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及透镜保持部和连接部的制作方法

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及透镜保持部和连接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4

专利名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及透镜保持部和连接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对人体眼球实施诊断和手术时使用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下面也称为手术用透镜),保持在人体眼球上用的手术用透镜的保持装置,以及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和连接部。
背景技术
在实施人体眼球手术时,为获得良好手术视野而使用的手术用透镜,是不可或缺的透镜。下面以作为典型眼科手术的玻璃体手术为例,参考图12、图13(A)、图13(B)、图14,对这种手术用透镜进行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1~图14中彼此相对应的部分,已经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在实施玻璃体手术时,首先需要如图12所示,使用眼睑打开器10,对仰面躺着的患者眼球100的上眼睑110和下眼睑120分别朝向上下方向实施牵引打开。
随后,需要将手术用透镜50保持在实施眼睑打开操作后的眼球100上的所需要位置处。眼球100大体呈球形,所以需要按照使手术用透镜50不会由眼球上滑落的方式,对其实施保持处理。
在先技术如图12所示,将手术用透镜50保持在眼球上用的、呈环状的手术用透镜的保持部30(下面也称为透镜环30),是通过手术缝合线60缝合在眼球100上的巩膜130(眼球中的白眼球部分)处的。
下面参考图13(A)、图13(B)、图14,对这种缝合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13(A)表示的是将在两个位置处具有缝合结合部35的透镜环30,缝合在眼球100上时的实例,图13(B)表示的是将在四个位置处具有缝合结合部35的保持部30,缝合在眼球100上时的实例,图14表示的是此时沿线C-C剖开时的示意性剖面图。
正如图13(A)、图13(B)所示,透镜环30具有比角膜131更大的直径,并保持在巩膜130上。将透镜环30缝合在巩膜130上用的手术缝合线60,可以采用5-0号涤纶线、7-0号绢线等等。
在图13(A)所示的实例中,手术者可以使手术缝合线60穿过手术针,并且如图14所示,在内部穿过所述巩膜130的上半层之后,再将手术缝合线60结合在缝合结合部35处,从而将透镜环30缝合在眼球上。
在图13(B)所示的实例,表示的是对透镜环30实施可拆装方式缝合时使用的缝合方法。
手术者可以使手术缝合线60穿过手术针,并且如图14所示,在内部穿过所述巩膜130的上半层之后,一边环绕着透镜环30的周围一边对缝合结合部36、37实施固定操作,最后使手术缝合线60形成暂时缝合结合部61。在需要拆下透镜环30的场合,可以解开暂时缝合结合部61,放松开手术缝合线60并且将手术缝合线由缝合结合部36、37处取下。对于需要实施再次缝合的场合,可以将手术缝合线60搭接在缝合结合部36、37处之后,再次形成暂时缝合结合部61,以对缝合结合部36、37实施固定处理,从而将透镜环30再次缝合在所需要的位置处。
在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将透镜环30缝合在眼球100上之后,可以如图12所示,手术者将手术刀切入眼球100,并且向眼球100内插入对手术视野实施照明用的光传导部件80,对眼球100内的玻璃体实施切断、吸引用的玻璃体切断部件70,以及对其数量与玻璃体吸引量相当的灌流液体实施注入处理用的填充部件90等等,以实施眼内手术。
在图12中,还在手术用透镜50的上方处,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手术用显微镜,手术者可以通过该手术用显微镜和手术用透镜50,一边对手术视野实施观察一边实施手术。对于随着手术的进行需要对不同的手术视野实施观察的场合,可以通过适当的棉花棒75或手指等等对手术用透镜50实施转动处理,或者更换不同形状的手术用透镜50,或者对如上所述的透镜环30的缝合位置实施改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者发现采用上述方式实施眼内手术时,存在有如下所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利用所述手术针在内部穿过所述巩膜130的上半层时,不仅需要技术熟练的手术者实施细心的操作,而且是一种相当麻烦的操作。然而,这一阶段仅仅是眼内手术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就使手术者全神贯注地实施操作,会增加手术者的负担,而且需要增加手术的时间,进而可能会对随后进行的眼内手术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向。
第二个问题就是即使由技术熟练的手术者实施细心的操作,也可能会出现手术针穿过巩膜130的现象,这会损伤巩膜下的组织,并且是产生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问题就是即使手术针没有穿过巩膜130,手术针和手术缝合线60也会对巩膜130形成侵扰,而构成损伤。
第四个问题就是虽然可以将透镜环30固定在眼球100上,然而随着手术的进行,透镜环30可能会对手术操作产生妨碍,对于这种场合每次均需要切断手术缝合线60,或是松解开暂时缝合结合部61并放松手术缝合线60,将透镜环30取下,所以还可能会重复出现上述的第一个~第三个问题。
如果举例来说,对于同时实施水晶体超声波乳化吸引手术、网膜玻璃体手术、眼内透镜插入手术这三种手术,即实施所谓的三重手术的场合,需要按照诸如(一)实施水晶体超声波乳化吸引、(二)实施玻璃体手术、(三)实施眼内透镜插入、(四)实施空气置换·眼内光凝固的阶段顺序进行,而且在阶段(二)、(四)中需要使用手术用透镜50,然而在阶段(三)中如果手术用透镜50和透镜环30被缝合在眼球100处将不能进行手术。因此,在由阶段(二)转移至阶段(三)时,需要对手术缝合线60实施切断处理或放松处理,以便取下透镜环30,而在由阶段(三)转移至阶段(四)时,又需要再次对透镜环30实施缝合处理。
第五个问题就是透镜环30是固定在眼球100上的,即使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对手术用透镜50实施转动、更换操作,也会产生难以实施观察的部分。
而且在先技术中,虽然可以使手术用透镜50在透镜环30中实施一定倾斜以进行观察,然而仍难以实施细微调整。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者进行了锐意研究,最终获得了不需要将透镜环30缝合在眼球100上,而是连接在眼睑打开器10处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一举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具有对上眼睑、下眼睑实施牵引打开用的眼睑打开器部;将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用的保持部;对所述眼睑打开器部和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实施连接用的连接部;从而将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眼球上。
第二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位置可自由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眼睑打开器部。
第三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眼睑打开器部中牵引上眼睑的部分和牵引下眼睑的部分,通过具有弹性的部件形成为一个整体。
第四技术方案是在第一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呈环形形状。
第五技术方案是在第一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由弹性部件构成。
第六技术方案是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部件是绳状体。
第七技术方案是在第五或第六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部件由硅酮橡胶构成。
第八技术方案是在第一至第七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用的结合部,而且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结合部相结合用的孔部。
第九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该保持部为使用在第一至第八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技术方案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上的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位置处具有结合部;在使用时通过与这种结合部相结合的连接部,与所述眼睑打开器部相连接。
第十技术方案是在第九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形成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的筒状体部的下部内周面,按照与眼球形状相吻合的方式实施倒角处理。
第十一技术方案在第九或第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形成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用的筒状体部的表面,实施光泽消除加工处理。
第十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部,该连接部为使用在第一至第八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技术方案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上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且利用可以在半固定状态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的摩擦力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的闭环部件。
第十三技术方案是在第十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具有弹性且利用可以在半固定状态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的摩擦力、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的闭环部件,为呈环状的橡胶部件。
第十四技术方案是在第十二或第十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呈环状的闭环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的结合部相结合用的结合孔。
第十五技术方案是在第十二或第十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呈环状的闭环部件上设置有大体呈长方形的结合孔。


图1为将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保持装置由实际使用状态反转后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保持装置装在患者眼球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透镜环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和侧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形式的透镜环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和侧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形式的透镜环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和侧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形式的透镜环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和侧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连接部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保持装置装在患者眼球上时的状态的剖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形式的保持装置装在患者眼球上时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保持装置呈另一形式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保持装置呈再一形式时的立体图;图12为现有技术中的保持装置安装在患者眼球上并实施玻璃体手术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为现有技术中的保持装置装在患者眼球上时的平面图;图14为沿图13中的线C-C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成的实施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实例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1(下面也称为保持装置1),处于由实际使用状态实施内面反转时的状态用的示意性立体图。
这种保持装置1具有对人体的上眼睑和下眼睑实施牵引打开用的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支撑这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用的弹簧部20,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和透镜环30间实施连接用的一对连接部40a、40b,以及作为将手术用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的保持部用的透镜环30。
下面对保持装置1中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考图1,以眼睑打开器部10a为例对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进行说明。这一说明同样适用于眼睑打开器部10b。
眼睑打开器部10a可以通过使剖面大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棒型材料,或者是实施倒角处理后的棱形棒型材料,形成为大体呈半椭圆形状的、不合有锐角部的闭合环之后,按照使其直线部分与曲线部分相对吻合的方式实施平缓弯曲,从而形成出作为所述直线部的插入部11a、作为位于两个位置处的弯曲部分的牵引部13a、17a、作为所述曲线部的支持部15a,这些部件一并构成为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观察大体呈“J”字型的形式。
位于插入部11a与牵引部13a之间的弯曲部12a,以及位于插入部11a与牵引部17a之间的弯曲部18a,按照插入至患者眼睑内部的插入部11a不至于伤害人体组织并且能够提供出足够的保持力的方式构成。按照相同的目的,还可以使牵引部13a、17a呈平缓的弯曲形式,在这些部分处均不存在有锐角部分。
在作为所述弯曲部分的牵引部13a、17a与作为所述曲线部的支持部15a间的边界部分14a、16a之间,还跨接有剖面大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棒型部件19a,由边界部分14a、支持部15a、边界部分16a、棒型部件19a形成的圆弧状部分,可以与患者脸部表面密切结合,支撑住保持装置1。
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中的另一个眼睑打开器部10b,具有与眼睑打开器部10a呈对称形式的部分11b~19b。
下面参考图1,对弹簧部20进行说明。
弹簧部20与说明眼睑打开器部10a、10b时所说明过的棒型部件19a形成为一体,并且经由弯曲部23a、22a、21、22b、23b与棒型部件19b形成为一体,从而可以通过弹性力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实施支撑。这一部分可以是简单的U字型,但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设置弯曲部22a、21、22b,构成在实施开闭操作时手术者的手指不易打滑的一种理想结构。
而且,当通过弯曲部23a、23b使弹簧部20在图1的纸面上方形成弯曲,进而将保持装置1安装在患者脸上时,包含有弯曲部23a、22a、21、22b、23b的整个弹簧部20,均可以与患者脸部表面密切结合,所以这是一种更佳的构成形式。
下面参考图1,对作为将手术用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用的保持部的透镜环30,以及一对连接部40a、40b进行说明。而且类似的,在这儿以连接部40a为例,对一对连接部40a、40b进行说明。
透镜环30呈上下面打开形式的筒状部件,在其内侧安装有如后所述的手术用透镜。而且如上所述,在外表面上的两个以上位置处(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为两个位置),形成有结合部31a、31b(下面也简单的称为结合部31)。
连接部40a由具有弹性的闭环材料构成,并且跨接在位于眼睑打开器部10a处的牵引部13a、17a,与位于保持部30处的、剖面形状呈圆弧形的结合部31a之间,从而可以将透镜环30按照半固定方式,连接在眼睑打开器部10a、10b之间。
下面参考图2,对保持装置1进行说明。
图2为表示将手术用透镜安装在保持装置1处并保持在患者眼球角膜上时的状态用的示意性立体图。
在图2中,所述保持装置1安装在患者的眼球100上。
在这时所述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上的插入部11a、11b和牵引部13a、13b、17a、17b,插入在患者的上下眼睑110、120之下,所以在图中未示出,然而它们可以利用弹簧部20的弹性作用,通过适当的力牵引打开上眼睑110和下眼睑120。
在另一方面,支持部15a、15b、棒型部件19a、19b和弹簧部20与患者脸部表面密切结合,支撑着眼睑打开器部10a、10b。
在这时,一对连接部40a、40b可以通过适当的张力,在眼睑打开器部10a与透镜环30上的结合部31a,以及眼睑打开器部10b与透镜环30上的结合部31b之间实施着连接。采用这种构成方式,可以将安装在透镜环30处的手术用透镜50,半固定在患者的眼球100之内,比如说半固定在诸如角膜正上方等等的所需要位置处。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减轻施加给手术者的负担,而且不会对患者的人体组织产生损伤,因此具有非常大的优点。
对这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实施支撑用的机械组件,除了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利用弹簧部20的弹性力的构成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由螺纹部件和弹簧部件组合构成的机械组件,由凸螺纹部件和凹螺纹部件组合构成的机械组件,以及由齿条部件和小齿轮部件组合构成的机械组件等等的手术用机械组件。而且当采用这些种机械组件时,最好采用能够通过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对眼睑实施精密牵引的构成形式。
如果举例来说,构成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和弹簧部20用的材料,可以为诸如不锈钢、铝、钛、铁、铜、银、金、铂,以及包含有诸如铝、钛、铁、铜、镍等等的合金构成的金属材料;也可以为诸如聚甲基异丁稀酸脂等等的异丁稀树脂、聚碳酸脂树脂、诸如聚四氟乙烯等等的氟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其他大部分热硬化树脂和热可塑性树脂等等的树脂材料。
而且,弹簧部20应该具有足够的弹性力,能够相对于人体施加作用以产生无害的变应现象,并且应该能够容易地实施诸如消毒、杀菌、灭菌等等处理,所以当考虑到材料成本时,最好采用作为金属材料的不锈钢、铝、钛等等材料,以及作为树脂材料的聚甲基异丁稀酸脂材料等等。
下面参考图3,对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成的透镜环进行说明。
图3为表示透镜环30用的平面图(A)和侧面图(B)。
透镜环30为由筒状体部32构成的、呈上下面打开形式的筒状部件。在筒状体部32上表面的两个以上位置处(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为两个位置),还设置有剖面形状为圆弧状的、曲面朝向内侧方向的结合部31a、31b。通过将一对连接部40a、40b结合在该结合部31a、31b处,将透镜环30连接在所述保持装置1上的牵引部13a、17a和牵引部13b、17b处,由于曲面朝向内侧方向,所以虽然连接部40a、40b的装拆容易,但却不会由于意外而脱落,是一种理想的结构。
从减轻施加给眼球100的负担的角度看,一般可以将透镜环30中的结合部31a、31b的位置,设置在不与眼球100相接触的透镜环30的上部或上部侧端部。然而,如果使结合部31a、31b呈适当形状并且选择适当材料制作,也可以将透镜环30中的结合部31a、31b,设置在透镜环30的下部或下部侧端部处,从保持手术用透镜50稳定性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更好的构成形式。
而且,透镜环30的横剖面形状并不仅限于圆形,只要能够将手术用透镜50保持在适当位置即可。换句话说就是,根据手术用透镜50的形状和手术者的可操作性,也可以选择椭圆形、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等等形式。
而且,还可以使筒状体部32的下部内周面,形成为可以沿着患者眼球形状实施平缓进入的倒角部34,以便能够进一步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的负担。
下面参考图4~图6,对透镜环30和结合部31的若干不同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4~图6为表示作为其他实施形式的透镜环30和结合部31用的示意性平面图(A)和侧面图(B)。
如图4所示的保持部30和结合部31,与如图3所示的、具有剖面形状为圆弧形的结合部31a、31b的实例相类似,然而是以结合部31分别设置在筒状体部32的上面部中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处,即设置在透镜环30的整个周部的四个位置(结合部31a、31a’、31b、31b’)处的实例为例进行说明的。
正如图4所示,当结合部31分别设置在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处时,一个连接部可以与结合部31a、31a’实施结合,另一个连接部可以与结合部31b、31b’实施结合,所以可以使结合稳定,即可以使透镜环30处于力学稳定状态。因此,这种构成形式特别适用于诸如透镜环30的位置,需要在眼球上频繁移动等等的场合。
而且对于这种构成形式,也可以进一步使筒状体部32的下部内周面,形成为可以沿着患者眼球形状实施平缓进入的倒角部34,以便能够进一步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的负担。
如图5所示的保持部30和结合部31a、31b与图3所示实例不同,表示的是结合部31a、31b的剖面形状为“V”字型的实例,而且设置在筒状体部32的上面部中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处。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结合部31a、31b的形状呈“V”字型,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容易地将一对连接部由结合部31a、31b处取下。
如果举例来说,对于实施所述三重手术,即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反复实施透镜环30拆装的场合,使结合部31形状呈“V”字型,是一种使透镜环30容易实施拆装操作的更佳构成形式。
而且对于这种构成形式,也可以进一步使透镜环30的筒状体部32的下部内周面,形成为可以沿着患者眼球形状实施平缓进入的倒角部34,以便能够进一步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的负担。
如图6所示的保持部30和结合部31,与如图5所示的、具有剖面形状呈“V”字型的结合部31的实例相类似,然而是以如图5所示的、结合部31分别设置在筒状体部32的上面部中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处,而不是彼此相对的一个位置处,即设置在透镜环30整个周部上的四个位置(结合部31a、31a’、31b、31b’)处的实例为例进行说明的。
正如图6所示,当结合部31分别设置在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处时,一个连接部可以与结合部31a、31a’间实施结合,另一个连接部可以与结合部31b、31b’间实施结合,所以可以使结合稳定,即透镜环30可以处于力学稳定状态。因此,这种构成形式特别适用于在实施诸如所述三重手术等等时,透镜环30的位置需要在眼球上移动等等的场合。
而且对于这种构成形式,也可以进一步使筒状体部32的下部内周面,形成为可以沿着患者眼球形状实施平缓进入的倒角部34,以便能够进一步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的负担。
如果举例来说,构成透镜环30用的材料,可以为诸如不锈钢、铝、钛、铁、铜、银、金、铂,以及包含有诸如铝、钛、铁、铜、镍等等的合金构成的金属材料;也可以为诸如聚甲基异丁稀酸脂等等的异丁稀树脂、聚碳酸脂树脂、诸如聚四氟乙烯等等的氟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其他大部分热硬化树脂和热可塑性树脂等等的树脂材料。
当采用具有光泽的材料,作为在这儿构成透镜环30用的材料时,可能会对照明光束产生反射,进而可以会对手术时的显微镜观察构成妨碍。对于这种场合,最好是采用实施过诸如磨沙处理等等后的材料,以消除构成透镜环30用材料本身的光泽。
而且,由于不需要使用手术缝合线实施缝合,故作为构成透镜环30用的材料不仅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硬质材料,还可以使用能够将手术用透镜50保持在预定位置处的软质材料。通过采用软质材料,可以进一步减轻施加给患者的负担,其结构很理想。
如上所述,与保持装置1同样,考虑到要对人体无害,不会造成变态反应,并且容易消毒、杀菌,再考虑到材料成本,则金属材料最好采用不锈钢、铝、钛等材料,树脂材料最好采用聚甲基异丁稀酸脂、含水性树脂、软质树脂等,橡胶材料最好采用硅酮橡胶、含氟橡胶等。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还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等等方式,使用树脂材料和橡胶材料低成本地制造出透镜环30,以构成该部分为手术时一次性使用的构成形式。
下面参考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连接部为利用弹力,对保持装置上的牵引部和透镜环上的结合部实施连接用的部分。
人体中上下眼睑和眼球的大小、形状和弹性等等,均会随着患者的不同而具有若干个体差异,为了能够将安装有透镜环的手术用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的最适当位置处,连接部应该具有位置调节功能和位置保持功能,如果在手术过程中还可以对透镜位置实施一定的移动,将可以扩大对患者眼球内的观察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减轻施加给手术者的负担。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一对连接部40a、40b不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简单闭环,而是还在闭环的一部分形成有结合孔41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而且,这一对连接部40a、40b的形状相同。
当将这种带结合孔的材料作为一对连接部40a、40b,与如上所述的图3所示的、剖面形状为圆弧形的结合部31,或者与如图5所示的、剖面形状为“V”字型的结合部31实施组合使用时,利用一对连接部40a、40b与结合部31间的摩擦力,可以抵抗意外力而不至于产生脱落,但当需要实施拆装时又可以容易地实施拆装,构成很理想的结构。
而且,由于结合部31与一对连接部40a、40b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结合孔41实施固定的,所以还具有能够使透镜环30保持稳定等等许多优点。
在如图7中所示的实例中,连接部40a、40b中在各闭环部件上的结合孔41是形成在一个位置处的,然而还可以按照与结合部31的构成形式相对应的方式,适当的设定结合孔的数目。换句话说就是,对于采用如上所述的图4、图6所示的透镜环的场合,连接部40a、40b可以在各闭环部件上的两个以上的位置处,分别与结合部31相结合,所以在这时还可以按照与结合部31的个数和间隔相对应的方式,分别在连接部40a、40b处设置有若干个结合孔4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式的连接部实例,除了如图7所示的连接部40a、40b之外,还可以呈各种适当的构成形式。
如果举例来说,连接部40a、40b还可以通过对辫状材料实施扎接而形成为闭环部件,这种辫状材料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材料,而且最好为诸如橡胶等等材料。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大大降低连接部40a、40b的成本,所以特别适用于使这部分形成为一次性使用的构成形式。
而且,连接部的其他构成形式并不仅限于辫状形状,还可以为板状形状,其材料也并不仅限于橡胶材料,也可以采用树脂材料、金属材料。最好是采用树脂类和金属类的弹性材料。而且,最好采用能够利用诸如由凸螺纹部件和凹螺纹部件构成的机械组件、由齿条和小齿轮构成的机械组件等等的各种公知的机械组件,对位置实施精密调节的构成形式。
如果举例来说,可以用来制作连接部的材料包括诸如硅酮橡胶、氟类橡胶、天然橡胶、SBR、IR、异丁橡胶、氯丁橡胶等等的橡胶材料,诸如聚甲基异丁稀酸脂等等的异丁稀树脂、聚碳酸脂树脂、诸如聚四氟乙烯等等的氟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其他大部分热硬化树脂和热可塑性树脂等等的树脂材料,以及诸如绢类材料等等的缝合材料,或是诸如不锈钢、铝、钛、铁、铜、银、金、铂,以及包含有诸如铝、钛、铁、铜、镍等等的合金构成的金属材料。
而且与眼睑打开器部10a、10b、透镜环30相类似,这一部件也应该能够相对于人体施加作用以产生无害的变应现象,并且应该能够容易地实施诸如消毒、杀菌、灭菌等等处理,所以当考虑到材料成本时,最好采用作为橡胶材料的硅酮橡胶、氟类橡胶等等材料,作为金属材料的不锈钢、铝、钛等等材料,以及作为树脂材料的聚甲基异丁稀酸脂等等材料。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还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等等方式,使用橡胶材料和树脂材料低成本的制造出一对连接部40a、40b,以构成该部分为手术时一次性使用的构成形式。
下面参考图8、图9,对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透镜环30和连接部40a、40b在实施玻璃体手术时,能够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负担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图8、图9为表示手术用透镜50安装在所述透镜环30的内侧、保持在患者眼球100的巩膜130上时的状态用的剖面图,其中图8表示的是结合部31具有圆弧状的透镜环30的实例,图9表示的是具有“V”字型的透镜环30的实例。
正如图8所示,对透镜环30上的筒状体部32实施倒角处理后的倒角面34,可以与患者眼球100上的巩膜130相接触。透镜环30分别通过与呈圆弧状的结合部31a、31b相结合的连接部40a、40b,与图中未示出的眼睑打开器部10a、10b相连接,从而半固定在眼球100上所需要的位置处。在半固定于眼球100上所需要位置处的透镜环30的内侧处,安装着手术用透镜50。
正如图9所示,对透镜环30上的筒状体部32实施倒角处理后的倒角面34,可以按照与图8相类似的方式与患者眼球100上的巩膜130相接触。具有结合孔41的连接部40a、40b,可以分别结合在透镜环30上呈“V”字型的结合部31a、31b处,从而使呈“V”字型的结合部31a、31b,可以分别通过其整个周部与连接部40a或连接部40b相接触,以便能够获得足够的摩擦力。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透镜环30可以十分稳定地连接在图中未示出的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需要,容易地将连接部40a、40b由呈“V”字型的结合部31a、31b处取下。而且与图8相类似,在半固定于眼球100上所需要位置处的透镜环30的内侧处,安装有手术用透镜50。
采用如图8、图9所示的构成形式,不将透镜环30缝合在巩膜130处,也可以将手术用透镜50半固定在角膜131上,从而具有可以大大减轻施加给手术者的负担,并且可以相对于患者消除由手术针和手术缝合线施加给巩膜130的负担等巨大的技术效果。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于不再需要使用依据图13实施说明的、在先技术中的透镜环30所需要的缝合结合部,所以还可以在筒状体部32的下部内周面的整个周部处,沿着眼球100的形状设置有平缓的倒角部34,从而还可以进一步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的负担。
图10、图11为表示由上面观察时,作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形式的两种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2和保持装置3用的示意性立体图。
下面首先参考图10,对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2进行说明。
这种保持装置2中的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和弹簧部20,与使用在如上所述的保持装置1中的相类似。
下面对透镜环30进行说明。
透镜环30具有一对结合部38a、38b,作为保持装置1中的结合部31的形状可以呈圆弧状或“V”字型,在这儿的结合部呈平板形,并且比透镜环30的侧面进一步朝向径向方向突出,从而可以与设置在如后所述的连接部42上的结合孔相结合。
具有这种构成形式的透镜环30,可以容易地设置在眼球上所需要的位置处。
换句话说就是,透镜环30上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与设置在如后所述的连接部42处的、呈横长形状的结合孔43a、43b间,可以通过适当的摩擦力实施结合,所以手术者可以通过向透镜环30施加作用力的方式,利用由结合孔43a、43b的纵向直径、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和连接部42形成的余量范围,将透镜环30移动至眼球上所需要的任意位置处。而且当撤消所施加的作用力时,透镜环30还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摩擦力,稳定地实现半固定安装。
而且,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的构成形式除了如图10所示的长方形之外,还可以呈三角形、圆柱形等等形式,以及其他可以使透镜环30实现力学稳定性的各种构成形式。
下面对连接部42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连接部42可以按照周向包绕的方式,设置在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上的牵引部13a、13b、17a、17b处。而且在这种周向包绕部分处,还设置有位于牵引部13a与牵引部13b之间、牵引部17a与牵引部17b之间的,能够与如上所述的、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相结合的结合孔43a、43b。
这种结合孔43a、43b的宽度为能够与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间产生适当摩擦的宽度,其长度为移动透镜环30时所需要的长度。
通过采用具有这种构成形式的结合孔43a、43b,以及具有上述构成形式的、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还可以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容易且稳定地使透镜环30在眼球上移动。
而且在图10中,透镜环30与连接部42间的结合是通过结合孔43a、43b和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的结合实现的,然而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能够利用诸如由凸螺纹部件和凹螺纹部件构成的机械组件、由齿条和小齿轮构成的机械组件等等的各种公知的手术用机械组件,对位置实施精密调节的构成形式。
而且,透镜环30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如图10所示的大体圆筒形,还可以呈与保持装置1相类似的椭圆形、棱形等等形状。
如果举例来说,可以用来制作连接部42的材料与可以用来制作保持装置1中的一对连接部40a、40b的材料相类似,包括诸如硅酮橡胶、氟类橡胶、天然橡胶、SBR、IR、异丁橡胶、氯丁橡胶等等的橡胶材料,诸如聚甲基异丁稀酸脂等等的异丁稀树脂、聚碳酸脂树脂、诸如聚四氟乙烯等等的氟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其他大部分热硬化树脂和热可塑性树脂等等的树脂材料,以及诸如绢类材料等等的缝合材料,或是诸如不锈钢、铝、钛、铁、铜、银、金、铂,以及包含有诸如铝、钛、铁、铜、镍等等的合金构成的金属材料,而且最好采用作为橡胶材料的硅酮橡胶、氟类橡胶等等,作为金属材料的不锈钢、铝、钛等等材料,以及作为树脂材料的聚甲基异丁稀酸脂等等。
而且,还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等等方式,使用橡胶材料和树脂材料低成本的制造出连接部42,以构成该部分为在手术时一次性使用的构成形式。
下面参考图11,对保持装置3进行说明。
这种保持装置3中的一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和弹簧部20,与使用在如上所述的保持装置1和保持装置2中的相类似,连接部42与使用在如上所述的保持装置2中的相类似。
下面对如图11所示的透镜环30进行说明。
保持装置3中的透镜环30的一对结合部39a、39b,与如上所述的保持装置2中呈平板形的结合部38a、38b相类似,而且在贯穿通过结合孔43a、43b之后,还进一步呈“L”字型折返。
通过采用这种呈“L”字型折返的构成形式,即使透镜环30在眼球上实施比较大的移动,也可以抑制透镜环30由连接部42处脱落,所以是一种更佳的构成形式。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用于抑制透镜环30由连接部42处脱落的折返构成形式并不仅限于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采用不会对眼球产生伤害的、诸如呈泪滴膨胀型等等的构成形状。
而且,也可以不采用这种呈“L”字型折返的构成形式,以便使保持装置2上呈平板状的结合部38a、38b,可以通过连接部42更容易与透镜环30间实施拆装,从而构成为更适合实施所述三重手术的更佳构成形式。
通过如上所述的说明可知,当保持装置1~3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形式时,对于诸如在实施手术时手术用透镜的位置需要产生一定移动等等的场合,也可以使透镜环相对应的移动至眼球上的所需位置处,使手术者可以容易地对手术视野内的正确信息实施观察,从而可以在短时间里可靠的实施手术。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持装置1~3并不仅限于实施玻璃体手术,也可以应用于使用手术用透镜的一般眼科手术,同时,由于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加给患者的负担,故不仅可以在实施手术时应用,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进行诊断和观察等。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在上面详细说明过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实施人体眼球内的玻璃体手术时,将必须使用的手术用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用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可以具有对上眼睑、下眼睑实施牵引打开用的眼睑打开器部;将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用的透镜环;对所述眼睑打开器部和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上的透镜环实施连接用的连接部;从而可以将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眼球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减小手术者所花费的力气和时间,而且可以大幅度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的负担,进而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上眼睑和下眼睑实施牵引并将其打开用的眼睑打开器部;将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用的保持部;对所述眼睑打开器部和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实施连接用的连接部;从而将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所述眼球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位置可自由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眼睑打开器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睑打开器部中牵引上眼睑的部分和牵引下眼睑的部分,通过具有弹性的部件形成为一个整体。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呈环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弹性部件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是绳状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由硅酮橡胶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结合用的结合部,而且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结合部相结合用的孔部。
9.一种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它是使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上的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位置处具有卡合部;在使用时通过与该卡合部相卡合的连接部,与所述眼睑打开器部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用的筒状体部的下部内周面,按照与眼球形状相吻合的方式实施倒角处理。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用的筒状体部的表面,实施光泽消除加工处理。
12.一种连接部,它是使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上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且利用可以在半固定状态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部的摩擦力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的闭环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弹性且利用可以在半固定状态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的摩擦力、连接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的闭环部件,为环状的橡胶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的闭环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部的结合部相结合用的结合孔。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的闭环部件上设置有大体呈长方形的结合孔。
专利摘要一种玻璃体手术用接触透镜的保持装置,在实施人体眼球内的玻璃体手术时,可以减小手术者所花费的力气和时间,而且可以大幅度减轻施加给患者眼球的负担,进而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这种保持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有对上眼睑、下眼睑实施牵引打开用的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将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眼球上用的透镜环30;对眼睑打开器部10a、10b和手术用接触透镜的透镜环30实施连接用的连接部40a、40b;并将手术用接触透镜保持在眼球上,通过将这种保持装置1装在患者眼球上,就不再需要实施将透镜环30缝合在眼球上的缝合处理。
文档编号A61F9/007GK2587393SQ0229438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3日
发明者田野保雄 申请人:保谷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烧伤、疮疡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背景技术: 公知的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种类繁多,这些公知的治疗烧伤、疮疡的药物大多是以化学物质为主,在临床应用中,不仅疗程长,而且极易造成
  • 一种带腔体的纸尿裤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卫生护理用品领域。带腔体的纸尿裤,包括裤体、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在裤体内的设计了一个腔体,腔体里面有一个拉拽条,使用时,把具有感应器的柔软的感应装置固定在拉拽条上,在另一边拉动拉拽条
  • 专利名称:一种九味羌活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九味羌活颗粒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九味羌活颗粒记载于中国药典,由羌活150g、防风150g、苍术150g、细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黄芩10
  • 专利名称:手摇调节式颅骨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学医疗器械,尤其涉及颈椎术后复位、矫形辅助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和动物在颈椎不稳定性损伤(颈椎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等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药配方以及该配方制成颗粒剂的方法。2、一种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1) 女贞子、五味子用4-9倍量50-95%乙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进食疼痛型贲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进食疼痛型贲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治疗进食疼痛型贲门炎,一般采用:1、西咪替丁:①禁忌证: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慎用
  • 专利名称:一种氨基多糖-阿司匹林复合物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新药研发领域一种氨基多糖_阿司匹林复合物纳米微粒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急性心肌梗塞(AMI)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甚高,研 究防治此类疾病的药物为世人
  • 带提醒功能的药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带提醒功能的药盒,包括:药盒(1),药盒内有多个装不同药或保健品的小格(2),带语音功能的提醒器(3)装在药盒(1)上。其优点是:将吃每种药或保健品的时间在提醒器上用语音设置好,到时间就发出声音,提
  • 一次性女性尿道扩张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女性尿道扩张器,包括导尿管本体;所述导尿管本体上位于尿液进口下方固定套装有定位气囊,位于所述定位气囊下方的导尿管本体上固定套装有长度为8cm-12cm的圆柱形扩张气囊;所述
  • 超声波探头及超声波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更简单地改变振子朝向的超声波探头及超声波诊断系统,该超声波探头具备:把手部,被操作者握持;插入部,与该把手部连接,在前端附近的外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发送和接收超声波的
  • 专利名称:用个人护理组合物镇静人类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对人类施用个人护理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可感觉的香料。许多目前出售的香料美容产品声称具有对使用者具有“镇静”、“刺激”或“放松”的益处。通常这些产品含有声称能传递这些益处的香料。为
  • 专利名称:含有至少一种孕激素和至少一种雌激素的替代治疗用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替代治疗及口服避孕用的制剂。更具体的说,本发明在一方面涉及缓解卵巢减少或停止产生雌激素(如当绝经时)的效应。替代治疗主要是诱导经闭而几乎不流失
  • 一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皮插入钢板体外瞄准固定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皮插入钢板体外瞄准固定器,其中,包括:固定导筒,活动导筒,导向标尺,止紧件,所述导向标尺的一端上垂直连接有所述固定导筒;所述导向标尺
  • 专利名称:一种e光嫩肤仪冷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E光嫩肤仪冷量控制装置。背景技术:E光嫩肤仪具有治疗雀斑等皮肤科疾病、脱毛以及深层除皱等作用。现有的E光嫩肤仪,它包括电源系统、水冷却系统、风
  • 创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口防水装置。其包括包括上、下圆形卡环和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之间连接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D”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上、
  • 专利名称:输液滴速保护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滴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滴速保护器。 背景技术:“打吊针”即静脉输液也叫静脉滴注,为常用给药方法之一,但是,静脉输液每分钟应滴多少滴、滴慢些还是快些好,这是有讲究的。有
  •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在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表面片和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中,为了保护穿用者的肌肤,在表面片的肌肤接触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症状。中医认为,口臭多由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所致,这些东西长期淤积在体内排不出去就变成了毒素
  • 专利名称:助力三环注射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力三环注射器。 背景技术:血管造影是一种用于对心血管结构进行成像、诊断以及检查治疗效果的方法。在血管造影过程中,医生在患者体内插入导管且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
  • 专利名称:γ-Fe<sub>2<sub>O<sub>3<sub>聚苯胺-左旋多巴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掺杂法制备Y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牛蒡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牛蒡酒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牛蒡,别名牛菜、大力子、牛子、蝙蝠刺、东洋萝卜。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牛蒡的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