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电动轮椅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可旋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 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健骨止痛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B超耦合剂的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 半自动调节平衡的病员担架的制作方法
- 消疳健儿散的制作方法
- 一种立止红白痢疾膏的制造方法
- 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应用的制作方法
- 益智早教奶瓶的制作方法
-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二元羧酸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 一种多功能理疗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过食油腻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一种防溢性吻合器钉仓的制作方法
- 治咳川贝枇杷胶囊及制备方法
- 手术室托盘车的制作方法
- 熟石膏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小分子mek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三乙酰葡萄烯糖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治疗百日咳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所述的艾灸治疗仪由固定装置、调节臂、分散面板、金属软管和艾灸筒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调节臂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分散面板连接,调节臂可以上下前后移动,移动完成后能够固定在该位置上,分散面板上分布有内置的螺纹孔供金属软管与其连接,金属软管为常规金属定型软管,一端与分散面板连接,另一端与艾灸筒相连接。其优点表现在:艾灸治疗仪在施灸过程中位置固定保证了安全性,可以自由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多部位或穴位同时施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容易拆卸组装,适合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灸法相关的器具。
【背景技术】
[0002]灸法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存繁衍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灵枢?官能》中即提及“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云:“凡病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长期以来,艾灸疗法以其简、便、易、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各科疾病,不仅如此,灸法还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手段,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和药,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由于其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易于掌握,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灸治,成为百姓家中自我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0003]目前常用的艾灸器具包括:艾罐,灸盒,灸棒,随身灸,立式艾灸器等。现有的艾灸器具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多只能水平放置,施灸部位局限;(2)需用手扶持以维持施灸,且需连续换艾,耗费人力;(3)安全性较差,易使患者产生精神压力,甚至发生烫伤;(4)温度调节可控性差,一般需通过调节艾条插入艾灸筒的深度来自由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且通气孔设置不合理,热量散失严重;(5)施灸方式局限,一般仅限于单穴施灸或部位灸法,不能进行同时进行多穴施灸;(6)体积较大,不便携带。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2151225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艾灸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分隔为机腔室、燃烧室和除灰室,机腔室设有由运动控制芯片控制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与定位滑杆固联,在机腔室内设有复位限位传感器、终止限位传感器;在燃烧室的上方设有风机接口 ;在燃烧室与除灰室之间设置除灰室入口遮板,除灰室内设置刮灰弹簧、到位限位传感器;复位限位传感器、终止限位传感器、到位限位传感器通过线路与运动控制芯片连接。中国专利文献CN203524982U公开了一种艾灸器,包括本体,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前盖;前盖的前面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的网眼的形状为长方形,网眼的长和宽分别为0.25mm和0.2mm ;前盖下方和防护网相对应的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加热片;本体的前面从前向后依次排列有低温按钮、高温按钮和开关按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一个半圆球形的后盖。但是,能够同时解决上述几个不足的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艾灸治疗仪由固定装置、调节臂、分散面板、金属软管和艾灸筒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由两块夹板组成,其中夹板一的一面设置有螺纹孔一,另一面设置有螺杆一可以与夹板二连接,通过拧紧螺帽可以调节夹板一和夹板二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所述的调节臂由螺杆二、下调节臂、上调节臂、连接杆和弹簧组成,螺杆二可以与固定装置上的螺纹孔一相连接,螺杆二与下调节臂、下调节臂与上调节臂、上调节臂与连接杆之间均通过铰接连接,下调节臂和上调节臂上均设置有弹簧,连接杆可以与分散面板相连接;所述的分散面板上分布有内置的螺纹孔三供金属软管与其连接;所述的金属软管为常规的金属定型软管,两端设置有外螺纹,金属软管的一端与分散面板连接,另一端与艾灸筒相连接;艾灸筒设置有螺纹孔四可以与金属软管连接。
[0007]所述的夹板一的一面设有三个方向的螺纹孔一,另一面设有螺杆一。
[0008]所述的调节臂连接杆上有两个圆孔,所述的分散面板为圆柱型,其上端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二,可以与调节臂连接杆上的两个圆孔通过螺柱连接,其柱身上均匀对称地分布有六个螺纹孔三,可以与金属软管连接。
[0009]所述的艾灸筒筒体内部安装有四片弹性金属片,用于固定点燃的艾条,筒体侧壁设有螺纹孔四,用于连接金属软管,筒体下部有透气孔,筒体的大端开口处设有一层隔灰网,在筒体的底部外围还设有橡皮垫。
[0010]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11]1、操作者可以通过固定装置将艾灸治疗仪稳定地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保证施灸过程中整个艾灸治疗仪位置的相对固定,防止因为艾灸治疗仪倾倒引发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施灸的安全性。
[0012]2、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根据个人耐受的温度,通过调节调节臂及金属软管改变艾灸筒与皮肤间的距离,或者通过调节艾条插入艾灸筒的深度来自由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施灸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烫伤。
[0013]3、本艾灸治疗仪具有多个艾灸筒,适用于多个部位或穴位同时施灸,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减了治疗时间,还能通过穴位配伍增强艾灸的治疗效果。
[0014]4、本艾灸治疗仪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拆卸、组装,体积小巧,适于在医疗机构和家中广泛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调节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分散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金属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艾灸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2]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3]1.固定装置2.调节臂
[0024]3.分散面板4.金属软管
[0025]5.艾灸筒IL夹板一
[0026]111.螺纹孔一112.螺杆一
[0027]113.螺帽12.夹板二
[0028]21.螺杆二22.下调节臂
[0029]23.上调节臂24.连接杆
[0030]25.弹簧31.螺纹孔二
[0031]32.螺纹孔三41.金属弹簧钢线
[0032]42.金属线材43.外螺纹一
[0033]44.外螺纹二51.弹性金属片
[0034]52.螺纹孔四53.透气孔
[0035]54.隔灰网55.橡皮垫
[0036]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由固定装置1、调节臂2、分散面板3、金属软管4和艾灸筒5组成。固定装置I可以灵活且牢固地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调节臂2 —端与固定装置I连接,另一端与分散面板3连接,调节臂2可以上下前后移动,移动完成后能够固定在该位置上;分散面板3为圆柱型,柱身均匀对称地分布6个内置的螺纹孔三32,可供I至6根金属软管4与其连接;金属软管4为常规金属定型软管,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金属软管4的一端与分散面板3连接,另一端与艾灸筒5相连接。
[0037]请参照附图2,附图2是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固定装置由两块夹板组成,其中夹板一 11的一面设置有三个方向的螺纹孔一 111、另一面设置有螺杆一 112可以与夹板二 12连接,通过拧紧螺帽113可以调节夹板一 11和夹板二 12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
[0038]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装置既可以固定在水平的平板上,也可以固定在垂直或者其它角度的平板上。
[0039]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调节臂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调节臂由螺杆二 21、下调节臂22、上调节臂23、连接杆24和弹簧25组成。螺杆二 21可以与固定装置I上的螺纹孔一 111相连接,螺杆二 21与下调节臂22、下调节臂22与上调节臂23、上调节臂23与连接杆24之间均通过铰接连接,使得调节臂可以上下前后移动。下调节臂22和上调节臂23上均设置有弹簧25,从而保证调节臂移动结束后能够固定在该位置上。连接杆24上有两个圆孔,用于连接分散面板3。
[0040]请参照附图4,附图4是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分散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分散面板为圆柱型,材料为尼龙塑料,其上端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二 31,可以与连接杆24上的两个圆孔通过螺柱连接,其柱身上均匀对称地分布有六个螺纹孔三32,可以与金属软管4的外螺纹一 43连接。
[0041]请参照附图5,附图5是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金属软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金属软管为常规的金属定型软管,由金属弹簧钢线41和金属线材42旋绕包覆而成,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金属软管4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一 43可以与分散面板3的螺纹孔三32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二 44可以与艾灸筒5的螺纹孔四52配合连接。
[0042]请参照附图6,附图6是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艾灸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艾灸筒5的外壳是竹制筒体,筒体内部安装有四片弹性金属片51,主要用于固定点燃的艾条,筒体侧壁设有螺纹孔四52,用于连接金属软管4,筒体下部有数个透气孔53,用于艾条燃烧时氧气的进入和艾烟的散发,筒体的大端开口处设有一层隔灰网54,可防止艾灰掉落,在筒体的底部外围还设有橡皮垫55,防止烫伤。
[0043]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多功能艾灸器具备以下优点:
[0044]1.操作者可以通过固定装置I将艾灸治疗仪稳定地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保证施灸过程中整个艾灸治疗仪位置的相对固定,防止因为艾灸治疗仪倾倒引发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施灸的安全性;2.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根据个人耐受的温度,通过调节调节臂2及金属软管4改变艾灸筒5与皮肤间的距离,或者通过调节艾条插入艾灸筒5的深度来自由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施灸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烫伤;3.本艾灸治疗仪具有多个艾灸筒5,适用于多个部位或穴位同时施灸,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减了治疗时间,还能通过穴位配伍增强艾灸的治疗效果;4.本艾灸治疗仪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拆卸、组装,体积小巧,适于在医疗机构和家中广泛推广。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灸治疗仪由固定装置、调节臂、分散面板、金属软管和艾灸筒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由两块夹板组成,其中夹板一的一面设置有螺纹孔一,另一面设置有螺杆一可以与夹板二连接,通过拧紧螺帽可以调节夹板一和夹板二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所述的调节臂由螺杆二、下调节臂、上调节臂、连接杆和弹簧组成,螺杆二可以与固定装置上的螺纹孔一相连接,螺杆二与下调节臂、下调节臂与上调节臂、上调节臂与连接杆之间均通过铰接连接,下调节臂和上调节臂上均设置有弹簧,连接杆可以与分散面板相连接;所述的分散面板上分布有内置的螺纹孔三供金属软管与其连接;所述的金属软管为常规的金属定型软管,两端设置有外螺纹,金属软管的一端与分散面板连接,另一端与艾灸筒相连接;艾灸筒设置有螺纹孔四可以与金属软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一的一面设有三个方向的螺纹孔一,另一面设有螺杆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臂连接杆上有两个圆孔,所述的分散面板为圆柱型,其上端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二,可以与调节臂连接杆上的两个圆孔通过螺柱连接,其柱身上均匀对称地分布有六个螺纹孔三,可以与金属软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灸筒筒体内部安装有四片弹性金属片,用于固定点燃的艾条,筒体侧壁设有螺纹孔四,用于连接金属软管,筒体下部有透气孔,筒体的大端开口处设有一层隔灰网,在筒体的底部外围还设有橡皮垫。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988994SQ20142037165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程艳彬, 黄兆丰, 房敏, 周莉, 徐强, 包春辉, 艾健, 朱清广, 王广东, 李建华, 蒋诗超, 张春燕, 张昊, 谢雪云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热速清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小儿热速清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原制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疗效较好,深受广大患者的
- 专利名称:舒尼替尼在制备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抗肿瘤药物,舒尼替尼(Sunitinib,商品名索坦)的新用途。背景技术:こ酰胆碱(Ach)是ー种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突触前的胆碱能神经末梢部位。在脑中,こ
- 颈椎修复枕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修复枕,包括颈枕和侧枕,颈枕内填充有由按摩球和樟木球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侧枕内填充有红外线棉,颈枕和侧枕同轴线设置;颈枕外壳由三块相同的颈枕片缝制而成,三块颈枕片以颈枕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
- 专利名称:Houttuynoid E在预防、治疗肾功能不全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Houttuynoid E在制备预防、治疗肾功能不全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慢性肾脏疾病(包括各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性肾损害等)是一种
- 专利名称:龈下残根牵引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内龈下残根的牵引装置,是一种美观的利用旋转式磁体的活动的残根牵引器。背景技术:目前,由于龋齿或折裂等原因,口腔内常有龈下残根的存在,修复龈下残根一般采用桩冠的方法。如果直接桩冠修
- 专利名称:输液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管。为实现上述目的,这种输液管包括管体,其结构特点是在管体壁内预置有通过导线与电源构成电连接的发热体。上述的发热体最好是电热丝,电热丝预置在靠近管体的内壁处,电热丝的排列可以呈螺旋线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复方滴丸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复方滴丸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头痛的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多采用西药镇痛药、镇静剂等,但这些药物长期服用往往会造
- 专利名称:过敏灵滴鼻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滴鼻液。 背景技术:目前用于治疗鼻腔疾病的外用药大都含有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以及患者对抗过敏药物的依赖。因此,此类药物无一例外地被严格禁止长期使用。口服
- 专利名称:氨基喹啉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式Ⅰ的氨基喹啉衍生物以及通式Ⅰ碱性化合物的可药用盐, 其中符号R1至R6代表氢、或其中的一个或二个代表烷基,而其他的代表氢,R7和R8代表烷基、链烯基或芳烷基,或者R7和R8与N原子一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社会化的迅速形成,糖尿病正在迅速成为危害人民健
- 新型呼气消毒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呼气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槽和进气管,所述消毒槽内底部设有消毒液,所述进气管的底部插入消毒液中,所述进气管顶部呈Y字形,其上端其中一开口连通外部空气,另一开口连接用户用呼吸器,进气管内
- 专利名称:利用丙烯酸酯交联的有机硅共聚物网络的化妆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包括交联的有机硅共聚物网络的组合物、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方法以及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所述交联链段(cross link)为丙烯酸酯低聚物或聚合物。 背景技
- 一种椎体融合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体融合器,包括第一融合器本体和第二融合器本体,第一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二融合器本体一端设置有可插入安装孔内的轴部,轴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滑动孔和径向通孔,径向滑动孔内设置有径
- 专利名称:海巴戟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巴戟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背景技术:海巴戟(Morinda ci trifolia L.)又名海巴戟天、橘叶巴戟,俗称诺丽、水冬瓜,为茜草科巴
- 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检查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床腿(2)、弧形板槽(3)、废物盒体(4)、杂物盒体(5),床体(1)下端连接有四个床腿(2),床腿(2)底部有活动的万向轮
- 专利名称:泽苓二白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病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ー种治疗梅尼埃病的中药汤剂。背景技术:一八六一年法国人梅尼埃首先报导了此病病例。后来人们一直沿用其法文译音“美尼尔”,将此种病定为“美尼尔氏综合症”,一直沿用
- 专利名称: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背景技术: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需要通过交际来拓展交际圈,吃饭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在饭桌上,酒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际
- 专利名称:一种洗发水的处方以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活洗浴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洗发水的处方以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婴儿洗发水品种繁多、功能不一,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很少有保健等功能,大部分均为润肤、杀菌等普通功能
- 一种洗澡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澡护理床,属于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板和床腿,在所述床腿底端连接有滚轮,在所述床板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在所述床板的头部和尾部设有防水围挡,在所述床板两侧设有热风盒,在所述热风盒
- 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用手动升降式治疗康复仪,包括座椅,座椅两侧均固接有立柱,立柱底端与底板相固接,上端依次穿过坐板和扶手;坐板与底板侧端边缘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外侧铰接有带摇杆的卷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