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调节输入键盘高度的电子阴道镜的制作方法
- 射频心率排队系统的制作方法
- 一种微米糖参西天龟鳖铬蜂胶降糖消疲口服液制备方法
- 一种手指外科手术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抗衰老片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防治家禽病毒性疾病的中兽药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 传染病科用检查桌的制作方法
- 关节植入物和假体及方法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次性侧孔静脉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 雪水系列保健饮料的制作方法
- 药母的制作方法
- 医用内镜清洗干燥及低温灭菌的装置与方法
- 癌痛宁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 一种妇产科灌肠装置制造方法
- 饮料空瓶过氧化氢汽化杀菌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复方缬沙坦氨氯地平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一种环己醇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种降血脂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食用又能化妆美容面膜的奶粉复合粉的制作方法
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率较高。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症状为持续性或间断性头痛,情绪波动、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血管神经性头痛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患者病史长者可达20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病机主要为为邪壅经脉,气血不畅,经脉绌急,其诱因为风邪阻络、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虚则运化无能,瘀血阻滞脑窍,清窍不利,血流不畅久而成瘀,致使脑失所养;《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发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针对病因,祛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川弯2 7份、香附2 6份、天麻3 7份、法半夏I 4份、知母2 6份、防风2 7份、丹参2 7份、人参2 7份、当归2 7份、柴胡I 6份、天南星I 3份、乳香I 4份、没药I 4份、陈皮2 7份、白£ 2 6份、丁香I 3份、肉桂2 6份、细辛I 4份、甘草2 5份。本发明的优选组方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川芎4份、香附4份、天麻4份、法半夏2份、知母4份、防风4份、丹参4份、人参4份、当归4份、柴胡3份、天南星I份、乳香I份、没药I份、陈皮4份、白芷3份、丁香I份、肉桂3份、细辛I份、甘草3份。本发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由川芎、香附、天麻、法半夏、知母、防风、丹参、人参、当归、柴胡、天南星、乳香、没药、陈皮、白芷、丁香、肉桂、细辛、甘草共十九味药物组成,其中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香附性平,味辛微苦,入肝、三焦经,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息风止痉,功能平肝潜阳,祛风通络,润而不燥,养血息风;法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入肝、脾、肺三经,功能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知母性寒,味苦、甘,归肺、胃、肾经,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防风味辛、甘,性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功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天南星性温,味苦、辛、麻,有毒,归肺、肝、脾经,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乳香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功能调气活血,定痛,治气血凝滞;没药性平,味苦、辛,入肝、脾、心、肾经,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功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丁香味甘、辛,性大热,入胃、肾二经,功能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功能补火助阳,弓丨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细辛性温,味辛,入心、肝、胆经,功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甘草味甘,生用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病机主要为为邪壅经脉,气血不畅,经脉绌急,《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其诱因为风邪阻络、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虚则运化无能,瘀血阻滞脑窍,清窍不利,血流不畅久而成瘀,因为头乃“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凡外感内伤诸因,皆可致气血逆乱,瘀阻脉络,致使脑失所养,发为头痛,且迁延不愈;本发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以祛风、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治则,活血治风,祛风散寒,达血行风自灭之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方中白芷、细辛、川芎、陈皮等味药,《本草纲目》认为“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 经之风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草纲目》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诸药并用,善行血中之气滞,通行十二经脉,破瘀血,通血脉,使风去络通,血行风灭,瘀去痛止;方中同时重视活血、化瘀,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本草求真》认为“血因气逆,则血凝而不通……乳香香窜入心,既能使血宣通而筋自伸,复能入肾温补,使气与血互相通活,俾气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气碍,故云功能生血,究皆行气活血之品耳”;方中诸药配伍得益,如天南星得防风则不麻;丁香,得肉桂温能发表;法半夏辛散,降逆气,柴胡为之使;防风祛风解痉,与天南星、天麻等同用,甘缓不峻、散风胜湿,为防风通用之药。李杲说“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本草正》说“防风,用此者用其气平散风,虽膀胱脾胃经药,然随诸经之药,各经皆至。气味俱轻,故散风邪治一身之痛”;香附,辛味烈,香气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调血中之气,开郁,香附配伍当归,补血活血,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川芎祛风止痛,白芷为之使;天麻润而不燥,但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本草衍义》有“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所以配伍当归、防风等物,遏制其劣性,发挥其祛风止痛之效;方中人参能大补元气,当归活血化瘀,参、归气血双补,二者配伍更具补血活血之功;甘草通行十二经,调和诸药寒凉温热,为全方之使药。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可以制备成粉散剂;也可以制成丸剂;也可以将各组分直接混合制成粗粉,萃取出粗粉中的有效成分制成浸膏,利用浸膏制备成液体制剂或胶囊剂、片剂等制剂。还可以制备成适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其它剂型。考虑处方量、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使用方便、制作成本等因素,优选制成散剂,即将配方中的各药材清洗晾干后,逐一粉碎成过五号药筛的细粉,按配比关系将各药材的细粉混合均匀,分装密封,高压蒸汽灭菌后,避光储存备用。也可以将配方中的各药材清洗晾干后直接混合,然后粉碎成过五号药筛的细粉,将细粉分装密封,高压蒸汽灭菌后,避光储存备用。
本发明的用法为口服给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人们精神压力加大,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率较高;并且血管神经性头痛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患者病史长者可达20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本发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可以取得较理想治疗效果,且不需要复杂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在农村、基层推广,解决广大民众的相关疾病治疗问题;有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实施方式实施例I按以下药物组方用量准备药物川芎4千克、香附4千克、天麻4千克、法半夏2千克、知母4千克、防风4千克、丹参4千克、人参4千克、当归4千克、柴胡3千克、天南星I千克、乳香I千克、没药I千克、陈皮4千克、白芷3千克、丁香I千克、肉桂3千克、细辛I千克、甘草3千克;将上述药材清洗干净,晾干,制细粉后混合过五号药筛,药用包装袋分装密 封,每袋15g,密封,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避光储存备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川芎3千克、香附3千克、天麻3千克、法半夏I千克、知母2千克、防风3千克、丹参4千克、人参3千克、当归3千克、柴胡2千克、天南星2千克、乳香2千克、没药2千克、陈皮5千克、白芷2千克、丁香2千克、肉桂2千克、细辛2千克、甘草2千克。实施例3按以下药物组方用量准备药物川芎5千克、香附5千克、天麻5千克、法半夏3千克、知母5千克、防风5千克、丹参3千克、人参2千克、当归5千克、柴胡4千克、天南星2千克、乳香3千克、没药3千克、陈皮6千克、白芷5千克、丁香3千克、肉桂4千克、细辛3千克、甘草5千克;清洗晾干后直接混合,然后粉碎成过五号药筛的细粉,将细粉药用包装袋分装密封,每袋15g,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避光储存备用。以下通过临床治疗疗效观察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所述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有益效果。(一)一般资料血管神经性头痛入选病例标准1、头痛反复发作> 6个月,头痛部位在一侧额颞、前额,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2、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3、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强度分级标准采用视觉模糊评分,O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疼痛强度为4级,I级完全不痛,VA S评分O分;11级轻度头痛,VA S评分I 3分,不影响工作生活;ΙΠ级中度头痛,VA S评分4 6分,影响工作生活;IV级重度头痛,VA S评分7 10分,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入选病例血管神经性头痛入选病例标准和血管神经性头痛强度分级标准,共选择127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患者年龄34 60岁,男53例,女74例;其中III级中度头痛86例,IV级重度头痛41例;病史3 11年。
治疗方案入选病例给予本发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实施例I制备的粉剂口服,15g,bid,温开水送服;1疗程为28d,治疗I个疗程判断结果。疗效标准按三级标准判定疗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显效治疗后头痛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头痛未症状消失,但较治疗前头痛强度降低一个级别。无效治疗前后头痛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 二)临床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一个疗程治疗,治疗I个疗程结束后,III级中度头痛显效30例, 有效48例,III级中度头痛总有效率90. 7% ;IV级重度头痛显效10例,有效24例,IV级重度头痛总有效率82. 9%。(三)结果分析临床观察表明,采用本发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明显,药物使用方便,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好,未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程度高,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该药物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川弯2 7份、香附2 6份、天麻3 7份、法半夏I 4份、知母2 6份、防风2 7份、丹参2 7份、人参2 7份、当归2 7份、柴胡I 6份、天南星I 3份、乳香I 4份、没药I 4份、陈皮2 7份、白]1£ 2 6份、丁香I 3份、肉桂2 6份、细辛I 4份、甘草2 5份。
2.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在用于制备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由川芎、香附、天麻、法半夏、知母、防风、丹参、人参、当归、柴胡、天南星、乳香、没药、陈皮、白芷、丁香、肉桂、细辛、甘草共十九味药物组成,根据血管神经性头痛是风邪阻络、气滞血瘀、气血两虚的病因,以祛风、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治则,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临床具体使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2813839SQ20121033255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张鹏, 杨光 申请人:张鹏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硬脊膜及神经根牵开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手术专用器械,特别是一种硬脊膜及神经根牵开器。现有的用于硬脊膜及神经根牵开的主要有神经剥离器及神经根拉钩,神经剥离器由手持部、神经牵开部弯端、神经牵开部直端三部分组
- 专利名称:Houttuynoid A在抗人体真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Houttuynoid A的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A在制备抗人体真菌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致病菌的扩散及其耐药性的增强严重威胁着人类
- 专利名称:一种稳定的掩味的左西替利嗪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稳定的掩味的左西替利嗪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盐酸左旋西替利嗪是高效无镇静副作用的第三代抗组胺药,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盐酸西替利嗪
- 专利名称:含有氧化染料母体与氨基吲哚发色剂的角质纤维染色组合物、使用这些组合物的染色方 ...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角质纤维、特别是人头发的染色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氧化染料母体与氨基吲哚发色剂,以及使用这些组合物染色的方法。人们
- 专利名称:防冻疮蛇油擦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皮肤病的药物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冻疮蛇油擦剂。 背景技术:蛇类的历史应用是明代药师李时珍于公元1800年前后才开始临床研究的,并已成立造册留芳后世。主要原料及药理说明1.蛇油、蛇脱
- 专利名称:治疗热毒瘀结型痤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热毒瘀结型痤疮的中药。背景技术: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因为青春期雄激素的产生增加,使皮脂腺增大,皮脂的分泌就
- 静脉穿刺引导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静脉穿刺引导仪,包括近红外发射器(1)、近红外接收器(2)、显示器(3)、电源(4)、支臂(5)、底座(6)、导线(7)若干,近红外接收器(2)铰接设置在支臂(5)顶端,支臂(5)底端与底座(6)铰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尖锐湿疣是当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中医称之为“臊瘊”、“尿瘊”。中医认为尖锐湿疣是由于肝肾亏损,交合不洁,外感湿热淫毒,湿毒下
- 一种理疗电极电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理疗电极电连接结构,其特征是:设置电极接头与电极片之间的连接扣是采用永磁片与导磁金属片吸附贴合的连接形式,电极接头与电极片之间的电连接形成在连接扣吸附贴合的贴合面上。本实用新型
- 一种智能化纸尿裤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纸尿裤,主体为纸尿裤,还包括可更换的检测装置及外部报警器,当纸尿裤在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实时对纸尿布内温湿度进行监控并发出信号给信号收发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再将此信号通过无线的方式
- 专利名称:氨基多糖用于制备治疗或修复皮肤创伤的药物或敷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多糖,特别是氨基多糖中的羧甲基壳聚糖或羧甲基甲壳素在制备治疗皮肤烧伤、烫伤、皮肤溃疡、皮肤机械创伤等皮肤创伤药物或制备保护和修复皮肤烧伤、烫伤、皮
- 一种注射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包括带有出液管的注射器本体和带有针头的针头座,所述注射器本体内安装活塞,所述活塞上垂直连接有一个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推柄,所述推柄呈矩形状,在推柄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手指孔;所述注射器本
- 专利名称:超声清创清洗机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以超声波加载于喷射流形式的冲洗伤口的超声清创清洗机系统。背景技术:目前,对伤口的冲洗主要采用倒水法、高压冲洗等。倒水法使用方便,但对组织冲击力小,去除细
- 新型麻醉注射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麻醉注射器,是在针管上设有进针定位装置和显示进针深度的刻度;可对进针深度定位和显示,进针深度精确、可控、可调的一种新型麻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针管上面设有进针刻度、药液刻度、伸缩滑套,针管的外圆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仍是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
- 一种膝关节屈曲康复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膝关节屈曲康复器,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主架体,在主架体的上端设置有差速器,在所述传差速器的传动轴与手转盘相连,所述传差速器的输出轴与绳筒相连;在主架体板面的下表面两
- 专利名称:多潘立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胃肠促动力作用,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多潘立酮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背景技术: 多潘立酮(domperidone)
- 一种中药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加工设备,包括煎煮装置和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煎煮装置包括煎煮容器,在煎煮容器的底部设有电加热器,在煎煮容器的顶部设有容器盖,在煎煮容器的内壁上设有承挡圈,在煎煮容器里设有网罩,网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百日咳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百日咳的药物。 背景技术: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外用药,具体涉及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耳聋耳鸣中成药。背景技术: 耳聋耳鸣是中老年常见的顽症。中医认为耳鸣多为暴怒、惊恐、胆肝风火上逆,以至阳经气闭阻、外感风邪或
- 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冻干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亿人为肥胖症患者,而这些肥胖者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