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6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肠胃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很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很多人的生活都很不规律,从而使肠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胃肠病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之证,一旦得病,应及时治疗、长期服药,才能控制或治愈。肠胃病的种类很多,包括慢性肠炎、结肠炎、慢性胃炎(浅表性、糜烂性、萎缩性、反流性)、胃窦炎、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等。肠胃病的症状多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打嗝、饭后饱胀感、压迫感,胃酸、胃痛、胃堵、胃胀、胃寒、胃热、胃痉挛、厌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肠鸣、脓血便、便不成形、粘液便、柏油便、次数多等,往往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治疗胃病的药物很多,如抗酸类药物,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以及复合制剂胃舒乎、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等;抗胆碱能药物有阿托品、普鲁苯辛、胃长宁、胃欢、胃安等;甲氰咪胍、丙谷胺等治疗胃溃疡的药物。这些药物虽然对治疗肠胃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也都存在有不足,一是只能对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却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二是上述药物大都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人体综合健康状况的下降或其它病症的诱发;三是价格比较昂贵,不易被老百姓接受。近期以来,出现的综合性中药方剂很多,但其疗效参差不等,各有长短,至今尚未见疗效显著的方剂为社会所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各类肠胃疾病进行综合性治疗,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中草药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配制 而成白术20 150份、砂仁20 150份、木香20 150份、黄连20 120份、郁金
20 150份、黄芩20 150份、龙胆草20 150份、厚朴20 150份、丁香20 150份、白叩20 140份、吴茱萸20 150份、山楂30 150份、麦芽20 150份、六神曲20 150份、鸡内金30 160份、山药40 180份、白茯苓40 150份、陈皮20 150份、枳壳20 150份、青皮20 150份、补骨脂20 150份、芡实30 120份、莲子40 140份、枸杞20 115份、仙灵脾20 100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种中草药原料精选晾干,并按组方重量份配比取量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制成粉末拌和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6 9克粒重的水丸即成本药。发明人结合数十年来对祖传医理、方剂以及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并通过对大量现代中、西医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分析,博采众长,对肠胃病病因、病机和施治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特的系统认识。其研究认为肠胃疾病种类虽多,症状各异,但究其病因以寒、热、湿邪内侵为主,久积成疾。更有素体虚亏者,抵御能力衰退,稍有热凉之变,外邪之侵,不胜其扰,即现不适,加之治疗迟缓,则瘀积体内,终成积重难返,久治不愈之顽症。尤其是当代,食不避生冷,衣无视冷暖,尽其所嗜,五味浓重,恣食甘肥,饮酒无度,作息恣意,凡此种种,肠胃率先受之,岂有不病。综观当今施治,多以虚证待之,热燥之药以补之,遇有实证,则以寒凉之药以泻至,犹恐不及,殊不知伐之不及,它病萌矣。由以是,本发明以辛、苦、温、凉之中草药物,旨在消导。辛则能散能润,苦则能燥湿,温则能畅通达,以此利脾胃之湿,潤肾燥,降心火,解肺热,泻肝实,利湿消积,和中调气,健脾补胃,温养五脏,总理本病,以收治本治末之效。该方剂亦补亦泻,补而不燥,泻而不寒,故能治疗各类肠胃疾病,且不含大热大毒药物,各组分配比无严格要求,亦无任何毒副作用。本方剂各组分药物的功用分别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 气不安等症。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功能能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主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胃呆气滞,咽嗝呕吐泄泻,寒泻冷痢,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腹痛。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肺经;为治气之总药,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散滞气、调诸气、和置气、通心气、降脑气、疏肝气、快脾气、暖肾气、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健脾消食、强志;主治积年冷气、痃癖癥块、壅气上升、烦闷赢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温疟蛊毒,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益气、明目、润心肺、除水利骨、长肉止血、止消渴大惊、祛心窍恶血、调胃厚肠益胆,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五脏冷热、五劳七伤、天行疾热、郁热在中、惊悸烦躁、心下痞满、心积伏梁、目痛眦伤泣出、肠擗腹痛下痢、久下泄擗脓血,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郁金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主治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黄芩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功能泻实火,除湿热,清热利湿消痰,止血,安胎;主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能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宽中化滞,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等症。丁香味甘、辛,性温;入胃、脾、肾经;功能温中健胃,暖胃,温肾,主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口臭、牙痛。白叩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吴茱萸辛苦,性温;入肝、胃经;功能温中下气,开郁化滞,止痛,理气,燥湿;主治呕逆吞酸,痰涎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血痢,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开胃健脾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主治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肝经;能温中下气,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除烦,消痰,破症结;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六神曲味甘辛,性温;入脾、胃经;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主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鸡内金味甘,性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消食健胃,涩精止遗,消积滞,健脾胃,化痰,理气,利湿;主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利窍去湿,导浊生津,宁心安神;用于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脾经、胃经、肺经;功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枳壳味苦、辛,性凉;入肺、脾、大肠经;功能破气,行痰,消积,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主治胸膈痰滞,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青皮味苦、辛,性温;入肝、胆、胃经;功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滞、腹痛。补骨脂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功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主治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芡实甘涩,平。入脾、肾经。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功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清心醒脾,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主治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烦失目民,脾虚久泻,大便溏泄,久痢,腰疼。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功能养肝,滋肾,润肺,强筋健骨,补精壮阳;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仙灵脾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益气力、强志、坚筋骨。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浙,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本发明的中草药一改大泻大补之医辙,以辛、苦、温、凉之中草药物,精当配伍,消导为主,利湿消积,和中调气,健脾补胃,兼润肾以消燥,泻肺以解热,疏肝利胆,温养五脏,各组分药物协同作用,相辅相助,以达治本治末之疗效。而且本中草药还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服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是由发明人自幼承其16代一脉祖传之医术医德,独得真传,又研大学中医专业,受教于杂症名师,继而博学古今中医经典,积20余年肠胃病之研究,并经长时间试验,获奇效验方之口碑。该方剂各组分药物在下列重量份配比范围内均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白术20 150份、砂仁20 150份、木香20 150份、黄连20 120份、郁金20 150份、黄芩20 150份、龙胆草20 150份、厚朴20 150份、丁香20 150份、白叩20 140份、吴茱萸20 150份、山楂30 150份、麦芽20 150份、六神曲20 150份、鸡内金30 160份、山药40 180份、白茯苓40 150份、陈皮20 150份、枳壳20 150份、青皮20 150份、补骨脂20 150份、芡实30 120份、莲子40 140份、枸杞20 115份、仙灵脾20 100份。
实施例I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可以是白术20份、砂仁20份、木香20份、黄连20份、郁金20份、黄芩20份、龙胆草20份、厚朴20份、丁香20份、白叩20份、吴茱萸20份、山楂30份、麦芽20份、六神曲20份、鸡内金30份、山药40份、白茯苓40份、陈皮20份、枳壳20份、青皮20份、补骨脂20份、芡实30份、莲子40份、枸杞20份、仙灵脾20份。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白术85份、砂仁85份、木香85份、黄连70份、郁金85份、黄岑85份、龙胆草85份、厚朴85份、丁香85份、白叩80份、吴茱萸85份、山楂90份、麦芽85份、六神曲85份、鸡内金95份、山药110份、白茯苓95份、陈皮85份、枳壳85份、青皮85份、补骨脂85份、芡实75份、莲子90份、枸杞65份、仙灵脾60份。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白术150份、砂仁150份、木香150份、黄连120份、郁金150份、黄岑150份、龙胆草150份、厚朴150份、丁香150份、白叩140份、吴茱萸150份、山楂150份、麦芽150份、六神曲150份、鸡内金160份、山药180份、白茯苓150份、陈皮150份、枳壳150份、青皮150份、补骨脂150份、芡实120份、莲子140份、枸杞115份、仙灵脾100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种中草药原料精选晾干,并按组方重量份配比取量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制成粉末拌和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6 9克粒重的水丸即成本药。其服用方法是根据病情轻重及治疗进程,每日服用2 3次,每次6 9克,4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肠胃病服用一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出现的患者服用2 3个疗程可以康复。本发明的中草药自2000年以来,治疗各种肠胃病患者2300余例,其中记录病例593例,其中,男性358例,女性235例,年龄最小的42,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55. 4岁。上述实验病例中,有明显疗效者565例,显效率为95. 3% ;痊愈者达到451例,治愈率为76. 1% ;治愈的患者中有26例病情反复,复发率为8%。
实验病例I
李某,女,49岁。新野县溧河乡人。2006年来诊,自诉症状恶心,气逆,纳差,脘腹胀满一年余,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本发明人处就诊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一疗程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复诊再用本方一疗程,随访至今未复发。实验病例2
杨某某,男,37岁。新野县城郊乡人。2005年来慕名本发明人处就诊。自诉胃部反复隐痛,大便不规律,口苦,两胁闷胀。胃镜显示胃大弯处轻度溃疡。经本发明人诊断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治疗,一疗程后溃疡消失,其他症状减轻,随后连续服用本方两疗程,至今未再复发。并介绍很多病人来此就诊。
实验病例3
姚某某,男,46岁。新野城郊元庄人。2009年经他人介绍来发明人处就诊,自诉症状头闷,乏力,纳差,胃胀满,大便溏,一天3 4次。多方治疗无效,怀疑为癌症初期。经本人诊断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一疗程后上述症状大部分消失,随后自愿连续服药,半年后完全康复,至今未复发。实验病例4
郑某某,男,56岁。新野城郊鲁庄人。2007年因胃痛来发明人处就诊。自诉胃痛,感觉发烧,乏力,肚脐周围隐痛一年左右。胃镜显示为“贲门中度溃疡”。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本发明人诊断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两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经常介绍病人来此看病。实验病例5
王某,男,42岁,新野县城关镇人,2002年9月10日来发明人处求治,口述已有6年腹泻病史,每日泻便十几次,曾多方医治,病情时好时坏,效果很不理想,后坚持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每日三次,每次9克,一个月后病情减轻,服用三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又按巩固量每日二次,每次6克,服用二个月彻底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实验病例6
马某,男,38岁,南阳市卧龙区干部,2003年5月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精神抑郁,先后三次住院治疗无效。12月3日妻子陪同到发明人处就治,口述经常频频临而不解,知其便秘严重,嘱其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一日三次,每次9克。次日夫妻同来,告知当夜临厕十来次,泻下秽物如条状,坚硬不易戳碎,嘱其继续服药。又次日来告,无泻下,一夜安睡,精神大好。继续服药一个月,每日二次,每次6克,体力恢复正常,完全康复。实验病例7
孔某,女,52岁,南阳市高新区某企业退休干部,精神沉闷,2004年4月闻讯前来求治,自述因常便血,在市医院行灌肠术待查,个人怀疑由肿瘤,夜不能寐,伴有便溏,一日3 5次,小便淋漓,时有失禁,厌食,体胖虚浮。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每日三次,每次9克,二日后小便得控,5日后口味略开,后按每日一次,每次6克,服用一个月痊愈,随访无反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白术20 150份、砂仁20 150份、木香20 150份、黄连20 120份、郁金20 150份、黄芩20 150份、龙胆草20 150份、厚朴20 150份、丁香20 150份、白叩20 140份、吴茱萸20 150份、山楂30 150份、麦芽20 150份、六神曲20 150份、鸡内金30 160份、山药40 180份、白茯苓40 150份、陈皮20 150份、枳壳20 150份、青皮20 150份、补骨脂20 150份、芡实30 120份、莲子40 140份、枸杞20 115份、仙灵脾20 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白术20份、砂仁20份、木香20份、黄连20份、郁金20份、黄芩20份、龙胆草20份、厚朴20份、丁香20份、白叩20份、吴茱萸20份、山楂30份、麦芽20份、六神曲20份、鸡内金30份、山药40份、白茯苓40份、陈皮20份、枳壳20份、青皮20份、补骨脂20份、芡实30份、莲子40份、枸杞20份、仙灵脾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白术85份、砂仁85份、木香85份、黄连70份、郁金85份、黄芩85份、龙胆草85份、厚朴85份、丁香85份、白叩80份、吴茱萸85份、山楂90份、麦芽85份、六神曲85份、鸡内金95份、山药110份、白茯苓95份、陈皮85份、枳壳85份、青皮85份、补骨脂85份、芡实75份、莲子90份、枸杞65份、仙灵脾60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白术150份、砂仁150份、木香150份、黄连120份、郁金150份、黄岑150份、龙胆草150份、厚朴150份、丁香150份、白叩140份、吴茱萸150份、山楂150份、麦芽150份、六神曲150份、鸡内金160份、山药180份、白茯苓150份、陈皮150份、枳壳150份、青皮150份、补骨脂150份、芡实120份、莲子140份、枸杞115份、仙灵脾10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它是由白术、砂仁、木香、黄连、郁金、黄芩、龙胆草、厚朴、丁香、白叩、吴茱萸、山楂、麦芽、六神曲、鸡内金、山药、白茯苓、陈皮、枳壳、青皮、补骨脂、芡实、莲子、枸杞、仙灵脾25味中草药配制而成。该中草药丸以辛、苦、温、凉之中草药物,精当配伍,以消导为主,利湿消积,和中调气,健脾补胃,兼润肾以消燥,泻肺以解热,疏肝利胆,温养五脏,各组分药物协同作用,相辅相助,可达治本治末之疗效。而且本中草药还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服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1/14GK102895603SQ2012104424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陶宗钦 申请人:陶宗钦

  • 专利名称:新型挤痘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痘棒,尤其是能方便处理挤出物的新型挤痘棒。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挤痘棒在挤出粉刺后没有处理它们,容易掉落,十分不卫生,也不利于清洁环境。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挤痘棒不能处理挤
  • 持续气道开放枕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持续气道开放枕,包括与人体肩部宽度相匹配的枕套,和设置在枕套内的枕芯,所述枕套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入手臂进而将枕套固定在肩部的肩筒,所述枕套上设有用于安装枕芯的拉链。在所述肩筒和枕套上设有调
  • 专利名称:一种糖尿病人用的皮肤诊断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糖尿病人用的皮肤诊断器。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人皮肤性疾病的诊断大多依靠视诊判定病变情况,然而仅凭借医务人员的视觉,观察不够仔细
  • 专利名称:鱼藤环丙酰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是鱼藤环丙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鱼藤酮是早期人们从鱼藤属等植物根部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是三大传统植物性杀虫剂
  • 一种骨科透气式石膏绷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骨科透气式石膏绷带,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邻域,一种骨科透气式石膏绷带,由绷带、柔性织物层、石膏层、药物层四部分组成,绷带内包括固定环、柔性织物层、石膏层和药物层;在柔性织物层上设有石膏层,石膏层
  • 专利名称:脊柱治疗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脊柱治疗床。 背景技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过快,超负荷的工作量,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不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使得罹患脊柱病的患者的年龄跨度扩大
  •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足浴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带按摩功能的足浴器,包括盆体、以及位于盆体内的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一传动轴,传动轴通过偏心机构与一摆臂连接,摆臂的头部连接按摩块,摆臂的头部与按摩块固接,按摩块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柱;还包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脂溶性栓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直肠给药脂溶性中药栓剂,清淋栓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用于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前列腺炎及其引起的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癃闭不通,小腹涨满,口干咽燥
  • 专利名称:包括酪蛋白酸盐的牙科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包括酪蛋白酸盐的牙科组合物及其应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1月7日、申请号为200580046483. 8、发明名称为“包括酪蛋白酸盐的牙科填料、方法和组合物”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
  • 专利名称:动物肺药膳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动物肺药膳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由动物肺具与中草药组方混合制备而成的药膳品及其制备方法。目前,我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结核菌感染者,而且耐药、抗药患者还在不断增多,因此,如何积
  • 专利名称: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的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的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预防和治疗例如胃肠相关病症以及减轻化学疗法和放射性疗法的副作用中的用途。背景技术:GL
  • 专利名称:治疗口蹄疫的中药粉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蹄疫的中药粉剂。 背景技术: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主要在像山羊、绵牛、猪等分蹄动物中传播。发病时, 动物的唇和蹄上长满水疱,同时伴有发烧、食
  • 专利名称:美白洁面泡沫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洁面泡沫剂。背景技术:传统的洁面泡沫剂常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成分为烷基硫酸盐、高级脂肪酸盐、烷基醚硫酸盐等,这些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皮肤、眼、手等敏感部位具有刺激性,洁面后皮肤常有紧绷、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玻璃体混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复方药剂及其制备的工艺方法。背景技术: 玻璃体混浊是眼科常见眼病,严重者可致盲,影响病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 专利名称:可用于治疗的(S)-α-苯基-2-吡啶乙胺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S)-α-苯基-2-吡啶乙胺(S)-苹果酸盐及它作为药物的用途,特别是在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方面的用途,涉及其制备方法和含该盐的药用制剂。现有用于治疗神经变性
  •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透明质酸钠,又名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 HA),是由葡萄糖醒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以糖苷链交替连接而成的
  • 专利名称:组织工程支架用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已开发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生物可降解多孔材料,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和
  • 包含柠檬酸盐和磷酸盐的抗凝流体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凝流体,其包含10-40mM柠檬酸盐和0.1-4mM磷酸盐。该抗凝流体在体外血液回路中用于局部柠檬酸盐抗凝。抗凝流体可以在透析治疗中与至少一种治疗流体组合,并且其可以包括在
  • 专利名称:用于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用于治疗慢性胆嚢炎的中药。背景技术:胆嚢炎为胆囊因细菌或其它因素感染,致胆囊壁和胆囊颈充血水肿,甚至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胆汁排泄受阻,同
  • 专利名称:一种纯棉布卫生护垫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纯棉布卫生护垫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女性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纯棉布卫生护垫。技术背景[0002]女性由于生理需求,日常需要卫生护垫吸收分泌物来保持会阴部干爽清洁,目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性疾病的速效性疾灵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的说是治疗性疾病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西医认为性病是由螺旋菌引发,耗损于皮表,属皮肤科范畴。历代均有此病,不仅外生殖器发生病变,还能侵犯重要的内脏器官,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