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3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病鱼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体色发黑。鳃盖骨内表皮发炎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腐蚀成圆形不规则透明小区,鳃丝粘液增多,鳃瓣可见血斑点。该病一般流行在4 10月,在夏季流行较多,死亡率较高,可达80%以上,在全国各养殖区池均有发生。现阶段多采用西药抗生素对病鱼进行治疗,由于西药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耐药菌株出现较快,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重,给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通过对传统中药进行合理筛选和组方,研发出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制剂作为治疗鱼肠炎病的首选具有非常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3 6份、黄芩2 4份、鱼腥草I 2份、金银花2 4份、山S 根I 2份、大黄I 2份、甘草I 2份。优选的,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3 6份、黄岑2 4份、鱼腥草I 2份、金银花2 4份、山S 根I 2份、大黄I 2份、甘草I 2份为原料,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IOO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优选的,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4 5份、黄岑2. 5 3. 5份、鱼腥草I. 5 2份、金银花2. 5 3. 5份、山丑根I. 5 2份、大黄I I. 5份、甘草I. 5 2份。优选的,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5份、黄芩3份、鱼腥草2份、金银花3份、山豆根I. 5份、大黄I份、甘草2份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为原料;
(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力口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回收乙醇是指通过高温蒸发的方法将乙醇回收至贮醇罐,乙醇可二次利用,回收后乙醇浓度保持在95%以上。上述相对密度是指该上清液的比重。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用量为按10 15g/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鱼口服,连用3 5天为一个疗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为水产业提供了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治疗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首选;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其中大叶桉5kg、黄岑3kg、鱼腥草2kg、金银花3kg、山豆根I. 5kg、大黄lkg、甘草 2kg。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叶桉5kg、黄岑3kg、鱼腥草2kg、金银花3kg、山豆根I. 5kg、大黄lkg、甘草2kg为原料;(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2,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2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其中大叶桉6kg、黄岑2kg、鱼腥草2kg、金银花4kg、山豆根lkg、大黄lkg、甘草 2kg。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叶桉6kg、黄岑2kg、鱼腥草2kg、金银花4kg、山豆根lkg、大黄lkg、甘草2kg为原料;(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3,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3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其中大叶桉3kg、黄岑4kg、鱼腥草lkg、金银花2kg、山豆根2kg、大黄2kg、甘草 lkg。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叶桉3kg、黄岑4kg、鱼腥草lkg、金银花2kg、山豆根2kg、大黄2kg、甘草Ikg为原料;(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 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4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其中大叶桉4kg、黄岑2. 5kg、鱼腥草I. 5kg、金银花3. 5kg、山豆根I. 5kg、大黄 I. 5kg、甘草 I. 5kg。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叶桉4kg、黄岑2. 5kg、鱼腥草I. 5kg、金银花3. 5kg、山豆根I. 5kg、大黄
I.5kg、甘草I. 5kg为原料;(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5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其中大叶桉5kg、黄岑3. 5kg、鱼腥草2kg、金银花2. 5kg、山豆根2kg、大黄lkg、甘草2kg。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叶桉5kg、黄岑3. 5kg、鱼腥草2kg、金银花2. 5kg、山豆根2kg、大黄lkg、甘草2kg为原料;(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4,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6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其中大叶桉4. 5kg、黄岑3kg、鱼腥草lkg、金银花4kg、山豆根lkg、大黄2kg、甘草 lkg。上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I)称取大叶桉4. 5kg、黄岑3kg、鱼腥草lkg、金银花4kg、山豆根lkg、大黄2kg、甘草Ikg为原料;(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1,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1-6之一所述中药材均为市售产品,将各组分用量按照相同比例增加或减少,所得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关系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6之一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回收乙醇是指通过高温蒸发的方法将乙醇回收至贮醇罐内。
实施例1-6所述中药材均符合《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本发明所述中药口服液的组方原理是方中大叶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肿排毒、利尿通淋;金银花清热解毒、散风驱风;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祛痰止咳;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甘草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诸药合用,相互协同增效,对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效果突出,尤其采用实施例I所述配比,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极为显著,尤为适合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防治。临床试验例将本发明实施例I所述中药口服液按15g/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鱼口服,连用5天。口服后通过肠道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011年8月5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某养鲤鱼养殖户饲养的15000尾健鲤发病,临床症状病鱼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体色发黑。鳃盖中间部分表皮腐蚀成圆形不规则透明小区,鳃瓣见血斑点,死亡率每天20-30尾,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遂用实施例I所述中药口服液治疗,用药6小时后,病情明显好转,身体颜色变化明显,食欲增加,死亡率逐天降低,5天后死亡率为零,病鱼基本痊愈。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3 6份、黄芩2 4份、鱼腥草I 2份、金银花2 4份、山丑根I 2份、大黄I 2份、甘草I 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3 6份、黄芩2 4份、鱼腥草I 2份、金银花2 4份、山豆根I 2份、大黄I 2份、甘草I 2份为原料,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4 5份、黄芩2. 5 3. 5份、鱼腥草I. 5 2份、金银花2. 5 3. 5份、山S 根I. 5 2份、大黄I I. 5份、甘草I. 5 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5份、黄芩3份、鱼腥草2份、金银花3份、山豆根I. 5份、大黄I份、甘草2份。
5.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为原料; (2)将大叶桉、黄芩、鱼腥草、山豆根、大黄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口服液由大叶桉、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山豆根、大黄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大叶桉3~6份、黄芩2~4份、鱼腥草1~2份、金银花2~4份、山豆根1~2份、大黄1~2份、甘草1~2份,该中药口服液通过煎煮法制得;所述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为水产业提供了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治疗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首选;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2716247SQ20121021847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周书珩 申请人: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病鱼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反应迟钝,食
  • 专利名称:Houttuynoid A在抗人体真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Houttuynoid A的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A在制备抗人体真菌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致病菌的扩散及其耐药性的增强严重威胁着人类
  • 专利名称:医用硅胶仿生奶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哺乳装置,具体是一种利用医用硅胶制作的仿生奶瓶。 背景技术:市场上的奶瓶日新月异,如新型硅胶奶瓶、温度自显示奶瓶、电子自显奶瓶、硅胶收缩内胆奶瓶、热敏奶瓶、加热奶瓶、仿真奶瓶、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频发性膀胱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频发性膀胱炎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所谓频发性膀胱炎指的是时常复发或反复加重的病症,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最常见,膀胱炎最典型症状即尿急、尿
  • 一种改良型颌面功能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颌面功能矫正器,包括上颌导板和下颌导板,上颌导板放置在上颌,下颌导板放置在下颌;上下颌咬合后,上颌导板和下颌导板在牙面上的接触面为呈70度的斜面。所述上颌导板和下颌导板
  • 专利名称:便捷口腔观察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便捷口腔观察镜。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口腔内检查时,需要借助光线进行操作,这就需要病人头部来回调整、晃动来配合检查,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疲劳是机体负载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对疲劳概念的定义为“
  • 专利名称:饲料养蚕的蚕体蚕座消毒隔离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养蚕的蚕体蚕座消毒隔离剂。背景技术:由于蚕饲料含水率高、且养蚕时蚕室温度正常控制在25-29°C左右,相对湿度在85-90%左右,因此采用饲料养蚕时,饲料在
  • 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由担架主体、头枕和颈枕组成,所述头枕和颈枕分别位于担架主体正面的一侧,所述担架主体的背面设有颈部托板
  •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材料或物品的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食品家电、器件 的自动消毒装置。背景技术: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红外线餐具消毒柜遂渐成为日常家庭家电之一。同时,由 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药剂,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属于中药制剂领域。背景技术:面部神经麻痹,也称面部神经炎,俗称面瘫,其症状是患者在患病后口歪眼斜,口角流
  •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拐杖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特别是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的拐杖。 背景技术:目前,将多种功能集成在拐杖上形成的一种多功能拐杖越来越普及。在国内相继研制出防滑拐杖、能照明能伸缩的拐杖、报警拐杖等。专利号为ZL
  • 一种回转式蒸煮浸润罐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式蒸煮浸润罐,包括罐体和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与罐体之间设置有左半轴,左半轴上设置有到导向孔,并且在左箱体上设置有中间罐,中间罐
  • 专利名称:一种祛痘控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涉及一种祛痘控油的中药制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脸上长痘痘,容易出油是很多人的困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祛痘控油的用品,但是不仅价格贵,而且效果不好,有些
  • 一种自行用细胞采集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用细胞采集器,包括:一采检刷,其后段设有一具有安全挡片的握杆,其中段设有的套合凹部邻接所述安全挡片设有固定部,其前端设有导入头部;一采集管,设置在所述采集刷中段的套合凹部上,
  • 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包括转轮组,轮椅底板,轮椅座椅和电机,所述转轮组包括前转轮方向轮,后转轮主动轮,从动轮和辅助轮,所述转轮组固定在轮椅底板上,在方向轮上方连接着拉杆,拉杆上方设置为转
  • 专利名称:蒽环二糖类、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式(I)和(II)的化合物及其具有抗肿瘤性质的药用盐类。 其中R是H、OH或OR7基,其中R7=CHO或COCH3或者是含有至多个6个碳原子的羧酸的酰基;
  • 泌尿外科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泌尿外科用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是在床架下侧设有支撑床腿,前侧的支撑床腿下端设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下端设有导向轮,后侧的支撑床腿下端设有移动轮,
  • 专利名称:一种补益肝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益肝肾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六气之根,十二经脉之源,主管精气。《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专利名称:抗癌食疗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癌症的食疗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含有一定酒精浓度的一种饮料型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制备抗癌食疗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抗癌食疗药物组
  • 专利名称:毛发化妆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可从根本上改善毛发,提高毛发的光泽度和整齐性,且触感好的抗冲洗型毛发化妆品。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赋予含有机二羧酸与促进渗透的有机溶剂的毛发化妆品一定的缓冲容量,不仅能保持使用时(涂在湿润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