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1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药是OTC药品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药物之一,但由于该类药品的市场空间巨大,仍刺激着众多企业趋之若鹫。感冒药市场主要分为纯中药制剂、中西药合剂、西药制剂三大类。从中药复方制剂上来讲,大多数还是采用中药领域常规的水提取或中药粉直接入药工艺,属于低端的中成药加工。如何提高中药加工工艺,特别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及其有些中药挥发油类的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也成为从多医药生产企业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复方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颗粒剂通过开水冲服,使用方便,临床疗效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IOOOg的颗粒剂紫苏叶40 - 60g、板蓝根90 - 110g、前胡30 - 50g、防风25 — 35g、金银忍冬叶30 — 50g、麦冬25 - 35g、苦杏仁20 - 40g、羌活20 — 40g、川芎20 — 40g、陈皮25 — 35g、桑白皮25 - 35g、牛蒡子 15 - 25g。具体的,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优选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IOOOg的颗粒剂紫苏叶50g、板蓝根100g、前胡40g、防风30g、金银忍冬叶40g、麦冬30g、苦杏仁30g、羌活30g、川芎30g、陈皮30g、桑白皮30g、牛蒡子20g。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比例取紫苏叶、前胡、防风、羌活、川芎、陈皮六味原料药,粉碎过20目筛,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其挥发油,萃取温度35 45°C,萃取压力1500 2000Kpa,萃取时间2h,并对所得挥发油用环糊精进行包合得环糊精包合物,备用;具体包合条件为包合温度40 60°C,包合时间lh,挥发油与卢-环糊精重量比为1:4 8,卢-环糊精与水的重量比为 1:13 18 ;
②提取挥发油后的上述六味药渣与板蓝根、金银忍冬叶、麦冬、苦杏仁、桑白皮和牛蒡子混合后,加入原料药重量之和(即药渣与板蓝根、金银忍冬叶、麦冬、苦杏仁、桑白皮和牛蒡子的重量之和)8 10倍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I. 5h,第二次煎煮lh,合并煎药,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0 I. 30 g/cm3,干燥后得浸膏,备用;
③在步骤②所得的提取物浸膏中加入糊精和甜叶菊苷,并加入95%乙醇进行制粒,干燥后与步骤①所得的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即得IOOOg的颗粒剂,分装成5g/袋即可。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日三次,成人每次IOg (二袋),10岁以下小儿每次5g (一袋)。
糊精在颗粒剂中主要用作填充剂,用量根据原料药的提取量适当相应添加,用以使最后所得的颗粒剂总重补足为1000g。以总重IOOOg的颗粒剂来计,一般糊精的加量为300 400g,用作矫味剂的甜叶菊苷用量不超过20g,用作湿润剂的乙醇添加量为100 200go紫苏叶,别名苏叶,性味辛,微温,无毒。归脾、肺经。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等。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前胡有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之功效。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金银忍冬叶为忍冬科植物金银忍冬的茎叶。金银忍冬,别名金银木。味甘;淡;性寒。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痈;乳痈;湿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花蕾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麦冬,味甘、微苦、性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苦杏仁,别名杏仁。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羌活,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 水浮肿、疮疡肿毒。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陈皮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桑白皮,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本方所主证候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肺气失宣,阳气不能外达,寒湿伤于经络,故头痛发热,鼻塞流涕,肢体酸痛。阳旺之体,邪郁化热,或素有内热,故见咳嗽咽痛。方中紫苏叶、防风,辛温升散,解表散寒祛风为君药;桑白皮、前胡、苦杏仁、麦冬、陈皮,宣肺止咳化痰;板蓝根、金银忍冬叶、牛蒡子、清热解毒利咽;羌活、川芎祛风除湿通络;全方共成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热解毒之功效。以上组方,通过现代中药加工,制作成颗粒剂,临床用于治疗风热或外感风寒之感冒,有效率达94%以上。本发明颗粒剂的制作工艺具有如下特点①中药原药材采取水提取与先进的CO2超临界萃取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所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纯度,提高了生产效率。②组方中防风、川芎、陈皮、前胡、羌活、紫苏叶六味原料药均含有挥发油成分,先将以上六味药材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其挥发油;为防止挥发油在颗粒剂制备过程中损失,又采用I 13-环糊精包合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在临床疗效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③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 “甜叶菊苷”作为遮味剂,改变了传统中药复方制剂采用“白糖”为调味剂的制法,使得该产品属无糖型颗粒制剂,临床服用人群更加广泛,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使用。该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克服了原中药传统提取工艺存在的不足,不但缩短了工时,而且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也更加彻底。同时,对挥发油的环糊精包合,也很好地避免了挥发油在药物制剂制作或存放过程中的损失,从而确保了产品的含量和临床疗效。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也节约了生产能源和成本。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和试验、留样观察及临床验证,采用该组方和工艺生产的中药制剂质量经加速实验和长期留样观察,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临床疗效也较同类产品更优(临床有效率达9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工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I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IOOOg的颗粒剂紫苏叶50g、板蓝根100g、前胡40g、防风30g、金银忍冬叶40g、麦冬30g、苦杏仁30g、羌活30g、川芎30g、陈皮30g、桑白皮30g、牛蒡子20g。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上述比例取紫苏叶、前胡、防风、羌活、川芎、陈皮六味原料药,粉碎过20目筛,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其挥发油,萃取温度40°C,萃取压力1500 2000Kpa,萃取时间2h,并对所得挥发油用环糊精进行包合得环糊精包合物,备用;具体包合条件为包合温度50°C,包合时间lh,挥发油与环糊精重量比为1:6,环糊精与水的重量比为1:15 ;
②提取挥发油后的上述六味药渣与板蓝根、金银忍冬叶、麦冬、苦杏仁、桑白皮和牛蒡子混合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重量之和(即药渣与板蓝根、金银忍冬叶、麦冬、苦杏仁、桑白皮和牛蒡子的重量之和)10倍的水,煎煮I. 5h,第二次加入原料药重量之和8倍的水煎煮lh,合并煎药,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g/cm3 (80°C测),干燥后得浸膏,备用;
③在步骤②所得的提取物浸膏中加入糊精(约350g)和甜叶菊苷(约18g),并加入体积浓度95%乙醇(约180ml)进行制粒,干燥后与步骤①所得的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即得IOOOg的颗粒剂,分装成5g/袋即可。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日三次,成人每次IOg (二袋),10岁以下小儿每次5g (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IOOOg的颗粒剂紫苏叶45g、板蓝根110g、前胡50g、防风35g、金银忍冬叶35g、麦冬25g、苦杏仁25g、羌活40g、川弯25g、陈皮25g、桑白皮35g、牛蒡子15g。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I。实施例3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IOOOg的颗粒剂紫苏叶60g、板蓝根90g、前胡30g、防风25g、金银忍冬叶50g、麦冬35g、苦杏仁35g、羌活25g、川弯35g、陈皮35g、桑白皮25g、牛蒡子25g。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I。在日常的临床感冒患者群中,一般依中医理论按其临床症状,分为风邪外感、风热感冒、感冒夹湿、湿浊中阻,肠胃气滞诸类。其中,风邪外感之临床主症发热恶寒,有汗不解,口渴不欲饮,苔薄白,脉浮小数;临床治疗方法为调和营卫,辛温解表。风热感冒之临床主症发热,微咳,咽红,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临床治疗方法为辛凉解表。感冒夹湿之临床主症感冒两周,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太白黄腻,脉浮微数;临床治疗方法为祛湿解表。湿浊中阻,肠胃气滞之临床主症寒重热轻,头胀身痛,胸闷不咳,舌苔白腻如积粉,脉象沉滑,二便俱少;临床治疗方法为祛表里之湿。
为验证本发明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的药效,特进行如下试验。临床观察中,主要针对风邪外感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共345例,男170例,女17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
2.5岁,其中以青壮年居多,部分为儿童,少数为老人,各种职业均有。临床效果判断标准如下 1、治愈各种临床症状消失;
2、显效各种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
3、有效各种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
4、无效用药一疗程后,各种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服药一疗程及临床观察周期为三天,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临床观察统计结果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IOOOg的颗粒剂紫苏叶40 - 60g、板蓝根90 - 110g、前胡30 - 50g、防风25 — 35g、金银忍冬叶30 - 50g、麦冬 25 - 35g、苦杏仁 20 — 40g、羌活 20 — 40g、川芎 20 — 40g、陈皮 25 —35g、桑白皮25 — 35g、牛蒡子15 — 25g。
2.如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IOOOg的颗粒剂紫苏叶50g、板蓝根100g、前胡40g、防风30g、金银忍冬叶40g、麦冬30g、苦杏仁30g、羌活30g、川芎30g、陈皮30g、桑白皮30g、牛蒡子20g。
3.权利要求I或2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比例取紫苏叶、前胡、防风、羌活、川芎、陈皮六味原料药,粉碎过20目筛,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其挥发油,萃取温度35 45°C,萃取压力1500 2000Kpa,萃取时间2h,并对所得挥发油用环糊精进行包合得环糊精包合物,备用;具体包合条件为包合温度40 60°C,包合时间lh,挥发油与卢-环糊精重量比为1:4 8,卢-环糊精与水的重量比为 1:13 18 ; ②提取挥发油后的上述六味药渣与板蓝根、金银忍冬叶、麦冬、苦杏仁、桑白皮和牛蒡子混合后,加入原料药重量之和8 10倍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I. 5h,第二次煎煮Ih,合并煎药,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0 I. 30 g/cm3,干燥后得浸膏,备用; ③在步骤②所得的提取物浸膏中加入糊精和甜叶菊苷,并加入95%乙醇进行制粒,干燥后与步骤①所得的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总重为1000g的颗粒剂紫苏叶40-60g、板蓝根90-110g、前胡30-50g、防风25-35g、金银忍冬叶30-50g、麦冬25-35g、苦杏仁20-40g、羌活20-40g、川芎20-40g、陈皮25-35g、桑白皮25-35g、牛蒡子15-25g。本方所主证候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临床用于治疗风热或外感风寒之感冒,有效率达94%以上。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2772645SQ20121024255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乔清波, 谢守华, 陈智锋 申请人:上海迪冉郸城制药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生物电创伤治疗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伤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荷负电纳米粒子产生装置及方法来治疗创伤的治疗仪。荷负电纳米粒子的尺寸小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通常的细菌,是它们的几分之一或更小,能通过人体的呼吸以及皮肤
  • 一种婴儿淹红保健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淹红保健袋,包括一由柔性可渗透材料制成的矩形外包袋,所述外包袋内装有蘸满爽身粉的海绵块;所述外包袋还包括有闭合固定组件,所述闭合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包袋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本
  • 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包括草帽状矫正吸引器,所述草帽状矫正吸引器由吸盘和与吸盘相连接的用以容纳乳头的吸引柱组成。所述吸引柱的顶端设置有气孔,气孔上方设置有活瓣。所述活瓣覆盖在气孔上。所述乳
  • 专利名称:扭伤喷雾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扭伤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扭伤喷雾剂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现在市面上对扭伤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很多,有喷剂、贴膏,但从治疗的效果来看都不十分理想,但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扭伤发病率非常之高,
  • 专利名称:一种超低温冷冻治疗系统用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治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超低温冷冻治疗系统用预冷装 置。背景技术:低温外科(Cryosurgery),又称冷冻治疗,指利用低温机械,有控制的使病灶组织 经历降
  • 专利名称:一种单圆弧刃超声骨刀刀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圆弧刃超声骨刀刀头。 背景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经常使用超声骨刀对骨头进行切割、磨削、刨削、刮削或者任意整形。如图1所示,目前的超声骨刀刀头多
  • 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薄棉芯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薄棉芯的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粉碎机、输出端、集绒仓和成型轮毂,集绒仓具有与粉碎机出口相连接的上口和罩在成
  • 专利名称: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的组合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尤其是一种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的组合制剂。背景技术: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能阻止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PPI进人体内后,作用时间可达24h以上,
  • 专利名称:静脉强化造影用头皮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器具,尤其是一种头皮针。 背景技术:目前,静脉强化造影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造影时所用的静脉头皮针主要为一次性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和普通静脉头皮针两
  • 专利名称:一种供脚部受伤患者淋浴时使用的防水护脚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供脚部受伤患者淋浴时使用的防水护脚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脚部受伤患者淋浴时使用的防水护脚器,尤其涉及一种是脚部受伤患者淋浴时防止水渗入的护脚装置。
  • 专利名称:一种微管蛋白解聚剂多肽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微管蛋白解聚剂多肽4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具有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多肽。背景技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一种进行性恶性疾病,其特征为大量的类
  • 一种重症病人的自带螺旋碾磨的喂药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症病人的自带螺旋碾磨的喂药器,包括透明筒体,所述的透明筒体的上端布置有端盖,该透明筒体的内部紧贴布置有可升降的活塞块,透明筒体的内圆侧壁上布置有螺旋形凸起筋,活塞块
  • 一种有助于恢复和行走的腿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助于恢复和行走的腿部支撑架,包括固定在腿部的夹持部分,在夹持部分上设置韧性支撑板,在韧性支撑板上设置滚动结构和撑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助于恢复和行走的腿部支撑架
  • 活体取样钳钳头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样钳钳头的改进结构,取样钳包括左连杆和右连杆、左钳头、右钳头,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头端分别设有一体化的钳头销钉,左钳头和右连杆通过右连杆的钳头销钉插入左钳头的钳头销钉孔中铆接连接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症保健食品,特别是一种加入中药和营养素的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保健食品,本发明还涉及这种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常见的多发
  • 新型手术术野保护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来隔离患者具体手术部位与手术切口周围组织,避免手术过程中渗血或渗液影响术野操作,防止患者手术过程中病变部位产生的污物污染周围组织的新型手术术野保护套,它包括操作通道、定位件、支撑
  • 一种智能输液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换瓶,并提供报警信息的输液多对单输液转换器的智能输液设备。包括输液支架9、滴数传感器7和10、输液软管4、滴液管5、调节器6,其特征在于:包含输液转换器,该输液转换器
  • 专利名称:一种手术用骨螺钉改锥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螺钉配套使用的手术用骨螺钉改锥。背景技术:骨科临床上经常用到锁定钢板及锁定螺钉,锁定螺钉是由钉体和钉帽组成,钉体通常细而短,钉帽薄,钉帽上的凹槽较
  • 一种手术器械放置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器械放置架,手术器械放置架包括放置仓、支腿,支腿设置于放置仓底端四角,支腿之间设置支撑杆,放置仓内部设置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液喷口、区域分隔板、过滤网以及冷却仓;放置仓采用三层结
  • 专利名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是常见胃部疾病之一。发病原因有很多
  • 带扩张球囊的超细肿瘤冷冻消融探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扩张球囊的超细肿瘤冷冻消融探针,包括壳体、球囊、薄膜热电偶、绝缘层,壳体由一体的靶向区和非靶向区组成,非靶向区固定有球囊,非靶向区尾端设置有扩张球囊的充气孔,靶向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