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Y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可以报警的输液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白癜风病外用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 含酯油的洗发剂的制作方法
- 医用输液袋外盖的制作方法
- 一种网布座椅的制作方法
- 影像科用儿童检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自适应心电检测方法及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 一种远红外强磁场穴位保健胸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羊藿三七药物及制备方法
- 可佩戴式医用药盒吊坠的制作方法
- 带有担架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声带息肉钳的制作方法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曲臂式b超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耳鼻喉综合诊疗台减震装置制造方法
- 熟石膏剂的制作方法
- 补中益气丸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臀部b超检查垫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百日咳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中药薄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中药薄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薄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报道,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已达1460万人。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6%,全国有7500多万名患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冲击,我国每年心血管新发病人数为150万人。心脑血管病人的增加导致对此类药品需求量的增长。我国心血管类药品的销售已仅次于抗感冒和胃肠道类药,居第三位。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中药新药的开发应顺应人们对高质量生存方式的追求发挥中药优势和特色的新药满足人们个性化和多样性消费的需求是业界人士努力追求的方向。针对中药所具有的优势,开发市场上缺少的新剂型——口腔薄膜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药在上述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临床多年试验证实有效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可通过改变剂型方便患者使用,同时又保持了原有的疗效使现代中药新剂型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因此,本发明人推出急症用药新剂型——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薄膜剂,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等疾病。
目前,治疗心脑血管,冠心病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常用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包括冠心丹参、冠心苏合,灯盏花、银杏、三七、天麻素、乙酰天麻素等药品。例如冠心丹参处方丹参、三七、降香油组成,(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胸闷,症见胸痹刺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灯盏花素为,云南特有的菊科植物灯盏细辛中提取的灯盏花乙素和少量灯盏花甲素的混合物,灯盏花乙素化学名为4,5,6-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天麻素用于神衰、神衰综合症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骨大神经痛等。
乙酰天麻素,中药天麻中的镇静有效成份天麻素的同类衍生物其镇静指数较天麻素强1.77倍,化学名为4-羟甲其苯-2`、3`、4`、6`-四-O乙酰-β-D-吡喃葡萄糖苷。功效镇静、安眠、镇痛。适用于(1)治疗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神经衰弱症、神经衰弱综合症、焦虑症等及其引起的睡眠障碍;(2)治疗头痛、偏头痛。
三七总皂苷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提取物主要含三七三醇和三七二醇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心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三七三醇皂苷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提取物主要含人参皂苷Rg1,Re和三七皂苷R1,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改善脑梗塞,脑缺血功能障碍,恢复缺血性脑代谢异常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主要用于心脑血管梗塞性病症,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的治疗。
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含黄酮醇苷、总萜类内脂,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以上证候者。
上述这些中药在治疗心绞痛、偏头痛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偏头痛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大多是片剂颗粒剂、胶囊、软胶囊、注射剂、滴丸等剂型,用于急症的药新剂型快速在口腔中溶解的薄膜剂尚在研制中,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中药复方或单味药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的在口腔中快速溶的薄膜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薄膜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生理可接受薄膜,含有一种或几种中药活性成分,在口腔中释放药物,迅速被口腔黏膜吸收,特别适于粘着并且快速溶解在使用者的口腔中快速溶解薄膜起效经口腔、经粘膜释放药的活性物质从而发挥药效。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特别适合口腔给药的柔软的非自粘着性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成膜剂和至少一种稳定剂混合得到成膜混合物将水溶性组分溶解在水或溶剂中得到水溶液或溶剂溶液;将成膜混合物和水溶液或溶剂溶液溶剂溶液混合得到水聚合物凝胶混合油类形成油混合物将油混合物加入水合聚合物凝胶中并且混合得到均匀乳化凝胶;将该均匀凝胶涂抹在衬底上;干燥涂抹好的凝胶得到薄膜。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快速溶解薄膜剂,膜在口空中不到1分或几秒内在舌上溶解,其特征是该薄膜剂由下述成分组成0.1-99%一种或多种中药活性成分;0.1-90%成膜材料;0-30%药用辅料。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口腔膜剂,较好的组成如下10-80%一种或多种中药活性成分;10-60%成膜材料;0.01-30%药用辅料。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活性成分包括冠心丹参提取物;或含量5-100%优选80-99%的三七总皂苷;或含量5-100%优选80-99%的三七三醇皂苷;或含量15-100%,优选85-99%的灯盏花素;或含量为10-100%,优选85-99%的天麻素;或含量为25-100%,优选85-99%的乙酰天麻素;或银杏叶提取物中含黄酮醇苷24-50%,总萜类内脂6-15%。
本发明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的制备采用已知的常规方法获得。(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银杏、天麻素,乙酰天麻素。可以水或任意比例乙醇、甲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环己烷为溶剂,经煎煮、醇沉、热回流、渗漉、超声、硅胶、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微波、PH值梯度萃取等手段分离、富集、纯化制得,或通过合成方法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成膜材料包括右旋糖苷、糊精、壳多糖、壳聚糖、海藻酸钠、阿拉伯胶、果胶、胶原;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西酮、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或支链淀粉、直链淀粉、高级直链淀粉、羟丙基化高级直链淀粉、玉米醇溶蛋白、大豆蛋白分离物,优选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阿拉伯胶、果胶、胶原等等。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抗粘合剂、矫味剂、稳定剂、增稠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重量占薄膜总量的0-30%。较好为0.01-30%,可根据不同药物中的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适当的加以调节例如为了使膜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加入增塑剂(甘油淀粉、丙二醇、聚乙二醇)。抗粘合剂(硬脂酸镁、硬脂酸、乳化剂)。
矫味剂包括天然或人工矫味剂。这些矫味剂可以选自矫味油和矫味芳香剂或它们的混合物。代表性矫味油包括留兰香油、肉桂油、薄荷油、丁子香油、月桂油、百里香油适用的还有人工天然或合成水果矫味剂包括柠檬、葡萄、苹果、梨、香精、柠酸、桉油、薄荷精油等。矫味剂的用量一般与这样的因素有关如矫味剂类型、矫味剂本身和预期强度有关。为了在最终产物中获得预期的结果可以改变该用量这种改变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过多实验就能够作出的。通常,用量为约0至约30重量%,优选约0.1至约15重量%。
甜味剂包括天然和人工甜味剂,例如糖精钠、阿斯巴糖、木糖醇、甘露醇、新橙皮甙、半乳糖、甘草甜素、蔗糖、二氢查斗酮等。一般是该组合物的0%至约10重量%。优选约0.1至约5重量%。为获得预期的甜度,使用的用量根据不同样品而定。
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的单酸甘油酯和二酸甘油酯类化合物以及聚氧化乙烯山梨糖醇酯,如Atmos 300、聚山梨酸酯80、司盘65等。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可以是该薄膜的约0.1至约15重量%,优选约0.1至约5重量%。其它适当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稳定剂包括黄原胶、槐树豆胶和角叉菜胶,用量是该薄膜的约0至约10重量%,优选约0.1至约2重量%。其它适用的稳定剂包括瓜子胶等。
乳化剂包括硬脂酸三乙醇胺、季铵化合物;阿拉伯胶、明胶、卵磷脂、胶体镁铝硅酸盐等,用量是该薄膜的约0至约5重量%,优选约0.01至约0.8重量%。
增稠剂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用量是约0至约30重量%,优选约0.01至约20重量%。粘合剂包括淀粉,用量是约0至约30重量%,优选约0.1至约10重量%。
本发明的药膜还可以添加着色剂或色料着色剂的用量可有效产生预期的色泽。本发明所用的看色剂,包括颜料,例如二氧化钛,其混合量至大约5重量%,优选小于约1重量%。色料也可以包括天然食物色素如红曲、栀子黄、姜黄素,和适用于食品和药物的染料由于中药的复方或单味药各自有效的成分或部位是不同所以辅料和制备方法是有所选择的药物达到快速熔解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在药物以分子形式溶解时需要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可溶性、非结晶性,崩解速度是由载体的溶解速度和特殊表面所决定的快速溶解物质应具有较大的极性,如右旋糖苷、糊精、海藻酸钠、阿拉伯胶,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纤维素类,药物和极性基团能够与聚合物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具有较好的可溶性。反之,少数极性药物存在高的过饱和浓度由于温度的原因发生重结晶使释放速度下降无定型、溶解性好的载体有利于快速溶解和加快活性物质的释放。
本发明的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口腔薄膜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成分、水溶性聚合物溶解在水或乙醇甲醇、正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中;较好的溶剂为水或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等。
2)溶解或悬浮其他的辅料;3)涂抹该溶液在硅橡胶纸上或合适的载体物上;4)在35-65℃温度下干燥2-120分钟;5)将干燥好的半成品,通过剪切割或膜压分离得到所规定大小的膜;6)包装分离得到的膜。
本发明是含有活性物质的聚合物膜通过涂抹含有活性物质的有机溶剂或水溶液经干燥,制得。使用的水溶性聚合物为右旋糖苷、糊精、海藻酸钠、阿拉伯胶,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此外,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的选择是根据它们在水中或有机溶剂(乙醇)中的溶解性。使用后者在于它的有较高的蒸汽压力和较好的干燥速度。
下面通过中药活性成分的药理实验数据,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冠心丹参(1)冠心丹参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健康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50±50g。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按人用剂量的4、8倍设置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后,测定II导正常心电图,打开胸腔,以环形勾将心脏拉出胸腔在动脉圆锥与左心耳的中点之间冠状静脉处以5/0号丝线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将心脏置回胸腔,抽出胸腔内空气缝合。结扎后30、60min记录II导心电图,测量ST段(J点)的抬高情况。结果表明,冠心丹参对结扎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见表1),抑制ST段的升高。
表1 冠心丹参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x±s,n=10)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2)冠心丹参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兼用,体重200±20g。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按人用剂量的4、8倍设置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分离颈总动脉,将BT87-3型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的刺激电极和温度探头钩上,温度探头在远心端刺激电极靠近心端。温控电流强度80μA,刺激电流2mA,刺激5min后,取下刺激电极,再等待3min将温控电流强度调零。记录从刺激开始到动脉温度骤降所需的时间(s),作为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结果表明,冠心丹参明显延长血栓的形成时间(见表2)。
表2 冠心丹参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x±s,n=10)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三七总皂苷(1)三七总皂苷对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影响选取健康家兔,雄性,体重2.5-3kg,实验共分3组,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按临床剂量的4、8倍设置剂量,连续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取血进行实验。从家兔颈总动脉取血(用3.8%枸橼酸钠抗凝,全血与抗凝剂为9∶1),800rpm离心10min,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再经3500rpm离心10分钟,制备贫血小板血浆(PPP)。血浆预温(37℃)30min后,用PPP调100%,用PRP调零,分别加入ADP、AA、胶原诱导剂,按比浊法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百分数,计算聚集反应抑制率。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明显抑制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见表3)。
表3 三七总皂苷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抑制作用(X±SD,n=6)
(2)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兼用,体重200±20g。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按人用剂量的4、8倍设置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分离颈总动脉,将BT87-3型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的刺激电极和温度探头钩上,温度探头在远心端刺激电极靠近心端。温控电流强度80μA,刺激电流2mA,刺激5min后,取下刺激电极,再等待3min将温控电流强度调零。记录从刺激开始到动脉温度骤降所需的时间(s),作为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明显延长血栓的形成时间(见表4)。
表4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x±s,n=10)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三七三醇皂苷三七三醇皂苷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兼用,体重200±20g。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按人用剂量的4、8倍设置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分离颈总动脉,将BT87-3型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的刺激电极和温度探头钩上,温度探头在远心端刺激电极靠近心端。温控电流强度80μA,刺激电流2mA,刺激5min后,取下刺激电极,再等待3min将温控电流强度调零。记录从刺激开始到动脉温度骤降所需的时间(s),作为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结果表明,三七三醇皂苷明显延长血栓的形成时间(见表5)。
表5 三七三醇皂苷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x±s,n=10)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灯盏花素(1)灯盏花素对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影响选取健康家兔,雄性,体重2.5-3kg,实验共分3组,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按临床剂量的4、8倍设置剂量,连续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取血进行实验。从家兔颈总动脉取血(用3.8%枸橼酸钠抗凝,全血与抗凝剂为9∶1),800rpm离心10min,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再经3500rpm离心10分钟,制备贫血小板血浆(PPP)。血浆预温(37℃)30min后,用PPP调100%,用PRP调零,分别加入ADP、AA、胶原诱导剂,按比浊法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百分数,计算聚集反应抑制率。结果表明,灯盏花素明显抑制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见表6)。
表6 灯盏花素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抑制作用(X±SD,n=6)
天麻素表7 天麻素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抑制作用(X±SD,n=6)
结果表明,天麻素明显抑制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见表7)。
表8 天麻素对小鼠痛阀值的影响(X±SD,n=6)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天麻素明显镇痛作用(见表8)。
乙酰天麻素
表9 乙酰天麻素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抑制作用(X±SD,n=6)
结果表明,乙酰天麻素明显抑制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见表9)。
表10 乙酰天麻素对小鼠痛阀值的影响(X±SD,n=6)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乙酰天麻素明显镇痛作用(见表10)。
药膜的稳定性实验按照《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室温自然留样考察。在室温下于通风干燥处放置十二个月,通过性状、鉴别、溶化性、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和水分六个方面对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冠心丹参提取物,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天麻素,安眠乙酰天麻素制成的药膜放置十二个月稳定。
本发明的口腔膜剂与片剂、胶囊等传统剂型相比,它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和注射剂相比,病人容易接受,减少直接进入血液而造成的副作用,对急救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开发这种快速溶解薄膜剂是有意义的,也是体现这一剂型的特点。本发明薄膜的积极效果在于(1)含有活性物质的膜在缺少水的情况下,可服用。聚合物膜在不到1分或几秒内在舌上溶解,含服在口腔或舌下,吞咽服用时会在胃肠中溶解迅速吸收它们的药物代谢过程是相似的,对急症病人来说是一种起效快的给药最佳的途经。
(2)与冻干粉相比的优点是制备方法的简单,成本低,此外本品有少量的吸湿性但不必使用昂贵的、不透水蒸汽的包装材料。
(3)此剂型与固体制剂(片剂、胶囊、滴丸等)比较,具有溶解快、起效快,提高生物利用度,特别适用于急症药,如心脑血管、镇痛、安眠等,其优点是药物立即溶解,对吞咽困难的病人也不成问题,同样适合不合作病人的使用(儿童和老人);在旅行或用水不便时,同样可以服用,薄薄一片膜,吞服方便,进入体内后活性治疗成分易于从载体上释放出来,方便患者使用,病人易于接受。
(4)本发明的膜剂工艺简单,经济,实用,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仪为解释性的决不意味着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冠心丹参提取物3.0g,2.0gHPC,5.0g聚乙烯吡咯烷酮,0.02g甜菊糖,0.3g甘油,溶于12ml95%的乙醇中,形成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50微米的膜在35℃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9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2冠心丹参提取物4g,1.7g甲基纤维素,4.5g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0.03g阿斯巴糖,0.1g黄原胶,0.4g丙二醇,溶于12ml50%的乙醇中,形成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0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6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1000g/m2下,形成厚度为8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3冠心丹参提取物3.2g,6.5g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0.02g糖精钠,0.3gPEG400,溶于12ml75%的乙醇中,形成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25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6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100g/m2下,形成厚度为75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4灯盏花素2g,1.7g甲基纤维素,6.5g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0.3g木糖醇,0.3g丙二醇,0.1g薄荷精油,溶于14ml95%的乙醇中,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0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5℃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100g/m2下,形成厚度为8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5灯盏花素4g,3.0gHPC,4.5g聚乙烯吡咯烷酮,0.02g甜菊糖,0.2g甘油,0.1g聚山梨酸酯80,溶于12ml90%的乙醇中,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0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5℃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100g/m2下,形成厚度为8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6三七总皂苷2.5g,1.0g黄原胶,4.5g槐树豆胶,1.5g淀粉,0.02g阿斯巴糖,0.2g丙二醇,0.05g的硬脂酸镁,溶于14ml95%的乙醇中,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5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6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5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7三七总皂苷2.5g,2.0gHPC,3.5g聚乙烯吡咯烷酮,0.02g新橙皮甙,0.2g甘油,溶于14ml水中,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0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6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8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8银杏提取物2g,1.0g黄原胶,2.5g槐树豆胶,1.5g淀粉,0.02g阿斯巴糖,0.2g丙二醇,溶于14ml水中,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5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6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7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9银杏提取物2g,2.0g甲基纤维素,4.0g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0.5g木糖醇,0.3g丙二醇,0.1g薄荷精油,溶于12ml50%的乙醇中,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0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5℃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100g/m2下,形成厚度为10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10天麻素2.5g,1.5g黄原胶,3.5g角叉菜胶,1.5g淀粉,0.01g阿斯巴糖,0.1g聚山梨酸酯80,0.2g甘油,溶于14ml50%的乙醇,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250微米的膜在35℃干燥30分钟,继续在65℃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6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11天麻素2.5g,2.0g甲基纤维素,3.0g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0.5g木糖醇,0.3g丙二醇,溶于14ml50%的乙醇,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250微米的膜在35℃干燥30分钟,继续在65℃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6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12乙酰天麻素3.3g,2.0gHPC,4.0g聚乙烯吡咯烷酮,0.5g木糖醇,0.3g丙二醇,溶于14ml50%的乙醇,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250微米的膜在35℃干燥30分钟,继续在65℃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6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13
乙酰天麻素3.3g,3.0g海藻酸钠,2.5g聚乙烯吡咯烷酮,0.02g新橙皮甙,0.2g甘油,溶于14ml50%的乙醇,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0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6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8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14三七三醇皂苷2.5g,2.5gHPC,3.0g聚乙烯吡咯烷酶0.5g木糖醇,0.2g甘油,溶于14ml水中,形成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300微米的膜在30℃干燥30分钟,继续在60℃干燥6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8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实施例15三七三醇皂苷2.5g,2.0g甲基纤维素,3.0g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0.02g甜菊甙,0.3g丙二醇,溶于14ml50%的乙醇,形成凝胶液,此溶液用橡皮刮板涂抹在硅橡胶纸上,所形成250微米的膜在35℃干燥30分钟,继续在65℃干燥30分钟,在平面重量为80g/m2下,形成厚度为60微米的膜,小心从硅橡胶纸上取下,切割成2×3cm的片,即得药膜。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中药薄膜剂其特征在于,该薄膜剂由下述成分组成0.1-99%一种或多种中药活性成分;0.1-90%成膜材料;0-30%药用辅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剂,其特征是该膜剂由下述成分组成10-80%一种或多种中药活性成分;10-60%成膜材料;0.01-30%药用辅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剂,其中所述的中药活性成分包括冠心丹参提取物,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银杏、天麻素或乙酰天麻素。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剂,其中所述的成膜材料包括右旋糖苷、糊精、壳多糖、壳聚糖、海藻酸钠、阿拉伯胶、果胶、胶原;羧甲基纤维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或支链淀粉、直链淀粉、高级直链淀粉、羟丙基化高级直链淀粉、玉米醇溶蛋白、大豆蛋白分离物。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剂,其中所述的药用辅料包括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抗粘合剂、矫味剂、稳定剂、增稠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一种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中药薄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成分、聚合物溶解在水或乙醇、甲醇、正丁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中;2)溶解或悬浮其他的辅料;3)涂抹该溶液在硅橡胶纸上或合适的载体物上;4)在35-65℃温度下干燥2-120分钟;5)将干燥好的半成品,通过剪切割或膜压分离得到所规定大小的膜;6)包装分离得到的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中药薄膜剂,该膜剂由0.1-99%一种或多种中药活性成分;0.1-90%成膜材料;0-30%药用辅料组成。其中的中药活性成分包括冠心丹参提取物,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天麻素,乙酰天麻素等。本发明的口腔膜剂,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及对消化道粘膜刺激作用小等优点;在短于1分钟内,最快的几秒钟能在患者口中溶解,服用时可不需用水。和注射剂相比,减少直接进入血液而造成的副作用,特别适用作为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的急症药。
文档编号A61K9/70GK1864701SQ20051001353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0日
发明者马素珍, 侯文彬, 周福军, 吴疆, 华洁, 阎立萍, 张新鑫 申请人:天津药物研究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补肾降浊、活血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补肾降浊、活血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冠心病和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冠心病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
- 专利名称:Dha的纳米悬浮液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药物制备领域,具体是将脂溶性的DHA制成纳米悬浮液的方法。DHA的化学组成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的生理生化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了DHA在神经系统与视网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阿仑膦酸钠和骨化三醇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已成为影响老年女性健康与生存质量的
- 专利名称:医用儿科听诊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医院儿科专用的听诊器。 背景技术:在医院的诊断治疗中,听诊器是经常用到的诊断工具,用于了解病人每分钟心跳次数、每分钟异常次数、心跳频率、呼吸、肠鸣音等,从
- 专利名称:聚明胶肽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聚明胶肽注射液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牛骨或猪骨明胶生产聚明 胶肽注射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背景技术:聚明胶肽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失体液性休克等 症,具有迅速补
- 悬臂按摩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臂按摩头,安装在按摩器转盘上,包括悬臂和按摩凸球,悬臂的中心枢设在按摩器转盘上,悬臂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按摩凸球。本实用新型通过悬臂两端的按摩凸球,使转盘进行旋转按摩的同时,悬臂摆动,按摩凸球
- 专利名称: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其药物的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其药物的制备和应用。胶陀螺及其菌丝体在民间应用的基础上,经试验研究,发现了其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如活血化瘀、抗炎、治疗银屑病等作用,但
- 专利名称::可植入医疗设备中的绝缘电连接的制作方法可植入医疗设备中的绝缘电连接相关串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4月4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3079,318以及2010年5月2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2785,143的优先权。技术领
- 专利名称:儿童血宝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特别是用于预防儿童缺乏营养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血宝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病普及全世界,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少年、孕妇、乳母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的药物。背景技术:多发性骨飯发育异常(muffiple epiphyseal dysplaais,MED)是一种遗传性软骨的
- 一种腰带式压迫止血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腰带式压迫止血装置,包括连接带以及压迫止血囊,所述连接带两端设置有对应的固定扣,并在一侧设置有一个收缩扣,而所述压迫止血囊固定于连接带上相对收缩扣位置的另一侧的三分之一位置处,压迫止血囊包括软性
- 专利名称:头孢菌素衍生物的制作方法1.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由下列通式代表的新型头孢烯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其前体药物 其中Q是一通过一环上碳原子与硫原子相连的任选取代的吡啶鎓基团; X为卤素;Y为氢或卤素; A为CO2H、PO3H2、
- 专利名称:一种橘皮竹茹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橘皮竹茹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橘皮竹茹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背景技术: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暂时还未被揭示其
- 专利名称:一种纳米川贝枇杷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主治感冒咳嗽的纳米川贝枇杷制剂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制备的方法。川贝枇杷糖浆是一种经典中成药,主要有止咳、化痰、平喘、抑菌、解热等作用,用于感冒咳嗽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紫斑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紫斑的中药。背景技术:紫斑,也称之肌衄,多数指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 西医的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等所致皮下紫癜,均可参照本证辨证论
- 专利名称:药液消毒棉球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消毒灭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消毒棉球技术领域。现在医护人员在注射、量体温等医疗工作中普遍采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即将棉球浸泡在酒精容器中,使用时取出棉球擦敷消毒,但酒精棉球消毒杀菌能力有
- 重症病人监护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重症病人监护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在于:所述床板的中上段固定设置有肩板,肩板的上端中央设置有颈托,肩板的两端下侧设置有臂槽,臂槽的侧面设置有燕尾滑
- 专利名称:超微粉金花平喘散常温制备方法及其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涉及超微粉金花平喘散常温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该方法的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背景技术:目前应用于家畜平喘、止咳用的金花平喘散为由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成药。背景技术:风湿、类风湿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此病顽固、经久多年难愈,对人体易导致残疾。其症状多表现为肌肤
- 专利名称:具有振动提醒功能的植入式电子装置及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植入式医疗电子装置及医疗系统,尤其是具有振动提醒功能的植入式电子装置及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背景技术:神经电刺激在神经功能失调治疗和神经损伤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