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1

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主体,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平台、连接升降平台的导向杆、转轴、升降拉杆、固定在升降拉杆上的固定部;升降机构包括U型把手、旋转固定轴、曲轴运动模块,旋转固定轴沿安装主体径向水平插入安装主体与曲轴运动模块连接,曲轴运动模块通过转轴与升降平台连接;通过旋转U型把手带动旋转固定轴转动,通过曲轴运动模块使升降平台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升降,从而带动固定部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升降,使用者在U型把手上的施力点距离旋转固定轴较远,力矩较大,从而能够为使用者大大节省安装或拆卸二氧化碳吸收罐时所需要的力,方便使用者操作。
【专利说明】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麻醉机的应用中,为了实现病人循环呼吸中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吸不被重复吸入,在麻醉呼吸回路上会安装一个盛有二氧化碳吸收剂的二氧化碳吸收罐。二氧化碳吸收罐需要通过一个安装装置与呼吸气路连通,从而实现去处二氧化碳气体后的有效气体的重复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剂在使用中有时效性,需要经常取下二氧化碳吸收罐更换。
[0003]在一种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麻醉机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结构,如图1、2所示,该安装结构包括一升降件和升降机构,升降件的基部11上设置有左右两个安装机构12,安装机构12各有一个滑槽121,二氧化碳吸收罐2沿着这两个滑槽121可以推入安装机构12中;升降机构包括一手柄3以及连接在手柄3另一端凸轮31,升降件的基部11搁在凸轮31上,当二氧化碳吸收罐推入滑槽121后使用者握紧并旋转托起手柄3,通过凸轮31顶起基部11,带动左右安装机构1上升,从而达到安装二氧化碳吸收罐的目的。拆卸时,反向旋转手柄3,在凸轮31的带动下左右安装机构1及二氧化碳下降2,此时,使用者可以取下二氧化碳吸收罐,达到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目的。
[0004]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使用者握紧手柄3旋转时,手在手柄3上的施力点距离转轴的距离较短,由于二氧化碳吸收罐的自重较重,转动手柄3需要较大的力;其次,基部11搁在凸轮31,基部11承接整个升降件以及二氧化碳吸收罐重量,当手柄3旋转时,凸轮31通过旋转到凸轮31上突出的部分从而顶起基部11,由于二氧化碳吸收罐的自重较重,凸轮31与基部11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给手柄3的旋转带来的较大的阻力;再次,加上手柄3只适合单手握持,在旋转手柄3时需要靠手腕发力。因此,结合以上几点可以明显看出,在利用上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结构进行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和拆卸需要较大的力,对使用者手腕的力量要求较高,不便于使用者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能够为使用者节省安装或拆卸二氧化碳吸收罐时所需要的力,方便使用者操作。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具有呼吸气路,所述呼吸气路能够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还包括: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导向杆、转轴、升降拉杆和用于固定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固定部,所述导向杆、所述升降拉杆位于所述升降平台的下方,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所述升降拉杆的顶端与所述升降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拉杆的底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V型把手、旋转固定轴、曲轴运动模块,所述旋转固定轴沿所述安装主体径向水平插入所述安装主体,所述旋转固定轴插入所述安装主体的部分与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连接,所述旋转固定轴留在所述安装主体外部的部分与所述[型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曲轴运动模块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能够绕所述转轴旋转;在旋转所述V型把手时,所述V型把手带动所述旋转固定轴转动,所述旋转固定轴带动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运动,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带动所述升降平台升降,其中在所述导向杆的作用下所述升降平台竖直升降,使所述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升降。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导向机构的所述升降平台、所述导向杆、所述转轴、所述升降拉杆和所述固定部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升降平台、两个所述导向杆、两个所述转轴、两个所述升降拉杆和两个所述固定部均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内,其中,两个所述升降平台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与一个所述升降平台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拉杆分别与一个所述升降平台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与一个所述升降拉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旋转固定轴、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两个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内,其中,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均沿所述安装主体径向水平插入所述安装主体,且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重合,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插入所述安装主体的部分分别与一个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连接,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留在所述安装主体外部的部分分别与所述V型把手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转轴与一个所述升降平台连接。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包括:曲轴主动件、曲轴从动件、主从转轴;
[0009]其中,所述曲轴主动件与所述旋转固定轴连接,且能以所述旋转固定轴的中心为轴心旋转,所述曲轴从动件通过所述主从转轴与所述曲轴主动件连接,所述曲轴从动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所述曲轴从动件能够绕所述主从转轴和所述转轴旋转;
[0010]当所述V型把手朝靠近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曲轴主动件以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带动所述主从转轴向第一方向运动,带动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主从转轴旋转,使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转轴旋转并带动所述转轴竖直向上运动,带动所述升降平台竖直向上运动,所述升降平台通过所述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上升;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水平方向靠近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
[0011]当所述I型把手朝远离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曲轴主动件以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带动所述主从转轴向第二方向运动,带动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主从转轴旋转,使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转轴旋转并带动所述转轴竖直向下运动,带动所述升降平台竖直向下运动,所述升降平台通过所述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下降;所述第二方向为沿水平方向远离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上升至预设位置时,所述主从转轴的轴心向所述第一方向偏离基准线,所述基准线为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与所述转轴的轴心所在的直线。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包括: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还包括对接座和交换腔主体,所述对接座和所述交换腔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主体上,构成所述呼吸气路;
[0014]所述安装主体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外圆周壁和内圆周壁,所述内圆周壁围城轴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为径向延伸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出气口,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轴向贯通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所述呼吸气路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固定座,所述两个导向固定座用于安装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升降导向机构中的所述升降拉杆通过所述导向固定座穿过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拉杆的底端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升降拉杆的一部分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下方伸出;
[0015]所述交换腔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两个导向固定座之间;所述交换腔主体包括两个第一旁路阀、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进气口、第二旁路阀、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其中,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两个出气口的正上方,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进气口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旁路阀位于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的正上方,当所述第二旁路阀打开时,所述第二旁路阀连通所述第一接口 ;
[0016]对接座设置在所述交换腔主体的上方,所述对接座包括呼吸气流入口、呼吸气流出口。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包括:罐体、通气管、通气支撑板和导气支架,所述导气支架位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覆盖所述罐体的顶部的开口,所述导气支架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导气支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接口和第一固定位;所述通气支撑板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通气支撑板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通气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位;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位,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位,使所述通气管固定在所述罐体的中心位置;所述罐体的内周壁、所述通气管的外周壁、所述通气支撑板的上边面和所述导气支架的下表面所组成的腔体用于放置二氧化碳吸收剂。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和所述第二旁路阀上均包括阀腔、阀门和阀杆,所述阀门与阀腔的开口匹配,所述阀门固定在所述阀杆上,所述阀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杆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一个出气口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伸出阀杆的底部,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穿过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伸出所述阀杆的底部,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和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的顶部均设置有轴向弹性可调元件;
[0019]所述导气支架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中心导向着力端、两个第一着力端,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位于所述第二接口上,所述两个第一着力端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的两侦牝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与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的投影重合,所述两个第一着力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杆的投影重合;
[0020]当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上升至预设位置时,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和所述两个第一着力端分别将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杆向上顶起,带动所述第二旁路阀和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门打开,使气体进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滑槽平行。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V型把手的两臂上对称设置有把手套件。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罐、具有呼吸气路的安装主体,呼吸气路能够与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该装置还包括: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导向杆、转轴、升降拉杆和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固定部,导向杆、升降拉杆位于升降平台的下方,导向杆与升降平台连接,升降拉杆的顶端与升降平台固定连接,升降拉杆的底端与固定部固定连接,转轴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升降机构包括V型把手、旋转固定轴、曲轴运动模块,旋转固定轴沿安装主体径向水平插入安装主体,旋转固定轴插入安装主体的部分与曲轴运动模块连接,旋转固定轴留在安装主体外部的部分与V型把手固定连接,曲轴运动模块通过转轴与升降平台连接,曲轴运动模块能够绕转轴旋转;在旋转V型把手时』型把手带动旋转固定轴转动,旋转固定轴通过曲轴运动模块带动升降平台升降在导向杆的作用下竖直升降,从而使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固定部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者在[型把手上的施力点距离旋转固定轴较远,所以使用者在旋转I型把手时的力矩远大于旋转现有安装结构的手柄时的力矩,从而能够为使用者大大节省安装或拆卸二氧化碳吸收罐时所需要的力,方便使用者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现有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现有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结构的操作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0028]图4为图3的八-六方向剖面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及操作过程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的爆炸图;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过程示意图一;
[00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过程示意图二;
[003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过程示意图三;
[00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提升前的剖视图;
[00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提升到位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如图3至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罐6、安装主体1,升降导向机构2、升降机构3、对接座4和交换腔主体5。
[003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安装主体1包括安装基座11,安装基座11包括外圆周壁和内圆周壁,内圆周壁围城轴向贯通的安装腔,安装基座11的底部为径向延伸的安装平台,如图10所示,安装基座11的底部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出气口 111,安装基座11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轴向贯通安装基座11的底部的第一接口 112,第一接口 112用于呼吸气路与二氧化碳吸收罐6连通;在安装基座11的底部的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固定座12,两个导向固定座12用于通过交叉导入的方式安装升降导向机构2和升降机构3,具体的:
[0039]图4是图3的八-八方向剖面图,如图4所示,升降导向机构2包括升降平台25、导向杆21、转轴24、升降拉杆22和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固定部23。其中,升降平台25、导向杆21、转轴24、升降拉杆22和固定部23均为两个,且两个升降平台25、两个导向杆21、两个转轴24、两个升降拉杆22和两个固定部23均轴对称地设置在安装主体1内,其中导向杆21、升降拉杆22位于升降平台25的下方,导向杆21与升降平台25连接,该导向杆21的作用是使得升降平台25只能在竖直方向运动,升降拉杆22的顶端与升降平台25固定连接,升降拉杆22的底端与固定部23固定连接,转轴24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升降平台25上。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个升降平台25是相互独立的,且两个升降平台25位于同一平面,但不限于此,两个升降平台25也可以是一体结构(图中未示出)。
[0040]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3包括V型把手31、旋转固定轴33、曲轴运动模块32,旋转固定轴33沿安装主体1径向水平插入安装主体1,旋转固定轴33插入安装主体1的部分与曲轴运动模块32连接,旋转固定轴33留在安装主体1外部的部分与V型把手31固定连接,曲轴运动模块32通过转轴24与升降平台25连接,曲轴运动模块32能够绕转轴24旋转。具体的,图5是升降机构3的结构及操作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曲轴运动模块32包括:曲轴主动件321、曲轴从动件322、主从转轴323。其中,曲轴主动件321与旋转固定轴33连接,且能以旋转固定轴33的中心为轴心旋转,曲轴从动件322通过主从转轴323与曲轴主动件321连接,曲轴从动件322通过转轴24与升降平台25连接,曲轴从动件322能够绕主从转轴323和转轴24旋转。
[0041]可选的,在I型把手31的两臂上对称设置有把手套件311,该手套件311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比如设置在靠近操作人员一侧,该把手套件311可通过塑胶材料制成,如尼龙、聚甲醒)、(11161-11101)1881:10 ?017111~6访^168,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
[0042]在导向固定座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位121,第二固定位122和第三固定位123,其中第一固定位121距离安装基座11的内圆周壁最近,第三固定位123距离安装基座11的内圆周壁最远,第二固定位122于第一固定位和第三固定位123之间。其中,第三固定位123用于设置导向杆21,第三固定位123中还设置有可调节弹性元件211。第二固定位122用于设置升降机构3的曲轴运动模块32。第一固定位121贯通安装基座11的底部,用于设置升降拉杆22,升降拉杆22通过第一固定位121穿过安装基座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升降拉杆22的底端的固定部23和升降拉杆22的一部分从安装基座11的底部的下方伸出,以便二氧化碳吸收罐6能够固定在固定部23上在升降拉杆22的带动下升降。
[0043]如图6、10、11所示,对接座5和交换腔主体4安装在安装主体1上,与安装主体1构成呼吸气路;交换腔主体4设置在安装基座11的底部的上表面,位于两个导向固定座12之间;交换腔主体4包括两个第一旁路阀42、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进气口 411、第二旁路阀43、第二旁路阀43的进气口 412,其中,两个第一旁路阀42分别位于安装基座11的底部的两个出气口 111的正上方,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进气口 411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正上方,第二旁路阀43的进气口 412位于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进气口 411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二旁路阀43位于第二旁路阀43的进气口 412的正上方,第二旁路阀43的进气口 412位于第一接口 112的正上方,当第二旁路阀43打开时,第二旁路阀43连通第一接口 112。
[0044]另外,两个第一旁路阀42和第二旁路阀43上均包括阀腔、阀门和阀杆,阀门与阀腔的开口匹配,阀门固定在阀杆上,阀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阀杆分别穿过安装基座11的底部的一个出气口 111从安装基座11的底部伸出阀杆的底部,第二旁路阀42的阀杆穿过第二旁路阀43的进气口 412和第一接口 112从安装基座11的底部伸出阀杆的底部,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阀杆的顶部设置有轴向弹性可调元件421,第二旁路阀43的阀杆的顶部设置有轴向弹性可调元件431。
[0045]对接座5设置在交换腔主体4的上方,对接座5包括呼吸气流入口 51、呼吸气流出0 52。
[0046]如图10、11所示,二氧化碳吸收罐6包括:罐体61、通气管64、通气支撑板62和导气支架63,罐体61的外壁上设置有把手,导气支架63位于罐体61的顶部,覆盖罐体61的顶部的开口,导气支架63上设置有透气孔,导气支架6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接口 633和第一固定位634 ;通气支撑板62位于罐体61的底部,通气支撑板62上设置有透气孔,通气支撑板6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位621 ;通气管64的顶端固定在第一固定位634,且第二接口 633与通气管64连通,通气管64的底端固定在第二固定位621,使通气管64固定在罐体61的中心位置;罐体61的内周壁、通气管64的外周壁、通气支撑板62的上表面和导气支架63的下表面所组成的腔体用于放置二氧化碳吸收剂。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底部采用固定螺母65进行密封和锁紧。
[0047]导气支架63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中心导向着力端632、两个第一着力端631,中心导向着力端63位于第二接口 633上,两个第一着力端631分别位于中心导向着力端632的两侦牝中心导向着力端632与第二旁路阀43的阀杆的投影重合,两个第一着力端631分别与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阀杆的投影重合。
[0048]如图6、7所示,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两侧设置有挂耳611,固定部23上设置有滑槽,两个固定部上的滑槽平行,将二氧化碳吸收罐6两侧的挂耳611沿滑槽水平推入到位并松手,此时挂耳611将完全落入滑槽的扣位231内,即可以将二氧化碳吸收罐6固定在固定部23上。
[0049]如图8、10所示,是二氧化碳吸收罐6与安装主体1分开时的状态,此时V型把手31远离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罐体61。第一旁路阀42和第二旁路阀43的阀杆并未触及导气支架63的两侧的第一着力端631和中心导向着力端632,第一旁路阀42在轴向压缩可调节弹性元件421的弹性压力作用下与出气口 111对接密封,第二旁路阀43在轴向压缩可调节弹性元件431的弹性压力作用下,与第二旁路阀43的进气口 412对接密封,罐体61也并未与安装主体11对接,内部的气体并未从两个旁路阀泄露,只在内部循环流动。
[0050]在上述状态下,当使用者将V型把手31朝靠近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方向旋转时,曲轴主动件321以旋转固定轴33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带动主从转轴323向第一方向(沿水平方向靠近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方向,即图中水平向右的方向)运动,带动曲轴从动件433绕主从转轴323旋转,使曲轴从动件322绕转轴旋24转并带动转轴24竖直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升降平台25竖直向上运动,升降平台25通过升降拉杆22带动固定在固定部23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6竖直上升。
[0051]当二氧化碳吸收罐6上升至预设位置(安装好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位置)时,中心导向着力端632和两个第一着力端631分别将第二旁路阀43的阀杆、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阀杆向上顶起,带动第二旁路阀43和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阀门打开,使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罐6,此时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通气管64通过第二接口 633与安装主体1的第一接口 112连通,气体在进入二氧化碳吸收罐6后,先经过罐体61的内周壁、通气管64的外周壁、通气支撑板62的上表面和导气支架63的下表面所组成的腔体与其中放置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反应,从而过滤掉二氧化碳,保留有效气体,剩余的有效气体通过通气支撑板62的透气孔从罐体61的底部进入通气管64,并从沿通气管64从第一接口 112进入安装主体1,从而形成循环流动的呼吸回路。
[0052]此时的状态如图9、11所示,是二氧化碳吸收罐6与安装主体1连接的状态,此时V型把手31紧贴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罐体61。如果要拆卸二氧化碳吸收罐6,使用者可以将V型把手31朝远离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方向旋转,曲轴主动件321以旋转固定轴33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带动主从转轴323向第二方向(沿水平方向远离二氧化碳吸收罐6的方向,即图中水平向左的方向)运动,带动曲轴从动件322绕主从转轴323旋转,使曲轴从动件322绕转轴24旋转并带动转轴24竖直向下运动,带动升降平台25竖直向下运动,升降平台25通过升降拉杆22带动固定在固定部23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6竖直下降。当二氧化碳吸收罐6下降到最低点时,中心导向着力端632和两个第一着力端631与第二旁路阀43的阀杆、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阀杆不再接触,在第二旁路阀43的轴向压缩可调元件431和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轴向压缩可调元件421的压力下第二旁路阀43和两个第一旁路阀42的阀门关闭,此时二氧化碳吸收罐6与安装主体1的呼吸气路断开。
[0053]优选的,为了防止二氧化碳吸收罐6在安装好之后从回弹,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当二氧化碳吸收罐6上升至预设位置时,主从转轴323的轴心向第一方向偏离基准线8,基准线8为旋转固定轴33的轴心与转轴24的轴心所在的直线。这是因为,主从转轴323的轴心向第一方向偏离基准线8时,在重量的作用下,在转轴24的圆心将有水平向右分向力,此力乘以转轴24的圆心到旋转固定轴33的轴心的距离即可得到一定的力矩,该力矩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而拆卸二氧化碳吸收罐6时,转动I型把手31的力矩方向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刚好相反,因此设置当二氧化碳吸收罐6上升至预设位置时,主从转轴323的轴心向第一方向偏离基准线8能够防止回弹。
[0054]另外,可选的,轴向压缩可调元件421、轴向压缩可调元件431、可调节弹性元件211可以为弹簧。
[00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罐、具有呼吸气路的安装主体,呼吸气路能够与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该装置还包括: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导向杆、转轴、升降拉杆和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固定部,导向杆、升降拉杆位于升降平台的下方,导向杆与升降平台连接,升降拉杆的顶端与升降平台固定连接,升降拉杆的底端与固定部固定连接,转轴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升降机构包括V型把手、旋转固定轴、曲轴运动模块,旋转固定轴沿安装主体径向水平插入安装主体,旋转固定轴插入安装主体的部分与曲轴运动模块连接,旋转固定轴留在安装主体外部的部分与V型把手固定连接,曲轴运动模块通过转轴与升降平台连接,曲轴运动模块能够绕转轴旋转;在旋转V型把手时』型把手带动旋转固定轴转动,旋转固定轴通过曲轴运动模块带动升降平台升降在导向杆的作用下竖直升降,从而使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固定部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者在[型把手上的施力点距离旋转固定轴较远,使用者在施力时的力臂远较大,远大于使用者使用现有安装结构时的力臂,从而能够为使用者大大节省安装或拆卸二氧化碳吸收罐时所需要的力,方便使用者操作。
[00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具有呼吸气路,所述呼吸气路能够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还包括: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导向杆、转轴、升降拉杆和用于固定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固定部,所述导向杆、所述升降拉杆位于所述升降平台的下方,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所述升降拉杆的顶端与所述升降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拉杆的底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U型把手、旋转固定轴、曲轴运动模块,所述旋转固定轴沿所述安装主体径向水平插入所述安装主体,所述旋转固定轴插入所述安装主体的部分与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连接,所述旋转固定轴留在所述安装主体外部的部分与所述U型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曲轴运动模块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能够绕所述转轴旋转;在旋转所述U型把手时,所述U型把手带动所述旋转固定轴转动,所述旋转固定轴带动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运动,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带动所述升降平台升降,其中在所述导向杆的作用下所述升降平台竖直升降,使所述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向机构的所述升降平台、所述导向杆、所述转轴、所述升降拉杆和所述固定部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升降平台、两个所述导向杆、两个所述转轴、两个所述升降拉杆和两个所述固定部均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内,其中,两个所述升降平台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与一个所述升降平台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拉杆分别与一个所述升降平台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与一个所述升降拉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旋转固定轴、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两个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内,其中,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均沿所述安装主体径向水平插入所述安装主体,且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重合,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插入所述安装主体的部分分别与一个所述曲轴运动模块连接,两个所述旋转固定轴留在所述安装主体外部的部分分别与所述U型把手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转轴与一个所述升降平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运动模块包括:曲轴主动件、曲轴从动件、主从转轴; 其中,所述曲轴主动件与所述旋转固定轴连接,且能以所述旋转固定轴的中心为轴心旋转,所述曲轴从动件通过所述主从转轴与所述曲轴主动件连接,所述曲轴从动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所述曲轴从动件能够绕所述主从转轴和所述转轴旋转; 当所述U型把手朝靠近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曲轴主动件以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带动所述主从转轴向第一方向运动,带动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主从转轴旋转,使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转轴旋转并带动所述转轴竖直向上运动,带动所述升降平台竖直向上运动,所述升降平台通过所述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上升;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水平方向靠近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 当所述U型把手朝远离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曲轴主动件以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为中心旋转,带动所述主从转轴向第二方向运动,带动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主从转轴旋转,使所述曲轴从动件绕所述转轴旋转并带动所述转轴竖直向下运动,带动所述升降平台竖直向下运动,所述升降平台通过所述升降拉杆带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竖直下降;所述第二方向为沿水平方向远离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上升至预设位置时,所述主从转轴的轴心向所述第一方向偏离基准线,所述基准线为所述旋转固定轴的轴心与所述转轴的轴心所在的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还包括对接座和交换腔主体,所述对接座和所述交换腔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主体上,构成所述呼吸气路; 所述安装主体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外圆周壁和内圆周壁,所述内圆周壁围城轴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为径向延伸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出气口,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轴向贯通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所述呼吸气路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固定座,所述两个导向固定座用于安装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升降导向机构中的所述升降拉杆通过所述导向固定座穿过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拉杆的底端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升降拉杆的一部分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下方伸出; 所述交换腔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两个导向固定座之间;所述交换腔主体包括两个第一旁路阀、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进气口、第二旁路阀、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其中,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两个出气口的正上方,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进气口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旁路阀位于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的正上方,当所述第二旁路阀打开时,所述第二旁路阀连通所述第一接口 ; 对接座设置在所述交换腔主体的上方,所述对接座包括呼吸气流入口、呼吸气流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包括:罐体、通气管、通气支撑板和导气支架,所述导气支架位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覆盖所述罐体的顶部的开口,所述导气支架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导气支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接口和第一固定位;所述通气支撑板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通气支撑板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通气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位;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位,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位,使所述通气管固定在所述罐体的中心位置;所述罐体的内周壁、所述通气管的外周壁、所述通气支撑板的上边面和所述导气支架的下表面所组成的腔体用于放置二氧化碳吸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和所述第二旁路阀上均包括阀腔、阀门和阀杆,所述阀门与阀腔的开口匹配,所述阀门固定在所述阀杆上,所述阀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杆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的一个出气口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伸出阀杆的底部,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穿过所述第二旁路阀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伸出所述阀杆的底部,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和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的顶部均设置有轴向弹性可调元件;所述导气支架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中心导向着力端、两个第一着力端,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位于所述第二接口上,所述两个第一着力端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的两侧,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与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的投影重合,所述两个第一着力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杆的投影重合; 当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上升至预设位置时,所述中心导向着力端和所述两个第一着力端分别将所述第二旁路阀的阀杆、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杆向上顶起,带动所述第二旁路阀和所述两个第一旁路阀的阀门打开,使气体进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滑槽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把手的两臂上对称设置有把手套件。
【文档编号】A61M16/22GK204134003SQ20142060366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徐波, 赵程, 邱桂斌 申请人:深圳市百格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三维立体硬质电子阴道镜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多CXD阵列进行立体影像重构的三维立体硬质电子阴道镜系统。现有技术内窥镜按其所成像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图像,可将其分为平面内窥镜和立体内窥^Mi
  • 专利名称:一种穴位注射生物药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穴位注射的生物药剂。背景技术: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的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
  • 足底反射区按摩鞋垫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足底反射区按摩鞋垫,鞋垫底板的上端面沿鞋垫前端至后端依次分布设置有脚趾按摩刺激区、前掌按摩刺激区、足弓按摩刺激区和脚跟按摩刺激区,四个按摩刺激区上分别设有多个与足部反射区相对应的反射
  • 专利名称: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大黄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
  • 专利名称:温灸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施熏灸的温灸装置。背景技术:“灸”是传统中国医术的治疗方式,于中医上将灸法治疗分为侵入式的针灸、火灸,以及非侵入式的按压与温灸等方式,其中,温灸又称为熏灸,主
  • 专利名称: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属于药物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体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方法。在所用的各种化疗药物中,抗代谢类药物的作用效果较为明显,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然而,
  • 专利名称:生物参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参数显示装置,该生物参数显示装置将与在同一时刻或在同 一时间区间内从活体所获取的不同种类的两种生物参数(特别是例如血压和心排血量的 心血管参数)有关的数据自动标绘在XY坐标系中
  • 专利名称: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快速切割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于活检切割针领域,是对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切割针具的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快速切割针。在现有医疗技术中,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已基本上取代了外科开刀活检,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肾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盂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肾盂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女性。肾盂肾炎是由于细菌侵入肾盂、肾盏和肾的实质而引起的化脓性
  • 专利名称:一种2-糖基喹啉化合物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一种2-糖基喹啉化合物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糖基喹啉化合物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阿尔
  • 一种一次性拔罐器膜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医疗器械的一种一次性拔罐器膜套,是由拔罐器膜套膜和拔罐器膜套膜的护边共同制成的,能防止拔罐的交叉感染、克服降低拔罐容器清洁消毒再使用劳动力以及成本,还可方便的应用于拔血、皮肤
  • 一种口腔清洗消毒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清洗消毒装置,属于口腔【技术领域】,外套筒内的一端安装清洁刷轴,另一端安装冲洗球轴,清洁刷轴通过清洁刷轴紧定螺钉固定,冲洗球轴通过冲洗球轴紧定螺钉固定,清洁刷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清
  • 专利名称:一种骨靶向载体和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的靶向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骨组织的靶向载体和骨靶向药物。背景技术:骨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细胞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为骨基质,其中无机盐的含量占干重的65
  • 专利名称:一种高纯度茶多酚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提取物,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口含咀嚼的含高纯度茶多 酚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功效成分,它具有众多的医疗保健功能。目前, 相关研究报告已证实
  • 专利名称:任意坐姿角度可控的可躺可立式电动轮椅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轮椅车,尤其是一种能使患者实现站立和平躺状态的电动轮椅车。背景技术:由于老年人或腿部肌无力或下半身半身不遂患者不能自己站立、希望通过手来控制开关,借助轮椅
  • 专利名称:一种美白浴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洗浴液,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美白洗浴液,本发明还涉及该美白洗浴液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洗浴 是人们每天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洗浴时,一般都要用到洗浴液,目前,人们使用的
  • 专利名称:文冠果皂甙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文冠果皂甙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木,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等相关美白领域。背景技术:文冠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亦称之为文官果、文灯果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测试人体仰卧脊柱形态的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试人体仰卧脊柱形态的装置和方法。其应用价值在于能定量、精确测定受试者仰卧时脊柱处床垫的下陷量,来反映人体仰卧时的脊柱形态,也为个性化床垫的设计提供依据。背景技术
  • 专利名称:一种外用毒疮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毒疮膏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毒疮是身体上带有毒性的疮疤肿烂化脓,又称溃疡病。西医通常用各种外敷药治疗毒疮,但多数药物对身体有很大的刺激,而且效果不太可靠
  • 一种玻璃包装瓶消毒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包装瓶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盛放容器以及射流清洗装置;所述底座上放置盛放容器,所述盛放容器上方设有漏斗式密封盖,漏斗式密封盖的中心安装有过滤网片;射流清洗装置包括提升
  • 一种鼻炎术后护理柜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五官科护理用具,具体公开一种鼻炎术后护理柜箱,包括箱体,箱体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放置盒和杯套架,顶板下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抽屉、第二抽屉和放置柜,顶板底部表面横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