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犬扁桃体炎的中药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 抗癌药靶向纳米给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输液流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 消炎、溶石排石液及其生产方法
- 临床应用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备皮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氯桂丁胺缓释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纤维化疾病的含低剂量西罗莫司的药物组合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咳川贝枇杷颗粒的制备方法
- 体温计消毒复位装置制造方法
- 成像装置和清洁成像装置的照明窗的方法
- 颅脑术后引流管挂钩架的制作方法
- 阴道送药钳的制作方法
- 数字式生理生化参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智能动态脑电图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 一种高功率变频超声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神经外科手术架的制作方法
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制作方法
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的出气孔与所述气门连接;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随时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术床。
【专利说明】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地指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俯卧位全麻手术只能在带有专用头架的手术床上进行手术,或在手术床上放置特质面部头圈,在使用上述带有专用头架的手术床以及特质面部头圈的时候,不易放置全麻气管导管,且全麻气管导管极易压伤面部,此外,在手术时不易观察患者面部情况,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手术时,将该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移动到手术床前,患者将头部置于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上,不仅便于放置全麻气管导管,利于观察患者面部情况,且能够根据手术床的高度来调节该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高低。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包括:
[0005]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
[0006]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
[0007]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
[0008]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所述升降气筒的四周为伸缩式褶皱连接,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后,所述褶皱被拉直;
[0009]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通过所述气门与所述升降气管连接;
[0010]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
[0011]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报警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滚轮滚动的固定阀。
[0014]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当需要进行俯卧位全麻手术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移动到手术床前,根据手术床的高度踩动脚踏式打气筒,脚踏式打气筒向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后,褶皱被拉直,升降气管向上伸延,此时向上伸延的升降气管将上支撑杆向上顶,直至患者的头部正好能够放置在固定圈上。
[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随时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术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包括:底座1、下支撑杆2、上支撑杆3、头部支架4和头部支撑杆5,下支撑杆2为空心的筒状,下支撑杆2设于底座I上,上支撑杆3套于下支撑杆2内的上部。
[0021]为了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底座I的底端设有滚轮7,滚轮7上设有固定阀(图中未示出),固定阀用于固定滚轮7,防止滚轮7滚动造成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0022]患者的头部需要放于头部固定圈4上,为了稳固地支撑头部固定圈4,本实施例以三根头部支撑杆5为例进行说明,三根头部支撑杆5的一端分别与头部固定圈4连接,三根头部支撑杆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杆3的顶端。
[002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支撑杆3是套入在下支撑杆2内的,因此,当需要根据手术床的高度来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时,可以将上支撑杆3从下支撑杆2内抽出到一定位置后再固定。
[0024]由于手术过程中,时间紧迫,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调节本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高度,且为了保证医护人员手部的卫生和洁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脚实现快速升起上支撑杆3的结构,具体如下:
[0025]上支撑杆3的上端安装一个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6,如图2所示,该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6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报警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0026]此外,下支撑杆2内的下部设有升降气管8,如图3所示,正常状态下,升降气管8与上支撑杆3在下支撑杆2内是接触的,升降气管8的底部设有气门8.1,升降气管8的四周为伸缩式褶皱形状,升降气管8内充满气体后,褶皱被拉直;气门8.1连接有脚踏式打气筒9,脚踏式打气筒9的进气端设有一个脚踏板9.1。
[002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8]当需要进行俯卧位全麻手术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移动到手术床前,医护人员根据手术床的高度踩动脚踏板9.1,脚踏式打气筒9向升降气管8内充入气体,升降气管8内充入气体后气压增大,将褶皱拉直,此时升降气管8向上伸展,向上伸展的升降气管8将上支撑杆3向上顶,直至患者的头部正好能够放置在头部固定圈4上。
[0029]由于气门8.1只允许进气,不允许出气(出气需要操作气门),因此,当上支撑杆3上升到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6检测到患者时,即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被患者挡住后反射,反射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后进入处理器内,处理器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此时提醒医护人员头部固定圈4的位置已接近患者,可以减缓脚踏的力度,上支撑杆3被缓缓的升起,直至患者的头部正好能够放置在固定圈上,能够防止上支撑杆3上升速度过快后不易调低的问题
[003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随时使用,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术床,且在调节高度的时候,通过脚踏即可实现精确调节,不需要使用手操作,避免手收到污染后影响手术。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 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 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 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所述升降气筒的四周为伸缩式褶皱连接,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后,所述褶皱被拉直; 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通过所述气门与所述升降气管连接; 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 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报警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滚轮滚动的固定阀。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3988869SQ20142033993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鲁海蜃, 黄碧欣, 芦敏慧, 谭诗敏, 冯静, 穆桂玲 申请人:武汉市普爱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保湿爽肤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湿爽肤水。背景技术:爽肤水也称紧肤水、化妆水等,它的作用就在于再次清洁以恢复肌肤表面的酸碱值,并调理角质层,使肌肤更好地吸收,并为使用保养品作准备。所以洗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背景技术:夫妇婚后同居一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指施,由于男性方面的原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症。男性由于全身性因素导致精液
- 专利名称:能量瘦身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肥仪器,具体是一种能量瘦身仪。 背景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肥胖可导致痛风、疖子、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白内障、眼内压、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
- 专利名称:生物电创伤治疗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伤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荷负电纳米粒子产生装置及方法来治疗创伤的治疗仪。荷负电纳米粒子的尺寸小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通常的细菌,是它们的几分之一或更小,能通过人体的呼吸以及皮肤
- 专利名称:一种丹参的提取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丹参的提取方法。背景技术:丹参,《雷公炮制药性解》,I曰“其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经。养神定志,破结除俊,清痈散肿,排脓止痛,生肌长肉,治风邪留热,眼赤狂闷,
- 专利名称:凝胶型化妆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化妆品组合物,尤其是涉及水凝胶形式的稳定低pH化妆品组合物,该组合物提供了改善的皮肤感觉和残留特性并且具有改善的润湿、润肤、擦入和吸收特性。多年以来,为达到保持皮肤光滑柔软状态的目标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 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器,包括金属头、导丝、结扣,导丝两端各固定一个金属头,导丝上设有结扣。结扣由一束7号丝线以导丝为轴心打结形成,所述的结扣外径与大腿根部大隐静脉口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 用于真空x射线成像的抽屉式气室型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真空x射线成像的抽屉式气室型诊断系统,包括腔体、真空转接面板、成像模块、搭载平台和伺服控制模块。其中,腔体的前后两端面为带密封胶圈的真空密封面;真空转接面板与腔体的后端面
- 专利名称:改进型塑料镊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镊子,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医用一次性塑料镊子。背景技术:现有的医用一次性塑料镊子采用注塑成型,成型后就不能改变形状,如确系一次性使用,用毕后作破坏处理则比较麻烦。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
- 专利名称:用于提高局部药物组合物的抗菌效力的阴离子氨基酸基表面活性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总的涉及药物组合物的保存。本发明具体涉及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尤其是氨基酸基表面活性剂来防止或降低可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的抗菌组分与其中所含其他组
- 专利名称:排除成像环境导致色差及检验成像环境稳定度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提升成像环境稳定度的方法,尤指一种可排除成像环境各种因子导致色差的方法。背景技术:二十一世纪影像诊断医学的发展,在于高分辨率的影像诊断技术、高速影像传递技术以及更
- 专利名称:静脉强化造影用头皮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器具,尤其是一种头皮针。 背景技术:目前,静脉强化造影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造影时所用的静脉头皮针主要为一次性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和普通静脉头皮针两
- 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床【技术领域】,涉及多功能护理床,在金属架制作的框架式床体上安装有可倾斜抬起的床垫,床垫的前、中、后居中设置有凹槽,前、中、后的凹槽内设置有洗头盆、如厕盆及洗脚盆,洗头盆及洗脚盆的排污口上
- 一种溶解解脱弹簧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解解脱弹簧圈,包括弹簧圈和输送管,所述弹簧圈一端伸入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设有溶解块,所述溶解块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溶解块与弹簧圈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圈与输送管之间密封设置。由于采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更年期精神病的药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更年期精神病的药剂。 背景技术:更年期精神病是人体在更年时期05-60岁)首次发病,由于体内代谢失调及内 分泌功能减退,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
- 一种便携式自动急救呼吸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急救呼吸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部与气囊机构相连接,所述罩体中部设置呼吸管,所述罩体表面设置单向阀A;采用单向阀进行隔离使得其在进行吸氧的时候,不会将空气吸入,也避
- 专利名称:自吸式新型微量采血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末稍血微量采血时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改 进。技术背景抽血化验是医院诊治患者经常采用的医疗措施,成人抽血时现大部分采血真空采 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静脉抽血,而婴幼
- 专利名称:闭孔下紧张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或防止尿失禁现象的紧张转换装置anfra-Obturator tension transfer device :Ι0Τ),该紧张转换装置比如仅最小限度地切开尿道下方部位后放入
- 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液体药进药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液体药进药装置,包括:管体、活塞、连接杆、按钮、连接体、凹槽、挡板、喂药管、连接管、滑道、滑板、喂药嘴,其特征在于:管体内设有活塞,活塞上设有连接杆,连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痔疮、冻疮、压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痔疮、冻疮、压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