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肝癌转移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肝癌转移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4

肝癌转移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肝癌转移治疗器,它是由垫板、俯卧支架、腹部药物按摩器、链轮、转轮、手持按摩器组成,进行恢复全身功能治疗。根据说明书中《肝癌转移产生与发展原理示意图》、《肝癌转移治疗原理与技术示意图》、《癌转移患者死亡原因与死亡产生过程变化规律示意图》所示:在癌转移病灶产生阶段,杀灭癌细胞主要是消除转移病灶减轻症状延缓病变发展;在癌转移死亡产生阶段,恢复全身功能主要是控制病变发展趋势和阻止死亡产生;人体层次全身功能病变是死亡主要因素,系统层次癌转移病灶是死亡次要因素。本实用新型以恢复人体全身功能为主、与杀灭癌细胞手术放化疗为辅相互结合对死亡病因治疗,从而达到显著降低肝癌与消化器官癌转移患者死亡率的目标。
【专利说明】肝癌转移治疗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是通过药物按摩、俯卧水平运动恢复功能与手术放化疗相结合治疗肝癌转移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医学把治愈癌症的希望放在早发现、早治疗上,但是90%以上的癌症晚期患者死于癌症扩散转移,其中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率占世界的一半,人们至今仍然不清楚患者死因,医生们只能延缓其发展速度,无法治愈。癌转移包括肝癌扩散转移是人类攻克癌症的最大障碍,是最关键、最困难的战役,国内外众多专家教授对此提出许多建议与看法,现摘录如下:
[0003]《肝癌转移复发的基础与临床》上海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院士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I月第一版(16页、199页)“展望未来,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有几大任务:①研究肝癌转移相关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②研究机体(特别是免疫功能)与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③大力研究肝癌转移的有效干预,既要从抑制癌细胞方面入手,也要考虑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任何免疫治疗都必须与其它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消灭与改造并举》汤钊猷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8月第I版(前言、35页、156页)“笔者近20年来从事“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发现各种癌症尽管各有“个性”,但“共性”却是主要的。如果从更深层次的哲学角度看,对立统一、对立面的互相依存和转化等,必将给抗癌战略提供新思路、新视野。笔者不是搞哲学的,但隐隐感到,从辨证法中也许可以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抗癌之路。全身性干预将在未来抗癌战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尽可能消灭肿瘤的基础上,有时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笔者的意见(肝癌)根治性手术后可以什么都不用”。
[0004]《科技日报》2013年11月26日4版科技改变生活,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刘端祺认为:“对癌症患者来说,单科医疗技术只是配角。比如对中晚期手术、新药的研制、放疗的改进,新技术出现等的贡献只处于次要地位(大约10% -20% )。在近百年美国人增加的30年寿命中,医疗技术的因素也仅有5年。在治疗晚期癌症方面,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目前医学都无能为力。”《健康报》2010年7月5日8版医学论坛“中西医融合创出新医学体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王锡民教授认为:“当今医学发展的前途在于中西医理论的统一,理论问题一旦解决,临床应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科技日报》2004.5.8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认为癌症难治原因是癌症杀手太擅长变化了,它阻碍人们找到针对癌症的简易疗法”。《参考消息》2013年8月I日报道:“美国癌症学会首席医疗官奥蒂斯?布劳利说:“我们需要用21世纪的癌症定义来取代我们一直沿用的19世纪的定义”。《当代健康报》2001年7月12日刊登:“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有句著名的箴言:“自然是疾病的康复者。医生兼而能通哲学,那就是神了。”
[0005]本实用新型中的现有技术《癌症疾病治疗器》,国家发明专利ZL200610069987.8,2011.6.29批准,PCT国际专利(PVT/CN2007/003135),获日本发明专利特许第5047301号,
2012.7.27批准。《癌症扩散转移治疗器》国家专利ZL201220434659.4,2013.3.27批准。在专利说明书中提出的重大疾病治疗原理与方法:是以中医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而来的现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基础的整体医学模式,认为癌症是结构与功能对称相结合的整体因素起决定作用,而不是以结构部分因素为主,应当通过整体对病因治疗达到治愈癌症目标。其与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通过结构为主治疗重大疾病,缺乏哲学理论基础的经验医学模式相比较,有着本质的区别。
[0006]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7]人体结构是为水平运动而设计,俯卧水平运动是人类提高全身功能适合生命存在的基础,其中爬行运动与游泳运动有助于提高腹部消化功能,适合于肝癌转移、胃肠消化系统癌转移康复治疗。现有技术中《肺癌转移治疗器》ZL201320254913.7,2013.12.25批准,采用仰卧水平运动方式,腹部向上受重力作用影响缺乏运动空间,不利于提高腹部消化功能,不适合于肝癌转移、胃肠道消化系统癌转移康复治疗。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在肝癌转移中缺乏恢复功能治疗,最终发展到全身功能病变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将垫板、俯卧支架、腹部按摩器、链轮传动、转轮和手持按摩器组成整体装置,通过全身药物按摩、腹部药物按摩、俯卧爬行运动、俯卧游泳运动相结合,进行恢复全身功能治疗。在癌转移产生病灶阶段,采用手持按摩器与手术放化疗结合成整体,对转移病灶部位及周围进行杀灭癌细胞为主、恢复功能为辅的整体治疗,达到控制转移病灶减轻症状延缓病变发展目标。在肝癌转移产生死亡阶段现有技术只进行姑息治疗不进行恢复功能治疗的情况下,由于人体全身功能病变是患者死亡主要原因,系统癌转移病灶是死亡次要因素,本发明在患者腹部消化功能病变部位和相关循环、呼吸功能下降部位,进行以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杀灭癌细胞为辅的针对死亡病因整体治疗,从而阻止患者出现全身功能病变和死亡发生,达到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的目的。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肝癌转移治疗器,它是由垫板、俯卧支架、腹部按摩器、药布、链轮支架、传动轴、链轮、链条、转动盘、脚蹬、转轮支架、转轮、调速电机、手持按摩器组成,进行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治疗,与手术放化疗的杀灭癌细胞辅助治疗相结合治疗肝癌转移;其特征在于:垫板中间固定按装俯卧支架,俯卧支架上面按装有药布覆盖的腹部按摩器;链轮支架固定在垫板上,按装有传动轴和链轮,传动轴两端固定有转动盘,链轮与链条配合传动;转轮支架固定在垫板前部中心两侧,上面按装有转轮。患者俯卧在腹部按摩器上接通电源进行按摩,患者手握转动盘,脚由脚蹬固定,启动链轮支架上调速电机转动链条,便可进行被动式爬行运动,不用电机可进行主动式爬行运动,不用链传动前手臂可进行小幅度往返摆动爬行动作。患者腿部运动继续,松开握转动盘手,握住转轮把手进行转动,便可进行游泳式运动。运动结束后,由患者或医者运用手持按摩器进行全身药物按摩,输送补充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
[0010]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用于恢复消化功能和相关肌肉运动、血液循环、呼吸、免疫、神经等功能下降的治疗,可以应用于肝癌转移和消化道中的食道癌转移、胃癌转移、直肠与结肠癌转移的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治疗,治疗操作中针对不同病变与部位需要因人而异进行适当调整,在治疗原理和治疗目标方面是一致的。
[0011]为了充分公开发明创造,本实用新型对治疗肝癌转移病变有关原理与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2]关于治疗原理方面内容:
[0013]一、人体功能病变是癌转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0014]1、人体功能降低是人类寿命不能延长疾病难以治愈的原因
[0015]在人类生命进化发展的历史中,功能与结构相互依存整体作用,生命功能消失,生命结构也随之解体。按照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自然系数”学说推算公式,英国生物学家巴风推算,一般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相当于它完成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一般都在20-25岁之间完成,人的最闻寿命应当是在100-175岁之间。现实表明,牛、马以及其它动物均可活到自然寿命,而人却只能活到自然寿命的一半左右,是动物中唯一活不到自然寿命的动物,为此科学家总结出以下几种原因:
[0016]①人的运动方式的改变。人类用直立运动代替水平运动,增大心脑的血管负担,使循环功能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产生,是直立方式给人类带来的最严重副作用。
[0017]②人的呼吸方式的改变。除了人之外,所有的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由于人类直立改用胸式呼吸,致使大部分肺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活力,因而使肺活量降低变小。
[0018]③人的消化功能的改变。人类在水平运动中四肢腰背和腹共同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提高消化器官功能,而直立运动中由于重力作用内脏下垂,出现胃肠无力症,使消化功能降低。
[0019]新陈代谢功能是生命活动存在的基础,人类由水平运动改为直立运动产生的副作用——全身功能下降(包括循环、呼吸、消化等功能),不但导致人类寿命难以延长,也是疾病难以治愈产生死亡的原因。其中循环功能下降产生的心脑血管病是死亡最高的疾病,而呼吸功能下降产生的肺癌和消化功能下降产生的肝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癌症主要病变。
[0020]消化系统功能病变和相关循环、呼吸、神经、免疫功能下降,是肝癌转移中病变发展趋势的主要作用因素,如果不进行治疗就会降低杀灭癌细胞效果、促进病灶扩散转移复发,最终发展到全身功能病变导致全身新陈代谢功能不能进行使患者死亡。人体功能主要是机械能和热能,产热主要来自肌肉、肝脏,机体消耗能量大部分是以热能的形式向体外散失,只一小部分是以机械能的形式出现,即骨骼肌所完成的外功,人体生命代谢过程消耗能量,同时也需要补充能量,这样生命才得以延续。
[0021]2、人体功能病变是癌转移过程中的死亡因素
[0022]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活动,新陈代谢功能病变就会危及生存,存活的机体中没有孤立的部分存在。功能病变是产生死亡的原因,结构病变则加速了这一过程,功能结构双方相互依存。
[0023]根据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全身功能病变是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因素。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贻在《医学源流记》中所说:“若元气不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在《肺癌转移》[美]密歇根大学Venkeshwarkeshamouni等著,宋勇、沈小昆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6月第I版284页,作者在书中结论部分写道:“手术放化疗和各种杀灭癌细胞治疗技术,可以对消除、控制癌症转移病灶产生明显的效果,但至今不清楚局部控制大多数微转移灶后为什么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因为大多数接受局部治疗的癌转移患者最终死于疾病全身进展,而不是局部破坏。”在这里,中医所称元气或伤,西医所称疾病全身进展,就是全身功能病变,是指人体循环、呼吸、消化等主要功能均发生病变。从上述叙述可以看到:病变轻重、转移灶是否控制都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只要人体功能存在,患者虽病重不会死亡,现实中许多患者带癌生存。现代医学认为是“结构决定功能”,只进行结构抗损伤为主治疗,不进行恢复功能为主治疗,是一种利害参半的部分治疗,结构因素治疗特点是减轻症状病情起到治标作用,不对死亡产生主要作用,功能因素特点是补充能量维持生存,起到治本作用,对阻止死亡产生主要作用。现有技术虽然可以暂时控制癌转移病灶有利于解除患者症状,但对病灶周围功能病变不治疗却有害于患者生存,因为病灶周围功能病变会发展到其它系统功能出现病变,最终产生全身功能病变导致患者死亡。
[0024]3、按照哲学理论:统一体中的对立面是完全对等的,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双方力量对比存在着主要与次要之分的特点,但是受统一性制约,力量对比作用力度范围与方式是有限度的。人体中结构与功能相互依存整体作用,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分开就是部分治疗,只能产生部分的数量变化,不能产生整体的性质变化,分开就会死亡。癌转移是遵循整体规律发展,而不是结构部分规律和功能部分规律。结构与功能在性质组成方面没有主次之分,但在变化过程中因时、因地、因事会出现主次反复交替;功能不变时结构为主,结构不变时功能为主,病变过程中从两个方面相互制约交替向前发展,病变因果关系是包括时间先后次序在内的由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本质联系。所以,在杀灭癌细胞为主结构治疗结束后,必须同时进行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治疗,逆转病变发展趋势。
[0025]根据哲学与科学相结合为基础的重大疾病治疗原理与方法,本实用新型绘制了《肝癌转移产生与发展原理示意图》、《肝癌转移治疗原理与技术示意图》、《癌转移患者死亡原因与死亡产生过程变化规律示意图》,通过上述《示意图》可以看到肝癌病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和阶段,都是结构与功能量变与质变、主要与辅助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中医哲学因素与西医科学因素可以在病理学领域走向统一。
[0026]通过《肝癌转移产生与发展原理示意图》可以看到:癌症晚期是器官结构病变与系统功能病变相互制约所致,是不同层次质变,向前发展的下一步就是系统结构病变癌转移产生。此阶段进行器官结构抗损伤为辅、恢复系统功能为主的整体治疗,可以逆转病变预防癌转移产生,系统功能正常就不会出现系统结构病变。癌转移产生是系统功能病变与系统结构病变相互制约所致,是同层次量变,向前发展就是全身功能病变。此阶段进行恢复系统功能为辅,系统结构抗损伤为主的整体治疗,可以消除控制癌转移病灶、减轻症状延缓出现全身功能病变,但不能逆转病变向全身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全身功能病变是死亡因素,系统结构病变与全身功能下降相互制约所致,本阶段是不同层次质变产生死亡阶段,此阶段进行系统结构抗损伤为辅、恢复全身功能为主的整体治疗,是对产生死亡病因的正确治疗,可以逆转病变阻止患者死亡。结构治疗与功能治疗相互结合的整体性越高,疗效就越高。整体治疗中不存在治疗副作用,结构治疗中出现副作用通过功能治疗来解决,功能治疗中出现副作用通过对结构治疗来解决。在进行结构与功能治疗对称相互依存的整体对病因治疗中,采用其它治疗方式和其它构型亦可达到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
[0027]二、恢复人体功能是显著降低癌转移患者死亡率的主要治疗
[0028]现有技术《癌症疾病治疗器》国家发明专利ZL200610069987.8,在专利说明书中提出了重大疾病治疗原理与方法,认为功能下降是癌症产生的起因,也是难以治愈的原因。在《专利说明书》第10页
[0042]段中明确指出:“肺部呼吸系统、肝、胆、肠、胃、胰腺消化系统在使用《癌症疾病治疗器》恢复功能时,还要采用吸氧水平运动器,恢复呼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进行内脏按摩恢复消化系统功能,具体操作参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器》,申请号:200610069553.8”。所以,《肝癌转移治疗器》的治疗原理在2006年就已经确定,是整体治疗癌症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器》2010年12月8日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0610069553 *8 ;《肺癌转移治疗器》2013年12月25日获国家专利ZL201320254913.7。
[0029]上述技术是通过仰卧水平伸展运动恢复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但并不适合恢复消化功能。本发明针对恢复消化功能特点,采用了俯卧水平伸展运动与腹部按摩相结合的方式,可用于恢复消化功能,适合于肝、胃、胆、肠、胰腺等消化系统癌转移治疗。具体作用方式如下:
[0030]1、当患者仰卧时腹部消化器官适合于休息不适合进行伸展运动与按摩,因为腹部内脏受重力(地球引力)作用呈堆积叠压状态,缺乏充分伸展的空间,此时进行全身水平伸展运动与按摩腹部,消化器官特别是下腹部肠道器官缺乏运动空间,会受到挤压导致器官结构紧张产生副作用,不能达到恢复消化功能效果。采用俯卧体位时,通过重力作用会发生相应的血液、淋巴与内脏位置变化,有利于改变不均匀的血液分配,使心脏、肺脏、肝脏等消化内脏器官处于放松状态,并存在充分伸展空间,此时进行水平伸展运动与腹部按摩,会消除肝脏瘀血促进器官结构运动,显著提高全身恢复功能疗效。俯卧水平伸展运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与爬行疗法、游泳运动作用相似类同,针对人类长期直立运动产生的功能下降,具有恢复功能的显著治疗作用,运动范围广泛安全,老人、孕妇、幼儿均可适用,不伤关节,强健心肺消化功能。
[0031]2、根据生物组织的力学性能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腹部内脏属于被动组织,仰卧与俯卧不同体位对其产生作用影响较大,四肢与背部肌肉属于主动组织,仰卧与俯卧不同体位其作用影响不大。
[0032]3、俯卧水平伸展运动借助重力在腹内器官内进行相互运动“内按摩”作用同时,在腹部下面按装有电动按摩器床垫,使腹部“内按摩”与腹部“外按摩”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显著提高腹部消化功能的目的。同时进行的四肢水平伸展运动和腹式呼吸运动,也可以显著提高心肺功能。
[0033]4、在进行恢复人体层次功能为主治疗的同时,对系统层次进行杀灭癌细胞控制癌转移为辅的肝癌患者采用健身疗法,包括水平伸展运动、游泳等方式恢复健康的病例有许多。上海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院士在《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一书前言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认为:“(145页)“游泳抑癌”这是个新提法,过去笔者不敢说,现在所以敢说,是因为有了实验研究的发现。(147页)手术切除肿瘤后,对于残留的有限癌细胞,游泳可能有助通过提高机体抗癌能力使其受到抑制,而不能作乱。(212页)游泳抗癌确有效,一位肝癌术后10年的印尼患者要找笔者,患者红光满面,说检查没有问题,我问他怎么过的,他说每天游泳”。
[0034]伸展是人类的本能,采用回归自然、伸展放松的水平运动(如爬行、游泳),会减少和消除人类直立产生的副作用。中医传统医学中呼吸体操、膏摩、气功、导引、按摩与针灸等,已有千年历史,其共同的本质特点是:呼吸供氧全身伸展运动与自我按摩相结合,通过整体治疗显著提高人体防病治疗功能。
[0035]以上患者康复痊愈病例虽然只是少数,但其康复原理与途径却是遵循自然规律代表正确的治疗方向,通过对其经验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高完善,在恢复功能为主治疗中加大治疗力度、治疗范围和增加治疗方式,便具备推广发展的可行性和达到康复痊愈治疗目标的希望与可能,是使大多数肝癌转移患者拯救生命显著降低死亡率的正确治疗途径。采用新技术进行一次全身恢复功能治疗仅需10分钟,治疗成本不足200元,而在家庭中自我治疗则治疗成本更低、更方便。采用本发明通过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治疗来显著降低肝癌转移患者死亡率,对癌症治疗领域中采用现有杀灭癌细胞为主技术的技术人员来说,预先是难以想到的,同时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癌转移治疗中恢复功能治疗是辅助疗法的轻视与偏见。现有技术认为癌转移不可治愈,患者死亡不可阻止,只能进行减轻症状姑息治疗的观点认识,缺乏哲学理论指导不符合自然规律,是带有片面性的错误认识。
[0036]三、癌转移患者死亡原因与死亡过程变化规律
[0037]为什么90%以上癌转移患者会走向死亡?为什么许多转移灶经治疗得到控制和消除的患者最终仍然死于全身功能病变?现有技术为什么不能阻止死亡发生?怎样阻止患者死亡?
[0038]1、患者死亡原因:生命在于运动,就是哲学理论中相互作用,不在于解剖形态。医学中的恢复功能治疗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侧重确定治疗方向和控制疾病发展趋势,结构抗损伤治疗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主要是减轻疾病症状和延缓病变发展速度,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两种不同性质医学。癌转移患者90%以上最终死于高层次范围内的人体功能病变,现有技术在低层次内系统结构抗损伤治疗受高层次功能病变制约,不能阻止死亡发生,可以确定是治疗目标与治疗方向出现了错误,否则不会出现如此广泛的普遍性结果。现代医学认为患者死亡是结构损伤与抗损伤力量对比导致病势转归全身结构病变所致,采用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杀灭癌细胞消除癌转移灶为主治疗,就可以阻止死亡发生。但是临床治疗证实:结构病变不是死亡因素,死亡过程中是功能在先结构在后,生命功能一旦停止,生命结构也随之瓦解,随后出现的全身结构病变没有治疗意义。所以全身功能病变是死亡因素,结构治疗不能替代功能治疗。将结构治疗和功能治疗结合成整体治疗,就可以确定正确的治疗方向,达到拯救大多数癌转移患者生命的治疗目标。
[0039]2、患者死亡过程变化规律
[0040]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俗话说“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癌转移病变是从功能病变开始,引起结构病变,在结构病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功能病变,是功能与结构互变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具有普遍性意义。为此我们绘制了《癌转移患者死亡原因与死亡产生过程变化规律示意图》,结合死亡原因对死亡过程变化进行说明。癌转移治疗中的主要治疗与辅助治疗在性质上相互依存对称统一,在治疗力度与治疗范围方面有主辅区别。为主治疗是针对本阶段主要病变,为辅治疗是稳定本阶段次要病变,保证主要治疗顺利进行。根据质量互变相互转化原理,“结构决定功能”与“功能决定结构”两种不同变化形式,在病变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交替领先主导,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中“结构决定功能”形式在同层次量变癌转移病灶产生阶段应用,“功能决定结构”形式在不同层次质变癌转移死亡产生阶段应用。
[0041]在癌转移多处转移灶产生阶段,患者系统功能病变,是指在人体心脑血管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和消化功能等主要功能中,出现一项主要功能病变,其它主要功能均未病变但处于功能下降状态。当所有主要功能均处于病变状态时,便是全身功能病变,此时患者进入产生死亡阶段。从癌转移到产生死亡的过程,是心脑血管循环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等人体主要功能从下降发展到病变的过程,患者长达数年、短者数月。此时大多数患者全身功能尚在,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恢复功能为主,稳定控制转移病灶为辅的整体治疗,可以确保多数主要功能不发生病变,使患者虽病重但不会死亡。
[0042]关于治疗技术方面内容
[0043]四、关于肝癌转移中的恢复功能治疗
[0044]恢复功能治疗的性质特点是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延长患者生命,是整体治疗中的对称组成部分,治疗分为恢复功能为主和结构抗损伤为辅两个组成部分。
[0045]本实用新型中的恢复功能治疗,是以恢复消化功能和恢复相关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免疫功能为主的治疗。现将其分别叙述如下:
[0046]1、恢复功能为主治疗与技术
[0047]①吸氧水平伸展运动:人体肌肉的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它的伸缩能力,另一个是它的伸展性。现有的各种健身运动,如健身走、健身跑、骑自行车等直立运动方式,主要是增加肌肉收缩力量,而水平伸展运动的基本作用是放松肌肉,减轻肌肉紧张,因此二者必须兼顾,才能保持健康。本发明中水平伸展运动中上肢运动可以增强肝胃消化运动和呼吸动作,并防止血液滞留在下肢、心脏搏出量减少的情况。向前用力时,增强手臂和胸背部肌肉收缩力,向后收回时产生放松使运动保持平衡。脚蹬轮主要使下肢肌肉增强收缩力,但水平俯卧又使下肢肌肉得到放松。水平伸展运动产生的隔肌升降和腹部肌肉的舒张、收缩,对胃肠道、肝脏等腹腔内的脏器具有良好的内按摩作用,减轻肝脏及胃肠道瘀血,改善和加强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及消化液分泌,促进了消化吸收功能,增加血浆白蛋白的合成,加快肝脏对有毒物质的解毒和排泄。同时由于膈肌的活动幅度明显增大,比正常人高出2-4倍,使得氧气吸入肺活量增加,有利于肺部气体交换,增加了呼吸功能。由于肌肉放松比肌肉僵硬时血液流量增加10-16倍,肌肉血管因人体直立被迫经常进行收缩来提高血压所产生的高血压,也会得到治疗从而增强循环功能。免疫功能与循环、呼吸、消化等功能密切联系,可以同时得到提高,免疫功能与循环、呼吸、消化、运动等系统功能同属人体层次功能中组成部分,单独应用治疗作用有限。氧气是人体组织细胞所需要的第一能源,细胞氧化率下降35%就能加剧癌症的发展。氧气疗法的关键在于病人的运动,本发明中采用吸氧装置是现有技术,可以使患者在进行水平伸展运动时主动吸收氧,通过加强血液循环,让全身各个组织充分利用氧气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全身体质状态。如《参考消息》2012年5月5日[美国每日科学网站5月3日报道]题:“研究表明,细胞缺氧或是肿瘤扩散主因,一旦证实可能颠覆传统癌症治疗模式。它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癌症很快、往往在三到六个月就变得具有抗药性”。
[0048]②俯卧水平运动中的按摩
[0049]人体消化道中平滑肌具有普通肌肉的共同特性即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并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敏感,消化道肌肉通过收缩与舒张进行运动完成消化功能,消化功能与全身代谢功能密切配合。按摩使肌肉放松后,其血流量比肌肉紧张时提高10-16倍,淋巴流动增加7倍,肌肉断面每一平方毫米中毛细血管开放数由31个增加到1400个,并通过改善微循环将药物送到病区和促进吸收。本发明的垫板上,按装有俯卧支架,支架上装有腹部按摩器,在俯卧爬行、游泳运动中对腹部进行药物按摩。在水平运动中腹内的肝、胃、肠、胰、胆、脾、肾等消化器官得到有节奏的运动,相互之间有忽及忽离、压紧及放松等“内按摩”作用,发生相应的血液、淋巴、脑脊髓液循环及脏器位置变化,这种“内按摩”是借助重力在各脏器之间相互完成的,体外按摩达不到这种深度,也不能发挥“内按摩”的作用。腹部按摩器与“内按摩”进行内外按摩相结合,会显著提高恢复消化功能疗效。手持按摩器是现有技术中的《癌症疾病治疗器》,可以进行肌肉按摩、透皮给药、电疗恢复神经功能,对人体局部和全身进行药物按摩,可增强全身功能。俯卧水平运动装置与腹部按摩器是两种不同功能部分治疗,治疗目标、治疗部位与治疗效果双方因素之间的改进与组合,同恢复全身功能治疗目的、治疗效果相结合,具有实质性治疗意义。
[0050]③恢复功能中的对症治疗
[0051]对症治疗就是对肝硬化、肝腹水治疗。根据《肝癌转移产生与发展原理示意图》可以看到:疾病的性质是局部结构性病变与周围整体功能性病变相互制约所确定,在结构病变部位(就是病灶)应当进行抗损伤治疗,中药采用祛邪类,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在周围整体功能病变部位应当进行恢复功能治疗,中药采用扶正类,如健脾理气、养肝益肾。口服药物难以定位区别,但按摩与透皮给药可以做到定位治疗,透皮给药的治疗目标是在全身或组织深部,与口服给药有差别。外用药液配制:中药根据现有的口服类、外用药膏类药方制成浸液或煎剂,加入相应的接触剂、助渗剂中,搅拌均匀即可应用,也可使用中成药,如活血化瘀类中的活络油、红花油等,西药中硝酸甘油、消心痛均可改为皮肤给药。治疗方法,在治疗部位涂上药液,使用手持按摩器进行往返移动按摩,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按摩和药物外敷。
[0052]在对肝硬化治疗中,因为肝硬化是肝癌的发病基础,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腹水、原发性肝癌等,定位治疗是针对性治疗,可产生较高疗效。对肝结构病变的治疗原理是改善和重建肝脏纤维化部分所破坏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的复活和再生、恢复肝功能。治疗方法是在肝脏病区涂上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外用药液,在脐部涂上逐水膏,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在脐部四周涂上脐透消膨膏,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期门、神闕穴周围涂上肝硬化中药膏,治疗中的治疗部位、治疗药液、药膏因人而异,然后采用手持按摩器往返移动按摩给药治疗,每次3分钟。
[0053]上述治疗结束后,对肝结构病变周围的消化系统功能病变、相关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病变、进行恢复功能的扶正治疗,采用健脾理气、养肝益肾的外用药物,涂在后背部和整个腹部,采用按摩器进行治疗,每次3分钟。治疗部位如有重复,可间隔一天进行,整体治疗每日一次,十五次为一疗程。
[0054]下面介绍部分按摩外用药液、药膏:
[0055]①肝硬化中药膏方剂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年第3期。适应病症为肝炎后肝硬化,(因门脉高压引起反复大出血患者不作为观察对象)药物组成是黄芪、当归、熟地、柴胡、桃仁、三棱等中药。
[0056]②逐水膏方剂来源《陕西中医》2003年第7期。适应病证为肝硬化腹水,药物组成是甘遂末、大戟、芫花、冰片各10克。配制方法研末,过100目筛用生姜汁调成膏糊状,在常规使用利尿剂的基础上应用。
[0057]③脐透消膨膏方剂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第7期。适应病证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药物组成莱菔子、汉防己、地龙、砂仁(比例10: 10: 5: 5)。
[0058]药物按摩外治法具有针对性强、作用力迅速无副作用特点,适合于病情突变时期治疗,我国唐代以前医疗上外治(理疗属外治范畴)与内治(内服汤药)并重。
[0059]2、杀灭癌细胞结构抗损伤为辅治疗
[0060]由于肝癌转移患者在消化系统和相关系统部位已经存在有转移病灶和部分的少量癌细胞,恢复消化功能与相关循环、呼吸功能的同时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扩散,因此在进行恢复功能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杀灭癌细胞治疗,以配合恢复功能进行。
[0061]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与癌症有关的穴位注射、压痛点微循环障碍处注射、肌肉注射、间接淋巴皮下注射(但注射部位使药物不进入血管而进入淋巴系统)、呼吸给药、透皮给药。
[0062]穴位注射中选穴原则:①病在脏腑者取其背俞,辅以其合穴,肝癌取曲泉。②结合解剖部位,邻近取穴。如肝癌以肝俞为主穴,出现腹水者配以肾俞或膀胱俞、食欲不振者配以足三里,出现黄疸者配以胆囊穴等。呼吸给药将抗癌药制成气雾剂,在水平腹式呼吸运动中应用。透皮给药中将抗癌药加入相应的接触剂和助渗剂等。
[0063]在穴位抗癌注射液中,有以下几种注射液与注射方式:
[0064]①乌头注射液,每日肌肉注射1-2次,每次1-2毫升,未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胃癌肝转移和晚期肝癌。②猪苓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化疗对肝癌作用,每次40毫克,每日1-2次,肌肉注射。③白花蛇舌草,属清热解毒药,使用本品穴位注射较好,对肝癌穴注有一定疗效。④甲氨喋冷(MTX),每周二次,每次10毫克,用4毫升中草药注射液溶化,总量300晕克为一疗程。
[0065]同时可以采用透皮给药技术进行恢复功能和杀灭癌细胞,现有技术中许多高分子药物包括中药难以透过皮肤角质层,导致透皮给药剂量小,主要依靠加大透皮给药面积。针对性治疗需要在较小面积上提高给药数量和采用大分子药物及中药,可以应用本发明系列产品——现有技术《尿毒症皮肤透析治疗器》,专利号ZL201220539707.6,该技术采用挤压摩擦透皮给药和超声波透皮给药相结合,其中超声波空合作用使大分子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由挤压摩擦输入机械能和热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药物吸收,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是局部治疗器适合在局部透皮给药治疗。
[0066]本实用新型同时使用手持按摩器对患者进行全身抗癌药物按摩,在全身每个部位停留按摩时间为8秒钟,8分钟内完成全身药物按摩。治疗后可用温水清洗皮肤,成人皮肤的总面积约为2平方米,在人体中约有1/3的血液可以流经皮肤,全身药物按摩可以使抗癌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起到全身治疗作用,并同时输入机械能、热能,增强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恢复全身体能,消除注射化疗带来的全身副作用。
[0067]下面介绍几种抗癌透皮吸收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氟尿嘧啶。
[0068]①将超声透皮吸收(包括挤压摩擦透皮吸收)的抗癌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按其特性分别加入相应的耦合剂中,搅拌均匀即可应用。如脂溶性药物加入羊毛脂中,配制成油膏或冷霜;水溶性药物溶于水中,中草药可制成浸液或煎剂等。
[0069]参考资料:《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主编刘思海等,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I月第I版210页、211页。《治疗超声原理与应用》主编王智彪,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I版244页、245页。
[0070]②氟尿嘧啶化疗时因为肠胃道有刺激副作用,应用受到限制。外用法与用量为:1%~10%,软膏、膜剂、渗透剂局部涂抹,2次/d,疗程15天,全身药物按摩二天一次,在使用中因本品有刺激,如红斑、水泡、疼痛,故对皮损周围健康皮肤应注意保护。手持按摩器有药布保护皮肤,一般不会对皮肤产生副作用。氟尿嘧啶乳膏主要由氟尿嘧啶、白凡士林、液状石蜡、甘油、十六醇、蒸馏水等加热熔化制成,温度为70-80°C。其中氟尿嘧啶如无原料,亦可用片剂代替。详细处方、制法等,参考《新编药物外用手册》王磊等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9月第I版,154页-155页。
[0071]汤钊猷院士在《消灭与改造并举》一书第145页中提到:“对一位肝癌术后两肺广泛转移患者,出院后采取隔天注射氟尿嘧啶250毫克(这很小的剂量)治疗。没想到半年后患者红光满面,胸部透视效果非常好,患者口述就是隔天一针的化疗,没有副作用,每天骑自行车3小时并口服一点治咳嗽的中药。因此,全身状况对癌症病人的疗效和预后应有很大影响。”以上虽然是个例,但是与结构抗损伤为辅恢复功能为主的癌转移后期整体治疗方向相符合,具有普遍性意义。参照上述隔天注射氟尿嘧啶250毫克的方式,在对患者注射少量抗癌化疗药物的情况下,进行全身药物按摩(药物是指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恢复功能外用药物)和吸氧水平伸展运动来增强全身功能,是提高杀灭癌细胞效果、消除全身化疗副作用、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正确治疗途径,也是肺癌转移、肝癌转移患者需要采用代价低、疗效高的治疗方式。
[0072]五、关于肝癌转移中的结构抗损伤治疗
[0073]结构抗损伤治疗分为结构抗损伤为主治疗和恢复功能为辅两部分。
[0074]1、消化系统结构抗损伤为主治疗
[0075]肝癌转移中的消化系统和相关系统结构损伤,是指肝部原发癌病灶,并肝内转移和肝外血行转移到肺、肾上腺、骨、胆囊,淋巴转移到肝门淋巴结、胰周围淋巴结、胃周围淋巴结、主动脉周围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并直接侵犯至邻近器官。现有技术在手术放化疗结构抗损伤治疗中,恢复功能治疗并没有在同一病灶部位与手术放化疗共同作用整体治疗,不具备对称性与整体性,在肝癌转移期间只能进行姑息性治疗,没有治愈的可能。下面就恢复功能与手术放化疗相结合分别进行叙述。
[0076]①恢复功能治疗与手术相结合
[0077]现有技术手术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与对称性恢复功能治疗相结合,存在治疗方向错误,是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扩散转移的根本原因。手术作用范围和作用力度,应当遵循正确治疗方向,按照整体治疗原则确定确保恢复功能的治疗范围、治疗力度,采用手术抗损伤治疗与恢复功能治疗对称等效相互促进的整体对肝癌转移进行治疗,达到防止出现复发扩散转移和康复的治疗目标,而不是依靠手术部分治疗。
[0078]在手术前3-5天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氧水平伸展运动和全身药物按摩,并口服中药,药物按摩和口服中药均属健脾益气类扶正中药,如口服中的补正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恢复功能治疗可保护和改善肝功能及全身功能,有利于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手术后如能下地走路和吃饭,便可以进行上述治疗,可以促进机体的恢复、减轻手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机体免疫状况、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疗效,上述治疗术后可长期进行。
[0079]②恢复功能治疗与放疗相结合
[0080]现有技术中的放疗在治疗中没有对称性恢复功能治疗,缺乏治疗的整体性,希望通过数量变化控制达到治疗目标,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大多数放疗患者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本段内容已在《癌症扩散转移治疗器》中有详细论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定位性恢复功能,在现有技术放疗前5-10分钟,针对肝癌原发病灶和骨、肾上腺、淋巴结等转移病灶的放疗部位,涂上活血化瘀类外用药物(如活络油、红花油等),应用手持按摩器进行药物按摩1-3分钟的恢复功能治疗,挤压摩擦与超声波相结合,作用力可达内脏组织深层和骨骼表面,然后进行数分钟的放射治疗,其目的在于增加放疗敏感性,加大放疗力度。在放疗结束后5-10分钟,应用手持按摩器对准放疗中心周围功能下降部位涂上健脾理气类夕卜用扶正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获苓、川朴、木香、八月扎等),进行3分钟药物按摩恢复功能治疗,其目的是保护正常细胞恢复功能,减少放疗副作用。对于副作用较大产生全身性不适状况,可以进行吸氧水平伸展运动与全身药物按摩和口服中药,所用药物因人而异按需确定。
[0081]③恢复功能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的重要性
[0082]现有技术中化疗方式很多,大致如下:(I) 口服;(2)肌肉注射;(3)静脉注射;(4)静脉冲击;(5)静脉滴注;(6)动脉注射;(7)腔内注射;⑶鞘内注射(9)肿瘤内注射(10)局部外敷。目前在对癌症化学治疗中,不管人们怎么更新化疗药、怎样加大剂量拉长疗程、怎样改变改药途径、或组合各种化疗药配伍应用,除少量癌症的疗效有所提升外,癌症患者的远期疗效和五年生存率却并无多大提高,癌症的耐药性导致90%转移癌治疗失败。按照自然规律,人体是结构与功能对立统一的整体,生命运动是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高级运动形式,物质代谢的每一步都伴随着能量转移。癌症原发病灶、转移病灶均属结构病变与功能病变、物理病变与化学病变相互制约的整体病变,在患者出现整体病变和威胁生命存在的关键时期,现有技术采用结构抗损伤部分因素为主治疗和单一化学初级治疗技术,不存在成功的可能。
[0083]④恢复功能与全身化疗相结合
[0084]通常化疗是静脉给药,也称为全身化疗,目前存在着疗效差和副作用大的不足之处,在全身化疗中,静脉滴注的药物95 %作用于全身,真正达到肿瘤病灶的只有5 %,在关键的病变部位,并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治疗,导致疗效差,并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本发明中的手持按摩器,将挤压摩擦给药与超声透皮给药结合为一体,可以将分子量5000以内化学药物(如外用氟尿嘧啶等)和部分中药透过皮肤角质层进入深层组织,并可透过体表输入机械能、热能改善微循环、恢复功能,对原发癌症病灶和转移病灶进行局部整体性治疗。本发明中的手持按摩器,可以在全身涂上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外用中药药液,药物选择因人而异,进行全身药物按摩,每次治疗8分钟,进行全身消除化疗副作用、恢复功能治疗。本发明的病灶局部治疗与全身药物按摩治疗,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与全身化疗共同进行,共同进行是在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5分钟的开始本发明治疗。
[0085]⑤恢复功能与局部化疗相结合
[0086]局部化疗中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国内非手术疗法的首选,但由于化疗的细胞毒性及一些病人伴有较重肝硬化、门脉高压,使介入疗法难以长期施行,而且肝癌侵犯肝内血管导致肝内播散仍为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功能病变与物理病变制约了化学药物疗效并产生抗药性,单纯给予化疗药仅仅是改变给药途径,不可能显著提高肿瘤化疗效果,与栓塞剂合用,疗效有所提高但也有限。化疗能否治愈肿瘤,主要取决于肿瘤是否对化疗敏感、不产生耐药性,所以在进行化疗的同时采用物理技术对癌细胞病灶部位、病灶周围部位进行对称性恢复功能治疗,是增强化疗敏感消除耐药性加大杀伤癌细胞力度减少副作用的正确途径。整体治疗过程如下: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束后,在治疗病灶部位涂上活血化瘀类外用药液,使用局部治疗器,进行1-3分钟治疗,改善病灶微循环、促进药物吸收,然后在病灶治疗部位周围较大面积涂上健脾理气类外用药液,使用手持按摩器进行3分钟药物按摩,达到恢复功能目的。对于转移病灶,可采用肿瘤内注射,恢复功能治疗方法同上。
[0087]在现有技术全身化疗与局部化疗中,由于缺乏恢复功能治疗,化疗用药一周,休息两周。每次用药及随后的停药休息期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4-6个疗程,总时间需数月,其目的是让正常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积蓄力量以应付即将到来的下一次化疗,这种消极的等待显著降低治疗力度,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是导致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疗效有限和死亡的原因。而在本发明整体治疗中,保护与恢复正常细胞功能在化疗过程中就已经完成,患者生命存在的基础新陈代谢功能受到保护,不需要这种消极等待,连续治疗可以产生显著疗效,患者不会在整体治疗过程中死亡。
[0088]按照中医治疗原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手持按摩器恢复功能与全身化疗、局部化疗同步作用不可分开,分开就会导致治疗失败。不论采用哪一种化疗方法,一定要同时进行对称性恢复功能治疗,以确保治疗方向正确达到治疗目标。
[0089]2、消化系统恢复功能为辅治疗
[0090]在手术放化疗结束后进行的恢复功能辅助治疗中,主要是进行中医整体恢复功能治疗方法,其中气功与中医药、针灸并列为中医史上三大瑰宝,气功的共同特点是:调整呼吸、全身活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本发明中的腹部与全身药物按摩、病灶局部透皮给药、水平伸展运动均属外治法,口服中药是内治法,中医认为: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逮”。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和进行长期治疗。
[0091]中医药治疗肝癌是从整体出发,有抑癌、扶正、症状改善较显著、不良反应小,疗效虽缓慢、却较持久的特点,但其消除瘤体病灶作用小、针对性差等缺点,多做为其它治疗方法的辅助治疗。中医药采用攻、补两法,攻法中常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法中采用补脾、养肝益肾、补气益血等扶正固本法,因人而异。本发明根据下面参考资料绘制《肝癌中医规范化治疗模式图》,参考书籍:《癌转移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徐泽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I月第I版221页、223页。《图说肺癌》张京慧等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第I版58页。
[0092]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与特点
[0093]本实用新型中爬行运动恢复消化功能与游泳运动恢复心肺功能相结合交替进行,通过相互促进整体作用达到恢复人体全身功能目标,如果只进行其中一项运动,则不能产生整体作用。对于人体全身功能来讲,腹部消化功能与胸部心肺功能是相互依存的整体,缺少其中一部分,便会失去整体功能。
[0094]1、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座立、仰卧体位脚蹬轮驱动前轮的传动装置,改为俯卧体位脚蹬轮驱动前轮传动装置,从而成为人类本能爬行动作,适合恢复人体全身功能需要;在手臂划动部位按装有两个转轮,通过带动双臂转动或单独双臂小幅度往返摆动与双腿往返运动结合成游泳动作,具备恢复全身功能效果;在俯卧水平运动中通过腹部药物按摩器进行对腹部消化功能病变进行治疗,并采用手持按摩器进行全身药物按摩,从而达到恢复全身功能的治疗目标。
[0095]2、本实用新型俯卧水平运动中的爬行、游泳两种动作,其中爬行运动是双手臂与双腿均匀交替前后作用,强度低,适合于每次10分钟较长时间运动,对腹部内脏消化功能作用力较强,可以促进腹部消化器官进行收缩放松“内按摩”运动。游泳运动是双手臂对称环行转动与双腿并排前后作用,强度高,适合于每次5分钟较短时间运动,在操作中将脚蹬杆通过固定联接处与别一侧脚蹬杆调整至同一转动方向,就可以进行双腿并排前后运动。游泳运动中双手臂对称环行转动是扩胸动作,对心脏、肺脏进行挤压放松,改善心脏活动与胸式呼吸,可提高心肺功能,爬行运动与游泳运动中腿部动作用力较大,可以加调速电机进行助力,手臂动作用力较小可不进行助力。
[0096]3、采用手持按摩器进行全身药物按摩,手持按摩器就是现有技术中的《癌症疾病治疗器》(国家发明专利ZL200610069987.8,日本发明专利特许第5047301号),手持按摩器配有直流电切入挤压式摩擦头、低中频静摩擦式摩擦头、磁片摩擦头、摩擦药布等,具备摩擦生热、按揉肌肉、透皮给药、电疗、磁疗作用,8秒钟内在局部产生疗效,8分钟内完成全身药物按摩,适合在全身各部位进行治疗,通过向人体输送热能、机械能、电能、磁能和化学能进行恢复功能治疗。手持按摩器中摩擦头转动高速为2000转/分钟,低速为500转/分钟;摩擦头压力0.25公斤-0.5公斤/平方厘米时适合摩擦生热、透皮给药、穴位治疗,0.5公斤-2公斤/平方厘米时适合按揉肌肉、软组织,3公斤-5公斤/平方厘米时作用力可达深层组织和骨骼表面;高速转动时5秒钟内对皮肤加热温度到50°C -60°C。
[0097]4、治疗工作原理与特点
[0098]在癌转移病灶产生阶段,杀灭癌细胞手术放化疗为主治疗是现有技术继续进行,恢复功能为辅治疗是采用手持按摩器与手术放化疗相结合,在放疗前对放疗部位先进行手持按摩器恢复功能治疗,每次1-2分钟,然后进行放疗,在介入化疗中先进行介入化疗,结束后采用手持按摩器对准介入部位(如药物注射肿瘤时对准肿瘤)进行恢复功能治疗每次
1-2分钟。在全身化疗中,当全身化疗结束后采用手持按摩器进行全身按摩恢复功能,每次5分钟,也可以采用中药补充能量的全身药物按摩,同样是每次5分钟。如果不进行辅助恢复功能,杀灭癌细胞为主治疗便会因缺乏对称稳定性产生副作用不能持久,只能进行短暂性治疗,不能进行长期治疗。在癌转移患者死亡产生阶段,恢复人体全身功能为主治疗和采用放化疗杀灭癌细胞辅助治疗共同进行,与杀灭癌细胞为主治疗相比较,杀灭癌细胞辅助治疗应当显著降低杀灭癌细胞作用力度、作用范围并增加作用方式,如小剂量化疗、介入式化疗、抗癌药物的透皮给药等,对癌转移病灶起到稳定不复发作用。同样,如果不进行杀灭癌细胞辅助治疗,人体全身恢复功能为主治疗便会因缺乏对称稳定性受到癌细胞制约,而不能持久性长期进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0099]七、与现有技术对比
[0100]1、在对癌转移病变治疗中,结构治疗与功能治疗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符合自然规律,适合患者康复痊愈生存。现有技术中结构治疗与功能治疗相互分开,各自单独作用,只能产生部分数量变化,不能产生整体性质变化,不符合自然规律,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0101]2、现有技术在癌转移病灶产生阶段,采用手术放化疗杀灭癌细胞为主治疗方式,但是在癌转移患者死亡产生阶段,患者全身功能病变已经成为死亡主要因素,现有治疗方式依然不变,不采取恢复功能为主治疗方式,存在主次颠倒治疗目标的不正确。本发明在癌转移患者死亡产生阶段采用恢复功能为主方式,克服了这一不足。
[0102]3、俯卧水平运动中的爬行动作、游泳动作是人类生存本能动作,符合人体结构设计要求,是拯救患者生命的基础,现有技术中的仰卧水平运动,不是人类生存本能动作,不具备发挥人类本能拯救生命的基础作用。现有医疗体育中的爬行、游泳运动,运动时间长、消耗体力大、效率低、耗时费力疗效缓慢,不能满足患者在病重阶段的治疗需要。本发明快速有效在8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恢复全身功能治疗,显著提高效果满足治疗需要。
[0103]4、现有技术仰卧水平运动中,通过背部进行药物按摩,不能对腹部消化功能产生直接治疗作用,通过腹部上方进行药物按摩,会对腹部消化器官结构癌转移组织挤压产生副作用,不能应用。本发明在俯卧水平运动中,在腹部下面进行药物按摩,由于腹部内脏放松并处于内按摩中,腹部药物按摩不但降低了挤压副作用,并且通过内外按摩相互结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0104]八、总结
[0105]研究自然规律指导治疗方向的哲学理论,本身发展的起点就是对立与统一的整体性,整体性是事物的本质,不管受到外来作用的是其中哪个部分,它是作为一个整体作出反应,具有每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对疾病整体性观念的认识不同,导致治疗方向和治疗结果的不同。现代科学把整个世界理解为一个庞大的层次序列:地球一生物圈——社会——人——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层次序列中上下层次之间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将人体疾病研究对象放到其固有的层次序列中,从其上向和下向的双向相互作用来考查和调节其状态与变化。但上述层次序列是物质构成层次,不是物质运动层次,不能反映结构与功能之间对称的相互作用关系,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保持对称的,从宏观到微观、从宇宙的产生到每个微观的亚核反应,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人体的解剖状态、生理功能、疾病产生与发展过程都有很强的层次性,现代医学缺乏对人体功能层次性认识,在上述物质层次中人体层次序列里没有人体生理功能部分层次序列,只是人体解剖状态的结构部分层次序列,不能反映层次内部与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命运动中结构与功能整体作用规律,不能判断疾病产生原因、了解疾病发展趋势过程和确定正确的治疗方向。
[0106]在现有技术中,结构治疗与功能治疗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发病部位的治疗。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的中医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体,擅长综合把握它们的规律与进行恢复功能治疗,并用符号化描述它们(阴/阳、内/外等);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西医)是把人体分解成系统——器官——细胞——分子,擅长从这些单元的变化来推知身体的状态与进行实质结构性治疗。《中西医差异与交融》一书作者祝世讷认为:“促进中西医在病理学领域走向统一,其关键是结构性病变与功能性病变的关系问题,也是整个病理学研究尚未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在本发明的《肝癌转移产生与发展原理示意图》、《肝癌转移治疗原理与技术示意图》和《癌转移患者死亡原因与死亡产生过程变化规律示意图》中,将中医的哲学因素和西医的科学因素相互结合为一个整体,详细描述了人体解剖状态、生理功能、疾病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层次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层次内部是结构为主功能为辅相互作用自我运动,层次之间是功能为主结构为辅相互联系作用运动,是一种整体全面的疾病图景。在《示意图》中结构与功能有自己独立的特性和位置,双方的差异和联系客观地显示出来,将肝癌转移的每个病变阶段放到其固有的层次序列中,可以从其上向和下向的双向相互作用来考查和调节其状态变化,疾病产生与发展过程是按照从轻到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以顺序的变化过程,而治疗方向则是逆向发展过程。结构为主变化与功能为主变化两种不同病变形式,根据不同病变性质,存在于病变发展过程中每个不同阶段。
[0107]在《示意图》中,中医学中的功能层次性,在生命物质层次中与现代医学的结构层次性进行了对称的统一,是对癌转移本质进行整体认识的概括,从而决定对癌转移的防治原则和措施。治疗癌症和重大疾病,只有从生命物质层次及层次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正确解决,一旦它们的根本原因被揭示,其预防和治疗就将成为可能和相对廉价的了。生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是哲学与科学的问题,当它们在各层次的位置和表现都清楚以后,就可以概括出:结构是各层次间的空间序列,功能是各层次及层次间的运动序列,双方是物质构成和物质运动的相互依存整体作用关系。以哲学与科学相结合为基础的整体治疗模式,可以导致建立一种新的病理学基础理论,作为恢复功能治疗为主的中医学,根据功能与结构主次关系相互转化的规律,应当成为治疗癌转移中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主要方法,进入未来医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乏,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不仅会推动医学发展,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参见《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祝世讷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1月I版236页。)
[0108]人体观演变的事实说明:科学是无止境的,认识是不可能有终极的。医学发展所取得一切成果,都只能是人类关于人体生命认识长河中的一个阶段,任何停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1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肝癌转移治疗器主视图;
[0110]图2是图1所示治疗器俯视图;
[0111]图3是手持按摩器;
[0112]图4是《肝癌转移产生与发展原理示意图》;
[0113]图5是《肝癌转移治疗原理与技术示意图》;
[0114]图6是《癌转移患者死亡原因与死亡产生过程变化规律示意图》;
[0115]图7是《肝癌中医规范化治疗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16]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示肝癌转移治疗器中:1是垫板;2是俯卧支架;3是腹部按摩器;5是链轮支架;6是链轮;7是链条;8是转动盘;9是脚蹬;10是转轮支架;11是转轮。图2所示肝癌转移治疗器中:4是药布;8是转动盘;12是传动轴;13是调速电机。图3所/Jn 14是手持按摩器。
[011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肝癌转移治疗器,它是由垫板、俯卧支架、腹部按摩器、药布、链轮支架、传动轴、链轮、链条、转动盘、脚蹬、转轮支架、转轮、调速电机、手持按摩器组成,进行恢复人体全身功能为主治疗,与手术放化疗杀灭癌细胞辅助治疗相结合治疗肝癌转移;其特征在于:垫板(I)中间固定按装俯卧支架(2),俯卧支架(2)上面装有药布(4)覆盖的腹部按摩器(3);链轮支架(5)固定按装在垫板(I)上,装有传动轴(12)和链轮(6),传动轴(12)两端固定有转动盘(8),链轮(6)与链条(7)配合传动?’转轮支架(10)固定在垫板(I)前部中心两侧,上面装有转轮(11)。患者俯卧在腹部按摩器
(3)上接通电源进行药物按摩,患者手握转动杆(8),脚由脚蹬(9)固定,启动链轮支架(5)上调速电机(13)转动链条(7),便可以进行被动式爬行运动,不开电机可进行主动式爬行运动,不用链传动前手臂可进行小幅度摆动爬行动作,松开握转动盘(8)手,握住转轮(11)把手进行转动,便可进行游泳式运动。运动结束后,由患者或医者运用手持按摩器(14)进行全身药物按摩,补充输送机械能、热能、化学能。
[0118]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119]根据《肝癌转移产生与发展原理示意图》在肝癌转移病灶产生阶段,本实用新型首先采用手持按摩器与手术放化疗结合为整体,在肝癌转移病灶部位和周围进行杀灭癌细胞为主、恢复功能为辅的整体治疗。稳定和控制转移病灶后,在肝癌转移产生死亡阶段,采用俯卧水平运动、腹部药物按摩与手持按摩器结合成整体,对消化功能病变部位和相关循环、呼吸、免疫、神经等功能下降部位,进行以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杀灭癌细胞为辅的整体治疗,防止出现全身功能病变并阻止死亡产生。
[0120]1、恢复功能与放疗相结合
[0121]在现有技术放疗前5分钟,在原发病灶、转移病灶的放疗部位,涂上活血化瘀类外用药物,采用手持按摩器进行1-2分钟的药物按摩恢复功能治疗,然后进行放疗。放疗结束后3-5分钟,在放疗中心周围功能下降部位涂上健脾理气类外用扶正药物,采用手持按摩器进行1-2分钟药物按摩恢复功能治疗。
[0122]2、恢复功能与局部化疗相结合
[0123]当经导管肼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束后,在治疗病灶部位涂上活血化瘀类外用药液,用手持按摩器进行1-2分钟治疗,改善病灶微循环、促进药物吸收,然后在病灶治疗部位周围较大面积涂上健脾理气类外用药液,使用手持按摩器进行1-2分钟药物按摩,达到恢复功能目的。对于转移病灶,可采用肿瘤内介入注射,恢复功能治疗方法同上。
[0124]3、恢复功能与全身化疗相结合
[0125]在全身化疗结束后5分钟内,可以在患者胸腹部、腰背部和四肢部涂上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外用中药药液,(药物选择因人而异)采用本发明中的手持按摩器进行全身药物按摩,每次治疗8分钟,进行全身消除化疗副作用恢复功能治疗。
[0126]无论是转移病灶是否消除控制、病情是否加重或减轻,癌转移患者或迟或早都会进入肝癌转移产生死亡阶段,直接面对全身功能病变这个死亡因素。因为此时转移病灶结构变化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主要是全身功能病变发展,所以必须采用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杀灭癌细胞为辅的治疗,采用适合增强全身功能的大型治疗装置。
[0127]4、恢复功能中对肝硬化、肝腹水和消化功能、循环、呼吸功能病变治疗
[0128]采用的中药外治药液有健脾理气、养肝益肾、肝硬化中药膏、逐水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西药中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在治疗部位涂上药液使用手持按摩器进行往返移动按摩。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3分钟,15次为一疗程。
[0129]5、恢复功能为主与化疗相结合
[0130]采用俯卧水平运动中爬行动作、游泳动作、腹部药物按摩和全身药物按摩进行恢复全身功能为主治疗,每次共10分钟,每隔一天进行一次,同时每隔一天注射氟尿嘧啶250毫克,或者是小剂量注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治疗顺序是化疗结束后进行恢复功能治疗,本治疗方式可以长期进行。
[0131]6、恢复功能与药物注射、透皮给药相结合
[0132]采用乌头注射液、猪苓多糖、白花蛇舌草、甲氨喋冷(MTX)等穴位抗癌药物注射液,每日一次,注射剂量、部位参照说明书介绍。采用在转移病灶部位,使用氟尿嘧啶外用药液进行透皮给药和按摩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3分钟,15天为一疗程,药液组成、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介绍。在进行上述杀灭癌细胞治疗的同时,进行全身恢复功能为主治疗。杀灭癌细胞辅助治疗中降低放化疗作用力度、增多治疗次数和疗程,根据患者恢复功能状态可以长期进行。
[0133]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因人而异确定所用药物剂量、水平运动与按摩作用力度。治疗过程中与治疗结束后进行结构与功能双重标准整体检验,结构检验参照现有技术标准,功能检验参照患者恢复功能程度和生活质量状态。
[01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0135]爬行运动与游泳运动是具备恢复功能性质的医疗体育,许多癌症患者采用此类医疗体育运动产生了康复痊愈效果。本发明中的腹部按摩器是《按摩治疗器》国家发明专利LZ98110305.7,产品经山东省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获鲁药管械(试)字第2000第2020044文号,在青岛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院、青岛市肿瘤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使用多年,证明临床效果显著,深受患者(癌症患者)欢迎。本发明采用俯卧水平运动装置,将爬行、游泳医疗体育与腹部按摩、手持按摩器全身药物按摩相结合,通过整体作用恢复人体全身功能,将显著提高现有技术医疗体育、按摩疗法作用力,满足癌转移患者恢复功能拯救生命康复痊愈的治疗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肝癌转移治疗器,它是由垫板、俯卧支架、腹部按摩器、药布、链轮支架、传动轴、链轮、链条、转动盘、脚蹬、转轮支架、转轮、调速电机、手持按摩器组成,进行恢复人体全身功能为主治疗,与手术放化疗杀灭癌细胞辅助治疗相结合治疗肝癌转移;其特征在于:垫板(I)中间固定按装俯卧支架(2),俯卧支架(2)上面装有药布(4)覆盖的腹部按摩器(3);链轮支架(5)固定按装在垫板上(I)上,装有传动轴(12)和链轮¢),传动轴(12)两端固定有转动盘(8),链轮(6)与链条(7)配合传动;转轮支架(10)固定在垫板(I)前部中心两侧,上面装有转轮(11)。
【文档编号】A61H1/00GK204092533SQ20142057735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李复生, 李安, 杜静, 杨晓梅 申请人:李复生

  • 新型多功能电脑肛肠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新型多功能电脑肛肠治疗仪,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本身主体框架,其特征是在本身主体框架右侧设有电子摄像头,电子摄像头下方设有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下方设有无线鼠标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背景技术: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
  • 一种药液液位检测装置及输液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液液位检测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检测输液瓶中药液液位的检测装置及输液装置,所述药液液位检测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喇叭、信号灯、电池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液位传感器、喇叭
  • 专利名称:胸外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胸外手术拉钩。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胸部手术时,需要助手牵拉手术创口暴露手术视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拉钩便于手术,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
  • 专利名称:针防护罩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针的防护罩,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护罩组件,它可以与注射器组件、皮下注射器针头、针组件、带针固定器的针组件、血液采集针、血液采集装置、静脉输入装置或其它的带穿刺件的液体处理装置或组件连接使用
  • 专利名称:氯化乙酰左卡尼汀的多晶型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氯化乙酰左卡尼汀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氯化乙酰左卡尼汀(ALC)化学名为QR)-2-乙酰氧基_3_羧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结构如下权利要求1.II型氯化乙
  • 专利名称:纳米经络通贴敷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经络贴敷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纳米经络通贴敷剂。背景技术:现有的经络通贴敷剂不能快速到达病灶靶部位修补破损细胞,使细胞质复原和激活调整体内的免疫系统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且该贴敷剂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乳腺炎症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诱因。是初产妇常见的一种病症,轻者不能给
  • 一种心内科病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内科病床,包括床头板、床板、气囊垫、弹簧、床脚及踏板,所述床头板固定设置于床板上,所述气囊垫位于床板的上方,所述弹簧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床板的四个顶角下,所述床脚位于弹簧的下方,所述踏板
  •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背景技术: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