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手术缝合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手术缝合器的制造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30

一种手术缝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缝合器,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辅针、主针固定镊子、固定轴、辅助镊子和线轮固定器,所述的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固定镊子通过固定轴与线轮固定器连接,辅针由辅助镊子控制连接。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伤口愈合后方便拆线,最大化减少伤口的遗留度,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手术缝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缝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在临床上无论是简单的小型手术或是复杂的大型手术,都少不了组织切开、止血、缝合、结扎等方面的操作。而手术过程中手术缝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0003]现在手术缝合采用传统的手术缝合技术,其缝合过程繁琐,并且传统的手术缝合针线分离容易对伤口造成感染,传统的手术缝合针钳分离容易使针掉入患者体内,手术医务人员为了寻找丢失的缝合针,必定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影响了治疗成功率,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0004]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在要求疾病得到治疗的同时也要求尽可能保持肌肤的完美。传统的缝合方法由于缝合针是由医生用持针钳夹持着的,操作繁琐、不便,从而使缝合的伤口不整齐,伤口愈合后手拆线过程麻烦,此外,伤口不整齐也给细菌等微生物创造了繁殖环境,进而使伤口受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这对病人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中手术缝合器,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的遗留度,保持肌肤的完美,伤口愈合后拆线方便,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手术缝合器,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辅针、主针固定镊子、固定轴、辅助镊子和线轮固定器,所述的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固定镊子通过固定轴与线轮固定器连接,辅针由辅助镊子控制连接;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由双面针孔、针尖、针体、凹面线槽、针座、辅针道、镊口槽和出线口,在针尖后端设置有双面针孔,且双面针孔处到针座之间的针体上两侧设置有凹面线槽,两侧的凹面线槽与双面针孔水平,在针体一侧的双面针孔与凹面线槽相汇处设置有辅针道,在针座上设置有与凹面线槽相通的出线口,在针体自针座向针尖方向1/3处设置有镊口槽;主针固定镊子由手扣、镊臂、夹扣、镊轴、拉轴、弹簧、螺母和轴孔组成,其中,两条镊臂通过镊轴交叉相连,镊臂一端连接手扣,另一端连接夹扣,在夹扣前端1/3的镊臂设置有轴孔,拉轴穿过两条镊臂上的轴孔并延伸出一段,在延伸出的拉轴上套上弹簧,在弹簧上端的拉轴上套有螺母;线轮固定器由连杆、线头固定夹、轮轴、线轮和线组成,其中,连杆与固定轴固定连接,连杆设置在针座处与主针平行,线头固定夹和轮轴均固定在连杆上,线轮固定在轮轴上,线轮上的线依次穿过针座上的出线口、凹面线槽、辅针道、双面针孔、凹面线槽和出线口回到线头固定夹;辅针由辅针体、针孔、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在辅针体后端设置有针孔,在辅针体上的1/3和2/3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
[0008]所述辅助镊子为普通镊子。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手术缝合器,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遗留度,保持肌肤的完美,伤口愈合后拆线方便,最大化减少伤口的遗留度,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针双面针孔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主针、2-主针固定镊子、3-固定轴、4-线轮固定器、5-辅针、6-针体、7-针尖、8-针座、9-双面针孔、10-凹面线槽、11-镊口槽、12-出线口、13-镊轴、14-镊臂、15-手扣、16-夹扣、17-轴孔、18-拉轴、19-弹簧、20-螺母、21-连杆、22-线头固定夹、23-轮轴、24-线轮、25-线、26-辅针体、27-针孔、28-第一镊口、29-第二镊口、30-辅针道、31-辅助镊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6]如图1、2、3所示,一种手术缝合器,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1、辅针5、主针固定镊子2、固定轴3、辅助镊子31和线轮固定器4,所述的主针I由主针固定镊子2控制连接,方便对主针I缝合的控制;主针固定镊子2通过固定轴3与线轮固定器4连接,辅针5由辅助镊子31控制连接,使用主针固定镊子2和辅助镊子31主要减少了医生直接用手进行伤口缝合,减少对伤口造成感染及有效的防止针掉落;主针I由双面针孔9、针尖7、针体6、凹面线槽10、针座8、辅针道30、镊口槽11和出线口 12组成,在针尖7后端设置有双面针孔9,且双面针孔9处到针座8之间的针体6上两侧设置有凹面线槽10,两侧的凹面线槽10与双面针孔9水平,双面针孔9和凹面线槽10的设置可有效的将线25固定主针I上,方便缝合;在针体6 —侧的双面针孔9与凹面线槽10相汇处设置有辅针道30,方便手术缝合过程中主针I和辅针5的配合使用;在针座8上设置有与凹面线槽10相通的出线口 12,能有效的控制并且固定线25,使缝合伤口时,让伤口缝合的更完美;在针体6自针座8向针尖7方向1/3处设置有镊口槽11,方便主针固定镊子2对主针I的控制使用,减少缝合过程的难度;主针固定镊子2由手扣15、镊臂14、夹扣16、镊轴13、拉轴18、弹簧19、螺母20和轴孔17组成,其中,两条镊臂14通过镊轴13交叉相连,镊臂14 一端连接手扣15,另一端连接夹扣16,在夹扣16前端1/3的镊臂14设置有轴孔17,拉轴18穿过两条镊臂14上的轴孔17并延伸出一段,在延伸出的拉轴18上套上弹簧19,在弹簧19上端的拉轴18上套有螺母20,整个主针固定镊子2的设计通过弹簧19和螺母20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将主针I固定死,方便缝合,避免主针I掉落;线轮固定器4由连杆21、线头固定夹22、轮轴23、线轮24和线25组成,其中,连杆21与固定轴3固定连接,连杆21设置在针座8处与主针I平行,可以在手术缝合过程中方便对线25的牵引使用;线头固定夹22和轮轴23均固定在连杆21上,在缝合过程中始终保持线25为拉伸状态,方便缝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线轮24固定在轮轴23上,线轮24上的线25依次穿过针座上的出线口 12、凹面线槽10、辅针道30、双面针孔9、凹面线槽10和出线口 12回到线头固定夹22,可以有效的将线25进行固定;辅针5由辅针体26、针孔27、第一镊口 28和第二镊口 29,在辅针体26后端设置有针孔27,在辅针体26上的1/3和2/3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镊口 28和第二镊口 29,通过第一镊口 28和第二镊口29的设置方便对辅针5进行控制,有效提高缝合的速度。
[0017]所述辅助镊子31为普通镊子,节约成本。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19]在手术中进行手术缝合时,首先,医护人员先将主针固定镊子2通过调节拉轴18上的螺母20固定住主针1,然后,将线25从线轮24上取出依次穿过针座8上的出线口 12、凹面线槽10、辅针道30、双面针孔9、凹面线槽10和出线口 12回到线头固定夹22,进行固定,使线25为拉伸状态;随后,将线25穿在辅针5上,并控制固定住线头两端,通过辅助镊子31进行控制。最后,医生将主针I对准将要进行缝合的伤口处,并穿过1/3的主针I的针体6,此时,主针I上的辅针道30穿过缝合的皮肤,医生立刻将辅针5穿过辅针道30,随艮P,医生回收主针I,这时,主针I上的线25和辅针5上的线25形成互扣结构,进而达到对皮肤进行缝合。由于是互扣结构,拆线时,只要将其中一根线剪断,轻轻一拉即可将线25整体从伤口上拆下来,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手术缝合器使用主针和辅针操作,有效的减少了针孔穿过后的伤疤,伤口好了方便拆线,最大化减少伤口的遗留度,能有效减少穿针引线的困难问题,只用穿一次针线即可,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缝合的速度,该手术缝合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00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术缝合器包括主针、辅针、主针固定镊子、固定轴、辅助镊子和线轮固定器,所述的主针由主针固定镊子控制连接,主针固定镊子通过固定轴与线轮固定器连接,辅针由辅助镊子控制连接,主针由双面针孔、针尖、针体、凹面线槽、针座、辅针道、镊口槽和出线口,在针尖后端设置有双面针孔,且双面针孔处到针座之间的针体上两侧设置有凹面线槽,两侧的凹面线槽与双面针孔水平,在针体一侧的双面针孔与凹面线槽相汇处设置有辅针道,在针座上设置有与凹面线槽相通的出线口,在针体自针座向针尖方向1/3处设置有镊口槽;主针固定镊子由手扣、镊臂、夹扣、镊轴、拉轴、弹簧、螺母和轴孔组成,其中,两条镊臂通过镊轴交叉相连,镊臂一端连接手扣,另一端连接夹扣,在夹扣前端1/3的镊臂设置有轴孔,拉轴穿过两条镊臂上的轴孔并延伸出一段,在延伸出的拉轴上套上弹簧,在弹簧上端的拉轴上套有螺母;线轮固定器由连杆、线头固定夹、轮轴、线轮和线组成,其中,连杆与固定轴固定连接,连杆设置在针座处与主针平行,线头固定夹和轮轴均固定在连杆上,线轮固定在轮轴上,线轮上的线依次穿过针座上的出线口、凹面线槽、辅针道、双面针孔、凹面线槽和出线口回到线头固定夹,辅针由辅针体、针孔、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在辅针体后端设置有针孔,在辅针体上的1/3和2/3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镊口和第二镊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镊子为普通镊子。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4181670SQ20142066540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张晓勇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专利名称:一种核糖核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配制品,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治动脉硬化症的药物制剂。核糖核酸(RNA)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不仅在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能促进
  •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截石位妇产科检查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截石位妇产科检 查床。背景技术:妇产科的医疗检查中,截石位是常见的体位,此种体位要求病人仰卧在 截石位检查床上,双腿放置于腿架上,将臀部移
  • 专利名称: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软膏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烧烫伤是由于接触火、开水、热油等高热物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肤损伤。中医称之为“汤火伤
  • 专利名称:取代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取代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真菌感染药物中的用途。背景技术:随着医学科
  • 一种空间可调护理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可调护理车,其由位于四角上的四根立柱支撑,在护理车内设置上隔板和下隔板,在每根立柱上设置上下两个角钢,所述的角钢分别将上隔板和下隔板固定在立柱上的不同位置,在每个角钢上设置调紧螺
  •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清创车,包括底板,底板的下方设有万向轮,底板的上表面固设有支柱,支柱的中部固连有清创平台,所述支柱的端部固连有两个软管,软管的端部设有无影灯,清创平台上方设有储液柜,清创平台的下
  • 专利名称:一种地龙前列腺酒及泡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用地龙、黄芪、王不留行、茯苓泡制成的前列腺酒。背景技术: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男性疾病越来越多,由于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等因素,前列腺疾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出现恶寒、发热、
  • 一种环保型药丸包衣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药丸包衣装置,包括壳体、旋风除尘装置及水洗除尘装置,壳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料斗及包衣液雾化喷管,底部设置有进风管,顶部设置有出风管,内部横向设置有筛状隔板,且进料斗及包衣液
  • 专利名称:基于示波法测量动脉血压的个体识别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基于示波法(oscillometric)测量动脉血压的个体识别装置及方法。 更具体地讲,涉及利用从相当于复数窗口区间的脉波信号中检测出的各个最大振幅值及最小振幅值,生成
  • 专利名称:血调节肽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血调节活性并可用于刺激骨髓生长及治疗病毒、真菌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的肽。有多种调节信使及修饰剂如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及不同类型的肽具有调节骨髓生长的作用[Metcalf,Cell,43∶5
  • 一种适用于社会公共场馆的学生安全综合管理终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社会公共场馆的学生安全综合管理终端,它包括电池、微处理器、GPS定位模块、GSM通讯模块、脉搏检测仪、温度检测仪、报警模块,所述电池给微处理器直接供电,通过GPS电
  • 专利名称:右旋布洛芬缓释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缓释药物制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右旋布洛芬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布洛芬作为已在临床上使用多年的非甾体抗炎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右旋布
  • 专利名称:足底按摩健身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足底按摩健身器。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中医的足部反射区健身法有了普遍的认识,因此各种足底按摩保健器械就应运而生,如振动式、滚动按摩式、击打式以及揉捏式等等
  • 专利名称:治疗核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某些新的2′-脱氧-4′-硫代-嘌呤核苷,它们的生理机能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它们的药物制剂和在治疗中,尤其在病毒感染的治疗或预防中的应用。在DNA病毒中,疱疹族的病毒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
  • 专利名称:Houttuynoid A在治疗喉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化合物Houttuynoid A的新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A在制备抗喉癌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癌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 一种呼吸内科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筒,在所述引流筒的前端设有进液口,在所述进液口内设有进液单向阀,在所述引流筒的前部设有出液口接头,所述出液口接头螺纹连接有储
  • 专利名称:皮肤护理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涂敷于人体皮肤的局部用组合物及其在改进皮肤的状况和表观中的应用。消费者正逐渐追求抗衰老化妆产品,其可以处理或延迟慢性老化和光老化皮肤的明显征兆,例如皱纹、纹线、下垂、色素沉着过度和老年斑
  • 一种感温变色荧光医用橡胶绑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温变色荧光医用橡胶绑带,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感温变色荧光膜带,所述第一感温变色荧光膜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感温变色段、第二感温变色段以及第三感温变色段,第一感温变色荧
  • 专利名称:输液滴速保护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滴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滴速保护器。 背景技术:“打吊针”即静脉输液也叫静脉滴注,为常用给药方法之一,但是,静脉输液每分钟应滴多少滴、滴慢些还是快些好,这是有讲究的。有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儿科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时期由于各种因索引发感染导致心肌炎症变化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毒诱导
  • 一种神经内科枕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枕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设有气杆,所述气杆的上端部设有弧形弹性板,所述弧形弹性板中间位置为下凹结构,所述弧形弹性板的上端设有与其结构形状相适应的枕芯,所述弧形弹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