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1,2,4-苯并三嗪氧化物的口服凝胶胶囊配方的制作方法
- Y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注射用新藤黄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自动调节的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保护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 骨痛灸的制作方法
- 缓释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用于治疗足癣的给药装置制造方法
- 双片式通电布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外科手术后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 自动消除注射器推柄和注射泵推柄间隙的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 耻骨支骨折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血崩症当归槐花散的制备方法
- 治疗头痛钩藤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热泄泻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 8-羟基喹啉化合物和其方法
- 一种生姜酚类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药剂服用提醒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失眠足浴剂的制作方法
- 将静注香菇多糖粉针改为水针的制作方法
一种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一种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可有效解决內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中鼻胆引流管难以从口腔导出,一次操作成功率低,为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鼻引导管和摄取棒,鼻引导管是由医用硅胶管制成的前、后开口的中空结构,鼻引导管一端的口部上套装有金属头,金属头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金属头的上端伸出鼻引导管的口部端面,伸出的长度小于伸出部分金属头外径的1.5倍,摄取棒的一端装有高性磁铁,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易操作,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并且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用方便,效果好,是医疗器械上的创新。
【专利说明】一种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十二指肠镜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中引导鼻胆管经鼻腔导出体外的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今医疗“内镜外科”和“微创手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0003]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自1975年成功应用于临床以来,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式,不仅能充分引流胆汁,而且能冲洗胆管、反复进行胆管造影,对减轻胆道压力、消除黄疸、控制炎症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有重要作用。国内1983年于中麟、鲁焕章等首先开展此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胆道、胰腺疾病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技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当今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的必备条件之一。传统的鼻胆管引管的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4]—、器械准备:
[0005]1、鼻胆引流管:长约250cm,直径分为2.0mm、2.3mm、2.7mm三种,一般常用为2.3mm ;
[0006]2、市售的吸氧管或导尿管;
[0007]3、引导钢丝:长约40—50cm,一般截用旧的斑马导丝,其直径约0.7mm。
[0008]二、操作方法
[0009]当鼻胆引流管经十二指肠镜插管放置成功并退镜达口腔后,助手立即扶住镜身,固定鼻胆引流管,拔出内镜,将引导钢丝两端折叠形成一 U形套圈,经口腔将套圈前端送至咽部,再将导尿管经鼻腔插至咽部的套圈内,拉出套圈带出导尿管,将鼻胆引流管穿入导尿管开口内5-1Ocm,再将二者一起从鼻腔拉出。然后调整鼻胆引流管,使其在咽部呈直线,并在透视下将引流管在胃内靠近胃小弯侧,确定导管在胆道内无疑后将引流管用胶布固定于面颊部,接无菌引流袋。
[0010]此种引导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0011 ] 1.此种治疗,病人一般都处于镇静或浅麻醉下进行的,病人一般不易配合,增加了操作难度,2.引导管从鼻腔经鼻后孔插入至咽部,插入过浅,圈套时滑脱不易拉出,过深会刺激病人恶心,干呕,滑入气管后引起病人呛咳。3.导尿管作为引导管,因为其头端开口在侧方,鼻胆引流管,不易插入,插入后结合后呈Y形增大了引导管的直径,增加了病人的痛苦。4.不易直视,凭感觉操作,需要有熟练操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才能完成。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12]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可有效解决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中鼻胆引流管难以从口腔导出,一次操作成功率低,为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的问题。
[001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鼻引导管和摄取棒,鼻引导管是由医用硅胶管制成的前、后开口的中空结构,鼻引导管一端的口部上套装有金属头,金属头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金属头的上端伸出鼻引导管的口部端面,伸出的长度小于伸出部分金属头外径的1.5倍,摄取棒的一端装有高性磁铁,当高性磁铁与金属头的距离在30mm的范围内时,在磁场应力的作用下,金属头的外端面顺应地与高性磁铁的外端面端对端对接,摄取棒的轴线与鼻引导管的轴线在吸附时在同一直线上,拉动摄取棒即可拉动鼻引导管。
[0014]本实用新型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易操作,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并且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用方便,效果好,是医疗器械上的创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鼻引导管的剖面主视图(安装金属头)。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头的剖面主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鼻引导管的立体图(未安装金属头)。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摄取棒上端部的剖面主视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性磁铁的主视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性磁铁的剖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由图1-7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鼻引导管和摄取棒,鼻引导管2是由医用硅胶管制成的前、后开口的中空结构,鼻引导管2—端的口部上套装有金属头1,金属头I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金属头I的上端伸出鼻引导管的口部端面,伸出的长度小于伸出部分金属头外径的1.5倍,摄取棒的一端装有高性磁铁5,当高性磁铁5与金属头I的距离在30mm的范围内时,在磁场应力的作用下,金属头的外端面顺应地与高性磁铁5的外端面端对端对接,摄取棒的轴线与鼻引导管的轴线在吸附时在同一直线上,拉动摄取棒即可拉动鼻引导管。
[0024]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金属头I是由插入段Ib和伸出段Ia相连在一起构成的上、下开口的管状一体结构,金属头的内径d的取值范围为:2.7mm兰d< 2.8mm或2mm < d<2.1mm;伸出段Ia外径Dl的取值范围为:4.5mm ^ Dl < 5mm,插入段Ib外径D2的取值范围为:D2=3.5mm或2.8mm < D2 = 3mm ;伸出段Ia的长度为5_6mm,插入段Ib的长度为1mm ;
[0025]所述的鼻引导管2的外径为4mm,内径为2mm或1.8mm,长度为380mm-420mm,鼻引导管2的外壁上有均布的第一刻度2a ;
[0026]所述的摄取棒是由手持段3b和装在手持段上部呈向外倾斜的摄取段3a连接在一起构成的,手持段3b和摄取段3a的夹角β为135° -150°,摄取段3a上有均布的第二刻度6,摄取段3a自由端开有盲孔7,高性磁铁5装在盲孔7内,高性磁铁的上端面与盲孔7的后部端面齐平或伸出盲孔的上口部;高性磁铁的上端面边缘有倒角,盲孔前端的侧壁上也倒角,并与高性磁铁前端的倒角顺应续接后形成一弧度,这样有两个作用:(I)摄取棒前端倒角后,防止刮伤口腔粘膜;(2)高性磁铁侧壁被完全包裹在摄取棒的盲孔内,减低摄取棒侧壁的磁力,当鼻引导管金属头与摄取棒前部接触时,会顺应地被磁力较强的摄取棒前端吸引。
[0027]所述的摄取段3a的长度为150-180mm,手持段3b的长度为120_160mm,手持段3b的下端部有手柄4 ;
[0028]所述的高性磁铁5是由多个相同的高性磁铁柱5a上下并排叠装在一起构成的;所述的高性磁铁柱5a有上下并排叠装在一起的4个,每个高性磁铁柱的高度为10mm,横截面的直径为8mm或1mm ;
[0029]所述的高性磁铁5的长度大于其截面直径的3倍;
[0030]所述的金属头I采用能为高性磁铁磁吸的铁或钢制成,其伸出段Ia的表面抛光,减少与鼻腔的磨擦力,插入硅胶管的插入段呈磨砂状,以增大与硅胶管内壁的摩擦力,整个金属头表面镀铬防止氧化生锈。
[0031]实际生产时,可根据需要生产不同规格尺寸,如以下两种常见的:
[0032](I)适用于鼻胆引流管直径为2.3mm与2.7mm型号的:金属头的伸出段外直径为Dl=5mm,长为5_6mm,与鼻引导管连接的插入段长度为10mm,外缘直径D2=3.5mm,内孔直径2.7mm = d < 2.8mm ;鼻引导管为的透明的医用娃胶管,外径为4mm,内径为2mm,长度为380mm-420mm,外壁上有均布的刻度标志。
[0033](2)适用于鼻胆引流管直径为2.0mm:金属头的伸出段外直径Dl=4.5mm,长为5_6mm,与鼻引导管连接的插入段长度为10mm,外缘直径2.8mm < D2 = 3mm,内孔直径2mm < d < 2.1mm。鼻引导管为的透明的医用娃胶管,外径为4mm,内径为1.8mm,长度380mm-420mm,外壁上有均布的刻度标志。
[003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为:
[0035]当鼻胆引流管经十二指肠镜插管放置成功并退镜达口腔后,助手立即扶住镜身,固定鼻胆引流管,拔出内镜,选择与鼻胆引流管相匹配的鼻引导管2自鼻腔插至咽部,医护人员手持摄取棒的手柄4,将摄取棒摄取段3a的端部经口腔送至咽部,装在鼻引导管2端部的金属头I在距离摄取棒头端30mm范围内时,被高性磁铁5的强磁力牵拉吸引在摄取棒的自由端,操作者会明显感觉到摄取棒头端金属撞击感,此时退出摄取棒,金属头的外端面顺应地与高性磁铁5的外端面端对端对接,即可将引导管拖出,将鼻胆引流管穿入引导管开口内3-5cm,再将二者一起从鼻腔拉出。然后调整鼻胆引流管,使其在咽部呈直线,并在透视下将引流管在胃内靠近胃小弯侧,确定导管在胆道内无疑后将引流管用胶布固定于面颊部,接无菌引流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36](I)金属头露出鼻引导管口部端面的长度小于伸出部分金属头外直径的1.5倍,并且头端呈圆弧状,表面抛光处理,当金属头以任何角度与摄取棒头端的高性磁铁接触后,退出摄取棒牵拉引导管时,在磁场应力的作用下,鼻引导管金属头端都会顺应地与摄取棒头端,端对端对接,从而保证摄取棒与鼻引导管在出口腔时在同一直线上,以避免鼻引导管在出口腔时挂碰脱落或损伤口腔粘膜;
[0037](2)鼻引导管开口在前端,当鼻胆引流管插入后两者在同一直线,减低了通过鼻腔的阻力,减轻了对鼻腔粘膜的损伤;
[0038](3)鼻引导管有头端金属头作为支撑,方便手持易于鼻胆引流管插入。金属头的插入段连接的软管为的医用透明硅胶管,方便观察鼻胆引流管插入的长度,金属头的内径大于鼻胆引流管的外径,可通过金属头的内腔插入鼻引导管,另外鼻引导管有一定弹性,当受到拉力后,管径变细增加了其与鼻胆引流管的磨擦力,所以鼻胆引流管插入鼻引导管内的长度不需要太长即可固定牢固;
[0039](4)摄取棒改变了传统的将鼻引导管拖出口腔外的方法,通过观察鼻引导管表面的第二刻度,确认前端到达咽部即可,减轻了传统的深插法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损伤。将摄取棒头端经口腔送至咽部,引导管头端金属头会轻易的被摄取棒摄取并拖出,使原来需需要有熟练操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才能完成的操作变的简单易行,解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但是有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包括鼻引导管和摄取棒,其特征在于,鼻引导管(2)是由医用硅胶管制成的前、后开口的中空结构,鼻引导管(2)—端的口部上套装有金属头(1),金属头(1)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金属头(1)的上端伸出鼻引导管的口部端面,伸出的长度小于伸出部分金属头外径的1.5倍,摄取棒的一端装有高性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头(1)是由插入段(化)和伸出段(匕)相连在一起构成的上、下开口的管状一体结构,金属头的内径(1 的取值范围为:2.7111111 兰(1 ? 2.8111111 或 2111111 ? (1 ? 2.1111111 ;伸出段(18)外径 01 的取值范围为:4.5111111 ^ 01 ? 5111111,插入段(16)外径 02 的取值范围为:02=3.5111111^2.8111111? 02 = 3111111 ;伸出段(1^1)的长度为的长度为 1011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引导管(2)的外径为4臟,内径为2111111或1.8111111,长度为380臟-420111111,鼻引导管(2)的外壁上有均布的第一刻度〔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取棒是由手持段(36)和装在手持段上部呈向外倾斜的摄取段(30连接在一起构成的,手持段(36)和摄取段(30的夹角0为135。-150°,摄取段(30上有均布的第二刻度(6),摄取段(3?)自由端开有盲孔(7),高性磁铁(5)装在盲孔(7)内,高性磁铁的上端面与盲孔(7)的后部端面齐平或伸出盲孔的上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取段(30的长度为150-180111111,手持段(3)3)的长度为120-160111111,手持段(3)3)的下端部有手柄(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性磁铁(5)是由多个相同的高性磁铁柱(50上下并排叠装在一起构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性磁铁柱(5?)有上下并排叠装在一起的4个,每个高性磁铁柱的高度为10111111,横截面的直径为8111111或10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鼻胆引流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性磁铁(5)的长度大于其截面直径的3倍。
【文档编号】A61M25/088GK204193260SQ20142063881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会军, 赵鹏飞, 赵洁, 王杰, 杜莹, 孙红英, 曾燕, 孙晓丽 申请人:陈会军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脂质体中脂溶性药物装载量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脂质体中脂溶性药物装载量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背景技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及
- 专利名称:一种营养润肤乳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润肤乳,属于日用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润肤乳,是乳液的一种,能深入滋润干燥肌肤,补充肌肤每天流失的水份。它是日常生活常用的化妆品之一,不仅可以美容,而且哈有滋润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颈肩腰腿风湿疼痛病的膏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肩腰腿风湿疼痛病的膏药,具体地说是治疗颈肩腰腿风湿疼痛病的膏药。背景技术:颈肩腰腿风湿疼痛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各科难以诊治的疑难病,这类疾病是人体
- 包含柠檬酸盐和磷酸盐的抗凝流体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凝流体,其包含10-40mM柠檬酸盐和0.1-4mM磷酸盐。该抗凝流体在体外血液回路中用于局部柠檬酸盐抗凝。抗凝流体可以在透析治疗中与至少一种治疗流体组合,并且其可以包括在
- 用于吸氧的降噪湿化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吸氧的降噪湿化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设有出气管,瓶体下部设有进气管,瓶腔内下部设有散气环管,进气管连通散气环管,散气环管下侧管壁布有散气孔;瓶盖上的进水管座位于瓶腔内端设有进
- 专利名称:医用硅胶仿生奶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哺乳装置,具体是一种利用医用硅胶制作的仿生奶瓶。 背景技术:市场上的奶瓶日新月异,如新型硅胶奶瓶、温度自显示奶瓶、电子自显奶瓶、硅胶收缩内胆奶瓶、热敏奶瓶、加热奶瓶、仿真奶瓶、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频发性膀胱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频发性膀胱炎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所谓频发性膀胱炎指的是时常复发或反复加重的病症,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最常见,膀胱炎最典型症状即尿急、尿
- 专利名称::隐形眼镜的消毒和清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过氧化氢作为消毒剂、一种蛋白酶作为清洁剂和一种过氧化氢酶来中和消毒液中的过氧化氢这种类型的对隐形眼镜进行消毒和清洁的一步法。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一步消毒和清洁的药片
- 专利名称:胰岛素注射留置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胰岛素注射留置针。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腹部胰岛素长期注射治疗,胰岛素注射需要每天二到四次,一年730-1460次左右,这样
- 专利名称:一种鱼鳞经双菌种多酶系发酵生产护肤品原料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以鱼类加工后废弃料鱼鳞,经过双菌种多酶系发酵,生产富含胶原蛋白和氨基酸的护肤品原料的方法。背景技术: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量已经超过捕捞
- 一次性输氧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输氧管,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鼻孔吸氧的一次性输氧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管体,管体前端设有球囊,沿球囊圆形表面铺设有气孔,球囊下方设有膨大囊,膨大囊环绕管体设置,其一侧通过附管连接充气
- 适用于鼻粘膜给药的复合栓剂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鼻粘膜给药的复合栓剂,所述栓剂包括栓体与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栓体为顶端有凸缘的空心圆台,所述圆台的通过轴线纵截面为顶角处向外突出的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角为150°~170°,
- 专利名称:含有可吸收的聚氧杂酰胺的共混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1995年11月6日提交的专利申请流水号08554,614的部分续申请,后者是1995年3月6日提交的专利申请流水号08399,308,现为US专利5,464,929的部分
- 一种急诊护理床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诊护理床架,包括床头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和床架;床架内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两端由设置在床头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内的支撑座支撑;支撑轴设置在床头控制箱内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相连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背景技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风寒痹症,皆因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如不及时医治,病邪
- 专利名称:肿瘤坏死α因子信号的调节因子的制作方法相关的申请本申请要求了中请号为60203,784的美国临时申请和申请号为60205,213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中申请号为60203,784的美国临时申请是于2000年5月12日的提交的,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成药。背景技术:风湿、类风湿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此病顽固、经久多年难愈,对人体易导致残疾。其症状多表现为肌肤
- 专利名称:纳米经络通贴敷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经络贴敷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纳米经络通贴敷剂。背景技术:现有的经络通贴敷剂不能快速到达病灶靶部位修补破损细胞,使细胞质复原和激活调整体内的免疫系统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且该贴敷剂治
- 专利名称:一种中医药复合方法技术领域:一种中医药复合方法,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以及中医药客观差异而特别设计的复合中医药的方法,属于中医药加工方法领域。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中医所用的药物,也叫中医药,以植物药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药;草药
- 专利名称:抗癌食疗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癌症的食疗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含有一定酒精浓度的一种饮料型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制备抗癌食疗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抗癌食疗药物组
- 专利名称:一种乌发液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发转黑发的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乌发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外表的美,头发在人体的最高部位,代表人体形象和颜面的美,白发脱发人群在增多、严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