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便携式高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 清音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 腹股沟疝混合立体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自锁式可调支架的制作方法
- 医用转移垫的制作方法
- 雷沙吉兰用于治疗多动腿综合征的制作方法
-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用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的制作方法
- 贴剂和贴剂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百合知母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白菊花降脂酒及泡制方法
- 一种烧伤膏的制备方法
- 一种在家传基础上改进和研究的治疗骨病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 一种内置式电锤间距可调节按摩披肩的制作方法
- 靛玉红在降低机体血中砷含量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 一种多屏显示腹腔电镜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溲赤型闭合性骨折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人工牙根植体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球囊式静脉剥脱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我国中医界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在逐步系统深入。有代表性的医家指出糖尿病足之本为气阴两虚,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标证为湿热壅盛,血管病变与血瘀证的发展趋势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壅盛的顺序递增,病情也随之加重。根据观察本病患者均为中、老年者,无明显三多症状,多见胸闷、面紫、体胖、乏力、患足肌肤甲错、瘀斑、僵硬、麻木等,病机为血瘀痰阻,正气虚损。
也有医者认为本病主要是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肢端失养所致,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经脉瘀阻为标。脾、肾两虚,气血凝滞,经络阻隔,阳虚血瘀为本病发病之根本。本病肇始于消渴,属阴虚火旺,热灼津血,酿成血瘀,致使肢体失养,复感邪毒,乃至肢端溃烂而成脱疽,其基本病机为正虚血瘀,热毒内蕴。根据对糖尿病足部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临床观察,指出其病机为老年肾肝渐衰,气阴消耗,气不化湿,阴不养筋,日久筋损腐毒为疽。认为本病早期气阴两虚,脉络不和,中期气血亏虚,湿毒内蕴,晚期肝肾阴虚,痰阻血瘀。糖尿病足的病机主要归结于热和瘀,糖尿病患者阴液亏虚,虚热内生,耗灼津液而成瘀,或病损及阳,以至阴阳两虚,阳虚寒凝而致瘀;脉络阻滞,肌肤失养,麻木不仁,易受外伤,外邪乘虚入侵,郁而化热,或因多食肥甘,湿邪内生,湿性滞下,湿热瘀互结而发病。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全身大小动脉,特别是下肢动脉血管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出现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和闭塞,导致患者足部供血不足,加上糖尿病神经病变而引起的足部感觉缺乏和损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病变主要损伤经络、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使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本症多见于糖尿病足病的恢复期,表现创面持久不愈合,脓液清稀,肌肉萎缩虚弱,舌质淡,舌苔薄白,老年肾肝渐衰,气阴消耗,气不化湿,阴不养筋,日久筋损腐毒为疽。气阴两虚,脉络不和,中期气血亏虚,湿毒内蕴,晚期肝肾阴虚,痰阻血瘀。患者均为中、老年者,无明显三多症状,多见胸闷、面紫、体胖、乏力、患足肌肤甲错、瘀斑、僵硬、麻木等,提出病机为血瘀痰阻,正气虚损。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差,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血管硬化、变脆、增厚,红细胞变形的能力下降,血液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增加还导致血管炎症,以上诸多原因,会导致血管形成血栓,造成血管产生闭塞现象,导致血液供给严重缺失,足的局部组织营养不良,由于“足”离心脏最远,血管闭塞现象最严重,很容易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足部坏死。
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中医强调“未病先治,防重于治”,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远比治疗糖尿病足更为迫切和重要。研究表明烫伤和穿着不合适鞋袜以及修剪趾甲不当等是引起糖尿病足的物理因素。患者应禁止足部放置热水袋或热垫,避免烫伤足部;应穿合脚质软、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光脚穿鞋,鞋子不可凹凸不平、有裂纹,尽量隔天更换鞋款,以免脚部同一位置长期受压。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修剪趾甲时应用锉刀以垂直方向把趾甲磨平。泡足后,应用吸水性强的毛巾轻柔且彻底的擦干,尤其脚趾缝间应保持干燥。 不可过度用力摩擦,以免发生皮肤损伤。故加强足病的教育宣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足部保健意识和能力尤为重要。西医对于此症不能根本解决病患痛苦,糖尿病足病(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 25的不同程度的足溃疡,其中约1%患者因溃疡的发展最终被截肢。DF的病因是糖尿病所致的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下肢远端血管病变的综合病理改变,其下肢皮肤及组织损伤往往是在代谢紊乱和血管、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由于病变的复杂变化,导致单一治疗不能奏效,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办法。总之,中医药综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初步显示出了显著优势;但有效的方剂需要辩证使用,且针对性较差,临床应用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内服气血双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补益气血并重;外用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下肢局部微血管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另一方面内服药物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粘度、降低血压;同时要预防足部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内服与外敷能够有效地改善溃疡面微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灌注量,促进炎症吸收和肉芽组织及上皮的再生,达到溃疡面创口愈合的目的。采用中药内外兼治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缩短溃疡愈合的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本症多见于糖尿病足病的恢复期,表现创面持久不愈合,脓液清稀,肌肉萎缩虚弱,舌质淡,舌苔薄白;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延胡索10 20份,熟地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牛膝10 20份,丹参10 20份,制首乌10 20份,白术10 20份,茯苓10 20份,郁金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石斛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肉桂10 20份,白芥子10 20份,赤苟10 20份;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可以为细辛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三七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枯矾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蛇床子10 30份,白芨10 30份,骨碎补10 30份。所述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延胡索10 15份,熟地10 15份,当归10 15份,黄芪10 15份,牛膝10 15份,丹参10 15份,制首乌10 15份,白术10 15份,茯苓10 15份,郁金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石斛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肉桂10 20份,白芥子10 20份,赤芍10 20份;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细辛10 15份,威灵仙10 15份,三七10 15份,乳香10 15份,没药10 15份,大黄10 15份,黄柏10 15份,枯矾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蛇床子10 30份,白芨10 30份,骨碎补10 30份。所述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延胡索10 20份,熟地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牛膝10 20份,丹参10 20份,制首乌10 20份,白术10 20份,茯苓10 20份,郁金10 15份,红花10 15份,川弯10 15份,鸡血藤10 15份,地龙10 15份,石斛10 15份,土鳘虫10 15份,肉桂10 15份,白芥子10 15份,赤苟10 15份;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细辛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三七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枯帆10 15份,土获茶10 15份,炒地榆10 15份,红花10 15份,蛇床子10 15份,白芨10 15份,骨碎补10 15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内服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a.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c.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混合过筛得到的细粉装入袋中。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120目细筛,使能通过筛孔的细粉量在达到30% _40%,收集通过筛孔的原料细粉备用。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10倍量75%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 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上述两次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I. 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I. 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80°C -100°C,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袋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还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外用药物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份数比先将细辛和三七提取,制成结晶;将其余所述组份除枯矾外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内,煎煮1-2小时,过滤;滤渣加水再煎煮1-2小时,过滤;混合两次提取液,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两次提取液浓缩干燥成粉剂,混合蒸馏得到的结晶物,再将枯矾粉碎后掺匀,经紫外线杀菌消毒后,制成散剂。所述细辛和三七的提取,可以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剂型,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内服剂型可以为片剂、针粉、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齐 、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或硬膏剂;外用剂型可以为泡脚剂、酊剂、散剂、膏剂、喷雾剂、纱布剂、薄膜剂或敷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外用剂 型为散粉剂的其使用方法为可以先把疮面先用3%双氧水进行清洗,剪除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洗净,周边皮肤用75%酒精消毒,然后将本发明散粉剂,均匀地散在疮面上,以覆盖并超过全部疮面至周围正常皮肤,再盖上2 3层无菌纱布,用透气胶布固定,换药I天I次,治疗20天为I个疗程。本发明根据患者症候,选用相应方剂,大多数为活血化瘀,清热去火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扩张下肢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黏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糖尿病有明显的疗效。但应注意(I)对该病用药量应适当加大;(2)避免损伤正气,配以补气养血药物;(3)用药中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变化。本发明为中药组合物,可达到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气血双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下肢局部微血管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另一方面内服药物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粘度、降低血压;同时要预防足部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内服与外敷能够有效地改善溃疡面微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灌注量,促进炎症吸收和肉芽组织及上皮的再生,达到溃疡面创口愈合的目的。采用中药内外兼治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缩短溃疡愈合的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本症多见于糖尿病足病的恢复期,表现创面持久不愈合,脓液清稀,肌肉萎缩虚弱,舌质淡,舌苔薄白,老年肾肝渐衰,气阴消耗,气不化湿,阴不养筋,日久筋损腐毒为疽。气阴两虚,脉络不和,中期气血亏虚,湿毒内蕴,晚期肝肾阴虚,痰阻血瘀。患者均为中、老年者,无明显三多症状,多见胸闷、面紫、体胖、乏力、患足肌肤甲错、瘀斑、僵硬、麻木等,提出病机为血瘀痰阻,正气虚损。中医学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并发痈疽有比较多的论述和记载。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病之兼证“脱疽”。关于消渴病患者并发“脱疽”中医古籍中有许多论述。唐·孙思邈《千金方》有“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生痈疽而卒,所以戒亡在大痈也”的记载。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消渴病有八候,其中包括“痈疽”。唐朝王涛《外台秘要》记载,“消渴病…多发痈疽”。元代朱瑞章《卫生宝鉴》记载“消渴者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详细记载了糖尿病脱疽的临床症状,指出“脱疽生于足趾之间,…初生如粟黄泡一点,皮色紫暗,犹如煮熟红枣,黑气蔓延,腐烂延开,…犹如汤泼火燃”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致病诱因大致认为有三个方面(I)感受寒冷之邪。糖尿病患者足部受寒冷之邪,或涉水淌河、或感寒、或汗出入水、或野外、雪天露宿等,均可导致寒邪外袭,气血凝滞,经脉闭阻而发病…。我们统计提示由受冷直接引起的约占患者数的7% 9% ;(2)感受火热之邪。糖尿病患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复感受火热之邪,则阴愈虚,燥热愈盛,火热之邪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为痈脓。我们统计提示由感受火热之邪如烧烫伤引起的约占患者数的13% 15%; (3)外来伤害。外来伤害在糖尿病足的直接发生原因上占主要地位,各种外来伤害(摩擦伤、修剪不慎、异物损伤、胼胝、蚊虫叮咬、医源性损伤、术后不愈)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或因损伤后,致经脉瘀阻,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病。据统计外来伤害致病者占患者数的60%以上。糖尿病足的发生存在着正虚和邪实两方面因素,统计占95%以上,而认为其发生是正虚或邪实单一因素所致者不足5%。正虚者,包括气阴两虚、气虚、阴虚、气血两虚、脾肾两虚、阳虚、阴阳两虚等’ ”。明确认为糖尿病足发生在气阴两虚基础上者最多,占47 %。邪实 者,包括有癒、疲阻、湿热、热毒、癒毒等。认为糖尿病足发生与血癒相关者达83%。根据我们对糖尿病足不同病变阶段临床症状、舌脉象及中医证候的观察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病变早期以虚为主,以气阴亏虚或阳气亏虚为多见,夹有血瘀和脉络不和;中期的患者证候表现复杂,若外邪内侵,正气尚存,正邪相争,表现以邪实为主,以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湿毒内蕴为主,若正气亏虚,则虚实夹杂;晚期的患者多病程既久,耗伤正气,虚实夹杂,以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夹痰瘀互阻为主。糖尿病足可以发生在糖尿病阴亏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俱虚各个阶段,血瘀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多样性的外来伤害在糖尿病足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的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气阴两虚的病理基础上,气虚无力推血运行,血流不畅或阻塞脉道致瘀;阴虚火旺煎熬津液,使血液黏滞,运行不畅致瘀;血瘀形成后(I)血液失去对组织器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2)血瘀于内,无以载气,卫气失其正常卫外等功能;(3)瘀血阻于局部,郁而化热,更致阴伤气耗,甚者成瘀热之毒.夕来致病因素中,寒冷之邪寒凝致瘀加重病情,外来伤害可直接作用局部导致气血凝滞,热邪、湿邪、毒邪入侵成热毒、湿毒为患,与局部病理产物结合则形成湿热瘀毒互结为患。以上可能是糖尿病足致病的主要机制。但是,临床研究亦提示部分患者并未表现气阴虚或阳虚等证候,而仅表现为热毒蕴结或湿热、湿毒蕴结等证候,亦有部分患者,并未表现血瘀证的存在。所以,要彻底阐明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转变规律,仍需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室辅助检查,明确糖尿病足各种微观表现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使之与中医整体宏观证候观察相辅相成,最终揭示糖尿病足的病机关键。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具体如下瘀血阻滞,脉络痹阻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内服药物中黄芪补气健脾;当归养血补肝;黄芪益气助阳,可收阳生阴长之效 ’方中黄芪为疡科要药,重用以扶正益气,使气旺而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通经活络;温经散寒;酸枣仁解郁祛烦,滋阴清热以润燥;白芍药活血化瘀;地龙,土鳖虫化瘀通络;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红花温经通络散瘀的良药;川芎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络又可祛瘀止痛,且能引药下达足部患处;全方益气养血以治其本,温经通络以治其标,使气血得复,瘀血得除,气血流通,筋脉得以濡养,故诸症自除。大黄去火清热,茯苓宁心安神、生肌长肉;桃仁、鸡血藤、丹参通脉养心、破宿血、生新血、地龙通经络,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诸药配合,共使气血充盛,促其腐祛肌生,疮口收敛。外用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新、拔脓长肉、润肤生肌的功效。适用于一切化脓性伤口,腐肉不脱或已脱,新肉不生者。方中白芨具有祛腐生新、促愈之功,且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能;煅石膏收湿敛疮、生肌长肉;血竭、没药,乳香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内服药物通经 活络;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清热解毒。外用方中桂枝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镇痛抗菌之效;红花等活血化瘀,具有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血流进一步通畅,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加强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石斛拉丁名Dendrobium。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2000年以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延胡索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镇痛作用用电刺激小鼠尾巴法证明,延胡索粉有镇痛作用,其效价为阿片的1/10,作用持续2小时。小鼠热板法证明,延胡索甲素、丑素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兔乙热刺激法和电总和刺激法证明,iv乙素15-20mg/kg、丑素10_15mg/kg或甲素30-40mg/kg均有镇痛作用。而以乙素、丑素为最强,甲素次之。大鼠sc乙素50mg/kg或丑素40mg/kg也具有与兔相似的镇痛效力。而丙素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以及电刺激法等镇痛试验亦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较吗啡弱。大鼠对乙素和丑素的镇痛作用能产生耐受性,产生的速度比吗啡慢I倍,并与吗啡之间有交叉耐受性;实验还表明乙素未发现有成瘾性。熟地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I.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2.肝肾阴虚诸证。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乌、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湾,痰饮眩t季,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本经》载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别录》载其:〃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是行气化瘀的良药。 红花性温,味辛。功能主治应用于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浙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红花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有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止痛作用,具有消除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有“通利经脉”作用。鸡血藤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性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本草纲目拾遗》载其能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是活血良药。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纲目》载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内凝血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痕之功效,并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利于肝细胞再生。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洛。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黄芪以补虚为主,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黄芪具有很好的托毒生肌的功能,即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是增进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良药。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土鳖虫其性寒、味咸,有毒,能入心肝脾三经,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适用于癌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等病症。调脂作用土鳖虫水煎液灌胃,可明显升高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留醇与总胆留醇的比值(HDL-C/TC),增加卵磷脂胆甾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并有一定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祛风药;活血祛瘀药。牛膝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及抗凝作用,能降低大鼠的高、低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压积,对血瘀模型大鼠的低切变率全血粘度也有降低作用;对血浆复钙时间也显著延长.牛膝多糖有免疫增强作用。《别录》载其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白芥子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生用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刺激作用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曲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微温的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 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 10分钟。芥子粉用作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名医别录》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又白芥子,主射工及疰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随手验也。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本发明就是使用生赤芍。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功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肉桂性大热,味辛、甘。是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良药。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别录》载其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中药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本发明所采用的制首乌是 补肾益肾的佳品。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I.止血作用白及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白及水浸出物对实质性器官(肝、脾)、肌肉血管出血等外用止血效果颇好。2.保护胃粘膜1%白及煎剂灌胃,对盐酸引起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对麻醉犬实验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治疗作用。3.抗菌、抗真菌作用白及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白及所含有的3个联苯类和2个双氢菲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ATCC 1057及发癣菌QM248有抑制作用。大黄又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古人用其“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大黄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在我国历史久远。《本草蒙鉴》记载“大黄味苦,气大寒,阴中之阴,若研末鸡清调稠,可敷上火疮取效。”;《药鉴》记载“大黄熟用则治诸火毒疮,久不收口。盖以诸毒火疮,皆属火毒,大黄熟用,则能泄火毒,且消肿止痛。”《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大黄主治项下记载“大黄治诸火疮。”;中医理论认为烧烫伤是火毒为患,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血肉腐败而成,大黄具有攻下泻火,清热戒毒,凉血行瘀,是治疗烧伤、烫伤的要药。现代医学也证明大黄具有活血、止血、抑菌、消除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体温、镇痛等作用。大黄含有蒽醌、蒽醌类衍生物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抗菌作用较强;大黄中所含的鞣质对创面具有良好的收敛作用,能促进创伤面愈合。地榆药性苦酸;寒;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疫,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
炒地榆将地榆焙干研成极细粉末,过筛;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地榆粉,搅拌使成糊状,盛于消毒缸内备用。用时将药糊直接涂于创面,可以很快形成I层厚厚的药痂,能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进创面迅速愈合等作用。一般适用于一、二度烧伤、烫伤病人。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亦可采用地榆酒精液(地榆洗净晒干,研粗末用70 75%酒精渗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现薄膜,冷却备用)涂布烧伤创面,每日2 3次,不包扎。涂布次数以创面形成干痂而不出现龟裂为度。对已污染的创面应先行清创处理。通过一、二度烧伤患者40例的观察,证明此法对浅度烧伤,特别对中小面积、污染较轻的烧伤效果较好,一般经12 24小时创面上可形成I层棕色保护膜,这对防止细菌污染、减少创面渗出,均有良好影响。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柏滋阴 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中国药典》载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没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苦,辛,平。①《药性论》味苦辛。”②《海药本草》味苦辛,温,无毒。”③《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入肝、脾、心、肾经。①《本草经疏》“入足厥阴经。”②《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③《本草求真》入心、肝。”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配雄黄,消肿生肌、燥湿解毒。乳香辛苦,温。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本草拾遗》疗耳聋,中风口噤,妇人血气,能发酒,理风冷,止大肠泄擗,疗诸疮令内消。治跌扑折伤。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降血糖作用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因此可能有降血糖作用.在试管内,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孢子菌也有抑制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腹腔注射能轻度提高小鼠痛阈,提示其有镇痛作用.煎剂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醇提取液对小鼠中期妊娠有引产作用。细辛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性温,味辛,功能温经散寒、化饮、祛风止痛,主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风湿痹痛、牙痛、鼻渊等症。消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细辛挥发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如细辛对致炎剂角叉菜胶、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环和棉球肉芽增生。对去肾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三七性甘味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枯矾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纲目》〃吐下痰涎饮磷,燥湿解毒,追涎,止血定痛,蚀恶肉,生好肉,治痈疽疔肿,恶疮,癫痫,疸疾,通大小便,口齿眼目诸病,虎犬蛇蝎百虫伤。〃蛇床子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老年性阴道炎,是妇科外用良药。《本草经疏》载蛇床子,味苦平;《别录》辛甘无毒;今详其气味,当必兼温燥,阳也。故主妇 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恶疮。《别录》温中下气,令妇人子服热,男子阴强,令人有子。盖以舌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润肾,甘能益脾,故能除妇人男子一切虚寒湿所生病。寒湿既除,则病去,性能益阳,故能已疾,而又有补益也。骨碎补苦,温。归肾、肝经。功能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日华子本草》载其治恶疮,蚀烂肉,杀虫。是外科用于清除皮肤毒素的良药。本发明丸剂的制作过程为取延胡索lOOOg,熟地1200g,当归1300g,黄芪1400g,牛膝1300g,丹参1500g,制首乌1200g,白术1400g,茯苓1300g,郁金1500g,红花1300g,川芎1200g,鸡血藤llOOg,地龙1400g,石斛1200g,土鳖虫1300g,肉桂1200g,白芥子llOOg,赤芍1200g,先将原料药材用75%乙醇浸泡12-24小时,热提取三次,滤过,滤液合并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70°C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乙醇提炼过药渣,加水煎煮I次,时间为30分钟-I小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将两次的得到的细粉混合,搓成药丸。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把原料药材延胡索1400g,熟地1500g,当归1300g,黄芪1400g,牛膝1300g,丹参1500g,制首乌1200g,白术1400g,茯苓1300g,郁金1500g,红花1300g,川芎1200g,鸡血藤llOOg,地龙1200g,石斛1200g,土鳖虫1200g,肉桂llOOg,白芥子1500g,赤芍1300g,将原料药材按所述重量份数比混合用粉碎机粉碎,然后过120目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备用;再将不能通过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将两次的得到的细粉混合,紫外线灭菌后装入胶囊。本发明片剂制备方法取原料药材延胡索1300g,熟地1400g,当归1500g,黄芪1400g,牛膝1300g,丹参1500g,制首乌1200g,白术1400g,茯苓1300g,郁金1500g,红花1200g,川芎1200g,鸡血藤llOOg,地龙1300g,石斛llOOg,土鳖虫1200g,肉桂llOOg,白芥子llOOg,赤芍1500g,按所述重量份数比放入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Λ 5-10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C时I. 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将两次的细粉混合,紫外线灭菌加入淀粉压片。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a.将所述原料药原料药材延胡索1200g,熟地1500g,当归1500g,黄芪1400g,牛膝1300g,丹参1500g,制首乌1200g,白术1400g,茯苓1400g,郁金1200g,红花1500g,川芎1200g,鸡血藤llOOg,地龙1300g,石斛llOOg,土鳖虫1300g,肉桂1500g,白芥子1400g,赤芍1200g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120目细筛,使能通过筛孔的细粉量在达到30% -40%,收集通过筛孔的原料细粉备用。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10倍量75%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 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次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I. 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I. 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80°C _10(TC,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袋中。
中药组合物中外用药物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按照所述份数比先将细辛1800g和三七2000g用水蒸气萃取法,制成结晶;将其余所述组份威灵仙1900g,乳香2300g,没药2100g,大黄1800g,黄柏1700g, 土茯苓1900g,炒地榆2100g,红花1700g,蛇床子1600g,白芨2100g,骨碎补2100g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内,煎煮1-2小时,过滤;滤渣加水再煎煮1-2小时,过滤;混合两次提取液,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两次提取液浓缩干燥成粉剂,混合蒸馏得到的结晶物,再将枯矾2100g粉碎后掺匀,经紫外线杀菌消毒后,制成散剂。本发明外用纱布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原料药威灵仙2100g,乳香2300g,没药2100g,大黄1800g,黄柏1700g,土茯苓1900g,炒地榆2100g,红花1700g,蛇床子1900g,白芨2500g,骨碎补2000g,三七2100g,细辛2300g,枯矾2400g共研细末,过120目筛,粗粉加乙醇提取一次,浓缩成粉末,两种粉末混合加70%凡士林调均涂于无菌干纱条,置容器内,经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后备用;创面换药经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彻底清除溃疡创面的坏死组织后将本发明I 2层纱条敷于创口表面,勿接触正常皮肤,外用无菌纱布块覆盖。使用方法为先把疮面先用3%双氧水进行清洗,剪除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洗净,周边皮肤用75%酒精消毒,然后将本发明混合打成细粉,均匀地散在疮面上,以覆盖并超过全部疮面至周围正常皮肤,再盖上2 3层无菌纱布,用透气胶布固定,换药I天I次,治疗20天为I个疗程。外用的剂型为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药威灵仙2100g,乳香2300g,没药2100g,大黄1800g,黄柏1700g,土茯苓1900g,炒地榆2100g,红花1700g,蛇床子1900g,白芨2500g,骨碎补2000g,三七2100g,细辛2300g,加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煮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乙醇第二次加热,煮沸30 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 50分钟,过滤;合并三次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8的浓缩液;过滤、静置24小时,后去上清液,得浓缩药液;将枯矾2500g打成细粉,投入浓缩药液中,调和70%-80%凡士林,装罐。内服药物药理药效学实验
I材料与方法I. I实验材料I. I. I实验动物90只雄性SD大鼠,清洁级,3月龄,体质量200 250g,由山东医学院实验动物培育室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222222号。I. I. 2实验药物本发明汤剂方用延胡索10g,熟地15g,当归12g,黄芪10g,牛膝llg,丹参12g,制首乌Hg,白术15g,茯苓13g,郁金10g,红花12g,川芎llg,鸡血藤10g,地龙lig,石斛I2g,土鳖虫lig,肉桂I3g,白芥子I0g,赤芍Hg。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组成,减压浓缩至浓度为0. 36g/ml,大鼠用药剂量为生药2.9(^/0^*(1)。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药9g、川芎6g组成,减压浓缩至浓度为0. 40g/ml,大鼠用药剂量为生药3. 17g/(kg · d)。 八珍汤(《正体类要》)由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药9g、川芎6g组成,减压浓缩至浓度为0. 76g/ml,大鼠用药剂量为生药6. 07g/(kg · d)。以上中药均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按水煎醇沉工艺制备,4°C冰箱保存备用。I. I. 3主要实验试剂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2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 reptavidin2biotinperoxidase met hod, SP)试剂盒,购自美国 Zymed 公司;即用型EnVision试剂,购自丹麦Dako公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 helial growthfactor, VEGF) 一抗(兔抗鼠,分别I : 100、I 50稀释),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购自德国Vector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 HRP)标记山羊抗小鼠抗体,购自北京中山公司;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0mg/支),购自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I. I. 4主要实验仪器M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和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购自上海申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摄像机(型号MV2CP410),购自Panasonic公司;光学显微镜,购自Olymp us公司;B H2数码相机,购自Nikon公司。I. 2实验方法I. 2. I慢性难愈性创面大鼠模型的建立大鼠常规饲养I周后,盐酸氯胺酮(100mg/kg)腹腔注射麻醉,造模区(腰椎正中偏上)剪毛,用直径20mm的塑料瓶盖在造模区标记造模面积,在无菌条件下,沿脊椎方向用外科方法作两条深达筋膜的创面,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造模后即刻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80mg/kg体质量),制成难愈性创面模型。创面加盖两层消毒干纱布,用胶布“丰”字形固定。造模后每只大鼠连续4d后肢肌肉注射青霉素40万U,以预防感染。I. 2. 2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90只大鼠分2批进行实验。第I批40只大鼠主要用于观察药物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40只大鼠先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创面制作方法同前,其余32只大鼠建立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成模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四君子汤组(8只)、四物汤组(8只)、八珍汤组(8只)。第2批50只大鼠主要用于探讨药物促创面愈合的机制。50只大鼠先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创面制作方法同前,其余40只大鼠建立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成模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四君子汤组(10只)、四物汤组(10只)、八珍汤组(10只)。各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换药前均以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创面。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外敷单层生理盐水纱布,生理盐水灌胃,I次/d;四君子汤组、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外敷单层生理盐水纱布,予相应的中药灌胃,I次/d,连续用药7d。停药后第2天,分别将动物氯胺酮麻醉处死,取局部创面新生肉芽组织进行检测。I. 2. 3创面愈合时间的观察观察40只大鼠从创面用药起到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I. 2. 4VEGF及微血管数的检测1.2. 4. I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表达取各组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生理盐水清洗后,10%甲醛溶液固定。每组随机选取8个样本,将已固定的各肉芽组织标本分别常规脱水、浸蜡、包埋,连续切片。取4μπι石蜡切片,二甲苯常规脱蜡,梯度酒精脱水,PBS洗涤,3minX3次;3%Η202室温20min,PBS洗涤,3minX3次;将切片浸入O.Olmol/Lp H 6. O柠檬酸盐缓冲液中,微波炉III档(98 °C )10minX 2次进行抗原修复,取出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滴加10%正 常血清封闭内源性非特异性抗原,室温30min;滴加VEGF—抗(分别为上述抗体及相应抗体稀释度),4°C冰箱过夜;PBS洗涤,3minX3次,滴加生物素化羊抗兔IgG I 200,37°C 30min,PBS 洗涤,3minX3 次;St reptavidin2HRP I 20037 °C 30min, PBS 洗涤,3minX3次,0. 05%DAB+0. 03%H202显色8 12min,流水洗;苏木素衬染,流水洗;吹干,常规树脂封片。检测以胞浆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者判定为阳性细胞,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I. 2. 4. 2图像分析法分析VEGF表达量及微血管数采用MV2CP410摄像机、頂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通过显微镜、图像采集卡、数码相机或CCD摄像机采集数字图像,数字图像为标准的BMP (位图)文件格式;在100倍光学显微镜下,先点击图像微尺上的两个点,再将其实际微米数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到比例因子后存储备用;消除免疫组化图像中的紫蓝色背景,选择阴性区域,处理后用蓝色表示;选择棕黄色或棕褐色阳性区域,处理后用红色表示;测定图像中阳性区域面积和阳性比率以及光密度值,每张切片随机选取3个视野,求出3个视野的平均值,计算VEGF表达水平。每张石蜡切片,随机选取肉芽组织区域的3个视野,求出3个视野的平均值,计数微血管的数目(microvessel count, MVC)。I.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 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进行t检验或多个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I补益气血方剂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模型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 01);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八珍汤组和四物汤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 01,P〈0. 05);四君子汤组创面愈合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四君子汤组比较,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创面愈合时间延长(P〈0. 05);四物汤组与八珍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
Io
表I各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延胡索10 20份,熟地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牛膝10 20份,丹参10 20份,制首乌10 20份,白术10 20份,茯苓10 20份,郁金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石斛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肉桂10 20份,白芥子10 20份,赤苟10 20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细辛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三七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枯矾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蛇床子10 30份,白芨10 30份,骨碎补10 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延胡索10 15份,熟地10 15份,当归10 15份,黄芪10 15份,牛膝10 15份,丹参10 15份,制首乌10 15份,白术10 15份,茯苓10 15份,郁金10 20份,红花10 20份,川弯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地龙10 20份,石斛10 20份,土鳖虫10 20份,肉桂10 20份,白芥子10 20份,赤苟10 20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细辛10 15份,威灵仙10 15份,三七10 15份,乳香10 15份,没药10 15份,大黄10 15份,黄柏10 15份,枯矾10 30份,土茯苓10 30份,炒地榆10 30份,红花10 30份,蛇床子10 30份,白芨10 30份,骨碎补10 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延胡索10 20份,熟地10 20份,当归10 20份,黄芪10 20份,牛膝10 20份,丹参10 20份,制首乌10 20份,白术10 20份,茯苓10 20份,郁金10 15份,红花10 15份,川弯10 15份,鸡血藤10 15份,地龙10 15份,石斛10 15份,土鳖虫10 15份,肉桂10 15份,白芥子10 15份,赤苟10 15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细辛10 30份,威灵仙10 30份,三七10 30份,乳香10 30份,没药10 30份,大黄10 30份,黄柏10 30份,枯帆10 15份,土获茶10 15份,炒地榆10 15份,红花10 15份,蛇床子10 15份,白友10 15份,骨碎补10 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内服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a.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c.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混合过筛得到的细粉装入袋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120目细筛,使能通过筛孔的细粉量在达到30% -40%,收集通过筛孔的原料细粉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重量份10倍量75%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 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上述两次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I. 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I. 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80°C _100°C,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袋中。
8.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外用药物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按照所述份数比先将细辛和三七提取,制成结晶;将其余所述组份除枯矾外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 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内,煎煮1-2小时,过滤;滤渣加水再煎煮1-2小时,过滤;混合两次提取液,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两次提取液浓缩干燥成粉剂,混合蒸馏得到的结晶物,再将枯矾粉碎后掺匀,经紫外线杀菌消毒后,制成散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辛和三七的提取,为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
10.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内服剂型为片剂、针粉、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或硬膏剂;外用剂型为泡脚剂、II剂、散剂、膏剂、喷雾剂、纱布剂、薄膜剂或敷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症多见于糖尿病足病的恢复期,表现创面持久不愈合,脓液清稀,肌肉萎缩虚弱,舌质淡,舌苔薄白,胸闷、面紫、体胖、乏力、患足肌肤甲错、瘀斑、僵硬、麻木等;所述内服药物为延胡索,熟地,当归,黄芪,牛膝,丹参,制首乌,白术,茯苓,郁金,红花,川芎,鸡血藤,地龙,石斛,土鳖虫,肉桂,白芥子,赤芍;外用药物为细辛,威灵仙,三七,乳香,没药,大黄,黄柏,枯矾,土茯苓,炒地榆,红花,蛇床子,白芨,骨碎补。本发明内服,气血双补,通经活络;温经散寒;祛瘀止痛;补益气血,清火去烦,外用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一方面改善下肢局部微血管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达到组织修复;另一方面内服药物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粘度、降低血压;同时可以预防足部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文档编号A61P9/14GK102847063SQ20121031225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孙向红 申请人:杨高林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一种焊接使用防护面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焊接使用防护面罩,包括旋转按钮、前额透气海绵、弹性前额圈、调节塑料杆、头顶弹性圈、头后部伸缩圈、头后部透气海绵、调节按钮、面部PC罩、头顶罩和PC罩连接圈;该新型防护面罩,头箍前额透气海绵及头后
- 一种婴儿淹红保健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淹红保健袋,包括一由柔性可渗透材料制成的矩形外包袋,所述外包袋内装有蘸满爽身粉的海绵块;所述外包袋还包括有闭合固定组件,所述闭合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包袋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本
- 专利名称:右旋布洛芬缓释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缓释药物制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右旋布洛芬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布洛芬作为已在临床上使用多年的非甾体抗炎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右旋布
- 免搬运转移手术床及手术台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免搬运转移手术床及手术台,包括上置第一滑轨的转移手术床支架和下置滑轮组的转移床垫,以及上置第二滑轨的手术台;所述转移手术床支架和转移床垫是分体式设计;所述转移床垫两侧各有n组锁止支架;所述第一滑
- 婴幼儿流动注射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婴幼儿流动注射车,包括上下对应设置上托板和下托板,托板和下托板的四角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下端安装有车轮,上托板左右相对的两边缘固定连接有护栏,上托板上面后部固定连接有枕垫;下托板上面前端安装有左右并
- 专利名称:咳喘愈糖浆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咳喘愈糖浆,特别适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哮喘,属于一种中成药。目前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嗽、哮喘一般用舒喘宁、海珠喘息定、复方安茶硷等一类药物,这些药物均有禁忌症,如舒喘宁对心
- 专利名称: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药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药膏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肛肠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发病,尤其是痔疮病的患者更是随处可见。现代医学认为痔疮是由于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
- 一种自体血回收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体血回收装置,包括吸引装置(1)、过滤装置(3)、回收机构和收集袋(6),收集袋(6)上设有回血管路(8),回血管路(8)上设有阀门(7),其特征在于:在收集袋(6)的回血管路(8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和股骨头病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背景技术: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
- 神经内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神经内科治疗仪,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治疗仪主体,其特征是在治疗仪主体上设有座椅靠背,座椅靠背上设有背部神经磁疗器,座椅靠背上侧设有颈部红外治疗器,颈部红外治疗器上侧设有靠
- 专利名称:甲状腺切口无创牵开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状腺手术用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甲状腺切口无创牵开器。技术背景医生在做甲状腺手术打开颈部切口后需要充分显露术野,以往显露一般应用甲状腺手术切口撑开器或牵开器,费用较高,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导管、第一排气管、储存袋和固定在储存袋外侧的计量瓶,计量瓶内设有计量腔和观察腔,引流导管的一端从计量瓶的顶部伸入计量腔并连通计量腔,第一排气管两端分别从计量
- 专利名称:一种美白浴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洗浴液,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美白洗浴液,本发明还涉及该美白洗浴液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洗浴 是人们每天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洗浴时,一般都要用到洗浴液,目前,人们使用的
- 一种吊瓶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吊瓶架,包括吊瓶杆、吊瓶架、吊瓶固定圈和夹子,所述吊瓶杆贯穿吊瓶架、吊瓶固定圈和夹子,所述吊瓶架设置在吊瓶杆的上方,所述吊瓶固定圈设置在吊瓶架的下方,所述夹子设置在吊瓶杆的底部,所述吊瓶杆包括
- 专利名称: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茶色素的药物新用途,具体涉及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脑早衰和痴呆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植物天然色素,是茶多酚中儿茶素经过氧化而成的一
- 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包括纱垫本体,所述纱垫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条用于引流管定位的呈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该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的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多齿
- 专利名称:新型新生儿吸氧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吸氧管。 背景技术:目前的普通吸氧管的末端即插入鼻内端为平面,边缘为锐边。当用于新生儿吸氧时,由于新生儿皮肤、粘膜较嫩,容易对其造成损伤,使用效果较差。发
- 专利名称: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炎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背景技术:皮炎与湿疹不能截然分开,皮炎也是由外界和内在的各种刺激所致的一种炎症,皮炎 的主要表现是表面水肿形成海绵化、小
- 脊柱矫形术中冠状面平衡测量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矫形术中冠状面平衡测量仪。本实用新型结构为垂直测量杆垂直连接水平测量槽,左髂骨固定钉柄、右髂骨固定钉柄滑动连接在在水平测量槽中,左髂骨固定钉柄、右髂骨固定钉柄分别连接左
- 专利名称:一种白内障劈核刀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使用的白内障劈核刀。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内障劈核刀,包括近端相连的两个镊臂,其中一个镊臂远端设有刀刃向
- 专利名称:γ-Fe<sub>2<sub>O<sub>3<sub>聚苯胺-左旋多巴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掺杂法制备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