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医用肛门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 无线供电按摩鞋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妇科阴道炎的外用洗液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多功能骨科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带腔体的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 皮肤美容术后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 胃管的制作方法
- 沟槽型蘑菇头射出钩及具有该射出钩的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 婴儿培养箱的水箱与箱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 哌啶基甲基噁唑烷酮的制作方法
- 一种动态血压监测提示挂盘的制作方法
- 一种小儿健脾消食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用于治疗和预防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的血浆衍生的免疫球蛋白的制作方法
- 无痛纤体磁疗器的制作方法
- 新型动脉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益中活血汤的制作方法
- 一种永磁石膏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 肝癌转移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 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医疗用途的制作方法
- 温肾健脾止泻散的制作方法
一种手术缝合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手术缝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缝合器,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辅针、主针固定镊子、固定轴、辅助镊子和线轮固定器,所述的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固定镊子通过固定轴与线轮固定器连接,辅针由辅助镊子控制连接。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伤口愈合后方便拆线,最大化减少伤口的遗留度,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手术缝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缝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在临床上无论是简单的小型手术或是复杂的大型手术,都少不了组织切开、止血、缝合、结扎等方面的操作。而手术过程中手术缝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0003]现在手术缝合采用传统的手术缝合技术,其缝合过程繁琐,并且传统的手术缝合针线分离容易对伤口造成感染,传统的手术缝合针钳分离容易使针掉入患者体内,手术医务人员为了寻找丢失的缝合针,必定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影响了治疗成功率,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0004]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在要求疾病得到治疗的同时也要求尽可能保持肌肤的完美。传统的缝合方法由于缝合针是由医生用持针钳夹持着的,操作繁琐、不便,从而使缝合的伤口不整齐,伤口愈合后手拆线过程麻烦,此外,伤口不整齐也给细菌等微生物创造了繁殖环境,进而使伤口受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这对病人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中手术缝合器,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的遗留度,保持肌肤的完美,伤口愈合后拆线方便,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手术缝合器,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辅针、主针固定镊子、固定轴、辅助镊子和线轮固定器,所述的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固定镊子通过固定轴与线轮固定器连接,辅针由辅助镊子控制连接;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由双面针孔、针尖、针体、凹面线槽、针座、辅针道、镊口槽和出线口,在针尖后端设置有双面针孔,且双面针孔处到针座之间的针体上两侧设置有凹面线槽,两侧的凹面线槽与双面针孔水平,在针体一侧的双面针孔与凹面线槽相汇处设置有辅针道,在针座上设置有与凹面线槽相通的出线口,在针体自针座向针尖方向1/3处设置有镊口槽;主针固定镊子由手扣、镊臂、夹扣、镊轴、拉轴、弹簧、螺母和轴孔组成,其中,两条镊臂通过镊轴交叉相连,镊臂一端连接手扣,另一端连接夹扣,在夹扣前端1/3的镊臂设置有轴孔,拉轴穿过两条镊臂上的轴孔并延伸出一段,在延伸出的拉轴上套上弹簧,在弹簧上端的拉轴上套有螺母;线轮固定器由连杆、线头固定夹、轮轴、线轮和线组成,其中,连杆与固定轴固定连接,连杆设置在针座处与主针平行,线头固定夹和轮轴均固定在连杆上,线轮固定在轮轴上,线轮上的线依次穿过针座上的出线口、凹面线槽、辅针道、双面针孔、凹面线槽和出线口回到线头固定夹;辅针由辅针体、针孔、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在辅针体后端设置有针孔,在辅针体上的1/3和2/3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
[0008]所述辅助镊子为普通镊子。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手术缝合器,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遗留度,保持肌肤的完美,伤口愈合后拆线方便,最大化减少伤口的遗留度,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针双面针孔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主针、2-主针固定镊子、3-固定轴、4-线轮固定器、5-辅针、6-针体、7-针尖、8-针座、9-双面针孔、10-凹面线槽、11-镊口槽、12-出线口、13-镊轴、14-镊臂、15-手扣、16-夹扣、17-轴孔、18-拉轴、19-弹簧、20-螺母、21-连杆、22-线头固定夹、23-轮轴、24-线轮、25-线、26-辅针体、27-针孔、28-第一镊口、29-第二镊口、30-辅针道、31-辅助镊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6]如图1、2、3所示,一种手术缝合器,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1、辅针5、主针固定镊子2、固定轴3、辅助镊子31和线轮固定器4,所述的主针I由主针固定镊子2控制连接,方便对主针I缝合的控制;主针固定镊子2通过固定轴3与线轮固定器4连接,辅针5由辅助镊子31控制连接,使用主针固定镊子2和辅助镊子31主要减少了医生直接用手进行伤口缝合,减少对伤口造成感染及有效的防止针掉落;主针I由双面针孔9、针尖7、针体6、凹面线槽10、针座8、辅针道30、镊口槽11和出线口 12组成,在针尖7后端设置有双面针孔9,且双面针孔9处到针座8之间的针体6上两侧设置有凹面线槽10,两侧的凹面线槽10与双面针孔9水平,双面针孔9和凹面线槽10的设置可有效的将线25固定主针I上,方便缝合;在针体6 —侧的双面针孔9与凹面线槽10相汇处设置有辅针道30,方便手术缝合过程中主针I和辅针5的配合使用;在针座8上设置有与凹面线槽10相通的出线口 12,能有效的控制并且固定线25,使缝合伤口时,让伤口缝合的更完美;在针体6自针座8向针尖7方向1/3处设置有镊口槽11,方便主针固定镊子2对主针I的控制使用,减少缝合过程的难度;主针固定镊子2由手扣15、镊臂14、夹扣16、镊轴13、拉轴18、弹簧19、螺母20和轴孔17组成,其中,两条镊臂14通过镊轴13交叉相连,镊臂14 一端连接手扣15,另一端连接夹扣16,在夹扣16前端1/3的镊臂14设置有轴孔17,拉轴18穿过两条镊臂14上的轴孔17并延伸出一段,在延伸出的拉轴18上套上弹簧19,在弹簧19上端的拉轴18上套有螺母20,整个主针固定镊子2的设计通过弹簧19和螺母20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将主针I固定死,方便缝合,避免主针I掉落;线轮固定器4由连杆21、线头固定夹22、轮轴23、线轮24和线25组成,其中,连杆21与固定轴3固定连接,连杆21设置在针座8处与主针I平行,可以在手术缝合过程中方便对线25的牵引使用;线头固定夹22和轮轴23均固定在连杆21上,在缝合过程中始终保持线25为拉伸状态,方便缝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线轮24固定在轮轴23上,线轮24上的线25依次穿过针座上的出线口 12、凹面线槽10、辅针道30、双面针孔9、凹面线槽10和出线口 12回到线头固定夹22,可以有效的将线25进行固定;辅针5由辅针体26、针孔27、第一镊口 28和第二镊口 29,在辅针体26后端设置有针孔27,在辅针体26上的1/3和2/3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镊口 28和第二镊口 29,通过第一镊口 28和第二镊口29的设置方便对辅针5进行控制,有效提高缝合的速度。
[0017]所述辅助镊子31为普通镊子,节约成本。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19]在手术中进行手术缝合时,首先,医护人员先将主针固定镊子2通过调节拉轴18上的螺母20固定住主针1,然后,将线25从线轮24上取出依次穿过针座8上的出线口 12、凹面线槽10、辅针道30、双面针孔9、凹面线槽10和出线口 12回到线头固定夹22,进行固定,使线25为拉伸状态;随后,将线25穿在辅针5上,并控制固定住线头两端,通过辅助镊子31进行控制。最后,医生将主针I对准将要进行缝合的伤口处,并穿过1/3的主针I的针体6,此时,主针I上的辅针道30穿过缝合的皮肤,医生立刻将辅针5穿过辅针道30,随艮P,医生回收主针I,这时,主针I上的线25和辅针5上的线25形成互扣结构,进而达到对皮肤进行缝合。由于是互扣结构,拆线时,只要将其中一根线剪断,轻轻一拉即可将线25整体从伤口上拆下来,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伤口好了方便拆线,最大化减少伤口的遗留度,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00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辅针、主针固定镊子、固定轴、辅助镊子和线轮固定器,所述的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固定镊子通过固定轴与线轮固定器连接,辅针由辅助镊子控制连接,主针由双面针孔、针尖、针体、凹面线槽、针座、辅针道、镊口槽和出线口,在针尖后端设置有双面针孔,且双面针孔处到针座之间的针体上两侧设置有凹面线槽,两侧的凹面线槽与双面针孔水平,在针体一侧的双面针孔与凹面线槽相汇处设置有辅针道,在针座上设置有与凹面线槽相通的出线口,在针体自针座向针尖方向1/3处设置有镊口槽;主针固定镊子由手扣、镊臂、夹扣、镊轴、拉轴、弹簧、螺母和轴孔组成,其中,两条镊臂通过镊轴交叉相连,镊臂一端连接手扣,另一端连接夹扣,在夹扣前端1/3的镊臂设置有轴孔,拉轴穿过两条镊臂上的轴孔并延伸出一段,在延伸出的拉轴上套上弹簧,在弹簧上端的拉轴上套有螺母;线轮固定器由连杆、线头固定夹、轮轴、线轮和线组成,其中,连杆与固定轴固定连接,连杆设置在针座处与主针平行,线头固定夹和轮轴均固定在连杆上,线轮固定在轮轴上,线轮上的线依次穿过针座上的出线口、凹面线槽、辅针道、双面针孔、凹面线槽和出线口回到线头固定夹,辅针由辅针体、针孔、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在辅针体后端设置有针孔,在辅针体上的1/3和2/3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镊子为普通镊子。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4181670SQ20142066540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张晓勇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 痰凝血瘀所致乳腺增生症的药物。背景技术:乳腺增生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中医认为多因肝郁气滞痰凝血瘀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防治猪乳房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猪乳房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乳房炎症是哺乳母猪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母猪常因乳量减少、无乳或拒绝哺乳,从而
- 专利名称:用黄秋葵提取物制备的药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黄秋葵提取物制备的药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黄秋葵,别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我们食用的黄秋葵是 它的嫩荚果,一般长度为5-10厘米,和手的中指长
- 专利名称:凹凸棒艾叶活血化瘀保健膏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凹凸棒艾叶活血化瘀保健膏的生产方法。背景技术:腰腿疼痛的病人常常喜欢尝试用贴敷膏药来治疗或缓解腰腿疼痛、腰膝酸软、关节炎等病症。市场上供应的膏药大多使用中
- 专利名称:一种入药动物体超微粉碎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入药动物体超微粉碎方法,属入药动物体粉碎技术领域。背景技术:能够入药的动物体,如水蛭、地龙等,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对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动脉血栓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对入
- 专利名称:一种对气虚型肥胖者具有瘦身作用的外用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制剂,特别涉及一种对气虚型肥胖者具有瘦身作用含中草药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复方技术领域。背景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群中体重超标者所占
- 专利名称:丹参消脂镇痛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高脂血症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长期以来,在西医和其他药物都不能治愈高脂血病症的情况下,申请人对高脂血病进行探索研究,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明了治疗高脂血症的新技术一丹參消脂镇痛丸,丹參消脂镇痛丸的发明
- 专利名称:一种芦荟含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的讲是指一种芦荟含片。背景技术:含片的主要目的是使其在局部发生持久的药效,因此应将含片夹在舌底、龈颊沟或近患处,待其自然溶化分解;它可以直接作用在咽部,从而达到抑菌、杀菌、
- 多角度b超全程追踪定位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B超全程追踪定位装置,包括冲击波源和B超探头,B超探头纵向轴中心延长线与冲击波源的碎石焦点相交,其特征在于,冲击波源的运动平面和B超探头的运动平面彼此联动,由转动轴连接
- 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底盘单元、大轮单元、靠背单元、转向器单元以及护栏单元,其中大轮单元具有两个大轮,通过变径件对称安装于底盘单元两侧;靠背单元与底盘单元以可调整角度的方式连接,靠背单元上部设有
- 专利名称:氨基多糖用于制备治疗或修复皮肤创伤的药物或敷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多糖,特别是氨基多糖中的羧甲基壳聚糖或羧甲基甲壳素在制备治疗皮肤烧伤、烫伤、皮肤溃疡、皮肤机械创伤等皮肤创伤药物或制备保护和修复皮肤烧伤、烫伤、皮
- 专利名称:复合鼠源肝癌单抗介导的药用放射性核素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抗癌药物。目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乃太平洋沿岸地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该病病变迅速,若不经治疗大部份患者都会在确诊后3-6个月内发病死
- 专利名称:凹凸棒酒糟艾叶热敷泥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凹凸棒酒糟艾叶热敷泥的生产方法。背景技术:腰腿疼痛的病人常常喜欢温暖而讨厌寒冷,温暖可以缓解腰和腿部的疼痛,驱走寒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加快细胞新陈代
- 专利名称:海巴戟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巴戟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背景技术:海巴戟(Morinda ci trifolia L.)又名海巴戟天、橘叶巴戟,俗称诺丽、水冬瓜,为茜草科巴
- 一种重睑定位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睑定位器,其包括:主轴、标尺和用于固定标尺的支角;主轴为梭形,长度为176-184mm,中间宽度为5.5-6.5mm,主轴的两端分别为主轴第一端、主轴第二端,且主轴的两端的宽度均为0.
- 一种新型多功能骨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骨科护理床,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腿部骨折病人腿部进行夹持的多功能骨科护理床,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骨科护理床,包括床板、床腿以及位于所述床板上床尾部位并行设置的两个
- 专利名称:一种适合医院血液科使用的双针头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血液科使用的医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医院血液科使用的双针头装置。背景技术:静脉滴注已经作为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 手段,在有些静脉滴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尤
- 一种肾内科使用的冲洗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肾内科使用的冲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连接管、水囊和气囊,所述连接管与水囊相连接,所述水囊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水囊设于连接管和气囊之间,所述水囊外部设有枪体,所述枪体底部设
- 专利名称:一种热疗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疗仪。技术背景中国专利申请第87201514号(专利申请日1987年5月9日;专利申请人山东 中医学院)公开了一种穴位热疗器。其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有一袖珍外壳
- 专利名称:具有振动提醒功能的植入式电子装置及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植入式医疗电子装置及医疗系统,尤其是具有振动提醒功能的植入式电子装置及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背景技术:神经电刺激在神经功能失调治疗和神经损伤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
- 专利名称:腰椎间盘突出专用康复保健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腰椎间盘突出康复保健仪器。背景技术:腰椎间盘突出是困扰很多人的疾病,一般要通过按摩治疗,但也很难复位,根治,且易复发。而且按摩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而且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