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提高与改变,因风、寒、湿、热之邪54所致的疾病患者迅速增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患者人数更是呈现流行势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120万人因此而致残。该类论疾病是仅次于癌症、艾兹病、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优先考虑之症,在中医学上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中医称之为痹证,他可使人体肌肉、关节、经络痹阻,出现皮肤淤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有将因痹证之邪所致的疾病称为“不死的癌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和生活质量。
古代医家很早就对本病作了详细的观察和记载,《素问-痹论篇》对本病的病因、发病原理、征候分类及其演变等内容均有论述,奠定了中医对痹证认识的基础。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袭,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由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西医称之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由于感邪偏盛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就有所差别,以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使气血凝滞不通,故疼痛剧烈而成痛痹;湿性粘滞重着,故使肌肤,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痹。另因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因风寒湿痹日旧不愈,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而形成热痹。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以下三种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淤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淤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伤耗,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症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有经络而病及脏腑,出现脏腑的痹症候。
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根据病邪的偏盛而韵情更用。行痹以祛风为主,兼用散寒除湿,佐以养血;痛痹以温经散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着痹以除湿为主,兼用祛风散寒,佐以健脾;热痹以清热为主,兼用祛风除湿。痹证日久则应根据正气亏损的不同采用益气养血、补养肝肾,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繁多,基本上分为4类①非甾体类抗炎约;②慢作用抗风湿药;③糖皮质激素;④生物制剂。其中①和③类因起效快又称快作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芬必得、扶他林等;作用慢抗风湿药又分为改变病情药和细胞毒药,前者包括抗疟药、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和雷公藤等,后者包括氨甲喋呤、硫唑嘌呤、环孢菌素A等,这类药物起效需1~3个月。糖皮质激素有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其抗炎作用在所有药物中最强,但不能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而且长期应用有明显的副作用,危害不小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而中医治疗风湿痹证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历代医家创制了丰富有效的治疗方药,成为当今风湿痹证病学家的宝贵资源。临床上常采用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内服可起到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扶正气、调理脏腑阴阳的目的,再配合外治可迅速消肿止痛,从而标本同治,控制病情。因地因时因人治疗,体现了个体化治疗的特点;中药药效作用温和而持久,毒副作用较少,患者接受长程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复方中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发挥整合调节作用,可以针对风湿痹证病的多个病理环节进行整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增强体质,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和改善骨质破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中草药药性平和,副作用小,深受风湿痹证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祖师麻135~145鸡血藤15~18 木瓜13.5~14.5 五加皮13.5~14.5防风13.5~14.5独活13.5~14.5秦艽13.5~14.5 羌活13.5~14.5制川乌13.5~14.5 伸筋草13.5~14.5 川牛膝18~18.5 缬草13.5~14.5威灵仙13.5~14.5 当归18~19甘草18~19 麝香0.45~0.46。
上述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各种剂型,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散剂、膏剂。
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本发明丸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木瓜、防风、独活、羌活、当归五味药材,7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麝香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均匀,过筛;(2)、取祖师麻、鸡血藤、五加皮、秦艽、制川乌、伸筋草、川牛膝、缬草、威灵仙、甘草10味药材,装袋,加水浸泡12h以上,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5,得浸膏,冷却;(3)、取上述研匀细粉与浓缩浸膏混合均匀,真空减压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粘合剂或湿润剂,制得丸剂。
本发明药方合理,严谨科学,为行之有效的中药配方。本方遵循中医对痹证辩证治疗规律,特别提出,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全程治疗的理念。方中祖师麻为辛热之品,具有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散寒止痛功效,《陕西中药志》“止痛,血散,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麝香为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开窍醒神圣药,《纲目》“开经络,通诸窍,透肌骨……。”二者同为君药,达到互补。羌活、独活、散风除湿,通络止痛,再配川乌、威灵仙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效为臣药。佐以鸡血藤、当归、木瓜祛风活经络,化湿止疼痛他,再加伸筋草、川牛膝、五加皮、秦艽、等祛风祛风湿,补肝肾,强筋健骨,养血活血,解肌止痛,并有治风只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调和诸药、补虚用为使药,共奏治愈本病之目的。
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因风寒湿痹症而引起的周身疼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等症。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活动不便,苔薄白,脉浮或弦紧。中医辨证属风寒湿痹症疼痛者。临床试用后,作用迅速,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及药效学研究结果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木瓜140g,防风135g,独活135g,羌活140g,当归180g,在7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称取麝香4.5g研细,再与所粉碎的细粉配研均匀,用80目筛过;另取祖师麻1380g,鸡血藤150g,五加皮135g,秦艽135g,制川乌135g,伸筋草140g,川牛膝180g,缬草135g,威灵仙135g,甘草185g共10味药材装于纱布袋中,放于水煎煮锅中,加3倍药材量水浸泡13h,水煎煮三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8倍、8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h、1.5h、1.5h,合并水煎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50℃),得浸膏,冷却;取混合过筛细粉,均匀加入浸膏中,放于不锈钢盘中,真空减压干燥(80℃),粉碎成细粉;取粉碎细粉加入60%乙醇适量,均匀搅拌,制成软材,炼药,制丸,用水泛丸,真空低温干燥,包糖衣制成1000g,即得本发明的浓缩丸剂。
实施例2取木瓜140g,防风140g,独活135g,羌活140g,当归185g,在7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称取麝香4.6g研细,再与所粉碎的细粉配研均匀,用80目筛过;另取祖师麻1380g,鸡血藤150g,五加皮135g,秦艽140g,制川乌140g,伸筋草140g,川牛膝185g,缬草140g,威灵仙140g,甘草185g,共10味药材装于纱布袋中,放于水煎煮锅中,加3倍药材量水浸泡13h,水煎煮三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8倍、8倍,煎煮时间分别为2h、1.5h、1.5h,合并水煎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50℃),得浸膏,冷却;取混合过筛细粉,均匀加入浸膏中,放于不锈钢盘中,真空减压干燥(80℃),粉碎成细粉;取粉碎细粉加入60%乙醇适量,均匀搅拌,制成软材,炼药,制丸,用水泛丸,真空低温干燥,包糖衣制成1000g,即得本发明的浓缩丸剂。
药效学研究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天然药物,为证明其治疗效果,发明者使用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浓缩丸剂(以下称为祛风息痛丸)进行了药效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试验目的观察祛风息痛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实验性关节肿胀、棉球肉芽肿生长及组胺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观察祛风息痛丸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疼痛及热板法疼痛的影响。
2.试验材料2.1受试药物祛风息痛丸为糖衣浓缩丸,去糖衣后呈棕褐色,素丸每10丸重3.0g,相当于生药3.0g。本试验中所用为祛风息痛丸成丸前药粉,为棕褐色粉末,1.0g药粉与1.0g祛风息痛丸含生药量相同,由山西康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40101。用前用蒸馏水配制为适当浓度的混悬液。
2.2阳性药物追风透骨丸红褐色水蜜丸,每10丸重1g,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C05119。
2.3其他药物与试剂Freund’s完全佐剂(美国Sigma公司),甲醛(石家庄市有机化工厂,批号20040210),青霉素G钾盐及硫酸链霉素混合液(每毫升含青霉素800u,链霉素650u),组胺(上海丽珠东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9712191),Evans蓝、醋酸等。
2.4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80±20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70101号。受试大鼠在实验室内饲养一周后开始试验。所用标准块料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日龄为45d,体重为18~22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书号为医动字第070102号。一般灌胃(ig)给药前禁食不禁水8h。
2.5实验仪器TU-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BS110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501型超级恒温器(上海市实验仪器厂),自制大鼠足跖容积测量器,打孔器,秒表,定时器、一次性注射器、试管、试管架、移液器等。
3.方法与结果3.1动物用药剂量计算 祛风息痛丸临床人日用量为成年人每日2次,每次4丸,即日用总量为2.4g,按60kg人计算,人日用剂量约为0.04g/(kg·d)。按体表面积折算大鼠的等效剂量为0.258g/(kg·d),本试验中设定祛风息痛丸大鼠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26g/(kg·d)、0.78g/(kg·d)、2.34g/(kg·d)。小鼠的等效剂量为0.364g/(kg·d),本试验设祛风息痛丸小鼠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36g/(kg·d)、1.08 g/(kg·d)、3.24g/(kg·d)。
追风透骨丸临床人日用量为成年人每日2次,每次6g,即日用总量为12g,按60kg人计算,人日用剂量约为0.2g/(kg·d)。按体表面积折算大鼠的等效剂量为1.291g/(kg·d),本试验中设定祛风息痛丸大鼠的用药剂量为1.29g/(kg·d)。小鼠的等效剂量为1.818g/(kg·d),本试验中设定祛风息痛丸小鼠的用药剂量为1.82g/(kg·d)。
3.2统计方法试验结果以x±s表示,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以分组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以配对t检验比较给药前后差异显著性,率的统计方法用χ2检验。
3.3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3.3.1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制备与检测将大鼠于乙醚麻醉下,以Freund′s完全佐剂0.1ml注射于右后足垫内。致炎前用玻璃容器法测定每鼠后肢足跖容积(玻璃容积测量器内径2.5cm,长6cm,上部带有侧管,内含有中性洗涤剂的水溶液,液面紧靠侧管下缘处。用记号笔在大鼠后肢踝关节周围做一标记,将大鼠右或左后肢浸入容器,使标记与液面重叠,多余的液体自侧管溢出。取出大鼠后肢,可见玻璃容器中液面下降,其下降容积即为足跖容积)。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病变,致炎后6h,12h,18h,24h同法测定大鼠足跖容积,以致炎前后足容积差为肿胀度(Δml)。第10天后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病变,以容积法测定佐剂注射对侧的足爪肿胀度,同时观察体重变化、前肢、尾部、耳部病变的发生率、结节数及其严重程度。病变程度以五级评分法表示0无红肿;1小趾关节稍肿;2趾关节和足跖肿胀;3踝关节以下足肿胀;4包括踝关节在内全部足爪肿胀。除致炎侧外,三个足的积分之和为关节总积分,最高为12分。
3.3.2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病变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组)ig生理盐水3ml/(kg·d);模型对照组(模型组)ig生理盐水3ml/(kg·d);祛风息痛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祛风息痛丸0.26g/(kg·d)、0.78g/(kg·d)、2.34g/(kg·d)。追风透骨丸组(阳性药对照组)ig追风透骨丸1.29g/(kg·d)。每日ig一次,连续3d,第3天ig后30min,正常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其余各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0.1ml。致炎后6h,12h,18h,24h以容积法测定大鼠注射侧足跖容积,计算足肿胀度(Δml),并按下式计算肿胀抑制率(%)。

结果(表1)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佐剂注射后6h,12h,18h,24h内足爪明显肿胀(P<0.01),18h肿胀最明显,24h有所恢复。与模型组比较,祛风息痛丸0.26g/(kg·d)、0.78g/(kg·d)、2.34g/(kg·d)能显著抑制佐剂致炎侧足爪的原发性肿胀度(P<0.05),对18h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1.4%,36.8%和65.0%。
表1祛风息痛丸ig3d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足肿胀度的影响

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eP<0.05,f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gP<0.05,hP<0.01,与祛风息痛丸中剂量组比较(分组t检验)。括号中数据为肿胀抑制率(%)。
3.3.3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病变的作用将实验3.3.2中大鼠继续按组别ig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30d(至注射佐剂后d27),自注射佐剂后d12开始,每3天称体重一次,隔日测定致炎对侧足跖容积,计算肿胀度,同时观察前肢、尾部、耳部病变的发生率、结节数,并对多发性关节炎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停药后继续观察3d,然后处死动物,称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脏器指数(mg/100g体重)。
结果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于致炎后第12天开始出现继发反应,第18天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注射佐剂对侧(左后肢)足跖肿胀,前肢关节部位红肿,有点状结节突起,耳部出现红斑,直径约5mm,尾部有结节状突起,呈串珠状。左后肢关节肿胀度、继发性病变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表2,3)。与模型组比较,祛风息痛丸0.26g/(kg·d),0.78g/(kg·d)、2.34g/(kg·d)及追风透骨丸1.29g/(kg·d)均能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注射佐剂对侧足跖肿胀度,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1.7%,43.1%,69.4%及38.5%,使继发性病变总积分显著降低(P<0.05,表2,3),并明显抑制前肢、尾部、耳部病变的发生率(P<0.05,表4)。实验期间各组大鼠摄食量未见明显减少,体重增长、胸腺及脾脏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5)。
表2祛风息痛丸ig30d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足肿胀度的影响

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eP<0.05,f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gP<0.05,hP<0.01,与祛风息痛丸中剂量组比较(分组t检验)。括号中数据为肿胀抑制率(%)。
表3祛风息痛丸ig30d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多发性关节炎的影响

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eP<0.05,f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gP<0.05,hP<0.01,与祛风息痛丸中剂量组比较(分组t检验)。
表4祛风息痛丸ig30d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多发性关节炎病变发生率的影响

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χ2检验)。
表5祛风息痛丸ig30d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重和胸腺、脾脏脏器系数的影响

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组t检验)。
3.4对甲醛致大鼠足肿胀作用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ig生理盐水3ml/(kg·d);祛风息痛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祛风息痛丸0.26g/(kg·d)、0.78g/(kg·d)、2.34g/(kg·d)。追风透骨丸组(阳性药对照组)ig追风透骨丸1.29g/(kg·d)。每日ig一次,连续10d,第10天ig后2h,以容积法测定致炎前各组大鼠右后足跖容积,然后给各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2.5%甲醛溶液0.1ml/只致炎。致炎后间隔一定时间同法各测一次足跖容积,共7次,致炎前后足跖容积差为肿胀度(Δml),并计算肿胀抑制率。
表6结果表明,祛风息痛丸0.26g/(kg·d),0.78g/(kg·d)、2.34g/(kg·d)及追风透骨丸1.29g/(kg·d)ig 10d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2.2%,32.6%,46.0%和38.1%。
表6祛风息痛丸ig10d对甲醛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分组t检验)。括号中数据为肿胀抑制率(%)。
3.5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作用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给药方法及给药持续时间均与3.4同。末次ig后2h,以容积法测定致炎前各组大鼠右后肢足跖容积,然后给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100%新鲜鸡蛋清0.1ml/只致炎。致炎后5 min,30min,1h,2h,3h以同法各测一次足跖容积,连续5次,以致炎前后足跖容积差为肿胀度(Δml),并计算肿胀抑制率,比较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
表7结果表明,致炎后30min~1h大鼠足肿胀度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祛风息痛丸0.78g/(kg·d)、2.34g/(kg·d)能显著抑制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度,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5.9%(P<0.05)和79.7%(P<0.01)。
表7祛风息痛丸ig10d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分组t检验)。括号中数据为肿胀抑制率(%)。
3.6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50只,腹腔注射(ip)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在每只鼠的左右蹊部用碘酒消毒,75%酒精棉球脱碘后,各切1cm长小口,用眼科镊子将20mg的高压灭菌棉球(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液0.2ml浸泡,烘干)从切口处植入皮下,随即缝合皮肤。从手术当日开始ig给药。大鼠分组、用药、用药持续时间均与3.4同。末次药后2h,ip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动物,打开原切口,将棉球连同周围结缔组织一起取出,剔除脂肪组织,放70℃烘箱中烘干,电子天平(精确度0.1mg)上称重。将称得的重量减去棉球原重量即得肉芽肿重量(mg),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肉芽肿重量的差异性。
结果为,祛风息痛丸0.78g/(kg·d)和2.34g/(kg·d)组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干重分别为31.7±10.7mg和25.6±11.8m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32.0%和45.1%(表8)。
表8祛风息痛丸ig10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作用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分组t检验)。
3.7对组胺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80~200g,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0只。大鼠分组、用药、用药持续时间均与3.4相同。每日ig一次,连续给药10d,末次用药前一日,将大鼠背部毛除净。末次药后2h给每只鼠背部皮下注入200μg组胺(1mg/ml,以磷酸盐缓冲液(pH7.4)配成混悬液),然后立即尾静脉注射1%Evans蓝0.4ml/100g体重,20min后断头处死大鼠,剥皮测着色皮斑面积(mm2),以圆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然后用标准的2cm直径打孔器打下蓝染皮片,放入丙酮与生理盐水73混合液4ml中,分两次浸泡,每次2h,合并浸液,加上述混合液至5ml,在65℃水浴中孵育24h~36h直至皮肤蓝色完全消失。1500×g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TU-1800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10nm处测定吸光度。
表9结果显示,祛风息痛丸中、高剂量组蓝染皮斑面积和吸光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祛风息痛丸0.78g/(kg·d)、2.34g/(kg·d)对蓝染皮斑面积抑制率分别为19.4%和24.3%;对吸光度的抑制率分别为30.8%和53.8%。说明祛风息痛丸具有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表9祛风息痛丸ig10d对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eP<0.05,与祛风息痛丸中剂量组比较(分组t检验)。
3.8镇痛作用3.8.1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昆明种小鼠100只,体重18~22g,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ig生理盐水10ml/(kg·d);祛风息痛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祛风息痛丸0.36g/(kg·d)、1.08g/(kg·d)、3.24g/(kg·d)。阳性药对照组(追风透骨丸组)ig追风透骨丸1.82g/(kg·d)。每日ig一次,连续给药10d,末次ig后2h,给每只小鼠ip0.7%的醋酸0.2ml/只,5min后记录15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扭体反应表现为动物腹部内凹,躯干和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结果为,与对照组比较,祛风息痛丸0.36g/(kg·d)、1.08g/(kg·d)、3.24g/(kg·d)ig10d使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5),抑制率分别为25.9%,27.4%和37.7%(表10)。
3.8.2对小鼠热板法痛阈的影响按文献方法采用501型超级恒温器控制恒温水浴温度为55±1℃进行热板实验。实验室温度控制在15℃左右。将小鼠放在55℃的铝板上,以小鼠舔后足为疼痛反应指标。选痛觉阈值在5~30s的♀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小鼠分组与给药方法同3.8.1。每日ig 1次,连续ig给药10d,末次ig后2h测痛阈。痛阈>60s按60s计。
表11结果提示,各组动物药前痛阈无显著性差异,祛风息痛丸0.36g/(kg·d)、1.08g/(kg·d)、3.24g/(kg·d)ig10d使小鼠热痛阈值均较药前显著提高(P<0.05),药后痛阈与对照组比显著延长(P<0.05)。
表10祛风息痛丸ig10d对小鼠醋酸扭体法的镇痛作用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分组t检验)。
表11祛风息痛丸ig10d对小鼠热板法痛阈的影响

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1,与祛风息痛丸低剂量组比较;eP<0.05,fP<0.01,与祛风息痛丸中剂量比较(分组t检验)。gP<0.05,hP<0.01,与给药前比较(配对t检验)。
4.小结本实验结果表明,祛风息痛丸具有良好的抗佐剂性关节炎作用;对甲醛和鸡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形成,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祛风息痛丸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热痛阈值。这些实验结果提示祛风息痛丸有良好的消炎、镇痛等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祖师麻 135~145鸡血藤 15~18 木 瓜 13.5~14.5 五加皮 13.5~14.5防 风 13.5~14.5 独 活 13.5~14.5 秦 艽 13.5~14.5 羌 活 13.5~14.5制川乌 13.5~14.5 伸筋草 13.5~14.5 川牛膝 18~18.5缬 草 13.5~14.5威灵仙 13.5~14.5 当 归 18~19 甘 草 18~19 麝 香 0.45~0.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为丸剂。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木瓜、防风、独活、羌活、当归五味药材,7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麝香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均匀,过筛;(2)、取祖师麻、鸡血藤、五加皮、秦艽、制川乌、伸筋草、川牛膝、缬草、威灵仙、甘草10味药材,装袋,加水浸泡12h以上,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5,得浸膏,冷却;(3)、取上述研匀细粉与浓缩浸膏混合均匀,真空减压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粘合剂或湿润剂,制得丸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疼痛的药物,它以祖师麻、鸡血藤、木瓜、五加皮、防风、独活、秦艽、羌活等16味中草药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因风寒湿痹症而引起的周身疼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等症。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活动不便,苔薄白,脉浮或弦紧。中医辨证属风寒湿痹症疼痛者。临床试用后,作用迅速,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9/20GK1739678SQ20051003669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寇立朝 申请人:山西康意制药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硬皮症是ー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水肿苍白或淡红,继之皮肤干燥、光滑、增厚、变硬、变薄、毛发脱落,指端及
  • 专利名称:一种小分子mek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MEK蛋白激酶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用作制备治疗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疾病的药物上的用途。背景技术:ERKMAH(信号转导途径与细胞增生、存活、分化、凋亡等
  • 知母皂苷元结构修饰的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知母皂苷元结构修饰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知母皂苷元结构修饰的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II)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知母皂苷元结构修饰的衍生物的药物组
  •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石膏治疗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按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永磁石膏治疗器。背景技术:现有用石膏和永磁制作的医疗保健按摩器械,其石膏按摩头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分别用模具加工成型后,再组装
  • 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活动的安全手杖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活动的安全手杖,包括手杖支架、底座,所述手杖支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手杖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有一把手,手杖支架下端侧壁上固定有一胸腔闭式引流瓶放置盒和插输液
  •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脚趾按摩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脚趾按摩仪。 背景技术:按摩仪通常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等领域集合制造成的一种保健器材。它拥有多种仿真功能,让您确实体会到针灸、推拿
  • 专利名称:Houttuynoid B在治疗前列腺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化合物Houttuynoid B的新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B在制备抗前列腺癌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癌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
  • 颈肩热敷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颈肩热敷套,具有颈背片和布置在颈背片左右两侧的颈肩片构成一体的披肩套体,披肩套体内设有与之相配的发热袋;所述披肩套体的套口设有拉链;所述披肩套体的颈围部设有护领;所述两颈肩片的外端部设有连接扣;所述
  • 专利名称:吸收uv辐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备方法吸收UV辐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新颖的苯并三唑的方法以及通过新颖的方法得到的新颖的苯并三唑。这种新颖的经济的方法以高纯度和高产率提供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补肾益气,化淋通淋的纯中药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处方药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补肾益气,化淋通淋的纯中药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前列腺疾病包括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
  • 悬臂按摩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臂按摩头,安装在按摩器转盘上,包括悬臂和按摩凸球,悬臂的中心枢设在按摩器转盘上,悬臂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按摩凸球。本实用新型通过悬臂两端的按摩凸球,使转盘进行旋转按摩的同时,悬臂摆动,按摩凸球
  • 鼻炎电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左鼻塞及右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激光管,激光管外围设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背景技术:鼻炎是鼻腔粘膜炎症,有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两种。急性鼻炎大多因受凉后身体抵抗力减弱,病毒和细菌相继侵入引起,也可为某些以呼吸道为主的
  • 专利名称:控制活性成分释放的生物粘合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生物粘合药物组合物,它可控制活性成分在颊腔局部释放或者经颊(轭或龈)、经舌、鼻、阴道或直肠粘膜系统释放。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确保活性成分在不同程度上快速释放,可长
  • 一种药用橡胶塞垫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用橡胶塞垫片,涉及药用橡胶塞特用垫片。它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上两侧设置有锥形孔,上下两平面对称设置有E形槽,中间设置有芯棒孔;所述锥形孔中设置有锥形塞;所述芯棒孔中设置有纤
  • 专利名称:一种祛痘控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涉及一种祛痘控油的中药制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脸上长痘痘,容易出油是很多人的困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祛痘控油的用品,但是不仅价格贵,而且效果不好,有些
  • 婴儿培养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培养箱,包括废气出口、摇床、摆轴、培养箱、遮光罩、氧气输入管、输氧通道和恒温恒湿机箱,所述恒温恒湿机箱上方设有控制台,控制台上方设有培养箱,培养箱上端设有遮光罩,遮光罩上固定安装有警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外洗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外洗液。背景技术:痤疮是一种多发于青春期男女的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
  • 专利名称:结构相对可控的甜菜碱酯类智能水凝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相对可控的甜菜碱酯类智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聚羧酸甜菜碱(PCB, Polycarboxybetai
  • 专利名称:一种跌打外伤药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酒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跌打损伤的外用药酒。背景技术:跌打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跌打损伤主要指因跌扑、击打等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外伤肿胀疼痛、皮肉破损出血,也包括摔伤金刃
  • 专利名称:四肢管状骨干骨折记忆合金紧箍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肢管状骨干骨折紧箍器,特别是一种四肢管状骨干骨折记忆合金紧箍器。权利要求1.四肢管状骨干骨折记忆合金紧箍器,包括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接骨板为一长框形,其横向短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