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9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对人类的健康及正常生活影响较为严重过。严重烧烫伤导致皮肤完整性大面积破坏,最基本的功能如保水、体温调节、免疫、排泄等都失去平衡,甚至出现发炎、感染的症状,治愈难度大。现有技术中,治疗烧烫伤主要从西医角度进行处理,包括涂敷一些化学合成的消炎中药制剂以及植皮手术。其中,化学合成的消炎中药制剂以杀灭细菌、控制感染为目的,创面损伤加重,再生能力差,且病愈后会留疤痕;植皮手术的治疗方法,会损伤健康的皮下组织,同时存在创面换药次数多、疗程较长,治疗费用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治愈后无疤痕、适用于1、
I1、111度烧烫伤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组成:水牛角粉:10_20份·;生地:10_20份;紫草:20_30份;冰片:5_8份;锻石骨:20_30份;金银花:10-20份;黄连:30-40份;牡丹皮:5-10份;赤芍药:20-30份。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组成:水牛角粉:10-15份;生地:15-20份;紫草25-30份;冰片:5_8份;煅石膏:25_30份;金银花:15-20份;黄连:30-36份;牡丹皮:5-8份;赤芍药:25-30份。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为膏状。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a、将权利要求1中的原料分别粉碎成粉末状;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80-100°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350-500份;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40_60°C,加入30-40份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
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18_22°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将各原料粉碎至200-500目。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各原料的粉碎工艺为低温微粉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对于1、I1、III度烧烫伤的治疗效果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组成:水牛角粉:10-20份;生地:10-20份;紫草:20-30份;冰片:5_8份;煅石膏:20-30份;金银花:10-20份;黄连:30-40份;牡丹皮:5_10份;赤芍药:20-30份。其中,水牛角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生津、破瘀、生新、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冰片用于疮瘍肿痛,溃后不敛等症状;煅石膏具有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效,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症状;金银花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的功效,具有抗炎解毒的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消炎作用,且具有加强免疫机能、抗内毒素的作用;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症状,具有抗炎、抑菌、抗凝、提高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赤芍药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溃疡、抗菌、解热的作用。各味中药科学配伍,使制成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且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适用于1、I1、III度烧烫伤,治愈后的皮肤不留疤痕。2、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成分均为中药,对患者的患处不会造成伤害,也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水牛角粉:20g ;生地:15g ;紫草:30g ;冰片:5g ;煅石膏:20g ;金银花:10g ;黄连:35g ;牡丹皮:7g ;赤芍药:25g。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0目的粉末状;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川穹、大黄、红花、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80°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400g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60°C,加入35g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18°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药膏状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为:用脱脂棉将创面血迹或其他污迹清除,再将本发明制得的药膏状中药制剂涂在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即可。对于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3-5天,痊愈后无疤痕;对于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5-15天,痊愈后无疤痕,且无需植皮;对于I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15-30天,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药制剂,中西医配合治疗,痊愈后无疤痕,无需植皮,无需截肢。
实施例2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水牛角粉:IOg ;生地:20g ;紫草:25g ;冰片:6g ;煅石膏:25g ;金银花:20g ;黄连:30g ;牡丹皮:5g ;赤芍药:30g。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粒度为400目的粉末状;其中,粉碎工艺采用低温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药制剂的性能;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90°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350g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40°C,加入30g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20°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药膏状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为:用脱脂棉将创面血迹或其他污迹清除,再将本发明制得的药膏状中药制剂涂在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即可。对于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3-5天,痊愈后无疤痕;对于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5-15天,痊愈后无疤痕,且无需植皮;对于I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15-30天,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药制剂,中西医配合治疗,痊愈后无疤痕,无需植皮,无需截肢。实施例3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水牛角粉:16g ;生地:16g ;紫草:24g ;冰片:8g ;煅石膏:30g ;金银花:16g ;黄连:38g ;牡丹皮:6g ;赤芍药:28g。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粒度为450目的粉末状;其中,粉碎工艺采用低温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药制剂的性能;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88°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420g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43°C,加入36g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20°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药膏状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为:用脱脂棉将创面血迹或其他污迹清除,再将本发明制得的药膏状中药制剂涂在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即可。对于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3-5天,痊愈后无疤痕;对于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5-15天,痊愈后无疤痕,且无需植皮;对于I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15-30天,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药制剂,中西医配合治疗,痊愈后无疤痕,无需植皮,无需截肢。实施例4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水牛角粉:12g ;生地:18g ;紫草:27g ;冰片:8g ;煅石膏:26g ;金银花:18g ;黄连:36g ;牡丹皮:8g ;赤芍药:27g。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粒度为500目的粉末状;其中,粉碎工艺采用低温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药制剂的性能;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95°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450g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45°C,加入38g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19°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药膏状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为:用脱脂棉将创面血迹或其他污迹清除,再将本发明制得的药膏状中药制剂涂在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即可。对于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3-5天,痊愈后无疤痕;对于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5-15天,痊愈后无疤痕,且无需植皮;对于I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15-30天,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药制剂,中西医配合治疗,痊愈后无疤痕,无需植皮,无需截肢。实施例5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水牛角粉:18g ;生地:12g ;紫草:22g ;冰片:7g ;煅石膏:24g ;金银花:13g ;黄连:32g ;牡丹皮:9g ;赤芍药:23g。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粒度为350目的粉末状;其中,粉碎工艺采用低温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药制剂的性能;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85°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450g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55°C,加入32g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22°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药膏状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为:用脱脂棉将创面血迹或其他污迹清除,再将本发明制得的药膏状中药制剂涂在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即可。对于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3-5天,痊愈后无疤痕;对于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5-15天,痊愈后无疤痕,且无需植皮;对于I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15-30天,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药制剂,中西医配合治疗,痊愈后无疤痕,无需植皮,无需截肢。实施例6治疗烧 烫伤的中药制剂,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水牛角粉:15g ;生地:15g ;紫草:30g ’冰片:5g ;煅石膏:30g ;金银花:17g ;黄连:33g ;牡丹皮:6g ;赤芍药:25g。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60目的粉末状;其中,粉碎工艺采用低温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药制剂的性能;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98°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480g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56°C,加入34g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22°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药膏状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为:用脱脂棉将创面血迹或其他污迹清除,再将本发明制得的药膏状中药制剂涂在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即可。对于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3-5天,痊愈后无疤痕;对于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5-15天,痊愈后无疤痕,且无需植皮;对于I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15-30天,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药制剂,中西医配合治疗,痊愈后无疤痕,无需植皮,无需截肢。实施例7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水牛角粉:15g ;生地:10g ;紫草:20g ;冰片:6g ;煅石膏:28g ;金银花:15g ;黄连:40g ;牡丹皮:10g ;赤芍药:20g。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粒度为300目的粉末状;其中,粉碎工艺采用低温微粉碎,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保留完好,提高中药制剂的性能;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100°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380g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50°C,加入40g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21°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药膏状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为:用脱脂棉将创面血迹或其他污迹清除,再将本发明制得的药膏状中药制剂涂在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即可。对于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15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3-5天,痊愈后无疤痕;对于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8-3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5-15天,痊愈后无疤痕,且无需植皮;对于III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20-50次即可痊愈,一般情况治疗时间为15-30天,治疗过程中可配合注射其他消炎中药制剂,中西医配合治疗,痊愈后无疤痕,无需植皮,无需截肢。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用量如下:创面为1%,用量为每次20g ;创面为10%, 用量为每次200g ;
创面为20%,用量为每次400g。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可用于因硫酸、硝酸、浙青等各类化学物品,以及电、炸药、瓦斯爆炸等引起的烧烫伤。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组成: 水牛角粉:10-20份;生地:10-20份;紫草:20-30份;冰片:5_8份;煅石骨:20-30份;金银花:10-20份;黄连:30-40份;牡丹皮:5-10份;赤芍药: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组成: 水牛角粉:10-15份;生地:15-20份;紫草25-30份;冰片:5_8份;煅石膏:25-30份;金银花:15-20份;黄连:30-36份;牡丹皮:5-8份;赤芍药:25-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膏状。
4.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a、将权利要求1中的原料分别粉碎成粉末状; 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80-100°C,得到第一药油;其中,芝麻油的加入量为350-500份;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40-60°C,加入30-40份蜂蜡,搅拌至蜂蜡融化,得到第二药油; d、将第二药 油降温至18-22°C,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均匀,得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各原料粉碎至200-5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各原料的粉碎工艺为低温微粉碎。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组成如下水牛角粉10-20份;生地10-20份;紫草20-30份;冰片5-8份;煅石膏20-30份;金银花10-20份;黄连30-40份;牡丹皮5-10份;赤芍药20-30份。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成粉末状;b、将步骤a中的水牛角粉、生地、紫草、金银花、黄连、牡丹皮、赤芍药加入到芝麻油中,搅拌加热至80-100℃,得到第一药油;c、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药油降温至40-60℃,加入蜂蜡并搅拌,得到第二药油;d、将第二药油降温至18-22℃,加入步骤a中的冰片、煅石膏,搅拌得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好、治愈后无疤痕、适用于Ⅰ、Ⅱ、Ⅲ度烧烫伤。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3230470SQ20131016283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6日
发明者张清芬 申请人:湖南省宝灵医药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软包装安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安瓿,包括瓶体、瓶颈及瓶盖,所述瓶盖由环壁、顶板以及堵头组成,所述堵头固定于所述顶板中央且与所述抽药口相匹配,所述环壁与所述瓶颈的瓶口外壁紧密配合,所述瓶颈内部设有导流机构和抽药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其制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从中草药的提取物制备成治疗癌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本发明人研究了6种番荔枝植物抗癌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发现番荔枝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
  • 专利名称: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的药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酒,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的药酒。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大,出现了大量的失眠人群, 表现为失眠、健忘、头痛等。据陆亚文等的调查研究表明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家禽温热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家禽温热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温热性疾病包括家禽新城疫、流行性感冒等发热性疾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本病不受季节影响,各种年龄的鸡均
  •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药液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保健药液及其制作工艺。目前现有的各种保健药品及各种保健药液都是以补肾为主,这些保健品由于其功能单一,所以适用面较窄,同时由于是单一功能的进补,所以用量及使用方法不当,即会产生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高考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治疗考试综合症,特别是高考综合症之考生的中药组合物。小柴胡汤是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甘草和大枣组成。通常用于智力发热、感冒、咳嗽、头晕等
  • 套式u槽防漏体及采用套式u槽防漏体的尿裤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式U槽防漏体,包括U槽体和防漏布;U槽体包括整片的衬底布、弹性构件;衬底布相对两侧翻折,折痕内设置弹性构件,弹性构件松弛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同向整片的布长度,弹性
  •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输液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子,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输液架。 背景技术:在医院输液时,输液瓶会挂到输液架上,由于往身体中输入液体,所以很多人在输液过程中想小便,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家人将输液瓶从架子上拿下
  • 一种小儿神经内科手术备皮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神经内科手术备皮装置,包括万向轮、底座、收集箱、帽形罩和器械消毒箱,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有收集箱,底座的上部安装有消毒液箱,底座的上部还固定有器械消毒箱,器械消毒箱内部装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烧烫伤治疗可采用西药和中药,其中,西药存在副作用大、治疗不彻底、易留疤痕等缺点,而大多中药则治疗
  • 专利名称:布洛芬苯海拉明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剂学领域,涉及一种药物制剂,还涉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疼痛是许多疾病伴有的症状,也是一种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特性的疾病。 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通常情况下主要由导
  • 专利名称:控制活性成分释放的生物粘合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生物粘合药物组合物,它可控制活性成分在颊腔局部释放或者经颊(轭或龈)、经舌、鼻、阴道或直肠粘膜系统释放。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确保活性成分在不同程度上快速释放,可长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手部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手部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治疗手部褥疮,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①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
  • 皮下层腔隙真空负压吸引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下层腔隙真空负压吸引器,包括吸引筒、推拉杆、活塞、负压筒和吸引管,活塞设在吸引筒内,活塞连接推拉杆的一端,推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吸引筒外,吸引筒的前端与负压筒相连接,其连接处
  • 专利名称:抗粘连材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活体组织相互粘连的抗粘连材料,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优异的生物适合性、生物吸收性以及缝合强度的抗粘连材料。背景技术: 在诸如心脏外科、整形外科、脑神经外科、腹部外科、妇产科等临床领域中存在
  • 专利名称:一种气管套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套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固定气管套管时使用绷带或布带,固定带容易被痰液、汗液、血液以及伤口渗出液等污染,一次性气管套管虽配有化纤带,但
  •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包括相串联的恒流源电路和温度传感电路,所述温度传感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参考电阻和模拟开关,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模拟开关的电流通道Y2,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药组合,是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脂 肪肝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糖尿病并发脂肪肝及肝病继发糖尿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中医
  • 专利名称:阿魏散痞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中成药,更具体地是指ー种用于治疗肿瘤痞块疼痛的黑膏药。背景技术:肝、胆、胃、肺、食道、肠、膀胱、肾等诸脏腑及妇科肿瘤痞块后期病人疼痛难受。阿魏散痞膏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对癌细胞增生具有抑制作
  • 专利名称:放射成像用造影剂和造影组合物及利用此类药剂的放射成像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多方面地涉及X射线成像用造影剂,一种利用放射成像技术使可造影肉体部位成像的方法(包括向该部位输送成像有效量的一种成像有效、生理上可接受的造影剂),及可用于此类
  • 专利名称:恒压氧气吸入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病人治疗适用中心管道供气的氧气吸入器。 背景技术:目前使用的氧气吸入器主要由表体、压力表、流量计、湿化瓶、流量调节旋钮,安全阀等组成,通过调节流量调节旋钮控制气体输出流量,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