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强效妇科排毒胶囊及其制作方法
- 蚝贝钙片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儿科用输液护理板的制作方法
- 一种基于浮力原理的换瓶输液器装置制造方法
- 呼吸内科用氧气的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中医雾化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地龙前列腺酒及泡制方法
- 利用微粉技术生产治疗寒痹症的寒痹停片的方法
- 半可调牙合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乌头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 耳鼻喉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鱼腥草油的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有机化合物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 一种糖尿病人用的皮肤诊断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降压降脂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气压插嘴带压力标尺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白屈菜提取液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背景贫血、产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和闭经等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从现代医学角度上讲,它们可归属于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现代医学对这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处理的方法和原则,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为例,1932年Castle等的研究奠定了无机铁可作为血红蛋白(Hb)原料的科学基础,从此,口服各种铁剂防治缺铁性贫血(IDA)成为几十年来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手段,。但长期的实践证明,当这种防治方法做为公共卫生的一项策略时,它的应用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铁吸收过程中肠黏膜对铁进一步吸收的“阻制作用”,以及铁制剂产生的胃肠道副作用,使人们无法坚持服用。因此针对慢性疾病采用合适的药物便于患者长期服用,成为当前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气血亏虚所致贫血,产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闭经等病证,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这些病症的症状虽有所不同,但究其发病的机理均可归结为气血亏虚所致,可统属于“虚劳”。虚劳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症。中医药在调理阴阳、补益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对临床中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确切,它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阴阳,来提高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症状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能达到长期用药,缓解病情的目的。所以,中医药治疗已成为现代临床中不可忽视的治疗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的药剂当归532~798份 阿胶33.6~50.4份 党参33.6~50.4份茯苓33.6~50.4份 黄芪33.6~50.4份 白芍33.6~50.4份熟地黄33.6~50.4份 川芎16.8~25.2份 甘草16.8~25.2份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当归598.5~731.5份 阿胶37.8~46.2份 党参37.8~46.2份茯苓37.8~46.2份黄 芪37.8~46.2份 白芍37.8~46.2份熟地黄37.8~46.2份 川芎18.9~23.1份 甘草18.9~23.1份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当归 665份 阿胶 42份 党参 42份茯苓 42份 黄芪 42份 白芍 42份熟地黄 42份 川芎 21份 甘草 21份上述的药剂是片剂、丸剂、胶囊。
上述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加辅料混匀,制粒,压片、包衣,制成片剂,即得。
上述的剂型为丸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制软材,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上述的剂型为胶囊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加辅料混匀,制粒,烘干,装胶囊,即得。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本发明运用于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补养气血之功效,用于气血亏虚所致贫血,产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闭经等,临床研究证实,疗效准确,且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气血亏虚所致贫血,产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闭经等病证,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这些病症的症状虽有所不同,但究其发病的机理均可归结为气血亏虚所致,可统属于“虚劳”。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病证的范围。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素问·调经论》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并指明阴虚、阳虚的主要特点。《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及转归。《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原因及各类症状,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具体内容作了说明。金元以后,许多医家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如李东垣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明代张景岳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李中梓《医宗必读》强调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性。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好的论述。清代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前人的研究为后人对此类病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现代研究概况表明1、贫血黄岩杰等运用自拟方儿乐冲剂治疗小儿IDA120例,总有效率95.8%,并对治疗前后患儿的Hb、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FEP/Hb5项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五大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认为儿乐冲剂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功效,纠正贫血疗效肯定,无任何毒副作用,患儿易于服用。谢德用阿胶口服液治疗小儿IDA52例,治疗后Hb测定为95~134g/L,平均112g/L较治疗前平均增加18g/L;头发微量元素Fe值6.6~29.8ppm,平均19.2ppm。治愈15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90%。姚启祥用酶解血粉口服液治疗IDA37例,有效率97.3%,服用4周后的治愈率86.5%,Hb在服药1周后所有病例均见上升(P<0.001),其中只有1例Hb上升<20g/L。李典国等用血中宝口服液治疗IDA102例,结果表明本品能使因贫血所致的心慌、面色苍白、头晕、神疲等症状迅速明显好转,Hb及血清铁均有明显提高。临床验证显效率为80.3%,有效率为100%,故可以认为血中宝口服液能针对本病的病因,有效地补充人体内铁的不足,使贫血迅速得到治疗。健脾生血冲剂是治疗小儿IDA的中成药,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作用。刘新月等用健脾生血冲剂治疗成人IDA,以硫酸亚铁片为对照,结果2组药物对轻度贫血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中重度贫血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对中、重度贫血疗效优于对照组。
俞美玉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IDA31例,药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丹参、陈皮、丁香、肉桂、莱菔子等制成膏,选单侧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神厥,每次取4穴,外敷膏药直径约1cm,外覆胶布,3d换药1次,共敷药20次;中药糖浆组52例,上方减陈皮、莱菔子,加大枣,10mL/次,日2次,服6d,停1d,连服10周;西药组72例,硫酸亚铁30~50mg/次,日2次,于两餐间服,服法同前。结果分别治愈32例、5例、17例,好转96例、43例、42例,无效3例、4例、13例,有效率97.70%,92.31%,81.94%。用ICP方法对大鼠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改善慢性失血性贫血大鼠IDA状态。使用针刺治疗的贫血大鼠血液中铁含量有明显回升,而体内脾、肝等贮铁库中铁含量都有显著降低,提示针刺贫血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积极调动利用体内铁库的贮量和增加肠道对铁等元素的吸收而实现,间接对造血干细胞造血刺激作用也可能是其中一个作用途径。
2、月经不调魏绍斌对本病的中医治疗近况进行综述,指出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一用成方治疗,如调经1号(炒蒲黄、制五灵脂、夏枯草)为主治疗月经过多有良效。先期饮(黄芩、栀子、大黄、升麻、麦冬、白芍、茯苓、泽泻)治疗月经先期106例,有效率96.2%。二是进行辨证施治,主要是从肝、脾、肾、气血,结合寒热虚实辩证施治。罗元恺认为,月经不调必须辩证施治,推崇左归饮、肾气丸、定经汤、逍遥散等作基础方加减运用,按期加以调摄,以顺其生机,可获良效,朱英芬等重视从肾辨证治疗月经不调,肾阴虚当滋阴清热,肾阳虚应温补肾阳,肾阴阳两虚则养肾阴补肾气以调冲任。胥京生氏强调从肝论治月经不调,拟有疏肝解郁、养血柔肝、滋肾养肝、抑肝培土、清心平肝、温肝凉血、疏肝通络等八法。三是中药周期疗法,即将月经周期分为四周期调治.按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形成以补肾或补肾调阴阳为主的治疗方法。徐晋勋等]运用中周法按中医辨证分为肾阴虚、肾阳虚两型,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或撤药性出血第5天开始按顺序给药.先服促卵泡汤(肾阴虚者熟地、当归、首乌、菟丝子、茺蔚子、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7剂,继服排卵汤(丹参、赤芍、泽兰、紫河车、香附、当归、红花,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5剂,再服促黄体汤(熟地、龟板、白术、川断、肉从蓉、炒槐花、当归,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肾阳虚加黄芪、巴戟)7剂,最后服调经活血汤(肾阴虚者丹参、赤芍、泽兰、莞蔚子、桑寄生、香附、当归,肾阳虚加川芍巧剂。治疗排卵功能失调67例,与克罗米酚比较促排卵率无显著差异,且无卵巢刺激症状,停药后复发率低等为克罗米酚所不及。夏桂成运用中周法,根据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进行调治。主张经后期(阴长期)以滋阴补肾为主,归芍地黄汤为首选药物,但须加入补阳之品或阴阳并重,酌加菟丝子、巴戟、鹿角、仙灵脾、补骨脂、龟板、鳖甲、女贞、川断之类;经间期(阴阳转化期)在滋阴补阳的基础上稍加化瘀理气之品,如当归、赤芍、川芎、或应用复方当归注射,迅速促进阴阳转化;经前期(阳长期)以补肾阳为主,用右归或毓麟珠,稍加柴胡、荆芥之类;行经期着重祛瘀生新,以调经为要,出血多者,加化瘀活血之品。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贫血、月经不调等病证的临床研究报道非常多,且显示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故我们进行本发明的开发研制工作。
本发明是根据中医理论而拟定的中药成方,它由当归、阿胶、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川芎、甘草九味药组成,所用药物均为常用药物,无十八反十九畏。
方中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本草正》有“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现代研究发现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并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作用,并证明其所含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另外,当归对实验性高血脂症有降低血脂作用,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促进作用。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药理研究发现,当归可促进骨髓和脾细胞造血功能,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水溶液灌胃可使Co60照射小鼠内源性脾结节数增加、脾脏和胸腺增重,促进骨髓和脾细胞造血功能的恢复,防止胸腺继发性萎缩,提高动物存活率,增加脾脏内源性造血灶形成,提高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对溶血性血虚模型小鼠能显著升高外周血红蛋白,促进60Co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DNA合成,研究证明,抗贫血作用可能与当归多糖有关。除此之外,当归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等功能。
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功能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纲目》和《纲目拾遗》分别有“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和“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量抽血造成犬失血性贫血后,用阿胶溶液灌胃(30g/天,共10天。)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的速度比对照组快。阿胶还能改善动物体内钙平衡。用阿胶灌胃,同时在食物内加碳酸钙,能增加钙的吸收和在体内的潴留,使血钙略有增高;这种钙质载运作用可能与阿胶中所含的甘氨酸有关。除此之外,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证的作用。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径》,列为上品,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从古至今,均作为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的良药。阿胶具有抗贫血作用,用放血法使犬贫血。随后每犬分期轮流接受不给药对照期、铁剂治疗期和阿胶治疗期实验,观察各犬在不同给药时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增长速度。结果证明阿胶有强大的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用同法致家兔贫血,灌服阿胶补血冲剂,结果使贫血家兔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项均增加非常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1;血小板亦有明显增加。小鼠实验,应用阿胶补血冲剂同样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增加。夏利英报道,用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小鼠,造成造血功能损伤。然后用阿胶进行治疗,结果发现阿胶对60Co-γ照射所致造血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姜恩魁等研究认为,阿胶能使末稍血中血小板数增多,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以阿胶为主的复合方剂升板胶,给大鼠连续口服一个月。大鼠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多,凝血时间明显缩短,骨髓内的巨核细胞数也明显增高,但对白细胞数量无影响。表明升板胶能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的生成,使血中血小板数增多,促进凝血作用。陈子渊]等报道,以阿胶为主药制成补益剂阿胶当归补血精,用于失血性血虚小鼠,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功能损伤的小鼠和对由苯引起的再障贫血小鼠均可升高外周血液的WBC、RBC、Hb和PL的值;可对抗骨髓造血功能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下降的作用。
党参名始见于《本草从新》,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党参根含皂甙、微量生物碱、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粘液及树脂。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科学的民间药草》认为党参“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本草正义》记载党参……尤为可贵者,……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躁之弊。茯苓味甘益脾,淡渗利湿,长于利湿健脾,兼可宁心安神。适于脾虚湿停,及失眠健忘等证。含β-茯苓聚糖、茯苓酸、麦角固醇、胆硷、组氨酸及钾盐等。茯苓有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及Na+、K+排出量增加。
茯苓具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还有镇静,降血糖等作用。茯苓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体外还具有抗菌作用。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能益气升阳,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别录》言其可“补丈夫虚损,五劳嬴瘦,腹痛,泄痢,利阴气”,《日华子》谓“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珍珠囊》记载其可“益胃气,去肌热,止自汗,诸痛用之”,《医学启源》言其可“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现在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非常明显,它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黄芪水煎液能明显增强NK细胞的活性;黄芪多糖(APS)能刺激NK细胞的增殖,使其细胞体变大,核质比降低,与m-2合用有协同作用。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别录》称其能“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腹痛,腰痛”,《新修本草》谓其能“益好血。”《日华子》谓其“治风补劳,主女子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妇人血运”。现代药理研究,白芍能显著增加胃肠血流量,对溃疡有保护作用。熟地微温甘润,质地滋腻,既补心肝之血,又滋肝肾之阴,为温补精血之要药。
熟地黄可促进造血机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抑制脂肪分解。还可抗血小板聚集。显著抑制血栓形成。实验观察到生地与熟地可拮抗外源性考的松所造成的皮质萎缩及功能低下。熟地黄还有抗炎、降压、镇静、利尿等作用。
川芎(酒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凡气滞血瘀诸痛,本品均为常用。本品辛散温通,能行血中之气,适宜治疗血分有郁滞者。可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胁疼痛,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王好古对其有“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的评价。《纲目》认为其能“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芎穷,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本草正》亦有“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的记载。川芎中的川芎嗪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及肠系膜微循环等作用。还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对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
本方所治气血亏虚之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针对本类病证气血两虚的病机,方中重用当归补血行血,当归味甘而重,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与党参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熟地、阿胶补血为主,芍药敛阴养血,三药助君药补血,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黄芪、茯苓健脾渗湿,助党参益气补脾,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故为佐使之品。
综观全方,配伍得当,诸药合用,共奏补养气血之功。
实施例1当归 665份阿胶 42份党参 42份茯苓 42份 黄芪 42份白芍 42份熟地黄 42份 川芎 21份甘草 21份所述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加辅料混匀,制粒,压片、包衣,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2当归532g 阿胶33.6g 党参33.6g茯苓33.6g 黄芪33.6g 白芍33.6g熟地黄33.6g川芎16.8g 甘草16.8g所述的剂型为丸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烘干,粉碎,制软材,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实施例3当归798g 阿胶50.4g党参50.4g茯苓50.4g 黄芪50.4g白芍50.4g熟地黄50.4g 川芎25.2g甘草25.2g
所述的剂型为胶囊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
(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加辅料混匀,制粒,烘干,装胶囊,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的药剂当归532~798份 阿胶33.6~50.4份党参33.6~50.4份茯苓33.6~50.4份黄芪33.6~50.4份白芍33.6~50.4份熟地黄33.6~50.4份 川芎16.8~25.2份甘草16.8~25.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当归598.5~731.5份 阿胶37.8~46.2份党参37.8~46.2份茯苓37.8~46.2份黄芪37.8~46.2份白芍37.8~46.2份熟地黄37.8~46.2份 川芎18.9~23.1份甘草18.9~23.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当归 665份阿胶 42份党参 42份茯苓 42份 黄芪 42份白芍 42份熟地黄42份 川芎 21份甘草 2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片剂、丸剂、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加辅料混匀,制粒,压片、包衣,制成片剂,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丸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制软材,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胶囊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白芍、川芎经酒制炮制后,备用;(2)、将黄芪、甘草经蜜炙炮制后,备用;(3)、将当归、川芎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4)、将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甘草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匀后,用45%乙醇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温度为60℃的清膏。(5)、将步骤(3)与(4)的两种清膏混合,取阿胶用冷开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清膏,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温度为60℃的清膏,烘干,粉碎,加辅料混匀,制粒,烘干,装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补养气血的阿胶当归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贫血、产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和闭经等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从现代医学角度上讲,它们可归属于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现代医学对这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处理的方法和原则,但长期的实践证明,它的应用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本发明是根据中医理论而拟定的中药成方,它由当归、阿胶、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熟地黄、川芎、甘草九味药组成,全方配伍得当,诸药合用,共奏补养气血之功,具有补养气血之功效,用于气血亏虚所致贫血,产后血虚、体弱、月经不调、闭经等,临床研究证实,疗效准确,且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9/28GK1733136SQ20051004312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朝霞 申请人:李朝霞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防治性病的磁化消毒止痒喷雾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性病的磁化消毒止痒喷雾剂及其制造方法。现有的防治性病的外用药物,多选用栓剂及洗剂,故使用不方便,随意性大,效果不稳定,如专利“妇科洗剂”(申请号93109017.
- 便于自查的中医针灸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便于自查的中医针灸针,具有针体,所述针体置于针筒内,所述针体上部针柄上制有孔且针筒上的滑动调节件的球形端置于孔内,滑动调节件另一端置于针筒外部,所述滑动调节件上制有卡臂且滑动调节件旋转后将卡
- 专利名称:一种美白肌肤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肌肤的中药配方,属中药领域。。背景技术:美白是很多爱美女士的需求,现在市场上很多美白产品为了达到效果会添加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可能会让你看到即时的效果,但是长久地使
- 专利名称:一种熏洗和外敷结合的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药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熏洗和外敷结合的治疗痔疮的外用药物。背景技术:常言道“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说法不免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痔疮患者之多,发
- 同时预防宫腔及宫颈管粘连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时预防宫腔及宫颈管粘连装置,该装置包括宫型环,所述宫型环的下端延伸有一端椭圆形环状结构,该椭圆形环状结构与宫型环之间设置有一个活动套箍,在使用时,该活动套箍放置在宫腔与宫颈
- 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包括腔体,其中,腔体内部上侧设置有婴儿腔;婴儿腔底部设置有睡眠垫;睡眠垫内部设置有加热片;睡眠垫中部设置有排泄口,排泄口上连接有排泄管道与设置在腔体内部下侧
- 专利名称::高效脑心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类,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患的高效脑心宁。心脑血管疾患,是当今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大敌,同时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研究报告表明血液粘滞性增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生和发
- 专利名称:一种水包油型复方天竺葵油纳米乳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可以抗菌消炎、改善皮肤炎症,修复疤痕,缓解经前症候群的复方天竺葵油纳米乳组合物新剂型,特别涉及一种澄清透明的水包油型复方天竺葵油纳米乳组合物。背景
- 一种按摩轮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轮椅,包括轮椅本体装置、电机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输液架装置、护理按摩装置。所述轮椅本体装置包括座椅、踏板、陪护人站板、推动手柄。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池、电机、电机齿轮、传动链条、驱
- 临床护理唇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唇贴:包括唇形基膜,唇形基膜的表面粘接有围成唇形的粘胶垫;粘胶垫围成的唇形区域内设有唇形水凝胶层;粘胶垫和唇形水凝胶层的外表面贴合有覆膜。本实用新型直接贴合于使用者的唇部,保持使
- 专利名称:一种环己醇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种环己醇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cis-1, 3) _3_(3_氯-5-氟-苯胺)-甲基-3,5, 5-三甲基环己醇的有机酸盐及其制药应用。背
- 便携折叠式担架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便携折叠式担架床,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滑动装置和急救包,其特征是支撑架上设置有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上设置有转动轴,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之间设置有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II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易出现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NKHHC).常见慢性微
- 一种血透导管夹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透导管夹,包括导管夹本体,所述导管夹为弹性变形的半开环结构,设有一个可通过弹性变形卡接封闭的开口;所述导管夹两侧弧面分别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且内部设有上、下相对应的突块,其特征在于: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背景技术:鼻炎是鼻腔粘膜炎症,有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两种。急性鼻炎大多因受凉后身体抵抗力减弱,病毒和细菌相继侵入引起,也可为某些以呼吸道为主的
- 弹性鸡胸矫治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之弹性鸡胸矫治器含弹力压板和固定绑带。弹力压板含壳体及至少一个弹性机构,在壳体上设有绑带通孔,固定绑带从绑带通孔中穿过后可将弹力压板固定于鸡胸凸起处进行体外矫治。佩戴后,弹性机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 专利名称:一种肾脏穿刺辅助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脏穿刺辅助器。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肾脏穿刺大多使用肾脏穿刺针,肾脏穿刺针针柄比较小,在给病人进行肾脏穿刺时,手捏针柄很容易滑脱,操作不方便,给医务
- 婴儿培养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培养箱,包括废气出口、摇床、摆轴、培养箱、遮光罩、氧气输入管、输氧通道和恒温恒湿机箱,所述恒温恒湿机箱上方设有控制台,控制台上方设有培养箱,培养箱上端设有遮光罩,遮光罩上固定安装有警报
- 用于ct引导下穿刺的激光定位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T引导下穿刺的激光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架、全方位旋转台、固定座、360°全方位一字线激光定位器、角度传感器和显示器,固定架包括支架和滑台,滑台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全
- 输液药瓶液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中的输液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输液药瓶液位控制装置,它的电路结构中包括:电池T、电阻R1、R2、三极管Q、传感器ZJ、控制器KJ、蜂鸣器F,它们的连接关系如下:电池T的正极接传感器Z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失宣降型蛋白尿的汤剂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肺失宣降型蛋白尿的汤剂药物。背景技术:蛋白尿为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现象的一种疾病,它是肾脏疾患常见的临床症状,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