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1,2,4-苯并三嗪氧化物的口服凝胶胶囊配方的制作方法
- 反射式光电脉搏波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设备的红外超导体温监测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中药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育发灵及制造方法
- 无线供电按摩鞋的制作方法
- 用于防治牙石的焦磷酸二酯的制作方法
- 一种针头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薄荷香型鼻烟的制作方法
- 一种清热退烧的中药冲剂的制作方法
- 粘土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可以预防近视、远视、老花眼的视体版本的制作方法
- 用于治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的OGP-rhLeptin融合蛋白及编码该融合蛋白的核酸的制作方法
- 一种尿管安全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 喉头罩的制作方法
- 治疗记忆力减弱的中草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一种用金属致孔剂制备多孔骨水泥的方法
- 一种肾脏穿刺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腹部磁疗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自主调节式刮痧器的制造方法
多孔型骨替代材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多孔型骨替代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型骨替代材料,尤其涉及其制备方法。
用丙烯酸酯塑料制成骨粘接剂及由此制备骨替代材料已有很长的历史。已证明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材料适用于这种场合,因为它们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强度很高,并适于释放包埋的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其适于实际应用的成型性能。
一般的骨粘接剂由一固体组分和一液体组分构成,其中固体组分含有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细料以及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如果需要,还含X射线造影剂(X—ay contrast media)、填料和着色剂;而液体组分含有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使用时,将固体组分与液体组分混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半固态的膏状物,再将其制成所需的形状,如果需要,也可在修补手术中将其注入到修补处起粘接作用。各组分混合后,通过诱发的聚合反应而使组合物得到完全固化。使用下面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提供所需的骨头粘接剂,即将匹配好的两组分分别置于一组分隔的容器内。一般而言,固体组分约占50—75wt%,液体组分约占50—25wt%。
通常,在每个分隔的容器内的骨粘接剂含两小袋每袋重40g的聚合物粉末及两小瓶每瓶20ml的单体液体。粉末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共聚生成的细小颗粒。加入大约0.5%的过氧化二苯甲酰于该粉末中做催化剂。为了便于鉴别这种物质也引入少量叶绿素参加该共聚合反应。该粉末另外还含有常用的X射线造影剂,如二氧化锆。同时使用的液体组分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其中还加入了约0.7%的二甲基对甲苯胺做聚合促进剂及少量的氢醌做稳定剂。通常该液体组分还用少量的叶绿素着色以便于鉴别。装入聚乙烯小袋中的粉末用环氧乙烷灭菌,液体组分经过无菌过滤后分装到小玻璃瓶中。
2重量份的粉末与1重量份的液体混合在一起后,由于过氧化二苯甲酰与二甲基对甲苯胺在液体中反应,从而引发了自由基聚合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匹配,使得该混合物仅在一分钟后呈面团状膏体。该膏状体几分钟内仍是可塑的,然后开始固化并释放热量。约5至10分钟后,聚合反应基本终止。在聚合期间,只要膏体仍可塑,它就能被塑成所需的各种形状,也就是说,比如能直接引入到体内填补骨头上的空腔或在修补手术中起粘结作用,或用于生产一定形状的制品,该制品在体外固化后用在体内所需的部位。
尽管使用这种骨粘接剂进行内修补的临床结果很不错,但是由于一般修补物仅被一薄层均匀的粘接剂所包覆,该包覆层提供修补物与骨头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如果此时由于修补条件或使用部位的原因需要在厚层中使用大量的粘接剂则通常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甚至是临床失败。例如,当修补体发生了变化或骨头被切除肿瘤后如果存在较大的骨缺损而必须用大量骨粘接剂进行填补就属这种情况。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是骨粘接剂的固化过程中的放热聚合反应。在厚度超过4mm的粘接层内出现温度的显著升高,因为在这种厚度下生成的反应热不能及时充分地被分散或带走。例如,固化时骨粘接剂直径约3cm的圆柱形制品中的温度很容易达到接近100℃。结果就是骨头基体及修补处周围的组织受热坏死。
产生问题的另一原因是丙烯酸酯型的骨粘接剂产生的收缩作用,粘接层越厚收缩越严重。这会损害待修补的基体,从而导致过早的松动以至修补物脱落。
内修补物的植入及本文的骨合成方法制造可移植的一定形状的骨替代物的目标都是要达到与原骨头或其碎块的最强结合。实际上只有紧密的啮合及在植入材料中实现再生骨质理想的完全生长,才可以达到这种程度。然而,该设想的前提是骨替代材料具有足够的孔隙率,理想的是具有互连的多孔体系。
具有多孔,如果合适,和互连的多孔结构,同时机械稳定性高的骨替代材料已被人们所了解。但是,这些材料基本上是陶瓷型制品,它们是通过烧结,比如烧结磷酸钙材料,如羟基磷灰石或磷酸三钙,或通过高温降解或烧结天然骨头而制得。当然,这些材料仅可用来填补骨缺陷。
EP 0519293A1中公开了用磷酸钙陶瓷颗粒和可生物吸收的聚合物制成的具有互连多孔结构的移植材料。这类材料也仅适合于填补骨缺陷,因为其机械强度低,不适合于替代承受高载荷的骨结构。尽管这类材料一定程度上是可塑性变形的,但并不适合做骨粘接剂来固定内修补物。
为了达到所需的修补物—骨粘接剂—骨基体间结合的机械强度,传统的骨粘接剂的目标是达到最低可能的孔隙率。因此,优选骨粘接剂组分在真空状态下混合,随后进行压缩,以便排除空气,尽可能地避免孔隙的形成。为了提高对骨基体的长久粘接力,向骨粘接剂中添加骨质传导添加剂(osteoconductive additives)是有利的。这类添加剂可能主要是细颗粒的磷酸钙材料,如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它们多少具有一点生物可吸收性。EP0016906和EP0148253中公开了这类骨粘接剂,它含不超过35wt.%粒度不超过300μm的这种磷酸钙。但是,绝大部分这种颗粒被包埋在骨粘接剂的聚合物材料中并被其所包围。因此能使骨质在其中生长的一定的孔隙率仅在被粘接的修补物的愈合过程中形成,或仅在骨粘接剂植入到骨粘接剂和骨基体接触的表面时,通过磷酸钙颗粒在表面的吸附作用而形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骨替代材料,该材料同样适合做骨粘接剂来固定内修补物或生产一定形状的植入物,并且该材料具有尽可能多的互连孔的多孔体系结构,同时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
现在发现,如果按以下条件就可以获得这类骨替代材料(a)0—48wt%的固体组分,其中含有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细料,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X射线造影剂、填料和染料,(b)2—50wt%的液体组分,其中含有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和(c)50—85wt%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粗颗粒,其最大颗粒为0.5—10mm,这三种组分相互混合,并将所得混合物制成所需的形状,如果合适,然后使之固化。通过这一工序可以制得替代材料,该材料具有孔隙率为5—60%的部分或完全互连的多孔体系结构。
因此,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上特征的制备多孔骨替代材料的方法,该材料具有孔隙率为5—60%的部分或完全互连的多孔体系结构。
根据本发明,所有用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制得的常见骨粘接剂和制备这些材料的起始原料都可在本方法中使用。这种类型的骨粘接剂有市售。该领域内的专家对它们的组成及其加工性能都很熟悉。
根据本发明,最大颗径为0.5—10mm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粗颗粒占多孔骨替代材料总量的相当大部分,即占总量的50—98wt%。颗粒的最大粒径优选1—5mm,尤其优选约3mm。对于非球形或无定形的颗粒,“最大粒径”应理解为在颗粒上所能定出的最长轴线。颗粒形状与尺寸的分布大体上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除了形状基本无规的颗粒外,优选球形、近似球形和,尤其圆柱形的颗粒。优选粒径分布窄或粒径基本一致。颗粒形状与尺寸的选择根据骨替代材料所要求的孔隙率及孔隙结构特性来定。因此,比如使用球形颗粒将导致材料的整体密度更大并且孔的几何特性更均匀,而使用近似圆柱形或形状完全无规的颗粒将产生孔结构更无规的多孔材料。另外,粗颗粒产生更大的孔径,而细颗粒反过来产生孔径较小的多孔体系。
粗颗粒可能的起始材料原则上是所有生物相容性的塑料和生物相容性的无机固体。优选使用那些常用的以及在内修补手术中已被证实为可行的材料。那些与骨粘接剂组分,尤其是固化的单体,形成紧密而牢固的结合的材料尤其适用。优选的材料相应地从聚丙烯酸酯和/或聚甲基丙烯酸酯中制得。可以获得具有所需粒径范围的这类聚合物颗粒。通过加工很容易地获得相应的颗粒,如通过挤出和粉碎。如果使用的骨粘接起始原料本身是颗粒材料则十分合适。这种颗粒相应地由固化的混合物构成,其中包含约5—90wt%的固体组分,其中含聚丙烯酸酯和/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细料,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X射线造影剂、填料和染料;以及约95—10wt%的液体组分,其中含有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固化后,这种骨粘接混合物可以通过机械粉碎达到所需的粒径,通常,该工序可制得形状无规的颗粒。刚混好的骨粘接剂也可以在液态或塑性阶段成型为颗粒,例如通过挤出,通常该方法产生的是圆柱形颗粒。制备球形骨粘接剂颗粒的精巧方法是,比如将刚混好的低粘度骨粘接剂滴加到搅拌中的温度控制在反应温度的藻酸钠水溶液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生产直径约0.5—3mm的聚合物小珠,其直径取决于滴嘴尺寸、骨粘接剂的粘度以及藻酸盐溶液的搅拌速度。
除了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材料,还可使用其它的塑性材料来造粒,如聚烯烃、丙烯酸酯与苯乙烯和/或丁二烯的共聚物和环氧树脂。
在无机材料中,优选钙化合物,尤其是磷酸钙。该材料尤其优选烧结磷酸钙陶瓷的形式使用。使用迄今为止已知的方法造粒的原料可以是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或烧结成陶瓷材料的高温降解了的骨质。
骨粘接剂中的固体组分通常是粒径为5—250μm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珠状共聚物,其中包含聚合催化剂,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它还可含有X射线造影剂,如二氧化锆;以及为了鉴别所加的染料,如叶绿素;以及填料,如果合适,还含其它添加剂。液态单体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通常包含有通常用量的聚合促进剂,如二甲基对甲苯胺,和作为稳定剂的氢醌。所用的液体组分也可以是上述单体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齐聚物和/或聚合物的溶液或悬浮液。另外,其中还可存在有染料及其它适宜的添加剂。固体组分以及粗颗粒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尤其是指骨诱导和/或骨传导填料(Os-teoinductive and/or Osteoconductive fillers),如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这种添加剂的比例可以在大范围内变动并且取决于骨粘接剂或相应的再生用产物所要求的特定外形。通常,它很少超过固体组分和粗颗粒重量的30%。
根据本发明,骨粘接剂或其组分中还可加入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一方面从功能上来看适于存在于骨粘接剂、骨替代材料及可植入的药物贮存材料,另一方面它在骨粘接剂的其它组分存在下及固化反应产生的温度下能足够稳定。可能的活性化合物优选细胞生长抑制剂,如氨甲蝶吟,二氨二氯络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阿霉素等,和抗生素,如艮他霉素、氯林肯霉素、万古霉素、te-icoplanin等,以及防腐剂和骨生长促进剂。通常,使用相当于骨粘接剂总重量的0.1—5%的药物活性化合物是足够的;个别情况下,尤其是制备可植入的药物贮存材料时,该活性化合物的比例也可提高。
制备多孔骨替代材料时,其三种主要组分适于放在一组分隔容器内。组份(a)为固体组分,其中含有聚丙烯酸和/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细料,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X射线造影剂、填料和染料,该固体组分的比例约为骨粘接剂重量的0—48%。组分(b)为液体组分,其中含有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该液体组分的比例约为骨替代材料重量的2—50%。组分(c)由颗粒为0.5—10mm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粗颗粒构成,其比例约为骨替代材料总量的50—98%。
组分的使用量优选为相互匹配,使得三种组分全部能相互结合。数量的匹配是根据所需用途及所需的混合物是低粘度、中间粘度或高粘度来定。如果必要,固体组分和颗粒通过辐射或使用环氧乙烷进行最后的灭菌,液态单体组分也通过灭菌,并且每个组分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适当包装。如果合适,固体组分(a)和粗颗粒(c)也可以混合在一起包装。
使用进行混合和/或应用骨粘接剂的设备来完成这套工序较为方便。适用的设备都是已知的和常见的。优选的适宜设备可以使骨粘接剂在真空下混合并且具有应用该粘接剂时所需的注射管。
制得的待用多孔骨粘接剂或骨替代材料再进行与现在的骨粘接剂体系完全类似的处理。将三种主要组分放在一起并混合好。各组分经过紧密而彻底的混合后,其中所含催化剂引发聚合反应;该混合物在几分钟内仍为液体至形状可变的塑性体;然后开始固化生成产物。
这样可以制得从细孔到粗孔的材料,孔的大小取决于三种主要组分的用量以及所用颗粒的形状和尺寸,可能的孔隙率(体积)为5—60%。
这样可以来区别部分到完全互连的多孔体系的形成。令人惊奇的是,现在发现即使在大量混合物的固化过程中也只观测到温度稍有升高。因此在活的有机体上应用时,可以排除热坏死产生的可能。处于固化后状态的多孔骨替代材料具有杰出的机械稳定性,尤其是高的抗压强度。
处于液态或塑性态阶段的多孔骨替代材料可以用做骨粘接剂,按通常的方式用于骨修补手术中。外科医生也可以将混合物加工成任何形状和尺寸的制品,在其固化后将其植入到待处理的身体部位,修补其中的骨缺陷或用作局部的活性化合物贮存材料。这类可植入的一定形状的制品或药物贮存材料也可以采用已知的容易完成的形式来提供。
实施例1含31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94/6)共聚物、6g羟基磷灰石粉末和3g二氧化锆的低粘度骨粘接剂与30m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按通常方式混合。这些组分中包含有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对甲苯胺引发剂体系。将100g纯的圆柱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直径2mm,长度3mm)加入到所得膏状体中并与之进行彻底混合。将所得混合物引入到聚丙烯模具中(直径30mm,高10mm),再固化15分钟,得到了具有互连孔且孔隙率为20%的坯体。固化过程中所测得的最高温度为37℃,该坯体的抗压强度达60MPa。
实施例2依照实施例1,但使用共聚物混合物做骨粘接剂,该混合物含8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94/6)共聚物和2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52/48)共聚物。通过如上方式的混合作用,可以获得能产生易成型的骨替代材料的标准粘度的骨粘接剂。聚合时间约为9分钟,该时间段尤其适用于塑性混合物植入骨头及其原位固化。
实施例3
将70ml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到9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珠状聚合物(直径30—80μm)、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酯(52/48)共聚物、25g羟基磷灰石粉(2—5μm)及10g二氧化锆粉的混合物中,可以制得一种粘性悬浮液。加入通常引发剂体系,2%藻酸钠溶液在一2升的玻璃烧杯中进行均匀搅拌并且加热至50℃。该悬浮液滴加到藻酸钠溶液中,同时继续搅拌,使得产生的珠状物尽可能一致。在上述条件下,珠状物进行5分钟的聚合生成固体颗粒,该固体颗粒在停搅拌后沉底。颗粒被分离、清洗、干燥和分类。
与实施例1接近的小批量的1—2mm的颗粒进行胶结。该批的孔隙率为20%,其抗压强度为65MPa。
实施例41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52/48)与9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N8(粒径约1mm)及0.5g过氧化苯甲酰在一颗粒碾磨机中进行紧密混合。50g这种混合物与10ml含60wt%甲基丙烯酸甲酯、20wt%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和20wt%甲基丙烯酸癸酯(含N,N—二甲基对甲苯胺)的混合物搅拌在一起。约1分钟后很快形成了可捏合的粘膏体。捏合几分钟后,该材料可准备植入。固化后,获得了高抗压强度的多孔材料。
权利要求
1.制备多孔型骨替代材料的方法,该材料具有孔隙率(体积)为5—60%的部分或完全互连的多孔体系,其特征在于(a)0—48wt%的固体组分,包含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细料,如果合适,还有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X射线造影剂、填料及染料,(b)2—50wt%的液体组分,包含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合适,还有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c)50—98wt%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粗颗粒,颗粒最大粒径为0.5—10mm,这三种组份混合在一起,再将该混合物制成一定的形状,如果合适,然后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粗颗粒的最大粒径为1—5mm,优选约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粗颗粒为球形、近似球形或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粗颗粒为固化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是约5—90wt%的固体组分及约95—10wt%的液体组分的混合物,其中固体组分含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细料,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X射线造影剂、填料及染料;其中液体组分含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粗颗粒含有聚烯烃塑性材料,丙烯酸酯与苯乙烯和/或丁二烯的共聚物及环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粗颗粒是烧结的磷酸钙陶瓷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固体组分和/或粗颗粒含骨诱导和/或骨传导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固体组分和/或粗颗粒含药物活性化合物,尤其是细胞生长抑制剂、抗生素、灭菌剂或骨生长促进剂。
9.制备多孔骨替代材料的装置,该材料具有孔隙率(体积)为5—60%的互连多孔体系,该装置由几个分隔单元组成(a)固体组分,其含聚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细料,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X射线造影剂、填料和染料,其比例约占骨替代材料重量的0—48%(重量),(b)液体组分,其含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其比例约占骨替代材料重量的2—50%,(c)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粗颗粒,其最大颗粒直径为0.5—10mm,其比例约占骨替代材料重量的50—98%(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分(a)和(c)为在一个单元中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粗颗粒的最大粒径为1—5mm,优选约3mm。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粗颗粒为球形、近似球形或圆柱形。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粗颗粒是约5—9(wt%的固体组分与约95—10wt%的液体组分的固化混合物,其中固体组分含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细料,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催化剂、X射线造影剂、填料和染料;其中液体组分含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果合适,还含添加剂,如聚合促进剂和稳定剂。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粗颗粒为烧结磷酸钙陶瓷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体组分和/或粗颗粒含骨诱导和/或骨传导填料。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体组分和/或粗颗粒含药物活性化合物,尤其是细胞生长抑制剂、抗生素、灭菌剂或骨生长促进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备多孔型骨替代材料的方法,该材料具有孔隙率为5-60%的部分或完全互连的多孔体系。该骨替代材料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固体组分及液体组分及最大粒径为0.5-10mm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粗颗粒组成。
文档编号A61L27/00GK1127700SQ9511726
公开日1996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6日
发明者B·尼斯, S·略思特, R·思博西特 申请人: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缓解血管紧张的保健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血管紧张的保健液。背景技术: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生最多的一种。长期高血压,容易出现血性脑卒中,造成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血压性心脏病、心
- 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包括腔体,其中,腔体内部上侧设置有婴儿腔;婴儿腔底部设置有睡眠垫;睡眠垫内部设置有加热片;睡眠垫中部设置有排泄口,排泄口上连接有排泄管道与设置在腔体内部下侧
- 专利名称:男士接尿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护理器械,尤其是涉及ー种男士接尿器。背景技术:临床危重病人以及某些老年病患者,往往发生尿失禁或者行动不便,解决小便困难,所以经常要用到导尿管导尿,但导尿管留置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易
- 专利名称: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的药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酒,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的药酒。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大,出现了大量的失眠人群, 表现为失眠、健忘、头痛等。据陆亚文等的调查研究表明
- 专利名称:药用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某些N-羟基-N-〔3-〔2-(卤代苯硫基)苯基〕丙-2-烯基〕脲类化合物、含有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5-脂氧合酶(5-LO)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变为白三烯生化合成的第一步。白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输卵管堵塞而不孕的中成药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中医治疗输卵管堵塞不孕的药物和使用方法。背景技术:女子久婚后不孕,男方精液检查正常,女方经期内膜病理报告“无分泌期变化”,输卵管碘油造影为双侧输卵管堵塞,可以用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创疡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用配制品,特别是指一种治疗烧伤、创疡的药物及制备方法。目前,常规烧伤病人是一棘手的难题,外敷药仅见有SDAg使用,一般采用油纱条创面外敷或膏剂,油剂治疗,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着疗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是中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15-55岁,可分
- 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活动的安全手杖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活动的安全手杖,包括手杖支架、底座,所述手杖支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手杖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有一把手,手杖支架下端侧壁上固定有一胸腔闭式引流瓶放置盒和插输液
- 专利名称:血管内介入导管触觉探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血管内介入导管触觉探头。背景技术:血管内介入医学的发展 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飞跃,但目前血管内介入指引导管的插入都是凭操作者的手感和经验盲插,损伤血管内壁
- 一种多功能儿科穿刺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儿科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针体,针体套在针头外侧,所述针头外侧设置有刻度,针体末端设有针体座,针体座两端分别开设有手指孔,针头末端连接有针柄,针柄的上部设有能够连接注射器或输液器
- 一次性手术铺单支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手术铺单支架,包括铺单和手术床,所述铺单覆盖在手术床上的人体上,连接支架放置在手术床的边部上,连接支架上固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进气下端通接供气阀的出气管部,供气阀的另一端
- 专利名称:香波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发用香波组合物,其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乳化聚硅氧烷阳离子颗粒的组合。所述的组合物提供调理益处、对蓄积在毛发上的油性物质的增强去除力,和优良的清洁感,尤其是对于其毛发涂油的
- 一体式植牙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式植牙结构。它包括植牙体(1)、固位台(2)和义齿(3),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牙体(1)由体部(8)和下部(9)组成,其下部(9)设为子弹头形;所述固位台(2)设置于所述植牙体(1)的体部
-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足底按摩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理疗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足底按摩毯。 背景技术:由于人的足底隐藏并连接着人体五脏六腑的经脉,通过按摩对足底施加压力,可以增强渗透性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把营养物质、氧气、淋
- 一种胫骨平台后柱锁定钢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平台后柱锁定钢板,包括:长条形的钢板本体及自钢板本体的一端延伸的圆形头部,所述钢板本体的自由末端呈圆形设置,所述钢板本体与头部的连接处设有观察孔,所述钢板本体的一侧设有数
- 一种药液液位检测装置及输液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液液位检测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检测输液瓶中药液液位的检测装置及输液装置,所述药液液位检测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喇叭、信号灯、电池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液位传感器、喇叭
- 一种自行用细胞采集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用细胞采集器,包括:一采检刷,其后段设有一具有安全挡片的握杆,其中段设有的套合凹部邻接所述安全挡片设有固定部,其前端设有导入头部;一采集管,设置在所述采集刷中段的套合凹部上,
- 一种新型多功能骨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骨科护理床,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腿部骨折病人腿部进行夹持的多功能骨科护理床,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骨科护理床,包括床板、床腿以及位于所述床板上床尾部位并行设置的两个
- 专利名称:电脑控制骨折整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骨折接骨电脑控制调整、定位及固定。背景技术:常规的骨折治疗多采用X光拍片后,由骨科医生用手凭介经验和技术进行调整、复位、定位接骨,然后用石膏、夹板或固定器
- 一种手指采血固定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指采血固定器,其包括固定板、底座和指套,固定板上部固定有底座,指套固定于底座上部,底座上部设有加温台,加温台上部开口设有指套槽,指套固定于指套槽内,所述指套上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