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1,2,4-苯并三嗪氧化物的口服凝胶胶囊配方的制作方法
- 一种应用中药与穴位进行节育的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 新型2,5-二氮杂二环[2.2.1]庚烷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用于治疗婴幼儿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镇静促眠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 醒酒伴侣茶的制作方法
- 新的噻唑烷二酮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 沉香牙膏及其制作方法
- 一种防止鼻胃管误插气管的灯光报警装置制造方法
- 以金属填充的粘结组合物及方法
- 一种包裹功能作用物混悬液的海藻酸盐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用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的同侧弯型笛针的制作方法
- 一种明目滋补肝肾膏的制造方法
- α-硫辛酸,乙酰左旋肉碱,辅酶Q10及羟基酪醇配伍在防治肌萎缩发生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预充式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安全快速输血袋的制作方法
- 一种提高畜禽疫苗免疫效果、减少免疫应激反应的保健方法
- 用于减少细胞毒性化疗的毒副作用的含有氨基酸与核黄素的制剂的制作方法
- 氧气湿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成药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成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成药制备方法。
脑血栓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可引起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下肢瘫萎,据六省市的调查结果统计,各种脑血管患者为791人/10万人,脑血栓在100人/10万人,这种病一旦发生给患者和家属都带来了诸多困难,清代名医王清仁《医林改错》一书中“医林论者,下瘫萎症”,提供了以黄芪、当归、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组成的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是中医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功能,国外也曾将此方列为“珍贵方”,近年来,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验,对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方剂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动性,并具有抗栓和溶解血栓的作用。该方剂是用传统的煎煮方法提取有用成分,由于煎煮温度高,使有些活性组分失去功能,而有些组分用水煎煮又不能完全提取出来,这是因为各种组分在有效成分,理化性质,生物特点不同,因此不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种根据方剂各组份的有效成份,理化性质,生物特点制定中药西制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成药制备方法,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药效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成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把黄芪10-30重量份、当归、赤芍各1-3重量份混合加入乙醇浸取,乙醇加入量为原料重的2-3倍体积,加热回流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回流液去乙醇,然后过滤,得到脂溶性药液,其渣与川芎、桃仁、红花各0.5-2.0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为原料重2-3倍,每次煎煮2-3小时,过滤去渣,合并煎煮药液,得到水溶性药液,再将上述两种药液浓缩干燥制粉;b)把地龙0.5-2.0重量份用水洗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加入量为原料重的8-10倍,制浆,过分子筛提取特异性蛋白,再加入乙醇浸取,控制乙醇浓度50-70%,离心分离取沉淀,浓缩干燥制粉;c)将(a)项和(b)项制粉合并混合,装入胶襄或制片或制丸、制冲剂;d)最后灭菌检测,包装合格产品中成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中成药进行了毒理、药效、临床观察和质量检测,其结果分述如下a)主要药效实验用大鼠20只,每组10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服用本发明中成药胶襄制剂,剂量为10g生药/kg体重,观察溶栓效果,结果表明,用药组一半未形成血栓,另一半形成血栓,但血栓重量也较对照组轻,即P<0.05,显示出按该方法制备的中成药在大鼠体内具有抗血栓作用。
对大鼠体内凝血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用药后,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体内纤溶活性,表现为伏球蛋白溶解时间(EIT)缩短,血清纤维蛋白的裂解物(FDPS)升高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提示该中成药具有很好的抗栓和溶栓作用。
(b)毒理实验急性毒性实验,用小鼠20只,每组10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小鼠灌胃,剂量为150g生药/kg体重,为成人日服量的300倍,观察七天无一小鼠死亡,小鼠日口服量的最大耐受量大于150g/kg,结果证明本方法制备的中成药毒性极小,安全度大。
(c)临床观察经三家指定医院对109例中风、脑血栓患者治疗观察,以口服传统制备的“消栓口服液”对照药物,结果表明痊愈+显效率为89.91%,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消栓口服液”,对照组P<0.05,实验组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的药效,可降低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细胞聚集指数等,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该药安全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中老年抗血栓、溶栓的治疗用药。
(d)质量检测为确保该药剂的质量,制定了与疗效密切相关的二类质控指标(1)鉴别标准,对当归、赤芍、川芎采用薄层色谱定性检测芍药或和阿魏酸。
(2)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测定黄芪甲含量和测定纤溶酶的活性,上述二项测定确保药剂的内在质量,同时依照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作了检查,经过一年半常温条件下观察稳定性检查,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本发明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a)制备方法采用中药西制,使各组份的有效成分提取完善,并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b)制备方法简便,不加任何添加剂。
实施例1取黄芪300g、当归、赤芍各10g、混合加乙醇640ml,加热回流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回流液去醇,然后过滤得到脂溶性药液,其渣与川芎、桃仁、红花各5g混合加水670ml煎煮两次,一次煎煮3小时,二次煎煮2小时去渣合并药液得到水溶性药液,再将两次药液合并浓缩干燥制粉,再取地龙20g用水洗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200ml,制浆过分子筛提取特异性蛋白,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在70%,离心弃上清取沉淀,浓缩制粉,最后将两种制粉合并混合,装胶襄,或制片、制丸、制冲剂的中成药。
实施例2取黄芪100g、当归、赤芍各30g、,混合加乙醇480ml,加热回流两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5小时,合并回流液去醇,然后过滤得到脂溶性药液,其渣与川芎、桃仁、红花各20g混合加水600ml煎煮两次,一次煎煮2.5小时,二次煎煮2.5小时去渣合并药液得到水溶性药液,再将两次药液合并浓缩干燥制粉,再取地龙5g用水洗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50ml,制浆过分子筛提取特异性蛋白,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在50%,离心弃上清取沉淀,浓缩制粉,最后将两种制粉合并混合,装胶襄,或制片、制丸、制冲剂的中成药。
实施例3取黄芪150g、当归、赤芍各20g、,混合加乙醇500ml,加热回流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3小时,合并回流液去醇,然后过滤得到脂溶性药液,其渣与川芎、桃仁、红花各15g混合加水600ml煎煮两次,一次煎煮2小时,二次煎煮3小时去渣合并药液得到水溶性药液,再将两次药液合并浓缩干燥制粉,再取地龙10g用水洗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80ml,制浆过分子筛提取特异性蛋白,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在60%离心弃上清取沉淀,浓缩制粉,最后将两种制粉合并混合,装胶襄,或制片、制丸、制冲剂的中成药。
权利要求
1.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成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把黄芪10-30重量份、当归、赤芍各1-3重量份混合加入乙醇浸取,乙醇加入量为原料重的2-3倍体积,加热回流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回流液去醇,然后过滤,得到脂溶性药液,其渣与川芎、桃仁、红花各0.5-2.0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为原料重2-3倍,每次煎煮2-3小时,过滤去渣,合并煎煮药液,得到水溶性药液,再将上述两种药液浓缩干燥制粉;b)把地龙0.5-2.0重量份用水洗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加入量为原料重的8-10倍,制浆,过分子筛提取特异性蛋白,再加入乙醇浸取,控制乙醇浓度50-70%,离心分离取沉淀,浓缩干燥制粉;c)将(a)项和(b)项制粉合并混合,装入胶襄或制片或制丸、制冲剂;d)最后灭菌检测,包装合格产品中成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成药制备方法,它将原料黄芪、当归、赤芍混合先用乙醇提取脂溶性药物,其渣与川芎、桃仁、红花混合继续用水煎煮提取水溶性药物,合并后浓缩制粉再与地龙用乙醇提取的药物制粉混合,制成中成药,该方法采用中药西制,可使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完善,并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
文档编号A61P7/00GK1183982SQ97122058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9日
发明者蒋盘宏 申请人: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波睡眠养生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养生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波睡眠养生仪,主要用于家庭卧室、宾馆客房、宿舍等室内休息环境,用来改善睡眠,并促进身体细胞的调养修复,属于健康环保领域。背景技术:现有的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ー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领域。背景技术:银屑病,俗称“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白庀”,又有“松皮癬”、“干癣”等病名,是ー种常
- 专利名称:杜仲化学成分作为肾脏保护剂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传统中药材杜仲及其若干化学成分的新用途,特别是杜仲、杜仲提取物以及京尼平和京尼平苷作为肾脏保护剂的制药用途。背景技术:中毒性肾病是指由外源性或内源性肾毒性物质异常引起
- 口腔修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修复支撑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软质胶塞的外端部固定支撑环,所述的软质胶塞为锥形结构,软质胶塞的端部为圆弧形结构,软质胶塞的内部为环空结构,所述的支撑环的两侧连接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通过
- 专利名称:治疗热毒瘀结型痤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热毒瘀结型痤疮的中药。背景技术: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因为青春期雄激素的产生增加,使皮脂腺增大,皮脂的分泌就
- 可移动式产前检查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可移动式产前检查仪,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检查仪主体,其特征是在检查仪主体上设有检查仪支撑腿、通电导线、移动滑道、胎心率声波检测箱、阴道检测成像盒和风动式消毒机,检查仪
- 专利名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有效部位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番荔枝内酯是一类从番荔枝科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
- 一种螺形植牙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形植牙结构。它包括种植体(1)、基台(2)和义齿(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2)直接固定于所述种植体(1)上端,且基台(2)内设有通孔(4),该通孔(4)内有弹簧(5),弹簧(5)
- 专利名称:三乙酰葡萄烯糖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具体涉及三乙酰葡萄烯糖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三乙酰葡萄烯糖在制备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糖化学与糖生物学现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
- 多角度b超全程追踪定位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B超全程追踪定位装置,包括冲击波源和B超探头,B超探头纵向轴中心延长线与冲击波源的碎石焦点相交,其特征在于,冲击波源的运动平面和B超探头的运动平面彼此联动,由转动轴连接
- 专利名称:以榄香烯为原料的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临床应用范围广,可制成乳注射液、水针剂、气雾剂、软胶囊、片剂、栓剂及胶囊剂等多种形式的以榄香烯为原料的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榄香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眼科的常见病,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
- 一种用于给婴幼儿喂药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给婴幼儿喂药的装置,其包括容器本体、勺体、容器口、保温壳、温度计、加热保温丝和插座,勺体设置在容器口的一侧,勺体为月牙形,容器口为弯折形,容器口的前端与勺体之间的间距为3
- 专利名称:治疗肺气肿、哮喘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保健品片剂及制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治疗肺气肿、哮喘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保健品片剂,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哮喘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保健品片剂及制备。背景技术
- 一种耳内检查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内检查器,包括圆环形的镜体支架,所述镜体支架内设置有照明灯装置;所述的照明灯装置上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有照明灯电源,所述照明灯电源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照明灯电源与所述镜体
- 专利名称:凹凸棒酒糟艾叶热敷泥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凹凸棒酒糟艾叶热敷泥的生产方法。背景技术:腰腿疼痛的病人常常喜欢温暖而讨厌寒冷,温暖可以缓解腰和腿部的疼痛,驱走寒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加快细胞新陈代
- 一种背负式输液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负式输液装置,包括一根腰背带、胸背带和支撑杆,腰背带和胸背带的中间分别设有一个腰背带固定块和胸背带固定块,支撑杆穿过腰背带固定块和胸背带固定块,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一根横梁,横梁的下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失宣降型蛋白尿的汤剂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肺失宣降型蛋白尿的汤剂药物。背景技术:蛋白尿为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现象的一种疾病,它是肾脏疾患常见的临床症状,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都会
- 专利名称:一种含美洲接骨木提取物、三色堇花提取物和水解珍珠的瞬透生肌水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 可即时补水的瞬透生肌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由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以及受各种环境影响,皮肤经常处于缺水状态,干燥、暗淡
- 专利名称:一种睡眠介导的心理生理干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睡眠心理生理干预方法。 背景技术:心身相关或心身一体理论认为,心理(心)活动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影响身体生理(身)功能;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
- 专利名称:三环酰胺类用于抑制g-蛋白功能及治疗增生疾病的制作方法背景Ras致癌基因的生物学意义、及Ras以及称之为法呢基蛋白转移酶的酶在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在PCT国际公开号Nos.WO9500497和WO9510516上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