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面部神经麻痹又叫面瘫,该病起病急骤,其表现为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口角流涎等,中医称之为中风。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脑血管阻塞、面部血液循环不畅、 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面神经瘫痪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瘫,前者大多原因不明, 与寒冷,风吹,病毒感染有关,可能因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后者为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合并症,治疗不及时得当,则给患者带来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8 10g、白术6 8g、鸡血藤6 8g、防风6 8g、川弯6 8g、乳香4 6g、没药4 6g、穿山甲4 6g,蒲黄4 6g、五灵脂6 8g、玄参8 10g、陈皮6 8g、苦参6 8g、血竭6 8g、获茶6 8g、甘草4 6g。外用药磨香0. 2g、 薄荷脑0. 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扶正、祛风、祛痰、通络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该发明中药适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本发明中药方中党参为上品,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医药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留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黄芪味甘,微温。功能主治益气固表、 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白术的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现代医药研究具有增强造血系统功能。防风,又名铜芸、百枝。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能止血,又能通经。川芎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功能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珍珠囊》乳香定诸经之痛。没药味苦,平,无毒。没药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五灵脂味甘,性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其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故《本草经疏》谓之“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蒲黄性平,味甘。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陈皮功能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苦参性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效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外用药中的獾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以上诸药相配, 治疗该病,相得益彰。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分内服药和外用药。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疗周围性麻痹患者和中枢性麻痹,共治愈64例、好转6例,未愈2 例,治愈率88.9%,有效率97. 2%,未愈2. 7%。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8 10g、白术6 8g、鸡血藤6 8g、防风6 8g、川弯6 8g、乳香4 6g、没药6 8g、穿山甲4 6g,蒲黄4 6g、五灵脂6 8g、玄参8 10g、陈皮6 8g、苦参6 8g、血竭6 8g、获茶6 8g、甘草4 6g。外用药磨香0. 2g、 薄荷脑0. 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实施例2 :—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10g、白术8g、鸡血藤6 8g、防风8g、川弯8g、乳香4g、 没药6g、穿山甲4g,蒲黄8g、五灵脂6g、玄参10g、陈皮8g、苦参6g、血竭6g、获茶6g、甘草 4g。外用药同实施例I。临床疗效总结一、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周围性麻痹患者39例、中枢性麻痹33例,其中男32例、女40例,年龄42 79岁,疗效频佳。二、诊断标准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瘫,前者大多原因不明,与寒冷,风吹,病毒感染有关,可能因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后者为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合并症,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或表浅,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面颊部被牵向健侧,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等动作失灵,或完全不能完成。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如侵及鼓束神经时,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三、服药方法内服药,水煎服,每剂200ml,每日早、晚2次口服,每次IOOml,10天为I疗程。外用药均研粉后,每剂用20ml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每日I次,每次2小时。四、疗效评定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未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五、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疗周围性麻痹患者和中枢性麻痹, 共治愈64例、好转6例,未愈2例,治愈率88. 9 %,有效率97. 2 %,未愈2. 7 %。六、典型病例I、常XX,女,61岁,于2010年8月就诊,因面部表情肌麻痹经用土方效果不佳。查体面部周围性面瘫,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左指鼻试验欠准,右巴彬斯基征阴性。头部CT 扫描未见异常。患者要求内服外用本发明中药1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2、王XX,女,48岁。于2010年6月就诊,以口角歪斜7天经在社区医院用山莨菪碱片口服效果不佳。查体左鼻唇沟稍浅,伸舌轻偏右,头颅CT 左侧大脑脚片状密度不均、 边界不清的高度影,内部散在钙化点。患者要求内服外用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3、董X,男,78岁。家人发现,双眼发呆,左右转动不动,次日发现口角左斜并流口水10天,经服用银杏叶片7天效果不佳。查体双眼外展力弱,右侧面肌、斜方肌无力,双侧软腭提举力弱,构音困难,伸舌偏右,无肌萎缩。患者要求内服外用本发明中药3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药物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8 10g、白术6 8g、鸡血藤6 8g、防风6 8g、川弯 6 8g、乳香4 6g、没药4 6g、穿山甲4 6g,蒲黄4 6g、五灵脂6 8g、玄参8 10g、陈皮6 8g、苦参6 8g、血竭6 8g、获茶6 8g、甘草4 6g。外用药磨香0. 2g、 薄荷脑0. 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药物内服药党参10~15g、黄芪8~10g、白术6~8g、鸡血藤6~8g、防风6~8g、川芎6~8g、乳香4~6g、没药6~8g、穿山甲4~6g,蒲黄4~6g、五灵脂6~8g、玄参8~10g、陈皮6~8g、苦参6~8g、血竭6~8g、茯苓6~8g、甘草4~6g。外用药麝香0.2g、薄荷脑0.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扶正、祛风、祛痰、通络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疗效好、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该药对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均有效。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2526403SQ20121002903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5日
发明者丛丽 申请人:丛丽

  •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热速清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小儿热速清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原制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疗效较好,深受广大患者的
  • 专利名称:腹腔镜液体自动加压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腹腔镜液体自动加压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腔镜液体自动加压器。背景技术:[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腔镜手术受到医生及患者的广泛认同
  • 一种舌苔清洁除菌用滚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舌苔清洁除菌用滚刷,包括滚刷和支撑架,滚刷由圆柱滚筒和端盖组成,圆柱滚筒柱体表面纵向呈一定间距依次交错设有毛刷列和细孔列,端盖内中心处安装有轴承,支撑架一端穿过轴承并由轴肩固定
  • 专利名称:一种稳定的掩味的左西替利嗪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稳定的掩味的左西替利嗪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盐酸左旋西替利嗪是高效无镇静副作用的第三代抗组胺药,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盐酸西替利嗪
  • 多功能不沾止血电凝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多功能不沾止血电凝镊。属手术用器械。包括镊体,镊尖,导电线,滴水管,其特征是镊体后部设计有对称配置的镊柄活动组件,尾座,所述尾座内腔设计成管状通道,尾座内腔前部为滑动腔且腔内配置有可来回滑动的柱状中
  • 一种改良型颌面功能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颌面功能矫正器,包括上颌导板和下颌导板,上颌导板放置在上颌,下颌导板放置在下颌;上下颌咬合后,上颌导板和下颌导板在牙面上的接触面为呈70度的斜面。所述上颌导板和下颌导板
  • 一种智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智能护理床,它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它包含床身、床尾、后背升降装置、曲腿支撑机构、翻身支撑机构、坐便装置转换机构;后背升降装置设置在床身的前段,曲腿支撑机构设置在床身的后段,床身的尾部设有床尾
  • 专利名称:一种微米糖参西天杞精蜂胶铬滋阴降糖酸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米糖参西天杞精蜂胶铬滋阴降糖酸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分别具有滋阴降糖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酸奶逐渐增多。但仍缺乏采用经超细粉
  • 专利名称:防冻疮蛇油擦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皮肤病的药物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冻疮蛇油擦剂。 背景技术:蛇类的历史应用是明代药师李时珍于公元1800年前后才开始临床研究的,并已成立造册留芳后世。主要原料及药理说明1.蛇油、蛇脱
  • 专利名称:一种排铅增铜药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铅增铜药剂。背景技术:目前,铅中毒事件屡次发生,而铅中毒的孩子一般都会缺铜,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排铅增铜产品。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排铅
  •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脚趾按摩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脚趾按摩仪。 背景技术:按摩仪通常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等领域集合制造成的一种保健器材。它拥有多种仿真功能,让您确实体会到针灸、推拿
  • 专利名称:一种环己醇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种环己醇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cis-1, 3) _3_(3_氯-5-氟-苯胺)-甲基-3,5, 5-三甲基环己醇的有机酸盐及其制药应用。背
  • 一次性手术铺单支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手术铺单支架,包括铺单和手术床,所述铺单覆盖在手术床上的人体上,连接支架放置在手术床的边部上,连接支架上固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进气下端通接供气阀的出气管部,供气阀的另一端
  • 专利名称:二氢和四氢苯并[f]喹啉-3-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些新型二氢和四氢苯并[f]喹啉-3-酮类化合物、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这类化合物抑制甾族化合物5-α-还原酶的方法。还发明了制备这类化合物使用的新方法。
  •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 背景技术:针灸医学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将针法和灸法有效地结合起来,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鼻腔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ー种用于治疗鼻腔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鼻腔炎症性疾病是指病毒、 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症,主要
  • 专利名称:治疗冻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
  • 专利名称:一种补益肝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益肝肾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六气之根,十二经脉之源,主管精气。《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一种含双氯芬酸钠的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氯芬酸钠的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所述组合物由不同释放性能的微丸组成,具体为总重量20-35%的肠溶微丸和80-65%的缓释微丸,其中肠溶微丸通过
  • 专利名称:一种米诺膦酸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一种米诺膦酸共研磨物、制备方法及含其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骨质疏松症(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易造成人体骨骼强度降低而
  • 可留置胃管肠管的牙垫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留置胃管肠管的牙垫,它包括一固定管状医疗器具的本体,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相连接一面的内凹面,二内凹面构成便于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