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热交换构造的制作方法

热交换构造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9

热交换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构造,包含一输入管、一输出管及一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设于杀菌设备的釜体内,该釜体是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该釜体于底部形成一蓄水区,用于蓄积杀菌作业用水,该釜体于该蓄水区的上方形成一杀菌区,用于容设被杀菌物;该热交换器设于该蓄水区,该输入管及该输出管分别与该热交换器及媒质装置连通,用于使媒质通过该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构成该媒质通过的通道,据使该蓄水筒内部所蓄积来自于该釜体内部的水升温或降温。藉由该热交换器对蓄积于釜体内部的水加热,降低整体杀菌设备占用的空间,并使该釜体内部的水升温或降温。
【专利说明】热交换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水淋式杀菌设备有关,进一步而言,尤指一种热交换构造,所述的热交换构造设于杀菌设备的釜体内,用于使釜体内部的水升温或降温。

【背景技术】
[0002]凡罐装食品、瓶装食品或袋装食品等各类包装食品及医药用品,制成后多利用杀菌釜进行杀菌作业;现有杀菌釜依据所执行杀菌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蒸汽式杀菌釜、水淋式杀菌釜等不同形式。
[0003]现有一种水淋式杀菌釜,包含一釜体、一管路组、一循环泵、一加热器及一控制单元,其中,釜体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用于容纳被杀菌物,且釜体一端设有一釜门,用于封闭釜体,控制单元由微电脑及电子、电机元件组成,用于控制杀菌釜的各部组件运作,管路组用于导引水及蒸汽于釜体、加热器等组件之间流动,管路组具有数根洒水管、一输水管、一回水管、一入汽管、一输汽管及一喷汽管,各洒水管分布设于釜体内部上方的内周缘,洒水管穿设数个洒水孔,据此于釜体内部喷淋水液,各洒水管于一端会集与输水管衔接,输水管通过加热器与循环泵相接,回水管一端与循环泵相接,另一端与釜体内部的底缘连通,循环泵用于抽取釜体底缘的水液并向洒水管泵送,据使水液循环利用,入汽管一端与锅炉等高温蒸汽供应源相接,另一端与加热器连通,输汽管一端与加热器连通,另一端与喷汽管衔接,喷汽管设于釜体内部的底缘处,据使高温蒸汽通过加热器后进入釜体内部由喷汽管喷出,且蒸汽于通过加热器时,对输水管输送的水液形成热交换,使洒水管喷出高温水液,据此对置入釜体内部的被杀菌物遂行升温杀菌作业。
[0004]使用前述现有水淋式杀菌釜对包装食品及医药用品等各式被杀菌物进行杀菌作业时,将被杀菌物利用载台承载后置入釜体内部并紧闭釜门,使釜体内部形成封闭状态,而后,对釜体内部注入适量的水液,注入的水液蓄积于釜体内部的底缘处,循环泵将蓄积的水液通过加热器向洒水管输送,水液藉由输水管输送通过加热器时,水与通过加热器的高温蒸汽热交换而升温,升温后的热水流向洒水管并喷洒于釜体内部,洒水管喷出的热水下落于釜体内部底缘,再度被循环泵抽取向洒水管输送,水液藉由循环泵的运转而循环升温、喷洒,使被杀菌物升温到达适当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藉此遂行杀菌作业,高温蒸汽在通过加热器后输送至釜体内部底缘的喷汽管并向上喷出,据此辅助加热釜体内部空间。


【发明内容】

[0005]现有水淋式杀菌釜利用管路组将釜体内部的水输送通过位于釜体外部的加热器或蒸汽与水的混合器,使水升温成为高温热水后再输送至釜体内部喷洒,加热器及复杂的管路配置使得水淋式杀菌釜的整体设备需要占用较大空间,且热能易于釜体外部损耗。
[0006]为改善现有水淋式杀菌釜由于加热器及相应的管路配置造成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构造,藉由热交换构造使杀菌设备的釜体内蓄积的水升温或降温,据此降低整体杀菌设备占用的空间,并降低热能损耗。
[0007]为满足预期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构造,包含一输入管、一输出管及一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设于杀菌设备的一釜体,该釜体是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该釜体底部形成一蓄水区,用于蓄积杀菌作业用水,该釜体于该蓄水区的上方形成一杀菌区,用于容设被杀菌物;
[0008]该热交换器设于该蓄水区,该输入管及该输出管分别与该热交换器及媒质装置连通,用于使媒质通过该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构成该媒质通过的通道,据使该蓄水筒内部所蓄积来自于该釜体内部的水升温或降温。
[0009]如前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热交换器主要包含一第一接座、一第二接座、一第一衔接管及一第二衔接管,该第一接座内部形成一入口室及一出口室,该输入管与入口室连通,该输出管与该出口室连通,该第二接座内部形成一中室,该第一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入口室及该中室连通,该第二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出口室及该中室连通,据此构成该媒质通过的通道。
[0010]如前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热交换器包含一第一接座、一第二接座、一第一衔接管、一第二衔接管及多根传送管,该第一接座内部形成一入口室、一出口室及一中继室,该输入管与入口室连通,该输出管与该出口室连通,该第二接座内部形成二中室,该第一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入口室及该中室连通,该第二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出口室及该中室连通,该中继室藉各该传送管与各该中室连通,据此构成该媒质通过的通道。
[0011]如前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输入管一端与该热交换器相接,另一端分支形成一第一支管及一第二支管,该第一支管与一第一媒质装置连通,该第二支管与一第二媒质装置连通,该第一支管设一第三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一支管的通/断,该第二支管设一第四控制阀,该第四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二支管的通/断;
[0012]该输出管一端与该热交换器相接,另一端分支形成一第三支管及一第四支管,该第三支管与该第一媒质装置连通,该第四支管与该第二媒质装置连通,该第三支管设一第五控制阀,该第五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三支管的通/断,该第四支管设一第六控制阀,该第六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四支管的通/断。
[0013]如前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釜体底部设有一蓄水筒,该蓄水区形成于该蓄水筒内,该蓄水筒顶端设至少一引流管与该杀菌区连通。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杀菌设备的热交换构造,包含数个输入管、数个输出管及数个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设于杀菌设备的一釜体,该釜体是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该釜体于底部形成一蓄水区,用于蓄积杀菌作业用水,该釜体于该蓄水区的上方形成一杀菌区,用于容设被杀菌物;
[0015]各该热交换器设于该蓄水区,各该输入管分别与各该热交换器衔接,各该输出管分别与各该热交换器衔接,各该输入管会集并连通媒质装置,各该输出管会集并连通媒质装置,且各该输入管分别设有一第一控制阀,各该第一控制阀分别用于控制各该输入管的通/断,据此控制媒质流向各该热交换器。
[0016]如前所述的杀菌设备的热交换构造,其中,各该输出管分别设有一第二控制阀,各该第二控制阀分别用于控制各该输出管的通/断,据此控制离开各该热交换器的媒质向媒质装置回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设置于釜体内部的前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设置于釜体内部的前视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配置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配置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配置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釜体1 ;被杀菌物2 ;轨条3 ;洒水管4 ;蓄水区5 ;杀菌区6 ;管路组7 ;循环泵8 ;蓄水筒9 ;引流管91 ;输入管12 ;第一支管122 ;第二支管124 ;输出管13 ;第三支管132 ;第四支管134 ;第一控制阀14 ;第二控制阀15 ;第三控制阀16 ;第四控制阀17 ;第五控制阀18 ;第六控制阀19 ;热交换器20 ;第一接座21 ;入口室211 ;出口室212 ;中继室213 ;第二接座22 ;中室221 ;第一衔接管23 ;第二衔接管24 ;传送管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6]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构造的实施例一,包含一输入管12、一输出管13及一热交换器20,其中,该热交换器20设于杀菌设备的一爸体1内部,该爸体1是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用于容纳被杀菌物2,据此于釜体1内部进行杀菌作业;釜体1内部于邻近底部的两侧设有一对轨条3,用于承载设置被杀菌物2的台车(图中未示),釜体1内部两侧及顶缘分别设有洒水管4,用于对被杀菌物2喷洒水或蒸汽,使被杀菌物2升温或降温,以遂行杀菌作业,釜体1内部空间于底部形成一蓄水区5,用于蓄积杀菌作业用水,釜体1内部空间于该蓄水区5的上方形成一杀菌区6,用于容设被杀菌物2,杀菌设备于釜体1外部设有一管路组7,管路组7 —端与蓄水区5连通,另一端与洒水管4连通,管路组7并于蓄水区5及洒水管4之间设有一循环泵8,用于抽取蓄积于蓄水区6的水向洒水管4泵送。
[0027]该热交换器20设于该蓄水区5,该输入管12及该输出管13分别与该热交换器20相接,该输入管12连通一媒质装置(图中未示),该媒质装置可以是锅炉或冷却水塔,用于供应升温用蒸汽或降温用冷却水等可携带热能的媒质,该输出管13连通该媒质装置,据使蒸汽或冷却水等媒质通过该热交换器20,该热交换器20用于使该媒质与蓄积于该蓄水区5的水热交换,使蓄积于该蓄水区5的水升温或降温。
[0028]该热交换器20主要包含一第一接座21、一第二接座22、一第一衔接管23及一第二衔接管24,据此构成提供媒质通过的通道,使媒质由该输入管12进入该热交换器20,并通过该第一接座21、该第一衔接管23、该第二衔接管24及该第二接座22,由该输出管13流出该热交换器20 ;其中,该第一接座21与该第二接座22分别与该釜体1相接,据此定位该热交换器20于该爸体1,该输入管12及该输出管13分别与该第一接座21相接,据此引导媒质通过该热交换器20,该第一接座21内部形成一入口室211及一出口室212,该输入管12与入口室211连通,该输出管13与该出口室212连通,该第二接座22内部形成一中室221,该第一衔接管23两端分别与该入口室211及该中室221连通,该第二衔接管24两端分别与该出口室212及该中室221连通,据使该第一接座21、该第二接座22、该第一衔接管23及该第二衔接管24构成提供媒质通过的媒质通道。
[0029]使用具有前述实施例一的水淋式杀菌设备进行杀菌作业时,该釜体1内部注入的水蓄积于该蓄水区5,且蓄积于该蓄水区5的水的液面高于该热交换器20。
[0030]欲使该釜体1内部升温遂行杀菌作业时,使用蒸汽作为媒质,蒸汽藉由该输入管12及该输出管13通过该热交换器20,并藉由该热交换器20与蓄积于该蓄水区5的水产生热交换,循环泵8将升温后的水抽出该蓄水区5向该釜体1内部顶缘的洒水管4泵送,并由该洒水管4呈雾状喷洒于该杀菌区6,使被杀菌物2升温,该洒水管4喷出的水下落于该蓄水区5,再度与通过该热交换器20的蒸汽热交换,水循环进行升温、喷洒,使被杀菌物2升温到达所需的杀菌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即可遂行杀菌作业。
[0031]当杀菌完成,欲使该釜体1内部降温冷却时,使用冷却水作为媒质,冷却水藉由该输入管12及该输出管13通过该热交换器20,并藉由该热交换器20与该蓄水区5内部的水产生热交换,该循环泵8将降温后的水向该釜体1内部的洒水管4泵送,并由该洒水管4喷洒于该釜体1内部,该洒水管4喷出的水下落于该蓄水区5,再度与通过该热交换器20的冷却水热交换,该釜体1内部的水循环进行降温、喷洒,使该釜体1内部环境及被杀菌物2降温到达所需的温度,即可开启该釜体1取出被杀菌物2。
[0032]该热交换器20于该釜体1内部的该蓄水区5形成可供高温蒸汽或冷却水等媒质通过的通道,媒质与该釜体1内部蓄积于该蓄水区5的水热交换,使水升温或降温后经由该洒水管4喷洒于该釜体1内部,该热交换器20并不需要在该釜体1之外,额外占用设备安装所需的空间,该热交换器20与该釜体1及媒质装置之间的相应管路配置得以简化,降低整体杀菌设备占用的空间,且热交换在该釜体1内部的该蓄水区5完成,可降低热能之损耗。
[0033]实施例二是由实施例一变化而得,实施例二相同于实施例一的构成,恕不重复赘述;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20包含一第一接座21、一第二接座22、一第一衔接管23、一第二衔接管24及多根传送管25,据此构成提供媒质通过的通道,使媒质由一输入管12进入该热交换器20,并由一输出管13流出该热交换器20 ;其中,该第一接座21内部形成一入口室211、一出口室212及一中继室213,该输入管12与入口室211连通,该输出管13与该出口室212连通,该第二接座22内部形成二个中室221,该第一衔接管23两端分别与该入口室211及一个中室221连通,该第二衔接管34两端分别与该出口室312及另一个中室221连通,该中继室213藉各该传送管25与各该中室221连通,据此构成提供媒质通过的通道。
[0034]实施例三是由实施例一变化而得,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包含一输入管(图中未不)、一输出管(图中未不)及一热交换器20,其中,该输入管、该输出管及该热交换器20的具体构成与实施例一相同,恕不重复赘述,该热交换器20设于一釜体(1),该釜体1底部形成一蓄水区5,该釜体1设有一蓄水筒9,该蓄水区5形成于该蓄水筒9内,该蓄水筒9顶端设至少一引流管91与该釜体1的杀菌区6连通,据使杀菌作业使用的水进入该蓄水区5,于此,该引流管91的数量可视需要增减变化,图式所示不能作为该引流管91数量的限制。
[0035]实施例四是由实施例一变化而得,实施例四相同于实施例一的构成,恕不重复赘述;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包含数个输入管12、数个输出管13及数个热交换器20,其中,各该热交换器20设于杀菌设备的一釜体(图中未示),该釜体是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该釜体于底部形成一蓄水区,用于蓄积杀菌作业用水,该釜体于该蓄水区的上方形成一杀菌区,用于容设被杀菌物;各该热交换器20设于该蓄水区,各该输入管12分别与各该热交换器20衔接,各该输出管13分别与各该热交换器20衔接,各该输入管12会集并连通媒质装置(图中未示),各该输出管13会集并连通媒质装置,且各该输入管12分别设有一第一控制阀14,各该第一控制阀14分别用于控制各该输入管12的通/断状态,据此控制高温蒸汽或冷却水等媒质流向各该热交换器20。
[0036]实施例四藉由各该第一控制阀14的启闭,控制媒质是否通过各该热交换器20,如此一来,分别改变各该第一控制阀14的启闭,可使媒质通过特定的热交换器20,进而控制该釜体内部用于喷洒的水的升温或降温速率。
[0037]实施例五是由实施例四变化而得,实施例五相同于实施例四的构成,恕不重复赘述;如图6所示,实施例五包含数个输入管12、数个输出管13及数个热交换器20,其中,各该输出管13分别设有一第二控制阀15,各该第二控制阀15分别用于控制各该输出管13的通/断状态,据此控制离开各该热交换器20的媒质向媒质装置回流。
[0038]实施例五藉由各该第二控制阀15控制各该输出管13的通/断,避免媒质通过一热交换器20后流向另一热交换器20,提高媒质通过各该热交换器20后向媒质装置回流的可靠度。
[0039]实施例六是由实施例一变化而得,实施例六相同于实施例一的构成,恕不重复赘述;如图7所示,实施例六包含一输入管12、一输出管13及一热交换器20,其中,该输入管12 —端与该热交换器20相接,另一端分支形成一第一支管122及一第二支管124,该第一支管122与一第一媒质装置(图中未示)连通,该第二支管124与一第二媒质装置(图中未示)连通,该第一支管122设一第三控制阀16,该第三控制阀16用于控制该第一支管122的通/断,该第二支管124设一第四控制阀17,该第四控制阀17用于控制该第二支管124的通/断。
[0040]该输出管13 —端与该热交换器20相接,另一端分支形成一第三支管132及一第四支管134,该第三支管132与该第一媒质装置连通,该第四支管134与该第二媒质装置连通,该第三支管132设一第五控制阀18,该第五控制阀18用于控制该第三支管132的通/断,该第四支管134设一第六控制阀19,该第六控制阀19用于控制该第四支管134的通/断。
[0041]实施例六藉由该第三控制阀16、该第四控制阀17、该第五控制阀18及该第六控制阀18,分别控制该输入管12及该输出管13与该第一媒质装置及该第二媒质装置之间的通/断状态,而该第一媒质装置可实施为蒸汽锅炉,第二媒质装置可实施为冷却水塔,据此,杀菌釜进行杀菌作业时,可根据升温/杀菌/降温等不同阶段的需求,控制高温蒸汽或冷却水等不同的媒质,通过该热交换器20,控制该釜体内部用于喷洒的水升温或降温。
[0042]进一步而言,前述各实施例的热交换器与用于杀菌的水位于杀菌设备的釜体内部的蓄水区,热交换器与釜体内部用于杀菌的水处于相同的压力环境下,加热/冷却用的蒸汽/冷却水与釜体内部循环喷洒的杀菌用水彼此隔离,蒸汽/冷却水不会混入接触被杀菌物的杀菌用水,有利于确保杀菌用水的洁净不受污染。
[004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构造,包含一输入管、一输出管及一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设于杀菌设备的一釜体,该釜体是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该釜体底部形成一蓄水区,用于蓄积杀菌作业用水,该釜体于该蓄水区的上方形成一杀菌区,用于容设被杀菌物; 该热交换器设于该蓄水区,该输入管及该输出管分别与该热交换器及媒质装置连通,用于使媒质通过该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构成该媒质通过的通道,据使该蓄水筒内部所蓄积来自于该釜体内部的水升温或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热交换器包含一第一接座、一第二接座、一第一衔接管及一第二衔接管,该第一接座内部形成一入口室及一出口室,该输入管与入口室连通,该输出管与该出口室连通,该第二接座内部形成一中室,该第一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入口室及该中室连通,该第二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出口室及该中室连通,据此构成该媒质通过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热交换器包含一第一接座、一第二接座、一第一衔接管、一第二衔接管及数根传送管,该第一接座内部形成一入口室、一出口室及一中继室,该输入管与入口室连通,该输出管与该出口室连通,该第二接座内部形成二中室,该第一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入口室及该中室连通,该第二衔接管两端分别与该出口室及该中室连通,该中继室藉各该传送管与各该中室连通,据此构成该媒质通过的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输入管一端与该热交换器相接,另一端分支形成一第一支管及一第二支管,该第一支管与一第一媒质装置连通,该第二支管与一第二媒质装置连通,该第一支管设一第三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一支管的通/断,该第二支管设一第四控制阀,该第四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二支管的通/断; 该输出管一端与该热交换器相接,另一端分支形成一第三支管及一第四支管,该第三支管与该第一媒质装置连通,该第四支管与该第二媒质装置连通,该第三支管设一第五控制阀,该第五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三支管的通/断,该第四支管设一第六控制阀,该第六控制阀用于控制该第四支管的通/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构造,其中,该釜体底部设有一蓄水筒,该蓄水区形成于该蓄水筒内,该蓄水筒顶端设至少一引流管与该杀菌区连通。
6.一种杀菌设备的热交换构造,包含数个输入管、数个输出管及数个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设于杀菌设备的一釜体,该釜体是横卧状设置的圆形桶体,该釜体于底部形成一蓄水区,用于蓄积杀菌作业用水,该釜体于该蓄水区的上方形成一杀菌区,用于容设被杀菌物; 各该热交换器设于该蓄水区,各该输入管分别与各该热交换器衔接,各该输出管分别与各该热交换器衔接,各该输入管会集并连通媒质装置,各该输出管会集并连通媒质装置,且各该输入管分别设有一第一控制阀,各该第一控制阀分别用于控制各该输入管的通/断,据此控制媒质流向各该热交换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菌设备的热交换构造,其中,各该输出管分别设有一第二控制阀,各该第二控制阀分别用于控制各该输出管的通/断,据此控制离开各该热交换器的媒质向媒质装置回流。
【文档编号】A61L2/04GK204092621SQ20142053171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施羽隆 申请人:金瑛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微生物感染的治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人或动物体微生物感染的治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抗生素耐药生物菌株如MRSA。本发明提供了治疗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制备治疗感染药物的方法,治疗感染的含有药物的药物包装
  •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瓶的进气装置,具体讲是一种人们在输液时,插在输液瓶上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进排气平衡装置。背景技术:[0002]临床上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后遗症的注射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后遗症的注射剂,特别涉及一种以高酯儿茶素 为主要成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后遗症治疗的注射剂,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现有技术急性心肌梗塞是由
  •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中药炮制及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 鲜制加工工艺。背景技术:中药材产地加工指的是对药用植物或者药用动物的产地初加工,根据药材性质和 商品销售运
  • 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包括有上层包覆层、保温层、电热层、艾绒层和棉布层。电热层是热源层,在电热层的下面设置有艾绒层,以天然艾绒所具有的祛湿和补阳气特性,通过电热层的热源使艾
  • 专利名称:清凉贴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灼热疼痛,牙龈上火肿痛的外用贴剂,尤其是清凉贴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一年四季节气的冷暖变化,饮食起居,劳役适度,人们常因感冒发烧引起的咽喉灼热疼痛。过食膏粱厚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药物痤疮净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它是以中药为有效成分制备而成的外用药剂。可以有效的治疗面部痤疮。痤疮,又名粉刺,是发生于男女青年面部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发作期间,面部出现多数为绿豆或高
  • 新型手部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拆装检修,不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新型手部治疗仪。包括壳体,壳体由相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空腔,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末端通过转轴相连,以使上壳体沿转轴翻转,
  • 专利名称:用同步集中交变磁场制成的肿瘤根除机的制作方法属肿瘤根除机。现在所有的医疗机器都不能根除肿瘤造成肿瘤患者因无法根治而死亡。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用同步集中交变磁场制成的肿瘤根除机,可使肿瘤患者因此得到根治后而康复。为了便于理解本
  • 专利名称:按摩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背景技术:以前,在具有可移动地设在椅子的靠背部或座部上的施疗部的按摩器中,其施疗部如以下所述构成。即,如图24(a)模式地表示的,平行配置有两根转动轴,在其中一根转动轴上设有相对
  •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与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背景技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日常膳食结构
  • 专利名称:压疮红外线氧疗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具体为一种压疮红外线氧疗罩。 背景技术:临床患者皮肤出现溃疡压疮现象时,通常采用在压疮局部吹氧治疗,吹氧治疗时 必须有专业护理人员手持氧气管对溃疡部位进行吹氧治疗,待吹氧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精神病护理的约束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狂躁型精神病人护理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精神病护理的约束带。技术背景精神病人,尤其是狂躁型精神病人往往没有自制能力,且容易有拒绝就医或者接受治疗,常有此类病人在住院
  • 专利名称:治疗肺结核病的理肺清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肺结核病的中草药制剂。肺结核病中医亦称“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虚弱疾病,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要症状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
  • 专利名称: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氮杂甾族化合物,它们的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系列新的、用来治疗和预防前列腺肥大的氮杂甾族化合物,并提供了使用方法和用它们制得的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虽然已经指出抑制睾丸激素5α-还原酶活性
  • 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所述针管一端连接在针座上,所述针座通过电极线与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连接,所述电极线通过针座与针管导电性连接,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
  • 一种医用胶贴取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胶贴取用机,属于医疗器材领域,为解决现有胶贴使用不便且容易污染等问题而设计。医用胶贴取用机的取用机外壳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控制键,其一侧面设置胶贴出口和胶底入口;内部设置有与若干
  • 专利名称:一次性活体组织采样指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诊断检查器械,尤其是一种一次性活体组织采样指套。授权公告日为1993年5月5日,公告号为CN 2131482Y的中国专利对此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由橡胶指套和粘附在其表面的砂(
  • 专利名称:一种窥牙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窥牙装置,属于医疗器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牙科医生在进行口腔内牙齿检查时,一般需要一个手拿着牙齿内窥装置,一手拿着手电筒照射,这样操作无疑比较麻烦。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
  • 呼吸面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面罩,其包括:面罩主体,面罩主体包括能够接合于面部的接合部和形成有通孔的连接部,以及用于把接合部和连接部连接起来的且具有弹性的变形区的衔接部;从通孔处连接该连接部的呼吸管道。根据本实用新型
  • 用于立式紧急冲淋洗眼器的顶喷排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立式紧急冲淋洗眼器的顶喷排水收集装置。该立式紧急冲淋洗眼器包括洗眼器、顶喷冲淋头、竖管、与竖管流体连通的横管、以及用于控制顶喷冲淋头启闭的顶喷控制阀和用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