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枇杷清痤胶囊的制作方法

枇杷清痤胶囊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7

专利名称:枇杷清痤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便于病人服用和携带的枇杷清痤胶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少年时期。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青春期人群中80-90%的人都患过痤疮。由于痤疮常发生在颜面部位,影响容貌,对患者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痤疮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痤疮相当于中医学的“肺风粉刺”。传统中医学认为面部皮肤主要为肺经与胃经所司, 痤疮是由于肺胃血热所致。历代医家论述众多《外科正宗》“肺风属肺热,粉刺、酒渣鼻、酒刺属肺经,四名同类,皆由血热郁滞不散。又有好饮者,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外科启玄》:“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大成》“肺风酒刺……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宜枇杷清肺饮,或用荷叶煮糊为丸,白滚水服;外用白矾末酒化涂之。”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现代研究发现病因很多,主要有雄性激素分泌过多,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内分泌障碍、饮食、心理因素等,针对这些病因的治疗药物也有很多,如口服维甲酸、抗生素、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但这些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很大口服维甲酸可造成胎儿畸形、不孕、血脂及肝功能升高、皮肤黏膜干燥等;口服较多或长期服用抗生素,会造成耐药及菌群失调; 口服避孕药会造成子宫出血、乳房胀痛等。造成治疗风险大,花费较高,患者生理、心理负担重,曾有报道因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后造成患者精神压力过重而引发自杀的事实。也有一些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不同程度存在着用药种类繁多、机理不明、疗效不高、疗程漫长、 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过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枇杷清痤胶囊,将中草药进行科学配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高,具有疏风邪,清肺热,除胃火,凉血解毒消痤的作用,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皮肤病临床治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中医治疗方式。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枇杷清痤胶囊,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0 110份、黄芩 90 110份、桑白皮90 110份、生石膏140 160份、知母80 100份、生地黄140 160份、生槐花90 110份、金银花140 160份、滑石粉4 6份;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量取生槐花和1/3量的生石膏粉碎成细粉,混勻,备用;2、按配方量取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知母、生地黄、金银花以及剩余的生石膏,分别加4 6倍水煎煮进行第一次提取,再加1 3倍水煎煮进行第二次提取,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于室温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稠膏,备用;3、将稠膏与细粉混合后于70 80°C下干燥、粉碎,加入滑石粉,混均,灌装胶囊。本发明中,所述原料优选如下重量配比枇杷叶100份、黄芩100份、桑白皮100 份、生石膏150份、知母100份、生地黄150份、生槐花100份、金银花150份、滑石粉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枇杷清痤胶囊以枇杷叶、黄芩、桑白皮清解肺中风热;生石膏、知母清除胃中实火;生地、生槐花凉血活血解毒;银花清热解毒,合方应用使肺胃火热得消, 皮肤痤疮得除,同时对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等也有较好疗效。枇杷叶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还有抗菌作用。黄芩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解热、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桑白皮味甘寒,入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另外还有镇静、利尿、安定、抑菌的作用。生石膏辛、甘,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变成可溶性钙盐,至肠吸收入血后能增加血清内钙离子的浓度,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轻骨骼肌的兴奋性、减少血管通透性,故有解热、镇痉、消炎等作用。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且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辐射的作用。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有一定的强心、利尿、升血压、 降低血糖的作用,另外还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抑制多种真菌生长的作用。生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槐花还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金银花味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之效,还有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抗炎、解热等作用。临床试验用枇杷清痤胶囊对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进行解毒、攻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一、枇杷清痤胶囊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对240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32例,女108例;年龄最大为40岁,最小为13岁, 平均年龄98士7. 53)岁;病程最长时间10年,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4. 21 士3. 12)年; 病情分级1级128例,II级46例,III级41例,IV级25例。临床痊愈标准皮肤损害消退率> 95% ;显效95%>皮肤损害消退率> 70% ;有效70%>皮肤损害消退率> 50% ;无效皮肤损害消退率< 50%,或反见增多。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统计。治疗方案口服枇杷清痤胶囊4粒,3次/d,1个月为1疗程。注意事项少食脂肪和甜食,忌用油脂类化妆品,多食蔬菜水果,每天多用热水洗患处,禁烟酒与辛辣刺激食物。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枇杷清痤胶囊,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枇杷叶90 110份、黄芩90 110份、桑白皮90 110份、生石膏140 160份、知母80 100份、生地黄140 160份、生槐花90 110份、金银花140 160份、滑石粉4 6份;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量取生槐花和1/3的生石膏粉碎成细粉,混勻,备用;2)、按配方量取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知母、生地黄、金银花以及剩余的生石膏,分别加 4 6倍水煎煮进行第一次提取,再加1 3倍水煎煮进行第二次提取,合并煎煮液,滤过, 滤液于室温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稠膏,备用;3)、将稠膏与细粉混合后于70 80°C下干燥、粉碎,加入滑石粉,混均,灌装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清痤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优选如下重量配比枇杷叶100份、黄芩100份、桑白皮100份、生石膏150份、知母100份、生地黄150份、生槐花 100份、金银花150份、滑石粉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清痤胶囊,是由以下原料制成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黄、生槐花、金银花、滑石粉;取生槐花和1/3的生石膏粉碎成细粉,混匀,备用;取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知母、生地黄、金银花以及剩余的生石膏,分别煎煮提取,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备用;将稠膏与细粉混合后干燥、粉碎,加入滑石粉,混均,灌装胶囊。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以中草药为原料进行科学配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高,具有疏风邪,清肺热,除胃火,凉血解毒消痤的作用,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皮肤病临床治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中医治疗方式。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2302655SQ20111025756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刘巧 申请人:刘巧, 海南省皮肤病医院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Ⅱ度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II度烧伤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烧伤是由火焰、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电、化学物质等原因而引起的人体损伤,一般以火焰烧伤和热力烫伤为多见
  • 专利名称: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类尿素酶抑制剂及其合成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类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类尿素酶抑制剂的制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抗胃炎、胃溃疡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ar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疗效治疗结石症的药物排石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
  • 专利名称:阴道粘膜消毒杀菌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阴道消毒杀菌系列制剂,具体讲涉及西地碘妇科用药。背景技术:碘作为消毒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消毒已逾一个世纪。碘堪称高效低毒杀菌剂,它不仅对各种细菌,对需氧菌和厌氧菌都有杀灭作用,不仅如此
  • 专利名称:新的血小板凝集抑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其用途和含有该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该新化合物在治疗、特别是预防血小板凝集方面是有用的。背景和先有技术许多会聚路径导致血小板凝集。无论最初的刺激是什么,最终
  • 专利名称:复方氯吡格雷红曲提取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含有有效量的红曲提取物和至少一种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必要时还可加入适量的保肝药物,以及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背
  • 专利名称:肌醇硫酸酯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口服组合物、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肌醇硫酸酯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口服组合物、应用涉及一种以肌醇为基本母核合成的肌醇硫酸酯铝复合物(结构式I)及其制备方法和以肌醇硫酸酯铝为活性成份的口服组合物,在治疗消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银屑病及神经性皮炎的中草药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银屑病及神经性皮炎的中草药丸。背景技术:银屑一般习惯称之为牛皮癣,中医古称之为“白庀”,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
  • 专利名称:一种参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根据古验方“参附汤”改制而成。“参附汤”的传统剂型多采用煎剂口服,不仅机体对药物吸收缓慢,而且使用也不方便。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机体对药物吸收快、疗效好
  • 专利名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有效部位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番荔枝内酯是一类从番荔枝科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或和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或和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组合物。属药物领域。背景技术: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近年来糖尿
  • 三室输液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三室输液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置有两条虚焊带,袋体顶部中央设置有段状的上实焊接头,袋体底部两侧设置有段状的下实焊接头。三室输液袋不仅将输液袋分割成三个内室,使打开内室之间的虚焊带即可完成内室中内容物的混合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溲赤型臁疮的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溲赤型臁疮的中药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治疗溲赤型臁疮,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I、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 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
  •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机离子氧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机离子氧消毒系统,包括喷射管、泵、U形槽和臭气处理装置;4个喷射管竖直均匀地分布在餐厨垃圾处理机的压榨装置的筒状滤网的四周;臭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除
  • 专利名称:氯化乙酰左卡尼汀的多晶型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氯化乙酰左卡尼汀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氯化乙酰左卡尼汀(ALC)化学名为QR)-2-乙酰氧基_3_羧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结构如下权利要求1.II型氯化乙
  • 专利名称:一种风寒感冒紫苏叶保健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防治风寒感冒的紫苏叶保健酒。背景技术:众所周知,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季节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
  • 专利名称:药用气雾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给药,特别是用吸入法使用一种氯地米松酯的新型气雾剂。氯地米松双丙酸酯是9α-氯-16β-甲基-1,4-孕甾二烯-11β,17α,21-三醇-3,20-二酮17α,21-二丙酸酯,并可用式
  • 专利名称:百花火山泥膏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日常保养调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百花火山泥膏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火山泥是火山的产物,主要以火山玻璃为主要成分的深灰到黑色的无黏性泥为主;火山泥一般都分布在海底火山和火山岛周围的浅海和深海底。火
  • 心型纪念骨灰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心型纪念骨灰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分别形成一用于放置玻璃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边缘形成一台阶,开口处放置用于夹照片的透明夹层,所述容置腔开口的边缘侧壁
  • 消化科用胃壁清洗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消化科用胃壁清洗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悬挂式胃壁清洗盒和开关操作盒,其特征是悬挂式胃壁清洗盒下侧设有压力泵,压力泵下侧设有内置活塞,内置活塞下侧设有动力升降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