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30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适于在通过对目标 进行成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对例如人手部的形状等进行检测的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在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对表示人肌肤的肌肤 区域进行检测(识别)的肌肤识别系统(例如参见Yasuhiro Suzuki等人的“Proposal on Skin Detection by Near Infrared Multi-Band,,,见于 IEEJ Transactions C, No. 4,第 127 卷,2007,日本(非专利文献1))。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肌肤识别系统1的示例性构造。肌肤识别系统1包括光源部分21、摄像机22以及图像处理部分23。光源部分21包括由八个点表示的每个均发射(发出)具有波长λ 1的光(例如, 具有950[nm]波长的近红外光)的LED(发光二极管)21a,以及由八个白色圆点表示的每 个均发射具有与波长λ 不同的波长λ2的光(例如,具有870[nm]波长的近红外光)的 LED 21b。波长λ 1及λ 2被组合使得当这些光线被投射在人肌肤上时,具有波长λ 1的光 的反射率低于具有波长λ 2的光的反射率,并使得当投射在非人肌肤的目标上时,分别具 有波长λ 1及λ 2的光线以大致相同的反射率反射。LED 21a及LED 21b被布置为形成棋盘图案,由此例如以交替的方式来发光。摄像机22对由来自LED 21a的波长λ 1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并对由来自LED 21b的波长λ 2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摄像机将如此成像得到的图像供应至图像处理 部分23。具体而言,摄像机22接收反射光线(S卩,由LED 21a发出并被目标反射的波长λ 1 的光),并将由此成像得到的第一图像供应至图像处理部分23。摄像机22还接收另一反射 光线(即,由LED 21b发出并被目标反射的波长λ 2的光),并将由此成像得到的第二图像 供应至图像处理部分23。图像处理部分23对由摄像机22成像得到的第一与第二图像之间对应的像素的亮 度值之间的绝对差进行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绝对差对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肌 肤区域进行检测。波长λ 1的光在人肌肤上反射的反射率低于波长λ 2的光在人肌肤上反射的反射 率。因此,在第一图像中形成肌肤区域的像素的亮度值相对较小,而在第二图像中形成肌肤 区域的像素的亮度值相对较大。因此,第一及第二图像中形成肌肤区域的像素的亮度值之间的绝对差具有相对较 大的值。波长λ 1的光在非人肌肤的其他目标上反射的反射率大致与波长λ 2的光在非人 肌肤的其他目标上反射的反射率相同。因此,形成第一图像的非肌肤区域的其他区域的像 素的亮度值大致与形成第二图像的非肌肤区域的其他区域的像素的亮度值相同。
因此,第一及第二图像中形成非肌肤区域的其他区域的像素的亮度值之间的绝对 差具有相对较小的值。因此,肌肤识别系统1的图像处理部分23例如在上述绝对差具有相对较大的值时 可将相关的区域检测为肌肤区域。因此,肌肤识别系统1可基于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一及第二图像来对 第一图像的肌肤区域进行检测。例如,当肌肤识别系统1被结合在电视接收机中时,可以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检 测,并且可根据上述检测结果来对与预定操作相关的使用者手势进行识别。此外,基于识别 结果,可以执行诸如改变所选择的频道之类的操作。

发明内容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肌肤识别系统1中,光源部分21、摄像机22以及图像处理部分 23被设置为分离的部件,由此导致难以将该系统结合在诸如电视接收机之类的电子设备 中。为了将根据现有技术的肌肤识别系统1结合在电视接收机等设备中,必需在接收 机中设置容纳该系统的空间,由此导致要对电视接收机等设备的形状进行重大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允许将肌肤识别系统制成较小的尺寸,使得可将系统结合在 诸如电视接收机之类的电子设备中。具体而言,系统提供一种肌肤识别系统,其具有较小的 尺寸,同时消除了与照射及阴影相关的问题(在使系统较小时难以提供充分的照射及充足 的光源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用于在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 而获得的图像中对表示人肌肤的肌肤区域进行检测,包括第一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第一 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成像部分,其 对由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并对由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目 标进行成像;检测部分,其在通过对由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 获得的第一图像或通过对由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 二图像中对肌肤区域进行检测;以及衬底,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与所述成像部分及所 述检测部分布置在所述衬底上,并布置在使得所述发光部分各自关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 位置处。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可以布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直线上,并布置在各自关于位 于所述直线的中央的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所述衬底可包括光源衬底,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布置在所述光源衬底上的直 线上,并布置在各自关于位于所述直线的中央的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以及处理衬 底,所述成像部分及所述检测部分布置在所述处理衬底上。所述成像部分可被固定至所述光源衬底,使得所述成像部分沿所述光源衬底的正 交方向穿透所述光源衬底。所述光源衬底可设置有屏蔽部分,所述屏蔽部分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 部分的在未被阻挡的情况下会直接入射在所述成像部分上的光线进行阻挡。所述屏蔽部分可由金属形成。
还可设置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用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固定在使得所 述成像部分的成像方向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的发光方向一致的位置处。所述固定部分可由金属形成。可以设置对所述衬底进行支撑的支撑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部分可以是所述支撑 部分的一部分。可以设置透镜,以使得来自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的光线照射至所述成像部分 的成像范围内。所述透镜可以是蝇眼透镜或衍射光栅。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可被交替地布置在所述光源衬底上,并被布置在各自关 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与所述成像部分及所述检测部 分一体地布置在所述衬底上,并被布置在使得所述发光部分关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 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在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 得的图像中对表示人肌肤的肌肤区域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得到的所述肌肤区域来执行处 理,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 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成像部分,其对由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目 标进行成像,并对由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检测部分,在通过对由具 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或通过对由具有所述第 二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二图像中对肌肤区域进行检测;衬底,所 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与所述成像部分及所述检测部分一体化地布置在所述衬底上,并布 置在使得所述发光部分各自关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以及处理部分,其根据由所 述检测部分执行的检测结果来执行处理。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与所述成像部分及所述检测部分一体地 布置在所述衬底上,并布置在使得所述发光部分关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并且根 据由检测部分执行的检测结果来执行处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将用于根据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图像来对人 手部等的形状进行检测的图像处理装置设置为较小的尺寸,由此可将该装置结合在电子设 备中。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肌肤识别系统的示例性构造的视图;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视接收机的示例的视图;图3是示出肌肤识别模块的示例的视图;图4是示出光源组及摄像机的布置的示例的视图;图5是示出对形成光源组的LED及透镜的布置的示例的视图;图6是示出蝇眼透镜(fly-eye lens)的示例的视图;图7是示出通过光源组提供照射的视图;图8是示出具有屏蔽板的肌肤识别模块的示例的视图9是示出具有金属板的肌肤识别模块的示例的视图;并且图10是示出形成光源组的LED的布置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下述顺序来描述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1.实施例(结合有肌肤识别模块的电视接收机的示例);2.改变示例。<1.实施例 >[电视接收机41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电视接收机41。电视接收机41包括作为主要特征的监视器61、肌肤识别模块62以及调谐器(未 示出)。通过使肌肤识别模块62结构紧凑使得其可被容纳在电视接收机41的壳体中围绕 监视器61周边的区域中,来将肌肤识别模块62结合在围绕监视器61周边的区域中。例如,监视器61包括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 (场致发光)显示器以及对与电视播放 信号相关的图像(电视节目)进行显示的监视器。肌肤识别模块62利用结合在其中的摄像机84(图3)来对位于监视器61前方的 目标(例如,观看电视节目的使用者)进行成像。肌肤识别模块62在通过成像操作而获得 的图像中检测肌肤区域,并例如将检测结果供应至未示出的调谐器。例如,调谐器根据从肌肤识别模块62供应的检测结果,作为处理来执行对在电视 接收机41上显示的频道进行改变的操作。[肌肤识别模块62的外观]图3示出了肌肤识别模块62的示例性构造。肌肤识别模块62包括透镜81、光源组82、衬底83、摄像机84、图像处理部分85以 及支撑构件86。透镜81聚集由形成光源组82的各个LED发出的光,将聚集的光校正为例如点光 束,并将该光束投射在二维平面上,该二维平面是由摄像机84对其内执行成像的成像范 围。光源组82由一组发射(发出)具有波长λ 1的光(例如,具有950 [nm]波长的近 红外光)的LED以及一组发射(发出)具有与波长λ 1不同的波长λ 2的光(例如,具有 870[nm]波长的近红外光)的LED构成。例如,光源组82交替地发出具有波长λ 1的光以 及具有波长λ 2的光。 衬底83包括其上布置有光源组82的光源衬底83a以及其上布置有摄像机84及 图像处理部分85的处理衬底83b。将光源衬底83a及处理衬底83b设置为分离的衬底。光源衬底83a具有长条的矩形形状,而摄像机84被固定在光源衬底83a的中央, 使得摄像机84沿衬底的正交方向延伸穿过衬底。形成光源组82的LED布置在光源衬底 83a上的直线上,LED阵列基于摄像机84对中。例如,处理衬底83b是多层衬底(其例如具有四层或六层),并且该衬底具有与光 源衬底83a类似的长条矩形形状。处理衬底83b被设置在光源衬底83a后方。图像处理部 分85、以及被固定至光源衬底83a的摄像机84被布置在处理衬底83b上。
例如,摄像机84包括CXD (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 像传感器。摄像机通过利用具有波长λ 1的光照射物体并通过利用具有波长λ 2的光照射 物体来对目标进行成像,并将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各个图像供应至图像处理部分 85。具体而言,摄像机84接收反射光线(即,投射在目标上并被目标反射的具有波长 λ 1的光),并将通过对目标成像而获得的第一图像供应至图像处理部分85。摄像机84接 收另一反射光线(即,投射在目标上并被目标反射的具有波长λ2的光),并将通过对目标 成像而获得的第二图像供应至图像处理部分85。例如,图像处理部分85包括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并且该部分基于来自摄像 机84的第一及第二图像,从第一或第二图像检测表示人肌肤的区域。支撑构件86对透镜81、光源衬底83a以及处理衬底83b进行支撑。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82被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而摄像机84及 图像处理部分85被布置在处理衬底83b上。光源衬底83a与处理衬底83b彼此重叠。因此,相较于光源组82、摄像机84以及图像处理部分85被布置在一个衬底上(其 例如可以是光源衬底83a)而非将光源组82布置在一衬底上并将摄像机84及图像处理部 分85布置在分离的衬底上的情况,可使肌肤识别模块62的宽度(光源衬底83a的表面积) 更小。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将光源衬底83a及处理衬底83b设置为分离的衬底,故可使光 源衬底83a及处理衬底83b的制造成本低于一体地形成光源衬底83a及处理衬底83b所需 的成本。具体而言,光源衬底83a具有相对较大尺寸,以获得足以照射目标的光量。如上所 述,处理衬底83b包括多层衬底。因为构造复杂,故制造通过将处理衬底83b与光源衬底83a —体化而形成的衬底 83会导致总体较高的制造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将光源衬底83a与处理衬底83b设置为分离的衬底以简化电路结 构。由此可将制造成本保持得较低。此外,因为光源组82被均勻地布置在直线上(LED均勻布置在衬底的整个宽度 上),故可以方便地实现均勻的亮度分布。[光源组82与摄像机84之间的位置关系]图4示出了光源组82与摄像机84之间的关系的示例。如图4所示,摄像机84被固定在光源衬底83a的中央(位于衬底的中央)。形成光 源组82的LED的阵列被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以沿图中的水平方向延伸(位于直线上), 并被布置在使得其关于固定至衬底的摄像机84 (轴线101)线对称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摄像机84被固定在光源衬底83a的中央。因此,当使 用者在电视接收机41 (肌肤识别模块62)前做出手势时,可向前方对做出手势的使用者进 行成像。因此,使用者的手部等可被摄像机84成像,而不会被使用者自身的身体等部位阻 挡。因此,肌肤识别模块62 (图像处理部分85)可根据通过对使用者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 一及第二图像来准确地捕获使用者手部的动作等。
[LED 121与透镜81之间的位置关系]图5示出了形成光源组82的一部分的LED 121与透镜8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例。如图5所示,透镜81被布置在形成光源组82的一部分的各个LED121的前方。如图5所示,透镜81使来自LED 121的光(散射光)折射以调整(校正)被LED 121照射的范围(亮度分布)。例如,通过使范围缩窄,透镜81对由LED 121照射的范围进行校正(范围被校正 为比摄像机84的成像范围更窄的光点形式的照射范围)。因此,即使在来自对要成像的目 标进行照射的LED 121的光量不足时,也可由足够的光量来照射摄像机84的成像范围。可 以使用图6所示的蝇眼透镜81a或衍射光栅作为透镜81。当仅通过来自LED 121的充足的光量就可以照射要成像的目标时,就可以使用不 采用透镜81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如图5所示透镜81被设置在LED 121前方,故来自LED 121 的光(大致全部)被照射在成像范围内。因此,与从LED121发射作为散射光的光而未对其进行校正的情况相比较,可以使从LED121发出并射在成像范围外的光量较小,由此抑制照射光的损耗以照射位于成像 范围内的目标。因为对照射光损耗的抑制使得由来自LED 121的光有效地照射目标,故例如与当 来自LED 121的光未被透镜81等校正时所需的LED 121的数量相比,可以使LED 121的数
量较少。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可以使LED 121的数量较少,故可以抑制光源组82的功耗,并 且可使肌肤识别模块62结构紧凑。[光源组82的示例]图7示出了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的光源组82的示例。如图7所示,光源组82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使得具有波长λ 1的照射光的亮 度分布与具有波长λ2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成像范围内彼此一致。例如,发射具有波长λ 1的光的光源组(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为光源组82a及82c) 以及发射具有波长λ 2的光的光源组(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为光源组82b)被布置作为光 源组82,并被布置在使各组各自关于轴线101线对称的位置处。形成各个光源组82a、82b、 82c的各个LED被布置在使得其照射方向(在由LED发射的照射光线的中央处的光线的行 进方向)与摄像机84的成像方向(摄像机84的光轴方向)一致。根据摄像机84在接收不同光线时显示出的灵敏度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发射具有波 长λ 1的光的LED的数量以及发射具有波长λ 2的光的LED的数量。例如,假定摄像机84在接收具有波长λ 2的光时比在接收具有波长λ 1的光时显 示出更高的灵敏度。则如图7所示,发射具有波长λ 1的光的LED的布置的数量多于发射 具有波长λ 2的光的LED的数量,由此可以使得在摄像机84处接收的具有波长λ 1及λ 2 的反射光线被识别为具有相同强度。如图7所示,位于轴线101左侧的各个光源组82a、82b、82c均由多个LED形成。但 是,每个组均可由单一 LED替换。在此情况下,类似地构造位于轴线101右侧的各个光源组 82a、82b、82c。
例如,在位于轴线101左右两侧的各个光源组82a、82b、82c中,可由总共九个LED 来形成光源组82a及82c,并且可由单个LED来形成光源组82b。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发射具有波长λ 1及λ 2的光线的光源组被交替地布 置在使得它们各自关于轴线101线对称的位置处。因此,具有波长λ 1的照射光与具有波 长λ2的照射光被均勻地射向成像范围。因此,具有波长λ 1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与具有 波长λ 2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大致)彼此一致。在肌肤识别模块62中,摄像机84可获得(产生)第一及第二图像,使得具有波长 λ 1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与具有波长λ2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之间的一致程度越高,对肌 肤区域的检测越精确。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更准确地检测肌肤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发射具有波长λ 1的光的光源组与发射具有波长λ 2 的光的光源组被交替布置作为光源组82。此外,光源组82被布置为使得组的照射方向与摄 像机84的成像方向一致。因此,与仅涉及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源组交替地布置的步骤的方 法相比较,该实施例允许具有波长λ 1的照射光与具有波长λ2的照射光更均勻地射向成 像范围,以实现不同光线的亮度分布之间的更高的一致性。此外,如图7所示,因为光源组82a、82b、82c被布置在位于中央的摄像机84的左 右两侧,故与将光源组82a、82b、82c仅布置在图7中位于中央的摄像机84的左侧或右侧的 情况相比,用于照射在摄像机84的成像范围内存在的目标的照射光可以无偏向的方式(均 勻地)照射整个目标。因此,例如能够避免因照射光对使用者的手部等不充足的照射而导致在使用者手 部等上产生阴影,由此不能够对表示使用者的手部等(作为要成像的目标)的肌肤区域进 行检测的情况。<2.改变示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源组82设置在摄像机84附近以使肌肤识别模块62结构 紧凑。因此,摄像机84可能直接接收到来自布置在摄像机84附近的LED 121的照射光。在此情况下,肌肤识别模块62的摄像机84获得(产生)通过接收伴随有照射光 的反射光而成像的第一及第二图像,并且图像处理部分85基于通过接收伴随照射光的反 射光而成像的第一及第二图像来检测肌肤区域。但是,当如上所述在肌肤识别模块62处基于通过接收伴随有照射光的反射光而 成像的第一及第二图像来检测肌肤区域时,检测到的肌肤区域的准确度低于通过基于通过 仅接收反射光而成像的第一及第二图像来检测肌肤区域而实现的准确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如图8所示在摄像机84与布置在摄像机84附近的LED 121a及121b之间设置屏蔽板141a及141b以阻挡来自LED 121a及121b的照射光。因此, 可以防止来自LED 121a及121b的照射光射在摄像机84上,由此使得基于通过仅接收反射 光而成像的第一及第二图像来对人肌肤进行识别。相较于不存在屏蔽板141a及141b时进 行的检测,该方案允许更准确地检测肌肤区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因为形成光源组82的LED被布置得彼此接近以使肌肤识别 模块62结构紧凑,故LED容易经历因LED自身散发而产生的热量导致的温度上升。在此情 况下,因形成光源组82的LED处的温度上升,会导致LED的输出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由具有高吸热性(导热性)的金属来形成上述屏蔽板141a及141b,以将其用作散热板以吸收并发散因LED发光而产生的热量。因此,可以抑制因LED的发光而产生的热量所导致的温度上升,以防止LED的输出 下降。因此,能够防止具有波长λ 1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与具有波长λ2的照射光的亮度 分布因LED的输出下降而改变为不同的分布状态。在该改变示例中,如图9所示,例如可以设置通过对具有高吸热性的金属进行模 制而制成的金属板161与LED 121发生接触,由此使得在LED121处产生的热量被金属板 161吸收并发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ED 121被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以将LED121固定在使 LED 121的照射方向与摄像机84的成像方向一致的位置处。可替代地,可以将LED 121固 定至作为支撑构件86的一部分而制成的金属板161。在此情况下,除了能够抑制因LED 121 发光而造成的温度上升从而防止LED 121输出下降之外,还可以更准确地固定LED 121的 照射方向。具体而言,LED 121的照射方向在将LED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时确定,并且在将 LED 121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时,LED 121的照射方向因光源衬底83a的尺寸误差等(光 源衬底83a的设计尺寸与实际尺寸之间的误差)会产生误差。当其上布置有LED 121的光源衬底83a被支撑构件86支撑时,LED121的照射方 向的误差还会因支撑构件86的尺寸误差等而引起。相反,例如,在制成金属板161作为支撑构件86的一部分以利用金属板161来固 定LED 121的情况下,当将LED 121固定至金属板161时,仅会因为金属板161的尺寸误差 等而引起LED 121的照射方向的误差。因此,能够防止与实施例中的情况类似在制造的两 个阶段(即,将LED 121布置在光源衬底83a上的阶段以及由支撑构件86来支撑光源衬底 83a的阶段)均产生LED 121的照射方向的误差。当如上所述由作为支撑构件86的一部分制成的金属板161来确定LED 121的照 射方向时,可以减小LED 121的照射方向的误差,并且可以不使用散热剂等来有效地分散 由LED 121产生的热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LED在光源衬底83a上成一行布置。可替代地, 例如可将LED布置为图10中的两行,只要LED被布置在其关于轴线101线对称的位置处即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形成光源组82的LED布置在使LED关于摄像机84的轴 线101线对称的位置处。可替代地,例如可布置LED使得其关于摄像机点对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肌肤识别模块62结合在电视接收机41中。但是,本发明 并不限于将肌肤识别模块62结合在电视接收机41中,并且例如可替代地将模块结合在个 人计算机等设备中。换言之,可将肌肤识别模块62结合在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中,只要该电子设备根 据由肌肤识别模块62执行的检测(识别)结果来执行处理即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意指由多个设备形成的复合体。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这些,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前提下,可 实现各种改变示例。本申请涉及在于2009年8月12日向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09-187048中揭示的主题,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用于在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对表示人肌肤的 肌肤区域进行检测,包括第一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光; 第二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 成像部分,其对由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并对由具有所述第二 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检测部分,其基于通过对由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 第一图像以及通过对由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二图 像,来在所述第一图像或所述第二图像中对肌肤区域进行检测;以及衬底,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与所述成像部分及所述检测部分一体化地布置在所述 衬底上,并布置在使得所述发光部分各自关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布置在所述 衬底上的直线上,并布置在各自关于位于所述直线的中央的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衬底包括光源衬底,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布置在所述光源衬底上的直线上,并布置在各自 关于位于所述直线的中央的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以及处理衬底,所述成像部分及所述检测部分布置在所述处理衬底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成像部分被固定至所述光源衬底, 使得所述成像部分沿所述光源衬底的法线方向穿透所述光源衬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光源衬底设置有屏蔽部分,所述屏 蔽部分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的在未被阻挡的情况下会直接入射在所述成 像部分上的光线进行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屏蔽部分由金属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将所述第一 及第二发光部分固定在使得所述成像部分的成像方向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的发光 方向一致的位置处。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分由金属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对所述衬底进行支撑的支撑部分,其 中,所述固定部分形成所述支撑部分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被设置为使得来自所 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的光线照射至所述成像部分的成像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透镜是蝇眼透镜或衍射光栅。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被交替地布 置在所述光源衬底上,并被布置在各自关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
13.一种电子设备,其在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对表示人肌肤的肌肤区 域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得到的所述肌肤区域来执行处理,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成像部分,其对由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并对由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检测部分,其基于通过对由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 第一图像以及通过对由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所述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二图 像,来在所述第一图像或所述第二图像中对肌肤区域进行检测;衬底,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与所述成像部分及所述检测部分一体化地布置在所述 衬底上,并布置在使得所述发光部分各自关于所述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以及 处理部分,其根据由所述检测部分执行的检测结果来执行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在通过对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对表示人肌肤的肌肤区域进行检测,包括第一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分,其发出具有与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成像部分,其对由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并对由具有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检测部分,其基于通过对由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一图像及通过对由具有第二波长的光照射的目标进行成像而获得的第二图像,来在第一或第二图像中对肌肤区域进行检测;以及衬底,第一及第二发光部分与成像部分及检测部分一体地布置在衬底上,并布置在使发光部分各自关于成像部分对称的位置处。
文档编号A61B5/117GK101991423SQ20101025053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2日
发明者森一郎, 椛泽秀年 申请人:索尼公司

  • 专利名称:抗衰老冲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冲剂,特别涉及没有明显病症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衰老。具体来说是一种含有生物素的,主要用于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加人体活力,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 一种衣柜挂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柜挂钩包括钩体、结构框、铆钉、挡板、空气净化包及固定装置,所述钩体与所述结构框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结构框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包设于所述结构框的内部,所述固定装置设
  • 西药片剂切割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西药片剂切割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切割装置主体框架,其特征是在切割装置主体框架下端设有切割载物平台,切割载物平台前侧设有照明灯开关,照明灯开关右侧设有纽扣电池安放槽,
  • 专利名称:电焊阴阳镜片面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面罩,尤其是能阴阳相变的电焊阴阳镜片面罩。 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电焊面罩品种很多,其实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透明镜片的面罩,另一种是电焊墨镜镜片的面罩。前者是电焊未起弧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或预防疼痛的杂芳基-四氢哌啶基化合物的制作方法用于治疗或预防疼痛的杂芳基-四氢脈啶基化合物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04年7月23日的申请号为201010M2577. 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用于治疗或预防疼痛的杂芳基-四氢哌啶基
  • 一种负压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设备,包括:进口端与负压接口连接并用于使气体沿进口端至出口端方向流通的单向阀,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并在启动后用于为所述负压接口提供负压以通过与所述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
  • 诊断治疗一体化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诊断治疗一体化车,包括:体检车本体,具有车底板、车顶板、前窗板、后窗板、左车侧板及右车侧板,体检车本体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多个区,体检车本体至少包括驾驶区、手术区及体检区,左车侧板与右车
  • 专利名称:机械皮肤表面重建的制作方法机械皮肤表面重建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6年6月22日、国际申请号为 US20060M505、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068002^19. 6、发明名称为“机械皮肤表 面重建”的发明专利申
  • 专利名称:可注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稳定性的红豆杉醇溶液。红豆杉醇是一种从西方柴杉,短叶红豆杉的树皮里提炼出来的化合物并已知它有抗肿瘤活性。例如在Merck索引,第11版,1989,专题文章9049中描述。在1
  • 一种防止液体倒流的精密引流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液体倒流的精密引流袋,包括:T阀组件、排液管、袋体、瓶体、导流板、接口、两件式滴瓶组件、进液管套管、大号罗伯特夹、进液管、橡筋、床单夹、袋体空气膜、采样口组件、护帽、
  • 专利名称:灯心草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或抑制血管生成药物、保健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心草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或抑制血管生成药物、保健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背景技术: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 专利名称:治疗妇女青带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治疗妇女因肝经湿热所致青带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步骤及方法。背景技术:妇科常见的带下病多数是白带,但也有青带病例,其特征是带下色青或绿色,粘稠气
  • 专利名称:一种左金胃漂浮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左金丸胃漂浮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左金丸方出元代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由黄连和吴茱萸以61组成的水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左金丸能抑制胃酸分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绞痛的医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绞痛的医药制剂。背景技术: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冠心病目前在我国的
  • 静脉配药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静脉配药装置,该装置设有带有尖刺管的导流管a和导流管b,在导流管a和导流管b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促流蠕动泵,促流蠕动泵的辊轮12贴压住导流管a和导流管b,其导流管a和导流管b两端的尖刺管分别刺入药液容器a和药液
  • 专利名称:自吸式新型微量采血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末稍血微量采血时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改 进。技术背景抽血化验是医院诊治患者经常采用的医疗措施,成人抽血时现大部分采血真空采 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静脉抽血,而婴幼
  • 专利名称:喹诺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下列通式Ⅰ所示的新型喹诺酮化合物 式中X代表C-H、C-F或N,Z代表氢、卤素或氨基,R1代表氢或药用阳离子,R2代表C1-4烷基、卤代烷基或羟烷基,乙烯基,C3-6环烷基或氟苯基,R3
  • 专利名称:一种须后清洁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须后清洁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清洁用品领域。背景技术:目前应用于面部剃须后的清洁、消毒剂一般都为纯净水加上一些植物提取物,只能起到基本清洁面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便秘是一种常见多发症,凡因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内含水份被过量吸收,致粪便干结,正常排便频率消失,即形成便秘。便
  • 专利名称:防蚊止痒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防蚊止痒液。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防蚊液和止痒液一般都是分开配制的,分开使用带来麻烦。如果被蚊虫叮咬了,容易抓破,有的止痒液含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对皮肤伤害比较大,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背景技术:“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