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药用的微胶囊化乳芽孢杆菌的制作方法
- 切割吻合器的分体式抵钉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的妇科数控导航系统的制作方法
- 具有协同抗惊厥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药物保健提把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旋转式野外急救存储装置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 σ配体在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 用于肾盂输尿管手术后的引流支撑管的制作方法
- 消化内科用新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 宫瘤康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 缓释制剂的制作方法
- 调肝振痿法的制作方法
- 珍珠菜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多功能儿科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 一种增强体力的保健品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含有天然肉桂醛抗菌消炎润滑型导尿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所述针管一端连接在针座上,所述针座通过电极线与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连接,所述电极线通过针座与针管导电性连接,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安插在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上,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连接管接头,另一端通过针座与针管导液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刺激针连接到机器上后自动切换到体内工作模式并发出显示信息,避免了由于误操作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和风险。在刺激针的前端进行物理方法制作凹槽,可以对来自辅助仪器的声光信号进行反射并可被辅助仪器拾取,可准确的显示针管在体内的空间位置,方便了手术麻醉医生的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专利说明】—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医院对于外周神经的定位与阻滞已逐渐由盲探方式过渡到使用神经丛刺激器配合神经丛探测笔和神经丛刺激针进行体表和体内定位与阻滞。这一方式比较传统的人体外周神经定位与神经阻滞的盲探方式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可以获得准确的神经丛位置信息和满意的神经丛阻滞效果。神经丛刺激器有两种工作模式,即体表工作模式与体内工作模式,两种工作模式下的电流强度是不同的,使用的探测电极也是不一样的,体表模式下使用的是神经丛探测笔,设定的电流强度为O?30mA,在体表滑动使用;体内模式下使用的是神经丛刺激针,设定的电流强度为O?5mA,经皮穿刺进入体内使用;如果在使用神经丛刺激针时(体内模式)电流被误设置为O?30mA,则会引起病人身体不适和刺痛感,对于患有心脑疾病的患者,则潜在有不可予知的风险。在以往的使用中,确曾发生过此类的情况。此外,医疗实践中有的医生使用其它的辅助仪器来帮助确定进入体内的神经丛刺激针的更精确的位置信息获得了成功,但是须依靠刺激针管具有合适的物理形状方能对辅助仪器发出的声光信号产生响应,而目前医疗市场上使用的神经丛刺激针则不具有这样的性倉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好的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
[0004]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0005]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包括针管、针座、电极线、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连接管和连接管接头,所述针管一端连接在针座上,所述针座通过电极线与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连接,所述电极线通过针座与针管导电性连接,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安插在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上,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连接管接头,另一端通过针座与针管导液性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针管前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或正多边形的凹槽,且针管表面涂覆有聚对二甲苯绝缘涂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包括短路环,电极插口和刺激针电极插头支座。
[0008]作为优选,所述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包括刺激器电缆插座本体,短路电极a、短路电极b、电极插头、刺激器电缆线和触点,且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底部设有两个触点。
[0009]作为优选,所述短路环与刺激器电缆插座内的触点接触。
[0010]作为优选,所述短路电极a和短路电极b的尾端均通过电连接与触点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刺激器电缆线与神经丛刺激器的输出接口相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神经丛刺激针的电极线插接头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刺激针连接到机器上后自动切换到体内工作模式并发出显示信息,避免了由于误操作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和风险。在刺激针的前端进行物理方法制作凹槽,可以对来自辅助仪器的声光信号进行反射并可被辅助仪器拾取,可准确的显示针管在体内的空间位置,方便了手术麻醉医生的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针体表面做了绝缘处理,可用于对疼痛病人的射频治疗使用,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可部分替代昂贵的射频针使用,大幅减轻了病人的医疗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的断面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包括针管1、针座2、电极线3、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4、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5、连接管6和连接管接头7,所述针管I 一端连接在针座2上,所述针座2通过电极线3与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4连接,所述电极线3通过针座2与针管I导电性连接,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4安插在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5上,所述连接管6 —端与连接管接头7,另一端通过针座2与针管I导液性连接。
[0020]作为优选,所述针管I前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或正多边形的凹槽,且针管I表面涂覆有聚对二甲苯绝缘涂层。
[0021 ] 作为优选,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4包括短路环8,电极插口 9和刺激针电极插头支座10。
[0022]作为优选,所述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5包括刺激器电缆插座本体11,短路电极al2、短路电极bl3、电极插头14、刺激器电缆线15和触点16,且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5底部设有两个触点。
[0023]作为优选,所述短路环8与刺激器电缆插座内的触点接触。
[0024]作为优选,所述短路电极al2和短路电极bl3的尾端均通过电连接与触点连接。
[0025]作为优选,所述刺激器电缆线15与神经丛刺激器的输出接口相连接。
[00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用于激活神经丛刺激器的识别电路时,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4与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5相向插合的同时,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4上的短路环8与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5内的触点接触,产生电路连接闭合,神经丛刺激器的识别电路被激活,神经丛刺激器自动切换至体内工作模式,并将信息显示在神经丛刺激器的液晶屏幕上,使用者不必再手动调节工作模式,本功能可确保机器的工作模式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而不受使用者误操作的影响。
[0027]当用于传导电脉冲定位目标神经时,通过电极线插接口与神经丛刺激器的输出电缆接口相连接,接收到神经刺激器发出的电脉冲并经由电极线3、针管I尖端的导电部分到达人体组织和目标神经处,因针管I整体部分为绝缘涂层,虽然经皮穿刺进入人体组织,但不会与人体组织发生电接触,仅仅针尖一点导电,并释放电荷脉冲。因此,只需极微弱的阈值电流便可诱发目标神经运动分支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使操作者很方便的观察到相应的肌体抽颤,可精确的定位目标神经。
[0028]当用于注射局麻药进行神经阻滞时,针座2部分设有医用导管接口,当目标神经定位完成以后,可以连接上医用导管和注射器,将局麻药通过针管注入目标神经处,完成神经阻滞。
[0029]当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麻醉或镇疼时,将留置导管通过针座2底孔导引进针管I并进入到目标神经处,再将针管I缓缓退出,接上留置导管接头后可利用注射器或自动注药泵向目标神经处输注局麻药。留置导管可用表皮固定帖固定在皮肤表面。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包括针管、针座、电极线、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连接管和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一端连接在针座上,所述针座通过电极线与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连接,所述电极线通过针座与针管导电性连接,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安插在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上,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连接管接头,另一端通过针座与针管导液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前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或正多边形的凹槽,且针管表面涂覆有聚对二甲苯绝缘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丛刺激针电极线插头包括短路环,电极插口和刺激针电极插头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包括刺激器电缆插座本体,短路电极a、短路电极b、电极插头、刺激器电缆线和触点,且神经丛刺激器电缆插座底部设有两个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环与刺激器电缆插座内的触点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电极a和短路电极b的尾端均通过电连接与触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被自动识别的多用途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器电缆线与神经丛刺激器的输出接口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B5/05GK204033333SQ20142045429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王刚 申请人:王刚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生姜酚类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生姜酚类提取物制剂,具体讲,涉及ー种生姜酚类提取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现代交通工具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使
- 专利名称:口腔膜制剂的制作方法口腔膜制剂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包含吲哚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曲坦类(triptan))的口腔膜制剂、其制备和用于治疗头痛的用途。背景技术:药物剂型,例如口腔可溶解的膜制剂,其在口中迅速溶解,在各种各样的方面是有利
-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led)照射治疗方法所属技术领域发光二极管(LED)照射治疗方法,是使用630nm波长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治疗光源,对病灶进行光照射,达到对疾病治疗、理疗作用。通过把发光二极管阵列组合,发光总功率大于3W,从而达
- 新型呼气消毒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呼气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槽和进气管,所述消毒槽内底部设有消毒液,所述进气管的底部插入消毒液中,所述进气管顶部呈Y字形,其上端其中一开口连通外部空气,另一开口连接用户用呼吸器,进气管内
- 专利名称::可植入医疗设备中的绝缘电连接的制作方法可植入医疗设备中的绝缘电连接相关串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4月4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3079,318以及2010年5月2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2785,143的优先权。技术领
- 专利名称:一种室内纯天然中草药空气净化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剂,尤其是一种室内纯天然中草药空气净化剂。本发明属于一种保健用品,由纯天然中草药制成,适用于净化空气的保健制剂。背景技术:人类生命的时间中有70-90%是在室
- 一种可行走的膝关节屈曲康复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行走的膝关节屈曲康复器,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主架体,在主架体的上端设置有差速器,在所述传差速器的传动轴与手转盘相连,所述传差速器的输出轴与绳筒相连;在主架
- 专利名称:治疗肺结核病的理肺清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肺结核病的中草药制剂。肺结核病中医亦称“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虚弱疾病,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要症状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
- 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导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导管,包括牵引绳、手柄和剥离头,牵引绳两端固定有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头包括剥离头本体和卡头,剥离头本体上设有纵向装配槽,剥离头本体的中央设有与装配槽同心的圆孔,圆
- 专利名称:含有环组普罗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糖尿病,具体来说是一种含有环组普罗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糖尿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新陈代谢失调疾病。大部分是依赖胰岛素的,或称作第
- 专利名称:(-)-1-(3,4-二氯苯基)-3-氮杂二环[3.1.0]己烷及其组合物和作为多巴胺再摄取 ...的制作方法1.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1-(3,4-二氯苯基)-3-氮杂二环[3.1.0]己烷及其可药用盐,含有(-)-1-(3
- 一种中药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加工设备,包括煎煮装置和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煎煮装置包括煎煮容器,在煎煮容器的底部设有电加热器,在煎煮容器的顶部设有容器盖,在煎煮容器的内壁上设有承挡圈,在煎煮容器里设有网罩,网
- 专利名称:一种超声成像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超声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成像装置和方法。背景技术:常规的二维灰阶成像方法中,为了兼顾整体图像性能,超声的成像频率必须满足整个成像深度。当成像深度较深(即进行远场成像)时,成像频率必须
- 微波热疗机用升降臂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热疗机用升降臂,包括机箱体、升降轴、丝杠和电机,所述升降轴一端穿过与其相适配的导向法兰盘伸出机箱体,另一端与丝杠的啮合;所述丝杠的另一端穿过与其相适配的连接法兰盘,且通过联轴器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以中草药原料制成的治疗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
- 专利名称:新的甾酯类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具有消炎和抗过敏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的药理学应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消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活性的糖皮质甾类或其药物组合物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