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肉桂油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应用及所制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设备的红外超导体温监测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扩张通道管的管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药枕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小鹅瘟的复方蜂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新型球囊式静脉剥脱器的制造方法
- 电动共振按摩的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藏药的制作方法
- 雾化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 中药治疗合并肾经、胃经两组织疾病的配方与方法
- 防组织损伤内窥镜闭孔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除脚气醋姜膏的制作方法
- 一种铲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 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失眠足浴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自主调节式刮痧器的制造方法
- 用于改善心脏瓣膜功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灵芝菌丝粉是由灵芝孢子萌发形成菌丝,灵芝菌丝不断分解吸收养分,在适当的光照、湿度、温度等条件适宜时就形成了灵芝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弹射孢子粉。灵芝子实体所需要的构成物质,一半以上来源于菌丝体中的贮存养分,所以菌丝体的营养含量比子实体高出很多。现在灵芝的生产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孢子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般是采用破碎技术,对孢子粉进行破碎,但这种技术破碎率低,孢子粉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取,利用价值低;二是对灵芝菌丝体中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有效成分的提取, 现在大多数企业采取土豆和黄豆作为培养基、液体菌种培育、大型反应罐生产、最后提取浓缩液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大多数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提取浓缩液的过程中随着液体流失,造成白白浪费,灵芝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谷物培养基
(1)、将玉米、小麦、大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IOO0C -105°c,压力O. 04-0. 06兆帕,玉米需60-80分钟,小麦需15-20分钟,大豆25-30分钟;
(2)、蒸煮后使用自动装瓶机分别装入瓶中,放进灭菌罐中进行灭菌,温度121。。_125°C,压力 O. 14-0. 16 兆帕,时间 2. 5-3. 5 小时;
(3)、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温度在80°C-90°C时,送入强制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28°C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室内温度为24-26°C,正压操作;
(二)、制作液体菌种
(1)、选育优质赤灵芝菌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马铃薯70-80%、麸皮18-19%、蛋白胨O. 7-0. 8%、磷酸二氢钾 O. 3-0. 4%、硫酸镁 O. 01-0. 03%、维生素 B1 O. 7-0. 8%、琼脂 6_7%,将马铃薯去皮切块(5mm*5mm),与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5-20分钟,后用3_4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将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琼脂按顺序加入,调节PH值至6. 5-7. 3,灭菌后为5. 5-7. 0,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试管,装入量是试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层牛皮纸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灭菌时将试管培养基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铁筐中,压力O. 12-0. 15兆帕、温度120°C _125°C、时间35-42分钟,灭菌结束后,高压灭菌锅压力回零,将高压灭菌锅盖稍微打开一些,停10分钟后再取出试管,趁热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试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养基,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斜面培养基放在30°C _35°C的环境下,培养45-50小时,若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将符合条件的试管,放入超净工作台,开启紫外线灯照射25-35分钟,进行空间消毒,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机等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消毒,然后将初次分离选育的赤灵芝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温度25°C -28°C,培养5-7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马铃薯70-80%、麸皮19-20%、蛋白胨 O. 7-0. 8%、磷酸二氢钾 O. 3-0. 4%、硫酸镁 O. 1-0. 3 %、维生素 B1O. 7-0. 8%,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25°C _28°C时,将菌种从试管取出4块面积为5mm*5mm的菌块,放入摇瓶液面上,放进恒温箱,26°C -28°C,培养48-72小时,待菌块长成圆形(0l2mm)时放在摇床上摇动,每分钟120-150转,旋转培养65-72小时后有菌丝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16-17%、淀粉34-35%、糖24_25%、葡萄糖18-22%、磷酸二氢钾I. 6-1. 7%、硫酸镁I. 1-1. 2%、蛋白胨I. 6-1. 7%、维生素B1O. 1-0. 2%、豆油O. 8-0. 9%,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后加热至60°C,与豆浆混合,再按顺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维生素B1混合到反应罐,待反应罐加水到500升容量,开始升温,培养液温度升至80°C时,用无菌气体搅拌,清除产生的杂质和气沫,再加入豆油,反应罐封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C时排气一次,继续升温,使温度达到120°C _122°C,压力O. 14-0. 16兆帕,培养基产生的热量与压力,从呼吸器进出管道排出灭菌25-35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开关,保持温度120°C_122°C、压力O. 14-0. 16兆帕、25-35分钟,开始用冷却水降温,使温度降至26-28°C时,准备接种;
(6)、首先在反应罐进菌种接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准摇瓶菌种接种管,接好后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接种阀,反应罐进入正常操作,压力O. 05-0. 07兆帕,温度25°C -28°C,培养65-72小时,观察、化验菌种正常,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管道与接种机相连,经高温120°C气体灭菌,25-35分钟后开始进行谷物培养基的接种,接种机对准步骤(一)中已经灭好菌的玉米、小麦、大豆的瓶装培养基,进行接种;
(四)、接好菌种的瓶送入长菌室,在温度25°C_28°C深层发酵18-22天;
(五)、在每瓶培养基长满菌丝后,送入挖瓶车间,将瓶内菌丝挖出;
(六)、将菌丝放入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温度78°C-82°C,含水量小于2% ;
(七)、将烘干的玉米菌丝、小麦菌丝、大豆菌丝按照58-62%34-36% :4_6%的比例粗粉;
(八)、将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在含水量达10%后进行膨化,膨化温度控制在109°c -lire ;
(九)、将膨化好的粒状菌丝送入超微粉碎机内粉碎成150目粉末,进行包装,即为成
品;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谷物培养基
(I)、将玉米、小麦、大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102°C,压力O. 05兆帕,玉米需70分钟,小麦需18分钟,大豆28分钟;(2)、蒸煮后使用自动装瓶机分别装入瓶中,放进灭菌罐中进行灭菌,温度124°C,压力O. 15兆帕,时间3小时;
(3)、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温度在85°C时,送入强制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28°C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室内温度为25°C,正压操作;
(二)、制作液体菌种
(1)、选育优质赤灵芝菌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马铃薯73%、麸皮18.56%、蛋白胨O. 73%、磷酸二氢钾O. 36%、硫酸镁O. 02%、维生素B1 O. 73%、琼脂6. 6%,将马铃薯去皮切块(5mm*5mm),与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8分钟,后用4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将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琼脂按顺序加入,调节PH值至6. 8,灭菌后为6. 5,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试管,装入量是试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层 牛皮纸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灭菌时将试管培养基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铁筐中,压力O. 14兆帕、温度123°C、时间40分钟,灭菌结束后,高压灭菌锅压力回零,将高压灭菌锅盖稍微打开一些,停10分钟后再取出试管,趁热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试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养基,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斜面培养基放在33°C的环境下,培养48小时,若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将符合条件的试管,放入超净工作台,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空间消毒,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机等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消毒,然后将初次分离选育的赤灵芝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温度26°C,培养6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马铃薯78%、麸皮19.6%、蛋白胨O. 78%、磷酸二氢钾O. 39%、硫酸镁O. 2 %、维生素B1O. 78%,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26°C时,将菌种从试管取出4块面积为5_*5_的菌块,放入摇瓶液面上,放进恒温箱,27°C,培养70小时,待菌块长成圆形(0l2mm)时放在摇床上摇动,每分钟140转,旋转培养70小时后有菌丝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16.75%、淀粉33%、糖24. 8%、葡萄糖20%、磷酸二氢钾I. 65%、硫酸镁I. 16%、蛋白胨I. 65%、维生素B1 O. 17%、豆油O. 83%,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后加热至60°C,与豆浆混合,再按顺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维生素B1混合到反应罐,待反应罐加水到500升容量,开始升温,培养液温度升至80°C时,用无菌气体搅拌,清除产生的杂质和气沫,再加入豆油,反应罐封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C时排气一次,继续升温,使温度达到121°C,压力O. 15兆帕,培养基产生的热量与压力,从呼吸器进出管道排出灭菌30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开关,保持温度121°C、压力O. 15兆帕、30分钟,开始用冷却水降温,使温度降至27°C时,准备接种;
(6)、首先在反应罐进菌种接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准摇瓶菌种接种管,接好后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接种阀,反应罐进入正常操作,压力O. 06兆帕,温度26°C,培养70小时,观察、化验菌种正常,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管道与接种机相连,经高温120°C气体灭菌,30分钟后开始进行谷物培养基的接种,接种机对准步骤(一)中已经灭好菌的玉米、小麦、大豆的瓶装培养基,进行接种;(四)、接好菌种的瓶送入长菌室,在温度26°C深层发酵20天;
(五)、在每瓶培养基长满菌丝后,送入挖瓶车间,将瓶内菌丝挖出;
(六)、将菌丝放入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温度80°C,含水量小于2%;
(七)、将烘干的玉米菌丝、小麦菌丝、大豆菌丝按照60%35% 5%的比例粗粉;
(八)、将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在含水量达10%后进行膨化,膨化温度控制在110°C ;
(九)、将膨化好的粒状菌丝送入超微粉碎机内粉碎成150目粉末,进行包装,即为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玉米、小麦、大豆作为培养基,液体接种瓶装生产,这种生产工艺生产周期短,可实现工厂自动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无废料、无污染,且玉米培养基长出的菌丝多糖含量较高,小麦培养基长出的菌丝三萜含量较高,而大豆蛋 白质的含量较高,并可调节口感,加工的灵芝菌丝粉既保留了灵芝的全部有效成分,又同时具有灵芝孢子粉同等的抗癌和预防肿瘤的作用,玉米、小麦、大豆皮和壳含有粗纤维、蛋白质、灰粉等有益元素,经化验,本发明的灵芝菌丝粉中灵芝多糖的含量> 12. 5%,三萜的含量彡O. 95%,粗纤维的含量彡3%,有机硒的含量彡O. 55mg/kg, 口感好、易消化,具有免疫调节、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抗衰老、抗自由基、降血糖、调节核酹与蛋白质的平衡、促进DNA的合成、抗放射性损伤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详细地说明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制作谷物培养基(1)、将玉米、小麦、大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103°c,压力O. 05兆帕,玉米需70分钟,小麦需18分钟,大豆28分钟;
(2)、蒸煮后使用自动装瓶机分别装入瓶中,放进灭菌罐中进行灭菌,温度123°C,O. 15兆帕,时间3小时;(3)、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温度在85°C时,送入强制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28°C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室内温度为25°C,正压操作;(二)、制作液体菌种(I)、选育优质赤灵芝菌种;(2)、制备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料马铃薯200g、麸皮50 g、蛋白胨2 g、磷酸二氢钾I g、硫酸镁O. 5 g、维生素B1 2 g、琼脂18 g,将马铃薯去皮切块(5mm*5mm),与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8分钟,后用4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将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琼脂按顺序加入,调节PH值至6. 8,灭菌后为6. 2,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试管,装入量是试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层牛皮纸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灭菌时将试管培养基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铁筐中,压力O. 14兆帕、温度123°C、时间40分钟,灭菌结束后,高压灭菌锅压力回零,将高压灭菌锅盖稍微打开一些,停10分钟后再取出试管,趁热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试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养基,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斜面培养基放在35°C的环境下,培养18小时,若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3)、将符合条件的试管,放入超净工作台,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空间消毒,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机等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消毒,然后将初次分离选育的赤灵芝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温度26°C,培养6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马铃薯200克、麸皮5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I克、硫酸镁O. 5克、维生素克,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26°C时,将菌种从试管取出4块面积为5_*5_的菌块,放入摇瓶液面上,放进恒温箱,270C,培养60小时,待菌块长成圆形(0l2mm)时放在摇床上摇动,每分钟135转,旋转培养68小时后有菌丝球形成即可待用;(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料黄豆5050g、淀粉9949g、糖7477g、葡萄糖6030g、磷酸二氢钾497g、硫酸镁349g、蛋白胨497g、维生素B1 51g、豆油250g,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后加热至60°C,与豆浆混合,再按顺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维生素B1混合到反应罐,待反应罐加水到500升容量,开始升温,培养液温度升至80°C时,用无菌气体搅拌,清除产生的杂质和气沫,再加入豆油,反应罐封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C时排气一次,继续升温,使温度达到121°C,压力O. 15兆帕,培养基产生的热量,从呼吸器进出管道排出灭菌30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开关,保持温度121°C、压力O. 15兆帕、30分钟,开始用冷却水降温,使温度降至28°C时,准备接种;(6)、首先在反应罐进菌种接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准摇瓶菌种接种管,接好后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接种阀,反应罐进入正常操作,压力O. 06兆帕,温度27 V,培养68小时,观察、化验菌种正常,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管道与接种机相连,经高温120°C气体灭菌,30分钟后开始进行谷物培养基的接种,接种机对准步骤
(一)中已经灭好菌的玉米、小麦、大豆的瓶装培养基,进行接种;(四)、接好菌种的瓶送入长 菌室,在温度27°C深层发酵20天;(五)、在每瓶培养基长满菌丝后,送入挖瓶车间,将瓶内菌丝挖出;(六)、将菌丝放入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温度801,含水量小于2%;(七)、将烘干的玉米菌丝、小麦菌丝、大豆菌丝按照60 35 5的比例粗粉;(八)、将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在含水量达10%后进行膨化,膨化温度控制在110°C ;(九)、将膨化好的粒状菌丝送入超微粉碎机内粉碎成150目粉末,进行包装,即为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谷物培养基 (1)、将玉米、小麦、大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IOO0C -105°c,压力O. 04-0. 06兆帕,玉米需60-80分钟,小麦需15-20分钟,大豆25-30分钟; (2)、蒸煮后使用自动装瓶机分别装入瓶中,放进灭菌罐中进行灭菌,温度121。。_125°C,压力 O. 14-0. 16 兆帕,时间 2. 5-3. 5 小时; (3)、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温度在80°C-90°C时,送入强制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28°C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室内温度为24-26°C,正压操作; (二)、制作液体菌种 (1)、选育优质赤灵芝菌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马铃薯70-80%、麸皮18-19%、蛋白胨O.7-0. 8%、磷酸二氢钾 O. 3-0. 4%、硫酸镁 O. 01-0. 03%、维生素 B1 O. 7-0. 8%、琼脂 6_7%,将马铃薯去皮切块(5mm*5mm),与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5-20分钟,后用3_4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将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琼脂按顺序加入,调节PH值至6. 5-7. 3,灭菌后为5. 5-7. 0,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试管,装入量是试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层牛皮纸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灭菌时将试管培养基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铁筐中,压力O. 12-0. 15兆帕、温度120°C _125°C、时间35-42分钟,灭菌结束后,高压灭菌锅压力回零,将高压灭菌锅盖稍微打开一些,停10分钟后再取出试管,趁热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试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养基,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斜面培养基放在30°C _35°C的环境下,培养45-50小时,若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将符合条件的试管,放入超净工作台,开启紫外线灯照射25-35分钟,进行空间消毒,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机等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消毒,然后将初次分离选育的赤灵芝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温度25V -28°C,培养5-7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马铃薯70-80%、麸皮19-20%、蛋白胨 O. 7-0. 8%、磷酸二氢钾 O. 3-0. 4%、硫酸镁 O. 1-0. 3 %、维生素 B1O. 7-0. 8%,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25°C _28°C时,将菌种从试管取出4块面积为5mm*5mm的菌块,放入摇瓶液面上,放进恒温箱,26°C -28°C,培养48-72小时,待菌块长成圆形(0l2mm)时放在摇床上摇动,每分钟120-150转,旋转培养65-72小时后有菌丝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16-17%、淀粉34-35%、糖24_25%、葡萄糖18-22%、磷酸二氢钾I. 6-1. 7%、硫酸镁I. 1-1. 2%、蛋白胨I. 6-1. 7%、维生素B1O.1-0. 2%、豆油O. 8-0. 9%,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后加热至60°C,与豆浆混合,再按顺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维生素B1混合到反应罐,待反应罐加水到500升容量,开始升温,培养液温度升至80°C时,用无菌气体搅拌,清除产生的杂质和气沫,再加入豆油,反应罐封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C时排气一次,继续升温,使温度达到120°C _122°C,压力O. 14-0. 16兆帕,培养基产生的热量与压力,从呼吸器进出管道排出灭菌25-35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开关,保持温度120°C_122°C、压力O. 14-0. 16兆帕、25-35分钟,开始用冷却水降温,使温度降至26-28°C时,准备接种; (6)、首先在反应罐进菌种接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准摇瓶菌种接种管,接好后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接种阀,反应罐进入正常操作,压力O. 05-0. 07兆帕,温度25°C -28°C,培养65-72小时,观察、化验菌种正常,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管道与接种机相连,经高温120°C气体灭菌,25-35分钟后开始进行谷物培养基的接种,接种机对准步骤(一)中已经灭好菌的玉米、小麦、大豆的瓶装培养基,进行接种; (四)、接好菌种的瓶送入长菌室,在温度25°C_28°C深层发酵18-22天; (五)、在每瓶培养基长满菌丝后,送入挖瓶车间,将瓶内菌丝挖出; (六)、将菌丝放入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温度78°C-82°C,含水量小于2% ; (七)、将烘干的玉米菌丝、小麦菌丝、大豆菌丝按照58-62%34-36% :4_6%的比例粗粉; (八)、将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在含水量达10%后进行膨化,膨化温度控制在109°c -lire ; (九)、将膨化好的粒状菌丝送入超微粉碎机内粉碎成150目粉末,进行包装,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谷物培养基 (1)、将玉米、小麦、大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102°C,压力O. 05兆帕,玉米需70分钟,小麦需18分钟,大豆28分钟; (2)、蒸煮后使用自动装瓶机分别装入瓶中,放进灭菌罐中进行灭菌,温度124°C,压力O.15兆帕,时间3小时; (3)、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温度在85°C时,送入强制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28°C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室内温度为25°C,正压操作; (二)、制作液体菌种 (1)、选育优质赤灵芝菌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马铃薯73%、麸皮18.56%、蛋白胨O.73%、磷酸二氢钾O. 36%、硫酸镁O. 02%、维生素B1 O. 73%、琼脂6. 6%,将马铃薯去皮切块(5mm*5mm),与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8分钟,后用4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将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琼脂按顺序加入,调节PH值至6. 8,灭菌后为6. 5,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试管,装入量是试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层牛皮纸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灭菌时将试管培养基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铁筐中,压力O.14兆帕、温度123°C、时间40分钟,灭菌结束后,高压灭菌锅压力回零,将高压灭菌锅盖稍微打开一些,停10分钟后再取出试管,趁热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试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养基,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斜面培养基放在33°C的环境下,培养48小时,若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将符合条件的试管,放入超净工作台,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空间消毒,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机等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消毒,然后将初次分离选育的赤灵芝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温度26°C,培养6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马铃薯78%、麸皮19.6%、蛋白胨O. 78%、磷酸二氢钾O. 39%、硫酸镁O. 2 %、维生素B1O. 78%,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26°C时,将菌种从试管取出4块面积为5_*5_的菌块,放入摇瓶液面上,放进恒温箱,27°C,培养70小时,待菌块长成圆形(0l2mm)时放在摇床上摇动,每分钟140转,旋转培养70小时后有菌丝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16.75%、淀粉33%、糖24. 8%、葡萄糖20%、磷酸二氢钾I. 65%、硫酸镁I. 16%、蛋白胨I. 65%、维生素B1 O. 17%、豆油O. 83%,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后加热至60°C,与豆浆混合,再按顺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维生素B1混合到反应罐,待反应罐加水到500升容量,开始升温,培养液温度升至80°C时,用无菌气体搅拌,清除产生的杂质和气沫,再加入豆油,反应罐封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C时排气一次,继续升温,使温度达到121°C,压力O. 15兆帕,培养基产生的热量与压力,从呼吸器进出管道排出灭菌30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开关,保持温度121°C、压力O. 15兆帕、30分钟,开始用冷却水降温,使温度降至27°C时,准备接种; (6)、首先在反应罐进菌种接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准摇瓶菌种接种管,接好后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接种阀,反应罐进入正常操作,压力O. 06兆帕,温度26°C,培养70小时,观察、化验菌种正常,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管道与接种机相连,经高温120°C气体灭菌,30分钟后开始进行谷物培养基的接种,接种机对准步骤(一)中已经灭好菌的玉米、小麦、大豆的瓶装培养基,进行接种; (四)、接好菌种的瓶送入长菌室,在温度26°C深层发酵20天; (五)、在每瓶培养基长满菌丝后,送入挖瓶车间,将瓶内菌丝挖出; (六)、将菌丝放入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温度80°C,含水量小于2%; (七)、将烘干的玉米菌丝、小麦菌丝、大豆菌丝按照60%35% 5%的比例粗粉; (八)、将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在含水量达10%后进行膨化,膨化温度控制在110°C ; (九)、将膨化好的粒状菌丝送入超微粉碎机内粉碎成150目粉末,进行包装,即为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制作谷物培养基;(二)、制作液体菌种;(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四)、接好菌种的瓶送入长菌室;(五)、在每瓶培养基长满菌丝后,送入挖瓶车间,将瓶内菌丝挖出;(六)、将菌丝放入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七)、将烘干的玉米菌丝、小麦菌丝、大豆菌丝按照58-62%34-36%4-6%的比例粗粉;(八)、将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在含水量达10%后进行膨化,膨化温度控制在109℃-111℃;(九)、将膨化好的粒状菌丝送入超微粉碎机内粉碎成150目粉末,进行包装,即为成品。本发明口感好、易消化,具有免疫调节、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文档编号A61K36/074GK102835254SQ2012103625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王永产, 杨艳玲, 胡继华, 杨凯, 王璞 申请人:烟台龙宇灵芝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通过液态形式的消毒剂对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液态形式的消毒剂对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和装置。背景技术: 无菌包装技术长时间用来包装食品和类似物,特别是对细菌和存放敏感的产品,以便给以产品延长的上架时间,使其可从
-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用除臭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用除臭剂,属于除臭剂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汗液分泌后目细菌分解常会产生令人厌恶的臭味。为了抑制汗液过量排出和消除臭味,人们业已生产了各种抑汗化妆箍和祛臭化妆品。抑汗剂大多以金属盐
- 一种静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穿刺针,包括钢针座和安装于钢针座上的钢针,还包括弹簧和与钢针套设的保护套,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钢针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套上,所述保护套内设置有钢针可受力穿过的固定座,所述钢
- 专利名称:光甘草宁刺激头发生长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光甘草宁(glabranin)或其衍生物的头发护理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增加头发纤维直径、刺激头发生长、保持头发或减少脱发、刺激毛发生长期或休止期阶段的毛囊生长
- 内科护理新型输液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内科护理新型输液架,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输液架主体、综合控制处理箱和红外监测箱,其特征是在输液架主体上设有按压式开关和警报提示器,输液架主体两侧设有输液瓶悬挂架,输液
- 真空采血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所述真空采血管包括管帽和真空管,所述所述管帽包括本体结构、外螺纹、堵塞部、通孔以及连接部件;外螺纹开设于本体结构与真空管的外壁接触处;通孔开设于本体结构中部;在本体结构下表面于通
- 新型三维椎间盘镜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椎间盘镜,它包括手术通道、安装座和三维摄像组件,手术通道侧壁设置有卡环和连接支架;安装座包括座体,座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有限位槽和定位孔,定位孔套设有定位螺钉,座体的顶端设
- 一种急诊护理床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诊护理床架,包括床头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和床架;床架内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两端由设置在床头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内的支撑座支撑;支撑轴设置在床头控制箱内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相连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背景技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风寒痹症,皆因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如不及时医治,病邪
- 专利名称:一种活性多糖产品加工工艺优化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制备方法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活性多糖产品加工工艺的优化方法。背景技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能量源或作为结构材料, 但大量实验证明,多糖及其缀合
- 一种骨科导向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导向器,主要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的骨科,本实用新型在导向杆两端设有转动圆柱,转动圆柱末端设有调节旋钮,基座上设有第一紧固螺栓,导向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固定支杆,右端套
- 一种颈椎前路终板刮匙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前路终板刮匙,包括带有曲度的匙杆,所述匙杆上设有刻度;所述匙杆的第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部;所述匙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匙头,所述匙头的结构为三角形,所述匙头顶端设有平滑
- 专利名称:复方门冬氨酸钾镁能量合剂维生素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神内科复方能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可广泛用于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单位剂量的制剂中,含有肌苷10~1000mg、三磷酸腺苷1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
- 专利名称:针防护罩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针的防护罩,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护罩组件,它可以与注射器组件、皮下注射器针头、针组件、带针固定器的针组件、血液采集针、血液采集装置、静脉输入装置或其它的带穿刺件的液体处理装置或组件连接使用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有15的糖尿病人患有此症。 这种瘙痒是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目前的旨在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
- 专利名称:百花火山泥膏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日常保养调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百花火山泥膏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火山泥是火山的产物,主要以火山玻璃为主要成分的深灰到黑色的无黏性泥为主;火山泥一般都分布在海底火山和火山岛周围的浅海和深海底。火
- 一种五官科用标本吸取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官科用标本吸取器,包括呈中空状的贮存管、连接在贮存管首端并与贮存管相连通的气囊,所述贮存管末端的侧壁或者底壁上形成有吸口。本实用新型可较好地对人体五官科的液态、固态或者半固态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
- 专利名称:电子经络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用具,特别是一种不需要电源,使用方便易疏通人体经络的电子经络仪。背景技术:传统的针灸是用金属针刺入人体穴位进行治疗,在其治疗过程中,由于金属针直接刺入人体穴位,部分患者易产生畏惧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以中草药原料制成的治疗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