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止嗽袋泡茶及制备方法

止嗽袋泡茶及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9

专利名称:止嗽袋泡茶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嗽袋泡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止嗽散,是清代名医程钟龄创制的治疗咳嗽的名方。具有疏风解表、止咳化痰之功,用于风寒犯肺引起的咳嗽、咽痒、咯痰不爽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原方为调服散剂,是将药物依法炮制后研为细末,以开水或生姜汤调服。方中荆芥、陈皮所含芳香成分易于挥发,不宜久煎。因其加热时间短,故能较多地保留其挥发性成分。但是散剂用之于现代人,实为不便。故,后人将其改为片、丸、口服液、颗粒等剂型,虽各有所长,但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止嗽丸有崩解慢、起效缓的缺点。止嗽颗粒含糖量高,中老年人及不宜多食糖类的人群使用受到限制。止嗽口服液使用了防腐剂,而且携带不方便。止嗽片较原方散剂而言,虽具有携带方便,用量准确,便于服用等优点,但由于在制备过程中,除桔梗打粉外,其余6味均用水提取,君药紫菀中有效成分受热时间长,对疗效有影响,同时,对荆芥、陈皮的加热时间太长,不可避免地使其挥发性成分大量丢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方的治疗效果。另外,丸剂、片剂服后,需经胃肠道崩解、溶解,然后吸收、分布,方可起效,较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之类,而不适用于急症。正所谓“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止嗽散及其改剂而成的多种药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止嗽袋泡茶剂及制备工艺。经现代制备工艺研究,将原方制成袋泡茶剂,既保证了中药有效成分快速、充分溶出,又较多地保留其具有功效的挥发性成分,而且服用、携带方便。
本发明采用制紫菀、白前、荆芥、甘草、制百部、桔梗、陈皮7味中药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制紫菀1000、白前1000、荆芥1000、甘草500、制百部500、桔梗1000、陈皮500。
据研究表明,剂型对中药制剂里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吸收具有影响。袋泡茶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剂型,有专家从多方面证明了袋泡茶剂的水溶性浸出物高于煎剂。发明人通过研究止嗽散的处方结构、剂型特点、药效特征、功能主治及适用范围等有关资料后,认为若将止嗽散开发为成药,更适合制成袋泡茶剂,因为袋泡茶剂与散剂是最接近的。而且袋泡茶剂属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21种制剂之一,系指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沸水泡服的制剂。
本发明的关键是将原方制成了袋泡茶剂,使之更接近于原方散剂。中医理论认为“散者,散也”。前一个“散”字,指剂型;后一个“散”字,指发散。治疗外感咳嗽,当用发散之法。同时,在制备中充分考虑到每一味药的药效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采用了最佳工艺路线和先进的制药设备。
本袋泡茶剂制备方法如下取紫菀、桔梗、陈皮分别粉碎成中粉;荆芥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其余3味药加水煎煮数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的稠膏;与上述中粉混匀,过筛制粒,低温干燥,再喷入荆芥挥发油,混匀,分装成袋,即得。
原止嗽片制备工艺仅桔梗取粉,在本发明止嗽袋泡茶剂制备工艺中,考虑到6味药水煎出膏过多,桔梗吸附不完全,另外,即使浸膏全部加入,干燥后极易吸潮。为了尽可能减少君药紫菀中有效成分的损失,结合茶剂无须制成很小体积这一特点,因此增加了药物的取粉量。本方中紫菀是君药,陈皮含挥发油,水煎时易损失,因此除桔梗取粉外,紫菀及陈皮也取粉。荆芥虽然也含有挥发油,但若取粉,则全方有4味药取粉,取粉量太大,每次用药量会超过5.5g,而目前未将荆芥取粉的用药量仅为2.9g。
另据文献报道,荆芥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具有祛痰、平喘、镇静、镇痛等药理功效,而水煎剂无平喘、祛痰作用,因此从药效和剂型综合因素考虑,荆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有效成分挥发油的工艺较合适。中医处方历来重视配伍,由于本方主治重点为咳嗽,故荆芥是佐药而非君药,荆芥的疏风解表作用在本方中非它药可以替代。为避免荆芥的挥发性成分在加热中丢失,将止嗽片改变剂型为止嗽袋泡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疏风解表的功效。
本袋泡茶剂中的药材来源、品种均符合《药典》(2000年版)标准,其中制紫菀为紫菀片,照《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密炙法炒至不粘手。制百部也是同样要求。
以下是对本发明止嗽袋泡茶剂的主要药效实验结果1.药理实验(1)小鼠经口灌服止嗽袋泡茶1.256、2.512和5.024g(生药)/kg,明显延长由氨水引咳的咳嗽潜伏期和3分钟内咳嗽次数的减少;(2)豚鼠经口灌服止嗽袋泡茶1.256、2.512和5.024g(生药)/kg,明显延长由17.5%柠檬酸引咳的咳嗽潜伏期和5分钟内咳嗽次数的减少;(3)小鼠经口灌服止嗽袋泡茶1.256、2.512和5.024g(生药)/kg,使小鼠气管排泌酚红量明显增加。说明止嗽袋泡茶能促进呼吸道排泌量增加,达到祛痰作用;(4)小鼠经口灌服止嗽袋泡茶1.256、2.512和5.024g(生药)/kg,使正常小鼠汗液分泌数增加,说明止嗽袋泡茶能促进汗液分泌;(5)止嗽袋泡茶对分离的临床常见的81株致病菌(革兰氏阳性和阴性需氧菌),除大肠杆菌、类肠杆菌、微球菌和克氏肺炎杆菌无活力外,其它菌均有一定的搞菌作用,MIC为0.15-19.3g(生药)/L,说明止嗽袋泡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上述各项试验,均与止嗽片对照进行,研究表明止嗽袋泡茶在镇咳、祛痰和排汗等方面,均优于止嗽片的作用。
2毒理研究急性毒性试验以止嗽袋泡茶38.6g(生药)/kg,经口灌服昆明种小鼠2次,总剂量为77.2g(生药)/kg。连续观察7天,无任何副反应和死亡。小鼠最大耐受量大于77.2g(生药)/kg。为人用临床剂量的59.3倍。结果显示止嗽袋泡茶毒性低,对人口服是安全的。
3临床研究为客观评价止嗽袋泡茶治疗感冒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经批准于2000年1-6月,由重庆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负责,在其附属一医院、二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进行了II期临床研究,共进行临床试验173例,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71例。结果表明止嗽袋泡茶对咳嗽、咯痰、恶风寒、咽痒等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止嗽片(P<0.01)。治疗组及对照患者治疗,后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的病例。
本止嗽袋泡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现代制备工艺研究,采用最佳工艺路线加工制成的新型纯中药制剂。而且,袋泡茶剂的一大特点是吸收、起效较快,药液一旦入口,经舌下粘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即可起效。中医学理论认为,外感咳嗽、表邪未尽的病症,病位在肌表、肺卫,属上焦。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说“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止嗽袋泡茶之服法,符合东垣之说。亦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理。经动物实验和临床结果表明止嗽袋泡剂既保证了中药有效成分快速、充分溶出,又能较多地保留其挥发性成分,同时具有用量少,体积小,口感舒适,便于携带,利于保存,工艺简单,易于生产的特点。在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治疗咳嗽的袋泡茶剂的情况下,止嗽袋泡茶剂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治疗咳嗽的新药。
实施例处方组成(重量g)制紫菀1000、白前1000、荆芥1000、甘草500、制百部500、桔梗1000、陈皮500。
上药如法制成1000袋,每袋重2.9g,每日2次,每次1袋,沸水泡服。
制备工艺取处方量的紫菀、桔梗和陈皮,分别粉碎成中粉;荆芥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其余3味药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0倍量水,第二、三次8倍量水,煎煮时间各为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褐色溶液,将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18(约65℃)的稠膏,体积为2L。将紫菀等粉末与稠膏混匀,过10目筛制粒,低温干燥,喷入荆芥挥发油,再混匀,分装成1000袋,即得。
权利要求
1.止嗽袋泡茶,其特征在于由制紫菀、白前、荆芥、甘草、制百部、桔梗、陈皮7味中药组成,将其制成袋泡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嗽袋泡茶,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份为制紫菀1000、白前1000、荆芥1000、甘草500、制百部500、桔梗1000、陈皮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嗽袋泡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紫菀、桔梗、陈皮分别粉碎成中粉,荆芥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其余3味药加水煎煮数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一定的相对密度的稠膏;与上述中粉混匀,过筛制粒,低温干燥;再喷入荆芥挥发油,混匀,分装成袋,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嗽袋泡茶及制备方法,该袋泡茶剂由制紫菀、制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等7味中药组成。制备方法为取紫菀、桔梗、陈皮分别粉碎成中粉,荆芥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其余3味药加水煎煮数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一定相对密度的稠膏,与上述中粉混匀,过筛制粒,低温干燥;再喷入荆芥挥发油,混匀,分装成袋,即得。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原方散剂改为袋泡茶剂,既保证了中药有效成分快速、充分溶出,又较多地保留其挥发性成分,而且服用、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61P11/00GK1403130SQ02133709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4日
发明者谢亚苏 申请人:谢亚苏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眩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药物,特别涉及ー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眩晕的中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眩晕是ー种临床自觉症状。眩,指眼前发黑,视物不清;晕,指视物旋转不定,民
  •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纯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类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疾病,发病率达30 60%,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背景技术:肾病,肾脏的各种病症。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
  • 折叠式多功能燃香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多功能燃香皿,由托盘、弹性压片、折叠支架、香柱插头、隔热圈足组成。由于托盘一侧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弹性压片;弹性压片与托盘之间安装有折叠支架,制作折叠支架的型材的截面为正方形结构,弹性压片始终对
  • 专利名称:沙棘籽油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沙棘籽油的新用途,确切的说是沙棘籽油在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背景技术:抑郁症是ー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地情緒低落,
  • 一种新型氧气面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氧气面罩,包括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带的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设置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透气孔和与氧气管连接的氧气孔,所述氧气孔活动连接有氧气管接头,所述氧气管接头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所述
  • 兽药加工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兽药加工机。该装置是在底座中部安装有立杆,立杆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活动安装于支撑座上椭圆辊,椭圆辊上方放置有带密封盖的去壳箱,去壳箱内部底面均匀
  • 专利名称::哌啶衍生物,制备它们的方法,它们作为治疗剂的用途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药物活性的新N-苄基-哌啶衍生物、用于制备这些衍生物的方法、包括这些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和这些衍生物作为活性治疗剂的用途。背
  • 专利名称:魔芋洁面乳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魔芋洁面乳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魔芋别名筠篛,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块茎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贵州、陕西
  • 专利名称:地锦草提取物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脂肪酸合酶原称脂肪酸合成酶,(EC 2. 3. 1. 85, fatty acid synthase,缩写为 FAS),动物体内的脂肪酸合
  • 专利名称:生物组织粘弹性测量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生物组织粘弹性测量方法和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组织粘弹性测量方法和系统。背景技术:肝硬化和肝癌是非常严重的肝脏疾病,而肝纤维化是它们发展的早期阶段。肝纤维化
  • 婴儿培养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培养箱,包括废气出口、摇床、摆轴、培养箱、遮光罩、氧气输入管、输氧通道和恒温恒湿机箱,所述恒温恒湿机箱上方设有控制台,控制台上方设有培养箱,培养箱上端设有遮光罩,遮光罩上固定安装有警报
  • 一种血糖检测专用托盘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血糖检测专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把手,托盘本体设有的隔板将托盘本体分割成分为无菌区和垃圾区,无菌区依次设有酒精盒、棉签盒、放置新的采血针的针盒、存放血糖检测仪和新试纸的方形盒,垃圾
  • 一种重睑定位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睑定位器,其包括:主轴、标尺和用于固定标尺的支角;主轴为梭形,长度为176-184mm,中间宽度为5.5-6.5mm,主轴的两端分别为主轴第一端、主轴第二端,且主轴的两端的宽度均为0.
  • 一种便携式血糖监测治疗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血糖监测治疗盒,包括载物箱、两个垃圾箱,所述两个垃圾箱可拆卸地设置在该载物箱的左右两个侧面,该载物箱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箱体、连接在该箱体上并可掀开和盖合所述开口的顶盖、
  • 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用于向上支撑覆盖于口鼻部手术巾的可调式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转动和或滑动连接于固定架设置;该支撑装置操作简单易行、可升降、可进行360度
  • 微波热疗机用升降臂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热疗机用升降臂,包括机箱体、升降轴、丝杠和电机,所述升降轴一端穿过与其相适配的导向法兰盘伸出机箱体,另一端与丝杠的啮合;所述丝杠的另一端穿过与其相适配的连接法兰盘,且通过联轴器
  • 专利名称:微型掌、指骨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 涉及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人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背景技术:掌、指骨骨折是手外伤直接暴力的结果,在骨折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等的合并损伤,掌、指
  • 专利名称:胎儿心电图正交导联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学心电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胎儿心电图正交导联系统。背景技术:胎儿心电图是经孕母腹壁或胎儿体表所记录的胎儿心脏动作电位及其在心脏内传导过程的图形。胎儿心电图中携带了丰富的胎儿心脏
  • 专利名称:一种小花棘豆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和保健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花棘豆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背景技术: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是豆科(Leguminosae)棘豆属(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