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2

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套(1)以及和指套(1)相连的控制器(4),指套(1)中设有传感器采集电路,控制器(4)中依次设有放大整形电路、倍频电路、频率电压转换电路、报警电路,其中传感器采集电路包含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该传感器采集电路与放大整形电路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分别设置在指套(1)内的上下两端。该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利用红外线对射管检测手指血液浓度,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时间短,易于操作且结构简单,当检测脉搏超速时立刻通过喇叭报警。
【专利说明】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搏检测报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 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 疲劳。
[000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汽车的人均拥有量越来越多。然而,随着汽车 的增加,交通事故这些年也逐年增加。经过调查,发生交通事故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 为司机的疲劳驾驶或者情绪有很大的波动。当司机的疲劳驾驶或者情绪有很大的波动时往 往会出现心跳加速等现象,而且当一些疾病发作时也会出现心跳加速。因此现在迫切需要 在汽车里有设有检查疲劳的装置,可以快速检查驾驶者心跳是否超过预定值,当超过预定 值时,视为司机过于疲劳,立刻能够发出提醒或者报警,让司机进行自我注意和调整,或者 停下来休息。这样就大大减少这方面的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手指就能够简易,快速的判断驾驶 者是否疲劳的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0005]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种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指套以及和指套相连 的控制器,指套中设有传感器采集电路,控制器中依次设有放大整形电路、倍频电路、频率 电压转换电路、报警电路,其中传感器采集电路包含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和红外线接收三 极管Q2,该传感器采集电路与放大整形电路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和红外线接收 三极管Q2分别设置在指套内的上下两端。
[0007] 采用上述结构,在指套中设置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利用 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血液中大几十倍,来拾取脉搏信号。在一定光强范围内,红 外线发射二极管Q1的反向电流与光强呈线性关系。指端血管的容积和透光度随心脏脉搏 改变时,将使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收到不同的光强,并由此产生的光电流均随之作相应变 化。根据采集到的信号进一步放大整形、倍频、电压转换,最终就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报警判 断。倍频电路可以能加倍脉冲次数,使本系统能在短时间完成检测判断。
[0008]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感器采集电路中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阳极串电阻 R9后接正电源,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阴极接地;红外线接收三极管集电极串电阻R10后接 正电源,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发射机接地,红外线接收三极管集电极还经电容C11后输出 脉冲信号Π 至放大整形电路。
[0009]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本电路将脉搏跳动信号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001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放大整形电路包括放大器U4A、放大器U4B、放大器 U4C :
[0011] 其中放大器U4A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传感器采集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Π ,放大器 U4A的正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13后接地;该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串电阻R4后接地,该 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5后接放大器U4A的输出端;
[0012] 其中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串电阻R12和电阻R11后接放大器U4A的输出端, 电阻R12和电阻R11之间的公共端经电容C13连放大器U4B的输出端;该放大器U4B的反 相输入端串滑动变阻器RP1后接地,该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6接放大器U4B 的输出端;
[0013] 其中放大器U4C的正相输入端接放大器U4B的输出端;该放大器U4C的反相输入 端串电阻R7后接地,该放大器U4C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8接放大器U4C的输出端,该放 大器U4C的输出端串二极管VD1后输出脉冲信号f2至倍频电路;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与 放大器U4C的输出端相连,该二极管VD1的阴极还串电阻R14接地。
[0014] 采用上述结构,将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整形除去杂散信号。
[0015]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倍频电路包括异或门U9A、异或门U9B、异或门U9C、异 或门U9D:
[0016] 其中异或门U9A的第一输入端接放大整形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f2 ;异或门U9A的 第二输入端接地;
[0017] 其中异或门U9B的第一输入端接放大整形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f2 ;异或门U9B的 第二输入端串电阻R15后接异或门U9A的输出端,异或门U9B的第二输入端还经电容C14 接地;
[0018] 其中异或门U9C的第一输入端接异或门U9B的输出端;异或门U9C的第二输入端 接地;
[0019] 其中异或门U9D的第一输入端接异或门U9B的输出端;异或门U9D的第二输入端 串电阻R16后接异或门U9C的输出端,异或门U9D的第二输入端还经电容C15接地;
[0020] 异或门U9D的输出端输出脉冲信号f3至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0021] 采用上述结构,将整形后所得到的脉冲信号的频率提高,从而缩短测量时间。
[0022]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包括频率电压转换器U1,该频率电 压转换器U1是LM331芯片:
[0023] 其中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输入端Vx引脚经电容C3接倍频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 f3,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输入端Vx引脚还串电阻R20后接正电源;所述频率电压转换器 U1的比较输入Vin引脚串电阻R17接正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比较输入Vin引脚 还串电阻R18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流输出lout引脚输出电压信号v4至报警电 路;所述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流输出lout引脚还串电阻R3接地,该电阻R3两端并联电 容C1 ;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频率输出Fout引脚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源VCC 引脚接正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接地GND引脚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振荡 端R/C引脚串电阻R2后接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振荡端R/C引脚经电容C2接地; 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基准电流Rs引脚串电阻R19和滑动变阻器RP3接地。
[0024]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将频率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便于报警比 较判断。
[0025]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放大器M9 :放大器M9反相输入端接频 率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v4 ;放大器M9正相输入端接滑动变阻器R33的滑动触点, 该滑动变阻器R33 -端接正电源,另一端接地;放大器M9输出端串电阻R1后接三极管Q3 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串扬声器LSI接正电源;该三极管Q3发射极接三极管Q4的 基极;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连三极管Q3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
[0026] 采用上述结构,将电压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超出预设阈值后输出高电平报 警,扬声器LSI输出报警提醒声。
[0027]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是TLN104红外传感器,红外线 接收三极管Q2是TLP104红外传感器。
[0028] 采用上述结构,灵敏度高,易于操作,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
[0029]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放大器U4A、放大器U4B、放大器U4C是LM324集成运 放。
[003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三极管Q3是S0805达林顿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是 D667晶体三极管,扬声器LSI是通电式发生报警喇叭。
[0031]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利用红外线 对射管检测手指血液浓度,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时间短,易于操作且结构简单,当检 测脉搏超速时立刻通过喇叭报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采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整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倍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频率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7]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9]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套1以 及和指套1相连的控制器4,指套1中设有传感器采集电路,控制器4中依次设有放大整形 电路、倍频电路、频率电压转换电路、报警电路,其中传感器采集电路包含红外线发射二极 管Q1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该传感器采集电路与放大整形电路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二 极管Q1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分别设置在指套1内的上下两端。
[0040] 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其中任一个设置在指套上端传感器 放置位2上,另一个设置在指套下端传感器放置位3上。指套上端传感器放置位2和指套 下端传感器放置位3相对应。用于检测手指内的血液浓度。将采集到的信号依次经过放大 整形电路的放大整形、倍频电路的倍频变换、频率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最终报警电路 进行电压比较后,根据结果进行报警。
[0041] 本系统设置安装在交通工具中驾驶室内。交通工具可以是飞机、轮船、火车、汽车。
[0042] 正常成年人的脉搏次数是60-80次/分钟,婴儿为90-140次/分钟,老年人则为 100-150次/分钟,显然这种信号属于低频范畴。因此,要把人体的脉搏信号装换成电信号, 这就需要借助于传感器。对装换后的电信号要进行放大和整形等处理,以保证其他电路工 作正常。且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出测量结果。
[0043] 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血液中大几十倍,据 此特点,采用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来拾取脉搏信号。指端血管的容积和透光度随心脏 脉搏改变时,将使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收到不同的光强,并由此产生的光电流均随之作相 应变化。通过手指的血液浓度会随着心脏的跳动发生变化,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对应的信 号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采集此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比较等处理便可以得到理想的信号。
[0044] 如图2所示,图2是传感器采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所述传感器采集电路中红外 线发射二极管Q1阳极串电阻R9后接正电源,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阴极接地;红外线接收 三极管集电极串电阻R10后接正电源,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发射机接地,红外线接收三极 管集电极还经电容C11后输出脉冲信号Π 至放大整形电路,所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是 TLN104红外传感器,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是TLP104红外传感器。
[0045] 用光电传感器检测人体脉搏的原理是:当恒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人体组织上,通过 人体组织吸收、反射衰减后测量到的光强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照射部位组织的结构特 征。在人体的指尖处,组织厚度薄,动脉成分含量高。用一束光线透过手指末端,透过手指的 光强跟随脉搏搏动而变化,可以认为光透射手指后的强度仅仅由动脉血的充盈而引起的。 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将脉搏信号转换为光电信号,从而进行检测。
[0046] 为了减少环境光对脉搏信号测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传感器使用的方便性,采用 密封的指套式包装方式,整个外壳采用不透光的介质和颜色,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光的影响, 在指套式传感器的内层表面涂上一层吸光材料,这样能有效减少二次反射光的干扰。红外 线发射二极管Q1采用TLN104,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采用TLP104, TLP104通过检测透过指 尖的红外光强度,产生反映脉搏搏动规律的微弱电信号,经电容Cll f禹合到下一级电路。系 统可以采用+5V供电,R9可以采用400Ω、500Ω、600Ω等,R10可以采用8ΚΩ、1〇ΚΩ、12ΚΩ 等。
[0047]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整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所述放大整形电路 包括放大器U4A、放大器U4B、放大器U4C :
[0048] 其中放大器U4A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传感器采集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Π ,放大器 U4A的正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13后接地;该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串电阻R4后接地,该 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5后接放大器U4A的输出端;
[0049] 其中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串电阻R12和电阻R11后接放大器U4A的输出端, 电阻R12和电阻R11之间的公共端经电容C13连放大器U4B的输出端;该放大器U4B的反 相输入端串滑动变阻器RP1后接地,该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6接放大器U4B 的输出端;
[0050] 其中放大器U4C的正相输入端接放大器U4B的输出端;该放大器U4C的反相输入 端串电阻R7后接地,该放大器U4C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8接放大器U4C的输出端,该放 大器U4C的输出端串二极管VD1后输出脉冲信号f2至倍频电路;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与 放大器U4C的输出端相连,该二极管VD1的阴极还串电阻R14接地。
[0051] 该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采集电路耦合进来的几十毫伏的微弱电信号进行合适 的放大与整形,电路分为放大部分、有源滤波部分和整形电平变换部分。由于传感器输出 电阻比较高,故放大电路采用同相放大电路,运放采用LM324,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10倍左 右。滤波电路采用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作用是把脉搏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滤除,同时 把脉搏信号放大,集成运放采用LM324。经过放大、滤波后的脉搏信号仍是不规则的脉搏信 号,且有低频干扰,必须采用整形电路,这里采用滞回电压比较器。由比较器输出的脉冲信 号是一个正负脉冲信号,不是满足计数器要求的脉冲信号,故采用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 所述放大器U4A、放大器U4B、放大器U4C是LM324集成运放。
[0052]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倍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所述倍频电路包括异或 门U9A、异或门U9B、异或门U9C、异或门U9D:
[0053] 其中异或门U9A的第一输入端接放大整形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f2 ;异或门U9A的 第二输入端接地;
[0054] 其中异或门U9B的第一输入端接放大整形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f2 ;异或门U9B的 第二输入端串电阻R15后接异或门U9A的输出端,异或门U9B的第二输入端还经电容C14 接地;
[0055] 其中异或门U9C的第一输入端接异或门U9B的输出端;异或门U9C的第二输入端 接地;
[0056] 其中异或门U9D的第一输入端接异或门U9B的输出端;异或门U9D的第二输入端 串电阻R16后接异或门U9C的输出端,异或门U9D的第二输入端还经电容C15接地;
[0057] 异或门U9D的输出端输出脉冲信号f3至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0058] 该电路的作用是对放大整形后的脉搏信号进行4倍频,从而缩短测量时间,提高 测量效率。倍频电路的形式很多,如锁相倍频器、异或门倍频器等。由于锁相倍频器电路比 较复杂,成本比较高,故这里采用能满足要求的异或门组成的4倍频电路。异或门U9A和 U9B构成二倍频电路,利用第一个异或门的延迟时间对第二个异或门产生作用,当输入由0 变为1和由1变为〇时都会产生脉冲输出。异或门U9C和异或门U9D原理同异或门U9A和 异或门U9B相同。由两个二倍频电路级联构成四倍频电路,其中异或门可以选CC系列,也 可以选TTL系列芯片。电容器C14、C15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延迟时间,从而加宽脉冲的宽度。
[0059]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频率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所述频率电压 转换电路包括频率电压转换器U1,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是LM331芯片:
[0060] 其中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输入端Vx引脚经电容C3接倍频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 f3,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输入端Vx引脚还串电阻R20后接正电源;所述频率电压转换器 U1的比较输入Vin引脚串电阻R17接正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比较输入Vin引脚 还串电阻R18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流输出lout引脚输出电压信号v4至报警电 路;所述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流输出lout引脚还串电阻R3接地,该电阻R3两端并联电 容C1 ;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频率输出Fout引脚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源VCC 引脚接正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接地GND引脚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振荡 端R/C引脚串电阻R2后接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振荡端R/C引脚经电容C2接地; 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基准电流Rs引脚串电阻R19和滑动变阻器RP3接地。
[0061] LM331是半导体精密电压频率转换器。该集成电路能电压频率转换,频率电压转 换,具有宽动态范围和出色的线性度。
[0062]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放大 器M9 :放大器M9反相输入端接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v4 ;放大器M9正相输入 端接滑动变阻器R33的滑动触点,该滑动变阻器R33 -端接正电源,另一端接地;放大器M9 输出端串电阻R1后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串扬声器LSI接正电源;该 三极管Q3发射极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连三极管Q3集电极;所述三极 管Q4发射极接地。
[0063] 放大器M9采用LM324集成运放,如果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则脉搏频率降低,频率电 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v4降低,当其低于放大器M9正相输入端电压时,放大器M9输出高 电平,放大器M9输出的高电平信号经过三极管放大后驱动报警器发出尖锐的报警声。
[0064] 所述三极管Q3是S0805达林顿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是D667晶体三极管,扬声 器LSI是通电式发生报警喇叭。
[0065]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 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套(1)以及和指套(1) 相连的控制器(4),指套(1)中设有传感器采集电路,控制器(4)中依次设有放大整形电路、 倍频电路、频率电压转换电路、报警电路,其中传感器采集电路包含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 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该传感器采集电路与放大整形电路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 Q1和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分别设置在指套(1)内的上下两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 采集电路中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阳极串电阻R9后接正电源,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阴极接 地;红外线接收三极管集电极串电阻R10后接正电源,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发射机接地,红 外线接收三极管集电极还经电容C11后输出脉冲信号Π 至放大整形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整 形电路包括放大器U4A、放大器U4B、放大器U4C : 其中放大器U4A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传感器采集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Π ,放大器U4A 的正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13后接地;该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串电阻R4后接地,该放大 器U4A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5后接放大器U4A的输出端; 其中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串电阻R12和电阻R11后接放大器U4A的输出端,电阻 R12和电阻R11之间的公共端经电容C13连放大器U4B的输出端;该放大器U4B的反相输 入端串滑动变阻器RP1后接地,该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6接放大器U4B的输 出端; 其中放大器U4C的正相输入端接放大器U4B的输出端;该放大器U4C的反相输入端串 电阻R7后接地,该放大器U4C的反相输入端还串电阻R8接放大器U4C的输出端,该放大器 U4C的输出端串二极管VD1后输出脉冲信号f2至倍频电路;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与放大 器U4C的输出端相连,该二极管VD1的阴极还串电阻R14接地。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电 路包括异或门U9A、异或门U9B、异或门U9C、异或门U9D: 其中异或门U9A的第一输入端接放大整形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f2 ;异或门U9A的第二 输入端接地; 其中异或门U9B的第一输入端接放大整形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f2 ;异或门U9B的第二 输入端串电阻R15后接异或门U9A的输出端,异或门U9B的第二输入端还经电容C14接地; 其中异或门U9C的第一输入端接异或门U9B的输出端;异或门U9C的第二输入端接地; 其中异或门U9D的第一输入端接异或门U9B的输出端;异或门U9D的第二输入端串电 阻R16后接异或门U9C的输出端,异或门U9D的第二输入端还经电容C15接地; 异或门U9D的输出端输出脉冲信号f3至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电 压转换电路包括频率电压转换器U1,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是LM331芯片: 其中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输入端Vx引脚经电容C3接倍频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f3, 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输入端Vx引脚还串电阻R20后接正电源;所述频率电压转换器U1 的比较输入Vin引脚串电阻R17接正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比较输入Vin引脚还串 电阻R18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流输出lout引脚输出电压信号v4至报警电路; 所述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流输出lout引脚还串电阻R3接地,该电阻R3两端并联电容 Cl ;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频率输出Fout引脚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电源VCC引 脚接正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接地GND引脚接地;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振荡端 R/C引脚串电阻R2后接电源,该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振荡端R/C引脚经电容C2接地;该 频率电压转换器U1的基准电流Rs引脚串电阻R19和滑动变阻器RP3接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 路包括放大器M9 :放大器M9反相输入端接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v4 ;放大器 M9正相输入端接滑动变阻器R33的滑动触点,该滑动变阻器R33 -端接正电源,另一端接 地;放大器M9输出端串电阻R1后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串扬声器LSI 接正电源;该三极管Q3发射极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连三极管Q3集电 极;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
7. 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Q1是TLN104红外传感器,红外线接收三极管Q2是TLP104红外传感 器。
8. 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放大器U4A、放大器U4B、放大器U4C是LM324集成运放。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脉搏检测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 Q3是S0805达林顿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是D667晶体三极管,扬声器LSI是通电式发生报 警喇叭。
【文档编号】A61B5/1455GK203909980SQ20142034570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王雪萍, 邓思贵 申请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活体取样钳钳头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样钳钳头的改进结构,取样钳包括左连杆和右连杆、左钳头、右钳头,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头端分别设有一体化的钳头销钉,左钳头和右连杆通过右连杆的钳头销钉插入左钳头的钳头销钉孔中铆接连接
  • 专利名称:氨基磺酸衍生物、酰基磺酰氨或磺酰基氨基甲酸酯在制备降低脂蛋白水平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背景技术:本发明的化合物在1994年4月13日申请的未决美国专利申请系列号08223,932中已被充分公开。根据该申请的公开,该化合物的用途是
  • 一种便携式自动翻身护理工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翻身护理工具,主要由托板、支撑架、转动销和传动组件构成,托板下方的弧形限位槽与支撑架两立板弧面中部下方的弧形滑槽通过转动销相连,该转动销通过螺母与支撑架两立板中部
  • 专利名称:一种依那普利、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抗高血压药物依那普利和红花籽油的新剂型,特别涉及一种依那普利、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背景技术:依那普利(Enalapri I)分子式=C
  • 专利名称:一种诺氟沙星冰片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抗菌药物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诺氟沙星冰片组合物。背景技术:诺氟沙星,I-こ基-6-氟-1,4- ニ氢-4-氧代-7-(1-哌嗪基)_3_喹啉羧酸,分子式C16H18FN3O3,结构
  • 专利名称:吲哚酮类化合物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吲哚酮类化合物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化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吲哚酮类化合物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丧失的
  • 专利名称:一种清热退烧的中药冲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 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热退烧的中药冲剂。背景技术:发热是由于人体产热过多和散热不足引起的体温高于正常的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所致,非感染性的一些疾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症保健食品,特别是一种加入中药和营养素的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保健食品,本发明还涉及这种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常见的多发
  • 专利名称:高压氧舱的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高压氧舱的空调装置。高压氧舱是患者在高于正常气压的密闭舱内,通过呼吸纯氧,对缺血、缺氧等疾病进行治疗、实施手术或者是进行抢救的设备,专为进行治疗的称为高压氧治疗舱,实施手术
  • 一种手持式吸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手持式吸气过滤装置,包括:上壳(1)、下壳(4)以及中间的滤盒(2)和滤盒(3),吸气通路中包括一个单向阀(8),呼气通路中包括一个单向阀(7),装置的上壳(1)的前置部分包括可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血凉引起的月经不调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不良、血凉引起的月经不调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消化不良、血凉引起的月经不调的中药。背景技术:月经不调又称月经失调,是妇科
  • 专利名称:自充气止血绷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护理用品,直接涉及自充气止血绷带。背景技术:目前在四肢外伤医疗急救时,主要采用敷料和纱布绷带包扎的方法,来止血及防治伤口感染,这种方法在纱布绷带使用时浪费时间,压迫止血差,增加病人的出血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扁平疣的外用膏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扁平疣的外用膏剂。背景技术:扁平抚是ー种病毒性皮肤病,它的病原体和寻■常抚一祥,是由乳头状瘤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表现为或分散分布、质地柔软、顶部
  • 专利名称:用于去肿痛的一种药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去肿痛的一种药酒。背景技术: 药酒是我国传统中医的一朵奇葩,它在养生、医疗和疾病预防方面有着诸多的优越性。医疗回归自然成为当今时尚,医疗药酒以其独有魅力不仅受到国人好评且开始走
  • 体位转动仪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位转动仪控制电路,由单片机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电路、放气电路、数字体位传感器电路、气囊压力检测电路、稳压电路、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在监测的过程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手足口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防手足口病的中药。背景技术::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疫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
  • 专利名称: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文物的保存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文物的塑化保存方法。文物,如竹、木、丝棉织品、字画和各类金属等的保存,一般都采用尸体标本防腐的技术,即将文物存放于防腐液中浸泡保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文物浸
  • 专利名称:一种天然蚕丝无丝胶丝纤蛋白芯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蚕丝的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天然蚕丝无丝胶丝纤蛋白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产品的用途也于同日递交了专利申请。背景技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人体体内手术用补片
  • 专利名称: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吸收性物品,更特别地涉及均形成有适于从面向衣服侧和面向皮肤侧进行视觉识别的显示区域的诸如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如厕训练裤、大小便失禁病人用一次性内裤、一次性月经裤或一次性垫片等一次性
  • 专利名称:阳离子重氮化合物,含有其的染料组合物,角蛋白纤维染色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定的阳离子重氮化合物,以及含有在适宜角蛋白纤维染色的介质中作为直接染料的所述化合物的染色组合物,还涉及应用此组合物进行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中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的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增生的中药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够明显,二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大批前列腺增生患者因长期得不到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