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止痒粉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兽用舌夹的制作方法
- 一种可连续送针型克氏针钻的制作方法
- 血液透析桶内盖的制作方法
- 结晶型艾普拉唑钠水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塑身裤的制作方法
- 一种感温变色荧光医用橡胶绑带的制作方法
- 一种低噪压缩式雾化器的制造方法
- 单爪肌瘤抓钳的制作方法
- 腹腔穿刺专用床的制作方法
- 冻疮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收集器的制造方法
- 澳洲茄胺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复方滴丸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鱼鳞经双菌种多酶系发酵生产护肤品原料的方法
- 一种治疗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性血管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抬升转移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适合医院血液科使用的双针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包括设置于人体膀胱至肾盂之间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具有一直管段以及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尾端通过软塞封闭、且于所述第一弯曲段上沿其伸展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一弯曲段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时能够闭合的出尿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在其管体位于膀胱内的一侧上设有可由内外压强变化而开闭的出尿口,当管体内的液体压强大于管体外的液体压强时,出尿口的两侧壁受到内部液体压力的推动张开,管体内的液体排出;当管体内的液体压强小于管体外的液体压强时,出尿口闭合,使得出尿口外部的液体无法从该出尿口进入管体内,从而实现了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
【专利说明】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背景技术】
[0002]输尿管支架管是一种应用于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移植、肾积水以及各种原因(炎性狭窄、放疗后狭窄)引起的输尿管狭窄而造成的尿路梗阻等疾病上,留置于人体输尿管内的细长的软管。该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患者的输尿管内用于支撑输尿管,并且一端设于患者的肾脏内,另一端设于患者的膀胱内,将肾脏内的尿液及术后小碎石引流到膀胱内。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输尿管内时材质柔软,可以减少对输尿管和膀胱的刺激,留置时间一般小于三个月,为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降低术后输尿管狭窄以及继发性肾结石的风险。
[0003]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输尿管支架管为双向引流的支架管,置入人体后,患者无论是平躺还是站立排尿时,膀胱内的尿液会回流进输尿管支架管中,并经过输尿管支架管逆流回到肾脏内,从而造成患者腰部胀痛、肾绞痛或者继发性尿路感染,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二次扩张积水感染和肾功能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输尿管支架管置于患者体内时,双向引流导致膀胱内的尿液容易逆流回到肾脏内导致患者不适甚至二次受损的缺点,提供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其置于患者体内,实现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作用,防止膀胱内的尿液逆流回到肾脏内。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包括设置于人体膀胱至肾盂之间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具有一直管段以及分别与所述直管段连通的设置于所述人体膀胱内的第一弯曲段和设置于所述肾盂内的第二弯曲段,所述直管段以及所述第二弯曲段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通孔,所述第一弯曲段尾端通过软塞封闭、且于所述第一弯曲段上沿其伸展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一弯曲段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时能够闭合的出尿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曲段的管壁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具有三个依次首尾相连的侧壁,所述出尿口设置于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
[0007]具体地,所述三角形结构为等边三角形结构,每个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均设有所述出尿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曲段的管壁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圆形结构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尿口。
[0009]具体地,所述椭圆形结构的管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出尿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曲段的管壁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尿口。
[0011]具体地,所述圆形结构的管壁上均设有三个所述出尿口,三个所述出尿口的间距相等。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在其管体位于膀胱内的一侧上设有可由内外压强变化而开闭的出尿口,当管体内的液体压强大于管体外的液体压强时,出尿口的两侧壁受到内部液体压力的推动张开,管体内的液体可通过出尿口排出;当管体内的液体压强小于管体外的液体压强时,出尿口的两侧壁受到外部液体压力的推动闭合,使得出尿口外部的液体无法从该出尿口进入管体内,从而实现了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能够避免膀胱内的尿液通过该输尿管支架管逆流回到肾脏内,造成对肾脏的再次伤害,从而避免了患者在使用输尿管支架管时出现腰部胀痛、肾绞痛或者继发性尿路感染、二次扩张积水感染和肾功能受损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弯曲段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弯曲段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弯曲段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7]图中:1-输尿管支架管(中空管体)
[0018]11-直管段12-第一弯曲段 13-第二弯曲段
[0019]14-通孔15-软塞
[0020]121-三角形结构 1211-侧壁1212-出尿口
[0021]122-椭圆形结构 1221-椭圆形管壁 1222-出尿口
[0022]123-圆形结构1231-管壁1232-出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参见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I。具体地,该输尿管支架管I包括一中空管体1,该中空管体I采用硅胶或者聚氨酯(PU)材料制作,非常柔软耐用,具有较高的抗弯折性,能够保证该中空管体I在双向弯曲90°,反复弯折20次之后仍然保持柔软,且能自动返回原状。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及耐尿液浸泡,能够保证该中空管体I在经过尿液浸泡30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达到上述的抗折弯性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能够很好的置入人体的输尿管内,由于人体输尿管连通人体的膀胱和肾盂,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设置于人体膀胱至肾盂之间,起到支撑输尿管以及引流尿液、碎石的作用。具体地,该中空管体I具有一直管段11以及分别与直管段11连通的设置于人体膀胱内的第一弯曲段12和设置于肾盂内的第二弯曲段13。将输尿管支架管I置入人体内,其中的直管段11设于人体的输尿管当中,起到支撑输尿管的作用,同时第一弯曲段12设于人体的膀胱内,第二弯曲段13设于人体的肾盂内。因此,该输尿管支架管I能够将人体肾盂内产生的尿液通过该中空管体I引导到人体的膀胱内,人体再通过膀胱将尿液排出。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在直管段11和第二弯曲段13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通孔14。该通孔14设置于肾盂内的第二弯曲段13以及直管段11与第二弯曲段13的连接处,尿液不仅能够通过第二弯曲段13的端口流入中空管体I内,还能通过位于第二弯曲段13以及直管段11上的通孔14流入中空管体I内,增加了尿液流入的通道。而在置于人体膀胱内的第一弯曲段12,其尾端通过软塞15封闭,且于该第一弯曲段12上沿其伸展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当第一弯曲段12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时能够闭合的出尿口 1212。该出尿口 1212通过中空管体I的内外压强的变化来调节开关。当中空管体I内的液体压强大于中空管体I外的液体压强时,出尿口 1212的两侧壁受到内部液体压力的推动张开,因此中空管体I内的液体可通过出尿口 1212排出;当中空管体I内的液体压强小于中空管体I外的液体压强时,出尿口 1212的两侧壁受到外部液体压力的推动闭合,使得出尿口 1212外部的液体无法从该出尿口 1212进入中空管体I内,从而实现了输尿管支架管I的单向引流,能够避免膀胱内的尿液通过该输尿管支架管I逆流回到肾脏内,造成对肾脏的再次伤害,从而避免了患者在使用输尿管支架管时出现腰部胀痛、肾绞痛或者继发性尿路感染、二次扩张积水感染和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适用于各种泌尿外科手术当中,作用于患者的输尿管壁上,防止尿路梗阻和扩张积水,使继发尿路感染以及结石复发几率大大降低。
[0025]具体地,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输尿管支架管I的第一弯曲段12的横截面示意图,该输尿管支架管I的中空管体的第一弯曲段12的管壁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121,如图2所示该三角形结构121具有三个依次首尾相连的侧壁1211,出尿口1212设置于相邻的侧壁1211之间。在三角形结构121中,可仅在其一个相邻的侧壁1211之间设置出尿口 1212,也可再其每个相邻的侧壁1211之间设置出尿口 1212。该出尿口 1212的设置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在本实施例中,该三角形结构121为等边三角形结构,且每个相邻的侧壁1211之间均设有出尿口 1212,即该等边三角形结构121上均设有3个对应的出尿口 1212。并且该等边三角形结构121上的三个侧壁1211的宽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的输尿管支架管I的第一弯曲段12充分利用了其三角形结构121的特性,在三角形结构121的每个相邻的侧壁1211上设置出尿口 1212,该出尿口 1212为沿着第一弯曲段12伸展方向上设置的纵向开口,该开口 1212由三角形结构121的相邻侧壁1211之间的相对移动形成可开可闭的出尿口 1212。该出尿口 1212的两个侧壁1211受到中空管体I的内外液体压强的影响而相对移动。当中空管体I内的液体压强大于中空管体I外的液体压强,即输尿管支架管I内的液体压强大于膀胱内的液体压强时,该三角形结构121的侧壁1211受到内部液体向外的推力,使得相邻的两侧壁1211向外移动,形成如图2中所示的相邻侧壁1211之间的出尿口 1212,此时,中空管体I内的尿液通过出尿口 1212流向外部的膀胱内。而当中空管体I内的液体压强小于中空管体I外的液体压强时,该三角形结构121的侧壁1211受到外部液体向内的推力,此时的推力如图2所示,使得相邻的两侧壁1211向中心聚拢,从而闭合了出尿口 1212,因此当中空管体I内的液体压强小于中空管体I外的液体压强时,膀胱内的液体推动相邻的两侧壁1211使得出尿口 1212关闭,从而膀胱内的尿液无法通过出尿口 1212再次进入中空管体I,也就避免了膀胱内的尿液回流到输尿管支架管I中,实现输尿管支架管I的单向引流作用,防止膀胱内的尿液逆流回到肾脏内造成二次伤害。
[0026]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的第一弯曲段12的尾端通过软塞15封闭。该软塞15与输尿管支架管I相对独立设置。该软塞15插入输尿管支架管I的第一弯曲段12的尾部,使得输尿管支架管I在人体膀胱段一侧的尾部封闭。该软塞15具有防水性,能够避免第一弯曲段12外侧的液体通过该软塞15进入第一弯曲段12内,但是该软塞15能够使得医用导丝穿过,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能够在医用导丝的协助下顺利的放置于人体的肾盂至膀胱内。
[0027]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的第一弯曲段12的横截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弯曲段12的管壁1221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122,椭圆形结构122的管壁1221上设有至少一个出尿口 1222。因此,在其椭圆形结构122的管壁1221上可以仅设置一个出尿口 1222,也可以设置多个出尿口 1222,使得椭圆形结构122的管壁上形成多个可相对移动的侧壁。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管壁122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出尿口 1222,即形成了两个相对移动的管壁1221。而椭圆形结构122中的两个出尿口 1222均是由管壁1221的相对运动来控制开闭的。而该管壁1221的相对运动受到中空管体I的内外液体压强的影响。当中空管体I的外部液体压强小于内部液体压强时,管壁1221受到内部向外的推力,使得椭圆形结构的两个管壁1221向外移动,从而形成了两个出尿口 1222,此时中空管体I内的液体通过出尿口 1222向外流出。当中空管体I的外部液体压强大于内部液体压强时,管壁1221受到外部向内聚拢的推力(如图3箭头所示),使得椭圆形结构的两个管壁1221向中心移动,出尿口 1222缩小至关闭,这样,中空管体I外的液体就无法通过出尿口 1222进入中空管体,从而避免肾盂内的尿液进入输尿管支架管I内。该椭圆形结构122的第一弯曲段12上设置的出尿口 1222也是通过第一弯曲段12内外部压强的变化来调节出尿口 1222的开闭,从而实现单向引流。
[0028]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I的第一弯曲段12的横截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弯曲段12的管壁1231横截面为圆形结构123,该圆形结构123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出尿口 1232。该出尿口 1232沿着第一弯曲段12的伸展方向开设,即沿着中空管体I的纵向开设。而该出尿口 1232的数量和纵向开设的长度均根据实际情况而设。一般情况下,该第一弯曲段12上设有I?3个出尿口 1232。若该第一弯曲段12上设有两个出尿口 1232,则该两个出尿口 1232位于第一弯曲段12上相对设置。其设有两个出尿口 1232时,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弯曲段12的管壁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类似,不再赘述。而每个出尿口 1232使得第一弯曲段12上形成了两个可相对移动的管壁1231,该两个相对移动的管壁1231受到第一弯曲段12内外液体压强的变化而开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圆形结构123上均设有3个出尿口 1232,每个出尿口 1232之间的间距相等,即在该圆形结构123上,相邻出尿口 1232之间的角度为120°。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是,当第一弯曲段12内的液体压强大于外部的液体压强时,相邻管壁1231之间受到内部向外的张力,使得出尿口 1232张开,内部的液体通过该出尿口 1232向外溢出。反之,出尿口 1232闭合,第一弯曲段12外的液体无法逆流回到管体内,从而实现单向引流。
[00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包括设置于人体膀胱至肾盂之间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具有一直管段以及分别与所述直管段连通的设置于所述人体膀胱内的第一弯曲段和设置于所述肾盂内的第二弯曲段,所述直管段以及所述第二弯曲段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尾端通过软塞封闭、且于所述第一弯曲段上沿其伸展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一弯曲段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时能够闭合的出尿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管壁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具有三个依次首尾相连的侧壁,所述出尿口设置于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为等边三角形结构,每个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均设有所述出尿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管壁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圆形结构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尿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结构的管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出尿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管壁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尿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结构的管壁上均设有三个所述出尿口,三个所述出尿口的间距相等。
【文档编号】A61F2/82GK204260875SQ20142065011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刘增钦, 杨江根, 尚芊 申请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技术背景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中医古称之为“白庀”,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
- 专利名称:含有辣椒碱的抗滥用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包括阻止滥用的体系的抗滥用药物组合物。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含有有效量的药物化合物和辣椒碱或辣椒碱生物碱(capsaicinoid)化合物的组合物。非常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含
- 一种软包装安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安瓿,包括瓶体、瓶颈及瓶盖,所述瓶盖由环壁、顶板以及堵头组成,所述堵头固定于所述顶板中央且与所述抽药口相匹配,所述环壁与所述瓶颈的瓶口外壁紧密配合,所述瓶颈内部设有导流机构和抽药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Ⅱ度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II度烧伤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烧伤是由火焰、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电、化学物质等原因而引起的人体损伤,一般以火焰烧伤和热力烫伤为多见
- 专利名称:多功能儿科抢救推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儿科抢救推车。 背景技术:目前,在抢救儿科病人时,器械、药品等全部放置在固定的桌子上,很难实现有秩序,离病床较远,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
- 一种带标签夹的医疗用周转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标签夹的医疗用周转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标签夹以及与所述箱体的开口大小相匹配的密封圈和箱盖,其中所述标签夹具体包括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夹持
- 专利名称: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热泄泻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产品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热泄泻的中草药。背景技术:外感风寒内伤湿热泄泻,具有腹泻先溏便后清水,泻时腹微痛,有恶寒现象,夜间睡眠较差等特征。是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白屈菜提取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药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白屈菜提取液。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慢性病程和
- 专利名称:达玛烷型皂甙人参低元醇衍生物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具有达玛烷为母环结构的新的人参低元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此系列化合物作为药物的应用。三七皂甙具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如对心脏血管疾病作用代谢,增加免疫作用等,但作用不够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
- 专利名称:丹参消脂镇痛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高脂血症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长期以来,在西医和其他药物都不能治愈高脂血病症的情况下,申请人对高脂血病进行探索研究,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明了治疗高脂血症的新技术一丹參消脂镇痛丸,丹參消脂镇痛丸的发明
- 专利名称:用于减少细胞毒性化疗的毒副作用的含有氨基酸与核黄素的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剂化学及制剂领域。更明确的,涉及到以任一种形式结合的有效量的核黄素和氨基酸在确诊的癌症患者身上缓解癌症和癌症化疗产生的营养性、代谢性和毒性症状
- 专利名称:一种抗炎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抗炎抗病毒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背景技术: 夏枯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的花序、果穗及全草。味苦辛,性寒。功能
- 猪场用臭氧消毒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猪场用臭氧消毒车,所述的臭氧消毒车主要包括车体、臭氧溶水桶、臭氧发生机、喷雾装置、连接管道;车体设置把手和万向轮,车体的上部设置臭氧溶水桶和臭氧发生机,臭氧溶水桶靠近把手一侧设置有电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眼科的常见病,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
- 专利名称:冠心生脉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心气不足,心阴虚弱引起的心血瘀阴,心悸气短,胸闷作痛,自汗乏力,脉微结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组方及其制备工艺。背景技术:
- 专利名称:温肾健脾止泻散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内服散剂。 背景技术:慢性肠炎亦称“久泻”、久病体虚,肾阳亏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久之则成“五更泻” “鸡鸣泻”等等,现有中西疗法和药物治疗此症不佳,病
- 专利名称: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茶多酚及其氧化物(茶色素)的药物新用途,具体涉及茶多酚及其氧化物(茶色素)用于制备药品和或保健品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茶多酚是从植物茶树特别是从茶叶中
- 一种颈椎前路终板刮匙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前路终板刮匙,包括带有曲度的匙杆,所述匙杆上设有刻度;所述匙杆的第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部;所述匙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匙头,所述匙头的结构为三角形,所述匙头顶端设有平滑
- 一种一体化医用采血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医用采血车,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下设置有万向轮(2),在底板(1)上对称地设置有左U形架(5)和右U形架(8),在左U形架(5)和右U形架(8)的架体上分别设置有左
- 输液药瓶液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中的输液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输液药瓶液位控制装置,它的电路结构中包括:电池T、电阻R1、R2、三极管Q、传感器ZJ、控制器KJ、蜂鸣器F,它们的连接关系如下:电池T的正极接传感器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