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治疗肾虚型哮喘的中药丸的制作方法
- 药剂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细辛脑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气滞型蜂窝组织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磨脚器头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肺痈病苍耳诃子散的制备方法
- 手柄式艾绒温灸盒的制作方法
- 一种须后清洁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 便携式人体血氧脉搏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 堆积式骨灰存放箱的制作方法
- 髌骨上入路胫骨交锁髓内钉系统用把手的制作方法
- 一种ppd试验定位测量薄膜的制作方法
- 一种气血畅合液配方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 骨科用下肢康复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含有红花黄色素b的复方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药剂科用胶囊灌装装置制造方法
- 辐射成像设备和立体图像显示方法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凹凸棒酒糟艾叶热敷泥的生产方法
- 一种自行用细胞采集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所述探头通过连接线与便携式超声诊断仪连接,探头的壳体右部套接有可更换的保护套;保护套的左端设有与壳体中部圆周卡接的滑环;壳体中部圆周上设有固定环,滑环贴合与固定环的右侧面;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滑环和保护套的固定机构;壳体内设有用于张紧保护套的张紧机构;保护套从探头的右端套接在探头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更换的保护套以实现对探头的清洁和保护,有效防止因探头交叉使用而造成的病菌传播;并且,该探头通过固定环、固定块和橡胶球结构,能够有效固定保护套,确保保护套在探头表面张紧,确保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探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
【背景技术】
[0002]超声诊断仪的探头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接触人体进行超声检测。常规的探头均不设有可更换的探头保护套,这样的结构在多次频繁的检测中,如果不对探头进行有效消毒,容易将不同人体上的病菌造成传播,尤其是对皮肤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测时,更是需要对探头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清洁,以防止病菌在不同个体之间通过探头的使用而传播。而对于便携式的超声诊断设备,在室外携带使用过程中,对探头的消毒操作更加不便,所以,需要设计出能够便捷保护探头清洁的结构,以提高超声诊断仪探头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它通过可更换的保护套以实现对探头的清洁和保护,有效防止因探头交叉使用而造成的病菌传播;并且,该探头通过固定环、固定块和橡胶球结构,能够有效固定保护套,确保保护套在探头表面张紧,确保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所述探头通过连接线与便携式超声诊断仪连接,探头为长条形壳体,壳体轮廓为长方体形,壳体的棱角圆滑过渡,壳体水平横向设置,探头的右侧面设有超声发射器,壳体上设有探头开关,探头的壳体右部套接有可更换的保护套;保护套的左端设有与壳体中部圆周卡接的滑环;壳体中部圆周上设有固定环,滑环贴合与固定环的右侧面;
[0006]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滑环和保护套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固定环一起将滑环固定,从而将保护套固定在探头上;
[0007]壳体内设有用于张紧保护套的张紧机构;张紧机构在固定机构将保护套固定后,进一步将保护套张紧以确保保护套不会折叠而影响超声检测效果;
[0008]保护套从探头的右端套接在探头外侧。
[0009]具体的,固定机构包括壳体内部水平纵向设置的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上套接有可转动的椭圆轴,椭圆轴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二固定轴位于椭圆轴的轴线上;第二固定轴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滑动杆,两个滑动杆的近第二固定轴一端与椭圆轴的圆周侧面配合,两个滑动杆的远第二固定轴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竖向的固定块的端部连接,两个固定块近壳体的一端与壳体接触,壳体上设有允许固定块滑动穿出壳体的孔;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滑动杆竖向滑动的竖向套筒,竖向套筒套接于滑动杆圆周外侧;
[0010]椭圆轴的椭圆形前侧面的长轴端部设有一个转动销轴,该转动销轴与壳体内水平的第一传动杆右端铰接;壳体左部上侧面设有第一滑动开关,第一滑动开关的下端连接有倾斜推杆,倾斜推杆的下端与第一传动杆的左端铰接。当推动第一滑动开关时,使第一传动杆左右运动,从而带动椭圆轴发生转动,椭圆轴的圆周侧面与滑动杆配合,使滑动杆发生上下运动,从而使固定块穿出或收回壳体,实现对滑环的固定和解除固定。
[0011 ] 具体的,张紧机构包括壳体内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中部套接于横向套筒的内部;壳体上设有第二滑动开关,第二滑动开关的下端设有倾斜推杆,第二传动杆的左端与倾斜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2]第二传动杆的右端通过铰接轴与两个倾斜传动杆的左端铰接,两个倾斜传动杆关于第二传动杆的轴线对称;上侧的倾斜传动杆的右端高于其左端高度;上侧倾斜传动杆右端的上方壳体内设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转动固定有一个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与上侧倾斜传动杆的右端铰接;转动杆的上端设有一个与壳体上侧内壁贴合的弹性球,壳体上设有允许弹性球穿出壳体的孔;
[0013]下侧的倾斜传动杆和壳体内设有与上侧倾斜传动杆关于第二传动杆轴线对称的转动杆和弹性球结构。
[0014]当推动第二滑动开关时,第二传动杆发生左右运动,从而带动倾斜传动杆发生移动,在第一固定轴的固定作用下,转动杆围绕第一固定轴发生转动,从而使转动杆端部的弹性球穿出壳体或收回壳体内,从而实现对保护套张紧的控制。
[0015]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的工作过程为:
[0016]使用时,调节张紧机构和固定机构使弹性球和固定块位于壳体内部,将滑环和保护套套接于探头右端,使滑环贴合与固定环右侧面;然后推动第一滑动开关,使第一传动杆左右运动,从而带动椭圆轴发生转动,椭圆轴的圆周侧面与滑动杆配合,使滑动杆发生上下运动,从而使固定块穿出壳体,实现对滑环的固定。然后推动第二滑动开关,第二传动杆发生左右运动,从而带动倾斜传动杆发生移动,在第一固定轴的固定作用下,转动杆围绕第一固定轴发生转动,从而使转动杆端部的弹性球穿出壳体,从而实现对保护套张紧的控制。使用结束后,调控第一滑动开关和第二滑动开关,使弹性球和固定块收回尅他内部,从而将保护套和滑环取下,更换新的保护套使用,确保超声检测的安全性,避免通过探头发生的病菌传播。
[00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8]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设有可便捷更换的保护套,能够在不同的人体检测中便捷更换保护套,避免了检测过程中发生的病菌传播,确保了探头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0019]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设有固定机构和张紧机构,能够便捷更换保护套,并且,张紧机构能够将保护套有效张紧,避免保护套折叠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确保超声检测的精确度和便捷性;
[0020]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固定机构和张紧机构具有较佳的传动效果,能够确保固定和张紧操作的稳定高效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A线剖视图。
[0023]图3为图2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1、便携式超声诊断仪;2、连接线;3、超声发射器;4、弹性球;5、固定块;6、滑环;7、第一滑动开关;8、第二滑动开关;9、壳体;10、探头开关;11、倾斜推杆;12、第一传动杆;13、固定环;14、滑动杆;15、横向套筒;16、竖向套筒;17、保护套;18、倾斜传动杆;
19、第二传动杆;20、第一固定轴;21、转动杆;22、第二固定轴;23、椭圆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所述探头通过连接线2与便携式超声诊断仪I连接,探头为长条形壳体9,壳体9轮廓为长方体形,壳体9的棱角圆滑过渡,壳体9水平横向设置,探头的右侧面设有超声发射器3,壳体9上设有探头开关10,探头的壳体9右部套接有可更换的保护套17 ;保护套17的左端设有与壳体9中部圆周卡接的滑环6 ;壳体9中部圆周上设有固定环13,滑环6贴合与固定环13的右侧面;壳体9内设有用于固定滑环6和保护套17的固定机构;壳体9内设有用于张紧保护套17的张紧机构;保护套17从探头的右端套接在探头外侧。
[0027]固定机构包括壳体9内部水平纵向设置的第二固定轴22,第二固定轴22上套接有可转动的椭圆轴23,椭圆轴23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二固定轴22位于椭圆轴23的轴线上;第二固定轴2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滑动杆14,两个滑动杆14的近第二固定轴22 —端与椭圆轴23的圆周侧面配合,两个滑动杆14的远第二固定轴22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竖向的固定块5的端部连接,两个固定块5近壳体9的一端与壳体9接触,壳体9上设有允许固定块5滑动穿出壳体9的孔;壳体9内设有用于固定滑动杆14竖向滑动的竖向套筒16,竖向套筒16套接于滑动杆14圆周外侧;
[0028]椭圆轴23的椭圆形前侧面的长轴端部设有一个转动销轴,该转动销轴与壳体9内水平的第一传动杆12右端铰接;壳体9左部上侧面设有第一滑动开关7,第一滑动开关7的下端连接有倾斜推杆11,倾斜推杆11的下端与第一传动杆12的左端铰接。
[0029]张紧机构包括壳体9内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19,第二传动杆19的中部套接于横向套筒15的内部;壳体9上设有第二滑动开关8,第二滑动开关8的下端设有倾斜推杆11,第二传动杆19的左端与倾斜推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
[0030]第二传动杆19的右端通过铰接轴与两个倾斜传动杆18的左端铰接,两个倾斜传动杆18关于第二传动杆19的轴线对称;上侧的倾斜传动杆18的右端高于其左端高度;上侧倾斜传动杆18右端的上方壳体9内设有第一固定轴20,第一固定轴20上转动固定有一个转动杆21,转动杆21的下端与上侧倾斜传动杆18的右端铰接;转动杆21的上端设有一个与壳体9上侧内壁贴合的弹性球4,壳体9上设有允许弹性球4穿出壳体9的孔;下侧的倾斜传动杆18和壳体9内设有与上侧倾斜传动杆18关于第二传动杆19轴线对称的转动杆21和弹性球4结构。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所述探头通过连接线与便携式超声诊断仪连接,探头为长条形壳体,壳体轮廓为长方体形,壳体的棱角圆滑过渡,壳体水平横向设置,探头的右侧面设有超声发射器,壳体上设有探头开关,其特征在于,探头的壳体右部套接有可更换的保护套;保护套的左端设有与壳体中部圆周卡接的滑环;壳体中部圆周上设有固定环,滑环贴合与固定环的右侧面; 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滑环和保护套的固定机构; 壳体内设有用于张紧保护套的张紧机构; 保护套从探头的右端套接在探头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包括壳体内部水平纵向设置的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上套接有可转动的椭圆轴,椭圆轴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二固定轴位于椭圆轴的轴线上;第二固定轴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滑动杆,两个滑动杆的近第二固定轴一端与椭圆轴的圆周侧面配合,两个滑动杆的远第二固定轴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竖向的固定块的端部连接,两个固定块近壳体的一端与壳体接触,壳体上设有允许固定块滑动穿出壳体的孔;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滑动杆竖向滑动的竖向套筒,竖向套筒套接于滑动杆圆周外侧; 椭圆轴的椭圆形前侧面的长轴端部设有一个转动销轴,该转动销轴与壳体内水平的第一传动杆右端铰接;壳体左部上侧面设有第一滑动开关,第一滑动开关的下端连接有倾斜推杆,倾斜推杆的下端与第一传动杆的左端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其特征在于,张紧机构包括壳体内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中部套接于横向套筒的内部;壳体上设有第二滑动开关,第二滑动开关的下端设有倾斜推杆,第二传动杆的左端与倾斜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第二传动杆的右端通过铰接轴与两个倾斜传动杆的左端铰接,两个倾斜传动杆关于第二传动杆的轴线对称;上侧的倾斜传动杆的右端高于其左端高度;上侧倾斜传动杆右端的上方壳体内设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转动固定有一个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与上侧倾斜传动杆的右端铰接;转动杆的上端设有一个与壳体上侧内壁贴合的弹性球,壳体上设有允许弹性球穿出壳体的孔; 下侧的倾斜传动杆和壳体内设有与上侧倾斜传动杆关于第二传动杆轴线对称的转动杆和弹性球结构。
【文档编号】A61B8/00GK204049684SQ20142048979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刘光中, 谌云云, 姚洪涛, 马青, 郭振伟 申请人:北京倍肯华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恢复早期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恢复早期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背景技术:中国专利CN200310114532.X公开了一种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恢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疗效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
- 一种可开启式无创面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开启式无创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0),面罩主体(10)的正面嘴部开有一个开口(101),开口(101)两侧设有两条滑槽(103),两条滑槽(103)之间卡有一块折叠板(102),
- 专利名称: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制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基于寒热错杂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健胃、调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健胃、调经的中药,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一种用于健胃、调经的中药。背景技术:月经不调又称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后
- 专利名称:用于减少细胞毒性化疗的毒副作用的含有氨基酸与核黄素的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剂化学及制剂领域。更明确的,涉及到以任一种形式结合的有效量的核黄素和氨基酸在确诊的癌症患者身上缓解癌症和癌症化疗产生的营养性、代谢性和毒性症状
- 专利名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中草药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草药及其制作方法。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肥大病,前列腺炎,是一种成年人的男性疾病。这种男性疾病往往与后尿道炎、精襄炎、付睾丸同时存在,是尿道感染的一部分。主
- 一种康复理疗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理疗椅,目的在于解决长期卧床病人移动不便和康复理疗困难不能自主进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理疗椅,包括椅子,椅子是由椅背和椅面构成,椅面的下端面上固定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前
- 专利名称:一种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缓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据报道,美国约有720万人患有心绞痛,并且以每年35万人的速度递增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药领域。背景技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2-6周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漏睛疮之病名首见于《疮疡全书》,西医学所指的急性泪囊炎。漏睛疮是因热毒蕴结内眦部近泪堂处所致。以突发红肿高起,继则破溃出脓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
- 一种婴儿尿不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尿不湿,包括围护垫片,围护垫片表面向外依次设有能更换的锁水垫、吸水层和透水层,锁水垫呈椭圆凹槽形状,吸水层和透水层均位于锁水垫的凹槽中,在锁水垫的边缘侧壁上向内水平延伸一环形凸台,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的药物。背景技术:多发性骨飯发育异常(muffiple epiphyseal dysplaais,MED)是一种遗传性软骨的
- 专利名称: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氮杂甾族化合物,它们的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系列新的、用来治疗和预防前列腺肥大的氮杂甾族化合物,并提供了使用方法和用它们制得的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虽然已经指出抑制睾丸激素5α-还原酶活性
- 一次性新型眼科手术洞巾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新型眼科手术洞巾,包括手术巾体,及位于手术巾体中间的手术洞孔,及设于手术洞孔处的透明膜,及设于手术洞孔另一侧的集液袋,集液袋通过导液条与透明膜连接,所述手术巾体的上下两面
- 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包括束背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束背部分的两端,所述束背部分上设有肩带一和肩带二,所述固定部分上设有与肩带一和肩带二相配合的扣环一和扣环二,
-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又能化妆美容面膜的奶粉复合粉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又能化妆美容面膜的奶粉复合粉,本发明还涉及该奶粉复合粉和目前食用奶粉植物蛋白粉在化妆美容面膜中的应用。目前的奶粉、植物蛋白粉,是用牛奶、大豆为原料用常规方法
- 专利名称:短效的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范围本发明涉及新的、有效的、很短时起作用的、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的二氢吡啶类型的钙拮抗剂。本发明化合物在降低血压方面是很有效的,并且由于它们具有很短的持续作用的时间,因此在静脉给予本发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治疗妇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中药水丸剂。背景技术::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从年龄及临床表现揭
- 专利名称:格列美脲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格列美脲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格列美脲(I-[4-[2-(3-乙基-4-甲基_2_氧代_3_吡咯啉_1_甲酰胺基)_乙基]-苯磺酰]-3-(反式-4-甲基环己基)_脲
- 专利名称: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载药生物高分子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高分子纳米纤维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物高分子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背景技术: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