一线急救中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选取大黄240份、赤芍180份、桃树皮150份、冰片25份、蜂蜡18份、麻油1000份,先将大黄、赤芍、桃树皮药材在100℃干燥12小时,粉碎,过14目筛,待麻油烧开后,加入已粉碎好的大黄、赤芍、桃树皮,文火加热煎熬,直至炸枯变黑后,用漏勺将变黑药材捞出,加入蜂蜡使之融化,冷却至70℃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待凉即可装瓶,备用。
实施例2选取大黄240份、赤芍180份、桃树皮150份、冰片25份、蜂蜡18份、麻油1000份,先将大黄、赤芍、桃树皮药材在100℃干燥12小时,粉碎,过14目筛,待麻油烧开后,加入已粉碎好的大黄、赤芍、桃树皮,文火加热煎熬,直至炸枯变黑后,用漏勺将变黑药材捞出,加入蜂蜡使之融化,冷却至80℃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待凉后,将其平摊于折叠纱布上,厚度以2mm为宜,待高温消毒后,即得油纱布,备用。
实施例3
选取大黄50份、赤芍280份、桃树皮250份、冰片50份、蜂蜡120份、麻油5000份,先将大黄、赤芍、桃树皮药材在100℃干燥12小时,粉碎,过14目筛,待麻油烧开后,加入已粉碎好的大黄、赤芍、桃树皮,文火加热煎熬,直至炸枯变黑后,用漏勺将变黑药材捞出,加入蜂蜡使之融化,冷却至70℃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待凉即可装瓶,备用。
实施例4采用实施例1的药物进行治疗病例1张××,男,44岁,工人,火焰烧伤面积22%,属深II o至IIIo混合型,双手指烧伤严重,九个手指伸指肌腱及部分骨质外露,已形成干性坏死,首先将坏死组织清除,外敷本药27天创面愈合。
病例2王××,男,3周岁,头部热水烫伤感染,形成片块肉芽创面,在门诊应用本烧伤药治疗,日换药一次,创面转为新鲜,肉芽面上皮增生,用药18天创面全部愈合,愈合后皮肤粉红、平坦、较软。
病例3贾××,女,18岁,学生,开水烫伤脚面(浅II o,大面积形成水泡、红、肿、热、痛),经敷本药后,立即疼痛减轻,经6天治疗,痊愈。
从2002年8月至2004年12月,某医院收治各种烧伤、烫伤病人共78例,年龄最大66岁,年龄最小3岁,创面最大面积29×21平方厘米,最小面积2.5×2.5平方厘米。采用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从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某医院收治大、中、小各种烧伤、烫伤病人共63例,年龄最大71岁,年龄最小2岁,创面最大面积31×16平方厘米,最小面积2×2平方厘米。采用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疗效评判标准烧伤创面采用以往治疗时间比较或直接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疗效提前愈合为疗效显著;有提前愈合趋势为有效;未提前者为无效。
讨论烧、烫伤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伤,其创面愈合有以下特点(1)创面易于感染,愈合时间较长;(2)治疗费用较高;(3)愈合后极易产生增生性瘢痕,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
为此,能否明显地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和有效地防止后期的瘢痕增生,是目前烧伤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也是评价烧伤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实施例1”采用中药制剂,在止痛、抗菌等方面明显优于京万红软膏和磺胺嘧啶银软膏。具有杀菌,去腐生肌,解毒收敛和消炎止痛等作用,其疗效较为显著,可能在于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环、促进了上皮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加速了创面愈合。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例在疼痛、烧伤度数等方面基本相同。烧伤面积采用新九法和桂氏手掌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的诊断采用国际和我国通用的三度四分法。见下表3。
表3
试验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创面渗出减少,深II度烧伤创面用药后第三天可见创面基底泛红,一周后开始痂溶。十天左右可见有皮岛;其修复过程是溶长并进。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见表4);有效率98.41%(见表5)。
表4(t/d.x±s)
表5 疗效评价
实施例5皮肤急性毒性试验(1)试验目的 观察动物皮肤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毒性情况。
(2)实验动物 成年健康家兔(日本大耳兔,SCXK沪2002-0002)体重2kg,给药前24小时在兔子两侧脱毛,脱毛面积每侧75cm2,总面积150cm2。家兔分为3组(空白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4只,受试动物应皮肤光滑、无损伤、无皮肤病。
(3)受试药物 实施例1的药物,不经稀释直接涂抹,使受试药物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
(4)实验方法 将受试物均匀涂敷于动物背部脱毛区,并用适宜方法固定,受试家兔在给药24小时后,可用温水除去残留受试物,每日观察,连续14天。
(5)实验结果 经过对受试动物的观察,其毛发、眼睛、黏膜、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均无异样变化。
2皮肤刺激性试验(1)试验目的 观察动物皮肤接触受试物后的刺激反应情况。
(2)实验动物 成年健康家兔(日本大耳兔,SCXK沪2002-0002),体重2kg,给药前24小时在兔子两侧脱毛,脱毛面积每侧50cm2,总面积100m2。
(3)受试药物 实施例1的药物,直接涂抹。
(4)实验方法 选取3只家兔,在受试区和对照区一次或多次分别涂抹1ml受试药物或药物赋形剂,然后固定。24小时后用温开水去除残留药物和赋形剂,去除受试药物后1、24、48和72小时观察涂抹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情况。
(5)评价依据 每只动物试验结果按表1进行刺激反应评分,计算出平均分值,然后按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表1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表2 皮肤刺激强度评价
(6)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皮肤刺激实验结果
从上述结果可知,空白组和受试药物组均未发生红斑和水肿情况,其得分为0,其分值小于0.5,故为无刺激性。
3皮肤致敏试验(1)试验目的 通过动物皮肤重复接触受试物后,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
(2)实验动物 豚鼠(SCXK沪2002-0002)雌雄各半,体重在250-300g。给药前24小时在豚鼠两侧脱毛,脱毛面积每侧3×3cm2,总面积约9cm2。
(3)受试药物 实施例1的药物,不经稀释直接涂抹。阳性致敏物为2,4-二硝基氯苯。
(4)实验方法 将豚鼠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一组给受试药物,第二组空白对照(赋形剂),第三组为阳性对照组(给阳性致敏物)。
①致敏接触 将受试物0.1-0.2ml涂在动物左侧脱毛区,用适宜方法固定,持续6h。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方法同上。
②激发接触 于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14天,将受试物0.1-0.2ml涂在动物右侧脱毛区,6h后去掉受试物,即刻观察,然后于24、48、72h再次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反应平均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动物总数。
(5)评价标准 见表4和表5。
表4 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
表5 致敏率分类
(6)实验结果 根据受试药物在动物皮肤所出现的反应情况,其过敏评分和致敏率结果见表6和表7。
表6 皮肤过敏反应评分(n=10)
表7 药物致敏率结果
在皮肤过敏试验中,空白组均无红斑和水肿出现,受试药物组有1只出现轻度红斑,计算得其致敏率为10%,经判断本药物属于轻度致敏性。
4试验结论该药经过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受试动物在体重、皮肤、毛发、眼睛、黏膜以及在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均无异样现象,无皮肤红斑和水肿等刺激现象;在致敏试验中,其致敏率为10%。
综上所述,该药为无毒、无刺激性、轻度致敏性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的大黄50-350份、赤芍20-280份、桃树皮30-250份、冰片5-50份、蜂蜡1-120份、麻油500-5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的大黄240份、赤芍180份、桃树皮150份、冰片25份、蜂蜡18份、麻油1000份。
3.一种浸渍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组合物的纱布。
4.一种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组合物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外用辅料组成的制剂。
5.制备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比例将大黄、赤芍和桃树皮加麻油煎熬,直至炸枯变黑后,用漏勺将变黑药材捞出,加入蜂蜡使之融化,冷却至70-80℃时再加入冰片,搅拌。
6.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烧烫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的大黄50-350份、赤芍20-280份、桃树皮30-250份、冰片5-50份、蜂蜡1-120份、麻油500-50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制备的大黄240份、赤芍180份、桃树皮150份、冰片25份、蜂蜡18份、麻油100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大黄50-350份、赤芍20-280份、桃树皮30-250份、冰片5-50份、蜂蜡1-120份、麻油500-5000份。首先将大黄、赤芍以及桃树皮药材在100℃干燥12小时,粉碎,过14目筛,待麻油烧开后,加入已粉碎好的大黄、赤芍、桃树皮,加麻油煎熬,直至炸枯变黑后,用漏勺将变黑药材捞出,加入蜂蜡使之融化,冷却至70-80℃时再加入冰片和搅拌均匀,待凉即可装瓶或制备成油纱布使用。本药物处方组成简单,在保护创面、抗菌消炎、收敛止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尤其适合于在军事战争中烧伤一线急救的使用。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823971SQ2005101123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玉明, 靳小青, 谷爱梅, 黄宝康, 沈越, 陆翠琴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染色用喷雾型注射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色用喷雾型注射管。 背景技术:使用内窥镜对食道、胃、肠等消化道粘膜进行检查时,需要对粘膜进行染色,以便对粘膜的细微变化进行观察,从而判断其病兆深浅、范
- 专利名称:组织工程支架用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已开发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生物可降解多孔材料,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的特效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特效药。背景技术:作为世界第三大杀手的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疼痛的复方药物组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药物组合,具体涉及包含豆腐果苷和Y-氨基丁酸类似物质的复方药物组合,该复方药物组合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疼痛例如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背景技术:按照疼痛持续
- 专利名称:一种酶调控的纳米超分子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一种酶调控的纳米超分子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纳米超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酶调控的纳米超分子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背景技术:刺激响应囊泡因其在化学、生物和材
- 专利名称:治疗结节型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外用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ー种治疗结节型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痤疮是ー种慢性皮脂腺炎症,主要由痤疮丙酸杆菌和皮脂分泌过多引起。医学
- 结合电子装置的健身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电子装置的健身车,包括健身车(1),所述健身车(1)上设有测量车轮转速的测速单元,所述健身车(1)车把上设有电容触摸屏(3)和心率监测单元,所述健身车(1)的一对车把的侧面分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或和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或和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组合物。属药物领域。背景技术: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
- 专利名称:一种含硼替佐米的冻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化学制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硼替佐米的冻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硼替佐米(Bortezomib)为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结构如式I所
- 专利名称:一种增强体力的保健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体力的保健品。背景技术:随着社会节奏变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群在不断扩大,人们遭遇到身心双重疲劳,厌恶治疗,会造成代谢失调、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系统紊乱
- 专利名称:氨基多糖用于制备治疗或修复皮肤创伤的药物或敷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多糖,特别是氨基多糖中的羧甲基壳聚糖或羧甲基甲壳素在制备治疗皮肤烧伤、烫伤、皮肤溃疡、皮肤机械创伤等皮肤创伤药物或制备保护和修复皮肤烧伤、烫伤、皮
- 骶髂关节固定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骶髂关节固定带,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纠正骶髂关节前后错缝的骶髂关节固定带,包括带本体,带本体中部设置骶髂刚性板,使带本体中部对应缚在人体腰椎尾端时,骶髂刚性板横向覆盖骶髂关节,竖向覆盖腰椎最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超声肿瘤治疗机的两次聚焦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聚焦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高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的两次聚焦装置。背景技术:目前,应用于高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的聚焦装置,普遍采用将平面压电晶体安装在内
- 一种康复护腕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护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康复护腕,该康复护腕包括护腕本体、设置于护腕本体外表面的尼龙搭扣,该康复护腕还包括设置于护腕本体内表面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夹片及连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的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高血压,西医称高血压病,中医则将高血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现有技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
- 专利名称:蒽环二糖类、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式(I)和(II)的化合物及其具有抗肿瘤性质的药用盐类。 其中R是H、OH或OR7基,其中R7=CHO或COCH3或者是含有至多个6个碳原子的羧酸的酰基;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散剂。背景技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祖国传统医学“痹证”、“历节”等病证范畴。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或素体虚弱复感风邪所致。如《素问 痹论》
- 专利名称:胸外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胸外手术拉钩。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胸部手术时,需要助手牵拉手术创口暴露手术视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拉钩便于手术,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
- 一种护创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创贴。其包括单面涂覆有医用粘胶的基材、功能层和隔离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碳纤维层和复合在碳纤维层上甲壳素层;所述的碳纤维层复合在基材的涂覆有医用粘胶的一面上;所述的隔离层覆盖在功能层上且粘合固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组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海南九节I3Sychotria hainanensis为茜草科植物,又名
- 专利名称:胎儿心电图正交导联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学心电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胎儿心电图正交导联系统。背景技术:胎儿心电图是经孕母腹壁或胎儿体表所记录的胎儿心脏动作电位及其在心脏内传导过程的图形。胎儿心电图中携带了丰富的胎儿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