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防逆流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防逆流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8

专利名称:防逆流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液收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主要用于胸腹水患者治疗的防逆流引流袋。
背景技术
胸腔和腹腔积液是临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全国每年该病患者应在数千万人以上,引流术是目前胸水和腹水治疗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胸、腹水引流袋是胸、腹腔引流装置的重要医疗器械。目前的体液收集装置(引流袋)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引流袋的排液时液体易形成反流;2.引流袋内潴留的气体极易反流进入引流管中,从而使引流管丧失虹吸引流作用;3.引流袋的引流管接头与中心静脉导管接头不配套,给临床医师带来操作不便;4.引流袋引流管缺少管道疏通结构,沉积于管壁的附着物容易阻塞引流管。申请人:在专利号为200920255142. 7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引流袋,采用引流管与排液管设于袋体的同一侧的技术方案,虽然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排液管的污染问题,但并未从根本来解决液体及气体的反流问题,而且由于排液管设于引流袋的上方,在操作上需要导致引流袋才能完成排液,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反流的防逆流引流袋。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是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体,开设于袋体上的引流管、排液管;引流管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造还有防逆流装置主要起到防止引流袋内的气体及液体反流的作用,可以选用包括但不局限于防逆流膜或单向阀等结构,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其中优选的结构设计是,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该防逆流膜为固定装配于袋体内表面,且由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叠置组成的复合袋装结构,第一薄膜、第二薄膜相对应的外周边闭合为一体,复合袋状结构与袋体之间以及第一薄膜、第二薄膜相对应的外周边之间可以采用包括但不局限于热复合、粘接复合或流涎复合等现有实现手段。引流管出口与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形成的袋装腔体连通,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形成的袋装腔体底部与袋体内部连通。在无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紧密吸合,可有效防止体液反流,在有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分离,保证体液顺利进入袋体。为便于引流与排液过程的通畅和操作的便利,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引流管的出口开设于袋体的内腔顶部,排液管的出口开设于袋体的内腔底部,为便于疏通体内、外引流管,预防或减少引流管阻塞,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引流管中部为一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为缩短袋体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时间,实现操作的简便快捷,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引流管的入口通过适配的速接旋紧接头连接中心静脉导管。速接旋紧接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优选采用连接处为螺旋结构的速接旋紧接头。 更为优选的是采用可来福接头。为进一步扩大引流袋的应用范围,更为优选的设计方案是袋体上或引流管上设有与导尿管适配的导尿管接头。其中更为优选的结构方式是,导尿管接头与速接旋紧接头适配。为便于导尿管接头连接膀胱冲洗管,以实现对导尿管内进行冲洗的功能,导尿管接头的出口端与膀胱冲洗管适配。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引流时,体液进入引流管,防逆流装置在体液的作用下打开,使体液进入袋体, 当无体液进入时,防逆流装置关闭,可有效防止体液倒流。如需进行尿液引流收集或膀胱灌洗,则将引流管或袋体上的导尿管接头连接导尿管,并将导尿管接头连接膀胱冲洗管即可完成上述操作。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引流管的出口处设有防逆流装置,可有效地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及气体的反流,有效地保障了引流过程的顺利进行。2、防逆流装置的采用,使排液管的污染不会对引流过程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排液管可以设于袋体的底部,进一步保障了排液过程的顺利进行,引流及排液操作更为简单方便。3、采用速接旋紧接头与中心静脉导管接头连接,极大地缩短了引流袋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时间。4、导尿管接头是引流袋的辅助构件,使得引流袋兼有尿液引流收集和膀胱灌洗的功能,拓宽了该引流袋的应用范围。5、通过挤压疏通管,确保在临床应用中引流管通畅。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导尿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导尿管接头与膀胱冲洗管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2的B部局部放大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2、袋体;3、引流管;4、第一薄膜;5、第二薄膜;6、排液管; 7、速接旋紧接头;8、导尿管接头;9、膀胱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本专利说明书所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如图示,其中包括袋体2,开设于袋体2上的引流管3、排液管 6 ;引流管3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2内腔连通。防逆流装置主要起到防止引流袋内的气体及液体反流的作用,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该防逆流膜为固定装配于袋体2内表面,且由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叠置组成的复合袋装结构,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相对应的外周边闭合为一体,复合袋状结构与袋体2 之间以及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相对应的外周边之间采用热复合。引流管3出口与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连通,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底部与袋体 2内部连通。在无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紧密吸合,可有效防止体液反流,在有体液进入时,第一、第二薄膜分离,保证体液顺利进入袋体。引流管3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顶部,排液管6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底部,为便于疏通体内、外引流管,预防或减少引流管阻塞,引流管3中部为一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1。引流管3的入口通过适配的速接旋紧接头7连接中心静脉导管。速接旋紧接头7 采用可来福接头。引流管3上设有与导尿管适配的导尿管接头8,导尿管接头8与速接旋紧接头7适配。导尿管接头8的出口端与膀胱冲洗管9适配。
权利要求1.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体(2),开设于袋体(2)上的引流管(3)、排液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3)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2)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或单向阀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逆流装置选用防逆流膜,该防逆流膜为固定装配于袋体(2)内表面,且由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叠置组成的复合袋装结构,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相对应的外周边闭合为一体,引流管(3)出口与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连通,第一薄膜(4)、第二薄膜(5)形成的袋装腔体底部与袋体(2)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3)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顶部,排液管(6)的出口开设于袋体(2)的内腔底部,引流管(3)中部为一变径囊状膨出疏通管(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3)的入口通过适配的速接旋紧接头(7 )连接中心静脉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接旋紧接头(7)采用连接处为螺旋结构的速接旋紧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接旋紧接头(7)选用可来福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2)上或引流管(3) 上设有与导尿管适配的导尿管接头(8)。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尿管接头(8)与速接旋紧接头(7)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逆流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尿管接头(8)的出口端与膀胱冲洗管(9)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体液收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胸腹水患者治疗的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体,开设于袋体上的引流管、排液管;引流管的出口通过防逆流装置与袋体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引流袋内气体及液体易反流等问题,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引流及排液顺畅,气体及液体不易反流,操作简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020721SQ20112006305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金普乐, 金辉 申请人:金普乐, 金辉

  • 专利名称:一种浴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液体清洗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浴盐。背景技术:目前,随着洗浴产品的不断增加,选择适合一种自己肤质的产品尤为重要,浴盐在洗浴用品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而有些产品不能有效的对皮肤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中风治疗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已知药物的新用途,特别是一种已知用于治疗头痛的中成药物在制备保护脑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抑制血栓形成等方面的药物中的新用途。背景技术:现有技术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猪腹泻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猪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属畜牧兽医中药技术领域,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猪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背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畜牧业领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猪的腹泻广泛
  • 一种防高压电弧开关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治疗仪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高压电弧开关装置。一种防高压电弧开关装置,其中,包括基座、旋转机构、产品前壳、电机,所述的基座外侧设有输入PIN脚,基座中部设有输出PIN
  • 新型脊柱外科治疗躺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新型脊柱外科治疗躺床,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治疗躺床主体,其特征是在治疗躺床主体上设有躺床支撑腿,治疗躺床主体内侧设有腿部放置板、腰部放置板、角度调节仓和背颈部放置板
  • 专利名称:流动护理工作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工作车,特别是一种流动护理工作车。 背景技术:医用车是一种供医生和护士使用的医疗器械,主要由底部车轮、支撑柱和上面板构成,用以携带各种医用器具和用以治疗的药品,以便随时对病人
  • 新型手部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拆装检修,不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新型手部治疗仪。包括壳体,壳体由相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空腔,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末端通过转轴相连,以使上壳体沿转轴翻转,
  • 专利名称:一种高温高压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灭菌箱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菌种生产的高温高压灭菌装置。背景技术:食用菌的培育是现代农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目的是通过人工培育食用菌以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食用菌在培育过
  • 一种泌尿科用多功能膀胱造瘘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泌尿科用多功能膀胱造瘘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带主体内设有充气气囊,下端设有一吊带,吊带下端设有固定夹;所述气囊上端设有气囊端口,气囊端口与
  • 专利名称:治疗具有轻微疾病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疾病。更确切地讲,本发明涉及使用胸腺素α-1或其生物活性片段或其类似物治疗轻微疾病性乙型肝炎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导致多种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女肾虚型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女肾虚型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不孕症是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再受孕者。前者为
  • 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采血针。包括针管、针座以及外筒;外筒的头部设置有轴向运动控制组件;针座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回血视窗、轴向卡位体以及径向限位体;回血视窗设置在径向限位体的尾部,轴向
  • 环柄注射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柄注射器,属于医疗器具领域。一种环柄注射器包括:注射针筒、安装在注射针筒后端的盖子、穿过盖子伸入到注射针筒内可相对移动的推杆、设于推杆位于注射针筒内一端的活塞、及用于连接针头与注射针筒的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无精子症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的中药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无精子症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工艺。背景技术:在男性不育症中,无精子症是常见病,无精子症乃指病人的精液中没有精子,世界卫
  • 肩部线圈及其病床和磁共振成像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肩部线圈及其病床和磁共振成像装置。肩部线圈,其线圈主体(20)在安装基板(10)上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定位固定单元具有一个第一定位固定部(32)和两个第二定位固定部(34),第
  • 专利名称:复方门冬氨酸钾镁能量合剂维生素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神内科复方能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可广泛用于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单位剂量的制剂中,含有肌苷10~1000mg、三磷酸腺苷1
  • 专利名称:苦瓜霜喉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苦瓜霜喉片、制备工艺及其医药用途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依如下方式实现一种苦瓜霜喉片,其特征在于含有苦瓜霜、乳糖、蔗糖、柠檬酸、薄荷、冰片;其重量比依次为
  • 专利名称:一种降血脂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降血脂的组合物。背景技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 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症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同时,高血脂症还是造成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 一种心内科病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内科病床,包括床头板、床板、气囊垫、弹簧、床脚及踏板,所述床头板固定设置于床板上,所述气囊垫位于床板的上方,所述弹簧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床板的四个顶角下,所述床脚位于弹簧的下方,所述踏板
  • 专利名称:微型掌、指骨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 涉及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人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背景技术:掌、指骨骨折是手外伤直接暴力的结果,在骨折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等的合并损伤,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