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医疗手术室用的可调式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 L型隆乳内镜装置制造方法
- 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六神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磁共振成像中用多通道数据组合实现水脂分离的方法
- 针帽放置托块的制作方法
-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移动式洗澡的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 用于治疗和预防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的血浆衍生的免疫球蛋白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椎体成形术的穿刺套件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中医诊疗桌的制作方法
- 一种防治电磁辐射损害男性生殖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鸭黄病毒病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益寿型阿胶固元膏的制作方法
- 注射用盐酸莫西沙星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 长皮源液的制作方法
- 二芳基5,6-融合杂环酸作为白三烯拮抗剂的制作方法
- 5-ht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背景技术:
脚气,祖国医学称为“臭田螺”、“脚气”、“脚气疮”、“脚气湿疮”、“湿脚气”、“足趾缝烂疮”、“烂疮”、“风痒脚疮”、“烂脚风”、“脚痔”。如《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脚丫破烂,其患虽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至皮烂,津腥臭水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该病虽发生在手、足局部,但常有瘙痒疼痛, 有时因搔抓而继发化脓性感染,或引起淋巴结、淋巴管炎及丹毒、败血症等,对工作、身体健康均有一定影响,必须加以重视。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 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用于脚癣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是采用皮肤表面涂抹消炎、杀菌、止痒药膏,其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目前仍是医学界未能解决的难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效果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20份、血藤10-20份、茄根10-20份、薏苡仁10-20份、五加皮8-15份、附子8-15份、小麦麸8_15份、地骨皮8_15份、威灵仙6_10份、黄柏6-10份、小叶金老梅6-10份、玉米须6-10份、紫花地丁 4-8份、棱枝槲寄生4_8份、灯笼草4-8份、鞭叶铁线蕨4-8份、冰片1-10份、薄荷油1-10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乙醇中加入粉碎后的细粉搅拌均匀,在于加入冰片勾兑,最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于O — 10°C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 - 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用法外搽,每日3 —4次,连用2 —4周。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癣。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1-18份、血藤11-18份、茄根11_18份、薏苡仁11-18份、五加皮9-14份、附子9-14份、小麦麸9_14份、地骨皮9_14份、威灵仙7-9份、黄柏7-9份、小叶金老梅7-9份、玉米须7-9份、紫花地丁 5-7份、棱枝槲寄生5_7份、灯笼草5-7份、鞭叶铁线蕨5-7份、冰片2-8份、薄荷油2-8份。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5份、血藤15份、茄根15份、薏苡仁15份、五加皮 13份、附子13份、小麦麸13份、地骨皮13份、威灵仙8份、黄柏8份、小叶金老梅8份、玉米须8份、紫花地丁 6份、棱枝槲寄生6份、灯笼草6份、鞭叶铁线蕨6份、冰片5份、薄荷油5 份。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药理及药性
赤小豆
性味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 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血藤辛,温,无毒。功用主治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爺根
性味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 阴挺,齿匿,口蕈。
薏苡仁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米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五加皮
性味味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治风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
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跌打劳伤。
附子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 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小麦麸
性味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① 《本草拾遗》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蒸热,袋盛,熨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贴窨。〃③《纲目》 〃醋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汗出。末服止虚汗。〃
地骨皮
性味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 痈肿,恶疮。
威灵仙
性味归经味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痰铤,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破伤风。
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 盗汗骨蒸。
小叶金老梅
性味归经甘;寒·肾;膀胱经·
主治寒湿脚气;痒疹;乳腺炎.
功效利湿;止痒;解毒。
玉米须
性味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用主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 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紫花地丁
性味归经苦、辛、寒、无毒;归心、肝经。
功用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棱枝槲寄生
性味归经辛、微涩、温。《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苦。〃脾、肾经。
功效主治除湿、祛风。治肺病吐血,乳疮,腹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灯笼草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渗湿,杀虫。治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湿疮。 清热利湿;被动痰止咳;软坚散结。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 湿疹;疖肿①《分类草药性》解毒杀虫,叶治天泡疮。〃②《天宝本草》治小儿臌胀,疳疾。 〃③《四川中药志》:利尿,消痃癖,去骨蒸劳热。治黄疸,小便不利,久咳喘急;外涂小儿泡疮及皮肤湿热疮。单用果效力更佳。〃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急性支气管炎;
湿疮肿毒。〃
鞭叶铁线蕨
性味苦微甘,平。
功用主治-鞭叶铁线蕨的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选方①治水肿岩虱子二两,煨水服。②治乳痈,黄水疮岩虱子研末敷患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配方
每IOO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mg、血藤10mg、爺根10mg、薏该仁10mg、五加皮 8mg、附子8mg、小麦麸8mg、地骨皮8mg、威灵仙6mg、黄柏6mg、小叶金老梅6mg、玉米须6mg、 紫花地丁 4mg、棱枝槲寄生4mg、灯笼草4mg、鞭叶铁线蕨4mg、冰片lmg、薄荷油lmg。
制备方法
I)、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乙醇中加入粉碎后的细粉搅拌均匀,在于加入冰片勾兑,最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于O — 10°C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 - 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用法外搽,每日3 —4次,连用2 —4周。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癣。
实施例2,配方
每IOO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llmg、血藤llmg、爺根llmg、薏该仁llmg、五加皮 9mg、附子9mg、小麦麸9mg、地骨皮9mg、威灵仙7mg、黄柏7mg、小叶金老梅7mg、玉米须7mg、 紫花地丁 5mg、棱枝槲寄生5mg、灯笼草5mg、鞭叶铁线蕨5mg、冰片2mg、薄荷油2m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
实施例3,配方
每IOO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5mg、血藤15mg、爺根15mg、薏该仁15mg、五加皮 13mg、附子13mg、小麦麸13mg、地骨皮13mg、威灵仙8mg、黄柏8mg、小叶金老梅8mg、玉米须 8mg、紫花地丁 6mg、棱枝槲寄生6mg、灯笼草6mg、鞭叶铁线蕨6mg、冰片5mg、薄荷油5m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
实施例4,配方
每IOO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8mg、血藤18mg、爺根18mg、薏该仁18mg、五加皮 14mg、附子14mg、小麦麸14mg、地骨皮14mg、威灵仙9mg、黄柏9mg、小叶金老梅9mg、玉米须 9mg、紫花地丁 7mg、棱枝槲寄生7mg、灯笼草7mg、鞭叶铁线蕨7mg、冰片8mg、薄荷油8m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
实施例5,配方
每IOO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20mg、血藤20mg、爺根20mg、薏该仁20mg、五加皮 15mg、附子15mg、小麦麸15mg、地骨皮15mg、威灵仙10mg、黄柏10mg、小叶金老梅10mg、玉米须10mg、紫花地丁 8mg、棱枝槲寄生8mg、灯笼草8mg、鞭叶铁线蕨8mg、冰片10mg、薄荷油 IOmg0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有利于皮肤的生理功能的发挥;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皮肤的作用,比单纯应用乙醇和高锰酸钾具有多重治疗效果,使用过程中减少了皮肤的干燥、紧张感,而且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应用前景广阔。配方中使用高锰酸钾能有效杀灭细菌,水杨酸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影响其趋化性,影响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述,抑制炎症的发生过程,具有双重抗炎作用。醋能增加皮肤粘膜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过敏反应,促进细胞的生长。本方中选用中草药均具有针对性,具有抗菌、消炎、杀毒、排毒、排脓等作用,能够溶解稀释毛囊口内的皮脂,以利于脱落细胞的排出,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同时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和延长局部药效的作用。冰片和薄荷油具有清凉解毒、护肤的作用,最终减少细菌和炎症性真菌、脓疱的形成。
治疗脚癣疗效观察
脚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我们于2000年-2012年采用自制脚气制剂治疗脚癣病例 500多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典型临床病例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II级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一月内未做任何药物治疗,无合并其他疾病。
剔除标准对本品过敏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症状性脚癣;中断治疗及不能复诊者。
入选病例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水疱型31例,糜烂型20例,角化型9例,病人患病至就诊时间最长3年多,最短一年多。临床症状局部有散在的小水疱、糜烂渗出、疼痛、肿胀、奇痒、功能障碍等。
典型病例
病例I :
赵XX,患脚气多年,曾经用过很多的药膏、药水都是当时很好用,过一阶段就又犯了,经常出现小泡泡而且面积不断扩大,脚干脱皮,目前脚趾已有灰指甲,脚部的皮肤颜色较深(象似疤痕),使用本发明药物二周症状完全消失,三年未复发。
病例2
许XX,脚气是妻子传染的,经常在脚趾上长出来很多水泡,很痒。经常把水泡挤破, 然后涂抹达克宁之类的软膏,这样可以支持几天,但是经常是死灰复燃。脚气水,足光粉,还有各种软膏都用遍了,现在还是老样子,而且长水泡的面积好像越来越大,使用本发明药物三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3
刘XX,务农脚缝脱皮而且皮下有很多黄色小水泡,来诊时脚趾甲忽然增厚,趾甲面上还有凹凸不平的小坑,趾甲而且从顶端开始蜕落,脚指甲严重变形,使用本发明药物两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4:
张XX2007年患了 ’香港脚’,脱皮起水泡,奇痒,脚臭,长期以来一直用药,用药方式擦、洗、泡、抹,可效果不大。使用本发明药物7天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5
陈XX,男,28岁.张家口私厂工人。因3年前被确诊为脚气,来就诊,查体见双脚第五与四趾间、第三与二趾间有散在的红色小水疱并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局部肿胀伴有糜烂,自述奇痒难忍。使用复方酊剂,以棉签沾之外涂于患处,每天两次,连用4个疗程停药。 临床症状及体症完全消失,局部皮肤完好如初而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6
王XX,男,45岁.张家口某学校校长。因并发严重的真菌感染而就诊,表现为发热、 趾间、脚背明显肿胀,疼痛、趾间有较多的淡黄的脓液,腹股沟淋巴肿大。病人奇痒难忍,苦不堪言。经过使用本发明脚癣酊剂以棉签沾之外涂于患处,抗炎治疗、控制感染,每天两次, 连用4个疗程停药痊愈,随访未复发。
病例7
袁XX,患脚气10余年,使用多种脚气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年年复发,未治愈,使用本发明酊剂,治疗五天见效,10天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8:
张XX,因家养宠物,全家三口被传染上真菌,脚气病严重,已有10年,曾用过多种脚气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年年复发,未治愈,使用本发明酊剂,治疗15天见效,3疗程治愈,至今未复发。
用药及观察方法用棉签蘸取配好的酊剂,均匀涂于患处,面积略大于皮损,早、 中、晚各一次,疗程一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I周、2周、3周及4周进行临床评分。评分的方法为将临床表现炎症丘疹、脓庖按无一 0,轻一 1,中一 2,重一 3,评分后累加起来既为临床得分;治疗后临床改善率=(治疗前-10-
得分一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X100%。
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
显效经复方脚癣酊剂治疗4个疗程,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局部皮肤完好。
有效经复方脚癣酊剂治疗4个疗程,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局部皮肤损害明显减轻。
无效经复方脚癣酊剂治疗4个疗程,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局部疼痛、肿胀无明显减轻。
痊愈临床改善率彡95% ;显效临床改善率< 95%,彡60% ;
有效临床改善率< 60%,> 20% ;无效临床改善率< 20% ;
痊愈加显效合计为有效率。
副作用观察
本组有5例(8. 3% )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红斑,刺激感,但未经处理自行缓解,均未中断治疗,直至疗程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20份、血藤10-20份、茄根10-20份、薏苡仁10-20份、 五加皮8-15份、附子8-15份、小麦麸8-15份、地骨皮8_15份、威灵仙6_10份、黄柏6_10 份、小叶金老梅6-10份、玉米须6-10份、紫花地丁 4-8份、棱枝槲寄生4-8份、灯笼草4_8 份、鞭叶铁线蕨4-8份、冰片1-10份、薄荷油1-10份;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2)、按配方比例将乙醇中加入粉碎后的细粉搅拌均匀,在于加入冰片勾兑,最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于O — 10°C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 - 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 11-18份、血藤11-18份、爺根11-18份、薏该仁11-18份、 五加皮9-14份、附子9-14份、小麦麸9-14份、地骨皮9_14份、威灵仙7-9份、黄柏7-9份、 小叶金老梅7-9份、玉米须7-9份、紫花地丁 5-7份、棱枝槲寄生5-7份、灯笼草5_7份、鞭叶铁线蕨5-7份、冰片2-8份、薄荷油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5份、血藤15份、茄根15份、薏苡仁15份、五加皮13份、 附子13份、小麦麸13份、地骨皮13份、威灵仙8份、黄柏8份、小叶金老梅8份、玉米须8 份、紫花地丁 6份、棱枝槲寄生6份、灯笼草6份、鞭叶铁线蕨6份、冰片5份、薄荷油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效果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20份、血藤10-20份、茄根10-20份、薏苡仁10-20份、五加皮8-15份、附子8-15份、小麦麸8-15份、地骨皮8-15份、威灵仙6-10份、黄柏6-10份、小叶金老梅6-10份、玉米须6-10份、紫花地丁4-8份、棱枝槲寄生4-8份、灯笼草4-8份、鞭叶铁线蕨4-8份、冰片1-10份、薄荷油1-10份。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2973845SQ20121058327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孙力川, 梁轶聪, 李佃场 申请人:李鑫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塞鼻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塞鼻丹,属于一种用中药制成的鼻施中成药。目前尚未发现用中药制成的塞在鼻孔里,并通过药物在鼻腔内的作用,治疗头疼、浅表性胃炎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中成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中药制成的塞鼻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固体颗粒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挥发油的中药固体颗粒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中药挥发油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中药挥发油的有效性早为古人所知。根据现代中药的化学研究,含挥发
- 专利名称:超微细民族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微细民族药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保健品类。民族医药,不论蒙、藏药还是傣、苗药都象中药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少数民族药学是中华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中华民族
- 清洁导尿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清洁导尿包,包括:导尿包,在所述导尿包内设有管腔和润滑腔;其中所述管腔与所述润滑腔连通;导尿管,所述导尿管设置在所述管腔内,在所述导尿管的一端还设有保护壳;以及润滑液囊,所述润滑液囊设置在所述润滑腔
- 专利名称:Houttuynoid B在治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化合物Houttuynoid B的新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B在制备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癌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
- 专利名称:口腔观察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口腔观察镜。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口腔内检查时,需要借助光线进行操作,这就需要病人头部来回调整、晃动来配合检查,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
- 急救连接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连接管,包括五个依次连接的导通单体;所述导通单体包括导通单体外壳和塞体;位于首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一水平导通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头;位于尾部的导通单体的第二水平导通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及治疗痛风的处方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痛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预防及治疗痛风的处方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祖国医学对痛风早有细致而生动的描述,痛风,它是一种以高尿酸血症为特点,以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红肿、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女血瘀型癥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妇女血瘀型癥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妇女的癥瘕一症,它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妇科的各种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本病多
- 一次性手足手术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手足手术包,包括包装袋、器械包布、手足手术单、器械盘套和手术衣,手足手术单、器械盘套和手术衣叠放在一起置于器械包布中,器械包布叠成方状放置于包装袋内;所述手足手术单的中部具有手术孔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药物,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药物。背景技术:脾胃虚寒是ー种常见多发内分泌失调疾病,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原因引起,表现为腹胀、脘腹痛
- 专利名称:二氢和四氢苯并[f]喹啉-3-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些新型二氢和四氢苯并[f]喹啉-3-酮类化合物、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这类化合物抑制甾族化合物5-α-还原酶的方法。还发明了制备这类化合物使用的新方法。
- 专利名称:一种椎管扩张微创扩张工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脊椎手术中的椎管扩张微创扩张工具。背景技术:椎管狭窄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疾病之一,椎管狭窄是因为腰椎骨本身发生骨质增生,造成椎管变小,挤压到
- 专利名称:布洛芬苯海拉明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剂学领域,涉及一种药物制剂,还涉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疼痛是许多疾病伴有的症状,也是一种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特性的疾病。 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通常情况下主要由导
- 专利名称:多功能护理输液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多功能护理输液^K O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输液架主要由底座、支杆和挂钩构成,现有的输液架结构简单,用途单一,只能悬挂输液瓶,在给病人输液时护
- 记忆合金缝合丝用紧固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记忆合金缝合丝用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左扣件组件、右扣件组件;所述左扣件组件、底座组件、右扣件组件依次柔性连接且由塑料模压一次成型;当左扣件组件和右扣件组件在底座上方
- 一种一次性妇产科用消毒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妇产科用消毒刷,包括套筒和套筒顶部设置的刷头,所述刷头的外层设置为医用海绵体,所述医用海绵体内侧设置为橡胶囊,刷头最内部设置为储液囊;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两端
-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痔疮座浴治疗椅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痔疮座浴治疗椅。 背景技术: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在肠末端粘膜上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 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痔核、痔病、痔
- 专利名称:折柄式针灸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针灸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折柄式针灸针。 背景技术: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为基础, 通过针刺或艾灸方法对人体经络、腧穴的刺激,发挥疏通经络
- 一种含双氯芬酸钠的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氯芬酸钠的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所述组合物由不同释放性能的微丸组成,具体为总重量20-35%的肠溶微丸和80-65%的缓释微丸,其中肠溶微丸通过
- 一种b超探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超探头,在探头的壳体内设置了支撑格栅和缓冲软性材料以支撑晶体片并阻止其短路,在壳体外设置带有计量装置的显影液管路和热风管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保证晶体不损伤、不短路而可正常使用,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