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何首乌降脂酒及泡制方法
- 数字语音报警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 使用1,1,2-三苯基丁-1-烯衍生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 一种磁性复合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甲状腺手术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 帐式氧气吸入器的制造方法
- 胃部结核菌提取检验桌的制作方法
- 助力三环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用于去肿痛的一种药酒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拇外翻分趾器的制作方法
- 消化内科用新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 指套结构及具有该指套结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产妇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消暑剂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 用于ct引导下穿刺的激光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 咪唑基甲基吡啶的制作方法
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粉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是由肝肾两虚,或受外邪、或受外伤,继而引起骨关节变形、肿大、长骨刺轻则引起骨关节屈伸不利,麻木疼痛,重则可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对于此类病西医都采用西药加激素治疗止疼,副作用极大,治愈率极低,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在人体内易形成残留,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可造成其他疾病。且成本高,给人造成经济上很大的负担。有的利用中药治疗,则存在辩证不准,配方不精,效果不明显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微粉中药制剂。可肝肾双补,填精补髓,强筋骨,活血化淤,消肿散结,祛风除湿,散寒止疼,舒筋活络,软化骨刺,舒利关节从根本上着手达到治疗骨质增生的目的。本发明药物由纯中药配制而成。服用后疗效确切,在2至7天内见效,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轻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重者2至3个疗程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及中药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选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散结、祛瘀、祛风散寒、活络、止疼、利关节药物组成,可强筋骨、活血祛瘀、消肿散结、祛风除湿、散寒止疼、舒筋活络、软化骨刺、舒利关节,达到治疗骨质增生的目的。
本发明由下述配方及重量配比的组份制作而成鹿茸10-20、冬虫夏草10-20、藏红花10-20、防风30-100、白芷30-100、制马钱子50-100、三七10-20、丹参15-30、穿山甲10-20、杜仲20-60、川断20-60、络石藤10-30、独活10-30、桑寄生15-50、土元10-20、自然铜10-20、水蛭10-20、白花蛇2-4、附子10-30、肉桂10-30、川牛膝10-30、甘草6-20、当归15-30。
应用本发明上述方剂,治疗骨质增生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100%,治愈率97%。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肾、肝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补督脉、盖精血之功。(见《中医方药学》628页,广东中医学院编著,广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3年6月第一次印刷)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入肺、肾经,具有滋肺补肾之功。(同上,见639页)
藏红花味甘、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结血通经、祛瘀止疼之功。(同上,见161页)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入脾、肝、膀胱经,具有解表祛风、祛湿止疼之功(同上,见70页)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祛风止疼、消肿排脓之功。(同上,见380页)川断味苦、微辛、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同上,见621页)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同上,见620页)三七味微苦、性温、入肝、胃经,具有祛瘀止血、消肿止疼之功。(同上,见527页)丹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肝、胃经,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同上,见544页)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经,具有消肿溃脓行血散结之功。(同上,见557页)桑寄生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同上,见613页)白花蛇味甘、咸、性微温、入肝经,具有祛风通络之功。(同上,见363页)络石藤微苦、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同上,见366页)独活味辛、苦、性温、入肾、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疼之功。(同上,见354页)土元味咸、性寒、入肝经,具有破血逐瘀、消癥疗伤之功。(同上,见557页)自然铜味辛、性平入肝经,具有散瘀止疼。(同上,见560页)狗脊味苦、甘、性寒、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同上,见622页)附子味辛、性热、入心、肾、脾经,具有温肾壮阳、祛寒止疼之功。(同上,见234页)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入肝、肾脾经,具有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疼之功。(同上,见237页)川牛膝味苦、酸、性平、入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强筋骨、利关节之功。(同上,见551页)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脾、心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疼之功。(同上,见611页)水蛭味咸、苦、性平、入肝经,具有活血逐瘀之功。(同上,见561页)制马钱子味苦、性寒,具有通经络、止疼之功。(中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见239页,1973年2月第2次印刷)
中医学认为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是由肝肾两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虚、筋失所养,则筋爪不利。肾虚,精亏髓空、则骨失濡养,则筋骨变形,肿大、酸软无力、疼痛。或因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人体,伤及血脉、滞留于筋骨四肢关节,致使四肢关节变形、肿大、疼痛。或因外伤、伤及筋骨、筋骨受损、气滞血瘀、致使骨节变形、肿大、疼痛。进而发展成骨质增生。本发明中以鹿茸、冬虫夏草、杜仲、川断、制马钱子、补肝肾、强筋骨、止疼为主。当归、三七、藏红花、穿穿山甲、土元、自然铜、川牛膝、活血祛瘀,消肿散结、软化骨刺为辅。佐以独活、防风、白芷、桑寄生、白花蛇、络石藤、肉桂、附子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寒止疼。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散瘀、消肿散结、祛风除湿、散寒止疼、舒筋活络、软化骨刺、舒利关节之功,达到治疗骨质增生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取鹿茸10克、冬虫夏草10克、藏红花10克、制马钱子80克、防风50克、白芷50克、三七10克、丹参30克、穿山甲10克、杜仲30克、川断30克、络石藤30克、独活20克、肉桂10克、附子10克、土元10克、自然铜10克、甘草10克、桑寄生30克、白花蛇3条、水蛭15克、当归20克、川牛膝20克、将上述药物共制成微粉,达到300目。混合均匀,每次服2克即可,日服2次,饭后服用。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将治疗的9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立档留查加以统计对比。对照组用药常规治疗,实验组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皆以症状减轻为有效,症状消失为痊愈,统计结果如下。
表1对照疗效情况 表2实验组疗效情况
权利要求
1.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制作而成的药物。鹿茸10-20、冬虫夏草10-20、藏红花10-20、防风30-600、白芷30-100、制马钱子50-100、三七10-20、丹参15-30、穿山甲10-20、杜仲20-60、川断20-60、络石藤10-30、独活10-30、桑寄生15-50、土元10-20、自然铜10-20、水蛭10-20、白花蛇2-4、附子10-30、肉桂10-30、川牛膝10-30、甘草6-20、当归15-30。
2.根据
权利要求
所要求的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制作而成的药物。鹿茸10、冬虫夏草10、藏红花10、制马钱子80、防风50、白芷50、三七10、丹参30、穿山甲10、杜仲30、川断30、络石藤30、独活20、肉桂10、附子10、土元10、自然铜10、甘草10、桑寄生30、白花蛇3、水蛭15、当归30、川牛膝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是由鹿茸、冬虫夏草、藏红花、制马钱子、防风、白芷、三七、丹参、穿山甲、杜仲、川断、络石藤、独活、肉桂、附子、土元、自然铜、甘草、桑寄生、白花蛇、水蛭、当归、川牛膝按一定重量配比组方而成,口服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制愈后不易复发,疗效确切。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骨质增生,有效率100%,治愈率97%。
文档编号A61K35/56GK1772046SQ20051010433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6日
发明者蒋保珍 申请人:蒋保珍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 痰凝血瘀所致乳腺增生症的药物。背景技术:乳腺增生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中医认为多因肝郁气滞痰凝血瘀
- 产妇暖头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产妇暖头套,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暖头套套体,其特征是在所述暖头套套体内设有防污内层,暖头套套体内部两侧上均设有安装钮,安装钮上均设有固定槽口,固定槽口上设有保温内层,保温内层
- 检测物体物理属性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检测物体物理属性的装置,包括控制器、分析器、超声波接收器、低频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超声波发生器和低频声波发生器,并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和低频声波发生器的发射固定频
- 专利名称:微量滑动式无应力遮挡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进一步是用于骨伤治疗用的固定钢板,尤其是一 种微量滑动式无应力遮挡钢板。背景技术:钢板固定是治疗下肢腿部骨折的常用方法,但是通常用的普通固定钢板,存在着 以下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狐、貉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畜禽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狐、貉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狐、貉等特产经济动物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各类传染病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
- 专利名称:骨伤外用药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骨伤外用药膏,应用于人体骨折及软组织挫伤、扭伤的治疗。背景技术:治疗骨外伤,西医将骨折部位对正整复后用石膏固定着,再配以消炎药, 令创伤部位自然生长骨痂愈合。这种治疗方法让患者住院治疗
- 临床护理唇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唇贴:包括唇形基膜,唇形基膜的表面粘接有围成唇形的粘胶垫;粘胶垫围成的唇形区域内设有唇形水凝胶层;粘胶垫和唇形水凝胶层的外表面贴合有覆膜。本实用新型直接贴合于使用者的唇部,保持使
- 专利名称:一种芦荟含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的讲是指一种芦荟含片。背景技术:含片的主要目的是使其在局部发生持久的药效,因此应将含片夹在舌底、龈颊沟或近患处,待其自然溶化分解;它可以直接作用在咽部,从而达到抑菌、杀菌、
- 专利名称:胡萝卜苷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的药物保健品的应用,具体地说是涉及胡萝卜苷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药物保健品中的应用。背景技术: I.胡萝卜苷的来源及理化性质胡萝卜苷别名西托糖苷
- 肢体障碍者专用电动控制轮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肢体障碍者专用电动控制轮椅,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肢体障碍者专用电动控制轮椅,包括一轮椅,轮椅包括座板、靠背和扶手,座板上设置有一缺口,缺口下方安装一便盆,座板两
- 骨科捆绑包扎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捆绑包扎装置,包括夹板,夹板设置有上下两块,其中,夹板两侧边缘内设置有螺栓予以连接;夹板内侧上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一侧连接有供气管,供气管上固定连接有供气球;夹板内设置有多个加热管,加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方剂。背景技术:癫痫是一个发作性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脑内的神经原群过度地异常放电,造成的阵发性的脑功能的障碍。这种脑功能障
- 可微量之注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可微量之注射装置,基本由动作腔体、电器容室、手把及注射器所组成,其中,动作腔体设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内置有套筒及滑套,而滑套内部设有螺旋牙,可供第一腔体内延伸杆体之顶端推板螺入,注射器支注液
- 专利名称:头孢菌素衍生物的制作方法1.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由下列通式代表的新型头孢烯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其前体药物 其中Q是一通过一环上碳原子与硫原子相连的任选取代的吡啶鎓基团; X为卤素;Y为氢或卤素; A为CO2H、PO3H2、
- 专利名称:食用仙人掌保健胶囊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胶囊食品的加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仙人掌保健胶囊的加工方法。2、技术背景仙人掌属仙人掌科植物,《中草药大辞典》对其药性的描述为苦、寒、味酸。入心、肺、胃三经,功用主治行气
- 一种膝关节屈曲康复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膝关节屈曲康复器,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主架体,在主架体的上端设置有差速器,在所述传差速器的传动轴与手转盘相连,所述传差速器的输出轴与绳筒相连;在主架体板面的下表面两
-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智能化输液监护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用输液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智能化输液监护 仪。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重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输液泵进行临床输液监控,由于设备 结构复杂,调节速度慢
- 专利名称:气袋按摩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床,尤其涉及气袋按摩床。技术背景传统床的平面与身体部分有缝隙(由于我们的身体是呈曲线的),所以腰部、颈部 等悬空,血管及神经会受压迫,于是睡眠质量不好。而现在的一些按摩床也未能很
- 专利名称:短效的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范围本发明涉及新的、有效的、很短时起作用的、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的二氢吡啶类型的钙拮抗剂。本发明化合物在降低血压方面是很有效的,并且由于它们具有很短的持续作用的时间,因此在静脉给予本发
- 专利名称:一种牙齿后移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牙齿后移装置。背景技术:牙列拥挤会带来牙齿在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的不调,并常导致牙齿前移造成上颌或双颌前突,在上颌常造成安氏11类错颌畸形,在下颌造成安氏II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外用药,具体涉及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耳聋耳鸣中成药。背景技术: 耳聋耳鸣是中老年常见的顽症。中医认为耳鸣多为暴怒、惊恐、胆肝风火上逆,以至阳经气闭阻、外感风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