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人工牙根植体的制作方法

人工牙根植体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2

人工牙根植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人工牙根植体,包括:一牙根本体部以及一牙根颈部,其中,该牙根本体部具有多个侧面通孔及一底部中空通孔。并可形成一胶原蛋白涂布层及一抗菌涂布层于牙根本体部表面。由此,本实用新型可增加与骨骼接触面积并提升稳定度,还避免人工牙根植体压迫神经造成知觉麻痹,及破坏上颚窦膜。
【专利说明】人工牙根植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人工牙根植体,尤指一种具有多个侧面通孔及中空通孔的人工牙根植体。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台湾每年植牙数量高达30万颗以上,在市面上有多达数十种的人工牙根产品。牙根植体是为一种骨内植体(endosseous implant),一般多以纯钛或钛合金所制成,再以手术方式植入上或下颌牙弓的骨骼内,以提供人工牙齿的支撑及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0003]此外,植牙的成功与否,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例如,骨质、骨量、植体几何形状与表面性质等。因此,牙根植体在骨槽中的骨整合及承受咀嚼力负荷下的稳固度相当重要。因而有许多关于牙根植体表面结构与处理的方法的研究,以提升植牙早期骨愈合和稳固性。
[0004]以往,牙根植体大部分设计为具有圆弧形端部及外表面具有渐进式的螺纹,该渐进式螺纹对应于植入齿槽骨的海绵骨内;此外,该牙根植体包含外表面具有环状螺纹的冠状部以及连接槽孔,该环状螺纹对应于该齿槽骨皮质骨处。然而,此种结构的牙根植体造成不必要的牙齿组织破坏,并造成将植体旋入时而产生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而压迫下颚神经(mandibular nerve),或颌下神经(mental nerve),进而引起知觉麻痹;甚至破坏上颚窦膜(sinus membrane)造成窦穿孔(sinus perforat1n)或鼻窦炎。
[0005]有鉴于此,目前亟需要一种能平衡牙齿压力、避免压迫神经以提升稳定度的人工牙根植体,以解决已知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人工牙根植体,以能分散将植体旋入时所产生的静水压,避免压迫下颚神经或颌下神经;及避免破坏上颚窦膜。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人工牙根植体,以能涂布胶原蛋白或长效型抗生素,胶原蛋白膜涂布可以增进体表面亲水性,降低钻孔所引发的微小伤口,加速伤口愈合,长效型抗生素涂布可以消灭根尖病变或牙周病灶,亦可增加骨骼接触面积以提升稳定度。
[0008]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牙根植体,包括:牙根本体部,其外表面具有细螺纹部及圆弧螺纹部,该细螺纹部位于该牙根本体部的上方表面,该圆弧螺纹部位于该牙根本体部的下方表面;以及牙根颈部,该牙根颈部具有牙冠接合部位,且该牙根颈部位于该牙根本体部顶部;其中,该牙根本体部可具有多个侧面通孔,所述侧面通孔位于该圆弧螺纹部并贯通该牙根本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该牙根本体部可具有中空通孔,该中空通孔可由该牙根本体底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侧面通孔连通而成。
[0009]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牙根本体部的中空通孔可增加约1/5与骨骼接触面积(bone-to-1mplant contact, BIC),以提升牙根本体部与骨头稳定度。由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提供牙根本体部的侧面通孔及中空通孔设计,用以增加与骨骼接触面积并提升稳定度,还避免人工牙根植体压迫神经造成知觉麻痹,及破坏上颚窦膜。
[0010]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牙根本体部的外表面可为一斜面,使该细螺纹部具有较大截面积,该圆弧螺纹部具有较小截面积,也就是说,牙根本体部的截面积由细螺纹部朝向圆弧螺纹部逐渐缩小,用以提供牙根本体底部的中空通孔设计。此外,于前述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牙根本体部的外型可为圆柱状设计,作为用于后牙使用的人工牙根本体,或者,牙根本体部的外型可为圆锥状设计,作为用于前牙使用的人工牙根本体。
[0011]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牙根本体部的侧面通孔数目可依据使用者需求或人工牙根本体结构而任意变化,其中,较佳为牙根本体部可含有2?5个侧面通孔,更佳为牙根本体部可含有3个侧面通孔。
[0012]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牙冠接合部位内表面可具有内螺纹部,用以组设固定人工牙根植体所需的牙冠部。
[0013]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牙根本体部表面可具有胶原蛋白涂布层,胶原蛋白涂布层可通过一表面接枝法或一电纺丝法而形成,其中,该接枝法是将牙根本体部先浸泡于酰胺中,之后再浸泡于胶原蛋白中,以形成胶原蛋白涂布层;其中,该胶原蛋白涂布层可至少一选自由:纳米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Reconstitute collagen, R-collagen)、电纺丝重组胶原蛋白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该重组胶原蛋白为一种透过胃蛋白酶处理再以戍二醒(glutaraldehyde)进行重组(reconstituted)的胶原蛋白(前述重组胶原蛋白为本实用新型创作人的中国台湾专利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重建胶原蛋白模板及其制备方法」,证书号为第171249号;此外,该重组胶原蛋白也具有美国发明专利,专利证书号:US5876444A,发明名称「Collagen template as a joint regenerative material, themanufacture and its procedure」),相较于天然胶原蛋白,其具有诱导组织、细胞再生及修复的能力。又,该重组胶原蛋白可为纳米粒子的重组胶原蛋白、纤维重组胶原蛋白、或其组合。因此,前述本实用新型的胶原蛋白可仅为纳米粒子重组胶原蛋白、纤维重组胶原蛋白、或纳米粒子胶原蛋白及纤维重组胶原蛋白的组合,并冷冻干燥。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胶原蛋白仅为纤维重组胶原蛋白,则其所使用的体积百分比较佳为介于5-10 %间。
[0014]此外,于前述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胶原蛋白涂布层可增进体表面亲水性,降低钻孔所引发的微小伤口(microtrauma),加速伤口愈合(wound healing)。再者,中空通孔设计所保留的骨骼与纳米重建胶原蛋白作用,可增加内部的骨整合与稳定度。
[0015]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牙根本体部表面或该中空孔洞的内表面可具有抗菌涂层,其中,抗菌涂层可通过长效型抗生素而组成,以增加表面亲水性以及加速伤口愈入口 ο
[0016]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人工牙根植体还包括牙冠部,该牙冠部可透过连接部及该牙冠接合部位以固定于该牙根颈部及该牙根本体部。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分散将植体旋入时所产生的静水压,避免压迫下颚神经或颌下神经,以及避免破坏上颚窦膜;此外,中空通孔设计可充填长效型抗生素以消灭根尖病变或牙周病灶,亦可增加与骨骼接触面积,并提升稳定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为根据口腔生态环境的特质,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底部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剖面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示意图。
[0022]符号说明
[0023]I 人工牙根植体 2 牙根本体部
[0024]21细螺纹部22圆弧螺纹部
[0025]23侧面通孔24内螺旋部
[0026]3 牙根颈部31牙冠接合部位
[0027]4 中空通孔5 牙冠部
[0028]6 连接部7 齿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此外,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他不同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照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中,包括:牙根本体部2,其外表面具有细螺纹部21及圆弧螺纹部22,该细螺纹部21位于该牙根本体部的上方表面并具有较密的细牙螺纹,该圆弧螺纹部22位于该牙根本体部2的下方表面并具有较疏的粗牙螺纹以及牙根颈部3,该牙根颈部3具有牙冠接合部位31,且该牙根颈部3位于该牙根本体部2顶部;其中,该牙根本体部2具有3个侧面通孔23,所述侧面通孔23位于该圆弧螺纹部22并贯通该牙根本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该牙根本体部2具有中空通孔(图未显示),该中空通孔由该牙根本体2底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侧面通孔23连通而成。该中空通孔的设计可使骨头保留在中空通孔中,使得骨头与牙根本体部2、以及骨头与中空通孔的接触面积变大,并保留更多的组织,以增加骨整合及稳定度。
[00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是通过表面接枝法,在人工牙根植体I上形成胶原蛋白涂布层。首先,将人工牙根植体I浸泡于酰胺溶液中;接着,取出的第一型胶原蛋白,以胃蛋白酶(Pepsin)处理并以2_巯基乙醇(β-mercaptoetnanal)还原,形成a-helix结构,接着以戊二醛(Glutaraldehyde)重组形成一复合物,此复合物便为重组胶原蛋白(R-collagen),最后将此溶于醋酸中,而得到重组胶原蛋白溶液;最后将该人工牙根植体I浸泡于所获得的重组胶原蛋白中,因而形成胶原蛋白涂布层(图未显示)于人工牙根植体I表面。请参考图1所示,该胶原蛋白涂布层可形成分布于该人工牙根植体I表面上,例如,牙根颈部3、牙根本体部2、细螺纹部21、圆弧螺纹部22及侧面通孔23 ;又,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底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剖面图,其中,牙根本体部2底部为一圆形外型并具有一中空通孔4,该中空通孔4可由该牙根本体2底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侧面通孔连通而成,且在该人工牙根植体I表面上亦形成胶原蛋白涂布层,例如,在侧面通孔23及中空通孔4内部表面上形成胶原蛋白涂布层。
[0033]接着,请参考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人工牙根植体示意图,其是进一步将牙冠部组设于牙根颈部上方,包含:牙冠部5、连接部6、人工牙根植体I及齿槽骨7,其主要为使牙冠部5透过一连接部6及该牙冠接合部位31 (请一并参考图1)以固定于该牙根颈部3及该牙根本体部2。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与前述实施例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大致相同,且实施例2的重组胶原蛋白溶液与前述实施例1具有相同的制备方法,其差异处为实施例1是通过表面接枝法使胶原蛋白涂布层形成于牙根本体部表面,而实施例2是利用电纺方式使胶原蛋白涂布层形成于人工牙根植体表面并冷冻干燥。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与前述实施例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大致相同,并如同实施例I使胶原蛋白涂布层形成于人工牙根植体表面,其差异处在于实施例3再进一步于人工牙根植体表面形成一抗菌涂层。于实施例3中,将长效型抗生素配置成一浸置溶液,将已具有胶原蛋白涂布层的人工牙根植体浸泡于长效型抗生素溶液,使抗菌涂层形成于人工牙根植体表面,此外,通过该抗菌涂层可增加表面亲水性并加速伤口愈合,以消灭根尖病变或牙周病灶。
[0038]实施例4
[003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与前述实施例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大致相同,除了实施例I的牙根本体部为圆柱状设计以用于后牙使用,而实施例4的牙根本体部为圆锥状设计以用于前牙使用之外,实施例4的其它部位的设计皆与实施例1相同。又,将人工牙根植体以表面接枝法,先将人工牙根植体浸泡于酰胺溶液中;接着,通过如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以制备的重组胶原蛋白溶液,将人工牙根植体浸泡于重组胶原蛋白溶液,使胶原蛋白涂布层形成于人工牙根植体。根据口腔生态环境的特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人工牙根植体结构适用于人类的前牙,此结构可降低齿槽骨唇侧深层倒凹(undercut)及相邻牙根过于弯曲的影响,有利于即旋即种(i_ediate implantat1n)。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为圆柱状适用于人类的后牙,可增加咬合正向及侧方力量,以分散将植体旋入时所产生的静水压,避免压迫下颚神经或颌下神经,造成知觉麻痹。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植体I的结构,由于胶原蛋白膜涂布层的形成可以增进体表面亲水性,降低钻孔所引发的微小伤口以加速伤口愈合。此外,抗菌层的形成可消灭根尖病变或牙周病,由于结构的设计亦可增加1/5与骨骼接触面积,并提升牙齿与骨头间的稳定度。依据顶端密螺纹设计,可增加皮质骨接触面积,增进立即稳定度,并减少皮质骨的吸收。
[0041]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牙根本体部,其外表面具有一细螺纹部及一圆弧螺纹部,该细螺纹部位于该牙根本体部的上方表面,该圆弧螺纹部位于该牙根本体部的下方表面;以及 一牙根颈部,该牙根颈部具有一牙冠接合部位,且该牙根颈部位于该牙根本体部顶部; 其中,该牙根本体部具有多个侧面通孔,所述侧面通孔位于该圆弧螺纹部并贯通该牙根本体部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该牙根本体部具有一中空通孔,该中空通孔是由该牙根本体部底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侧面通孔连通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牙根本体部的外表面为一斜面,使该细螺纹部具有较大截面积,该圆弧螺纹部具有较小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牙根本体部的外型为圆柱状或圆锥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牙根本体部具有3个侧面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牙冠接合部位内表面具有一内螺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牙根本体部表面具有一胶原蛋白涂布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胶原蛋白涂布层通过一表面接枝法或一电纺丝法而形成并冷冻干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牙根本体部表面或该中空通孔的内表面具有一抗菌涂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该抗菌涂层通过长效型抗生素而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牙根植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牙冠部,该牙冠部透过一连接部及该牙冠接合部位以固定于该牙根颈部及该牙根本体部。
【文档编号】A61K6/02GK204233231SQ20142030741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赖文福, 林建州, 黄茂栓, 林武雄 申请人:台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有"头号致残疾病"之称,全世界3.55 亿关节炎患者,其中1.9亿人患骨关节炎,超过1650万人患类风性
  • 专利名称:一种细胞片层智能脱附水凝胶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和智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细胞片层智能脱附水凝胶及其应用。背景技术:长期以来,供体紧缺和移植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发展的两大障碍。目前使用的天然材料与
  • 诊断治疗一体化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诊断治疗一体化车,包括:体检车本体,具有车底板、车顶板、前窗板、后窗板、左车侧板及右车侧板,体检车本体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多个区,体检车本体至少包括驾驶区、手术区及体检区,左车侧板与右车
  • 一种普外肛门检查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肛门检查椅。该普外肛门检查椅,包括底座、支撑台和支撑座,所述底座上装有支撑台,支撑台通过支撑座与底座焊接,所述支撑台一端设有头枕和扶手,另外一端设有
  • 专利名称:神农足癣粉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足癣粉及制备方法,属外用药配制品(国际分类A61K)。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浅表性霉菌感染的糜烂性常见病在潮湿湿暖地区成人发病率为50~60%。此霉菌传染性强,自身可传染并发手鲜、
  • 专利名称:真空冷冻干燥柠檬果汁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的是真空冷冻干燥柠檬果汁粉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柠檬果中果汁含量35% — 45%,香气油含量0. 6% — 0. 7%,其余为果柏,柠檬汁中柠
  • 专利名称:抗感冒口服液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冒药品制剂,特别是用于治疗因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烟炎及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的感冒口服液制剂。感冒是一种最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治疗的药物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法,属于药品的技术领域。技术背景痛风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ー组疾病。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制剂小儿热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儿热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小儿热咳口服液属于现有技术,是由麻黄(炙)、生石膏、苦杏仁、连翘、大黄、瓜蒌、桑白皮、败酱草、红花、甘草(蜜炙
  • 专利名称: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领域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时,可以非常容易并准确的明确病变位置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背景技术:近
  • 专利名称:粘合剂材料和粘合剂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粘附在皮肤表面上的粘合剂材料,该粘合剂材料包含层压在载体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材料在其粘附时具有合适的粘合性,而被除去时可以很容易地剥离,以及涉及一种粘合剂制剂,
  • 专利名称:一种营养按摩液的制作方法一种营养按摩液技术邻域本发明涉及ー种按摩液,具体涉及ー种润滑效果好、按摩阻力小的营养按摩液。背景技术:目前现有的按摩产品多以按摩膏为主,大都采用普通的乳化剤,用脂肪醇和固体蜡增稠,还添加有大量的油脂以降低按
  • 足拇囊炎保护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足拇囊炎保护套,包括:跖骨护套、足拇趾护套;跖骨护套的前端面的内侧部分向前方延伸出足拇趾护套;跖骨护套的后端面形成跖骨部位套入口;跖骨护套的前端面的外侧部分形成足四趾开口;足拇趾护套的
  • 专利名称:具有红外线热扫描功能的胆囊镜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具有红外线热扫描功能的带红外线热扫描探 头的胆囊镜系统。现有技术医用红外线成像来源于军工技术,使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随着医学、红外线成 像、及多
  • 专利名称:电动牙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牙刷,属于刷类制品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普通的牙刷刷头与刷柄为一体式简单结构,采取手动刷牙方式。其存在的问题是刷牙方法不易掌握,刷牙方式不够科学,容易损害牙齿,影响口腔卫生,不利于人
  • 专利名称:鸡矢藤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鸡矢藤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采用处方为鸡矢藤、聚山梨酯、氯化钠的鸡矢藤注射剂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WS-10971(ZD-0971)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肿胀型闭合性骨折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肿胀型闭合性骨折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治疗肿胀型闭合性骨折,一般采用I、苯酚苯酚对组织穿透力强,易从皮肤吸收,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天然植物和天然矿物组方构成的药物,属于兽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蠕形螨的药剂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我国是一个畜禽大国。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疾病引起的畜禽死亡率
  • 新型多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吸引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新型多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吸引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负压式吸引器主机和半圆形防溅垫,其特征是负压式吸引器主机前端固定设有软管,软管前端固定设有抽吸管,抽吸管尾
  • 儿科用输液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儿科用输液椅,由靠背和椅座构成,靠背与椅座活动铰链,靠背与椅座通过金属支撑架支撑连接,靠背两侧设有滑动导轨,金属支撑架的一端设置在滑动导轨内,金属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椅座侧部,椅座侧部
  • 专利名称:一种肿瘤切除固定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肿瘤切除固定镊。 背景技术: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肿瘤组织切除时,需要固定住肿瘤以便于剥离,现有技术主要是用手术镊固定,而现有的手术镊主要由镊柄和镊臂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