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红花排石酒及泡制方法
- 用于吞咽困难患者的预增稠致密液体营养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止痒粉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心外科用病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含丙硫咪唑亚砜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随身动态心电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 一种相控阵非线性声场的定量确定方法
- 一种射干麻黄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明目滋补肝肾膏的制造方法
- 用檀香紫檀提取物治疗糖尿病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可用于颈椎牵引的调节式充气枕芯的制作方法
-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治疗皲裂中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奶牛习惯性流产的内服药物的制作方法
- 淫羊藿苷的医药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布洛芬凝胶的制作方法
- HouttuynoidA在治疗前列腺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丹参三七丸的制作方法
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医疗用途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医疗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苦参、白土苓制备的注射用制剂及其在用于治疗癌症,特别是对癌性疼痛、癌性出血、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中和肝炎治疗中的医疗用途,属于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复方苦参注射液由苦参和白土苓组成,具有抗肿瘤,止痛,止血等作用,由于其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上疗效确切,近年来的销售额逐年攀升。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我公司的拳头产品,于1997年7月16日申请了专利,专利号ZL97112532.5(公告号CN 1062181C)。鉴于本产品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提高,追加工艺专利申请,并就药物的适应症进行了扩大保护。
目前,复方苦参类似名词的专利有3个(1)纳米复方苦参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告号为CN 1368220A。它公开了一种纳米复方苦参制剂药物,是以纳米苦参、纳米白土苓为原料,按比例配制,制成新的药物制剂,其颗粒细度达1200-1500目,粒径为0.1-200nm,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小于100nm。采用微波萃取、减压浓缩、超音速射流技术喷雾干燥等步骤制备。结论对复方苦参采用纳米处理,与我们申请专利的创新内容无关。(2)兽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公告号CN 1048406C。它公开了一种兽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处方由黄芩300-1200克、黄柏200-800克、苦参300-1200克制成1000ml注射液。结论该专利与我们所申请的复方苦参的药物组成不同,不妨碍我们所申请专利的创新性。(3)复方苦参洁阴冲洗液,公告号CN 1403117A。它公开了一种复方苦参洁阴冲洗液,其处方组成为苦参、蛇床子、大黄、苍术、巴戟、土茯苓、白藓皮、黄柏、薏苡仁、地肤子、皂刺、红花、枯矾;适应症为包括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结论该专利与我们申请的复方苦参的药物组成不同。
苦参是临床常用中药,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scens Al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除湿、杀虫、利尿等作用;我国广泛分布,资源丰富,苦参含有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其生物碱成份主要为槐果碱(Sophocarpine),苦参碱(matrine),槐定碱(sophorid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苦参及其制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含苦参及其化学处方的有关专利共67个,其中单味苦参的专利9个,苦参化学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的专利55个,含苦参的中药复方专利11个(包括化合物的复方)。这些专利主要集中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合成、提取工艺、制剂及其药理作用上。
白土苓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或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yunna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茎,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作用,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疠,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等症;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区,是民间习用药材,常用于代替土茯苓,但是在原植物上与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具有质的区别。其化学成分研究很少,最近有人对白土苓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它含有人参皂苷和大黄蒽醌等成分。但是,经我们实际检测证明该药材中不含这些成分,推测研究者在原植物种的鉴定上有误;我们的研究证实白土苓的主要成分为皂苷(总皂苷约8~9%),化合物的结构在确定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方法及其医疗用途,以增加临床药用剂型;同时,克服现有注射剂的法定临床使用剂量不能满足实际临床应用需要和注射液制剂不稳定的缺点(氧化苦参碱在放置过程中含量降低),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复方苦参制剂新的医疗用途,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1、注射用复方苦参中间体的制备注射用复方苦参中间体制备方法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1)发明内容中的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原料为苦参和白土苓;其中苦参系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scens Alt.)的干燥根;白土苓系百合科植物肖菝葜(Heterosmilaxjaponica Kunth.)或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茎;苦参和白土苓的比例为5∶2~2∶1,优选7∶3。
(2)用苦参和白土苓饮片或粗粉利用提取溶剂进行分别单独提取后合并或混合提取,得到提取液。所指的提取溶剂为水、0.1%~60%稀酸、1%~80%的醇,优选稀酸和水;优选先稀酸渗漉后,再以水煎煮提取;稀酸渗漉采用药学可使用的有机酸或无机酸,其浓度0.1%~60%,在5℃~40℃的条件下浸泡2~60小时后渗漉;其中渗漉所用的酸优选5%~50%的醋酸或盐酸,渗漉温度优选10℃~30℃,渗漉的浸泡时间优选8~48小时;所指的回流提取条件是以0%~80%的水-醇溶剂进行回流提取1~4次,优选0%~60%的水醇溶剂,回流提取2次;所指的醇为1~5个碳的脂肪醇,优选甲醇和乙醇。
(3)上述所得到的提取液在≤100℃的温度下的常压浓缩或减压浓缩,得到浓缩物;优选30~80℃的减压浓缩。
(4)浓缩物经过多次的醇沉-冷藏-过滤-回收溶剂的过程,得到醇溶物;所指的醇沉-冷藏-过滤-回收溶剂过程,其醇沉条件是利用高浓度的醇加入到药物浓缩液中。第一次醇沉时,药液中的醇浓度达到30%~80%,优选50%~70%,第二次醇沉时,药液中的醇浓度达到50%~90%,优选70%~85%,第三次醇沉时,药液中的醇浓度达到80%~95%,优选85%~92%,醇沉次数优选为三次;醇沉液的冷藏条件为-20℃~10℃,4~48小时,优选-16℃~8℃,8~36小时;过滤条件为板框过滤或离心过滤或膜过滤;过滤后的药液在减压条件下,回收溶剂,回收温度30℃~90℃,优选40℃~75℃;每次浓缩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02~1.40(60℃),优选1.05~1.35(60℃)。
(5)醇溶物以一定比例的注射用水返溶、冷藏、过滤,得到滤液;所指的水返溶条件为加入1∶1~1∶10(药液∶水液,W/V),优选1∶1.5~1∶6(药液∶水液,W/V);水返溶液冷藏的条件为放置在10℃~-20℃过夜,优选5℃~-10℃;冷藏液过滤条件是离心过滤或0.45μm滤膜过滤;滤液的浓缩条件为在45℃~95℃的减压浓缩;药物中间体的密度为1.10~1.40(60℃),优选1.15~1.35(60℃)。放置中间体冷库的条件为10℃~-20℃,优选5℃~-10℃。
(6)滤液浓缩成一定密度,即制备得到药物中间体;测定中间体的药物含量和指纹图谱,放置于冷库中。所指药物中间体的含量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和不低于5mg/ml,优选不低于15mg/ml;所指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2、不同规格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制备不同规格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1)利用上述发明内容1制备的药物中间体,加入注射用溶剂,经活性炭脱色、过滤;所指的注射用溶剂包括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液,加入0.1%~10%注射用活性炭在40℃~100℃加热5~30分钟脱色,优选1%~8%注射用活性炭在60℃~100℃加热5~20分钟;脱色液的过滤条件是0.22μm超微滤膜过滤。
(2)经过2次以上的调pH-冷藏-过滤过程,得到“注射用药液”。所指的经过2次以上的调pH-冷藏-过滤过程,为先调pH至7.0~9.0,优选pH7.5~8.8,冷藏,过滤;再调pH至3.0~6.5,优选pH4.0~5.5,冷藏,过滤;再调pH至4.0~7.5,优选pH5.0~7.0,冷藏,过滤;再调pH至7.5~9.5,优选pH7.5~9.0,冷藏,过滤;所指的冷藏条件为放置在10℃~-20℃过夜,优选5℃~-10℃;所指的过滤条件是0.10~0.45μm超微滤膜过滤,优选0.22μm。
(3)“注射用药液”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所指的含量系注射液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和不低于2mg/ml,优选不低于10mg/ml。所指的指纹图谱是以氧化苦参碱为主,包含苦参碱、槐果碱等。
(4)注射用药液经精滤;所指的精滤系经0.10~0.22μm过滤。
(5)灌装、封口、灭菌,即得不同规格的注射液;所指的规格为1~500ml,优选2ml,5ml,10ml,12ml,20ml,25ml,50ml,100ml,250ml和500ml。
3、复方苦参冻干粉的制备发明复方苦参冻干粉的主要特征在于由药物中间体或“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灌封,冷干。
方法1利用上述发明内容1制备的药物中间体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经活性炭脱色、过滤,经过2次以上的调pH-冷藏-过滤过程,得到注射用药液,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再经精滤后,灌封于西林瓶中,放入冷冻机中,按照冷冻曲线冷冻干燥,取出得到的复方苦参冻干粉,铝盖压口。
(1)药物中间体与骨架材料的配比范围为1∶0.5~1∶3(中间体骨架材料,W/W)的配比进行配制,优选1∶1。
(2)骨架材料是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
(3)上述所指的各个制备过程的技术要求同发明内容2中的(1)~(4)。
方法2利用上述发明内容2制备的“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经精滤后,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灌封于西林瓶中,放入冷冻机中,按照冷冻曲线冷冻干燥,取出得到的复方苦参冻干粉,铝盖压口。
(1)“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的配比范围为1∶0.5~1∶3(注射用药液的固形物∶骨架材料,W/W)配比进行配制,优选1∶1和1∶1.5。
(2)骨架材料是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
(3)所指的精滤系在100级的GMP车间内用0.10~0.45μm超微滤膜过滤,优选0.22μm。
方法3利用上述发明内容2制备的“注射用药液”,灌封于西林瓶中,放入冷冻机中,按照冷冻曲线冷冻干燥,得到复方苦参冻干粉。
方法1~3中所指共性技术特征(1)西林瓶灌装是每支西林瓶灌装2ml或5ml或10ml或15ml或20ml,优选5ml和10ml;(2)所指的冷冻干燥包括预冻和升华阶段;预冻阶段预冻温度-10℃~-60℃,优选-20℃~-50℃;升华阶段使真空度达到30Pa以下,按照每小时0.5~2℃的升温速度给产品升温,产品温度达到-5℃~-10℃时,以每小时1~5℃的速度升温,直至产品的温度升到21℃~31℃,继续保持2~8小时,使制品的温度与搁板温度重合(相差1℃以内),在100级的GMP车间内放入无菌过滤气体,使箱门能够打开,开箱,迅速封口,即得复方苦参冻干粉针。
(3)所指冻干粉针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支,优选0.03~0.2g/支。
4、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的制备发明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的主要特征在于由“注射用药液”直接喷雾或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后喷雾干燥,分装制备得到。
方法1利用发明内容2制备的“注射用药液”调节到一定的相对密度后进行喷雾干燥,经喷雾器喷出的干燥品被送到旋风台使湿气和干粉分离,干粉收于收集器中,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灭菌注射用西林瓶中,封口,即得到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其主要技术参数(1)所指的相对密度为1.01~1.30,优选1.05~1.15。
(2)所指的喷雾干燥条件为喷气压力调节到2~5kg/cm2,抽力4~8kg/cm2,进口温度150~300℃,出口温度50~100℃。
(3)所指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支,优选0.03~0.2g/支。
方法2利用发明内容2制备的“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经精滤后,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喷雾干燥,经喷雾器喷出的干燥品被送到旋风台使湿气和干粉分离,干粉收于收集器中,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灭菌注射用西林瓶中,封口,即得到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
(1)所指的得到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1∶0.5~1∶3(注射用药液的固形物骨架材料,W/W)配比进行配制,优选1∶1;骨架材料为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
(2)所指的精滤是在100级的GMP车间内用0.10~0.45μm超微滤膜过滤,优选0.22μm。
(3)所指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支,优选0.03~0.2g/支。
5、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新的医疗用途发明内容1~4中的各药品具有抗肿瘤作用、对化疗药具有增效减毒作用、镇痛作用、升白作用、提高免疫作用、抗肝炎作用等。
上述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加强了药物的稳定性,不会产生效价的降低,更能发挥药物应有的临床效果,同时便于运输、贮备,减少破损率,降低成本,丰富了复方苦参制剂的剂型。
下面的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它们并非试图在任何方面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验例1处方苦参7000g 白土苓3000g 制成注射用复方苦参中间体制备方法将苦参和白土苓粉碎成粗粉,混匀,置渗漉缸中,加相当于药量6~8倍的1%醋酸浸渍24小时(根据季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冬季24小时,夏季8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减压浓缩(75℃以下)至900~1200ml[或相对密度1.20(60℃)],另器存放。
药渣加入6~8倍量注射用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900~1200ml[或相对密度1.20(60℃)],放冷,过滤,得到上清液。
上清液与上述渗漉液的浓缩液合并,用乙醇醇沉3次。第一次加乙醇使溶液的含醇量达到60%,静置过夜或冷藏(0~5℃,24h以上),0.45μm微孔滤膜滤过,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同上处理;第三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90%,同上处理得到相对密度1.30(60℃)的醇溶物浸膏。
醇溶物浸膏以3000~3500ml的注射用水返溶、在0℃冷藏过夜、0.45μm滤膜过滤,得到滤液。滤液在80℃以下的减压浓缩至相对1.40(60℃),即得到药物中间体1000ml;放置于-5℃~5℃的冷库保存。
药物中间体相对密度的确定应根据其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来确定,要求其含量大于100mg/ml,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实验例2处方苦参7000g 白土苓3000g 制成注射用复方苦参中间体制备方法将苦参粉碎成粗粉,混匀,置渗漉缸中,加相当于药量8~10倍的1%醋酸浸渍24小时(根据季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冬季24小时,夏季8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减压浓缩(75℃以下)至600~700ml[或相对密度1.20(60℃)],另器存放。
药渣和白土苓粗粉加入6~8倍量注射用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800~1000ml[或相对密度1.20(60℃)],放冷,过滤,得到上清液。
上清液与苦参渗漉液的浓缩液合并,以乙醇醇沉3次。第一次加乙醇使溶液的含醇量达到60%,静置过夜或冷藏(0~5℃,24h以上),0.45μm微孔滤膜滤过,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同上处理;第三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90%,同上处理得到相对密度1.30(60℃)的醇溶物浸膏。
醇溶物浸膏以2000~3000ml的注射用水返溶、在0℃冷藏过夜、0.45μm滤膜过滤,得到滤液。滤液在80℃以下的减压浓缩至相对1.40(60℃),即得到药物中间体1000ml;放置于-5℃~5℃的冷库保存。
药物中间体相对密度的确定应根据其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来确定,要求其含量大于100mg/ml,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实验例3处方苦参7000g 白土苓3000g 制成注射用复方苦参中间体制备方法将苦参粉碎成粗粉,混匀,置渗漉缸中,加相当于药量8~10倍的0.5%盐酸浸渍24小时,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减压浓缩(75℃以下)至600~700ml[或相对密度1.20(60℃)],另器存放。
药渣和白土苓粗粉加入6~8倍量注射用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800~1000ml[或相对密度1.20(60℃)],放冷,过滤,得到上清液。
上清液与苦参渗漉液的浓缩液合并,以乙醇醇沉3次。第一次加乙醇使溶液的含醇量达到60%,静置过夜或冷藏(0~5℃,24h以上),0.45μm微孔滤膜滤过,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同上处理;第三次加乙醇使含醇量为90%,同上处理得到相对密度1.30(60℃)的醇溶物浸膏。
醇溶物浸膏以2000~3000ml的注射用水返溶、在0℃冷藏过夜、0.45μm滤膜过滤,得到滤液。滤液在80℃以下的减压浓缩至相对1.40(70℃),即得到药物中间体;放置于-5℃~5℃的冷库保存。
药物中间体相对密度的确定应根据其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来确定,要求其含量大于300mg/ml,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实验例4处方苦参1400g 白土苓600g制备方法
按照实例1~3的任何一种方法制备成为药物中间体。药物中间体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大于100mg/ml,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应以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合格的药物中间体加入注射用水至900ml,经3%注射用活性炭加热回流脱色10分钟、0.22μm超微滤膜过滤。
滤液经过4次调pH-冷藏-过滤过程。第一次调至pH7.8,在0℃左右冷藏过夜,0.22μm超微滤膜过滤;第二次调至pH5.0,同法处理;第三次调至pH6.8,同法处理。调pH用20%NaOH和40%醋酸进行。
第四次调pH至8.8后,加注射用水调至1000ml,在-5℃左右冷藏过夜,0.22μm超微滤膜过滤。分别灌封成2ml/瓶,5ml/瓶,10ml/瓶,12ml/瓶,20ml/瓶,25ml/瓶。封口、并在105℃灭菌30分钟,包装,检查合格,入库。
实验例5处方苦参1400g 白土苓600g 氯化钠18g制备方法按照实例1~3的任何一种方法制备成为药物中间体。药物中间体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大于100mg/ml,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应以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氯化钠用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合格的药物中间体,并加入注射用水至900ml,经3%注射用活性炭加热回流脱色10分钟、0.22μm超微滤膜过滤。
滤液经过4次调pH-冷藏-过滤过程。第一次调至pH7.8,在0℃左右冷藏过夜,0.22μm超微滤膜过滤;第二次调至pH5.0,同法处理;第三次调至pH6.8,同法处理。调pH用20%NaOH和40%醋酸进行。
第四次调pH至8.8后,加注射用水调至2000ml,在-5℃左右冷藏过夜,0.22μm超微滤膜过滤。分别灌封成50ml/瓶,100ml/瓶,250ml/瓶,500ml/瓶。封口、并在105℃灭菌30分钟,包装,检查合格,入库。
实验例6处方苦参1400g 白土苓600g 葡萄糖100g制备方法
按照实例1~3的任何一种方法制备成为药物中间体。药物中间体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大于100mg/ml,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应以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葡萄糖用适量的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加入合格的药物中间体,并用注射用水至900ml,经3%注射用活性炭加热回流脱色10分钟、0.22μm超微滤膜过滤。
滤液经过4次调pH-冷藏-过滤过程。第一次调至pH7.8,在0℃左右冷藏过夜,0.22μm超微滤膜过滤;第二次调至pH5.0,同法处理;第三次调至pH6.8,同法处理。调pH用20%NaOH和40%醋酸进行。
第四次调pH至7.8后,加注射用水用水调至2000ml,在-5℃左右冷藏过夜,0.22μm超微滤膜过滤。分别灌封成50ml/瓶,100ml/瓶,250ml/瓶,500ml/瓶。封口、并在105℃灭菌30分钟,包装,检查合格,入库。
实验例7处方苦参1400g 白土苓600g制备方法按照实例1~3的任何一种方法制备成为药物中间体。药物中间体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大于100mg/ml,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应以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在100级的GMP车间内,骨架材料(甘露醇200g)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加入合格药物中间体200g,加入注射用水至450ml,经3g注射用活性炭加热至80℃并保温30分钟,冷至45℃时脱炭0.22μm超微滤膜过滤。
滤液经过4次调pH-冷藏-过滤过程。第一次调至pH7.8,在0℃左右冷藏过夜,0.22μm超微滤膜过滤;第二次调至pH5.0,同法处理;第三次调至pH6.8,同法处理。调pH用20%NaOH和40%醋酸进行。
第四次调pH至7.8后,加注射用水调至500ml,在-5℃左右冷藏过夜,用0.22μm超微滤膜过滤,半成品检查(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灌封于7ml西林瓶中,每瓶装2ml;或灌封于10ml西林瓶中,每瓶装5ml;或灌封于20ml西林瓶中,每瓶装10ml,盖上丁基橡胶塞,保留出气孔,放入冻干机中按照设计的冻干曲线进行冷冻干燥;当干燥箱内的真空度与泵口真空度接近并制品温度与板温重合时,关闭冷冻系统和真空系统,压紧瓶塞,放气,取出样品,铝盖压口,包装,检查合格,入库;即得复方苦参冻干粉针剂。
单纯的复方苦参溶液冻干后不能形成坚实的骨架,稍加震动后样品即成粉末状,可能影响其复溶,故需对其与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等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骨架筛选,复方苦参中间体与甘露醇等骨架材料之比在1∶0.5~3(W/W)范围之内,选取1∶1和1∶1.5,冻干后样品外观均良好,且易溶解。
冻干曲线包括预冻和升华两个阶段预冻阶段本品的共晶点为-15~-20℃,冻干过程一般将样品温度降低到共晶点-10℃以下,开始升华;预冻温度越低,在升温、升华过程中样品不易飞扬,冻干物的粒子均匀细腻,溶解速度快。因此,选择预冻温度在-30℃或更低的温度时开始升温、升华较佳。
升华阶段在开冷凝器1小时后使真空度达到30Pa以下,优选9~20Pa,按照每小时0.5~2℃的升温速度给产品升温,产品温度达到-5℃~-10℃时,以每小时1~5℃的速度升温,直至产品的温度升到21℃~31℃,继续保持2~8小时,使制品的温度与搁板温度重合(相差1℃以内),放入无菌过滤气体,使箱门能够打开,开箱,迅速封口,即得冷干粉针。为使水气升华完全,冻干品的残留水分低,升温及保温时间可适当延长。
采用复方苦参冻干粉针剂对家兔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家兔耳缘静脉未产生明显刺激性,通过给豚鼠腹腔注射,结果表明豚鼠未引起全身过敏性反应;按常规溶血试验方法观察2mg/ml注射,结果显示在4小时内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溶血作用,也未见红细胞凝集现象。
本发明制成的复方苦参制品骨架疏松,粒子均匀细腻,震摇不易碎,加水能迅速溶解。冻干粉针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瓶,优选0.03~0.2g/瓶。
实验例8骨架材料选用氯化钠,按复方苦参中间体与骨架材料(氯化钠)之比1∶1.5,余皆同实施例7。
实验例9骨架材料选用葡萄糖,按复方苦参中间体与骨架材料之比1∶1,余皆同实施例7。
实验例10
按照实施例4中制备的合格注射用药液,直接喷雾(喷气压力调节到4kg/cm2,抽力6kg/cm2,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80℃),经喷雾器喷出的干燥品被送到旋风台使湿气和干粉分离,干粉收于收集器中,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灭菌注射用西林瓶中,封口,包装,检查合格,入库,即得到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支,优选0.03~0.2g/支。
实验例11按照实施例4中制备的合格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0.22μm精滤后,直接喷雾,喷雾条件等其余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0。
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1∶0.5~1∶3(注射用药液的固形物骨架材料,W/W)配比进行配制,优选1∶1和1∶1.5;骨架材料为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支,优选0.03~0.2g/支。
实验例12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镇痛试验一.用小鼠热板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的镇痛作用1.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小鼠全部用雌性,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0℃,将小鼠置于55℃的恒温热板上,以舔后足作为痛反应的指标,用秒表记录小白鼠放上热板至出现舔足的反应时间作为该鼠的痛阈值,挑选出痛阈值5-30秒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第二天复试,将过敏、迟纯或喜欢跳动的动物均剔除不用,小鼠按体重和基础痛阈值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只)、复方苦参注射液三个不同剂量组(0.8g/kg、1.6g/kg和3.2g/kg)和阳性对照组(度冷丁25mg/kg)。除度冷丁肌肉注射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给药后0.5、1、2、3、4小时分别测定痛阈一次,共5次。计算对照组和给药组的痛阈值进行组间t检验,用药后痛阈值超过60秒,为防止烫伤即予取出,仍以60秒计算。
从表1看出,复方苦参注射液三个剂量0.8g/kg、1.6g/kg和3.2g/kg均能明显提高痛阈值,给药后半小时,均显出镇痛作用,随着复方苦参注射液剂量的增加,其作用持续时间也增加,镇痛强度也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高剂量组痛阈值提高率可达83.74%,镇痛时间可持续三个小时。实验结果证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表1复方苦参注射液iv对小鼠热板痛阈值的影响(X±SD)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2.腹腔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同试验1,仅改变给药途径为腹腔注射,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腹腔给生理盐水0.2ml/只),复方苦参注射液三个不同剂量组(1.6,3.2,6.4g/kg)和阳性对照度冷丁组(25mg/kg),除度冷丁皮下给药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给药。
表2复方苦参注射液ip对小鼠热板痛阈值的影响(X±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结果见表2,复方苦参注射液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差别,均能明显提高痛阈,给药后0.5-2h之间镇痛作用最强,痛阈提高率最高可达60.29%。随着时间的延长镇痛作用逐渐减弱,镇痛时间可持续3h。药物镇痛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每个时间点都明显的量效关系,从实验结果看出复方苦参注射液ip对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时间和强度与度冷丁相似。
二.用酸刺激扭体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1.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取健康小鼠,雄雌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尾静脉给生理盐水0.2ml/只),复方苦参注射液三个不同剂量组(0.8g/kg、1.6g/kg和3.2g/kg)及阳性对照度冷丁组(25mg/kg)。除阳性对照组肌肉注射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给药,半小时后分别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2%醋酸0.2ml,5min后计算发生典型的扭体次数(伸长后肢、腹部收缩和扭曲躯体),记录各小鼠15min内扭体次数,比较各给药组和对照组的扭体次数,进行组间t检验,并计算给药组扭体次数的减少率。
表3复方苦参注射液iv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X±SD)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由表3可知,小鼠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后,可以明显降低用醋酸引起扭体的发生率,三个不同剂量组的扭体减少率分别达到38.29%、54.63%、60.52%,其减少率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2.肌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同“2.1”,仅改变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给生理盐水0.2ml/只,复方苦参注射液三个不同剂量组(2.4、4.8、9.6g/kg)及阳性对照度冷丁组(25mg/kg)。除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肌肉注射给药。
表4复方苦参注射液im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X±SD)
结果见表4,复方苦参注射液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明显降低因醋酸引起的扭体发生率,三个不同剂量组的减少率分别为50.00%,57.91%和89.55%其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醋酸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复方苦参注射大剂量组扭体次数减少率与度冷丁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例1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S180实体瘤生长的影响小鼠40只,每只在右腋部皮下接种S180腹水瘤0.1(含104个细胞)转为实体瘤。第二天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v生理盐水0.2ml/只阳性药物组ip环磷酰胺35mg/kg;另三组给复方苦参注射液,分别ip 3.2,6.4,12.8g/kg,阳性药隔日给药一次,其余各组每天给药一次,共计给药11天,停药次日解剖动物,取出肿瘤并称重,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瘤重,进行组间t检验,计算瘤重抑制率。
表5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肿瘤S180生长的影响(X±SD)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结果见表5,复方苦参注射液小、中、大三个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38.9%、40.9%、58.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明显抑制S180肿瘤生长的作用。实验重复三批,结果相似。
2.复方苦参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生长的影响瘤源用H22代替S180,其它方法包括动物、分组、药物剂量、观察指标等与本试验1相同。
表6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肝癌H22生长的影响(X±SD)
注与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结果见表6,复方苦参注射液小、中、大三个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0.0%,51.4%,51.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明显抑制H22肿瘤生长的作用。重复实验,结果相似。
实验例14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1、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BALB/C雄性小鼠54只,体重18-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9只,II事先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S180腹水瘤0.1ml(含106个瘤细胞),第二天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荷瘤组ip生理盐水0.2ml/20g。阳性药物组为po青春宝0.4ml/20g,复方苦参注射液三组分别ip3.2、6.4、12.8g/kg(体积均为0.2ml/20g)。连续给药12天,停药后24小时断头放血处死小鼠,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脾脏,用1640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制成脾细胞悬液,并将小鼠脾细胞调整到5×106细胞/ml,加到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μl,每个脾加双份(即一个加ConA,一个不加ConA)。ConA 20μl(浓度为100μg/ml),1640培养液80μl,使每孔至200μl体积,于5% CO237℃恒温箱内培养72小时,终止培养前24小时,每孔加3H-TdR 3.7×109(iucr)。用细胞收集器(TITERTEK CELL HARVESTER 550)收集细胞于49型玻璃纤维滤纸上,依次用蒸馏水、5%三氨醋酸、无水乙醇洗涤,将滤纸片置60℃温箱烘干,加到含5ml闪烁液的杯内,经液闪仪(BECKMEN LS 9800)测参入放射性活度(cpm),然后计算刺激指数(SI),即
表7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X±SD)
与荷瘤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结果见表7,小鼠接种瘤细胞后,刺激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在给青春宝和复方苦参注射液小、中、大三个剂量后,刺激指数明显上升,与荷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COnA刺激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即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2.对溶血空斑(PFC)形成的影响分组、给药同“三.1”淋转实验,于第8天给药10分钟后,用2×108/ml SRBC致敬小鼠,每鼠iv0.1ml。5天后解剖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及计数同淋转实验。取试管若干去,每管依次加入脾细胞0.2%SRBC、1∶10豚鼠血清各0.5ml,混匀,置30℃水浴中温育1小时,3000rpm离心5分钟后取上清液,在UV-754分光光度计413nm波长下记录吸收度。
表8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荷瘤小鼠PFC的影响(X±SD)
与荷瘤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结果见表8,小鼠接种瘤细胞后,光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在给了青春宝和复方苦参注射液小、中、大三个剂量后,光密度明显上升,与荷瘤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抗锦羊红细胞抗体溶血素有促进作用,即对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实验例15止血作用的研究1、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将健康小鼠体重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三个不同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小鼠ip与试验组体积相同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ip0.75g/kg止血敏。试验组分别ip1.5、3.0、6.0g/kg复方苦参注射液,连续给药三天,末次给药30min后,用内径为1mm的玻璃毛细管从小鼠眼眶采血,至血液充满毛细管,并开始记时,每隔30s折断毛细管一小段,检查有无出现血凝丝。计算从毛细管充满血液到出现血凝丝的时间,为凝血时间,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以判药效。
表9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X±SD)
结果见表9,小鼠ip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后,其凝血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了复方苦参注射液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
2.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出血时间的测定,经出血自然停止作为测试出血时间指标,取18-20g健康雄性小鼠,按体重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复方苦参注射液三个不同的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小鼠ip与试验组体积相同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ip 0.75g/kg止血敏,试验组分别ip 1.5,3.0,6.0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给药30min后,分别以利剪将小鼠尾尖3mm处横断,待血液自行溢出时开始记时,每隔30s用滤纸吸去血滴一次,直到滤纸吸时无血为止,为出血时间,将所得数据进行时间t检验。
表10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X±SD)
结果见表10,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后,大剂量和中剂量组出血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的小鼠出血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能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
实验例16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环磷酰胺化疗的增效和减毒作用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环磷酰胺的增效作用小鼠40只,体重22.3±1.3g接种瘤细胞,取已生长一周的S180腹水瘤瘤源,用生理盐水(N.S)1∶4稀释(计数为3×104/mm3)接种0.1ml于每只小鼠右腋皮下,24小时后分组,共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给N.S组合Cy 20mg/kg;3组为Cy 20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6.4g/kg;4组为Cy 20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12.8g/kg;以上各组均为腹腔注射给药,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9天,环磷酰胺隔天1次共4次,第10于全部断颈椎处死取瘤,用电子天平称重,结果见表11。
由表11可见,Cy 20mg/kg和35mg/kg均能抑制瘤重,与对照组比分别给N.S;2组为Cy 100mg/kg分别加复方苦参注射液6.4、12.8g/kg两剂量后,有抑制瘤重的增效作用,分别P<0.05,P<0.001。
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化疗减毒的作用小鼠51只,体重19.4±0.78g,随机分成5组。第1组为对照组给N.S;2组为Cy100mg/kg;3组为Cy 100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12.8g/kg;4组为Cy 100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6.4g/kg;5组为Cy 100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3.2g/kg。以上各组均为腹腔注射给药,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7天,Cy均于每6、7天各给药1次,第8天从眼眶取血和股骨取骨髓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没WBC,骨髓有核细胞。结果见表12。
由表12可见,Cy 100mg/kg使WBC、骨髓有核细胞均降低,在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后,骨髓有核细胞有明显的增加,在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2g/kg后,WBC明显上升,均P<0.05,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6.4g/kg、3.2g/kg两组与单纯Cy组比较P<0.05。
表1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环磷酰胺的增效作用(X±SD)
(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Cy比较*P<0.05,**P<0.001表1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化疗减毒作用(X±SD)
(1)与对照组比较^P<0.001(2)与Cy比较*P<0.05实验例17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1.病例选择 431例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国家标准。患者HBV感染超过半年,肝功能ALT及AST异常超过3个月,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等,血清ALT(142±106)U/L,AST(110±97)U/L,血清总胆红素(51±39)μmol/L,HBeAg阳性,血清白蛋白在正常范围,临床上排除肝硬化及其他病毒性肝炎。431例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干扰素组和干扰素组。复方苦参注射液+干扰素组222例,男122例,女100例;干扰素组209例,男119例,女9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别无显著性。
2.治疗方法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扰素组给予60ml+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3个月,α-2b干扰素50μg肌注,每天1次共10d,以后50μg肌注,隔日1次共90次;干扰素组单用α-2b干扰素治疗,其剂量、用法、疗程与治疗组一致。两组患者同时使用强力宁或甘利欣、古拉丁等护肝药物治疗。
3.结果3.1治疗前后ALT及AST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6周,12周及24周时,其ALT及AST的变化,包括下降幅度,恢复的时间似乎有区别,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见表13。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HBeAg、抗HBe及HBV-DNA的变化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扰素组的患者治疗结束时,血清中HBV-DNA,HBeAg的转阴率分别为73%及68%,抗HBe阳转率为61%,单用干扰素组治疗结束时,上述指标分别为46%,43%及3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4。
表13治疗前后ALT及AST变化X±SD,U/L
表14治疗前后HBeAg抗HBe及HBV-DNA的变化
实验例18毒副作用本品经过2588例的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且大部病例在接受治疗后,精神、食欲、睡眠等一般状况也随之改善,全身体力状态评分上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无论患者一般状况如何,均可安全的使用,可广泛的适用于中晚期癌的治疗。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苦参和白土苓;主要含有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白土苓皂苷等。其特征在于(1)药物经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得到药物中间体;(2)药物中间体经过一定的制备方法,得到不同规格的复方苦参注射液;(3)药物中间体经过一定的制备方法,得到复方苦参冻干粉;(4)药物中间体经过一定的制备方法,得到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
2.权利要求1中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利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一定比例的苦参和白土苓用溶剂按照一定的制备方法进行提取;(2)提取液浓缩,得到浓缩物;(3)浓缩物经过多次的醇沉-冷藏-过滤-回收溶剂的过程,得到醇溶物;(4)醇溶物以一定比例的注射用水返溶、冷藏、过滤,得到滤液;(5)滤液浓缩成一定密度,即得药物中间体;(6)测定中间体的药物含量和指纹图谱,放置于冷库中。
3.权利要求1中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是利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利用权利1和2制备的药物中间体,加入注射用溶剂,经活性炭脱色、过滤;(2)经过2次以上的调pH-冷藏-过滤过程,得到注射用药液;(3)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4)注射用药液经精滤;(5)灌装;(6)封口、灭菌,即得不同规格的注射液。
4.权利要求1中的复方苦参冻干粉,其特征在于是利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利用权利要求1,2和3(1)~3(4)制备的注射用药液,灌封于西林瓶中,放入冷冻机中,按照冷冻曲线冷冻干燥,得到复方苦参冻干粉。(2)利用权利要求1、2制备的药物中间体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经活性炭脱色、过滤,经过2次以上的调pH-冷藏-过滤过程,得到注射用药液,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再经精滤后,灌封于西林瓶中,放入冷冻机中,按照冷冻曲线冷冻干燥,得到复方苦参冻干粉。(3)利用权利要求1、2和3(1)~3(2)制备的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经精滤后,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灌封于西林瓶中,放入冷冻机中,按照冷冻曲线冷冻干燥,得到复方苦参冻干粉。
5.权利要求1中的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其特征在于是利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利用权利要求1、2和3(1)~3(4)制备的注射用药液调节到一定的相对密度后进行喷雾干燥,经喷雾器喷出的干燥品被送到旋风台使湿气和干粉分离,干粉收于收集器中,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灭菌注射用西林瓶中,封口,即得到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2)利用权利要求1、2和3(1)~3(2)制备的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照一定配比进行配制,经精滤后,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喷雾干燥,经喷雾器喷出的干燥品被送到旋风台使湿气和干粉分离,干粉收于收集器中,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灭菌注射用西林瓶中,封口,即得到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
6.权利要求1~2中的中间体制备方法的技术特征在于(1)原料苦参和白土苓的比例为5∶2~2∶1,优选7∶3;(2)所指的提取溶剂为水、0.1%~60%稀酸、1%~80%的醇,优选稀酸和水;(3)所述的提取方法是药物饮片或粗粉利用渗漉提取和回流提取方法进行单独提取后合并或混合提取,优选先稀酸渗漉后,再以水煎煮提取;稀酸渗漉条件为药学可使用的有机酸或无机酸,浓度0.1%~60%,5℃~40℃,2~60小时,优选5%~50%的醋酸或盐酸,10℃~30℃,8~48小时;回流提取条件为以0%~80%的水-醇溶剂进行回流提取1~4次,优选0%~60%的水醇溶剂,回流提取2次;所指的醇为1~5个碳的脂肪醇,优选甲醇和乙醇;(4)所指的浓缩是在≤100℃的温度下的常压浓缩或减压浓缩,优选30~80℃的减压浓缩;(5)所指的醇沉-冷藏-过滤-回收溶剂过程,其醇沉条件是利用高浓度的醇加入到药物浓缩液中,第一次醇沉时,药液中的醇浓度达到30%~80%,优选50%~70%,第二次醇沉时,药液中的醇浓度达到50%~90%,优选70%~85%,第三次醇沉时,药液中的醇浓度达到80%~95%,优选85%~92%,醇沉次数优选为三次;醇沉液的冷藏条件为-20℃~10℃,4~48小时,优选-16℃~8℃,8~36小时;过滤条件为板框过滤或离心过滤或膜过滤;过滤后的药液在减压条件下,回收溶剂,回收温度30℃~90℃,优选40℃~75℃;每次回收溶剂后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02~1.40(60℃),优选1.05~1.35(60℃)。(6)所指的水返溶条件为加入1∶1~1∶10(药液∶水液,W/V),优选1∶1.5~1∶6(药液∶水液,W/V);水返溶液冷藏的条件为放置在10℃~-20℃过夜,优选5℃~-10℃;冷藏液过滤条件是离心过滤或0.45μm滤膜过滤;滤液的浓缩条件为在45℃~95℃的减压浓缩;药物中间体的密度为1.10~1.40(60℃),优选1.15~1.35(60℃)。放置中间体冷库的条件为10℃~-20℃,优选5℃~-10℃。(7)所指药物中间体的含量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和不低于5mg/ml,优选不低于15mg/ml。(8)所指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中氧化苦参碱为主要峰,并由苦参碱、槐果碱等组成。
7.权利要求1~3中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制备方法的技术特征在于(1)合格的药物中间体加入计算量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液,加入0.1%~10%注射用活性炭在40℃~100℃加热5~30分钟脱色,优选1%~8%注射用活性炭在60℃~100℃加热5~20分钟;脱色液的过滤条件是0.22μm超微滤膜过滤。(2)所指的经过2次以上的调pH-冷藏-过滤过程,为先调pH至7.0~9.0,优选pH7.5~8.8,冷藏,过滤;再调pH至3.0~6.5,优选pH4.0~5.5,冷藏,过滤;再调pH至4.0~7.5,优选pH5.0~7.0,冷藏,过滤;再调pH至7.5~9.5,优选pH7.5~9.0,冷藏,过滤;所指的冷藏条件为放置在10℃~-20℃过夜,优选5℃~-10℃;所指的过滤条件是0.10~0.45μm超微滤膜过滤,优选0.22μm。(3)上述过滤液即为注射用药液,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指纹图谱;(4)注射用药液再经0.10~0.22μm精滤后,灌封,灭菌,即得不同规格的注射液。(5)注射液的规格为1~500ml,优选2ml,5ml,10ml,12ml,20ml,25ml,50ml,100ml,250ml和500ml。(6)注射液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不低于2mg/ml,优选5~80mg/ml。
8.权利要求1~4中的复方苦参冻干粉制备方法的技术特征在于(1)利用权利要求6和7(1)~7(3)得到注射用药液经0.10~0.22μm精滤后,灌封于西林瓶中,塞孔;放入冷冻机中,按照冷冻曲线冷冻干燥,取出得到的复方苦参冻干粉,铝盖压口。(2)权利要求4(2)所指的药物中间体与骨架材料按照1∶0.5~1∶3(中间体∶骨架材料,W/W)的配比进行配制,优选1∶1;骨架材料为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3)权利要求4(2)所指的活性炭脱色、过滤、调pH-冷藏-过滤环节的技术要求同权利要求7(1)和7(2);(4)权利要求4(3)所指的得到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1∶0.5~1∶3(注射用药液的固形物∶骨架材料,W/W)配比进行配制,优选1∶1;骨架材料为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所指的精滤在100级的GMP车间内用0.10~0.45μm超微滤膜过滤,优选0.22μm。(5)冻干粉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支,优选0.03~0.2g/支。
9.权利要求1~3和5中的注射用复方苦参粉针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方法的技术特征在于(1)所指的相对密度为1.01~1.30,优选1.05~1.15;(2)所指的喷雾干燥条件为喷气压力调节到2~5kg/cm2,抽力4~8kg/cm2,进口温度150~300℃,出口温度50~100℃;(3)所指的得到注射用药液与骨架材料按1∶0.5~1∶3(注射用药液的固形物∶骨架材料,W/W)配比进行配制,优选1∶1;骨架材料为甘露醇或氯化钠或葡萄糖;(4)所指的精滤是在100级的GMP车间内用0.10~0.45μm超微滤膜过滤,优选0.22μm。(5)粉针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总量为0.01~0.3g/支,优选0.03~0.2g/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方苦参冻干粉的冻干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1)每支西林瓶灌装2ml或5ml或10ml或15ml或20ml,优选5ml和10ml;(2)预冻温度-10℃~-60℃,优选-20℃~-50℃;(3)升华阶段使真空度达到30Pa以下,按照每小时0.5~2℃的升温速度给产品升温,产品温度达到-5℃~-10℃时,以每小时1~5℃的速度升温,直至产品的温度升到21℃~31℃,继续保持2~8小时,使制品的温度与搁板温度重合(相差1℃以内),放入无菌过滤气体,使箱门能够打开,开箱,迅速封口,即得冷干粉针。
11.根据权利要求1~10制备的产品具有抗肿瘤作用,其特征在于(1)具有抗肿瘤作用;(2)对化疗药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0制备的产品具有镇痛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0制备的产品具有升白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10制备的产品具有抗肝炎作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10制备的产品没有发现毒副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用复方苦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和肝炎临床治疗中的用途。其配方是以苦参和白土苓为原料,可以是单独提取后混合或混合提取。提取方法以水或稀酸或稀醇提取、浓缩,再经多次醇沉-过滤-浓缩、水返溶、脱色、调pH得到注射用药液,它可直接灌封为不同规格注射液,或加入分散剂经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或经喷雾干燥得到注射用粉末进行分装而制备得到。该制剂的特点是以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等为主要有效成分。该制剂具有抗肿瘤、缓解癌肿疼痛、对肿瘤的化疗药物具有增效解毒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抗肝炎作用,可用于肿瘤和肝炎的临床治疗。
文档编号A61K9/14GK1876016SQ20051007484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7日
发明者王智民, 李安平 申请人:北京振东光明药物研究院, 山西振东金晶制药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抗炎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抗炎抗病毒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背景技术: 夏枯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的花序、果穗及全草。味苦辛,性寒。功能
- 鼻炎电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左鼻塞及右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激光管,激光管外围设
- 专利名称::哌啶衍生物,制备它们的方法,它们作为治疗剂的用途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药物活性的新N-苄基-哌啶衍生物、用于制备这些衍生物的方法、包括这些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和这些衍生物作为活性治疗剂的用途。背
-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茶的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料,具体是涉及保健茶。背景技术: 保健茶是一种药物混合饮料,在人们生活中很受欢迎,其具有治病养生保健等作用。如申请号为200510042185.3,申请日为2005.年.03
- 专利名称:治疗肺结核病的理肺清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肺结核病的中草药制剂。肺结核病中医亦称“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虚弱疾病,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要症状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咽痛型贲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咽痛型贲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治疗咽痛型贲门炎,一般采用:1、雷尼替丁:①禁忌证:对本药及其他H2受体拮抗药过敏者、孕妇、
- 专利名称:颈椎形冰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一种冰枕头。 背景技术: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常常经过物理降温将能达到降温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冰袋由于冰融化后能冰水将从袋口流出,往往弄湿床单位,给病人造成不适,
- 一种五官科用标本吸取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官科用标本吸取器,包括呈中空状的贮存管、连接在贮存管首端并与贮存管相连通的气囊,所述贮存管末端的侧壁或者底壁上形成有吸口。本实用新型可较好地对人体五官科的液态、固态或者半固态
- 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包括具有U型弯曲部的止流夹本体,所述止流夹本体U型弯曲部开口端的一侧设有一个按压部,另一侧设有一个朝按压部弯折并与按压部侧面配合的定位部,在止流夹本体上开设有一个从定
- 专利名称:新的抗抑郁剂的制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式(Ⅰ)的新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和它们的制备方法, 式中R1为C1-C3亚烷基,n、p、q各独立地为0、1或2,Y、X各独立地代表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羟基、CF3、卤素、或当p或q为
- 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包括座椅,座椅两侧均固接有立柱,立柱底端与底板相固接,上端依次穿过坐板和扶手;坐板与底板侧端边缘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外侧铰接有带摇杆的卷绕器
- 专利名称:一种可量化扭力的加压组合螺钉及其复合起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用骨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骨折块之间复位、加压并坚强固定的内固定系统。背景技术:在治疗一些需要手术的骨折,如关节骨折、股骨颈骨折等,需要通过拉力螺钉实现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