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导线的制作方法

导线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2

专利名称:导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导线。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中使用的医疗用器械的ー种,已知用于将球囊或支架等设备导向病变部的导线。作为此类导线,例如在专利文献I (美国专利第5345945号说明书)中公开了ー种导线,该导线包括芯轴,具有细径的前端区域和大径的后端区域;以及线圈构件,缠绕在前端区域的外周上,且具有朝向前端区域的最前端部侧缩径的锥形区域。另外,在导线中,芯轴的前端区域侧是导线的远端部,芯轴的后端区域侧是导线的 近端部。导线的远端部插入体内,导线的近端部由医师等手术者操作。由于专利文献I记载的以往导线采用的线圈构件具有朝向最前端部侧缩径的锥形区域,所以可以认为对病变部的贯穿性高。然而,在使该导线进入病变部并转动或按压的情况下,存在线圈构件容易以锥形区域为中心发生变形的问题。特别是在为了提高对病变部的贯穿性而使导线的远端部细径化的情况下,S卩,在使线圈构件细径化的情况下,这种倾向较为显著。

发明内容
发明人对线圈构件变形的原因进行研究,其结果发现原因在于,锥形区域的形状从大径向小径逐渐变化,与具有均匀外径的圆筒状的区域相比,扭转カ和弯曲力等外カ容易集中。根据该结论,发明人进ー步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原本容易变形的锥形区域的内部进ー步配置其他线圈构件来增强锥形区域,可以防止变形,从而完成了本发明的导线。即,本发明的导线包括芯轴,具有包含最前端部的前端区域和包含最后端部的后端区域;外侧线圈构件,覆盖所述前端区域;以及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所述外侧线圈构件和所述芯轴之间,且覆盖所述前端区域,所述导线的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线圈构件包括圆筒状的大径区域,位于所述最后端部侧;圆筒状的小径区域,位于所述最前端部侧;锥形区域,连接所述大径区域和所述小径区域,且从所述最后端部侧朝向所述最前端部侧缩径;第ー连接部,连接所述大径区域和所述锥形区域;以及第ニ连接部,连接所述小径区域和所述锥形区域,所述内侧线圈构件至少配置在所述锥形区域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导线的结构和效果。图I是示意性表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沿其长度方向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将图I所示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导线的远端部和芯轴的前端区域,且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导线的近端部和芯轴的后端区域。此外,通过用虚线表示线圈构件的一部分,省略了线圈构件的一部分的图示。图I所示的本发明的导线I包括芯轴10,具有包含最前端部11的前端区域12和包含最后端部13的后端区域14 ;外侧线圈构件20,覆盖前端区域12 ;以及内侧线圈构件30,配置在外侧线圈构件20的内部,且覆盖前端区域12。外侧线圈构件20包括圆筒状的大径区域21,位于最后端部13侧;圆筒状的小径区域22,位于最前端部11侧;以及锥形区域25,通过连接部23、24连接大径区域21和小径区域22,且从最后端部13侧朝向最前端部11侧缩径。锥形区域25随着从大径区域21朝向小径区域22而缩径,与均匀外径的大径区域21或小径区域22相比,弯曲力等外力容易集中,且容易变形。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连接部是指从最后端部侧朝向最前端部侧使大体均匀外径的圆筒状的大径区域缩径而开始变为锥形区域的单线数次缠绕部分的区域(第一连接部),或从最后端部侧朝向最前端部侧使缩径的锥形区域开始变为大体均匀外径的圆筒状的小径区域的单线数次缠绕部分的区域(第二连接部)。在各图中,连接部表示单线一次缠绕部分的区域,但是,这是为了图示的简化而将形成外侧线圈构件的单线大径化表示,与实际不同。内侧线圈构件30至少配置在大径区域21、小径区域22、连接部23、24和锥形区域25中的锥形区域25的内部。在图I所示的导线的示例中,内侧线圈构件30配置在小径区域22、将小径区域22和锥形区域25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4、以及锥形区域25的内部。另外,内侧线圈构件30只要至少配置在大径区域21、小径区域22、连接部23、24和锥形区域25中的锥形区域25的内部即可。例如,如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内侧线圈构件30可以配置在整个大径区域21、小径区域22、连接部23、24和锥形区域25的内部。这样,在本发明的导线I中,在原本弯曲力和扭转カ等外力容易集中且容易变形的锥形区域25的内部配置有内侧线圈构件30,增强了锥形区域25。因此,即使在手术时操作导线1,包含锥形区域25的外侧线圈构件20也难以变形,且外侧线圈构件20难以破损。此外,通过在锥形区域25的内部配置内侧线圈构件30,从而使导线I的包含锥形区域25的部分成为双层线圈结构。因此,导线I的近端部14转动而产生的转矩通过外侧线圈构件20和内侧线圈构件30高效地传递到导线I的远端部12的最前端部。这样,本发明的导线I的转矩传递性优良。另外,导线I具有外侧线圈构件20,该外侧线圈构件20形成有从芯轴10的最后端部13侧朝向最前端部11侧缩径的锥形区域25,由于导线I的远端部12具有前端细的形状,所以向病变部的贯穿性优良。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所述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所述锥形区域、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
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所述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所述锥形区域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和所述小径区域的内部。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所述小径区域位于所述外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侧。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所述芯轴的最前端部、所述小径区域的最前端部和所述内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部通过前端接头部相互固定。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所述前端接头部的形状是圆锥状。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所述前端接头部由含Au的焊料形成。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所述内侧线圈构件由多股线圈形成,所述多股线圈由多条单线缠绕而成。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 述外侧线圈构件固定于所述内侧线圈构件。


图I是示意性表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沿其长度方向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将图I所示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将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 导线10 芯轴11最前端部12前端区域13最后端部14后端区域20外侧线圈构件21大径区域22小径区域23连接部(第一连接部)24连接部(第二连接部)25锥形区域30内侧线圈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參照

作为本发明导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具有与上述本发明的导线相同的结构,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參照图I和图2进行说明。
另外,对与本发明的导线的说明重复的部分,省略了说明。图I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导线I包括芯轴10,具有包含最前端部11的前端区域12和包含最后端部13的后端区域14 ;外侧线圈构件20,覆盖前端区域12 ;以及内侧线圈构件30,配置在外侧线圈构件20的内部,覆盖前端区域12。下面详细说明导线I的详细结构。芯轴10包括细径的前端区域12,包含最前端部11 ;锥形的中间区域15,与前端区域12连接;以及大径的后端区域14,与中间区域15连接,且包含最后端部13。如图I和图2所示,通过从最后端部13侧朝向最前端部11侧,以第一小径部12a、第一锥形部12b、第二锥形部12c、第二小径部12d、第三锥形部12e和最前端部11的顺序将各部分连接,形成前端区域12。 在此,小径部是指外径大体均匀的圆柱体,锥形部表示从最后端部13侧朝向最前端部11侧外径逐渐缩小的锥形体。此外,在整体观察前端区域12的情况下,从最后端部13侧向最前端部11侧,外径阶段性縮小,随着朝向最前端部11侧,前端区域12的刚性逐渐降低、变得柔软。外侧线圈构件20通过将单一的单线26螺旋状缠绕而形成,是内部具有贯穿孔的管状件。对形状进行具体说明,外侧线圈构件20包括大径区域21,位于外侧线圈构件20的最后端侧;锥形区域25,通过第一连接部23与大径区域21连接;以及小径区域22,通过第二连接部24与锥形区域25连接,且位于外侧线圈构件20的最前端侧。在外侧线圈构件20中,弯曲力等外力容易集中于锥形区域25,使其容易变形。此夕卜,由于第一连接部23和第二连接部24的形状急剧变化,所以外力特别容易集中,更容易变形。在外侧线圈构件20的内部,插入有前端区域12和将前端区域12部分覆盖的内侧线圈构件30,外侧线圈构件20大致将前端区域12和内侧线圈构件30整体覆盖。在小径区域22中,相邻的单线26彼此远离,成为疏松缠绕,较为柔软。另ー方面,外侧线圈构件20所含的小径区域22以外的部分中,相邻的单线26彼此接触,成为紧密缠绕,因此难以扭曲,可以将转动导线I的近端部14时产生的转矩高效地传递到远端部12的最前端部。另外,外侧线圈构件可以整体紧密缠绕或疏松缠绕。内侧线圈构件30由将多条单线27缠绕而成的多股线圈形成。具体而言,内侧线圈构件30通过将多条单线27螺旋状缠绕而形成,是在内部具有贯穿孔的管状件。因此,与将单ー的单线缠绕而成的单股线圈相比,内侧线圈构件30难以发生塑性变形。此外,在使内侧线圈构件30的ー个端部转动的情况下,另ー个端部容易随之转动,转动从动性高。另外,形成内侧线圈构件(多股线圈)的单线的数量优选为61条。具有该结构的内侧线圈构件30至少配置在大径区域21、小径区域22、连接部23、24和锥形区域25中的锥形区域25的内部。具体而言,内侧线圈构件30配置在锥形区域25的内部、第二连接部24的内部和小径区域22的内部。另外,在内侧线圈构件30的内部,作为前端区域12的一部分,插入有第一锥形部12b的一部分、第二锥形部12c、第二小径部12d、第三锥形部12e和最前端部11,内侧线圈构件30将前端区域12部分覆盖。芯轴10的最前端部11、小径区域22的最前端部22a和内侧线圈构件30的最前端部31通过前端接头部40相互固定。前端接头部40的形状是圆锥状,该圆锥的顶点形成导线I的最前端部。此外,前端接头部40由含Au的焊料形成。优选前端接头部40由Sn - Au合金形成。
图I所不的弟一小径部12a的最后端部和外侧线圈构件20的大径区域21的最后端部通过后端焊接部50相互固定。外侧线圈构件20的大径区域21的最前端部(连接大径区域21和锥形区域25的第一连接部23)和第一锥形部12b通过中间焊接部60相互固定。另外,将外侧线圈构件20和前端区域12相互固定的焊接部除了后端焊接部50和中间焊接部60以外,也可以在任意位置形成ー个或多个。内侧线圈构件30的最后端部32和第一锥形部12b在比中间焊接部60更靠向芯轴10的最前端部11侧,通过内侧后端焊接部70a相互固定。另外,将内侧线圈构件30和前端区域12 (第一锥形部12b)相互固定的焊接部除了内侧后端焊接部70a以外,也可以在任意位置形成ー个或多个。(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造而成。首先,通过对芯线进行锥形加工或冲压加工等,以成为上述的规定形状,制作了芯轴。其次,将制作的芯轴的前端区域插入内侧线圈构件,并在规定的位置进行焊接。最后,通过将芯轴的前端区域和内侧线圈构件插入外侧线圈构件,并在规定的位置进行焊接,制造了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导线的作用效果。(I)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在原本弯曲力和扭转カ等外カ易于集中且易于变形的锥形区域的内部配置有内侧线圈构件,增强了锥形区域,所以即使在手术时操作导线,包含锥形区域的外侧线圈构件也难以变形,且外侧线圈构件难以破损。(2)由于在锥形区域的内部配置有内侧线圈构件,使导线的包含锥形区域的部分成为双层线圈结构,所以导线的近端部转动而产生的转矩通过外侧线圈构件和内侧线圈构件高效地传递到导线的远端部的最前端部。(3)由于具有外侧线圈构件,该外侧线圈构件形成有从芯轴的最后端部侧朝向最前端部侧缩径的锥形区域,使远端部具有前端细的形状,所以对病变部的贯穿性优良。(4)由于圆筒状的大径区域或小径区域与锥形区域的连接部的形状急剧变化,所以外カ特别容易集中,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中,除了锥形区域之外,在连接部的内部也配置有内侧线圈构件,因此可以进ー步有效地防止外侧线圈构件发生变形,可以进ー步提高转矩传递性。
(5)与大径区域相比,小径区域特别柔软,会因外径的大小不同而使强度变低,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中,由于在锥形区域、小径区域以及将两者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的内部配置有内侧线圈构件,所以可以进ー步有效地防止外侧线圈构件发生变形。(6)由于位于外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侧的小径区域原本柔软,而且插入到病变部的深部,所以外力易于集中,特别容易变形。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中,由于在小径区域等的内部配置有内侧线圈构件,所以可以防止小径区域等发生变形。(7)由于芯轴的最前端部、外侧线圈构件的小径区域的最前端部和内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部通过前端接头部相互固定,所以在芯轴的后端区域施加的转矩通过外侧线圈构件和内侧线圈构件高效地传递到前端接头部,可以进一歩提高转矩传递性。 (8)由于使用的内侧线圈构件由缠绕多条单线而成的多股线圈形成,难以发生塑性变形、且转动从动性高,所以可以进一歩具有上述(I)、(2)及(4) (7)的作用效果。(9)由于前端接头部的形状是圆锥状,所以对病变部的贯穿性更优良。(10)由于前端接头部由含Au的焊料形成,所以与例如由含Ag - Sn合金的焊料形成的前端接头部相比,前端接头部的強度高,即使在缩短前端接头部的长度的情况下,也难以破损。(第二实施方式)下面,參照

作为本发明导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导线的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大径区域的内部、第一连接部的内部、锥形区域的内部、第二连接部的内部和小径区域的内部,除此之外,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图3是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2中,在内侧线圈构件30的内部插入第一锥形部12b的一部分、第二锥形部12c、第二小径部12d、第三锥形部12e和最前端部11,内侧线圈构件30配置在大径区域21的内部、第一连接部23的内部、锥形区域25的内部、第二连接部24的内部和小径区域22的内部。外侧线圈构件20的大径区域21的最前端部(连接大径区域21和锥形区域25的第一连接部23)、内侧线圈构件30的中间部33和第一锥形部12b通过中间焊接部60相互固定。内侧线圈构件30的最后端部32和第一锥形部12b在比中间焊接部60更靠向芯轴10的最后端部13侧,通过内侧后端焊接部70a相互固定。(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线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导线除了使用更长的内侧线圈构件之外,可以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相同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导线的作用效果。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也可以发挥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I) (10)。此外,可以发挥以下的作用效果(11)和(12)。(11)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形状急剧变化,所以外力特别容易集中,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中,除了锥形区域之外,在两者的连接部的内部也配置内侧线圈构件,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锥形区域发生变形,可以进一歩提高转矩传递性。(12)第一连接部、内侧线圈构件的中间部和第一锥形部这三个构件通过中间焊接部相互固定,由于外侧线圈构件和内侧线圈构件更牢固地固定,所以可以进ー步提高转矩传递性。(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參照

作为本发明导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导线的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第一连接部的内部、锥形区域的内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部,而不配置在大径区域和小径区域的内部,除此之外,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相同的结构。 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图4是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3中,在内侧线圈构件30的内部,插入第一锥形部12b的一部分、第二锥形部12c和第二小径部12d的一部分,内侧线圈构件30配置在第一连接部23的内部、锥形区域25的内部和第二连接部24的内部。第一连接部23、内侧线圈构件30的最后端部32和第一锥形部12b通过中间焊接部(内侧后端焊接部)60相互固定。内侧线圈构件30的最前端部31和第二小径部12d通过内侧前端焊接部70b相互固定。(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线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导线除了使用更短的内侧线圈构件且改变焊接位置之外,可以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相同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导线的作用效果。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也可以发挥上述的作用效果(I) (4)、(8) (12)。此外,可以发挥以下的作用效果(13)。(13)由于在小径区域的内部没有配置内部线圈构件,所以导线的远端部的柔软性较高,其中,特别是最前端部附近(相当于小径区域的部分)的柔软性较高。因此,易于将导线的最前端部附近以规定的角度预先赋予形状(成型),在预先成型的情况下,对更细径的血管的选择性优良,可以在病变部内进行微细动作,导线的控制性更优良。(第四实施方式)下面,參照

作为本发明导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导线的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大径区域、第一连接部的内部和锥形区域的内部,而不配置在第二连接部和小径区域的内部,除此之外,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图5是将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线的远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4中,在内侧线圈构件30的内部,插入第一锥形部12b的一部分,内侧线圈构件30配置在大径区域21的内部、第一连接部23的内部和锥形区域25的内部。内侧线圈构件30的最后端部32和第一锥形部12b通过内侧后端焊接部70a相互固定。第一连接部23、内侧线圈构件30的中间部33和第一锥形部12b通过中间焊接部60相互固定。内侧线圈构件30的最前端部31和第一锥形部12b通过内侧前端焊接部70b相互
固定。 (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线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导线除了改变内侧线圈构件的焊接位置之外,可以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线相同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导线的作用效果。本实施方式的导线也可以发挥上述作用效果(I广(4)、(8Γ (10)、(12)和(13)。此外,可以发挥以下的作用效果(14)。(14)由于内侧线圈构件的最后端部和作为比芯轴的后端区域近的部位的第一锥形部通过内侧后端焊接部相互固定,所以向芯轴的后端区域施加的转矩可以更高效地传递到最前端部侧,可以进一歩提高转矩传递性。(其他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如上所述,优选小径区域位于外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侧,但小径区域也可以位于从外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侧向后端侧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如上所述,可以在外侧线圈构件上形成一组大径区域、锥形区域和小径区域,也可以在外侧线圈构件上形成两组以上的大径区域、锥形区域和小径区域。在外侧线圈构件上形成两组以上的大径区域、锥形区域和小径区域的情况下,优选以从芯轴的最后端部侧朝向最前端部侧阶段性缩径的方式,依次形成各区域。例如,从芯轴的最后端部侧朝向最前端部侧依次形成第一组的大径区域、锥形区域和小径区域,接着,依次形成第二组的大径区域、锥形区域和小径区域,优选第一组的小径区域的外径和第二组的大径区域的外径相同,或第一组的小径区域的外径比第二组的大径区域的外径大。在形成有两组以上的大径区域、锥形区域和小径区域的情况下,大径区域和小径区域的阶差变小,可以更顺畅地插入病变部。另外,在形成有两组以上的大径区域、锥形区域和小径区域的情况下,只要内侧线圈构件在任意ー组中至少配置在锥形区域的内部即可。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从对病变部的贯穿性的角度考虑,优选前端接头部的形状是圆锥状,但前端接头部的形状也可以是半球状。在前端接头部的形状是半球状时,例如,在提高芯轴的刚性来提高推入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血管穿孔的风险。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前端焊接部、中间焊接部、后端焊接部、内侧前端焊接部或内侧后端焊接部等各焊接部例如可以由铝合金焊料、银焊料、金焊料、锌焊料、Sn - Pb合金焊料、Sn - Au合金焊料、Pb - Ag合金焊料、Sn - Ag合金焊料等形成。其中,特别优选的是金焊料、Sn - Au合金焊料。这是因为,焊接部的強度变得更闻。在本发明的导线中,芯轴例如可以由不锈钢、Ni - Ti合金等超弾性合金、钢琴线、钨线等材料构成。上述不锈钢可以列举马氏体类不锈钢、铁素体类不锈钢、奥氏体类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以及沉淀硬化不锈钢等不锈钢。其中,优选奥氏体类不锈钢,更优选的是SUS304、SUS316或SUS316L。在本发明的导线中,优选内侧线圈构件由缠绕多条单线而成的多股线圈形成,但也可以由缠绕单ー的单线而成的单股线圈形成。在内侧线圈构件由单股线圈形成的情况下,与由多股线圈形成的内侧线圈构件相比,可以具有更高的柔软性。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内侧线圈构件可以由ー个多股线圈形成,但也可以通过将多 个多股线圈连接而形成。此外,在连接多个多股线圈而形成内侧线圈构件的情况下,可以使多股线圈的直径(外径和内径)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下,优选随着从芯轴的最后端部侧朝向最前端部侧,使多股线圈的直径逐渐变小。这是因为,随着朝向导线的最前端部侧而逐渐变得柔软,在确保导线的远端部的柔软性的同时,可以良好地确保对病变部的贯穿性。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形成内侧线圈构件的单线的材质例如可以由不锈钢、Ni - Ti合金等超弾性合金、钢琴线、钨线等材料构成。上述不锈钢可以列举马氏体类不锈钢、铁素体类不锈钢、奥氏体类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以及沉淀硬化不锈钢等不锈钢。其中,优选奥氏体类不锈钢,更优选的是SUS304、SUS316或SUS316L。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形成外侧线圈构件的单线优选由马氏体类不锈钢、铁素体类不锈钢、奥氏体类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或沉淀硬化不锈钢等不锈钢;Ni - Ti合金等超弾性合金、钨;以及作为射线不能透射性金属的钼、金、钨等材料形成。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导线的远端部可以通过在从前端焊接部的最前端部朝向芯轴的最后端部侧离开规定距离的弯曲部以规定的角度弯曲,来进行成型。在对导线进行成型的情况下,血管选择性优良,可以在病变部内进行微细动作,导线的控制性优良。这种情况下,优选弯曲部的成型角度为1(Γ45°,优选从前端焊接部到弯曲部的距离为O. 5 5mm。这是因为,易于选择更细径的血管,且病变部内的控制性更优良。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可以在导线的外表面上覆盖亲水性材料。这是因为,可以减小导引导管内、管状器官内或体内组织内的导线的滑动阻力,可以使导线顺畅地移动。上述亲水性材料例如可以列举纤维素类高分子物质、聚氧化こ烯类高分子物质、顺丁烯ニ酸酐类高分子物质(例如甲基こ烯基醚-顺丁烯ニ酸酐共聚物等顺丁烯ニ酸酐共聚物)、丙烯酰胺类高分子物质(例如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ニ甲基丙烯酰胺的嵌段共聚物)、水溶性尼龙、聚こ烯醇、聚こ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盐等。其中,更优选的是透明质酸盐。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可以在芯轴的最后端部形成安装延长用的导线等的连接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包括芯轴,具有包含最前端部的前端区域和包含最后端部的后端区域;外侧线圈构件,覆盖所述前端区域;以及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所述外侧线圈构件和所述芯轴之间,且覆盖所述前端区域,所述导线的特征在干,所述外侧线圈构件包括圆筒状的大径区域,位于所述最后端部侧;圆筒状的小径区域,位于所述最前端部侧;锥形区域,连接所述大径区域和所述小径区域,且从所述最后端部侧朝向所述最前端部侧缩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大径区域和所述锥形区域;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小径区域和所述锥形区域,所述内侧线圈构件至少配置在所述锥形区域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所述锥形区域、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所述锥形区域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和所述小径区域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区域位于所述外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最前端部、所述小径区域的最前端部和所述内侧线圈构件的最前端部通过前端接头部相互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接头部的形状是圆锥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接头部由含Au的焊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线圈构件由多股线圈形成,所述多股线圈由多条单线缠绕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线圈构件由多股线圈形成,所述多股线圈由多条单线缠绕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外侧线圈构件固定于所述内侧线圈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线,该导线的远端部难以变形,转矩传递性优良,并且向病变部的贯穿性优良。本发明的导线包括芯轴,具有包含最前端部的前端区域和包含最后端部的后端区域;外侧线圈构件,覆盖所述前端区域;以及内侧线圈构件,配置在所述外侧线圈构件的内部,且覆盖所述前端区域,所述外侧线圈构件包括圆筒状的大径区域,位于所述最后端部侧;圆筒状的小径区域,位于所述最前端部侧;以及锥形区域,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大径区域和所述小径区域,且从所述最后端部侧朝向所述最前端部侧缩径,所述内侧线圈构件至少配置在所述大径区域、所述小径区域、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锥形区域中的所述锥形区域的内部。
文档编号A61M25/09GK102824681SQ201210182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长野聪, 槇英昭, 金沢祐弥 申请人: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防治猪乳房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猪乳房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乳房炎症是哺乳母猪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母猪常因乳量减少、无乳或拒绝哺乳,从而
  • 一种用于纸尿裤的粘贴机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纸尿裤的粘贴机构,包括底膜和衬膜,该底膜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硅油层、无纺布层、第一塑料薄膜层和双向拉伸薄膜层;该双向拉伸薄膜层顶面分成第一前区、中区和第一后区,该第一前区和第一后区均设置
  • 一种休闲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休闲移动输液架,包括架体、扶手、具有锁定功能的万向轮、座位支架、座板、转轴、背板和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前腿支架和后腿支架,架体顶部与活动支架活动连接,架体正面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其制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从中草药的提取物制备成治疗癌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本发明人研究了6种番荔枝植物抗癌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发现番荔枝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
  • 一种防高压电弧开关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治疗仪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高压电弧开关装置。一种防高压电弧开关装置,其中,包括基座、旋转机构、产品前壳、电机,所述的基座外侧设有输入PIN脚,基座中部设有输出PIN
  • 专利名称:利用热滞后蛋白改良低温外科中的组织破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以前与低温外科不相关的领域,以及热滞后蛋白(Thermalhysteresis proteins)的性质和利用。背景技术:冷冻外科作为一种临床医学方法已获得广泛的
  • 专利名称:治疗鼻窦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草药组合物。背景技术:鼻窦炎一症,在祖国医学中属五官科鼻病的范畴,该病在临床中为常见。一般单纯性鼻窦炎基本不影响工作,但一经伴发其他病
  • 专利名称:一种牙痛药液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痛药液及其制造方法。目前,我国牙痛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几乎人人都有。对成人的牙痛(有时俗称风火牙)无速效或特效药,对反复发作的牙痛等大都采用消炎止痛,麻醉止痛,更有甚者将采用摘除止痛
  • 一种按摩轮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轮椅,包括轮椅本体装置、电机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输液架装置、护理按摩装置。所述轮椅本体装置包括座椅、踏板、陪护人站板、推动手柄。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池、电机、电机齿轮、传动链条、驱
  • 专利名称:压疮红外线氧疗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具体为一种压疮红外线氧疗罩。 背景技术:临床患者皮肤出现溃疡压疮现象时,通常采用在压疮局部吹氧治疗,吹氧治疗时 必须有专业护理人员手持氧气管对溃疡部位进行吹氧治疗,待吹氧
  • 专利名称:一种矫正假性近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睛保健器具,具体的是一种矫正假性近视的装置。背景技术: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期看固定焦距的物体,使眼睛的远近集中调节严重不足,导致睫状肌退化,睫状肌的长期退化又导致了眼球的畸型。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药剂,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属于中药制剂领域。背景技术:面部神经麻痹,也称面部神经炎,俗称面瘫,其症状是患者在患病后口歪眼斜,口角流
  • 专利名称:新型吸引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吸引管。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吸引管多是粗细一致的一根管子,在管尾部设有几个吸引孔,吸引管 被插送到病人体内后由负压泵抽吸病人体内的痰液、血液、体液
  • 一种上下颌互动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颌互动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包括硬膜牙套,硬膜牙套上设有上颌的矫形钢丝和下颌的矫形钢丝,上颌的矫形钢丝与下颌的矫形钢丝的两端分别嵌入到硬膜牙套内,上颌的矫形钢丝与下颌的矫形钢丝分
  • 可微量之注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可微量之注射装置,基本由动作腔体、电器容室、手把及注射器所组成,其中,动作腔体设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内置有套筒及滑套,而滑套内部设有螺旋牙,可供第一腔体内延伸杆体之顶端推板螺入,注射器支注液
  • 专利名称: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异黄酮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7-二氟甲氧基-5,4' -二正辛烷氧基异黄酮的化学合成。背景技术:虽然恶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学还不完全清楚,但是,一般认为
  • 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包括束背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束背部分的两端,所述束背部分上设有肩带一和肩带二,所述固定部分上设有与肩带一和肩带二相配合的扣环一和扣环二,
  • 专利名称:8位取代异喹啉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在8位具有取代的异喹啉衍生物以及以该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核因子κ B (NF-κ B)是一种对基因(该基因涉及与生物体生存相关的反应)的表达进行
  • 专利名称:容纳壳体和设备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纳壳体,该容纳壳体具有可以容纳便携式放射线照相成像设备和便携式χ射线源中的至少一个的容纳部,并且涉及一种设备系统。背景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0. 2010-169
  • 专利名称:氯硝柳胺或其盐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硝柳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
  • 专利名称:厕所除臭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以无机盐类为基料的常温常压下混合的除臭剂的配制方法,此种除臭剂特别适合在厕所内使用。公知的除臭剂是以有机物质为基料,几个组分经化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物质;作用原理上多为掩盖型的,施用后不