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的制作方法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6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第一驱动件,其耦接至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四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第二驱动件,其耦接至该第三连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带有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专利说明】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械,尤其涉及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病人行动不便,护理床往往需要具有床面升降功能。目前护理床床面升降机构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如图1所示。从图可以看出,在升降推杆的作用下,床面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运动。这种机构简单,易于实现,但缺点在于,在升降过程中,床面在水平方向上会有位移波动,患者将会有摇摆感。另外护理床的放置地方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水平方向上,其左右两侧需要预留安全空间,在安全空间内不能有其它物件摆放,因为在升降过程中床面的左右位移波动会与其它物件发生碰撞。
[0003]由于升降推杆的安装空间问题,采用此类机构的护理床床面在最低高度时,难以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而且因为机械效率问题,床面最低位置的高度不能做到很小。而在特殊护理中,为了降低患者滚落后造成的伤害度往往要求护理床具有低初始位,而为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避免护理人员腰部韧带拉伤则要求大行程。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改善的床面升降机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包括:设于床的床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第一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耦接至该第一连杆以驱动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四连杆,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耦接至该第三连杆以驱动该第三连杆,其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二连杆的长度、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该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0007]在一实例中,该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0008]在一实例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0009]在一实例中,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0010]在一实例中,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一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以及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二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包括:床面,该床面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该床面的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一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件,该床面的第二滑块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三连杆耦接至第二驱动件,其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二连杆的长度、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该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0012]在一实例中,该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0013]在一实例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0014]在一实例中,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0015]在一实例中,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一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以及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二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
[001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调节床面高度时,床面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波动。一方面,可以消除床面调节过程中人体的摇晃感。另一方面对摆放床体的空间要求较低,即,床的两头无需预留较大安全空间,因为,床面在调节过程中不会与旁边摆放的物件发生碰撞。而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实现超低位的床面,床面在最低高度时,也能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0018]图1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护理床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0019]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0020]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
[0021]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
[0022]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不意图;
[0023]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
[0025]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不意图;以及
[0026]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201:第一连杆
[0029]202:第二连杆
[0030]203:第三连杆
[0031]204:第四连杆
[0032]205:第一驱动件,伸缩杆
[0033]206:第二驱动件,伸缩杆
[0034]207、208、209、210:滑块
[0035]211:床面
[0036]212:地面
[0037]601:第一连杆
[0038]602:第二连杆
[0039]603:第三连杆
[0040]604:第四连杆
[0041]605:第一驱动件,伸缩杆
[0042]606:第二驱动件,伸缩杆
[0043]607、608、610:滑块
[0044]609:固定铰接点
[0045]611:床面
[0046]612: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0048]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示意图。该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可用于诸如护理床、病床之类的床具。在图2中,该床具有床面211。床面211可通过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调节来垂直地升降,消除了在升降调节过程中床面的水平位移,从而使得人体不会有摇晃感,并且也使得摆放床的空间的限制大大降低。另外,如下文详细描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从而可实现床面的超低位。
[0049]如图2所示,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可包括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第一连杆201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一滑块207铰接,以及第一连杆201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212上的第一铰接点Al铰接。在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l是可在地面212上移动的滑块209。第二连杆202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第二连杆202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201的第一中间节点Cl铰接。
[0050]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205,后者耦接至第一连杆201以驱动第一连杆201。
[0051]较优地,第一驱动件205可包括伸缩杆205。伸缩杆205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铰接,例如与床面2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205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201的第二中间节点C2铰接。图2中所示的伸缩杆205与床面211和第一连杆201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205与床面2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211的铰接点BI,而是在铰接点BI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2中所示的中间节点C2被示为在第一连杆201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一连杆201的线段只是第一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C2仍然位于第一连杆201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52]由此,当伸缩杆205伸长时,在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左端上升。当伸缩杆205收缩时,在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左端下降。
[0053]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第三连杆203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二滑块208铰接,以及第三连杆203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212上的第二铰接点A2铰接。在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212上移动的滑块210。第四连杆204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二铰接点B2铰接,以及第四连杆204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203的第一中间节点Dl铰接。
[0054]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件206,后者耦接至第三连杆203以驱动第三连杆203。
[0055]较优地,第二驱动件206可包括伸缩杆206。伸缩杆206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铰接,例如与床面211的第二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206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203的第二中间节点D2铰接。图2中所示的伸缩杆206与床面211和第三连杆203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206与床面2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211的铰接点B2,而是在铰接点B2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2中所示的中间节点D2被示为在第三连杆203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三连杆203的线段只是第三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D2仍然位于第三连杆203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56]由此,当伸缩杆206伸长时,在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右端上升。当伸缩杆206收缩时,在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右端下降。
[0057]为使床面211能够垂直地升降,可使各部件的尺寸保持一定关系。具体地,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二连杆202的长度、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第四连杆204的长度皆相等。较优地,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即为总长度的一半。相应地,此时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也相等。
[0058]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需要垂直地抬升床面时,可同时伸长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抬升,水平方向上保持没有位移。在需要垂直地下降床面时,可同时收缩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下降,水平方向上也没有位移。
[0059]本实用新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除了可以垂直升降外,还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体位倾斜。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作,右侧的伸缩杆伸出时,床面呈左低右高倾斜。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伸出,右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时,床面呈左闻右低倾斜。
[0060]由于第一和第三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且与地面的两个铰接点Al、A2是可在地面上移动的滑块,两个铰接点Al、A2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从而能够实现超低位的床面。
[0061]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的示意图。如图6所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可包括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第一连杆601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一滑块607铰接,以及第一连杆601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612上的第一铰接点Al铰接。在如图6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l是在地面612上不可移动的固定铰接点。第二连杆602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第二连杆602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601的第一中间节点Cl铰接。
[0062]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605,后者耦接至第一连杆601以驱动第一连杆601。
[0063]较优地,第一驱动件605可包括伸缩杆605。伸缩杆605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铰接,例如与床面6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605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601的第二中间节点C2铰接。图6中所示的伸缩杆605与床面611和第一连杆601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605与床面6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611的铰接点BI,而是在铰接点BI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6中所示的中间节点C2被示为在第一连杆601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一连杆601的线段只是第一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C2仍然位于第一连杆601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64]由此,当伸缩杆605伸长时,在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左端上升。当伸缩杆605收缩时,在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左端下降。
[0065]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第三连杆603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二滑块608铰接,以及第三连杆603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612上的第二铰接点A2铰接。在如图6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612上移动的滑块610。第四连杆604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二铰接点B2铰接,以及第四连杆604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603的第一中间节点Dl铰接。
[0066]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件606,后者耦接至第三连杆603以驱动第三连杆603。
[0067]较优地,第二驱动件606可包括伸缩杆606。伸缩杆606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铰接,例如与床面611的第二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606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603的第二中间节点D2铰接。图6中所示的伸缩杆606与床面611和第三连杆603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606与床面6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611的铰接点B2,而是在铰接点B2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6中所示的中间节点D2被示为在第三连杆603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三连杆603的线段只是第三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D2仍然位于第三连杆603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68]由此,当伸缩杆606伸长时,在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右端上升。当伸缩杆606收缩时,在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右端下降。
[0069]为使床面611能够垂直地升降,可使各部件的尺寸保持一定关系。具体地,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二连杆602的长度、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第四连杆604的长度皆相等。较优地,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即为总长度的一半。相应地,此时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也相等。
[0070]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需要垂直地抬升床面时,可同时伸长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抬升,水平方向上保持没有位移。在需要垂直地下降床面时,可同时收缩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下降,水平方向上也没有位移。
[0071 ] 本实用新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除了可以垂直升降外,还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体位倾斜。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作,右侧的伸缩杆伸出时,床面呈左低右高倾斜。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伸出,右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时,床面呈左闻右低倾斜。
[007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且与第三连杆与地面的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上移动的滑块,两个铰接点Al、A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改变,从而能够实现超低位的床面。
[0073]显然,地面的两个铰接点Al、A2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两个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即可。在实践中,该滑块可以是滚轮等滑动件。
[007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调节床面高度时,床面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波动。一方面,可以消除床面调节过程中人体的摇晃感。另一方面对摆放床体的空间要求较低,即,床的两头无需预留较大安全空间,因为,床面在调节过程中不会与旁边摆放的物件发生碰撞。而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实现超低位的床面,床面在最低高度时,也能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
[0075]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床的床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耦接至所述第一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杆; 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 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耦接至所述第三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三连杆, 其中,所述第一连 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
6.一种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面,所述床面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床面的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件,所述床面的第二滑块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耦接至第二驱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床 面铰接。
【文档编号】A61G7/012GK203852505SQ20142027251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张玉焜 申请人: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新一代固本抗癌组合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中药组合物,确切地说是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肿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细胞反应增生而形成的异常增生物。原因比较复杂,治疗更 是闲难,并且死亡率极高。常规的治疗方法不外乎西
  • 磁共振检查辅助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磁共振检查辅助床,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架,其特征是在床架下端四角上固定分别设有电动升降臂,电动升降臂下端固定设有万向轮,床架一侧设有与电动升降臂相连接的控制终端,控制
  • 艾草暖宫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草暖宫贴,包括两片由无纺布制成的外包装布,两片外包装布之间设有由铁粉和艾草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两片外包装布和填充物形成一本体部,两片外包装布的边缘压制在一起、形成压边部,所述外包装布和填充物
  • 专利名称:三枝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新型药物。目前,在医学上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方法很多,西药保守治疗主要是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消炎利胆,但易反复发作。手术治疗则是将胆囊切除,而切除胆囊则往往对人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如
  • 专利名称:治疗孤独癖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使用2-甲基-4-(4-甲基-1-哌嗪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下文称为“奥氮平”)治疗孤独癖和精神发育迟缓的方法。孤独癖和精神发育迟缓是严重的无能疾病,对此没有
  • 一种胶囊切割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端部切割装置,包括电机、主轴、刀架、中心轮轴、离心凸轮和机架,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主轴相连接;所述主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的外圆周与调节轴相连接,调节轴上
  • 专利名称:常青球虫散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鸡球虫病的常青球虫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鸡球虫病是病原为艾美耳科的原虫寄生虫病,鸡球虫主要寄生于鸡肠道,部分球虫寄生于鸡肝脏。球虫发病以多种类型的球虫乱囊混合感染,及与其他疾
  • 专利名称:一种莪术油微胶囊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莪术油微胶囊的生产方法,具体的说是采用多种化学物质为原料包埋莪术油,且其经乳化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的一种莪术油微胶囊粉末。背景技术:莪术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破滞、消积止痛的功效,主要
  • 专利名称:移动式防疫消毒装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疫消毒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防疫消毒装备。背景技术: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灾害发生后就需要大量采取大量的防疫措施,防疫人员、车辆,包括随身携带的物品在进入防疫区时都需要
  • 专利名称::苯并[c]菲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用所述方法制备的新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述及一种制备苯并[C]菲啶鎓衍生物的新方法,通式为A的该衍生物具有抗瘤活性及血小板凝结的抑制活性并因而能被期望用作药物。本发明还述及含所述衍
  • 专利名称:利用导电性减轻体重的仪器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治疗的方法,具体地,涉及利用患者体内导电性来减少体重的治疗方法。背景技术: 肥胖症是令许多人苦恼的问题。有些人不能对特定部位进行减重,而有些人则面临整体重量控
  • 专利名称:一种男士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品,特别是一种能够增强免疫力、补男士肾虚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快,饮食起居无规律,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男性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腰膝酸
  • 专利名称:具有多重肠溶聚合物包衣的供结肠释放的药物剂型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接近结肠入口处的某一点或结肠里释放治疗剂的新颖的单位球形剂型。背景技术:在一些情况下需要来自口服给药剂型的治疗活性剂在结肠里释放,所述的情况包括(1)局部
  • 护脑降温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护脑降温带包括带体,在带体上设有蓄冷区、系带区和退热贴备用区,系带区设置在带体的两端,蓄冷区由带体层和带体夹层内的蓄冷剂袋构成,退热贴备用区由带体层构成,在退热贴备用区内的带体层上还设有透气装置,透气装置是长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兽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1987年首先在美国报道,开始被称为神秘病,至1991年PR
  • 专利名称:头孢他美钠及其在作为制备广普强抗菌注射用粉针剂或冻干粉针剂方面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氮和硫的杂环化合物,特别是涉及头孢他美钠(名称是(6R,7R)-3-甲基-7[(2)-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
  • 专利名称:一种既可食用又可外用的养颜美容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既可食用又可外用的养颜美容膏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现在市场上许多的养颜美容用品,大多填加有化学成分,且只能外用,美容养颜的功效不明显,
  • 一种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式溶栓导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式溶栓导管,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有导丝、喷药管、喷药孔、吸栓管、吸栓孔、前端气囊、压力感应圈、后端气囊、支撑气囊、充气泵、压力显示仪、注
  • 专利名称:腰痹灵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药物。现代医学认为,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较多,但其机理是由于间盘的突出物刺激、压迫神经根,使受压的神经根,在早期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呈充血,水肿,变粗等异常
  • 一种腔镜手术器械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过程中的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手术器械袋。该器械袋为可调节分片式结构,包括粘片袋(1)和贴片袋(2),以及连接所述粘片袋(1)和贴片袋(2)的粘片(18)和贴片(
  • 专利名称:杂芳基琥珀酰胺类化合物及其作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族与结缔组织的降解和重塑(remodeling)有关的蛋白酶,此族内肽酶部分是由存在于或与结缔组织有关的各种类型细胞分泌出用作酶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