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改进型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密闭型光疗美容面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改良型急诊室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 包含(s)-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狗肠胃炎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Vegf-r2的吡啶氧基吲哚类抑制剂及其用于治疗疾病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医用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 用于雾化器与雾化杯端口的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 一种婴儿护理车的制作方法
- 一种降压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 治疗泪道狭窄、泪道阻塞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产妇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 奥美沙坦酯脂质体固体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制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奶瓶的制作方法
- 一种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及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可再分散纳米药物粉末的制造方法,涉及难溶性药物西罗莫司纳米粒混悬液的干燥组合物筛选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重大发现和技术革命,引发了纳米生物技术及其相关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药物及治疗基因纳米制剂”为核心的纳米药物制剂理论与技术,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采用纳米技术,可极大地增加水不溶性药物的比表面积,提高药物在体液中的溶出度,从而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个体差异,降低毒副作用。“Elan Inc.”公司采用了一种被称为纳米晶体技术(NanoCrystal技术)的技术平台,用一种特别的打磨技术将药物的粒径降低到极端小的范围(直径≤400nm)。“Elan Inc.”公司采用此技术生产的西罗莫司纳米片,于2001年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并上市销售,成为美国FDA有史以来第一个获批准的“纳米制剂”。
纳米药物粉末是后续纳米固体制剂制造的基础。通过合适的处方和工艺技术,将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制造成具备再分散性的纳米药物粉末,是纳米药物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基础。
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技术,是液体或者半固体形态药物分散体制造成为固体形态药物常用方法。在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向纳米药物粉末的物态转换过程中,其核心是制备得到的纳米药物粉末,再分散后的药物粒径,必须与干燥前药物粒径相似或接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纳米制剂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保证临床应用时的安全有效。
然而,在再分散性的纳米药物粉末制造技术领域,一直缺乏系统有效的探索与研究,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纳米药物粉末的再分散性,目前已经成为制约纳米药物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纳米制剂技术的发展,解决该技术问题愈显迫切。
“一种难溶性药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510061371.1)描述了难溶性药物西罗莫司纳米粒混悬液的制备,以“溶剂扩散-高压乳匀”技术,选择合适的纳米粒保护剂,其药物纳米粒粒径控制在500nm以内。
基于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仅依靠纳米粒表面修饰剂(表面活性剂),很难实现药物纳米粒的稳定性。采用通常的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方法,可伴随粒子结晶之间的粘连和生长,导致快速再分散性的缺失。本发明描述了采用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技术,在制造能够保持药物纳米粒原有粒径,以及实现快速再分散特性等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由西罗莫司纳米粒与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保护剂泊洛沙姆188、甘露醇、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组成,西罗莫司纳米粒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6%~100%,保护剂泊洛沙姆188 0%~99.3%,甘露醇0%~93.8%,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0%~40.9%。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纳米粒粉末,遇水再分散后,其平均粒径小于1000nm,或遇水再分散后,其平均粒径小于500nm。
冷冻干燥保护剂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甘露醇、山梨醇、乳糖、蔗糖、葡萄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为总固体量的0%~99.3%(w/w)。
喷雾干燥保护剂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甘露醇、山梨醇、乳糖、蔗糖、葡萄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为总固体量的0~96.4%(w/w)。
冷冻干燥保护剂组成为泊洛沙姆188 0%~99.3%(w/w),甘露醇0%~90.0%(w/w),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0%~40.9%(w/w)。
喷雾干燥保护剂组成为泊洛沙姆188 0%~43.0%(w/w),甘露醇0%~93.8%(w/w),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0%~27.9%(w/w)。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再分散性纳米化药物固体粉末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1)冷冻干燥法制备取根据申请号200510061371.1公开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加入冷冻干燥保护剂溶解后,置于冻干盘中,液面高度为2~3cm,置冷冻干燥机制品室板层上,-45℃预冻约6~7小时,开启捕水器制冷开关,于预冻保温结束后开启真空泵,当真空度读数降至10帕以下时,逐渐升高制品室温度至-5℃,保温约24~30小时,当制品温度与板层温度接近时,继续升高板层温度至约35℃并保温3小时,共冷冻干燥约34小时,得到纳米药物粉末。经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纳米粒粉末,可在蒸馏水中再分散形成药物纳米粒。
(2)喷雾干燥法制备取根据申请号200510061371.1公开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分别加入喷雾干燥保护剂溶解,控制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30℃,出风温度85℃,物料流速5ml/min,气流速度600L/min,收集得到纳米药物粉末。经喷雾干燥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纳米粒粉末,可在蒸馏水中再分散形成药物纳米粒。
本发明提供的可再分散药物纳米粒粉末可制备纳米药物固体制剂,制剂形式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药物纳米粒及可再分散药物纳米粒粉末,组成简单、方法实用可靠。所选取的主要辅料泊洛沙姆188、甘露醇、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等,均为常用药用辅料。药物纳米粒制造方法采用溶剂扩散-高压乳匀,可工业化生产。再分散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制造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具备产业化生产前景。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新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组成,包括提供了纳米粒粒子的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保护剂组成,可以减少纳米粒在冻干或喷干过程中的凝聚。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使用这些保护剂的具体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冷冻干燥法制备取根据申请号200510061371.1公开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用蒸馏水稀释或不经稀释,加入泊洛沙姆188溶解,置于冻干盘中,液面高度为2~3cm,置冷冻干燥机制品室板层上,-45℃预冻约6~7小时,开启捕水器制冷开关,于预冻保温结束后开启真空泵,当真空度读数降至10帕以下时,逐渐升高制品室温度至-5℃,保温约24~30小时,当制品温度与板层温度接近时,继续升高板层温度至约35℃并保温3小时,共冷冻干燥约34小时,得到纳米药物粉末。
纳米药物粉末加蒸馏水稀释至冻干前相同药物浓度,手摇振荡1min再分散,再分散后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继续用蒸馏水稀释20倍或不经稀释,以Zetasizer 3000HS分析仪测定粒径及表面电位(参见表1)。
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直接冷冻干燥,冻干粉末再分散后的粒径显著增加。当药物纳米粒混悬液中加入保护剂泊洛沙姆,随着混悬液中药物浓度的下降,冻干粉末再分散后药物纳米粒的粒径逐渐减小。因此,在冷冻干燥时,需要加入适量冷冻干燥保护剂泊洛沙姆,混悬液中药物的浓度控制在5mg/ml及以下。
表1 不同药物浓度纳米粒混悬液冷冻干燥前后粒径比较(g/100ml)
实施例二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冷冻干燥法制备取根据申请号200510061371.1公开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加蒸馏水稀释至药物浓度为5mg/mL,分别加入处方量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冻干保护剂(参见表2)溶解,置于冻干盘中,液面高度为2~3cm。置冷冻干燥机制品室板层上,-45℃预冻约6~7小时,开启捕水器制冷开关,于预冻保温结束后开启真空泵,当真空度读数降至10帕以下时,逐渐升高制品室温度至-5℃,保温约24~30小时,当制品温度与板层温度接近时,继续升高板层温度至约35℃并保温3小时,共冷冻干燥约34小时,得到纳米药物粉末。
纳米药物粉末加蒸馏水稀释至冻干前相同药物浓度,手摇振荡1min再分散。再分散后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继续用蒸馏水稀释20倍,以Zetasizer3000HS分析仪测定粒径及表面电位(参见表2)。
表2 药物浓度5mg/mL纳米粒混悬液冷冻干燥前后粒径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药物浓度条件下,采用处方量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冻干保护剂,冻干粉末冻干后再分散的药物纳米粒粒径有明显增加。
实施例三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冷冻干燥法制备取根据申请号200510061371.1公开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用蒸馏水稀释至药物浓度2mg/mL,分别加入处方量泊洛沙姆188、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冻干保护剂(参见表3)溶解,置于冻干盘中,液面高度为2~3cm,置冷冻干燥机制品室板层上,-45℃预冻约6~7小时,开启捕水器制冷开关,于预冻保温结束后开启真空泵,当真空度读数降至10帕以下时,逐渐升高制品室温度至-5℃,保温约24~30小时,当制品温度与板层温度接近时,继续升高板层温度至约35℃并保温3小时,共冷冻干燥约34小时,得到纳米药物粉末。
纳米药物粉末加蒸馏水稀释至冻干前相同药物浓度,手摇振荡1min再分散。再分散后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继续用蒸馏水稀释20倍,以Zetasizer3000HS分析仪测定粒径(参见表3)。
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药物浓度条件下,采用合适的冷冻干燥保护剂,可明显改善冻干粉末再分散后的粒径。
表3 药物浓度2mg/mL纳米粒混悬液冷冻干燥前后粒径比较
实施例四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喷雾干燥法制备取根据申请号200510061371.1公开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用蒸馏水稀释或不经稀释,加入甘露醇,溶解,控制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30℃,出风温度85℃,物料流速5ml/min,气流速度600L/min,收集得到纳米药物粉末。
纳米药物粉末加蒸馏水稀释至喷干前相同药物浓度,手摇振荡1min再分散,再分散后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继续用蒸馏水稀释20倍或不经稀释,以Zetasizer 3000HS分析仪测定粒径(参见表4)。
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直接喷雾干燥,纳米粒再分散后的粒径显著增加。当药物纳米粒混悬液中加入保护剂甘露醇,随着混悬液中药物浓度的下降,冻干粉末再分散后纳米粒的粒径逐渐减小。当药物纳米粒混悬液中药物的浓度控制在5mg/ml及以下,加入适量的保护剂后喷雾干燥,可得到再分散粒径<500nm的药物纳米粒粉末。
表4 不同药物浓度纳米粒混悬液喷雾干燥前后粒径比较(g/100ml)
实施例五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喷雾干燥法制备取根据申请号200510061371.1公开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加蒸馏水稀释至药物浓度为5mg/mL,分别加入处方量泊洛沙姆188、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喷干保护剂(参见表5)溶解,控制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30℃,出风温度85℃,物料流速5ml/min,气流速度600L/min,收集得到纳米药物粉末。
纳米药物粉末加蒸馏水稀释至喷干前相同药物浓度,手摇振荡1min再分散,再分散后的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继续用蒸馏水稀释20倍,以Zetasizer3000HS分析仪测定粒径(参见表5)。
研究结果表明,将根据专利申请号200510061371.1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难溶性药物纳米粒混悬液稀释至药物浓度为5mg/mL,选择合适的喷雾干燥保护剂,可显著改善纳米粒再分散后的粒径。
表5 不同喷雾干燥保护剂对喷干前后药物纳米粒粒径的影响
无需进一步详细阐述,相信采用前面所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最大限度地应用本发明。因此,前面的实施方案应理解为仅是举例说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由西罗莫司纳米粒与冷冻干燥保护剂或喷雾干燥保护剂组成,其重量百分含量为西罗莫司纳米粒0.6%~100%,冷冻干燥保护剂0%~99.3%,喷雾干燥保护剂0~96.4%,遇水再分散后,其平均粒径小于10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遇水再分散后,其平均粒径小于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冷冻干燥保护剂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甘露醇、山梨醇、乳糖、蔗糖、葡萄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为总固体重量的0%~99.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喷雾干燥保护剂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甘露醇、山梨醇、乳糖、蔗糖、葡萄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为总固体重量的0~96.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冷冻干燥保护剂重量百分组成为泊洛沙姆188 0%~99.3%,甘露醇0%~9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0%~40.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喷雾干燥保护剂组成为泊洛沙姆188 0%~43.0%(w/w),甘露醇0%~93.8%(w/w),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0%~27.9%(w/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冷冻干燥方法制备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取药物纳米粒混悬液,按照制备要求,加入冷冻干燥保护剂,溶解,置于冻干盘中,液面高度为2~3cm,置冷冻干燥机制品室板层上,-45℃预冻约6~7小时,开启捕水器制冷开关,于预冻保温结束后开启真空泵,当真空度读数降至10帕以下时,逐渐升高制品室温度至-5℃,保温约24~30小时,当制品温度与板层温度接近时,继续升高板层温度至约35℃并保温3小时,共冷冻干燥约34小时,得到纳米药物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喷雾干燥方法制备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取药物纳米粒混悬液,分别加入喷雾干燥保护剂溶解,控制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30℃,出风温度85℃,物料流速5ml/min,气流速度600L/min,收集得到纳米药物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经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纳米粒粉末,在蒸馏水中再分散形成药物纳米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经喷雾干燥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纳米粒粉末,在蒸馏水中再分散形成药物纳米粒。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7-8任一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所述药物纳米粒粉末在制备纳米药物固体制剂中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可再分散的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粉末,其特征是制剂形式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分散性难溶性药物西罗莫司纳米粒粉末,由西罗莫司纳米粒和保护剂组成,其重量百分含量为西罗莫司纳米粒0.6%~100%,冷冻干燥保护剂0%~ 99.3%,喷雾干燥保护剂0~96.4%,遇水再分散后,其平均粒径小于1000nm。本发明纳米粒粉末通过采用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工业化生产,其纳米粒组成简单、方法实用可靠,选用的辅料为常用辅料,具备产业化生产前景。本发明采用的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方法可以减少纳米粒在冻干或喷干过程中的凝聚,提供的纳米粒粉末可供制备纳米药物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文档编号A61K31/436GK1771911SQ200510061510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0日
发明者胡富强, 袁弘, 应晓英, 杜永忠, 游剑, 田治科 申请人:浙江大学,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多功能不沾止血电凝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多功能不沾止血电凝镊。属手术用器械。包括镊体,镊尖,导电线,滴水管,其特征是镊体后部设计有对称配置的镊柄活动组件,尾座,所述尾座内腔设计成管状通道,尾座内腔前部为滑动腔且腔内配置有可来回滑动的柱状中
- 专利名称:Houttuynoid B在治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化合物Houttuynoid B的新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B在制备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癌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
- 专利名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有效部位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番荔枝内酯是一类从番荔枝科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
- 一种一次性妇产科用消毒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妇产科用消毒刷,包括套筒和套筒顶部设置的刷头,所述刷头的外层设置为医用海绵体,所述医用海绵体内侧设置为橡胶囊,刷头最内部设置为储液囊;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两端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粘接性能的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粉碎骨折越来越多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医生的治疗带了困难。特别是近关节的粉碎骨折,较小的碎骨片很难固定,如果去除
- 专利名称:复方联苯双酯滴丸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迁延性肝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迁延性肝炎所致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的滴丸制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背景技术:联苯双酯本品为我国
- 专利名称:电控输液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电控输液架。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输液架主要由底座、支杆和挂钩构成,在给病人 进行输液时,将输液瓶挂在挂钩上即可,由于这种输液架相对比较固定,挂钩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咽痛型贲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咽痛型贲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治疗咽痛型贲门炎,一般采用:1、雷尼替丁:①禁忌证:对本药及其他H2受体拮抗药过敏者、孕妇、
- 专利名称:具有使表面粗糙度增加的锥体涂层的硼硅酸盐玻璃注射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器,其由硼硅酸盐玻璃组成并且具有用于设置确定的表面粗糙度的注射器锥体涂层。这样的涂层以陶瓷油墨的形式施加至所述锥体并烘焙。用于该目的的油墨组合
- 专利名称:限束器界面显示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方法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X射线设备限束器界面的中文和或其他语言显示方法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数字X射线设备。背景技术:在X射线设备的限束器中,会提供一个屏幕,以显
- 专利名称:一种纳米川贝枇杷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主治感冒咳嗽的纳米川贝枇杷制剂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制备的方法。川贝枇杷糖浆是一种经典中成药,主要有止咳、化痰、平喘、抑菌、解热等作用,用于感冒咳嗽
- 专利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止痛、退热、镇静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含有C8H9N02的苯酚乙醛胺类化合物,分子量为151. 170,化学名N-(4-羟基
- 专利名称:多功能体温计收集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具体地讲是一种多功能体温计收集盒。 背景技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的监测是临
- 专利名称:8位取代异喹啉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在8位具有取代的异喹啉衍生物以及以该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核因子κ B (NF-κ B)是一种对基因(该基因涉及与生物体生存相关的反应)的表达进行
- 专利名称:中华芦荟酒食疗,治疗癌症、艾滋病的方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中华芦荟酒食疗,治疗癌症、艾滋病等慢性病的方式。背景技术: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ロ的寿命提高了,但是“疾病谱”却发生了转型。特别是19世纪エ
- 专利名称:治疗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
-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蜂红灵胶囊及生产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种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蜂红灵胶囊及生产方法和用途技术领域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平均每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为16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为130万人,占全国
- 专利名称:新型无针通路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无针通路连接器,特别涉及正位移无针通路连接器。现有技术现代医学治疗经常要求医疗专业人员将液体引入患者或者从患者抽取液体。例如,患者可能需要这样的治疗,这些治疗要求医疗专业人员分别从
- 家用式无创血糖检测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式无创血糖检测仪,主要包括主机、指套和显示屏三部分以及指纹识别模块和袖带,所述的检测仪设计合理,高度整合了各个功能模块,方便用户随时监测血糖,并能够根据指纹识别和记录不同用户的
- 专利名称:电子经络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用具,特别是一种不需要电源,使用方便易疏通人体经络的电子经络仪。背景技术:传统的针灸是用金属针刺入人体穴位进行治疗,在其治疗过程中,由于金属针直接刺入人体穴位,部分患者易产生畏惧
- 专利名称:调理香波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调理香波组合物,其包含一种特定的表面活性剂成分,所述表面活性剂成分包含一种乙氧基化烷基硫酸盐表面活性剂,其乙氧基化度为约1-8摩尔,这种成分还包含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所述组合物还包含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